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將出席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人類友愛集會

一個題為「不孤單」 (#notalone)的人類友愛國際性集會將於6月10日下午4時在聖伯多祿廣場和世界其他八個廣場同步舉行,屆時,教宗方濟各將出席聖伯多祿廣場的集會。當天的與會者將有3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千名青年。該活動由梵蒂岡「眾位弟兄」基金會與聖伯多祿大殿、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和聖座傳播部合作舉辦。

「眾位弟兄」基金會近日發表一份公告稱,本次國際性集會旨在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促進友愛與和平的文化,並鼓勵每個人致力於選擇和實踐修復關係、對話和寬恕,克勝那剝奪人性尊嚴的孤獨和邊緣化現象。這次集會的特點是,將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參與,他們將在這一天活動結束前手牽著手,環繞著聖伯多祿廣場的柱廊。這建築物象徵著公教會張開臂膀擁抱普世」。

集會的當天,活動將分為兩個時段:上午,參與者將分成小組分享他們的共融之旅,下午對分享的內容進行簡要報告。參加活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將舉行會晤,並與科學界、文化界、法律界和國際組織的人士會面,起草一份呼籲致力於人類友愛的文件,隨後,在聖伯多祿廣場將此文件提交給教宗。集會的人們將與聖父教宗一起,向世界上所有感到被召喚響應號召建立人際友愛、手足情誼、正義與和平典範的人們致意。集會將由梵蒂岡媒體在電視上直播,並在「眾位弟兄」基金會的網站,以及臉書和YouTube頻道上直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十):第八章 宗教為世界的兄弟情誼服務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十)
第八章 宗教為世界的兄弟情誼服務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身為信徒,我們如果不對眾人的天父開放,就沒有堅實而穩定的理由呼籲兄弟情誼。」(272)

教宗方濟各在通諭最後一章討論宗教如何為兄弟情誼服務。教宗指出,不同宗教都承認人的價值,即每一個人都是蒙召成為天主子女的受造物,並為建立兄弟情誼和捍衛社會正義作出寶貴貢獻。不同宗教之間的對話的目的是建立友誼、和平與和諧,並本著真理和愛的精神分享道德和靈性的價值觀和經驗。

身為信徒,我們如果不對眾人的天父開放,就沒有堅實而穩定的理由呼籲兄弟情誼。唯有作為兒女、而非孤兒的意識,才能使我們和睦共處。因為單憑理智,雖然使人覺知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共處,相互尊重,但卻不足以建立兄弟之情。

我們必須讓積累了多個世紀經驗和智慧的宗教傳統給世人提出觀點以供反思。因此,儘管天主教會尊重政治的自主權,但不會將自己的使命限制在自己的領域內。相反,在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時,教會不應該置身事外,應喚醒人們精神的力量,好能豐富整個社會生活。的確,宗教神長不應參與政黨政治,因為這是平信徒的範疇,但是他們也不能摒棄生活的政治面向,包括持續關注共同福祉和人類的整體發展。

教會為天主藉其他宗教的作為感恩,絕不摒棄這些宗教裡真實和神聖的因素。對基督信徒來說,人類尊嚴與兄弟情誼的根源在於耶穌基督的福音。基於這福音,基督信仰的思想和教會的行動最重視關係、與他人的神聖奧祕相遇、與全人類達成普世共融,以此作為眾人的使命。

在兄弟情誼與和平的道路上,有一項不可忘記的基本人權:所有宗教信仰者的宗教自由。教宗認為,宗教之間的和平之路是有可能的。作為信徒,我們必須回到我們的根源,以便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欽崇天主、關愛近人,避免我們的某些教義在被斷章取義的情況下,成為對其他人的蔑視、仇恨、仇外心理和否定。事實上,暴力並非源自宗教的基本信仰,而是由於這些信念遭扭曲。

宗教信仰主張人類生命神聖不可侵犯,讓我們認識到人類的基本價值,因著這些價值,我們能夠而且必須合作、建設和對話、寬恕和成長。

宗教領袖蒙召成為真正的『對話者』,不是以中介人的身分,而是以真正的調解人身分參與建設和平。我們每一個人都蒙召成為和平的締造者,團結而不分裂,消除仇恨而不是堅持仇恨,開闢對話的道路,而不是築起新牆!

最後,教宗重申他與大伊瑪目泰耶伯共同提出有關和平、正義與兄弟情誼的呼籲,並提到真福嘉祿.富高,他透過與弱小者站在一起,成為眾人的弟兄。

參考資料: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八章,271-287節)

按此閱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2020年10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意大利亞西西聖方濟各大殿的地下墓穴主持了彌撒聖祭,並在這位貧窮的亞西西聖人墳墓前面簽署了他的第三道通諭《眾位弟兄》。這份文件談論兄弟關係和社會友情,新通諭的名稱則取自聖方濟各的話語。為幫助大家明白通諭的內容,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特意推出《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歡迎閱讀及分享。

通諭導讀(一):通諭簡介

通諭導讀(二):導言

通諭導讀(三):第一章 封閉的世界陰霾

通諭導讀(四):第二章 街道上的外鄉人

通諭導讀(五):第三章 思索並締造開放的世界

通諭導讀(六):第四章 向整個世界敞開心胸

通諭導讀(七):第五章 治國良策

通諭導讀(八):第六章 對話與人際友愛

通諭導讀(九):第七章 重新相遇交流之路

通諭導讀(十):第八章 宗教為世界的兄弟情誼服務

《眾位弟兄》官方網頁

閱覽更多教宗通諭及勸諭資訊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九):第七章 重新相遇交流之路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九)
第七章 重新相遇交流之路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真相是與正義及慈悲不可分離的夥伴。三者聯合起來,對於建立和平至關重要。」(227)

教宗方濟各指出,世界許多地方,都需要建設和平之路來治癒衝突所造成的創傷。

重新相遇交流的不是指空洞的外交辭令、為隱藏真相而有所掩飾、含糊其詞、瞞騙和禮貌周全等,這一切都不再管用。只有從歷史事實的真相出發,才能持久不懈地彼此了解,致力為眾人的福祉重新尋求共識。

真相是與正義及慈悲不可分離的夥伴。三者聯合起來,對於建立和平至關重要。真相不該激起報復,而應導向和好及寬恕。

和平之路並不是要使整個社會變成千篇一律,而是讓人團結合作,合力追求惠及眾人的共同計畫。我們絕對不可因他人過去可能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便一言判決,而是要重視他的言語行為所具體表現的諾言。

為達至和好,我們既要克服分歧,同時不失自我。這項艱鉅工作的先決條件是:每一個人心中都存有基本的歸屬感。猶如在家庭中,每個人都為共同的計畫作出貢獻,他們會吵架,但有些東西總不會動搖:家庭的團結。家人爭執後是和好。

促進社會上的人際友愛,不僅要讓因著以往的衝突歷史而疏離的社群達成和好,更要致力與最貧困和最脆弱的群體重新建立關係。不平等和缺乏人類整體發展會令和平無法實現,因缺少平等機會,不同形式的侵略和衝突會找到滋生的沃土,早晚會爆發出來。重新出發必須從最弱小的弟兄姊妹開始。

寬恕與和好是基督信仰極為重視的主題,在其他宗教中也以不同形式受到重視。耶穌基督從不煽動暴力。祂公開譴責使用武力強迫別人順從自己的行為,並要求我們寬恕人「七十個七次」。

我們提倡寬恕,並不表示要在腐敗的統治者、罪犯或損害我們尊嚴的人面前,放棄自己的權利。愛一個壓迫者的最好方法,是以各種方式使他停止壓迫別人,奪走他不懂得善用並扭曲其人性的權力。重要的是不要激起憤怒,也不要耽於報復,以暴易暴。克服衝突所帶來的不義、敵對和不信任的痛苦遺害,絕非易事。只有以善勝惡,並培養那些促進和好、團結與和平的美德,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真正的和好不會迴避衝突,而是在衝突中,以真誠和耐心的對話和談判來解決衝突。

對那些遭受不義和殘酷折磨的人,我們不應要求所謂的「社會寬恕」,或用遺忘為幌子遮掩不義的現象。無論如何,絕不能提議忘記。我們不能忘記猶太人被屠殺以及廣島和長崎遭原子彈轟炸,也不能忘記在多國曾發生及正在發生的迫害。沒有記憶,人就無法前進。很多人做到真正寬恕卻不忘記,他們不受那曾經傷害他們的破壞力所支配,遏止了破壞力量的蔓延。我們並非說有罪不罰。尋求正義必須只是出於對正義本身的熱愛,出於對受害者的尊重,並作為防止進一步犯罪和保護共同福祉的方法,而不是藉以宣洩個人憤怒的途徑。

戰爭和死刑在特別嚴重的情況之下被視為問題的解決方式,但它們其實不能解決它們聲稱要解決的問題。教宗指出,戰爭是對所有權利的否定,是對環境的重大衝擊。隨著核武器、生化武器的發展,戰爭的破壞力已經達到不可控制的程度,影響許多無辜平民。因此,我們再也無法將戰爭視為解決方案,因為戰爭的風險很可能遠高過其假設的利益。鑑於這一事實,今天很難依靠多個世紀前提出的理性標準來談論可能的「正義戰爭」。

教宗大聲疾呼:「再也不要戰爭! 」為解除核武的威脅,各國必須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採取集體和一致的行動。教宗建議將用於軍備和其他軍事開支的金錢,成立世界基金,以期最終消除飢餓,並促進最貧窮國家的發展,使他們的人民不用訴諸暴力或欺騙性的解決方法,也無需離鄉背井尋求更有尊嚴的生活。

在死刑問題上,教宗引用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生命的福音》指出,死刑在道德上沒有充分理據,從刑罰制度來說也再沒有必要。教宗方濟各指出,死刑是不可接受的,教會決心呼籲全球廢除死刑。教宗又稱終身監禁是隱性的死刑,並呼籲改善監獄環境。

參考資料: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七章,225-270節)

按此閱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八):第六章 對話與人際友愛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八)
第六章 對話與人際友愛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相遇的文化』意指我們作為人民,熱衷於彼此相遇、設法彼此連繫、架設橋梁,並計劃一個所有人都可以投身的事業,從而形成某種對生命的期許和生活方式。」(216)

對話促成相互尊重、爭取共識和尋求真理。對話為相遇文化開闢了道路,使相遇成為一種渴望、一種熱忱和一種生活方式。那些真誠對話的人承認、友善對待和尊重他人。「對話」此動詞綜合了互相接近、表達自己、互相聆聽、互相注視、互相認識、互相了解、尋求共識。社會友情產生於不斷相遇的差異。教宗方濟各指出,現在是需要進行對話的時刻。對話常常與在社交網絡上激烈地交流意見混為一談,但後者不過是大家各說各話而已。另外,教宗敏銳地觀察到,這種風氣似乎也在政治環境中盛行,並進而直接反映於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真誠的社會對話應以尊重他人觀點為前提,接受對方抱有的信念或關注可能是合理的。這是兄弟情誼的真正動力,是它存在的特性,有助於理念的相對化,至少可以避免因各持己見、相持不下而產生的摩擦而對兄弟情誼帶來傷害。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話與相對主義毫不相干。如果不是從客觀真理或穩當的原則出發,而是為了滿足個人欲望和即時需要,法律只會被視為偏頗的或是應避免的障礙。我們需要不斷搜索更高的價值。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的生命以及指導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律不受人類意志的操縱。基本原則是超越人的作用的決定性因素。換言之,對於不經人類制定的基本原則,我們應予以尊重、承認和採納,而人性尊嚴是人生中不可被剝奪的,不分社會地位和文化,首先被認可的權力。

教宗方濟各一再邀請我們建立一種能夠超越彼此的差異和分歧的相遇文化。這意味著努力創造一個多面體,代表一個差異共存、互補、豐富和相互啟發的社會。承認他人所帶來的喜悅意味著一種慣性的能力,能夠承認別人有權利活出自我和展現差異。事實上,我們可以從每一個人身上學習,這也意味我們要容納身處生活邊緣的人,因為他們能提出不同的觀點,指出掌權者看不到的現實。一個現實的和包容的社會契約還必須是一個「文化契約」,尊重和擁抱社會共存的不同世界觀、文化和生活方式。文化契約避免了對某些地方的特色作片面的理解,並尊重多元性,提供促進發展和社會融合的途徑。「相遇文化」意味著人民對包括每個人的全民規劃的熱切期望。它的美善超越自身的範圍,是一種廣義的實現共同利益的方式。

參考資料: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六章,198-224節)

按此閱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七):第五章 治國良策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七)
第五章 治國良策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我們必須恢復人性尊嚴的中心地位,並以此為支柱,建立另一種我們真正需要的社會結構。」(168)

為幫助不同的國家民族活出人際友愛,藉此實踐普世的兄弟情誼,必須採取真正造福大眾的治國良策。可惜的是,現今的政治體制充斥各種形式的民粹主義與自由主義。民粹主義暗藏對弱者的蔑視,以鼓吹人心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政治領袖為求贏得選票或支持而滿足大眾的需要,但沒有付出堅定持久的努力,為人民提供發展的資源,讓他們能夠以自己的創意和努力維持生計。

真正造福人民的治國良策,是讓所有人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讓他們能透過工作,度有尊嚴的生活。這是對窮人最好的幫助。

即使慈善的撒瑪黎雅人在具體的情況下也需要一間客棧,讓他能夠提供他當時無法獨力提供的援助。因此真正的愛德不單止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相遇中,主動關心疏離或被遺忘的弟兄姊妹,還需要在一個有組織、自由和充滿創意的社會中,借助各種體制的資源提供援助。由此可見,我們不僅需要培養兄弟情誼的靈修,而且有必要建立一個更有效的全球組織,以援助貧窮國家受苦和垂死的被棄者。

各種制度在疫情面前不堪一擊,可見自由市場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必須恢復人性尊嚴的中心地位,並以此為支柱,建立另一種我們真正需要的社會結構。我們需要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活動模式應能夠容納人民運動,讓被排斥者參與共建未來。社會政策不應被視為處理窮人的政策,但從來不是與窮人同行、屬於窮人的政策。

教宗指出,廿一世紀已感受到國家的力量減弱,主要成因是跨國的經濟及金融體系已凌駕政治之上。在此情況下,必須成立更有權威及有效率的國際性機構,其功能職位由各國政府協商公平委任,並獲賦予制裁的權力。他認為有需要改革聯合國組織,以及國際經濟金融體系,好使國際家庭概念能重拾它的實質。

教宗重申,政治不可受制於經濟,經濟也不可受制於追求效率的科技思維。健全的政治能夠將經濟融入政治、社會、文化和大眾的項目中,以共同福祉為目標。

教宗再次邀請大家重新認清政治是什麼。政治「仍是一種崇高的召叫和愛德的最高表現之一,只要它以尋求公益為主。」這種政治愛德的先決條件在於擁有成熟的社會觸覺,能夠超越任何個人主義的思維,熱愛大眾福祉,有效地尋求所有人的福祉。政治愛德是也一股力量,啟發人以新的方法去處理今日世界的問題,從內更新各種結構、社會組織和法律系統。

幫助受苦的人是愛德行動:即使沒有直接接觸受苦者,但只要盡己所能改變造成其痛苦的社會環境,也是愛德行動。這種愛德是良治精神的核心。從政者必須關顧弱勢者,關注人民和個人的脆弱。從政者是做實事的人,也是胸懷大志的建設者,有著廣闊、現實和務實的目光,不會只注目於自己的國家,應致力解決危害基本人權的全球問題,包括飢荒 、人口販運,以及其他社會排斥的問題。

政治領袖應首先作出犧牲,以促成交流,並至少在某些問題上尋求共識。即使是政治,也有表現溫情的空間。溫柔是親近別人和具體實在的愛。在政治活動中,必須讓最弱小、最貧窮的人觸動我們,認識到他們是我們的弟兄姊妹,因此我們必須愛護他們。

參考資料: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五章,154-197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六):第四章 向整個世界敞開心胸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六)
第四章 向整個世界敞開心胸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存在著一種固有的張力。為避免淪為井底之蛙,我們須放眼全球,同時也要關懷本土,好能腳踏實地。」(142)

移民的問題令眾人都是弟兄姊妹的信念受到挑戰。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避免不必要的遷徙,在原居國創造條件使人得以有尊嚴地生活和成長。可是,在這方面未能取得重大進展之前,我們有責任尊重每一個人遷徙的自由,容許人們尋找一個不僅能滿足自己和家庭的基本需要,並得以圓滿地實現自己的地方。

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接納、保護、發展和融入移民。為此,我們應改善和簡化發出簽證的程序;讓特別弱勢的難民獲得人道援助;提供足夠並有尊嚴的基本住所;確保個人的安全受到保障,並獲得基本的服務;確保未成年人獲得教育的機會;確保宗教信仰的自由等。對於已在當地生活了一段時間,並已經融入社會的移民,應確認其公民身分。

外來移民在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與我們有別,我們不應把他們視作威脅,不應抹去文化差異,應真誠接納他們,讓對方保持自我,這樣他們可成為我們的恩賜。

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只能一起得救,否則誰也不能自救。某地區的貧窮、墮落和痛苦將成為滋長問題的溫床,最終危及整個大地。國際社會應加強合作,援助貧窮國家,並且讓這些國家參與共同的決策。

各國應以不計回報的精神接納移民,不應視他們為篡奪者。不計回報的精神是指,僅因某些事情本身是美善的,而作這些事,不期望任何成果,或期待任何即時的回報。

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間應維持健康的張力。為避免淪為井底之蛙,我們須放眼全球,同時也要關懷本土,好能腳踏實地。每個人必須熱愛自己的土地、人民和文化特色,才能促成民族之間正面和彼此豐富的交流。另一方面,若我們缺乏真誠的普世精神——不願面對其他地方的事情帶來挑戰,不願讓其他文化豐富自己,不願對其他民族的不幸表現關懷,就不可能以正面的方式關注本土。

健康的文化在本質上是開放和包容的。有活力的文化能夠以各種外來元素豐富自己,不僅是複製或重複這些元素,而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整合新的元素。這產生一種新的協同效應,使作出這些貢獻的文化也繼而獲得滋養,最終惠及所有人。

參考資料: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四章,128-153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五):第三章 思索並締造開放的世界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五)
第三章 思索並締造開放的世界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作為信徒,我們必須明白愛才是首要的,絕不能危及愛,而最大的危險就是沒有愛。」(92)

在這一章,教宗方濟各邀請我們思考愛如何締造一個不排斥任何人的開放的世界。教宗首先指出,我們是為愛而受造,愛驅使人走出自我,接近他人。人只有藉著真誠的自我交付,否則無法活出自我、實現自我;只有與他人接觸交流,否則無法完全認識真我。

正面和真誠的人際關係會推動我們接近他人,讓對方幫助我們成長。我們不能將自己的生活局限在一個小圈子裡,甚至只與家人相處。我們需要更廣濶的人際關係。

愛是衡量人類生命靈性狀況的準繩;愛是對於人的生命最終決定的標準。作為信徒,我們必須明白愛才是首要的,最大的危險就是沒有愛。

愛是一種專注於別人的活動,對別人的關愛激發我們無條件地尋求對方的益處,不論對方的身體或精神面貌如何,依然認為對方是寶貴的、有價值的、令人愉悅的、美善的。愛人就是愛對方的真我。只有培養這種關係,我們才能實現不摒棄任何人的人際友誼和擁抱所有人的兄弟情誼。

愛驅使我們締造普世的共融。普世精神除了地域的面向,還有存在的面向。這是指我們每天致力擴大生活圈子,主動接觸那些雖然很接近我們,但我們很自然地不會特別關注的人,包括每一個被我身處的社會所拋棄或忽視而受苦的兄弟姊妹。許多殘疾人士和長者,他們在社會上沒有歸屬感和參與感,在自己的國家被看作外方人。

社會上真誠的人際友誼是實現真正普世精神的條件。這並非虛假的普世精神,因無法忍受和不愛自己的人民,而不斷外遊。也不是專制的普世精神,主張所有人變得一模一樣。為了能夠和睦相處而不落得千篇一律,我們人類大家庭仍需努力學習。

對於那些極力防止任何外來影響擾亂其身分和生活方式的社群,人與人之間只有「合夥人」的關係,只能成為一起謀求利益的夥伴,而沒有可能成為兄弟姊妹。

兄弟情誼不僅是由尊重個人自由的氛圍產生,也不是某種制度或「眾人皆平等」這類抽象口號可保證的,而是致力培養兄弟情誼和推行相關培育的結果。

為邁向人際友誼和普世的兄弟情誼,不論何時何地,都必須認清每一個人的價值;每個人都是尊貴的,每個人都有權利尊嚴地生活和整體地發展自己,任何國家都不能否定這個基本權利。

教宗方濟各呼籲我們實踐團結關懷,這是指在團體的層面思考和行事,將眾人的生命看作首要的,而不是由少數人佔用資源。這亦指對抗造成貧困、不平等、缺乏工作、土地和房屋、剝奪社會權利和勞工權利等問題的結構性成因。

教宗重申,天主把大地給與人類,供人人維生之用。私有產權必須遵循一個優先和首要的原則,即所有私人財物應從屬於共用世物的原則,因而人人有權使用世物。這個原則必須在社會運作中體現出來。

為此,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只讓少數人積累財富,而必須確保人權——個人及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的,包括國家和民族的權利。商業活動也應明確地用於大眾的發展和消除貧窮,特別是透過製造多樣化的就業機會。

共用世物的原則也適用於國家、領土和資源,每個國家不應拒絕有需要的外地人使用本土資源。

參考資料: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三章,87-127節)

教宗參加和平祈禱聚會:祈禱使我們的内心解除武裝

圖片:vatican.va

第35屆和平祈禱聚會於10月7日下午在羅馬市中心的鬥獸場前舉行了閉幕式,這項活動由聖艾智德團體推動,主題為「兄弟民族、未來的大地。對話中的宗教與文化」。教宗方濟各出席了閉幕禮並發表了講話。此前,聖艾智德團體創始人里卡爾迪、德國總理默克爾、阿兹哈爾大伊瑪目塔伊布和莫斯科猶太教經師長戈德史密斯(Goldsmith)也相繼發言。

教宗在講話中談到和平的意涵,强調和平不是一項需要商討的協議或一個談論的價值,而是從公義中產生、在兄弟情誼中成長,以及不求回報地活出的一種心態。教宗心中憂慮的是世界上的戰爭、人們對憐憫的麻木不仁和冷漠。教宗譴責道:「在人類的痛苦面前,人們幾乎將之作為隔牆觀望的遊戲,因為別人的痛苦並不讓他着急。」

教宗舉出實例:「即那些陣亡者和落入戰爭陷阱的兒童,他們被剝奪了無憂無慮玩耍的童年。」教宗說:「我們應這樣想:這一切都與我有關,也可能發生在這裡,發生在我身上。我們需要建立憐憫的心,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這需要有勇氣越出安穩的生活,越出『這與我無關』和『這不關我事』的心態。」

接著,教宗援引《衆位弟兄》通諭的段落指出:「戰爭是政治和人類的失敗(261號),同時呼籲切莫使各族人民的生命淪為權勢者之間的遊戲。人民的生命不是遊戲,這是嚴肅並與衆人有關的事;生命不能任由少數人的利益來支配,或因宗派和民族主義激情而受苦。戰爭是拿人的生命來玩遊戲。」

「我們明確鼓勵這樣做:放下武器、減少軍費以滿足人道援助的需求,將死亡工具轉化為生命工具。這些不是空話,而是我們因那作為和平及生命者的名字,為促進我們眾兄弟的福祉、反對戰爭和死亡而堅持不懈地提出的要求。應減少武器而增加食物,減少虛偽而增加透明度,更公平地分發疫苗,減少輕率的出售槍支。」

談到保護共同家園,教宗盛讚巴爾多祿茂一世宗主教在這方面作出的貢獻,努力傳播使受造界受到更大保護的意識。教宗鼓勵各宗教:「要針對保護大自然環境,培養瞻仰而非掠奪的態度,同時必須聆聽遭受暴行的大地母親的呻吟。」

教宗以一項祈願結束他的講話,說道:「祈禱和行動能為歷史的進程再次指引方向。兄弟姐妹們,勇敢些!我們眼前有一幅願景,這也是許多青年和善心人士的願景:大地是眾兄弟民族居住的共同家園。是的,我們夢想各宗教成為姐妹,各民族成為弟兄!願宗教姐妹們幫助各民族成為和平的弟兄、受造界共同家園重修舊好的守護者。」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四):第二章 街道上的外鄉人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四)
第二章 街道上的外鄉人

按此下載《眾位弟兄》通諭【中文版】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一個抉擇:成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或是從旁邊走過的冷漠路人。」(69)

教宗方濟各在這一章討論了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比喻,這個比喻講講述有一個遇襲受傷的人倒在路旁。幾個人經過看見他,但他們離開了,只有一個人停下來,走近這個傷者,親手為他包紮傷口,甚至自己掏腰包請別人照顧他。最重要的是,他付出了自己的時間。

「你認為自己是故事中的哪一位人物?」教宗提出這個尖銳的問題。在一個病態的社會中,我們時常受到誘惑想無視他人。我們已習慣除非事情直接影響我們,否則便視而不見,從旁邊走過去。別人受苦的景象會使我們感到困擾,我們不想為人家的問題浪費時間。這樣的社會是建立在無視人民的痛苦之上。

教宗呼籲我們重新發現自己作為本國和世界公民的召叫,建立嶄新的社會關係,意識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與其他人的生命緊密相連:生命不是時間的流逝,而是相遇的時期。我們為被召叫在這個痛苦的世界,重建一個對別人的脆弱感同身受,拒絕排斥他人的團體,讓自己成為近人,扶持和看顧倒在路旁的人,為共同福祉作出貢獻。

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故事在今天不斷重演:社會和政治方面的疏忽使世界許多地方成為荒涼的街道——國家內部和各國之間發生糾紛,許多援助的機會被掠奪了,致使許多人被邊緣化,在路旁孤立無助。我們每天都要面對一個抉擇:成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或是從旁邊走過的冷漠路人。讓我們實踐兄弟情誼,成為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積極投入更新和支持受創的社會。我們可以從基本開始,視乎個別情況的需要,從最具體和最接近我們的事物出發。我們也不要單獨行事,因為團結的力量比個體的總和強大。

耶穌以這個比喻來回答一個問題:誰是我的近人?不過祂將問題轉化了,祂要求我們不要判斷誰是我們的近人,而要成為眾人的近人。我們必須擴闊胸襟,使我們的愛遍及普世,並克服所有偏見、所有歷史或文化上的障礙,以及所有狹隘的私利。

最後,教宗指出要理講授和講道必須更直接和明確地講解生命的群體意義、靈修生活的兄弟情誼面向、每一個人都擁有不可剝奪的尊嚴的信念,以及我們為什麼要關愛和接納每一個人。

參考資料:
方濟各,《眾位弟兄》通諭,2020 (第二章,56-86節)

按此閱讀
《眾位弟兄》通諭導讀系列

來源: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