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北京教區舉行甄雪斌助理主教晉牧典禮

圖片:中國天主教

2024年10月25日,天主教北京教區甄雪斌助理主教晉牧典禮在西什庫主教座堂舉行。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稱,教宗的任命要追溯到今年8月28日,在《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協議》的框架下批准了這位主教候選人的資格。

祝聖典禮由北京教區李山主教(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及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主禮,承德教區郭金才主教(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江西教區李穌光主教(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長治教區丁玲斌主教(山西省天主教「兩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烏蘭察布教區姚順主教(內蒙古自治區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副主任)襄禮。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秘書長楊宇神父宣讀了批准書。來自全國各教區近130位神父,以及修女、修生和教友代表共約500人參加了祝聖典禮。

甄雪斌(瑪竇)助理主教今年54歲,1970年5月10日出生於山西省長治市,聖名瑪竇。 1988年9月至1993年7月在北京天主教神哲學院攻讀神哲學,1998年6月晉鐸,1998年9月至2007年9月擔任北京天主教神哲學院常務副院長。及後,他在北京的多個堂區履行聖職。2007年9月任北京教區秘書長,2014年8月至2024年6月擔任北市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2024年6月擔任北市天主教愛國會、教務委員會主席。 2024年3月21日當選為北京教區助理主教候任人。

圖片:中國天主教

圖片:中國天主教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中國天主教

2024年10月22日聖座和中國即日起將臨時協議的有效期再延長四年

2024年10月22日,聖座新聞室公布,聖座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鑑於富有成效地實施主教任命臨時協議達成的共識,經過適當的協商與評估後,同意自即日起將臨時協議的有效期再延長四年。梵方願意與中方繼續進行相互尊重和建設性的對話,以發展雙邊關係,造福中國天主 教會及全體中國人民。

“In light of the consensus reached for an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Provisional Agreement regarding the Appointment of Bishops, after appropriate consultation and assessment, the Holy See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agreed to extend further its validity for four years from the present date. The Vatican Party remains dedicated to furthering the respectful and constructive dialogue with the Chinese Party, in view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for the benefit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people as a whole.”

此外,中國外交部也在同日宣布,中方已同意與梵蒂岡將關於主教任命的協議再延長4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自2018年簽署以來,已於2020年和2022年兩次延期,中梵雙方均對協議執行成效予以積極評價。經友好協商,雙方決定將協議再延長4年。雙方將本著建設性精神保持接談,持續推進中梵關係改善。」

一個新局面

《臨時協議》結束了幾十年來未經教宗同意就任命主教的情況。這一局面在過去的六年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期間有十餘位主教被任命和祝聖,與此同時,一些此前未被北京認可的主教的公開身份也得到了官方確認。這種新的合作還體現在中國大陸主教出席在梵蒂岡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以及在歐洲和美洲的其他活動。去年里斯本世青節也有中國青年參與,而且,近年教宗方濟各在東方的牧靈訪問中,也有中國信徒的廣泛參與。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相關資訊

 

中國主教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上發言:我們在共融中

Photo courtesy of Salt + Light Media

「中國教會在信仰上和世界各國的天主教一樣,同屬一個信仰,同行一個洗禮,都忠於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中國杭州的主教楊永強(若瑟)幾天前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上發言,講了這句話。他是來自中國大陸、出席在梵蒂岡召開會議的兩位主教之一,另一位是福建福寧/閩東的主教詹思祿(味增爵)。

此前,來自中國大陸的主教也有出席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分別是2018年以青年為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以及2023年關於共議同行(同道偕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第一期會議。在聖座與中國政府於2018年9月簽署臨時協議之前,沒有任何一位中國大陸的牧人能夠參加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和隨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

楊永強主教回顧了這幾次在與普世教會共融中的參與後,解釋說:

「我們遵循福音精神:『為一切人而成為一切人』的宗旨,積極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堅持天主教中國化方向,廣傳福音。中國天主教本著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原則積極與世界各國的天主教會進行互訪。就教會牧靈福傳,社會服務,神學研討等方面進行交流,積極參加國際宗教和平會議和祈禱活動,為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光做鹽,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主教最後表示:「歡迎各國天主教會和宗教團體到中國教會訪問」。

詹思祿主教的致詞更著重於基督信仰在中國的歷史。他提到耶穌會士利瑪竇的形象和他的「實驗」,即「基督福音在人類生活中不同的實踐形式」。不過,他接著補充說:

「然而,此後就如何分辨文化的差異性與基督信仰的純正性,一度使得在華傳教士感到困惑。這種困惑最終引發了一場著名的禮儀之爭。它的發生地正是我的教區閩東。『從歷史角度來看』,此次挫折原因之一便是教會忽略了人類文化的差異和互補性。成為福傳使命中的共議性教會就是在追尋人類終極目標——天主的旅途中尊重並聆聽來自不同歷史、文化和傳統的聲音。」

在中國教會必須以新的眼光面對的問題中,詹主教表示:

「如何面對因混合婚姻帶來家庭培育的挑戰;如何對地方相關法律法規的適應;如何解決教友在民間信仰與某些傳統文化之間的迷茫等都需要中國教會用新目光去審視。新時代的教會被賦予新的分辨任務,然而聖神的聲音總是隱微難辨的。因此謙卑地從歷史與現實的經驗中學習,是福傳的重要途徑,即以此分辨出『上主為教會指明新的道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部分來自亞洲的與會者與教宗方濟各合照 (圖片提供:synod.va)

 

由左至右:楊永強主教、周守仁樞機 、福建福寧/閩東詹思祿主教 (圖片提供:周守仁樞機 Cardinal Stephen Chow, SJ)

 

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代表耶穌會接受楊永強主教及詹思祿主教贈送的禮物。字畫上寫上「義德」二字,由詹思祿主教親自提字。(圖片提供:周守仁樞機 Cardinal Stephen Chow, SJ)

“The Church in China is the same as the Catholic Church in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we belong to the same faith, share the same baptism, and we are all faithful to the one, holy, catholic, and apostolic Church.”

With these words, Bishop Joseph Yang Yongqiang, bishop of Hangzhou, the ca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China, conveyed his greetings to the Synod a few days ago.

He is one of two bishops from mainland China participating in the ongoing second session of the 16th Ordinary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Synod, taking place in the Vatican.

He was joined by Bishop Vincent Zhan Silu, bishop of Xiapu (Funing) in the coastal province of Fujian.

This marks the third time that two bishops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taken part in the Synod, following previous occasions in 2018 and 2023 (the Synod on Youth and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Synod on Synodality, respectively).

Before the signing of the provisional agreement between the Holy See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September 2018, bishops from mainland China had not been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 or the subsequent Synods of Bishops.

Bishop Yang Yongqiang recalled these gatherings in communion with the universal Church.

“We follow the evangelical spirit of ‘becoming all things to all people’,” he said. “We effectively adapt to society, serve it, adhere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Catholicism, and preach the Good News.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has initiated active exchanges with Catholic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friendship, and mutual respect. We conduct exchanges on topics such as evangelization and pastoral care in the Church, social services, and theological studies; we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meetings and prayer activities of religions for peace; we strive to be like ‘light and salt’ for world peace and the promotion of a community where humanity can enjoy a shared destiny; finally, we promote development through various types of projects.”

The bishop concluded by extending “a welcome to Catholic communities and religious groups from all countries who wish to visit the Church in China.”

Bishop Zhan Silu focused his remarks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recalling the figure of the Jesuit missionary, Fr. Matteo Ricci, and his “experiment” to “adapt the Christian Gospel to different human practices.”

However, noted Bishop Zhan Silu, “the discernment betwee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need to preserve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hristian faith became a source of confusion for missionaries in China. This confusion led to the famous Rites Controversy, which took place precisely in my diocese, in Mindong.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setback was that the Church ignored the differences and complementarity of human cultures.”

“Being a synodal Church engaged in the mission of evangelization,” continued Bishop Zhan Silu, “means respecting and listening to the voices of different stories,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in the journey of seeking humanity’s ultimate goal, which is God.”

Among the issues that the Chinese Church must face with fresh eyes, the bishop concluded, are “how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that mixed marriages present for family education; how to adapt to local laws and regulations; or how to resolve the confusion that exists among the laity between popular beliefs and some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hurch in this new era has been given a new task of discernment, even though the voice of the Holy Spirit is always gentle and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For this very reason, learning humbly from both historical and current experienc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vangelize, that is, to discern the new path the Lord is indicating to the Church.”

來源: vaticannews.va

認識兩位出席2024年10月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中國主教

(左) 杭州教區楊永強主教;(右) 閩東教區詹思祿主教。

據《信仰通訊社》報導,在聖座剛公佈的出席十月即將在梵蒂岡召開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的宗座任命代表名單中,有兩位中國大陸主教—福寧/閩東教區主教詹思祿(聖名味增爵)、杭州教區主教楊永強(聖名若瑟)。此外,還有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台灣嘉義教區主教浦英雄(聖名諾伯特)。

在此,我們簡單介紹兩位大陸主教。他們的履歷,同時也展示了近幾十年來中國天主教會所特有的歷程。

圖片:信德網

詹思祿主教
福建省福寧/閩東教區主教,聖名味增爵。

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三日,詹思祿出生在福建省寧德市一個虔誠樸實的天主教家庭,家中兄弟姊妹十人。一九七八年,十七歲的詹思祿和所有老教友家庭的子女一樣,在親人信德影響下悄然萌生了修道的志向,考入上海佘山修道院。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在佘山聖母大殿,從時任修道院院長的金魯賢主教手中領受鐸品。晉鐸後返回寧德地區,擔任本堂司鐸。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在香港教區聖神修道院進修神學。

二零零零年一月六日主顯節,詹思祿在北京的主教座堂聖母無染原罪堂(南堂)被祝聖為閩東教區主教。在這場瞻禮中,還有另外四位神職人員和他一起,未經教宗任命被祝聖為主教。這一事件,給聖座和北京政府就中國天主教會狀況及問題對話的前景造成了負面影響。

直到十八年後,詹思祿主教的身份才得以合法化。二零一八年九月八日,在聖座和中國政府就主教任命問題達成共識即將簽署臨時協議框架內,教宗將詹思祿主教合法化。九月二十二日,聖座發表《有關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公告》的同時,也發表了《有關在中國的天主教會的說明》,強調「為支持在中國的福傳事業,聖父教宗方濟各決定將尚存的未經教宗任命被祝聖的’官方’主教重新接納到教會的完全共融中”,詹思祿主教的名字就在重新納入教會完全共融之列。

在協議框架內,教宗方濟各任命詹思祿為福寧/閩東教區主教。在此之前一直未被中國政府承認的教區主教郭希錦(聖名味增爵),接受出任福寧/閩東教區輔理主教。

同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北京舉行的會議上,正式宣布了教宗方濟各在簽署《主教任命臨時協議》之際合法化的主教們的牧靈職務。當時,詹思祿主教和郭希錦主教也在場。二零一九年二月《羅馬觀察家報》發表的相關註釋中指出,「這是一個充分體現教會共融的莊重儀式,最後以誦念《天主經》和高唱中式傳統《聖母經》結束」。

同年四月十八日,詹思祿主教和郭希錦主教一起主持了聖週四的祝聖聖油彌撒。十月二十八日聖西滿和聖達陡宗徒瞻禮,詹主教在主教府祝聖了閩東和閩北的兩位新鐸。也是近七十年來,當地首次公開祝聖司鐸。

詹主教也是一位熱衷於學術的儒雅之士,曾發表過許多神學、靈修的論文和詩歌等作品。如《聖三節》、《論司鐸的獨身生活》、《中國的祖宗祭祀與天主教彌撒祭獻的比較》、《逾越頌》……。

二零二四年,詹主教的牧靈工作緊張繁忙。一月三十一日,出席了北京李山主教在福建南平市建陽城關天主教堂主持的邵武(閩北)宗座監牧區吳奕順(聖名伯多祿)主教晉牧典禮。二月十六日,陪同吳奕順主教在家鄉寧德市首祭彌撒。

中國農曆新春佳節,詹主教和吳主教一起先後主持了多所聖堂的奉獻禮,以及新祭壇和新讀經台祝福禮等。

福寧/閩東教區原為道明會西班牙省會傳教區。現有七萬多名教友、15所聖堂、一百多個祈禱場所、四所養老院和一所孤兒院。本堂區現有六十多位司鐸、百多名修女活躍於牧靈崗位。

圖片:中國天主教

楊永強主教
杭州教區,聖名若瑟。

教宗任命的十月世界主教會議全體大會代表中國大陸杭州教區楊永強主教,並已參加上一屆主教會議。二零二三年十月,他和內蒙古自治區集寧(烏蘭察布/烏蒙)教區姚順(聖名安東尼)主教一起出席了在梵蒂岡召開的主教會議。

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星期四,楊永強主教在杭州主教座堂舉行的隆重聖道禮儀中正式就職浙江省首府杭州市主教。六月二十二日,聖座新聞發布中心就教宗方濟各將原山東周村教區主教楊永強調至杭州擔任主教發表的新聞簡報上寫道,「在落實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協議對話框架內,二零二四年六月十二日,聖父教宗任命楊永強(約瑟)主教為杭州(中國浙江省)主教,從週村(中國山東省)調往杭州」。

就職典禮上,楊主教表示將「團結帶領神長教友推動杭州教區牧靈福傳事業健康傳承」。

一九七零年四月十一日,楊永強主教出生在博興縣(山東省)一個教友家庭。一九八七年進入濟南聖神修院、在上海佘山修院學習神哲學。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五日晉鐸。擔任本堂司鐸後,被派往北京中國天主教神哲學院進修。

接著,執教於山東省聖神修院。被任命為週村教區助理主教後,於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五日晉牧;二零一三年二月八日接替馬學聖主教。二零二四年六月十二日,教宗方濟各任命他為杭州主教。

在出席主教會議期間接受本社長篇訪談時,楊主教表示對應邀參加在羅馬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感到「榮幸」。由此,得以「在大會中分享中國教會的信仰經驗與靜心聆聽」。

訪談中,主教介紹談到自己的聖召歷程時表示,「我的聖召源自於小時候的耳濡目染,我們家世代奉教,奶奶對我的影響尤深。她每晚要求我們念完經後,給天主磕頭,給聖母、大聖若瑟和聖人聖女磕頭後方能入睡,她自己則會繼續念經至深夜。

一次,「母親去胡莊聖母山朝聖,回來後給我們講,她在濟南西門教堂看到青年修生們在那端坐念書,非常安靜有規矩,她很羨慕。母親的話印在了我的心中,暗自想去」。

主教繼續表示,「一次翻看《師主篇》時,被第十章《少說閒話》的首句:’熱鬧場所,能躲避,便當躲避,因為談論世俗事情,縱然有純正的意向,也不能無害’所深深觸動,從此,我不再外出與同學玩紙牌遊戲」。

杭州現有三萬名教友。楊主教調至杭州前,主教職位一直空缺。

來源:信仰通訊社

中國天主教代表團訪問比利時天主教會

圖片:中國天主教

2024年9月2日至6日,應比利時天主教會魯汶大學南懷仁基金會的邀請,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派出以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郭金才主教為團長,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副主席岳福生主教、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修院部負責人孫建平神父、北京教區天主教教務委員會秘書長朱傑神父共4位成員組成的代表團對比利時天主教會進行了友好訪問,出席由魯汶南懷仁基金會主辦的第十五屆「教會與社會」國際研討會議。

此次會議採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有400餘位來自不同國家的樞機主教、主教、神父、修女和專家學者出席,參會範圍廣、影響大。會議期間,郭金才主教以法語發表了題為《中國:全球天主教會的希望》的主題演講。

在比期間,代表團與比利時的德凱瑟(J.DeKesel)樞機主教、印度的多瑪斯(Thomas Menampampil)總主教、法國的埃里克(Eric de Mouins-Beaufort)總主教等教會人士和專家學者,共同就教會在世界各地的發展與人類社會面對的時代挑戰進行交流。

代表團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天主教牧靈福傳、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宣傳了中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講述了中國天主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的歷程,使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更加認識中國、了解中國,並期待與中國天主教會進行更深入的友好交流。

代表團於9月6日如期返回北京,圓滿完成此出訪任務。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郭金才主教 (圖片:中國天主教)

來源:中國天主教

石鴻禎蒙席在民法上被正式認可為中國天津教區的主教

圖片:信德網

「聖座滿意地獲悉,今天,2024年8月27日,石鴻禎(聖名默爾爵)(Melchior Shi Hongzhen) 蒙席在民法上被正式認可為天津的主教。」梵蒂岡新聞室對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這位主教的消息如此表示,並補充道,「這一舉措是聖座與中國政府多年來建立對話的一項積極成果」。

石鴻禎主教生於1929年,1954年7月4日晉鐸,1982年6月15日被祝聖為天津的助理主教。2019年6月,他接替李思德(聖名斯德望)主教的職務。梵蒂岡新聞室的公報最後提到,天津教區大約有56000名信徒,他們分布在21個堂區,62名神父和不少修女在那裡服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信德網報導) 2024年8月27日上午,經天津市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同意併報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批准,天主教天津教區舉行石鴻禎就職主教儀式。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主教團副主席李山主教應邀出席儀式並演講。

就職典禮由天津市天主教「兩會」主席王學凌神父主持,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秘書長楊宇神父宣讀中國天主教主教團批准書。石鴻禎在就職典禮上莊嚴宣誓,遵守國家憲法,維護祖國統一與社會和諧,愛國愛教,始終堅持我國天主教中國化方向。遵守天主誡命,善盡主教牧職,忠實宣講福音,與天津教區神長、教友一道,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參加本次活動的有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代表、天津市天主教「兩會」人員及教區神父、修女和教友代表共 100人。

石鴻禎主教,聖名:默爾爵,天津武清人,1929年1月 出生,1954年晉鐸,一直在天津教區服務。

圖片:信德網

來源:信德網

教宗方濟各任命楊永強主教為杭州教區主教

圖片:信德網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4年6月22日,聖座新聞室公布中國山東周村教區主教楊永強調任為浙江省杭州教區主教。公告表示,在教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關於實施臨時協議的對話框架下,教宗於2024年6月12日任命楊永強(若瑟)主教為中國浙江省杭州主教。

按此閱覽聖座新聞室公告

圖片:信德網

以下是楊主教的簡歷:

楊永強主教於1970年4月11日出生於山東博興。他先後在1987年於山東聖神修院和1989年於上海佘山神學院進行哲學和神學的學習。1995年6月5日晉鐸。在履行了堂區司鐸的使命後,他被派往北京在全國修院繼續深造,隨後在山東聖神修院擔任講師職務。其後,他被任命為周村副主教,並於2010年11月15日晉牧為助理主教。2013年2月8日接替去世的馬學聖主教為周村教區主教。2024年6月12日,教宗方濟各任命他為杭州主教。

此外,楊永強主教於2016年12月中國天主教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聖職委員會主任。山東省天主教兩會副主任,淄博市愛國會主任。山東省政協常委。2022年8月中國天主教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副主席。他也是山東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主任、愛國會副主任、山東省人大常委。

2024年6月21日,天主教浙江省杭州教區主教發布了「關於參加楊永強主教就職典禮的通知」。楊主教的就職慶典將於當地時間2024年6月27日上午8時45分在杭州之光飯店舉行,並於上午10時30分在杭州主教座堂舉行感恩祭。

圖片:信德網

請大家為楊永強主教的牧職祈禱

天主,永恆的善牧,祢以慈愛領導祢的教會,求祢以聖神的德能,幫助祢揀選作羊群司牧的僕人,使他相稱地以基督的名義善盡牧職。 求祢幫助他成爲忠信的導師,聰敏的治理者,聖潔的大司祭,使他建樹祢的教會,成爲救恩的有效標記。因主耶穌基督之名,求祢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天主之僕-馬國賢神父 Matteo Ripa

【鹽與光傳媒資訊】在2024年,為紀念馬國賢神父 (Matteo Ripa) 帶領首批修生來到意大利那不勒斯(拿坡里)「中華書院」300週年,《慈母傳聲》(Radio Maria) 中文製作部特意製作了一套相關的紀錄短片,片長12分鐘,語言是國語。誠邀大家細心欣賞及歡迎廣傳。

按此在 YouTube 收看

以下是天主之僕馬國賢神父的生平事蹟:

馬國賢(Matteo Ripa)1683年3月29日出生於那不勒斯南部的小鎮Eboli。其父Giovan Filippo Ripa是Salerno地區富裕中產階級的一位醫生,母親Antonia Longo在馬國賢5歲時不幸離世,留下兄弟4人與父親相依為命。

15歲時,馬國賢離開家鄉赴那不勒斯求學。 1700年聖瑪竇瞻禮前夕,在Viceregol palazzo del Vicerè廣場上18歲的馬國賢被一位方濟會士的講道深深吸引,他深受感動,決志獻身於主成為一名傳教士。第二年5月,他加入了由Padre Antonio Torres神父創辦的本土傳教會Congregazione di Maria della Purità dei preti secolari missionari。 1705年5月28日,馬國賢在Salerno被祝聖為神父。隨後,Padre Torres 指導和推薦他和Don Gennaro Amaodei北上羅馬,進入由教宗克萊蒙十一世(Clemente XI)在傳信部附建的Collegio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他們是該學院首批學生之一。

1707年10月13日,馬國賢踏上了奔赴中國的旅程,並為教廷首位訪華特使多羅(Carlo Tommaso Maillard de Tournon, 1668-1710)「攜帶樞機禮冠」。經過兩年多的輾轉,終於在1710年1月2日成功抵達澳門,並在那裡遇見了多羅樞機主教。

此時,正值「中西禮儀之爭」進入白熱化的階段,多羅特使受到教宗委派訪華,旨在調查「禮儀之爭」,平息不同傳教士之間的糾紛,試圖與清廷建立一種較為「官方」的聯繫(corrispondenza)。然而,基於對「中西禮儀」的不同理解,雙方產生了分歧。

由於馬國賢深諳西洋繪畫技巧,加上教廷特使的舉薦,他很快被召見進宮。就這樣,他與擅長音樂的遣使會士德理格(Teodorico Pedrini,1671-1746)和深諳數學的奧斯丁定會士山遙瞻(Guglielmo Fabri Bonjour)成為進入中國宮廷的第一批非耶穌會士傳教士。

1710—1723年,他以畫師、翻譯等身分在清廷服務。期間,他將西方油畫和銅版畫技法傳入中國,為後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歷史畫卷,如《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皇輿全覽圖》。馬國賢具有很好的語言天賦。在與康熙皇帝首次會面時,他已經能夠用中文回答皇帝的問題。從1715年開始,他在不同場合擔任翻譯。這項工作的高光時刻發生在1720年。那年11月29日,俄國彼得大帝的使臣伊茲馬伊洛夫(Leon Vasilevich Izmailov)攜90位隨從抵京,馬國賢成為康熙皇帝欽定的6名譯員之一,負責與俄國使節交涉。同年,馬國賢還在康熙皇帝接見教宗派往中國的另一位重要使臣嘉樂(Carlo Ambroggio Mezzabarba, 1685-1741)時擔任翻譯。這位新特使的任務在於繼續推進多羅所未能完成的使命,並就禮儀問題再次與中國交涉,然而,由於語言的障礙和文化的差異,教廷與清廷的第二次官方接觸也以失敗告終。稍後,馬國賢受皇帝的指派也參與了翻譯教宗敕令《禁約》的翻譯工作。

然而,馬國賢從來沒有忘記來中國的目標:傳福音。在前往北京的途中,他曾向旅館老闆和兒子講論信仰,並贈送他們一本教會書。進入清宮後,他被安排在佟國舅府中居住,府中主僕與傳教士來往密切,家中多人受洗,並設有小聖堂。他也多次主持殯葬彌撒和聖洗聖事。康熙58年,馬國賢隨康熙皇帝前往熱河,途中經過古北呂鎮,他不僅為一位垂死的婦女施行告解和終傅聖事,還為當地的教友舉行彌撒聖祭。在那裡,他為199人施行了告解聖事,為167人舉行彌撒,為54人施行了洗禮。 1713年,他在熱河為一名13歲的孩子施洗,1716年,他在古北口收納了3個男孩,將他們帶到熱河進行宗教教育,這一事件也讓馬國賢萌發了在中國辦學院、培養中國本地神職人員的想法。此外,他也在暢春園和宮外一位教友的家中各建立了小教堂, 他特別注意對婦女和兒童進行傳教,同時他也為了在北京建立一所正式的教堂做了許多努力,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購置了傳信部在北京的第一所產業。 1717年5月19日,教宗克萊孟十一世透過宗座簡函《永恆牧者》(Breve “Pastoris aeterni”)提名馬國賢神父為宗座代牧。

康熙皇帝去世後,一些複雜的事件使馬國賢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反思13年的中國經驗,馬國賢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中國傳教不能完全依賴歐洲傳教士,必須培養合格的中國本土神職人員。基於這樣的想法,他決定離開中國,返回義大利。一個曲線傳教的目的在馬國賢的腦海中逐漸成型:在那不勒斯建立一所培養中國修士的學院,並且要創立一個司鐸協會(或修會),該修會專門致力於培育中國修道生並提供他們靈修上的陪伴。一旦這些修道生結束陶成,再將他們送回中國傳福音。

1724年1月,馬國賢帶著四名中國學生和一名漢語老師,並攜帶著兵部給與的通行證,開始了返回義大利的旅程。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內務府活計檔》雍正元年(1723年)記載:「十月十一日,西洋人馬國賢因父及伯父、叔父相繼病故,奏為懇恩給假事。奉旨:準他去。經考證,這4名中國學生分別是:谷文耀,古北口人,1701年生;殷若望,河北固安人,1705年生;黃巴桐,河北固安人,1712年生;吳露爵,江蘇金山人,1713年生;而那位老師則是王雅敬,江蘇川沙人,1693年生。就這樣,馬國賢告別生活十餘載的中國,從廣東經倫敦返回了歐洲。經過10個月的輾轉,一行人終於在1724年11月回到義大利。在「西洋人均為皇帝服務至死」的背景下,馬國賢將自己能夠再次返回家鄉並帶領五位中國人離開中國視為「天主欲讓他在那不勒斯創辦學院之幫助」。

1724年11月20日一行5人到達那布勒斯。隨後,馬國賢立即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建學院的事宜。經過不懈努力,衝破種種阻隔,歷盡艱辛,終於在1732年成功地創辦了「中國書院」(il Collegio dei cinesi),並擔任院長一職。

馬國賢神父也為教廷傳信部(Propaganda Fide)效力,特別是教宗本篤十四世起草《Ex Quo Singulari》詔書的時期,他以顧問的身份參與了漫長且繁瑣的編撰過程。最後,這份文件決定性地結束了中國教會的「禮儀之爭」。

在其垂暮之年,他開始整理他早年的來華回憶錄《日誌》,並為此耗盡了全部心力,於1746年3月29日去世。

1872年1月12日,那不勒斯教區正式啟動馬國賢神父封聖程序,並委託時任聖家修會(Congregazione della Sacra famiglia)會長 Giuseppe Gagliano 神父為申請人,調查工作雖於1876年完成,但封聖程序卻至今未果。

回顧馬國賢神父的一生,從1705年準備來華(23歲)至1724年返歐(49歲),在此19年的歲月裡,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神父將風華正茂的青春奉獻給了中華大地;返歐後,他又不遺餘力地為培養中國神職而奔走操勞,直至建成中國書院;在其後的又一個19年,即61歲時,他又遵從主教的命令整理在中國的《回憶錄》 ,直至生命的末刻。馬國賢神父不是動議培養中國神職人員的第一位來華傳教士,但他卻是最大規模實施此計劃的人。他把自己一生奉獻給了教會,奉獻給了中國,也為中西文化交流所出了重要的貢獻。

提供:《慈母傳聲》

相關資訊:

旅意華人公教團體為中國教會祈禱,紀念首批修生來「中華書院」300週年

全球第一所中國公學的聖家堂重新向公眾開放

周守仁樞機「聖母進教之佑紀念日-為中國教會祈禱」彌撒講道

進教之佑 — 中國教會祈禱 2024

依 7:10-14;路 1:39-45

有朋友曾經問我國內的教會是否特別有問題,所以需要上任教宗本篤十六世提出普世教會在這「進教之佑」的紀念日特意為他們祈禱呢?那麼,我們香港教區就沒有我們自身的問題了嗎?當然不是。基督徒為其他人或團體祈禱,是否只是因為那些人士或團體出現了重大問題呢?

我們互相代禱是互相表達關懷及支持的方法。在祈禱中,我們為對方的需要表達理解,在靈性上也和他們站在一起,向大智的天主為對方的得益祈禱。也讓他們不感覺孤獨或被遺忘。其實,大愛的上主也從來未有離棄或忘記他們。祂是在陪伴著他們繼續往前走或努力更新,獲得聖化。

教宗方濟各在三天前的五月二十一日於梵蒂岡舉行的一個「上海教務會議(Concilium Sinense)百年紀念大會」中發表講話。他表達了那次是至今唯一的一次中國教務大會,英文是 “Council” 不是 “Meeting”。大會為中國教會的未來,除了改變一些錯誤的事情外,也為它的發展訂下重要的方針。

其中一樣,當時的教宗庇護十一世也親自介入了,就是要讓國藉司鐸祝聖為主教,把中國教會的聖統面孔漸變為中國人的。這是一個重要的教會本地化的轉捩點。所以當時與會的主教們,跟隨聖神的帶領下為中國教會未來牧民的方針作出重要的決定,中國教會的本地化其實已在百年前開始了。在某程度上這正是我們的現在。

在會議閉幕數天後,與會者前往上海的佘山聖母朝聖地朝聖。方濟各教宗也鼓勵我們在今天聯同國內的弟兄姊妹,「在精神上登上佘山,讓我們一起把在中國的主內弟兄姊妹們、全體中國人民,以及我們可憐的整個世界託付於進教之佑聖母瑪利亞,懇求她的轉禱,讓和平遍及各地。」

「進教之佑瑪利亞、佘山聖母,為我等祈!」

+ 周守仁樞機 (耶穌會會士)

After the young Virgin Mary accepted the invitation to be the mother of the Son of the Most High, she set out to cover a long distance through hills to visit her elderly cousin, Elizabeth, who was pregnant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young woman already displayed a proactive spirit in her, always ready to lend a hand to those who might have a need of her protective assistance.

Soon after sending her greetings to her cousin, Elizabeth filled with the Holy Spirit and proclaimed this in a loud voice, “Blessed are you who believed that was spoken to you by the Lord would be fulfilled.” Our Lady, with her staunch faith in God’s promise and her proactive spirit of mission, is the role model for our Church in China and all over the world.

The then Archbishop Celso Costantini was reported to have said at the first ever Concilium Sinense held in Shanghai a century ago, that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 was to “evangelize, not colonize.” And this was reiterated by Pope Francis and his predecessors that the mission of the Church should not be a political one but evangelization. And there should be no inherent contradiction for one to be a good Christian and a good citizen.

Thanks be to God that we have great missionary models running before us in the great Apostle Paul and Fr. Matteo Ricci, showing us how to become “all things to all”. Indeed, one very important decision made at that first Concilium, with intervention from Pope Pius XI, was to ordain Chinese clergy as bishops for a Chinese Church. Inculturation of the Chinese Church had started a century ago. And that must continue.

As the Church in China commemorates this important landmark took place in Shanghai a century ago, let us join our sisters and brothers in the Mainland in prayers, for the further inculturation of the Chinese Church, in a synodal spiri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Holy Spirit.

Mary, help of Christians, Our Lady of Sheshan, pray for us!

+ Stephen Chow, S.J.

 

相關資訊:

請為中國教會祈禱:《向佘山聖母誦》

按此重溫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國教會信函》

按此下載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國教會信函》PDF 文件

 

直播彌撒:周守仁樞機主持「聖母進教之佑紀念日-為中國教會祈禱」感恩祭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向中國教會發表牧函,把5月24日聖母進教之佑紀念日定為「為中國教會祈禱日」,呼籲普世教會在這一天以祈禱,與中國的教會聯合在一起。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將於香港時間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晚上7時,(北美東岸 上午7時,北美西岸 凌晨4時)在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主持「聖母進教之佑紀念日-為中國教會祈禱」感恩祭。

收看直播:

按此下載中文禮儀經文

按此下載閱覽《頌恩:信友歌集》

請為中國教會祈禱:《向佘山聖母誦》

按此重溫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國教會信函》

按此下載教宗本篤十六世《致中國教會信函》PDF 文件

教宗本篤十六世親撰《向佘山聖母誦》

至聖童貞瑪利亞, 降生聖言之母,

又是我們的母親,

您在佘山聖殿被尊稱為「進教之佑」,

整個在中國的教會滿懷熱愛瞻仰您,

今天我們投奔您台前,求您護佑。

請垂顧這天主子民, 並以母親的關懷

帶領他們,走上真理與仁愛的道路,

使他們在任何境況下,

都能成為促進全體人民和諧共處的酵素。

您在納匝肋順從主旨,說了「是」,

讓永生天主子在您貞潔的母胎中取得肉軀,

使救贖工程從此在歷史中展開,

您又懇摯地奉獻自己協助這工程,

讓痛苦的利刃刺透您的心靈,

直到最後的重要時刻,

在加爾瓦略山上,十字架下,

當您聖子犧牲自己,使世人獲得生命時,

您佇立在祂身旁。

從那時開始,

為一切在信仰中追隨您聖子耶穌,

並跟著祂背起十字架的人,

您以一種嶄新的形式, 成了他們的母親。

希望之母, 您在聖週六的黑暗中,

仍懷著堅定不移的信心,

迎接復活節的黎明,

請將這分辨的能力賞給您的子女,

使他們在任何處境中,

即使是最黑暗的時刻,

仍能見到天主親臨的標記。

佘山聖母, 請援助那些在日常勞苦中,

仍繼續相信、希望、

和實踐愛德的中國教友,

使他們永不懼怕向世界宣講耶穌,

並在耶穌跟前為世界祈禱。

您以塑像的形態, 矗立於佘山聖殿頂,

高舉張開雙臂的聖子,

向世界展示祂對世人的深愛。

請幫助天主教友常作這大愛的可信見證人,

並使他們與教會的磐石伯多祿結合在一起。

中國之母, 亞洲之母,

現在直到永遠, 請常為我們祈求。

亞孟。

Prayer to Our Lady of Sheshan
by Pope Benedict XVI

Virgin Most Holy, Mother of the Incarnate Word and our Mother,

venerated in the Shrine of Sheshan under the title “Help of Christians”,

the entire Church in China looks to you with devout affection.

We come before you today to implore your protection.

Look upon the People of God and, with a mother’s care, guide them

along the paths of truth and love, so that they may always be

a leave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among all citizens.

When you obediently said “yes” in the house of Nazareth,

you allowed God’s eternal Son to take flesh in your virginal womb

and thus to begin in history the work of our redemption.

You willingly and generously cooperated in that work,

allowing the sword of pain to pierce your soul,

until the supreme hour of the Cross, when you kept watch on Calvary,

standing beside your Son, who died that we might live.

From that moment, you became, in a new way,

the Mother of all those who receive your Son Jesus in faith

and choose to follow in his footsteps by taking up his Cross.

Mother of hope, in the darkness of Holy Saturday you journeyed

with unfailing trust towards the dawn of Easter.

Grant that your children may discern at all times,

even those that are darkest, the signs of God’s loving presence.

Our Lady of Sheshan, sustain all those in China,

who, amid their daily trials, continue to believe, to hope, to love.

May they never be afraid to speak of Jesus to the world,

and of the world to Jesus.

In the statue overlooking the Shrine you lift your Son on high,

offering him to the world with open arms in a gesture of love.

Help Catholics always to be credible witnesses to this love,

ever clinging to the rock of Peter on which the Church is built.

Mother of China and all Asia, pray for us, now and for ever.

Amen!

相關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