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忍耐為基督的愛提供令人信服的見證

圖片:Vatican Media

「忍耐是耶穌在受難時讓我們看到的那個美德。的確,祂溫和且順從地接受了被拘捕、記耳光和不義的判決。」2024年3月27日,教宗方濟各逾越三日慶典前夕,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了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要理講授的主題就是「忍耐」的德行。

教宗指出:「在《福音》的記述中,基督在彼拉多面前沒有反告指控祂的人,而是忍受兵士們的侮辱、唾污和鞭笞。祂背負沉重的十字架、寬恕將祂釘在木架上的人,在十字架上不回答人們的挑釁,而是施予慈悲。這一切都提供給我們一個教誨。耶穌的忍耐不在於祂堅忍地抵抗痛苦,而是一種最大的愛的結晶。」

每一份大愛的首要特徵

「《聖經》屢次向我們揭示,天主看到我們的不忠,總是‘緩於發怒’(參閱:出三四6;戶十四18),不宣洩自己對人的邪惡和罪過的厭惡,而是每次都隨時以無限的耐心重新開始。」教宗表示:「對聖保祿而言,寬恕人的罪是天主之愛的首要特徵,但這也是每一份大愛的首要特徵,這愛懂得以善待惡,不將自己封閉在憤怒和沮喪中,而是堅韌並重振精神。」

「在忍耐的根基中存有愛,正如聖奧斯定所言:『一個人承受任何苦難的能力越強,在他內的天主之愛就越大』 。」

學習忍耐,逆流而上

「因此,懂得忍耐的基督徒見證了基督的愛。」教宗舉出在日常生活中忍耐的榜樣:「如媽媽和爸爸、勞動者、醫生和護士、病患,他們每天都要默默地以忍耐的聖德來美化這個世界。可是,我們通常都不能忍耐。我們需要忍耐,它為我們繼續前行乃是『必要的維生素』,但我們本能地缺乏忍耐。」

「但如何學會忍耐呢?需要與當今流行的思維逆流而行,不讓急於求成和全部且立即來主宰。這種心態不但不等待情況的成熟,反而使人受到擠壓,強求即刻發生改變。」教宗告誡說:「急於求成和沒有耐心是靈性生活的敵人,但天主是愛,愛不會讓人感到疲倦、不會暴躁,也不會下最後通牒,而是曉得等待。」

效法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忍耐

「忍耐的德行是聖神的果實,為了增強忍耐,需要祈禱,向基督的神祈求這份德行。」教宗吩咐道:「尤其在這幾天,瞻仰被釘十字架的耶穌,效法祂的忍耐,這將對我們有益。將最討厭的人帶到祂面前,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訓練。這首先要求我們以憐憫、以天主的目光注視這人,懂得將他們的面容與過錯區分開來。我們習慣於以人的過錯來將他們分類。不能這樣,這不好。我們要尋找人的面容、他們的心,而非他們的過犯。」

放寬眼界

教宗強調:「忍耐應得到培養,因此需要放寬眼界。例如,不要只盯著自己的煩惱,而是看到別人更大的痛苦,好能學會承受自己的痛苦,正如《師主篇》所邀請的那樣,記住,只要為愛天主而忍耐,無論多麼小,都會得到天主的賞報。教宗最後鼓勵信友們,在受考驗時,需要滿懷信心地敞開心扉,懷著希望接納天主的新意,因為天主不會讓我們的期望落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要我們不僅成聖,也要成為「明智的聖人」

圖片:Vatican Media

智德與義德、勇德、節德一起構成所謂的四樞德。2024年3月20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論述了「智德」的主題。教宗先問候了朝聖信友們,然後請聖座國務院的吉羅利(Pierluigi Giroli)神父替他宣讀要理講授稿件,因為教宗仍有嗓音的困難。

在要理講授開始前,在場的人聆聽了《舊約》「箴言」中的段落,講的是尋求智慧人的幸福。教宗解釋,四樞德並非基督徒生活的「專有特性」,因為它們是古人智慧的遺產,在希臘哲學中尤其如此。《福音》記述耶穌談到明達,祂多次吩咐自己的門徒要機警(參閱:瑪十16)。

明達不表示膽怯

教宗表示:「在這個被表象、膚淺思想,以及平庸的善與惡所主宰的世界,智德這一古老的教誨值得我們重溫。不過,需要澄清智德的意涵,這很重要。如果認為智德是膽怯者的特性、對採取什麼行動總是有疑惑,那就錯了。我們不該認為智德只是一種謹慎的形式。」

「把智德放在首位,意味著人以自己的智慧和自由掌控自己的行動。明達的人富有創造力:使用理智、評估,努力瞭解現實情況的複雜性,不受情緒、懶惰和幻覺的壓力所左右。」

明達的人能作出選擇

教宗提到:「在聖多瑪斯看來,智德 是支配行動的能力,將行動引向善。明達的人能作出選擇,這在具體的生活中並非總是那麼容易,我們經常猶豫不決,不知作出選擇。而明達的人決非隨意選擇,他們首先知道要做什麼,因此權衡時局、徵詢意見,以寬廣和內心自由的視野選擇要走的路。」

以智德治理乃是協調差異

教宗指出:「我們犯的錯誤,就是總看到一種可能性,但憑著智德我們能避免大偏差。智德對肩負責任的人能產生影響,他們行事不希望像那些只從表面看問題的人那樣。相反地,智德則是管理者的品德:他知道管理是件難事,有許多觀點,需要在它們當中尋求和諧,而必須做的不是為某些人,而是為所有人的益處。」

智德是懂得守護過去的記憶

教宗指出:「智德教導我們許多事物:最佳表現是善的敵人,過於熱心能產生衝突和誤解。因此,需要有先見之明,考慮到過去的情況。明達的人懂得守護過去的記憶,這不是因為他害怕未來,而是他懂得傳統是智慧的遺產。生命的形成是靠著新舊事物不斷地重疊,而總以為世界從我們開始、我們面對問題必須從零開始,這沒有益處。」

《福音》中的智德

「耶穌對智德表示讚賞,祂說,『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磐石上是個聰明人』(參閱:瑪七24),祂又表揚明智的童女『拿了燈,並且在壺裡帶了油』(同上,參閱:廿五4)。教宗表示,耶穌派遣祂的門徒,為他們做準備時,吩咐道:『看,我派遣你們好像羊進入狼群中,所以你們要機警如同蛇,純樸如同鴿子。』(同上,十16)

教宗最後總結道:「耶穌的話似乎在說,『天主不僅要我們成為聖人,也要我們成為明智的聖人,因為如果沒有智德,瞬間就會走上歧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在扭曲的世界,德行反映出天主的肖像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3月13日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在以「惡習與德行」的要理講授中,反思的重點從「惡習」轉到了「德行」方面。教宗指出,因為「人是為善而生的」,人能夠實踐並實現美德。有德行的人就是具有「堅強、勇敢、有紀律和克己的能力」,因此德行的實踐不僅「辛苦,甚至痛苦」。有德行的人「忠實於自己的召叫」並「圓滿地實現」自己。由於教宗仍有感冒的症狀,要理講授的稿件交由聖座國務院的吉羅利(Pierluigi Giroli)蒙席代為宣讀。

重新發現美德

教宗指出,聖人是有德行的,他們就是「那些完全活出自己,實現每個人各自聖召的人」。教宗解釋道,聖人不應被視為「人類的特例:即一種生活在我們普通人之外、狹小的傑出人物圈子的人」。如果今天「正義、尊重、寬仁相待、心胸博大」和「希望」是「少見特別」的話,那麼我們就有必要實踐德行,並牢記天主按照祂的肖像創造了我們。

德行是什麼

接著,教宗指出,我們在《天主教教理》中讀到:「德行是一種習慣性的堅決行善的傾向。」(1803號)他解釋,德行不是「即興發揮」的東西,它不應被歸類為善行,即使惡人在「頭腦清醒的時刻」也有行善的能力。相反,德行「是一個人在慢慢成熟過程中產生的善,最終這善會成為這個人的內在特質」。教宗說:「德行是一個關乎自由的習慣。如果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是自由的,當我們每次需要在善與惡之間做出選擇時,那麼德行就會讓我們有朝向正確選擇的習性。」

天主完成善的工程

但是我們如何獲得德行呢?教宗指出,基督徒首先能從天主的恩寵獲得幫助,因為聖神在受洗者內施展威能。「為引導我們過上有德行的生活,聖神在我們的心靈中工作」。因此,即使是那些覺得「無法克服」某些缺點的人,也「體驗到天主完成了」他們所期盼的善的工程,因為「恩寵總是先於我們的道德努力」。

智慧與良善意願

隨後,教宗指出,德行的成長和培養需要兩個要素。首先,需要祈求聖神的恩賜,即求天主賜予智慧之恩。智慧讓人「從錯誤中學習,並正確地引導生活」。最後,教宗說道:「我們需要良善意願:就是選擇善的能力,以克己的操練塑造自己,遠離極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驕傲是毒害手足情誼的罪

圖片:Vatican Media

「驕傲是自誇、傲慢、虛榮」:教宗方濟各3月6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以這句話為主軸,展開了以「惡習與德行」為主題的要理講授。當天的公開接見活動回到了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由於教宗仍有感冒的症狀,要理講授的稿件交由聖座國務院的吉羅利(Pierluigi Giroli)蒙席代為宣讀。

驕傲是所有惡習中的「霸王」

公開活動開始之際,眾人先是聆聽了選自《德訓篇》的經文:「驕傲在上主及人前是可憎恨的。塵埃灰土的人,有什麼可驕傲的?⋯⋯上主推翻傲慢君主的寶座,使謙遜的人坐上他們的寶座。」(參閱:德十7,9,14,15,17)

談到驕傲之人的特徵,教宗在要理講授的講稿中形容說:「他想像中的自己比現實中的自己來得更加高大;他狂熱地堅持人們要把他看得比其他人更為重要」,認為別人卑微低賤。

在前一次的週三公開接見要理講授中,教宗講解了「貪圖虛榮」的罪。這兩種惡固然有相似之處,但是與驕傲相比,貪圖虛榮只是個「小兒科」。

「古代的隱修士分析人的瘋狂,指明各種罪惡有其特定的順序:從最粗鄙的罪過開始,首先是貪吃」。而驕傲在所有惡習則是「霸王」。「驕傲的人遠離天主。為改正這個罪,它所需要的時間和辛勞比基督徒蒙召投入的其它任何一場戰役需要的更多」。

耶穌教我們絕對不可判斷他人

在驕傲罪的後面,藏著「自認為有如天主」的荒謬想法,因此它背後藏的是原罪。它摧毀人與人的關係,毒害所有人本該共有的「手足情誼」。驕傲也顯露在肢體語言和特定態度上。

「這樣的人很容易作出輕蔑的判斷:無緣無故對他人作出不可改變的論斷,在他看來,那些人是無可救藥的愚鈍和無能。在他的假設中,他忘記了福音記載,耶穌只交給我們極少的幾條道德誡命,卻對其中一條展現出不妥協的態度,即:絕不可判斷他人。」

以伯多祿宗徒為例

對於驕傲之人,連一丁點的批評或觀察都不能提出。這樣的人規勸不了,只需要耐心以對,因為「總有一天他的大廈會傾頹」。教宗引用了伯多祿宗徒的例子:當時他自信滿滿地對耶穌說:「即使所有的人都遺棄了祢,我也不會!」(參閱:瑪廿六33)後來,他發現自己和他人一樣,在死亡的危險前也擔驚受怕。

如此一來,「伯多祿不再揚起下巴,卻淚流滿面。他得到耶穌的治癒,最終能挑起教會的擔子」。

救恩經由謙遜而來

「治療每個驕傲舉動的真正解藥」是謙遜,救恩正是由此而來。在這方面,聖母瑪利亞樹立了芳表。她在《讚主曲》中為天主做了見證,讚揚天主「驅散了驕傲人內心病態的思想」。

此外,雅各伯宗徒致函給一個因內部紛爭而受傷的團體時,寫道:「天主拒絕驕傲人,卻賞賜恩寵於謙遜人。」(雅四6)

教宗最後總結道:「因此,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善用這四旬期,來與我們的驕傲作爭鬥。」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賜下恩典是為了讓人分享出去

圖片:Vatican Media

在2月28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還有一點感冒症狀、聲音略帶沙啞的教宗方濟各,將他以惡習與德行為主題的第九篇要理講授稿件交給聖座國務院的奇安帕內利(Filippo Ciampanelli)蒙席,由他代勞宣讀。在稿件中,教宗談論了嫉妒和貪圖虛榮這兩種惡習,它們都「渴望成為世界的中心」,想要「剝削一切和所有的人」,成為「所有讚美和關愛的對象」。這些惡習能藉由聖保祿的教導來克勝。

教宗闡明,嫉妒是「一個最古老的惡習」,連《聖經》的開頭幾頁也有所記載,讓我們知道「加音對他的手足亞伯爾的仇恨」。亞伯爾的祭品中悅天主,加音卻因此垂頭喪氣,「忍受不了弟弟的幸福快樂」,到了殺害手足的地步(參閱:《創世紀》,第四章)。

「嫉妒之人的面容經常是憂傷的:他的目光低垂,似乎一直在檢查地面,但實際上他什麼也沒看見,因為他的理智被充滿惡意的思緒包覆起來。嫉妒如果沒有得到控制,就會導致對他人的仇恨。」

天主的「計算方式」

在嫉妒的根源,「存在著仇恨與愛的關係」。教宗解釋道,當一個人期待他人遭殃時,他其實「渴望跟那個人一樣」,而且認為「對方的幸運似乎是對自己的不公義」。這也是「對天主的錯誤認識」,因為「他不接受天主有自己的『計算方式』,與我們的不同」。

這就是耶穌所說的比喻:葡萄園的主人在同一天不同的時辰聘僱了工人,那些先來的「認為自己有權利比後到的拿更高的工資,但是主人發給每個人的薪資卻是相同的」。面對那些抗議的工人,主人回答說:「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瑪廿15)

教宗說:「我們想要把我們自私的邏輯強加於天主;相反地,天主的邏輯是愛。祂賜給我們恩惠,是為了讓人分享出去。因此,聖保祿勸勉基督徒:『論兄弟之愛,要彼此相親相愛;論尊敬,要彼此爭先。』(羅十二10)這就是治療嫉妒的解方!」

貪圖虛榮的人自我膨脹

說到貪圖虛榮,教宗表示,那是一種「膨脹的自尊且沒有根據」。這樣的人「擁有誇大的『自我』」,察覺不到他人的存在,把他人當成工具,傾向於打壓他人,時時刻刻乞求關注,因為他要向所有人展現自己的事業和成就,當他的優點不受認可時,「他會激烈地發怒」。

天主在人的軟弱中施展恩寵

埃瓦格里烏斯(Evagrius Ponticus)所描述的一名隱修士便是個例子。這名隱修士「在靈修生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就後,覺得自己已經登峰造極,所以倉促投入世界,以得到對自己的讚賞」,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只是在道路的最初階段,路上還有很多新的誘惑會使他跌倒。

因此,「貪圖虛榮之人希望在世界上收割的讚美,很快會得到相反的後果」。教宗指出,許多人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後來跌倒在罪惡中,感到羞愧。

「為了克服對虛榮的貪圖,我們能在聖保祿的見證中找到最美的教導。這位宗徒時常要應付他從未克服的缺點。他曾三次請求上主使他脫離那折磨,但是最後耶穌回答他說:『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才全顯出來。』從那天起,保祿自由了。而他的結論也應該成為我們的結論:『所以我甘心情願誇耀我的軟弱,好叫基督的德能常在我身上。』(參閱:格後十二8-9)」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若一切感到厭煩且無意義,需要在信德中忍耐

圖片:Vatican Media

「耶穌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便對伯多祿說:『你們竟不能同我醒寤一個時辰嗎?醒寤祈禱罷!免陷於誘惑;心神固然切願,但肉體卻軟弱。』」(瑪廿六40-41)這是教宗方濟各在2024年2月14日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開始時誦讀的《瑪竇福音》的段落。當天是四旬期首日,教宗省思的題目是「懶惰」,屬於「惡習與德行」的系列要理講授。

懶惰,一種非常危險的誘惑

教宗首先解釋:「懶惰一詞來自希臘文,意思是缺乏關心。一個人如果懶散、怠惰、淡漠,我們就說他懶惰。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誘惑。誰若成為它的犧牲品,就好像被一種死亡的願望壓垮那樣:對一切感到厭煩;與天主的關係變得乏味;甚至那些最神聖的行為,那些曾經使他內心炙熱的行為,現今在他看來似乎毫無益處。」

生活失去意義

為了進一步說明懶惰的含意,教宗提到隱修士埃瓦格里烏斯(Evagrio)所描述的懶惰人的行為:「……閱讀時,懶惰的人常打哈欠,很容易被睡意所征服,他揉揉眼睛,搓搓手,把眼睛從書本上挪開,盯住牆壁;然後又把眼睛回到書本上,繼續讀一會兒……;最後,他低下頭,把書本放在頭下,進入輕輕的睡眠。」

教宗表示:「在這個描述中讓人隱約地看到一些接近抑鬱症的情況。的確,對於那些處於懶惰狀態的人來說,生活失去了意義,祈禱變得枯燥無味,各種奮鬥似乎毫無意義。即使年輕時我們也曾充滿激情,現在看來是不合邏輯的,是無法使我們幸福的夢想。如此一來,我們隨它而去,分心、不思考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治療方法是「在信德中忍耐」

那麼,哪些是治療懶惰的切實方法?教宗從靈修導師那裡汲取經驗,指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信德中忍耐」。教宗說:「雖然在懶惰的驅使下,人的願望是『到別處去』,逃避現實,但必須有勇氣留下來,在我的『此時此地』,在我的現狀中,迎接天主的臨在。」

依靠耶穌,在信德中抵禦和堅持

教宗表示:「懶惰想摧毀我們生活在當下的簡樸的喜樂,要我們相信一切都沒有意義,不值得關心任何事或任何人。如此一來,許多人因為懶惰而放棄了已經走上的向善之路。可見,這是一種嚴重的誘惑,就連聖人也曾經歷過,必須予以戰勝。這些聖人聖女教導我們,在忍耐中穿過黑夜,接納信德上的貧乏。他們建議,在懶惰的壓制下,要保持較小程度的承諾,設定較為能夠實現的目標,但同時要抵抗得住、要堅持,依靠耶穌,祂在我們受誘惑時絕不捨棄我們。」

四旬期,內在更新的時機

公開接見活動結束前,教宗方濟各在問候操意大利語的信友們時,談到當天開始的四旬期,將重點放在和平上。教宗說:「讓我們善用這段時間,作為皈依和內在更新的時機,聆聽天主聖言、關愛需要幫助的兄弟姐妹、熱切祈禱,尤其為在世界上獲得和平的恩典而祈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當心那種侵蝕心靈、看不到希望的悲傷

圖片:Vatican Media

「悲傷是一種情緒低落,一種持續苦惱的狀態,使人無法快樂」,這是教宗方濟各在2024年2月7日的要理講授內容。教宗當天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了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講解關於「惡習與德行」的主題。

在教宗開始講解之前,全場信友聆聽了《聖詠》中的一段詩文:「我的心情終日愁悵,要到何時?我今信賴祢的愛憐;我心歡愉祢的救援;我要向我恩主歌讚。」(詠十三2-3,6)

友好的悲傷與不良的悲傷

教宗首先指出:「需要立即區分兩種不同的悲傷:一種屬於基督徒皈依行程的一部分,天主的恩寵使憂苦化為喜樂;另一種則是進入心靈,使人陷入灰心喪志的狀況。」

教宗表示:「這種悲傷必須要戰勝。因此,有一種友好的悲傷,它將我們引向救恩。讓我們想想比喻中的蕩子:當他觸及自己墮落的最深處時,感到無比辛酸,這促使他幡然醒悟,決定回到自己父親的家中。為自己的罪過而嗚咽是一份恩寵,記住自己的恩寵和墮落的狀態,哀傷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天主期待我們的純潔。」

悲傷在我們的心中發酵

第二種悲傷卻是「心靈上的病態」。教宗解釋:「它與一種失落的經驗有關,一種渴望、一個夢想,以及一種期待的消失,便在心中產生了這種悲傷。教宗引述厄瑪烏門徒的經歷,他們失望地向耶路撒冷走去。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人的心就像跌入了懸崖,他所感到的是灰心喪氣、精神脆弱、抑鬱及焦慮。我們都經歷過讓我們感到悲傷的考驗,因為生活讓我們懷有夢想,但這些夢想隨即破滅。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在經歷了一段心煩意亂的時間後,會寄予希望;但有些人卻沉湎於憂傷中,任其在心中發酵。」

當心那能陷入自私自利的悲傷

教宗稱這第二種悲傷為:「享受不快樂」。他舉了幾個例子:「如沒完沒了的哀傷、怨恨的苦味讓人持續不斷地活在復仇或受害者的情緒中。這些不是健康的生活,更不是基督徒的生活。悲傷原本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卻變成一種懷有惡意的事。這種悲傷是陰險的惡魔。」

教宗最後表示:「我們必須當心這種悲傷,常想耶穌給我們帶來的復活的喜樂。可是當我悲傷時,我該怎麼辦呢?你要停下來看看:這是一種良性的悲傷嗎?還是一種非良性的悲傷?然後根據悲傷的性質做出反應。請不要忘記,悲傷有可能是一件非常可憎的事,能使我們陷入悲觀主義,以及難以治癒的自私自利。」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憤怒是戰爭和暴力的根源,但也有一種義怒

圖片:Vatican Media

「強烈的情緒並非總是一件壞事,我們需要在聖神的幫助下找到這種情緒的正確尺度,我們要將它們引向善。」教宗方濟各在2024年1月31日的要理講授中談到憤怒的惡習及其「摧毀」的力量,同時指出,也存在「一種義怒」,它在不義面前爆發出來是必要的。

教宗當天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深入省思「惡習與德行」的主題,這一次論述了「憤怒」的惡習,指出「這是一個沒有停歇的惡習」。事實上,憤怒不僅針對我們認為冒犯了我們的人,也經常對我們頭一個遇見的人發出。

教宗舉例說:「一些人在工作場所克制自己不發怒,表現得平靜、舉止慎重,但一回到家裡就讓妻子和兒女難以忍受。憤怒是能蔓延的惡習,能奪走我們的睡眠,使我們不斷在腦海中徘徊,無法阻止這種思來想去的痛苦。」

教宗繼續表示:「憤怒是一種摧毀人際關係的惡習”,表現出無法接受與我們不同或有不同想法的人,使人惱火且產生怨恨。憤怒讓我們失去清醒的頭腦,往往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得不到緩和。因此,有了問題就應立即解決並予以和解,這很重要。如果白天會出現誤解,兩個人不再彼此理解,突然變得疏遠,卻不可將夜晚交給魔鬼。憤怒使我們黑夜不能入眠,苦思冥想我們的理由,認為那些沒有水平的錯誤絕不是我們犯的,卻總是別人的。如此一來,當一個人在憤怒之下總是說,問題出在別人身上。他從來就沒有能力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耶穌在《天主經》的祈禱中,談到我們應寬恕「負我債者」。教宗說:「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所有人都對某些人欠了債,沒有總是以應有的方式愛他們。我們都是罪人,所有人都是,所有人都欠了債,我們不可忘記這點。我們是負債者,我們欠了債,因此我們眾人都需要學習寬恕人,好能受到寬恕。人如果不訓練自己寬恕的技能,就走不到一處,而寬恕在人性上是能做到的。那些能對抗憤怒的則是仁愛、心胸寬廣、溫良及忍耐。」

教宗繼續強調:「如果說憤怒是一個可怕的惡習,那是因為它是戰爭和暴力的根源。我們無法總是控制內心的惱火,但我們能控制它的發展。此外,這個情緒並不總是負面的。“有時以正確的方式發洩出來是有益處的。如果一個人從不發火,在不義面前也不發怒,看到弱者受壓迫也不會感到肺腑在顫抖,那麼就是說這個人沒有人性,更不是基督徒。」

教宗最後表示:「福音有時描述耶穌發怒,但祂從未以惡報惡,我們需要在聖神的幫助下找到這個情緒的正確尺度,我們要將它們引向善,而不是惡。」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吝惜是心病,我們無法將財富帶走

圖片:Vatican Media

「我們能成為我們所擁有的財富的主人,但經常卻是相反的情況:財富最終卻控制了我們。這樣的情況發生在擁有大量財富的人身上,他們為了防患於未然甚至夜裡都不睡覺,但沒有財富的人也會如此,他們依戀並不貴重但對他們來說價值卻很大的東西。」

教宗方濟各在1月24日上午主持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惡習與德行」的主題,這一次是關於「吝惜」的罪。教宗指出:「這是一種依戀金錢的形式,阻礙人慷慨大方。這個罪不僅涉及到擁有大量財富的人,也是一種橫向的惡習,往往與帳戶餘額毫無關係。這是一種心病,不是錢袋的問題。」

迷戀物

教宗的省思取自沙漠隱士們的智慧,他們指出,一些隱修士也患了佔有的病,他們放棄了一切巨額產業後,在孤獨的房間內則依戀價值不大的物品,「不外借、不分享,也不樂意送給別人。這是一種對小小物件的依戀」。教宗說:「這些物件成了他們離不開的迷戀物。這是兒童時期的一種倒退,他們緊緊抱住玩具,不停地重複說:『這是我的!是我的!』如此的依戀奪去了自由。」

默想死亡

「這種情況今天仍然存在,其中隱藏著一種與現實生活的病態關係,能導致強迫性囤積或病態積聚。」教宗解釋:「為了治癒這種病,還是隱修士們想出了一個方法,雖然極端,卻極有效,就是默想死亡。」

「無論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積累了多少財富,有一件事我們是絕對能肯定的:這些財富在棺材裡是裝不下的。我們無法將財富帶走。這種惡習的無意義之處就在於此。我們與物質的佔有關係只是表面的,因為我們不是世界的主人:我們所喜愛的這個大地其實不屬於我們,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是住客和旅客(參閱:肋廿五23)。」

吝惜的荒唐

教宗強調:「吝惜的荒唐之處在於它試圖驅除死亡的恐懼:所尋求的安全感事實上在我們握住它的那一刻就破碎了。接著,教宗以《路加福音》中一個糊塗人的比喻作出解釋。這個富人的田地出產豐富,他幻想著如何擴建倉房來收藏所有的收成。可是,就在那個夜晚他的生命就被索回。」(參閱:十二20)

「這個典型的比喻表明,最終是財富佔有了我們,很難是相反的情況。」教宗說:「有些富人不再有自由,也不再有休息的時間,他們必須防患於未然,因為所積累的財富也需要他們看守。他們總是焦慮,因為辛勤勞動賺得的產業會在一瞬間消失。」

不幸福的死胡同

教宗強調:「這些人忘記了福音的教導。福音並沒有說財富本身是一種罪,但財富肯定是一種負擔。天主並不貧窮,祂是萬物之主,這是守財奴所不理解的。他本可成為許多人受祝福的原因,卻走進了不幸福的死胡同。守財奴的生活是不愉快的。」

教宗最後邀請眾人說:「我們必須放下一切。我們要當心,要慷慨地對待每一個人,慷慨地對待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真愛沒有掠奪性,卻奉獻自己

圖片:Vatican Media

2024年1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惡習與德行為主題的要理講授。繼上週談論了貪饕之惡後,本週探討了另一個「總是蟄伏在心門」的惡,即:邪淫。

「貪饕是對食物的貪婪,而這第二個惡習則是一種對他人的『貪婪』,也就是人彼此之間,特別是在性方面的有害關係。請注意:在基督信仰中,並不譴責性本能,沒有責備。聖經《雅歌》這本書就是一對情侶驚人的愛情詩歌。」

愛情是最純潔的感受之一

教宗稱愛情是人生中叫人神魂顛倒的經驗,是帶來莫大驚喜的生命狀態。沒有人知道愛情從何而來。當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時,就墜入愛河了。

「愛情要是沒受到惡的玷汙,就是最純潔的感受之一。陷入愛河的人變得慷慨,在餽贈中得到喜悅,寫情書和情詩。他不再想著自己,而是完全投射於他人,這很美好。如果你們問一個談戀愛的人『你出於什麼動機去愛』,他會找不到答案:從很多方面看,他的愛沒有條件,缺乏理性。」

邪淫摧毀人際關係

陷入愛河的狀態有時也略顯幼稚,因為它傾向於美化另一個人。然而,愛情也會沾染罪惡,會被邪淫摧毀。教宗指出,至少有兩個原因使得邪淫格外可惡,首先是因為它「摧毀人與人的關係」,只要留意每天的新聞時事,就能看到多少愛情變成有害的關係。教宗稱那些是缺乏貞潔的愛情,並進一步闡明貞潔「不可與性方面的節制相混淆。貞潔遠遠超過性方面的節制,它蘊含著從不掌控他人的意願」。

「去愛意味著尊重他人,為他的幸福著想,對他的感受感同身受,願意認識別人的身心靈狀態,必須欣賞他人所攜帶的美。⋯⋯相反地,邪淫嘲諷這一切:邪淫具有掠奪性,予以劫掠,快速消耗,不願意聆聽他人,只聽從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喜好。」

色情影像會使人上癮

再者,邪淫是個危險的惡,因為性涉及所有感官、身體和精神。教宗警惕,性如果不發生在一段關係中,就會化成一條剝奪自由的鎖鏈。因此,色情影像是在關係之外滿足性的歡愉,會使人上癮。「我們必須捍衛愛情,捍衛心靈、理智和身體的愛情、為他人奉獻自己的純潔愛情。這是性關係的美妙之處」。與邪淫之惡搏鬥,會是一輩子的事業,但其賞報絕對無比豐厚。

教宗最後解釋道:「因為這攸關維護天主寫在祂創造物內的那份美妙,祂在設想男女愛情時,不是為了互相利用,而是為了彼此相愛。那份美妙使我們相信,一起譜寫歷史勝過於追逐探險,培養溫柔之情勝過於屈從占有的惡,真愛並不加以占有、卻奉獻自己,服務勝過於征服。」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