教宗留院的第十三晚:晚上睡得很好,正在休息

圖片:Vatican Media

按此閱讀聖座新聞室英語發布

羅馬時間,2025年2月27日,星期四早上,聖座新聞室對教宗健康狀況的最新發布:

「教宗晚上睡得很好,現在正在休息。」

昨晚(2月26日),聖座新聞室的公布表示,教宗的臨床症狀在過去24小時內呈現出進一步的輕微好轉。近日輕微腎功能不足的問題已有所緩解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教宗在過去 24 小時內的臨床狀況有進一步輕微改善

圖片:Vatican Media

按此閱讀聖座新聞室原文發布

2025年2月26日晚上,聖座新聞室公布了教宗方濟各健康狀況的最新進展:

「教宗的臨床症狀在過去24小時內呈現出進一步的輕微好轉。近日輕微腎功能不足的問題已有所緩解。昨天傍晚進行的胸部 CT 掃描顯示肺部發炎情況發展正常。今天的血液化驗證實證實了昨天的改善。

教宗繼續接受高流量的氧氣治療;今天也沒有出現哮喘型呼吸危機。他持續接受呼吸方面的物理治療。雖然病情略有改善,對疾病的預後仍持保留態度。

上午,教宗領受了聖體。下午則是工作活動。」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備註:「預後」是一個醫學名詞,意思是指根據病人當前狀況來推估未來經過治療後可能的結果。

教宗方濟各2025年四旬期文告:讓我們在希望中同行

攝於2024年聖灰禮儀日(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
2025年四旬期文告
讓我們在希望中同行

按此下載中文PDF文件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頭上的聖灰是懺悔的標記,藉此我們在信德與望德中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四旬期朝聖之旅。教會──我們的慈母和導師──邀請我們敞開心靈來領受天主的恩寵,好能以萬分喜樂的心情慶祝基督逾越的勝利,祂戰勝了罪惡和死亡,如同聖保祿宗徒大聲呼叫說:「在勝利中,死亡被吞滅了。死亡! 你的勝利在哪裡?死亡!你的刺在哪裡?」(格前十五54~55)。的確,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是我們信仰的中心,天父浩大的許諾在祂的愛子身上實現了,帶給我們希望的保證:那就是永生。(參閱:若十28;十七3)1

今年四旬期,在禧年的恩寵下,我有一些反省,願與各位來深思「一起在 希望中同行」的意義,並發現天主的慈悲要我們個人及團體悔改所作的召叫。

首先,是「同行」的意思。禧年的主題是「希望的朝聖者」,這讓我們想起以色列子民走向預許之地的漫長旅程,正如出谷紀中所敘述的:這條由奴役到自由的艱辛路途,是出自上主的旨意,也得到上主的引導,祂愛祂 的子民,並始終對他們忠信。當我們想到聖經出谷紀的記載,我們不能不 想到當今也有許多弟兄姊妹們,為了自己及所愛的人,他們必須逃離悲慘 暴力的處境去追求較好的生活。悔改的第一個呼喚就由此而來,因為我們 此生都是朝聖者;每個人都必須自問,我們的生命如何回應這個事實。我是真的在旅途中,還是充滿恐懼和絕望,或因不敢走出舒適圈而畏縮不前?我是否設法擺脫罪惡及有損人類尊嚴的處境?在四旬期中,設身處地將我 們的生活與遷徙者或異鄉人的具體現實作比較,這是一個很好的靈修操 練,可藉此發現天主對我們有何要求,好使我們成為更好的朝聖者。這為 「旅客」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良心反省」。

其次,是「一起」在旅途上同行。一起同行,成為同道偕行的人,這是教 會的召叫。2 基督徒蒙召要與他人並肩同行,決不要做一個孤獨的旅客。 天主聖神驅使我們走出自我,為了走向天主和我們的弟兄姊妹們,不要自 我封閉。3 一起同行,意思是以天主子女共同的尊嚴作基礎(參閱:迦三 26~28),成為合一紐帶的締造者。一起同行,也表示大家肩並肩同行,互不推擠或踐踏他人,沒有絲毫嫉妒或虛偽之心,不要讓任何人落後或感到被排斥。讓我們往同一方向前行,朝向同一目標,以愛和耐心彼此聆聽。

今年四旬期,天主要求我們省察:在日常生活中、在家裡、在工作場所、 在堂區或修會團體中,我們是否能做到與他人同行、聆聽他們,抗拒那些 叫我們只關心自己、只想到自己需要的誘惑。讓我們在天主面前捫心自問, 我們是否能以主教、司鐸或是平信徒的身分做到與他人合作,為天主的國 度服務;我們是否以具體的態度向那些接近我們或遠離我們的朋友表示歡迎;我們是否讓他人感覺到自己是團體的一分子或是與他們保持距離。4 這 就是悔改的第二個召叫:實踐同道偕行。

最後,因天主所賜予的許諾,讓我們「在希望中」完成這趟旅途。願禧年 的核心訊息──「望德不叫人蒙羞」(參閱:羅五5)5 是我們四旬期走 向復活勝利之旅的前景。教宗本篤十六世在《在希望中得救》通諭中教導 我們:「人需要無條件的愛。他需要確定性地使他可以說:『無論是死亡、 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是現存的或是將來的事物,是有權能者、是 崇高或深遠的勢力,或是其他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 就是使我們與主基督之內的愛相隔絕』(羅八38~39)。」 6 基督──我的 期望,已經復活!7 祂在光榮中生活並掌權。死亡已轉變為勝利,基督徒 的信仰和浩大希望就在這裡:基督的復活!

第三個悔改的召叫,就是要懷著希望,信賴天主和祂偉大的許諾──永生。 我必須捫心自問:我是否深信天主寬恕我的罪過?或我的行為是否表現得 好像我能拯救自己?我是否渴望救恩,並呼求天主幫助我接受救恩?我是 否具體地體驗到那希望,幫助我領悟一些歷史事件,因此驅使我投身於正 義、兄弟情誼、關心我們共同的家園,且不讓任何人感到自己受排斥?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我們因為在耶穌基督內有天主的愛,才能一直懷著希 望,不致蒙羞(參閱:羅五5)。望德是「靈魂的鐵錨,既穩妥又堅固」。8 它驅使教會為「所有人的得救」(參閱:弟前二4)祈禱,並期盼在天上的光榮中,與基督淨配結合為一。這就是聖女大德蘭的祈禱:「希望吧!我 的靈魂啊,希望吧!你不知那日子和那時間。你要悉心注意,一切會很快地過去,雖然你的不耐把確實的認為可疑,把短促的當作長久。」(《靈 魂向天主的呼喊》,15,3)9

願童貞聖母瑪利亞──望德之母,為我們代禱,並在我們的四旬期之旅中陪伴我們。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5年2月6日,聖保祿‧三木及同伴殉道紀念日

(台灣明愛會 恭譯)


1 參閱:《祂愛了我們》通諭,220,(2024年10月24日)。

2 參閱:真福斯卡布拉里尼(Giovanni Battista Scalabrini)和真福澤德(Artemide Zatti)冊封為聖人 大典中的彌撒講道,2022年10月9日。

3 同上。

4 同上。

5 參閱:《望德不叫人蒙羞》詔書,1。

6 《在真理中實踐愛德》通諭,26,(2007年11月30日)。

7 參閱:復活主日彌撒「繼抒詠」。

8 參閱:《天主教教理》,1820。

9 同上,1821。

來源: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

教宗留院的第十二晚:過了一個安靜的夜晚,正在休息

圖片:Vatican Media

按此閱讀意大利原文發布

2025年2月26日,星期三早上,聖座新聞室對教宗健康狀況的最新發布:「教宗過了一個安靜的夜晚,正在休息。」

聖座新聞室在昨晚表示,教宗的臨床狀況仍然危急,但病情穩定。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教宗的臨床狀況仍然危急,但病情穩定

圖片:Vatican Media

按此閱讀聖座新聞室原文發布

2025年2月25日,星期二晚上,聖座新聞室對教宗健康狀況的最新發布:

「教宗的臨床狀況仍然危急,但病情穩定。他沒有再發生急性呼吸道發作,血液動力參數持續穩定。今天晚上,他接受了預約好的電腦斷層掃描 (CT 掃描),以對雙側肺炎進行放射學監測。預後情況仍然保留。早上,教宗在領受聖體後,他恢復了工作活動。」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備註:「預後」是一個醫學名詞,意思是指根據病人當前狀況來推估未來經過治療後可能的結果。

天主子民齊聚聖伯多祿廣場,為教宗公念《玫瑰經》

圖片:Vatican Media

2025年2月24日,教宗方濟各住院治療的第10天,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晚上9時在聖伯多祿廣場帶領信眾誦念《玫瑰經》,祈願教宗方濟各「恢復健康」。數以百計的信眾響應號召,儘管當天下午羅馬大雨滂沱、公交罷工,他們依然前來梵蒂岡,在《病人之痊》聖母像前公念《玫瑰經》。

帕羅林樞機表示,「《宗徒大事錄》記載,伯多祿被關在監獄時,教會熱切祈禱。兩千年來,基督徒為處於危險或生病的教宗祈禱。這幾天聖父教宗方濟各在傑梅利綜合醫院住院,基督信徒各自或集體為他向上主獻上懇切的祈禱」。

樞機說,「從今晚開始,我們也願意公開齊聚在教宗寓所這裡,公念《玫瑰經》。我們呼求病人之痊聖母,將他託付於至聖童貞瑪利亞強而有力的轉禱中。她是對我們呵護備至的母親,願聖母在這生病和考驗的時刻扶持教宗,保佑他早日恢復健康」。

參加這項祈禱活動的信友來自世界各地:有西班牙修女、華人教友團體、菲律賓司鐸等等。一名在蒙古傳教多年的哥倫比亞司鐸說:「這是艱難的時刻,但我們與他同在。」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留院治療的第十一個晚上,整晚都睡得好

圖片:Vatican Media

羅馬時間,2025年2月25日星期二早上,聖座新聞室對教宗健康狀況的最新發布:「教宗整晚都睡得很好。」

昨天(2月24日)晚間的醫療報告顯示,教宗的情況略有改善;沒有發生新的呼吸危機,氧氣流量略有減少,測試結果也有所改善。此外,「輕微的腎功能不全並不令人擔憂」。此外,教宗方濟各昨日恢復工作,並於傍晚致電加沙堂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教宗:烏克蘭戰爭三週年是「人類痛苦和恥辱的紀念日」

教宗在2022年4月6日的公開接見活動(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目前正在羅馬傑梅利醫院接受治療,聖座新聞室公布了他為2025年2月23日主日三鐘經準備的講稿。他在講稿中,再次向所有照護他的醫療人員表示感謝。

教宗說:「就我而言,我懷著信心繼續在傑梅利綜合醫院住院,進行必要的治療;休息也是治療的一部分!我由衷感謝這醫院的醫生和醫療人員對我表達的關心,以及他們服務病患的奉獻精神。」

在許多關懷中,教宗特別提及孩子們對他表達的關懷之情。「在這些天中,我收到很多溫馨的訊息,孩子們的來信和圖畫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我收到了來自全世界的關懷和安慰的祈禱,並對此表示感謝!我將所有人託付於聖母瑪利亞的轉禱,也請你們為我祈禱。」

教宗問候了執事候選人和所有這幾天在梵蒂岡參加「禧年執事慶典」的人。他說:「親愛的執事弟兄們,你們致力宣講聖言和為愛德服務;你們在教會中以言行履行你們的職責,將天主的愛和慈悲帶給所有人。我敦促你們以喜悅之情繼續你們的使徒工作,就如今天福音向我們提出的建議那樣,成為愛的標記。這愛擁抱所有人、將惡轉化為善並創造一個友愛的世界。你們不要害怕為愛冒險。」

此外,教宗籲請信眾為處於戰爭中的國家祈求和平,也特別念及烏克蘭。他指出:「明天(24日)是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戰爭滿3週年的日子:對全人類來說,這是個痛苦和恥辱的紀念日!我再次向飽受磨難的烏克蘭人民表達關懷之情時,也邀請你們記得所有武裝衝突的受害者,並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全中東,以及緬甸、基伍和蘇丹祈求和平的恩典。」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禧年執事慶典彌撒:執事是祭台與街道間的橋梁

圖片:Vatican Media

聖座福音傳播部代理部長菲西凱拉總主教在彌撒中表達了對執事們的期望:成為寬恕的使徒、無償服侍弟兄的僕人以及共融的建設者。教宗方濟各因健康原因住院,菲西凱拉總主教受其委託,於2月23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了禧年執事慶典彌撒。此次活動是禧年四大活動中的第四項,近日有數千名終身執事來到羅馬朝聖。彌撒中,有23位候選人領受了執事聖秩聖事。

菲西凱拉總主教在彌撒中表示:“在感恩祭中,共融達到了最圓滿、最深刻的意義。我們感受到教宗方濟各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中間,儘管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這要求我們以更強烈、更熱切的心祈禱,祈求上主在他經歷考驗和疾病的時刻扶持他。”

隨後,總主教開始宣讀教宗方濟各準備的講道稿,邀請大家從剛剛聆聽的讀經和關鍵詞“無償”出發進行反思。教宗指出,“無償”是“基督徒生活”和執事職務的基本維度,尤其體現在三個方面:寬恕、無償服侍和共融。

寬恕,為未來預備“接納”的家

首先,寬恕的宣告是“執事的一項基本任務”,同時也是“任何教會旅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和“人類共處的基本條件”。

當耶穌說“愛你們的仇敵”時,祂指出了寬恕和關係的必要性。教宗解釋說,如果我們希望“共同成長,分享彼此的光亮與陰影、成功與失敗”,我們就不能將“那些傷害和背叛我們的人”排除在我們的愛之外。

另一方面,一個對敵人只有仇恨的世界是一個“沒有希望”和未來的世界,注定會被戰爭、分裂和無盡的復仇“撕裂”。

因此,寬恕意味著為未來預備“一個在我們內心和我們的團體中接納、安全的家”。在這樣的使命中,執事因其職務而被派遣到世界的邊緣,致力於把每一個人,“即使是那些犯錯和帶來痛苦的人”,視為“靈魂受傷”的弟兄姐妹,他們比任何人都更需要“修和、指引和幫助”。

無償服侍:執事職務的核心

接著,彌撒講道分析了第二個方面——無償服侍。福音中邀請我們行善並“不求回報”地施予,這正是無償服侍的體現。這些話語充滿了“友誼的美好芬芳”,這種態度並非執事行動的“附屬品”,而是其本質的核心,因為執事在職務中被祝聖,成為天父慈悲面容的“雕塑家”和“畫家”,以及天主聖三奧秘的“見證者”。

福音中多處體積耶穌稱自己是光:在為宗徒們洗腳後,祂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若十四9);在建立聖體聖事時,祂說:“我在你們中間卻像是服事人的”(路廿二27);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當門徒們爭論誰最大時,祂教導他們:“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十45)。

無償奉獻是共融的源泉

因此,無償的最後一個維度是作為“共融的源泉”:無償奉獻“使人團結,建立聯繫”,因為它表達並滋養了一種“共同生活”,其目標是“奉獻自己並造福他人”。

以教會的主保聖人聖老楞佐為例——當指控者要求他交出教會的財寶時,他指向窮人並說:“看,這就是我們的財寶!”——我們可以明白如何建立共融:通過言語,尤其是行動,以個人或集體的名義,向弟兄姐妹表達每個人的價值。

最後,教宗提醒那些即將領受執事聖秩聖事的人,聖秩“不是上升,而是下降,是變得微小,是謙卑自己,脫下自己”,好能在服侍中捨棄“屬世的舊我”,並在愛德中穿上“屬天的新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的臨床狀況在危急狀態下略有好轉

圖片:Vatican Media

按此閱讀意大利原文發布

2025年2月24日,星期一晚上,聖座新聞室對教宗健康狀況的最新發布:

「教宗在今天也沒有發生氣喘性呼吸危機;一些檢驗也有所改善。輕微腎功能不全的監測結果也沒有令人擔憂。氧氣療法仍在繼續,儘管氧氣流量和百分比略有減少。

考慮到臨床情況的複雜性,醫生們謹慎地暫未公布預後情況。早上他領受了聖體,下午他恢復了工作。

晚上,他致電加沙堂區主任司鐸,表達父親般的親切慰問。教宗方濟各感謝最近幾天聚集在一起為他的健康祈禱的所有天主子民。」

來源:聖座新聞室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備註:「預後」是一個醫學名詞,意思是指根據病人當前狀況來推估未來經過治療後可能的結果。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