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仁樞機耶穌聖誕節子夜彌撒講道

圖片:公教頻道

耶穌聖誕節 — 子夜感恩祭 2023

依 9:1-6
鐸 2:11-14
路 2:1-14

今時今日作為君王的已不復從前君權神授的威嚴,享有莫大的權力。但今天的民主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一些君王的攬權,不理百姓幸福死活而致的後果。可是現代的民主制度又是否真的讓人民的尊嚴得到合理的體現呢?或已變成黨派及資本之爭呢? 民粹主義就更加不理想了,它把立場對立化和情緒化,缺乏交談的空間。

今日我們慶祝一位小君王在二千多年前為我們誕生了。他是一個怎樣的君王,相信大家都略知一二了。耶穌基督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努力不懈地為聖父履行給他的正義與公平使命,以致最後他捨身取義。

天主的正義與公平是基於祂對受造界,特別是我們人類的那份情深的愛。聖父派遣祂的唯一聖子進入我們人類的歷史,成為我們的一份子,與我們同行,目的是要帶我們回家,回到那位創造和對我們念念不忘的上主的懐抱中。這正是慈愛的上主的心願。所以,上主的正義是建基於這份大愛之上,不是在私利或仇恨與報復之上。這與我們一些現世的正義觀真的有相當距離。

而公平更是因人的不同需要和已有的資源而定,因為上主創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所以公平也會因人而異,不會一定要一視同仁的那種公平。所以我們要認識不同的人的不同需要,和他們各人有的資源,好用來適切地互相補足。這也是基於無私的愛而做的。聖誕就是天主聖子完全地放下自己的尊嚴,降生成為有生老病死的凡人,好讓我們能跟他一起回歸天父的家。

小耶穌降生在猶大的白冷。而「白冷」的意思是「麵包之家」,即是猶大的糧倉。所以這個地方為整個民族是重要的,民以食為天,這是民生的重地。同時,小耶穌是出生於馬槽裏,而「馬槽」的希伯來文是אֵבוּס ,含意包括「盛載飼料的容器」。小耶穌就是被放在這容器之中。他就是上天給我們的精神食糧,好維持我們的靈性生命。所以這位新生的嬰孩是給整個民族,以至全世界的食糧,我們因為他才能有永遠的生命。

今晚當我們教內的兄弟姊妹領受聖體時,請大家細味這份自我奉獻的愛,也是因為這份愛,世人才有可能從黑暗的奴役中被拯救出來,我們眾人才可以回歸永恆的光明,天主的懷抱中。這個美好的將來不在乎我們現在身處何方,也不論我們的生活形式和不同的取向,重要的是我們的心是歸向光明,願意離開黑暗的心境、處境和它的影響,更進一步生活在大愛和美善的光輝中。那就可以了。這也是耶穌聖誕的意義啊!記得聖人有他們黑暗的過去,罪人也所以有他們光明的未來。

雖然耶路撒冷和白冷今年因戰亂而變得冷清,我們好像沒有甚麼好的理由慶祝在白冷的聖誕。但這是一個誘惑,對上主的救贖能力存有疑心的誘惑。我們可以想像所謂的「現實」其實不是平面,而是立體或多重的。上主透過耶穌聖誕給世人的承諾,已在另外的層面或幅度運作中,只是在我們暫時看不到,未能體驗得到而已。何況二千多年前的第一個聖誕亦不是那麼平靜,那麼有條理的。試想想兩位年青人的第一胎生產在馬槽裏⋯

因此我們不要被眼前的現實所蒙敝,要懷着信德和望德繼續朝著天主聖神帶領的方向共議同行。世界和平,我們人人有責。首先是對和平的君王有信心和懷着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做一個接近上主的「正義和公平」的人。

最後,當我們很高興地慶祝聖誕節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這些意義。不要放縱或荒淫地盡慶,而是把我們的幸福的資源和其他缺乏的弟兄姊妹分享,把光明帶給那些在黑暗中掙扎著的人士。這樣我們就能公正及虔敬地生活,永恆的幸福也會在等候著我們。祝大家有一個蒙福的聖誕節和富有意義及大愛的新的一年!

+周守仁樞機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Christ among the Rubble. @KLICONS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2023年聖誕文告

圖片:天主教香港教區

當香港和世界眾多地方正熱切準備慶祝聖誕節的時候,究竟目前的甚麼主要形勢可能怎麼樣影響我們慶祝這個節日?

每日都有戰爭和恐怖主義的新聞報道,當中也有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特別是和中國有關的,這都會對香港有著影響,以致疫情後的經濟仍然疲弱,不同行業和專業都出現了明顯的人才短缺情況。最令人心碎的是,青少年自毀行為的個案有所上升——這一切相加起來,便給人帶來無動力、甚至灰鬰的情緒,沒信心美好前景快將來臨。那為甚麼我們要慶祝?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一道皓光,光輝已射在那寄居在漆黑之地的人們身上。」(依撒意亞先知書九1)

聖誕節是慶祝天主對世人永恆大愛和忠信相伴的承諾,這承諾實現在這位新生嬰孩、即是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一起),和耶穌(意思是救世主)身上。這承諾不只為2000 多年前的人而作出,而是每年當我們慶祝聖誕節時,這承諾都會再次被肯定。

不論我們是否基督徒,這承諾在我們身處黑暗時為我們帶來光明,在我們悲傷時給我們帶來喜樂。真正的愛不為歷史、宗教、文化、政治或經濟劃下界限。任何人只要是希望慶祝生命,相信神聖會介入脆弱的現實環境,那麼聖誕節就是深切喜樂的因由。

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香港都有慶祝聖誕節,而天主子為我們先祖降生的事實,至今亦然。自開始以來,厄瑪奴耳永恒忠信的陪伴和耶穌大愛的奇蹟就從未間斷,為非基督徒也如此。然而,這些奇蹟的效果為真實的信徒來說,應該更加明顯。

那麼,我們是否都準備好去慶祝那聖誕的奇蹟?它能夠從虛耗生命的現實中驅除黑暗和疑慮。更者,我們是否願意成為這奇蹟的中介,即是,成為那些需要陪伴的人的忠信夥伴,為期待被愛肯定的人付出無條件的愛?

「(她)便生了她的頭胎男兒,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裡,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路加福音二7)

當耶穌聖嬰將要降生的時候,人們還沒準備好去迎接他。他們忙於招呼其他客人,那些他們認為更值得用時間和空間去接待的人。因此,他的誕生在馬槽裡,為新生嬰孩來說已是最不恰當的地方,更不用說為天主子了。人們的內心沒有為他預留時間和空間。

當我們的心對愛的源頭封閉起來時,便無法經驗這愛,即使它是為我們而來。當我們不關心別人時、特別是那些在社會或經濟邊緣掙扎的人,其實就是我們在判處大家要承受更長時間的苦。如果我們能為在掙扎中的人、特別是青少年和長者,騰出時間和空間,光明和喜樂也會隨之而來。

我們的社會需要提升具同理心的體諒、寬容和寬恕的文化。沒有人可以斷言自己將來不會渴望得到別人的體諒和寬恕。當建立了具同理心和慈悲的文化時,我們就能夠開始相互陪伴,攜手前行 —— 特別是與我們的青少年一起行。

我們也要讓教育工作者有時間、空間和精力去陪伴青少年。陪伴同行需要時間、內在空間、並且要不帶批判地聆聽對方的困境。但若果教育工作者被種種工作職務纏擾,即使他們想學習如何最好地陪伴學生,也只變得有心無力。請大家明白,陪伴為青少年、以至我們自己,是很有價值的聖誕禮物。因為聖誕的核心禮物,就是天主對全人類和受造界以堅定不移的愛情委身相伴。

當然,我們要感謝宗教團體和社會機構、包括政府,以至不少個別人士,他們一直在幕後努力著,幫助近年違法的青年,讓他們重新融入社會,並透過各種方式讓他們的人生繼續向前走。但仍有很多人在等待這種具希望的待遇。此外,還有一些人士特別著力去陪伴那些易受傷害的長者,長者是自殺率最高的年齡組別。

在香港的朋友們,請相信:我們值得得到比目前所有的更好。但我們必須起行,不要自憐,要離開局限著我們的安舒區,跟隨聖誕的光芒,去獲取聖誕節核心的禮物。讓我們把聖誕的光輝反射開去,把光帶給那些在黑暗中掙扎的人們。

祝大家聖誕蒙福,2024年更具智慧地面對一切快樂與挑戰!

+ 周守仁樞機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As Hong Kong and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are psyched up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Christmas festivities, what are the dominant outlooks that may colour our capacity to celebrate?

There is news of wars and terrorism continuing in daily news, geopolitical tensions concerning China in particular, which have bearings on Hong Kong, a slack post-pandemic economy, noticeable labour shortag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professions, and, most heartbreaking, the rising numbers of young people engaging in self-destructive behaviours—all these, when added up, can contribute to a flat and even darkened spirit, lacking confidence of a brighter future anytime sooner. Then why should we celebrate?

“The people who walked in darkness have seen a great light; upon those who dwelt in the land of gloom, a light has shone” (Isaiah 9:1).

Christmas is the celebration of God’s promise of eternal love and faithful companionship for all being fulfilled in this newborn baby, Emmanuel, i.e., God-is-with-us, and Jesus, i.e., the Lord is salvation. This promise was not only for those people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but each time we celebrate Christmas, the promise is re-affirmed.

This promise should give us light in our darkness and joy in our sorrows, regardless of whether we are Christians or not. Real love knows no boundaries of histories, religions, cultures, politics, or economies. Christmas is the cause of deep joy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celebrate life and have hope in the divine intervention in a frail reality.

Hong Kong is certainly a place where Christmas has been celebrated for over a century, while the reality of the Son of God being born for our ancestors up to this point in time is always the case. The miracles of the ever-faithful companionship of Emmanuel and the love of Jesus have never ceased since, even for all those who are non-Christian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ese miracles should be more pronounced for true believers.

So, are we ready to celebrate the miracles of Christmas that dispels darkness and doubts in the life-draining reality? Furthermore, are we willing to become agents of those miracles, i.e., to be faithful companions to those who need accompaniment and unconditional love for those who would appreciate loving affirmation?

“ And she gave birth to her firstborn son. She wrapped him in swaddling clothes and laid him in a manger, because there was no room for them in the inn” (Luke 2:7).

People at the time of this baby Jesus’ imminent coming were not ready to host him. They were occupied with other guests whom they deemed more worthy of their time and space. That was why he was born in a manger, a most unseemly space for any human newborn, not to mention the Son of God. People’s hearts had no time or space for him.

When our hearts are closed to the source of Love, we cannot experience it either, even though it is offered to us. And when our hearts are uncaring for others,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struggling on the social or economic margins, we are condemning each other to prolonged suffering. But if we can make the time and space for them, especially our young people and the elderly, light and joy can come in as well.

Our society needs to strengthen a culture of empathic understanding, tolerance, and forgiveness. No one can be certain that she or he will not become the yearning recipient of empathy and forgiveness in the future. For when there is an established culture of empathy and compassion, we can start accompanying and moving forward with each other— especially with our young people.

We must also allow our educators to have time, space and energy to accompany them. Walking with each other requires time, inner space, and non-judgmental listening of each other’s plights. But if our educators are already overwhelmed by the different job-related requirements, they cannot be in a position to learn how best to accompany their students, even if they want to do so. But this will be a worthy Christmas gift for our young people and ourselves as the essential gifts of Christmas are God’s committed companionship and unfailing love for all humanity and Creation.

Indeed, we can be thankful to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f religious or soci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which have been working behind the scenes helping young people, who have violated the laws in recent years, reintegrate into our society and move ahead with their lives through various means. But more are still waiting to receive such hope-filled treatments. There are also those who make special efforts in accompanying vulnerable elderlies, an age group that holds the highest suicidal rate.

My friends in Hong Kong, do have confidence in our worthiness for something much better than what we are experiencing. But we must get up, leave our limiting comfort zones, stop feeling sorry for ourselves, and follow the light of Christmas to attain the essential gifts of Christmas. Let us be the ones who reflect the light of Christmas to those struggling in their darkness.

I pray that we will enjoy a blessed Christmas. May we be endowed with wisdom to face all sorts of joys and challenges in 2024!

+ Cardinal Stephen Chow, S.J. Bishop of Hong Kong

 

北京主教香港行:一次兄弟情誼的經驗

圖片:Vatican Media

北京總教區李山主教在香港教區的訪問具有兄弟情誼和建設性。應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的邀請,11月13至15日,李山主教率領教區代表團回訪香港教區。此前,周樞機於今年4月訪問了北京教區。

據香港教區媒體的報導,李山主教衷心感謝香港的主教和弟兄姐妹促成這次交流。他說,確實感受到香港教會的發展,「讓我們收獲甚豐」。李山主教矢志汲收經驗,努力建設北京的天主教會,愈辦愈好。他也鼓勵眾人,無論遇上任何困難,仍要懷著信德,保持感恩的心,時常讚美天主。

周樞機在講話中則深切期盼,兩岸四地的天主教徒有朝一日「能夠一起相聚祈禱」。談到不久前參與的世界主教會議,樞機強調同道偕行的主角是聖神,以及香港教會在與弟兄姐妹同行中的「橋樑教會」的角色。他指出,共議乃分辨眾人的匯合點,同時正面看待分歧及其帶來的張力。

北京教區訪問團的活動始於11月13日星期一,在香港教區主教公署的小堂共同誦念晚禱。隨後,在周樞機的辦公室,雙方互贈禮物。北京主教送給周樞機一幅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神父的彩色玻璃畫,周樞機則送給李山主教一幅繪製在白色木板上的聖伯多祿和聖保祿像。

第二天,11月14日星期二,北京教區代表團參觀了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和中華殉道聖人小堂,追念傳教士將福音傳至中華土地的恩情。當天下午,李山主教前往聖神修院、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及聖神研究中心。

11月15日星期三,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彌撒。據《信仰通訊社》的消息,李山主教表示,能夠與周樞機和湯漢樞機共祭實屬難得。北京教區代表團離開香港前出席了一項神學研討會,主題為「共議同行與中國教會:共融、參與及使命」。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第三屆全球華人終身執事交流大會

圖片:香港教區終身執事委員會

【鹽與光傳媒資訊】2013年11月,時任的天主教香港教區陳志明副主教在香港籌辦了第一屆的全球華人終身執事交流大會。5年後,2018年5月13至17日在多倫多總教區舉行第二屆全球華人終身執事交流大會,大會討論了終身執事的過去、現在及將來。2023年11月13日至17日,第三屆全球終身執事交流大會在香港「明愛賽馬會香港仔服務中心」內的社區會堂舉行,而該中心的「明愛張奧偉國際賓館」則為內地、海外的參加者及嘉賓提供住宿服務。本屆主題為「新福傳與終身執事」,目的是希望大家在新福傳的環境之下去保持傳揚福音的心火。

按此閱覽大會官方網頁

96位參加者中有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華人終身執事,包括香港、澳洲、美國、加拿大、新加坡、蘇格蘭,而嘉賓有鍾安住總主教(台北總教區)、許德訓神父(台北總教區)、金載原神父(新竹教區)、盧成珉神父(新竹教區)、陸友望神父(台北總教區秘書長)、杜貴仁神父(新竹教區)、胡坡神父(北京教區)、閻獻恩神父(北京教區)、賴貴美女士(台北總教區)、林雅玲女士(台北總教區)、姚麗英女士(新竹教區)、劉炎新神父(澳門教區)。

大會的活動包括邀請不同的講者作專題講座、小組分享、朝聖、愛德服務及外出探訪、擬定未來五年計劃等等。此外,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於大會首天主持開幕彌撒,夏志誠輔理主教則於最後一天為大會主持結束彌撒。

周樞機在開幕彌撒中向全球華人終身執事分享第十六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共議同行」的經驗和反省,他勉勵終身執事和他們的太太,共同回應天主的召叫和積極回應時代徵兆的挑戰。香港教區榮休主教湯漢樞機也前去會場,給予大家鼓勵和支持。

圖片:香港教區終身執事委員會

圖片:香港教區終身執事委員會

以下是香港教區終身執事委員會主席陳志明神父的分享:

懇請大家為終身執事祈禱:

全能永生的天主, 祢揀選終身執事,
在宣道、聖祭和愛德的事務上,
協助主教及從屬於主教的司鐸團,
為人群服務,作大眾的公僕。

求祢遣發聖神降臨於他們,
使他們忠實地履行使命,
尤其是信仰所宣講的,
教導所信仰的,以及實行所教導的。

上主願他們具備福音中的各種美德:
仁愛無私、關顧貧病、威信有節、
純樸良善、信守內心紀律。

願他們對教會忠貞不移,
以純潔的良心作美好的見證,
今生全心追隨你的聖子,
來日在天上與祂共享王權。

因主耶穌基督之名,
求祢俯聽我們的祈禱。
亞孟。

來源:香港教區終身執事委員會

相關節目:

天主教香港教區周守仁主教履任樞機求恩彌撒

圖片:天主教香港教區視聽中心

【鹽與光傳媒資訊】香港時間,2023年11月4日(星期六)時間下午3時,天主教香港教區於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 「周守仁主教履任樞機求恩彌撒」,由周樞機主禮,榮休主教湯漢樞機、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夏志誠輔理主教、104位司鐸共祭及20位執事襄禮。當天有大約一千名教友及來賓到場參與,當中包括其他基督宗教團體的兄弟姐妹。

圖片:天主教香港教區視聽中心

按此下載禮儀經文

按此下載《頌恩:信友歌集》

以下是周樞機的講道全文:

若 8:1-11

當上樞機後,我便有一所領銜聖堂, 這代表我是羅馬教區的神職人員,因為樞機是羅馬主教,即教宗的顧問和助手。大家都可能已知道我的領銜聖堂就是聖洗者若瀚 ·喇沙 。我知道後心中也發出會心的微笑。現在一位耶穌會士成為聖喇沙聖堂的領銜主教。

今天我選擇的兩篇聖言正是要向大家表達這個共議同行的教會,我作為她的樞機的使命。主耶穌在今天的福音中,他不以自己為天主子或善人的身份自居。他很明白那位婦人,她很可能是一位性工作者,要在她「工作」時捉著她不會太難。在捉拿她的男人當中有些是可能「認識」過她的。難道他們當中沒有人也犯過罪嗎?不過看見他人的不道德總比看見自己的問題來得易得多。要他人先悔改過來比要自己做同樣的也來得較易。

耶穌同樣看穿那些經師和法利塞人的心思,要借他的口來殺人, 來為難他。主耶穌對那位罪婦顯得更有同理心,他要保護她,也要還她身為小眾應有的尊嚴。你們當中誰沒有罪,比她神聖的,就向她投石吧!

主耶穌說這番說話是冒險的,可以得罪那些指控者,也可能會被誤會是助長不道德行為,但是他就不會害怕這些俗世的顧忌。耶穌就是要那些社會和宗教賢達明白,那罪婦和他們的神聖尊嚴在上主的大愛中並無差別。同時,他也鼓勵那位婦人不要再犯罪了。正因為主耶穌對她的同理心和體恤,她的內心才可能更有力量作出行為上的改變。

我們作為上主的子民,我們會否也不摒棄某些人於門外,把他們看作是該死的罪人?反而是給他們尊重?在上主面前每一位都是平等被愛的,因為我們和萬物眾生都是在上主的愛內受造的。無分種族、文化背景、性別、年紀、經濟或教育背景、有或無宗教信仰、政治或其他不同取向,包括性小眾、善人或罪人、我們個人的喜歡或鄙視的人等等,都是以上主神聖的肖像所造的。在十字架的大愛內被救贖了,在這個愛的使命中,我們作為天主子民的就要成為上主愛的橋樑,為修和共融努力。

教會應該先是生活戰場上的療傷站,為我們在香港的兄弟姊妹來說,這是我們對大愛的上主的𠄘擔。

+ 周守仁

1 Cor 9:19-23

My sisters and brothers, and friends, some asked me curiously what Pope Francis whispered in my ear after he had put on the cardinal ring and biretta for me. Well, it was not any juicy gossip but about the mission with China.

Hong Kong has long played a significant bridging role of connecting the East and the West. The Catholic Church in Hong Kong was also entrusted with the role of a bridging Church since Pope John Paul II, especially in connecting the Church in Mainland China with the universal Church. For us Christians, connection is understood in the light of communion, based on the Holy Trinity and the Eucharist. We share one Love, one Life, and one Body.

Hence, our lives and fates are intimately connected, both spiritually and existentially through communion as Christians. “Communion” is one of the three themes, besides miss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 Synod on synodality. We are encouraged to put ourselves in the shoes of the other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and feel for them. In other words, we become like the others so that we can walk with them for a lifegiving and blessed future.

“To those outside the law I became like one outside the law… to win over those outside the law. To the weak I became weak, to win over the weak. I have become all things to all, to save at least some. All this I do for the sake of the gospel, so that I too may have a share in it.”

Being a bridging church does not mean we only focus on areas outside of Hong Kong. In fact, there are many individuals and groups in Hong Kong who are painfully disconnected with others and their society. I dare say that we, too, would love to be better connected and to become fully whole. Therefore, if all of us can just take a few steps reaching out to those who are disconnected with us, either in the physical or digital worlds, we too can be healed.

During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Synod of Bishops which has just concluded, we learned how to connect with participants whose views, on some critical matters, were clear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urs. There were divergences, which we honored. But divergences did not stop us from identifying convergences where we could meet. And through these convergences we were able to have hope and strength to anticipate our next session in October 2024.

All in all, we learn to walk with one another for a better future, not just for the Church, but more importantly, for our humanity and common home.

Ad Majorem Dei Gloriam!

+ Stephen Chow, S.J.

資訊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兩岸三地的神長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中「共議同行」

【鹽與光傳媒資訊】第16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常務會議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舉行,在464名與會者中,包括兩岸三地的神長。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在他個人Facebook社交平台上發布了在大會中與兩岸三地的主教及神父的合照,他表示教宗很歡喜眾位弟兄能聚首一堂。感謝周守仁樞機授權《鹽與光傳媒》轉載圖片及發文,以下是周守仁樞機的發文:

兩岸三地的主教及神父在世界主教代表大會中「共議同行/同道偕行」。難得的機會。

Bishops and priests from Mainland, Taiwan, and Hong Kong get together at the Synod of Bishops, starting to experience synodality.

Photo Credit: Cardinal Stephen Chow 圖片提供:周守仁樞機 【左至右:姚順主教(內蒙古集寧教區)、周守仁樞機(香港教區)、楊永強主教(山東周村教區)、浦英雄主教(台灣嘉義教區)、丁楊神父(重慶教區)。From left to right: Bishop Anthony Yao, Cardinal Stephen Chow, Bishop Joseph Yang,  Bishop Norbert Pu (Diocese of Chiayi, Taiwan), Fr. Ding.】

教宗告訴我他為此開心。請為這個大會及兩岸的教會更多基督徒的共融合一的機會祈禱!

Pope Francis tells me he is happy about this. Please pray for the Synod and for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 churches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to experience unity and communion in the Christian way.

Photo Credit: Cardinal Stephen Chow 圖片提供:周守仁樞機 (左至右:楊永強主教(山東周村教區)、周守仁樞機(香港教區)、姚順主教(內蒙古集寧教區)、丁楊神父(重慶教區)。From left to right: Bishop Joseph Yang, Cardinal Stephen Chow, Bishop Anthony Yao, Fr. Ding.)

資訊提供:Cardinal Stephen Chow 周守仁樞機

Photo Credit:Rodney Leung / Salt+Light Media

教宗方濟各擢升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為樞機

圖片拍攝:RodneyLeung , 鹽與光傳媒


教宗方濟各於2023年9月30日於梵蒂岡主持御前會議擢陞21位新樞機,其中一位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周守仁主教。周樞機為教會歷史上第八位華人樞機。周守仁樞機懇請教友繼續為他及天主給予香港教區的使命祈禱。

按此下載周守仁樞機官方相片。

重溫:

來源: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的牧徽介紹

圖片:天主教香港教區

帽子:鮮紅色

穗子:鮮紅色

穗子共三十條,分左右兩邊,各五層十五條,呈金字塔形

候任樞機周守仁主教的樞機牧徽內容與其主教牧徽的內容相同,同樣由六個相同部分組成。

候任樞機周守仁主教的樞機牧徽的主要顏色是鮮紅色,樞機穿著鮮紅色作為殉道者鮮血的標誌,它與宗教、奉獻和犧牲有關,這是因為作為樞機,必要時,會為自己的信仰作證,「流血」亦在所不辭。

候任樞機周守仁主教的樞機牧徽是由六個部分組成:

1. 耶穌會的符號

IHS(古代「耶穌」的符號),是「耶穌」希腊文 IHΣOΥΣ 的前三個字母 IHΣ。下方是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三口釘,像徵修道生活的三個聖願:服從、貧窮和貞潔;這對我們來說,是追隨基督的方式。“H”上方十字架的橫線,表示 IHS 是「耶穌」希腊文 IHΣOΥΣ 的縮寫。陽光像徵基督的神性。

2. AMDG

耶穌會的座右銘「愈顯主榮」。 上主本不需要我們把榮耀給他,但我們該在生活及服務中,為上主帶來更大的光榮。

3. 長頸鹿

長頸鹿有一顆大大的心,像徵慈悲、包容和慷慨。它的長脖子使它擁有無際的視野和深遠的願景。

4. 中心標志

多元合一。不同的顏色和形狀,像徵人和事的獨特性和獨立性,需要獲得尊重,並以同理心來理解。它們交織在一起,像徵結合、相互關系,及它們的共同性。交織而成的圓環,像徵朝著更大的整體來發展。

5.帶來樹枝的鴿子

飛進來的鴿子像徵聖神。賴聖神的引導和分辨,我們才知道如何前進。鴿子帶著的橄欖枝,長出天虹顏色的葉子,像徵希望,及上主對生命和創造的承諾。

6. 大橋

青馬大橋將兩片被水相隔的陸地連接起來。我們教會的使命正是成為橋梁,讓不同界別走在一起,彼此相遇。橋下的流水像徵時間流逝,但教會肩負的橋梁使命將延續不斷。

候任樞機周守仁主教懇請教友
繼續為他及天主給予香港教區的使命祈禱。

來源: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

相關資訊

教宗宣布召開御前會議擢升21位新樞機,當中包括周守仁主教及慈幼會總會長

周守仁主教簡介

天主教香港教區

教宗方濟各:我向高尚的中國人民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9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蒙古烏蘭巴托草原體育館主持彌撒,並在禮成之際請香港教區榮休主教湯漢樞機和即將擢升為樞機的現任主教周守仁到他的身邊。

教宗說:「這裡有兩位主教弟兄、香港榮休主教和香港現任主教。我願藉著他們在場的機會,向高尚的中國人民表達熱切的問候。對於全體人民,我致以最美好的祝福,向前邁進、永遠向前進!對於中國天主教徒,我要求他們做好基督徒和好公民。謝謝大家。」

教宗發表這段問候詞時,台下傳來「教宗萬歲」的歡呼聲。最先發出呼聲的兩名婦女正是來自香港。在場大約還有200名中國人,他們搭乘火車、飛機或開車來到烏蘭巴托。有些人從中國大陸出發,也有些人從澳門和台灣而來。

此前,在啟程前往蒙古的專機上,教宗在途經中國領空時,向國家主席習近平拍發了電報。教宗寫道:「我一定為貴國的福祉祈禱,為你們所有人呼求團結與和平的神聖祝福。」

北京方面通過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教宗方濟各的祝福予以回應。中國表示「願繼續與梵方相向而行,進行建設性對話,增進理解,積累互信,推進雙方關係改善進程」。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公教報:周守仁主教談訪問北京教區

2023年4月20日,周守仁主教與李山主教(右)在北堂共祭彌撒 (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3年4月28日,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發出有關「周守仁主教接受天主教香港教區週報訪問談訪問北京教區」的新聞公告及訪問圖輯。公告如下: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輔理主教夏志誠及副主教蔡惠民神父應天主教北京教區李山主教之邀請訪問北京教區,為期五天 (417 – 21) 的訪問行程已圓滿結束。

周主教於本周一(24日)接受教區週報《公教報》及《Sunday Examiner》訪問,題為《周守仁主教訪北京教區締造共議同行、互愛互補》。

周主教訪問北京教區
網上文字訪問請按以下連結:

中文:《公教報》訪問

英文:《Sunday Examiner》訪問

2023年4月17日,北京教區接待香港教區,給香港送上寫有「同道偕行」的墨寶。同道偕行(共議同行)是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本年會議的主題。(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2023年4月17日,在北堂舉行為可敬者利瑪竇神父宣福祈禱會。(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2023年4月19日,往利瑪竇墓園憑弔。(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按此閱覽更多相關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