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節守夜禮:「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3月26日復活前夕晚上8點30分,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逾越節守夜禮。教宗首先在大殿前廊降福象徵大自然年年更新的新火並點燃復活蠟燭,然後進行燭光遊行,聆聽復活宣報,默想天主為祂的子民所做的一切奇事,慶祝基督的復活。

當天晚上有12位慕道者在教宗手中領受基督信仰入門聖事,他們來自意大利、阿爾巴尼亞、喀麥隆、韓國、印度和中國。韓國駐意大利大使李瑞宇伉儷是其中的兩位新教友,他們的代父和代母是韓國駐聖座大使金京錫伉儷。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強調,基督的復活是「我們望德的節慶」,因為天主的愛「絕不叫我們失望」。

教宗方濟各2016年逾越節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伯多祿跑到墳墓那裡」(路廿四12)。伯多祿在奔跑時腦海和心中激蕩著什麼思緒呢?福音告訴我們,那十一人,包括伯多祿在內,不相信婦女們的見證,不相信她們的復活宣報,甚至「那些話在他們看來好像是無稽之談」(11節)。因此,伯多祿心中盤旋著疑惑和各種負面思想,為敬愛的老師死了而悲傷,又因自己在老師受難時三次否認祂而沮喪。

然而,有一個特殊的舉動表明他的轉變:伯多祿,在聽到婦女們的話而心生疑惑後,「卻站了起來」(12節)。他沒有靜坐在那裡沉思,不像其他人那樣把自己關在家裡。他沒有陷入那幾日的憂愁氣氛,不被自己的懷疑壓倒;他未受內疚侵蝕,不被恐懼和無益的閒話困住。他去尋找耶穌,不是他自己。他選擇相遇和信賴的道路,於是他站起身,跑向耶穌的墳墓,之後「滿懷驚訝」地從那裡回來(參閱:12節)。這是伯多祿「復活」的緣起,他的心靈就此複甦。他沒有沉浸在悲傷和陰暗中,反而為希望的聲音讓路;他讓天主的光進入自己心中,不將其掩熄。

那些一大早就出門去行慈悲善舉、帶著香料前往墓穴的婦女們,也擁有相同的經歷。她們雖然「感到害怕,遂把臉垂向地上」(5節),但她們深受天使的話感動:「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5節)。

我們和伯多祿及婦女們一樣,無法在悲傷和失望中找到生命。我們且不要囚禁在自己內,而要為上主打開我們密閉的墓穴,我們每個人都熟悉這樣的墓穴,好讓耶穌能進來,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把怨恨的巨石、過去的包袱、軟弱與跌倒的重擔帶到祂跟前。祂願意前來拉著我們的手,把我們從憂苦中拽出來。今晚我們必須挪開的第一塊巨石,就是那使我們自我封閉的缺乏希望。願上主救我們脫離這可怕的陷阱,不做沒有希望的基督徒,生活中似乎主耶穌沒有復活,而我們的問題似乎就是生命的中心。

我們現在看得到,以後還會看到我們身邊和內心的問題。問題始終會存在,但這些問題今晚將被基督復活之光照亮,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將被「福音化」,將問題福音化。我們靈魂的目光不可被陰暗和恐懼吸引住,受其控制,卻要傾聽天使的話:主耶穌「不在這裡了,祂已復活了!」(6節);祂是我們最大的喜悅,始終在我們身邊,絕不叫我們失望。

這是望德的基礎,望德不是單純的樂觀,也不是一種心理狀態或自我鼓勵。基督徒的望德是天主賜予我們的恩典,我們若能走出自我,就能向天主開放。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參閱:羅五5)。護慰者聖神沒有打造一派祥和的氣氛,沒有用魔術棒消除罪惡,而是賦予真正的生命力量;生命不在於事事順利,而在於確信自己永遠被基督所愛、所寬恕;基督為我們戰勝了罪惡,戰勝了死亡,戰勝了恐懼。今天是我們望德的節慶、我們慶祝這堅定信念:任何事、任何人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參閱:羅八39)。

主耶穌活著,祂願意人們在活人中尋找祂。每個人在與祂會晤後,都成了祂的使者,帶著復活的宣報在備受煎熬的心中、在難以尋得生命之光的人中,激發並重振希望。今天人們如此渴求希望。我們應忘記自己,做個希望的快樂僕人;我們應以生命和愛宣講基督的復活,否則我們將成為一個國際組織,雖會員眾多,制度良好,卻不能提供世界所渴求的希望。

我們如何能保持我們的希望呢?今夜的禮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策。它教導我們記住天主的作為。實際上,禮儀讀經向我們敘述了天主的忠信、以及祂愛我們的歷史。生活的天主聖言有能力將我們載入這部愛的歷史,滋養我們的希望,激活我們的喜悅。我們聽到的福音也在提醒我們:天使為激發婦女們的希望,對她們說:「你們應當記得[耶穌]是怎樣告訴妳們的」(6節)。我們要記住耶穌的言語,記住祂在我們生命中所做的一切。我們不要忘記耶穌的言語和作為,否則我們將失去希望,成為沒有希望的基督徒;相反地,我們要記住主耶穌,記住祂的良善,祂那令我們感動的生命之言;我們要牢記這些言語,將其化為己有,好能成為懂得辨識復活徵兆的清晨哨兵。

親愛的弟兄姐妹,基督復活了!我們因而有機會敞開自我,領受祂的望德恩典。讓我們擁抱希望,踏上征途吧!願我們對基督言行舉止的記憶成為閃耀之光,指引我們在信賴的道路上走向那永無止境的復活。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主持聖週五拜苦路: 任何事物都無法勝過天主之愛

2016年3月25日聖週五晚上9點15分,教宗方濟各在羅馬市區的鬥獸場主持拜苦路。今年苦路默想的主題為「天主是慈悲」,由意大利佩魯賈總主教瓜爾蒂耶羅·巴塞蒂(Gualtiero Bassetti)樞機撰寫。教宗在禮儀結束時誦念了一篇祈禱文,指出基督的十字架既是殘殺人的刑具,也是得勝的旗幟;世界有暴行,人類道德敗壞並自私,但也有善良的一面。

公拜苦路禮儀中,參禮的信友們手持蠟燭與教宗一起默想基督的苦難。在14處苦路中手持十字架的人士中,有教宗羅馬代理主教瓦利尼(Agostino Vallini)樞機、聖地方濟各會士、以及兩個意大利家庭和各國信友,他們來自中國、俄羅斯、巴拉圭、波斯尼亞、厄瓜多爾、烏干達、肯尼亞、墨西哥、中非、美國、玻利維亞和敘利亞。

教宗在結束祈禱中作出一連串的呼求,凝聚了今日人類的惡與善。他表明,耶穌被釘死的十字架是「天主之愛和人類不義的象徵,愛的最高祭獻和極端自私愚昧的圖像」。

「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被殺死的兄弟姐妹當中看到祢,他們被活活燒死,割喉宰殺,在兇殘的劍下被斬首,卻無人敢言。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只看條文不看精神,只談死亡不論生命的博學之士的行為上看到祢,這些人不僅不教導慈悲和生命,反而以處罰和死亡來威脅,給義人定罪。」

基督的十字架也在原教旨主義和恐怖主義行動中竪起來,那些行暴者褻瀆並利用天主之名,為聞所未聞的殘暴作辯解。我們在縱容戰爭的販賣武器、盜竊和貪腐行為上,看到了基督的十字架。我們也在摧毀「共同家園」的行為上,以及遭遺棄的老年人的孤獨、被社會丟棄的殘疾人的困窘中,認出了十字架。

教宗接著頌揚十字架是天主無邊大愛的標記,他祈禱說:「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修女和度奉獻生活者的面容上看到祢,這些良善的撒瑪黎雅人放棄了一切,以福音精神默默地包紮著貧窮和不義的創傷。基督的十字架啊!我們今天仍在活出忠貞並使婚姻聖召結果實的家庭中看到祢。」

教宗表示,對那些「每日喜悅地活出信仰的純樸人」,那些「慷慨援助有需要者的義工」而言,他們所走的乃是基督復活之路。十字架表明「天主愛我們且愛到底」,因此我們應呼求十字架,從十字架看到「黎明的曙光比黑夜更加強而有力」,「惡的表面勝利定會在空墓前被一掃而光」,因為「沒有任何事物能勝過、遮蓋或削弱」天主之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主持聖週五救主受難紀念: 要與天主重歸於好

普世教會於3月25日聖週五紀念基督的苦難,教宗方濟各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救主受難紀念禮儀。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應教宗邀請在禮儀中講道,主題為:「你們要與天主重歸於好」。

坎塔拉梅薩神父從人與天主對立的關係談起,指出世俗之人具有私慾偏情,貪求享樂、權力、金錢,認為天主的誡命阻礙了他,阻止他做這個,不許他做那個。魔鬼起初就向我們的原祖亞當和厄娃灌輸錯誤思想,稱天主是人的對手;現代的一些思想家也曾表示「哪裡有天主,人就會滅亡」。

然而,在基督信仰中從未忽略過天主的慈悲。慈悲禧年是重新認識天主真面目的大好時機,因為天主不僅施予慈悲,祂本身就是慈悲。天主並未因人犯罪而改變祂愛人的本性,卻因人拒絕祂的愛而痛苦。天主施予慈悲,同時也伸張正義。天主以慈悲施行正義。

坎塔拉梅薩神父最後祈求天父因著聖子在十字架上帶給我們的救恩,從每個人、家庭及民族心中消除復仇的念頭,使我們在這慈悲禧年中喜愛慈悲,對教宗的邀請作出具體回應,體驗與天主和好的喜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為難民濯足: 我們全是同一個天父的子女

2016年3月24日聖週四下午5點,教宗方濟各在羅馬北郊的波爾托新堡(Castelnuovo di Porto)難民中心主持主的晚餐彌撒,為該中心的11名難民和一名職員施行濯足禮。教宗在彌撒中表示:「我們全是弟兄姊妹;穆斯林、印度教徒、天主教徒和福音派基督徒都是同一個天主的子女。」

教宗方濟各效法耶穌為門徒濯足的事跡,屈膝清洗並親吻難民的腳。他們的腳曾為逃離暴力,尋求生機而橫跨沙漠,渡過海洋。教宗親吻他們的腳後,溫柔地抬頭望著他們,這些肩負許多痛苦和殘暴記憶的難民忍不住淚流滿面。

教宗在濯足禮前的彌撒講道中強調,「行動重於言語」。《若望福音》記載了兩個行動,一個是耶穌為門徒濯足,另一個是猶達斯為了30塊銀錢而出賣耶穌。教宗藉此展開彌撒講道,指出今天也有兩個同樣的行動:一個是兄弟友愛之舉,另一個是3月22日在布魯塞爾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

教宗說道:「前者是今晚的行動,也就是我們大家雖然分別是穆斯林、印度教徒、天主教徒、科普特禮基督徒、福音派基督徒,但我們全是弟兄姊妹,都是同一個天主的子女。我們渴望和睦共處,彼此共融。後者則是3天前的那個行動:那是一個戰爭的行動,一個毀滅歐洲城市的行動,一個不願和睦共處的人的行動。然而,在那個行動背後,如同在猶達斯背後那樣,還有其他的人。猶達斯背後有那些付錢要耶穌被交出來的人;3天前在『歐洲首都』的那個行動背後,則有軍火製造商和貿易商,他們想要流血而非和平,想要戰爭而非友愛。」

福音的事跡與當今的現實如出一轍。教宗解釋說:「耶穌濯足,猶達斯則為了錢而出賣耶穌。如今你我眾人雖然宗教和文化有所不同,但全是同一個天主的子女,互為弟兄姊妹;同時那些可憐人卻購買軍火來摧毀友愛。此時此刻,當我效法耶穌的行動,為你們中的12個人濯足時,我們大家就是在作友愛的行動,就是在說:『我們雖然不同,有所差異,文化和宗教有別,但我們都是弟兄姊妹,我們願意和睦共處。』」

人人肩負著自己的歷史,「有許多十字架和痛苦,但也有渴望友愛的開放心胸」。教宗邀請在場眾人「以自己宗教的語言向上主祈禱,祈求這份友愛能感染世界,好使那為了30塊銀錢而殺害弟兄的事不再發生,以及友愛和仁愛永遠常存」。

在彌撒結束後,教宗面帶笑容地逐一問候波爾托新堡難民中心所收容的892名難民,握手致意。教宗勉勵他們讓人看到,不同文化、宗教和傳統的人以弟兄姊妹的身份和睦共處是多麼美好。「這一切擁有一個名字,也就是和平與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主持祝聖聖油彌撒

3月24日聖週四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祝聖聖油彌撒,120位樞機和主教以及1800位司鐸共祭。教宗強調,相遇和寬恕是天主彰顯慈悲的絕佳場所;我們應祈求仁慈的天主幫助我們走出圍牆和繁複的神學,把祂的愛帶給每個人。彌撒當中,教宗祝聖了候洗聖油、病人聖油和聖化聖油。

教宗表示,天主的慈悲總是在「行走」,總是設法向前邁進,向沒人理會的地方跨出微小的一步。「慈悲之路在於做出一連串的微小舉動,不傷害別人,藉著助人為樂和愛的舉動日益擴展。我們每個人若以天主的善良目光注視自己的生命,就會努力記起上主如何慈悲地對待了我們,祂的慈悲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如此一來,我們就會祈求上主再走出微小的一步,彰顯更大的慈悲」。

彌撒當中,羅馬教區的司鐸們重發了司鐸誓願。教宗以羅馬主教的身份勉勵他們做「慈悲的見證人和使徒」,在相遇和寬恕這兩個場所中看到上主施予的豐沛慈悲。

關於相遇,教宗提到慈悲之父的比喻,指出天父為蕩子回頭的極大喜悅總是令我們驚訝。耶穌治癒的麻風病人也懷有同樣的喜樂。這兩個範例告訴我們,喜悅的「感激」是對慈悲恩典的「正確回應」。

「詢問這些問題對我們眾人會有益處:我辦完告解後,有所慶祝嗎?我或者又趕緊去做別的事,好似我們看完醫生後,看到化驗結果並不那麽糟糕,就把化驗單放囘信封内,接著去做另一件事。我行了哀矜後,是否給接受哀矜的人留下時間讓他表達謝意,是否慶祝窮人對我們的微笑和祝福,還是放下錢幣就趕緊去做我自己的事呢?」

談到寬恕,教宗指出寬恕是天主施予極豐沛慈悲的場所,使我們從最不光彩的恥辱直接提升到享有最高尊嚴的地位。「上主對我們的寬恕極為豐沛,我們應在當有的羞恥和有慚愧感的尊嚴之間,常保持一種健康的張力。換句話說,我們應持有謙卑和認錯的態度,同時也能接受上主的寬恕,好能善盡職責,不沾沾自喜」。

「福音提倡的典範是伯多祿,我們在辦告解時可以效法他。他再三被問及自己是否愛上主,同時也再次領受使命,牧放上主託付給他的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公開接見:逾越節三日慶典完全彰顯了天主的慈悲

blog_1458756376

3月2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3萬名信友出席。教宗在要理講授中闡述了逾越節三日慶典與慈悲的關係,強調基督在世的最後3天完全彰顯了祂的慈悲大愛。教宗邀請教會在「靜默」中善度這段禮儀時期,以聖母瑪利亞「毫無疑惑」的信德等待基督的復活。

教宗表示:「凡是天主之愛所到之處,慈悲都會彰顯出來。我們在聖週瞻仰的奧跡是愛的一段偉大歷史,沒有因阻礙就停滯不前。耶穌的苦難延續到世界的終結,因為這是一段分受全人類痛苦的歷史,持續臨在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中。總之,逾越節三日慶典是值得紀念的一個愛的盛事,它令我們堅信,在生活的考驗中我們絕不會被遺棄。」

逾越節三日慶典從聖週四開始,天主在這一天藉著聖體聖事成為食糧,甘願服事自己的門徒。教宗強調聖週四的意義說:「耶穌藉著將自己賜予我們作為食糧所表明的是,我們也必須學會與別人分施這食糧,使之成為與有需要者真正的生活共融。耶穌將自己賜予我們,要求我們留在祂内,好能照祂那樣做。」

聖週五是基督愛我們的最高峰,聖奧斯定稱這愛是「愛到底且無止境的愛」。教宗表示:「基督愛所有人,不錯過任何人。聖週六則是天主安息的日子,天主靜默的日子。天主緘默是為了愛。在這一天,愛,那無聲的愛成了對復活生命的期待。讓我們思索聖週六:思索聖母的靜默對我們會有益處。那個『有信德的女人』在靜默中等待基督的復活。為我們來説,聖母應是聖週六的典範。我們應多多地思索聖母是如何度過那個聖週六的;她在等待。聖母的愛毫無疑惑,她期望上主的話在祂復活的日子彰顯出來,光輝燦爛。」

教宗最後提到中世紀英國神秘家諾威奇的真福朱利安(Giuliana di Norwich):「她雖然目不識丁,卻深切地描述了在神視中看到的基督苦難,基督慈悲大愛的意義。這位真福在與耶穌的對話中,感謝祂為自己受的苦難。耶穌則回答她說:『為你受苦難是我的喜悅,我的幸福,我永恒的快樂。若有可能,我願倍受痛苦。』」

教宗説道:「這就是我們的耶穌,祂向我們每個人說:『若我能為你多受苦的話,我會做到。』這句話多麽美啊!它使我們真正領悟到上主對我們每個人的無邊大愛。」 [Read more…]

教宗聖週四將為12名難民濯足

blog_1458700206

3月24日聖週四,教宗方濟各將前往波爾托新堡(Castelnuovo di Porto)難民接待中心主持主的晚餐彌撒,為12名難民行濯足禮。聖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Rino Fisichella)總主教3月22日公布了上述消息。這所難民中心位於羅馬北部30公里處,收容了大約900名非洲裔難民,他們都是通過非正規途徑抵達意大利,打算申請國際保護的不滿30歲的青年。

菲西凱拉總主教在《羅馬觀察報》當天發表的文章中指出,正當教宗即將俯身為那些無人願意理睬的難民濯足之際,文明和民主的歐洲卻築防自衛,或頂多打算出錢,使自己心安。不過,歐洲總是把地理界限劃得清清楚楚:我們在這裡,移民在那邊。

湧入歐洲的移民潮無論在持續的時間上,還是涉及的人數上都堪稱為一場悲劇。對此,「西方富裕國家的態度仍舊是得過且過,冷漠以待」。教宗方濟各卻立即以身作則,指明款待每個人的價值。

去年9月6日,教宗在三鐘經講話中呼籲各堂區和教會機構敞開大門,接待一個難民家庭;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教宗曾前去探望無家可歸者,擁抱老年人和處於植物狀態的病患,關懷吸毒青年。現在,他又要向心中最惦念的人重複這項舉動,在聖週四為那些在法律上被打上丟棄印記的人濯足。

菲西凱拉總主教表示:「教宗將為波爾托新堡難民接待中心12名難民行濯足禮,這舉止雖簡單卻意味深長,是一個服事及關心他們處境的標記,是慈悲之舉。慈悲若發自内心“就需要心靈皈依。一個人若蒙受慈悲,也就能成為傳達慈悲的工具。為基督徒而言,接納難民就是善度禧年的明確表達。」

教宗藉著「俯身為難民濯足」教導我們,需要對這歷史時刻的最弱小者予以應有的關懷;我們人人都應恢復他們的尊嚴,不玩弄任何把戲;我們應以服事受苦者的信仰生活來瞻望基督的復活。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難民中心的許多青年並不是天主教徒,「教宗方濟各的標記」意在指明,「尊重是促進和平的康莊大道」。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主持聖枝主日彌撒:許多人不願對難民的命運負責

blog_1458593999

3月20日(聖枝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隆重彌撒,進入聖週。教宗向參與禮儀的7萬名信友表示,耶穌在祂的時代成了冷漠的受害者;今天,世界上的邊緣人士和難民也遭人冷漠以待,人們不願對他們的命運負責。

彌撒開始前,教宗先祝聖了信友們手中的棕櫚枝和橄欖枝,然後進行聖枝遊行。教宗以《路加福音》記述的吾主耶穌基督受難史,逐步展開他的彌撒講道。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的時候,群眾興高采烈地迎接祂,大聲頌揚天主說:“因上主之名而來的君王,應受讚頌!”(路19:38)。

教宗説道:“正如進入耶路撒冷那樣,耶穌也渴望進入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生活。任何事物都阻擋不住我們為歡迎耶穌的熱情,任何東西都不能阻礙我們在祂身上尋找喜樂的泉源。那是永存及賜予和平的真正喜樂,因為唯有耶穌能拯救我們脫離罪、死亡、恐懼和憂傷的羈絆。”

聖週是耶穌逐步走向苦難的一段路程,而祂受屈辱的“深淵”似乎沒有盡頭。天主子“使自己空虛”,成為“人子”;祂“沒有罪”,卻“完全與我們罪人為伍”,為門徒們洗腳。耶穌以奴僕的身份自居,卻成了“愛我們到底”的標記。

“耶穌以祂的榜樣向我們表明,我們需要祂在我們面前彎下腰,向我們表達祂的愛。我們不能沒有祂的愛;若不先讓祂愛我們,不體驗祂出人意料的溫柔,不明認真正的愛在於具體的服務,我們就無法愛別人。”

從晚餐廳開始,耶穌便進入祂的苦難時辰。祂在心靈上受嘲弄,身體上遭受殘暴折磨,最後受到“不義的判決”。教宗從耶穌的苦難談到今日難民的嚴重悲劇,他說:“耶穌也親身感受到冷漠,因為沒有人願對祂的命運負責。我想到許多人,許多遭受排斥者、許多流亡者和許多難民,很多人都不願對他們的命運負責。”

教宗接著談到耶穌在貶抑自己的深淵中走到了最深處,被釘在十字架上,受人嘲笑,“體驗到被天父遺棄的奧秘”,但祂仍以全然的信賴將自己交託於天父,從未停止愛祂的近人和將祂置於死地的人。

“耶穌在貶抑自己的巔峰上,揭示了天主是慈悲的真面容。祂寬恕了釘死自己的人,向悔罪的右盜敞開天國之門,觸動百夫長的心靈。倘若惡的奧秘深似大海,天主的愛則無邊無際。天主的愛穿越耶穌,直達墓穴和陰府,承受並解救我們的一切苦難,在黑暗的地方帶來光明,死亡的地方帶來生命,仇視的地方帶來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祝聖兩位新主教: 在主教牧職中服事比治理更為重要

3月1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祝聖兩位新主教,一位是駐南非、博茨瓦納、萊索托和納米比亞宗座大使伯多祿·布賴恩·威爾斯(Peter Bryan Wells)蒙席,另一位是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秘書長米格爾·安赫爾·阿尤索(Miguel Angel Ayuso Guixot)蒙席。教宗強調,主教應恆心祈禱,關心司鐸,注視每個人的眼睛,常保持服務精神。

當天是聖若瑟瞻禮,也是教宗方濟各開始牧職3週年紀念日,但教宗在彌撒講道中並未提及自己的牧職,而是苦口婆心地向兩位新主教概述了主教應盡的職責。他說:「『主教牧職』其實是一項服務,而非一項榮譽。依照耶穌的訓言,在主教的牧職中服事比治理更為重要。『你們中最大的,要成為最小的;為首領的,要成為服事人的』(路廿二26)。你們要做僕人,做眾人之僕,始終做僕人,為人服務。」

教宗指出,主教應在各種機會中宣講聖言,讓基督建設及領導祂的教會;應以寬宏大量和教會訓導來訓誨信眾。可是,主教若不祈禱,他便空有其名。「請你們切勿忘記,主教的首要之務是祈禱。這是宗徒之長伯多祿在揀選7位執事那一天表明的思想。主教的第二項任務是宣講聖言,其它的則隨之而來。但祈禱乃是主教的首要之務。若一個主教不祈禱,他將一事無成」。

教宗方濟各憑自己的實際牧靈經驗,告誡兩位新主教要杜絕沒時間與自己的司鐸和執事相處的負面情況,不惜任何代價。「若我們聽到一位司鐸說,他請求與自己的主教談話,主教的秘書卻對他說:『主教要做的事多著呢,3個月之内不會見你。』這多麽令人痛惜啊!主教的至親就是他的司鐸:司鐸是他的至親。倘若你不愛自己的至親,你也不會愛眾人」。

教宗表示,主教也應接近羊棧裡的每隻羊,「在每張紙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的存在,在你們收到的每封信背後,都存在著一個人。你們應認出那個人,對他有所了解」。「你們要接近窮人、無自衛能力和需要得到接納和幫助的人。你們要注視信友的眼睛;目不斜視,看著他們的眼睛,好能看到他們的内心。你們也應讓自己的信友能注視你們的心靈,無論他們是司鐸、執事或平信徒。」

教宗方濟各派遣新慕道傳教團:「我的心與你們同行」

blog_1458334678

3月1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新慕道團的7000名成員,為今年前往異國他鄉宣講福音的傳教團(Missio ad gentes)舉行派遣禮。教宗勉勵他們以教會子女的身份與教會團結合一、遠離世俗的光榮,尊重聖神在其它不同文化中播撒的「恩寵種子」。

今年有270個家庭組成56個傳教團前往世界各地宣講福音。其中前往亞洲的傳教團有14個,歐洲30個,非洲6個,大洋洲4個,美洲2個。每個「傳教團」有一位指導司鐸和三、四個家庭組成。教宗方濟各將「傳教十字架」一一授予跪在他面前的各傳教團指導司鐸,降福他們和他們身後的每個家庭,並對他們說:「我的心與你們同行」。

教宗對新慕道團的講話可歸納為三個關鍵詞:「合一、光榮和世界」。教宗首先警告他們說:「魔鬼會誘使我們相信自己比他人優秀,即使是最美好的神恩也會受到這樣的試探」。教宗說:「每個神恩都是天主為增進共融而賞賜的恩寵。然而,當我們自我封閉或愛慕虛榮時,當我們想要出風頭時,這神恩就會變質。因此,你們要保護好你們的神恩。我們該如何做呢?應該遵循謙卑和服從的合一大道。」

教宗強調:「共融極其重要,但我們首先要知道教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這些子女與她“肖似。我們經過聖洗聖事後,就不再是分離的個體,而成了處在共融中的男女,蒙召在世上做共融的匠人;因為耶穌不僅為我們建立了教會,也把我們建築為教會。教會對我們而言不是一個工具,我們本身就是教會。實際上,教會機構也是一項神恩,因為它根植於同一個泉源,即聖神。」

教宗然後談到第二個關鍵詞「光榮」。耶穌在受難前預言了祂在十字架上的「光榮」(若17:5)。教宗解釋說:「世俗的光榮表現在重要地位、名望、財富和成就上。相反地,天主的光榮彰顯在十字架上,它是愛。這是一種似非而是的光榮:沒有歡呼,沒有獲利,沒有掌聲。但唯有這樣的光榮能使福音碩果累累。同樣地,慈母教會只有效法天主的慈悲之愛,提供建議卻不強迫,才能繁榮興盛。宣講愛的人只有以愛的作風行事,才能獲得成功。」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若3:16)。教宗引用聖史若望的話,談到最後一個關鍵詞「世界」。教宗說:「天主憎惡世俗,卻熱愛祂所創造的世界,喜愛祂在世上的子女。天主並非在遠處愛他們,而是前去會晤他們。」

教宗勉勵這些離開故鄉、前往不同國家與文化的家庭說:「你們要把你們所遇到的世界視為一項恩典;了解他們的文化、語言和風土人情,尊重他們,認出聖神已經在他們中播撒的恩寵種子。你們切勿陷入生搬硬套的誘惑,而要宣講那最美、最偉大、最有吸引力、同時又是最必要的訊息(參閱:《福音的喜樂》35號)。」

最後,教宗以個人和教會的名義衷心感謝新慕道團家庭的慷慨,對他們說:「我陪伴和鼓勵你們。我雖然在這裡,但我的心與你們同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