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教之佑驛站:復活節八日慶期星期四 福音反省

路 24:35-48

二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他們正談論這些事的時候,耶穌立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眾人害怕起來,想是見了鬼神。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恐懼﹖為什麼心裏起了疑惑﹖你們看看我的手,我的腳,分明是我自己。你們摸摸我,應該知道:鬼神是沒有肉軀和骨頭的,如同你們看我,卻是有的。」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伸給他們看。他們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只是驚訝;耶穌向他們說:「你們這裏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便給了衪一片烤魚。衪便接過來,當他們面前吃了。耶穌對他們說:「我以前還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對你們說過這話:諸凡梅瑟法律、先知並聖詠上指著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耶穌遂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又向他們說:「經上曾這樣記載: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衪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

反省

《我們是復活的見證人》

耶穌讓門徒摸祂釘傷的手腳,要讓他們感受到祂對他們的愛是多麼大,願意為了他們承受多少傷痛、甚至死亡。但是,這份愛不在祂的死亡終結,而是繼續延續下去。摸了耶穌手腳,門徒們歡喜萬分,因為他們意識到,耶穌真的回來了!那個三天前被釘死的耶穌,如今復活了!但是在歡喜之際,他們也保留著驚訝和不敢相信。其實,在生活中,當我們看見自己或是他人被天主轉變時,我們也會不可置信,心中暗問:「這是真的嗎?」然而,復活的耶穌,就是要告訴我們,靠著天主的大能和恩寵,這一切都是可能的。今天耶穌宣告門徒們,為復活的見證人。當我們體驗耶穌在我們生命中改變我們,讓我們化悲觀為希望、化糾紛為寬恕、化恐懼為信心時,我們也能成為耶穌復活的見證。

耶穌,祢的復活讓我們有不死的希望。請教我們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中,積極見證復活的奇蹟。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公開接見:切莫放過任何一個宣講和平福音的機會

圖片:Vatican Media

在復活節八日慶期的週三,幾名身穿意大利撒丁島傳統服飾的孩童與教宗共同乘坐白色敞篷車,在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繞場問候在場眾人。當天上午的聖伯多祿廣場繁花盛開,洋溢著春天的氣息。信眾先是聆聽了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的一個段落(參閱:弗六13-15),然後教宗從聖保祿的幾段話語出發,解釋了方向錯誤的使徒熱忱,以及宣講福音所需的若干特質。

若不起而行,就沒有福傳

聖保祿在書信中告誡基督徒團體:「那些人對你們表示關心,並不懷好意。」(迦四17)教宗引用了這番話,藉以區分真正的福傳熱忱和扭曲的福傳熱忱。「虛假的動力」暗藏著虛榮,追求一己的信念。這種誘惑相當常見,為此聖保祿列出了靈性戰鬥所需的各種「裝備」,其中一種是隨時啟程、「準備走路」(弗六15)。

說到「鞋子」的比喻,教宗提起《依撒意亞先知書》的一段經文:「那傳布喜訊、宣布和平、傳報佳音、宣布救恩,給熙雍說『你的天主為王了』的腳步,在山上是多麽美麗啊!」(五十二7)

教宗解釋說:「宣講福音的人或多或少有如基督奧體、教會的雙腳。若不起而行,若不走出去,若沒有行動,就沒有宣講。換句話說,如果不踏上旅途,就不是基督徒。⋯⋯宣講福音絕不可裹足不前、將自己封閉在辦公室裡、書桌前,或是電腦前,像個『鍵盤俠』那樣爭論不休,把在這裡和那裡得知的想法『複製粘貼』,藉以取代宣講的創意。」

福傳者不墨守成規

接著,教宗引用了《出谷紀》(參閱:十二11-12a)和《羅馬書》(參閱:十二11),點出在宣講福音方面所需的殷切關懷。教宗尤其強調了隨時啟程、準備周全和行動敏捷的特質。

「宣講福音的人準備好隨時出發。他深知上主會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經過,所以他必須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準備好隨時採取出乎預料的新行動。他為驚喜做好準備。」

不放過任何一個宣講和平福音的機會

因此,教宗再次鼓勵每一個人完全採取教會「走出去」的風格,「秉持這份準備為福音的新意隨時啟程的態度」。教宗叮囑眾人,切莫放過任何一個宣講和平福音的機會。那是基督所賜的和平,比世界所能給予的更多、更好。

教宗最後總結道:「為此,我敦促你們成為福音的宣講者,起而行、大無畏、向前走,宣揚耶穌的美好,傳揚耶穌改變一切的新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節八日慶期星期三 福音反省

路 24:13-35

就在那一天,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莊去,村名厄瑪烏,離耶路撒冷約六十「斯塔狄」。他們彼此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正談話討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他們的眼睛卻被阻止住了,以致認不出他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他們就站住,面帶愁容。一個名叫克羅帕的,回答他說:「獨有你在耶路撒冷作客,不知道在那裡這幾天所發生的事嗎?」耶穌問他們說:「什麼事?」他們回答說:「就是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事。他本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眾百姓前,行事說話都有權力。我們的司祭長及首領竟解送了他,判了他死罪,釘他在十字架上。我們原指望他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此外還有:這事發生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我們中有幾個婦女驚嚇了我們;她們清早到了墳墓那裡,沒有看見他的遺體,回來說她們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他復活了。我們中也有幾個到過墳墓那裡,所遇見的事,如同婦女們所說的一樣,但是沒有看見他。」耶穌於是對他們說:「唉!無知的人哪!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才進入他的光榮嗎?」他於是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當他們臨近了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他們強留他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耶穌就進去,同他們住下。當耶穌與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就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開了,這才認出耶穌來;但他卻由他們眼前隱沒了。他們就彼此說:「當他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遂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見那十一門徒,及同他們一起的人,正聚在一起,彼此談論說:「主真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了!」二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

反省

《記憶· 猶新》

路加福音記載的兩位門徒,在厄瑪烏村莊途中紛紛議論數天以來耶京發生的事。

他們在路上遇到耶穌時還不認出他來,於是和他一起談論納匝肋人耶穌的事。論先知,耶穌於百姓前具有權威,論法律,他卻被司祭長及首們指控、定罪、和釘死他,以致破壞了我們對他拯救以色列民的期望。三天後,婦女們又說在墳墓中發現耶穌不見,而且傳說他是復活了。這些一切可謂幻得幻失,疑點重重。

耶穌於是和他們逐一從梅瑟及眾先知中解經,並被他們邀請用晚飯。結果在席間,他們見到耶穌拿餅、擘開、祝謝過程中才認出耶穌。

厄瑪烏門徒們的這個對復活基督的回憶、反思、明白和信服,就是我們在逾越感恩祭中最好的經驗和學習。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真心話》第五輯【復活期篇】- 伍維烈修士

教宗方濟各:勇敢宣講復活的基督,我們就能與祂相遇

圖片:Vatican Media

「那些在逾越節清晨去基督的墳墓傅抹祂身體的婦女門徒教導我們,透過為耶穌作見證而與祂相遇。」教宗方濟各在星期一的天皇后喜樂經祈禱中強調這一點。他要求我們將這一教導珍藏在心中,並關注這些女性的勇氣。她們雖然為耶穌的死而痛苦,但「與其他人不同,沒有被悲傷和恐懼所困擾」。

教宗指出:「她們表達這愛的意願勝過一切,儘管知道墳墓是封閉的,需要移開封住它的石頭,她們也沒有氣餒,擺脫了恐懼和痛苦。」教宗方濟各說:「這就是尋找復活者的道路。當她們看到空墳墓時,就跑去向門徒們報告,然後就發生了耶穌與她們相遇的事情。」教宗指出:「當她們去宣講耶穌時,耶穌與她們相遇。」

教宗說:「當我們宣講耶穌時,耶穌就會來與我們相遇。有時我們認為與天主保持親近的方式是緊緊抓住祂;因為如果我們表明自己並談論祂,就會受到評判、批評,也許我們無法回應某些問題或挑釁,所以最好不要說話,保持沈默。不,這是行不通的。相反,當我們宣講上主時,主就會來到我們面前。你總是在宣講的道路上找到主耶穌。」

傳播耶穌的訊息時,祂就居住在我們心中

教宗解釋說:「實際上,就像當我們收到一個好消息並與朋友分享時一樣,當我們講述和重復這個消息時,我們自己也在某種程度上更加真切地體驗到它。對於耶穌而言,祂不僅僅是一個好消息,更是復活和生命。」

教宗說:「宣講是一回事,鼓吹和招攬信徒是另一回事。基督徒宣講,別有用心的人則是招攬信徒,這是不對的。每次我們宣講主耶穌,祂都會來與我們相遇,祂以尊重和愛來到我們面前,就像一個應當與人分享的最美好的禮物。我們越是宣講耶穌,耶穌就越是居住在我們的內心。」

與基督相遇使我們克服一切障礙來宣講祂

教宗希望人們明白:「與耶穌相遇促使我們克服一切障礙,因此他再次回到了福音中的婦女,強調她們面對堵在墳墓前的石頭的堅定決心,以及宣講基督復活的勇氣,儘管整個城市都目睹了祂被釘在十字架上。要知道,墳墓前的石頭原本可能會讓她們放棄為耶穌傅抹身體的計劃。當我們與耶穌相遇時,沒有任何障礙可以阻止我們去宣講祂。如果我們把祂的喜悅只留給自己,也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遇見祂。」教宗方濟各邀請眾人思考如何讓別人接受耶穌福音的喜樂,並祈求聖母幫助我們成為「喜樂的福音宣講者」。

在天皇后喜樂經祈禱結束時,教宗談及《貝爾法斯特協議》25週年紀念,呼籲為烏克蘭祈禱。最後,他感謝在這些日子里向他表達「祝福」的人,並表示「尤其透過祈禱」來給予感激,懇求天主通過聖母的轉禱「用祂的恩典賞報每一個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和平於世》通諭頒布六十週年

圖片:Vatican Media

《和平於世》通諭頒布六十週年
撰文:香港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六十年前的今天(4月11日),聖教宗若望廿三世頒布了歷史性的《和平於世》通諭。通諭的主旨繫於全文的第一句:「亙古以來,世界萬民所熱烈願望的和平,祇有在絕對遵守天主制定的秩序下,始能在世建立,永恆鞏固。」

當時世界正處於冷戰之中,在通諭頒布前兩年,在柏林豎立了圍牆,全球分裂成兩大敵對陣營。此外,該通諭頒布前六個月,世界正因古巴飛彈危機而瀕臨核子戰爭的邊緣。

聖若望廿三世不能苟同某些人認為「和平無望」的想法。他藉著《和平於世》通諭告訴每一個人,他們同屬於人類大家庭;使世界各地的人渴望的安全、正義與希望的生活願景,見到了一線光明。

聖若望廿三世指出達到和平的必要條件,就是人類心靈的四項需求:真理、正義、仁愛、自由。

他在通諭中說明,通向和平之路,在於維護並促進基本人權。事實上,每個人都享有這些權利,不是某一社會階級或國家授予的特權或恩惠,而是人之為人、與生俱來的。

六十年後的今天,世界仍處於戰亂和核戰的威脅之中,人權未獲普世肯定,聖若望廿三的教導,仍然強而有力。讓我們以聖人的說話,懇切祈求和平之王基督早日賜下和平:

願祂消除人心一切能導致和平於危機的障礙,

願祂將一切人都化為真理、正義、兄弟友愛的見證。

願祂光照一切人民的領袖,使能保全並衛護和平的無價福祉。

願祂堅強並熾熱所有人的意志,以便除去彼此分離的障礙,加強互相友愛的鎖鏈,共同諒解而寬恕所施的凌辱。

願全球所有民族都能賴祂的助佑,而形成真正的友愛團體,人類所熱切祈望的和平亦能由是而開花結實,永存人間。

(《和平於世》通諭171)

延伸閱讀:《和平於世》通諭

基督復活了!與我們一起分享這喜訊吧!

「我要把我的神注入你們內,使你們復活,
叫你們安居在你們的地域內,
那時,你們便要承認我,
上主言出必行-吾主上主的斷語。」
厄則克耳先知書 37:14

親愛的兄弟姊妹,

亞肋路亞!亞肋路亞!亞肋路亞!

耶穌基督已經戰勝了罪惡和死亡! 在這個復活節,我們知道天主用祂自己的神恩充滿了我們,我們在基督裡又再次活起來。

作為《鹽與光傳媒》,我們蒙福能肩負著與人們去分享天主慈愛訊息的使命。我們的原創節目與世界分享了這個充滿希望的願景,但沒有您的幫助我們決不能做到!

DONATE NOW

感謝您對《鹽與光傳媒》的忠實支持。在這個復活節,我祝福您和您的家人,並希望您的家在這復活期中時刻充滿喜樂。

在主內的弟兄,

霍格提神父 (Fr. Alan Fogarty, SJ)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行政總監
敬上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節八日慶期星期一 福音反省

瑪竇福音 28:8-15

那時候,婦女們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跑去報告門徒。忽然,耶穌迎上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遂上前抱住耶穌的腳,朝拜了他。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報告我的兄弟,叫他們往加里肋亞去,他們要在那裡看見我。」當婦女離去的時候,有幾個看守的兵士來到城裡,把所發生的事,全告訴了司祭長。司祭長就同長老聚會商議之後,給了兵士許多錢,囑咐他們說:「你們就說: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夜間來了,把他偷去了。如果這事為總督聽見,有我們說好話,保管你們無事。」兵士拿了銀錢,就照他們所囑咐的做了。這消息就在猶太人間傳揚開了,一直到今天。

反省

《平安》

復活的主顯現給瑪利亞瑪達肋納和另外一個瑪利亞時所說的第一句話:「願你們平安!」同樣耶穌顯然給門徒時所說的也是這句說話。「平安」一詞在新舊約聖經出現合共超過三百多次,可見其重要性。

「平安」(shalom) שָׁלוֹם 希伯來原文也包含有「和平」、「完滿美好」、「幸福滿足」和「關係和好」等意思。從另一個層面理解「平安」,藉著復活的主,消除人因罪惡和天主之間的戰爭,回復和平,修復和好的關係,同時消除死亡的威脅,邁向完美、幸福永恆的生命。

婦女們經驗到復活的主,獲享主賞賜的「平安」,從原來悲傷、失落、恐懼,轉化為喜樂、希望和活力,勇敢為主作證,到處傳揚主耶穌復活的喜訊。而看守墳墓的士兵、司祭長和長老,貪圖一己私利,捏造事實,嫁禍門徒,造謠傳播假訊息,拒絕「平安」。

主耶穌,仰賴祢賞賜的「平安」,請幫助我們勇敢為祢作見證,傳揚福音。

「凡你們在我身上所學得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到的;這一切你們都該實行:這樣,賜平安的天主必與你們同在。」(斐4:9)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2023年復活節文告:求天主讓血染世界的戰爭停止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基督復活了!

今天,我們宣告主基督--我們生活的主,祂是世人「的復活與生命」(參:若十一25)。今天是復活節,意思是「逾越」,因為在耶穌內完成了人類決定性的逾越:從死亡到生命、從罪惡到救恩、從恐懼到信賴、從悲苦到共融。因著祂,時間和歷史的主宰,我願意以內心的喜悅向大家說:「復活節快樂!」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願復活節為你們每一個人,尤其是病患、窮苦的人、長者,以及那些正在度過一段考驗和掙扎的日子的人們,成為從煎熬到安慰的逾越。我們並非孤獨無助:耶穌--那生活的主,永遠都與我們同在。願教會和全球歡欣踴躍,因為今天我們所懷的種種希望不會因碰撞死亡的鐵壁而粉碎,反而上主替我們打開一條通往生命的橋。是的,弟兄姊妹們,世界的命運在主復活的那天轉變了,而今天--今天也最有可能符合基督復活的日期--藉著恩寵,我們能喜悅地慶祝歷史上最重要及最美好的日子。

基督復活了,基督真的復活了,一如東方教會所宣告的。那「真的」是告訴我們,希望並非虛幻,而是真實的!人類的行程從基督的復活開始便以希望為標記,得以迅速前進,這是基督復活的第一批見證人以他們的經驗向我們表明的。四部福音都記載逾越節當天喜樂的匆忙:那些婦女「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跑去報告衪的門徒」(瑪廿八8)。而在瑪利亞瑪達肋納「跑去見西滿伯多祿」(若廿2)之後,若望宗徒和伯多祿兩人一起跑(參:若4),為了要到耶穌被埋葬的地方。然後,逾越節傍晚兩位厄瑪烏的門徒遇見了復活主,「他們遂即動身」(路廿四33),急忙在黑夜中攀越數公里的路程。復活的主使他們的心變得火熱(參:路廿四32),這種無法自禁的喜樂驅使他們這樣做。伯多祿因那同樣的喜樂,在加里肋亞湖岸邊,一看到復活的主耶穌,便無法再與其他的宗徒停留在船上,立即縱身跳入湖裡,快速地游向主耶穌(參:若廿一7)。總之,步履加速而變成奔跑,因為人類看到自己行程的目標、生命的意義:耶穌基督,而人類蒙召去加快腳步與祂--世人的希望相遇。

讓我們也加快腳步,在彼此信任的路途上成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人民與國家之間的信任。讓我們因復活節的宣告而驚喜,因那光照經常籠罩著這世界的黑暗與陰霾的真光而驚喜。

讓我們加快腳步去克服那些衝突和分裂,並向最有需要的人敞開我們的心。讓我們加快腳步走在和平與友愛的道路上。讓我們因眾多國家帶給我們具體的希望標誌而歡欣,它們為逃避戰爭和貧窮的人提供援助和接納。

然而,在這行程中仍然有這麼多的絆腳石,使我們朝向復活主的奔跑變得艱難和費力。讓我們向祂祈求:請幫助我們投奔於祢!請幫助我們敞開我們的心!

求復活主幫助心愛的烏克蘭人民在朝向和平的路途上前進,並求主將復活的真光傾注在俄羅斯人民身上。求主安慰受傷的人,以及所有因戰爭而失去親人的人,使被囚的人能平安無恙地回到自己的家。求主打開整個國際社會的心,好使他們能有所行動,以停止這場戰爭,以及所有使世界染上鮮血的衝突,從敘利亞開始--它仍然期待著和平的來臨。求主扶持所有在土耳其和敘利亞受嚴重地震打擊的人們。讓我們也為所有失去親人和朋友,以及無家可歸的人祈禱,願他們從天主那裡得到慰藉,以及從國家社會的大家庭得到幫助。

在這一天,上主,我們將耶路撒冷城--祢復活的第一個見證者--託付於袮。我因這幾天的攻擊事件表示十分擔憂,這些事件危害那令人期待的信任和彼此尊重的氣氛,這為重啟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的對話是必要的,如此才能使聖城和整個地區享有和平。

上主,求祢幫助然在尋找社會穩定與團結的黎巴嫩,使它克勝分裂,所有黎巴嫩人民能一起為國家和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求祢不要忘記心愛的突尼斯人民,尤其是年輕人,以及那些因社會和經濟困境而受苦的人,使他們不失去希望,並同心協力建設一個和平與友愛的未來。

求袮將祢的目光轉向海地,多年來它遭受嚴重的社會、政治和人道危機的衝擊,求祢支持政治領導人和國際社會所作的許諾,即為尋求答案,以解決如此眾多和打擊飽受摧殘的海地人民的問題。

求祢鞏固在埃塞俄比亞和南蘇丹已開啟的和平與和好進程,並求袮使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暴力停止。

上主,求祢支持今天在特別的情況下慶祝復活節的基督信徒團體,例如在尼加拉瓜和厄立特里亞的團體,並求祢記得所有那些被阻止自由地和公開宣認自己信仰的人們。請祢予以國際恐怖主義受害者袮的慰藉,尤其是在布基納法索、馬里、莫桑比克與尼日利亞。

求袮助祐緬甸走上和平的道路,並求袮光照那些肩負責任的人的心,好使飽受蹂躪的羅興亞人得享正義。

求祢安慰難民、被驅逐出境的人、政治犯和移民,尤其是最脆弱的人,以及所有忍受飢餓、貧窮的人,那些遭受販毒、人口販賣和各式各樣奴役形式之險惡影響的人。上主,求祢啟發國家領導人,好使沒有任何男性或女性遭受歧視,沒有人的尊嚴被踐踏;為使人權和民主完全受尊重,讓這些社會的創傷得以癒合,願所尋求的目標始終只有公民的共同福祉,但願安全以及進行對話與和睦共處的必須條件得到保障。

弟兄姊妹們,讓我們也重新體會路途上的滋味,讓我們因懷有希望而心跳加速,讓我們預嘗天堂的美好!讓我們今天汲取力量,在善的路途上前進,為了要與不會令人失望的那一位「善者」相遇。如果正如一位古代教父所寫的:「最大的罪是不相信復活的大能。」(尼尼微聖依撒格,〈苦修證道〉,I,5)今天,我們要相信:「是的,我們確信無疑:基督真的復活了。」(《繼抒詠》)。我們相信袮--主耶穌。我們相信希望與袮重生,我們相信人生的道路繼續前進。袮--生命的主,祢在我們的道路上鼓勵我們,並向我們重複,如同祢在逾越節傍晚向門徒們所說的:「願你們平安!」(若廿19、21)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復活前夕守夜禮:記住且前行,回到與耶穌的初次相遇

教宗方濟各4月8日晚上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復活前夕守夜禮,40位樞機、25位主教及200位司鐸共祭。禮儀於晚上7點30分開始,教宗降福了新火並點燃復活蠟燭。然後是燭光遊行,參禮的信友手持蠟燭,在三次高唱“基督之光”的執事的帶領下,共祭神長走向中央祭台。接著是復活宣報、聖道和聖祭禮儀。當晚有8位成年慕道者領受洗禮、堅振和聖體聖事。教宗在彌撒講道中邀請信友們“要記住且前行!如果你找回了初愛,找回了與天主相遇的驚奇和喜悅,你就會繼續前進”。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2023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夜晚即將過去,黎明出現了第一縷曙光,這時,婦女們開始向耶穌的墳墓前行。她們猶豫不定,感到迷惘,心中因失去所愛的人而痛苦不已。但是,當她們來到那裡,看到空空的墳墓,就改變了方向,改變了路線;她們離開了墓地,跑去向門徒們宣告一個新行程:耶穌已經復活,並在加里肋亞等待他們。在這些婦女的生命中經歷了“復活”,也就是“逾越”: 事實上,她們從悲傷地走向墳墓,到喜悅地奔向門徒,告訴他們不僅主已復活,而且還有一個需要立即到達的目的地,加里肋亞。與復活者的約會就在那裡。門徒們的重生,他們心中的復活要從加里肋亞開始。讓我們也走入門徒們從墳墓到加里肋亞的這段行程。

福音說,婦女們“去看墳墓”(瑪二八1)。她們認為耶穌仍在死亡之地,一切都已經永遠結束。有時,我們也會認為與耶穌相遇的喜悅只屬於過去,而現在我們所瞭解的主要是被封閉的墳墓:那些我們的失望、苦澀和不信任,那些“什麼也做不了”、“事情永遠不會改變”、“最好活一天算一天”,因為“誰也不能確保明天會怎樣”。我們也一樣,如果我們被痛苦所折磨,被悲傷所壓抑,因罪惡而羞辱,被一些失敗所困擾,或被一些擔憂所糾纏,我們就會體驗到疲憊的苦味,看到我們心中的喜樂被熄滅。

有時,我們只是感到每日生活的艱難,厭倦了在這個世界的橡膠牆前冒險,這個世界似乎總是讓更狡猾和更強大的法則占上風。還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對邪惡的力量、撕裂關係的衝突、似乎主宰社會的算計和冷漠的邏輯、腐敗的毒瘤、不義的泛濫以及戰爭的殘酷感到無力和沮喪。此外,我們可能還與死亡面對面,因為死亡奪走了我們親人的甜蜜陪伴,或是在疾病或災難中與死亡擦肩而過,我們很容易陷入幻滅,希望之泉變得枯竭。因此,對於這些或其它情況,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情況,我們的步履在墳墓前停了下來,我們一動不動地哭泣和後悔,孤獨和無力地重復著“為什麼”。那一連串的“為什麼”……

然而,經歷到復活的主的婦女們並沒有在墳墓前癱瘓不動,福音說:“她們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跑去報告祂的門徒。”(瑪二八8)。她們帶來了永遠改變生活和歷史的消息:基督已經復活!(同上6)。同時,她們也守護並傳達了主的囑託,邀請門徒去加里肋亞,因為在那裡他們會見到祂(同上7)。然而,兄弟姐妹們,我們今天問自己:去加里肋亞意味著什麼呢?有兩點:一方面是離開封閉的晚餐廳,去到外邦人居住的地區(參閱:瑪四15),從隱藏中走出來,向使命敞開,擺脫恐懼,走向未來。另一方面,這很美,意味著回到起點,因為一切都是從加里肋亞開始的。在那裡,主耶穌第一次遇見並召叫了門徒。因此,去加里肋亞就是回到最初的恩典,重新獲得燃起希望的記憶,那是我們被復活的主所標明的“未來的記憶”。

這就是主的復活所做的:推動我們前進,從失敗感中走出來,移開我們經常把希望禁錮在其中的墳墓的石頭,充滿信心地展望未來,因為基督已經復活,祂改變了歷史的方向;但是,為了做到這一點,主的復活要將我們帶回到過去的恩典之中,讓我們再回到加里肋亞,我們追隨耶穌的故事開始的地方,第一次召叫是在哪裡。這要求我們重溫那些時刻、那些情境、那些經歷:在那裡我們遇到了主,經歷了祂的愛,並接受了對我們自己、對現實、對生命奧秘的全新而明亮的目光。為了重新站起來,重新開始,重新上路,我們總是需要回到加里肋亞,也就是說,不是回到一個抽象的、理想的耶穌那裡,而是回到我們與祂第一次相遇的鮮活、具體、內心激動的記憶中。是的,兄弟姐妹們,為了前行,我們必須回憶;為了擁有希望,我們必須滋養記憶。這就是我們的邀請:要記住且前行!如果你找回了初愛,找回了與天主相遇的驚奇和喜悅,你就會繼續前進。要記住且前行。

要記住你的加里肋亞,並走向你的加里肋亞。那是你親自認識耶穌的“地方”,在那裡,祂對你來說不再是一個像其他人一樣的歷史人物,而是生活中的人物:不是一個遙遠的天主,而是一個親近的天主,祂比任何人都更瞭解你,比任何人都更愛你。弟兄姐妹們,請記住加里肋亞,記住你的加里肋亞:記住你蒙召、那個在特定時刻對你說話的天主聖言;記住那在聖神內的強烈體驗,在辦告解之後感受到寬恕的巨大喜悅,那祈禱的濃厚和難忘的時刻,那在你內心燃起並改變你生命的光芒,那個相遇,那個朝聖之旅!……每個人知道自己的加里肋亞在哪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內心復活的地方,那個最初、打下基礎、改變一切的地方。我們不能讓它留在過去,復活的主邀請我們去那裡度逾越節。要記住你的加里肋亞,使它成為記憶,讓它在今天重新煥發生機。你要回到與祂的第一次相遇。你要問問自己那是怎會回事,何時發生的,你要重建它的背景、時間和地點,重溫那份情愫和感受,重現那份顏色和味道。因為你知道,當你忘記了那初愛,當你忘記了那第一次相遇,你的心就開始積聚灰塵。你也就體驗到了悲傷,就像門徒們一樣,一切似乎都沒有前景,巨石將希望封閉。

但今天,弟兄姐妹們,上主復活的力量邀請我們移開失望和不信任的巨石;主耶穌,祂非常善於推翻罪惡和恐懼的墓石,祂想要照亮你神聖的記憶,你最美好的回憶,讓你與祂的第一次相遇具有現實意義。記住且前行:要回到祂身邊,找回天主在你心中復活的恩寵!回到加里肋亞,回到你的加里肋亞。

弟兄們,姐妹們,我們要跟隨耶穌到加里肋亞,在那裡遇見並朝拜祂,祂在那裡等待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重新體驗當初發現祂活著時,我們宣告祂為我們生命主宰的美好。讓我們回到加里肋亞,回到初愛的加里肋亞:每個人都回到自己的加里肋亞,在那初遇之地,讓我們重獲新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