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期第四主日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
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
(若10: 27)
在今天福音的前幾節,即24至26節,
那麼所謂耶穌的羊,是怎樣的羊呢? 羊,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代表著和平、善良、美好、知仁、知義、
古人雖然未有接觸過天主,不過可能因為透過觀察等,
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聖言中聽到耶穌的「聲音」,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使耶穌成為我們的善牧。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在今天福音的前幾節,即24至26節,
那麼所謂耶穌的羊,是怎樣的羊呢? 羊,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代表著和平、善良、美好、知仁、知義、
古人雖然未有接觸過天主,不過可能因為透過觀察等,
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聖言中聽到耶穌的「聲音」,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使耶穌成為我們的善牧。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復活期第四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全能永生的天主,求祢帶領我們,分享天上諸聖的喜樂生活;願我們這卑微的羊群,跟隨勇毅的牧人,抵達同一的居所。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除基督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
恭讀宗徒大事錄 4:8-12那時候,伯多祿充滿聖神,向他們說:「各位百姓首領和長老!如果你們今天詢問我們,有關向一個病人行善的事,並且他怎樣痊瘉了,我很高興告訴你們和全以色列百姓:是憑納匝肋人耶穌基督的名字,即是你們所釘死,天主從死者中所復活的那一位;就是憑著祂,這個站在你們面前的人好了。這位耶穌,為你們就是『匠人所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除祂以外,無論憑誰,決無救援,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其他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 118:1,8-9,21-23,26,28,29
眾: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
領:請你們讚頌上主,因為祂是美善寬仁,祂的仁慈永遠常存。投奔到上主的懷抱,遠遠勝過信賴世人。投奔到上主的懷抱,遠遠勝過信賴官僚。
眾: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
領:我感謝你,因為你應允了我,並將你的救恩賜給了我。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這是上主的所作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
眾: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
領:奉上主之名而來的,應受讚頌。我們要由上主的聖殿祝福你們。祢是我的天主,我感謝祢;我的天主,我高聲頌揚祢。請你們讚頌上主,因為祂是美善寬仁,祂的仁慈永遠常存。
眾:匠人棄而不用的廢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讀經二(我們要看見祂實在怎樣。)
恭讀聖若望一書 3:1-2親愛的諸位:請看父賜給我們何等的愛情,使我們得稱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們也真是如此。世界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為不認識父。可愛的諸位,現在我們是天主的子女,但我們將來如何,還沒有顯明;可是,我們知道:一顯明了,我們必要相似祂,因為我們要看見祂實在怎樣。──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說: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眾:亞肋路亞。福音(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
恭讀聖若望福音 10:11-18那時候,耶穌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傭工,因為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見狼來,便棄羊逃跑;狼就抓住羊,把羊趕散了;因為他是傭工,對羊漠不關心。「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我並且為羊捨掉我的性命。我還有其他羊,還不屬於這一棧,我也該把他們領來,他們要聽我的聲音;這樣,將只有一個羊群,一個牧人。「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這是我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上主的話。
各位尊敬的弟兄姊妹,大家好!
今天我們慶祝復活期第四主日「善牧
就像伯多祿在讀經一中,坦然無懼的向羣衆
親愛的諸位,
話說回來,
說到微不
就在整頓女兒遺物之時,父母卻發現那小包包和內𥚃的字條
的確,由那女孩的五十七分錢開始,藉著牧師和各善心人士的幫忙,加上天主的祝福,結果築成今
所謂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如果我們為主傳福音,做好事,那怕微少,天主一定會悅
聖母進敎之佑,為我等祈!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復活期第四主日是國際聖召節,教會很關心聖召問題,各地教區及修會都盡力宣傳聖召。本人有幸曾被前省會長斐林豐神父,委任負責中華會省的聖召策勵,在港澳台與會士、青年及使命伙伴一起推動「聖召文化」。「聖召文化」是梵二大公會議的成果。可惜, 梵二大公會議文件的中文翻譯,把原文「聖召」(拉丁原文VOCATIONE)誤譯作「使命」,(參閱《教會》教義憲章第五章 論教會內普遍的成聖使命,應譯作「論教會內普遍的成聖召叫」)。這說法,忽略了梵二更新的原意—— 對聖召的意識和視野,本來這是神職、修道及平信徒培育的基礎,繼而在教區及修會,發展出一套完整綜合、具聖召幅度的組織架構及培育計劃。感謝天主! 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九三年第十三屆聖召節文告中,重申這牧靈視野。
何為「聖召文化」?
聖召是指被天主召叫及人的回應; 文化是指一種演變,努力不懈,且不斷更新的推展方式。參閱《教會》教義憲章的附錄,梵二的教父們引用了大量聖方濟沙雷氏及聖若望鮑思高的思想,強化聖召文化的概念。聖方濟沙雷氏及聖若望鮑思高的精神,就是把聖德平民化,年青化,回應聖召就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成聖。否則,若我們缺乏聖德,在實踐使命時便大打折扣。
推動聖召:良心的培養
讀經一記載伯多祿宣講時,竟受到猶太人醋意大發。教會初期,猶太人心胸狹窄,很難接受救恩的普遍性,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經過伯多祿多番解釋,他們終於了解,「凡接受他的話的人,都受了洗;在那一天約增添了三千人。」(宗二41 )耶穌的救恩否定任何的排斥或歧視;基督願為每個人甘心傾流祂的血。所以, 耶穌以十架的典範,培育宗徒具有作證的勇氣。同樣,聖召就是要培養人的良心,使之敏於倫理及神修的價值,從自身到社會,勇於維護並促進信仰所肯定的人性尊嚴、團結共融、人類一家等理想。本人贊同一些前輩的說法:「不懂得做人( 善人) , 就不懂做個好的基督徒!」善永遠是愛的基礎,是推動聖召的開始。
推動聖召:辨識及回應
聖召是天主的邀請,多次藉著人的說話與見證發出。答唱詠選自聖詠第二十三首,相信是最為人熟悉及流行的聖詠。上主派遣牧人, 牧人會給羊兒信心,讓羊兒知道上主在生命中,時常看守在側。我們應該謹慎,特別是家庭、教會、社會中的牧人,別因自己的私慾偏情,急功近利或阿諛奉承,立壞榜樣,相反, 應盡力身教言教。此外,教會、家庭及學校,應營造氛圍,讓年輕人易於聆聽天主的聲音,肯定自己內在的最深渴求,並且提供適當的支援,使他們懂得分辨及有勇氣去回應。
推動聖召:重視人心對主的渴望
基督徒就是回應天主的召叫,我們效法耶穌基督,活出祂真正的人性及愛。福音中:「我是羊的門…我就是門,誰若經過我進來,必得安全」(若十7,9);耶穌自喻是門,因為善牧希望所有的羊終歸一棧。在事事講求效率、成果的今天,人際關係變得支離破碎,每個人都承受著極大的孤獨感。正正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天主的召叫來得更為適切,回應人願意擺脫孤單,與主與人建立關係。聖召文化所鼓勵的,是由重建與天主關係開始,並在祂內聆聽主的召叫,肯定自己內在的最深渴求。現時新冠狀病毒肆虐,我們更需藉祈禱,陪伴與聆聽,去關懷身邊的人。
總結
其實,推動聖召不是個人能力可以承擔,而是大多數人不斷努力的結果; 要在教會內建立一種文化,絕非一朝一夕,或一小撮人的事。教會絕不該以功利而短視的眼光,去增加修道人數為目標,因為這樣完全相反聖召的本意。同時,信友也應意識,「聖召」不等同修道聖召;因為每個人及基督徒都是回應聖召(《教會》教義憲章40 )。我們要找到自己的聖召,在自己的崗位上建設教會。讓我們為修道及神職聖召祈禱, 也為所有牧者及獻身者祈禱;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說:今日世界特別需要的是「見證」。慈母教會需要更多的好榜樣,才使聖召開花結果。
瑪利亞,聖召之母,為我等祈!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復活期第四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全能永生的天主,求祢帶領我們,分享天上諸聖的喜樂生活;願我們這卑微的羊群,跟隨勇毅的牧人,抵達同一的居所。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天主已把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
恭讀宗徒大事錄 2:14,36-41五旬節那天,伯多祿就同十一位宗徒站起來,高聲向群眾說:「猶太人,及所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請你們留意,側耳靜聽我的話!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已把你們所釘死的這位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他們一聽見這些話,就心中刺痛,遂向伯多祿和其他宗徒說:「諸位仁人弟兄!我們該作什麼?」伯多祿便對他們說:「你們悔改罷!你們每人要以耶穌基督的名字受洗,好赦免你們的罪過,並領受聖神的恩惠。因為這恩許就是為了你們和你們的子女,以及一切遠方的人,因為都是我們上主天主所召叫的。」他還講了許多作證的話,並勸他們說:「你們應救自己脫離這邪惡的世代。」於是,凡接受他的話的人,都受了洗;在那一天約增添了三千人。──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 23:1-3,3-4,5,6
眾: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領: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祂使我臥在青綠的草場,又領我走近幽靜的水旁,還使我的心靈得到舒暢。
眾: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領:祂為了自己的名號,領我踏上了正義的坦途。縱使我應走過陰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險,因祢與我同在。祢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和舒暢。
眾: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領:在我對頭面前,祢為我擺設了筵席;在我的頭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滿溢。
眾: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領:在我一生歲月裡,幸福與慈愛常隨不離;我將住在上主的殿裡,直至悠遠的時日。
眾: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讀經二(你們現在卻被領回,歸依你們的靈牧和監督。)
恭讀聖伯多祿前書2:20-25親愛的諸位:你們如果因行善而受苦,且堅心忍耐,這纔是中悅天主的事。你們原是為此而蒙召的,因為基督也曾為你們受苦,給你們留下了榜樣,叫你們追隨祂的足跡。祂沒有犯過罪,祂口中也從未出過謊言;祂受辱罵,卻不還罵;祂受虐待,卻不報復,只將自己交給那照正義施行審判的天主;祂在自己身上,親自承擔了我們的罪過,上了木架,為叫我們死於罪惡,而活於正義。你們是因祂的創傷,而獲得了痊瘉。你們從前有如迷途亡羊,現在卻被領回,歸依你們的靈牧和監督。──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主說: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眾:亞肋路亞。福音(我是羊的門。)
恭讀聖若望福音 10:1-10那時候,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凡不由門進入羊棧,而由別處爬進去的,便是賊,是強盜。由門進去的,纔是羊的牧人。看門的給他開門,羊聽從祂的聲音;祂按名字呼喚自己的羊,並引領他們出來。當祂把羊放出來以後,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隨祂,因為羊認得祂的聲音。羊決不跟隨陌生人,反而逃避祂,因為羊不認得陌生人的聲音。」耶穌給他們講了這個比喻。他們卻不明白他所講的是什麼。於是,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我是羊的門;凡在我以前來的,都是賊和強盜;羊沒有聽從他們。我就是門,誰若經過我進來,必得安全;可以進,可以出,可以找到草場。賊來,無非是為偷竊、殺害、毀滅;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上主的話。
各位尊敬的主內弟兄姊妹,大家好!
今天我們慶祝復活期第四主日「善牧主日」,敎會提醒我們耶穌是我
今天的第一篇讀經,
的確,今時今日,世風日下,我們都要在祈禱中問問耶穌,我該作什
事實上,耶穌基督不單止救了我們,祂願意所有人得救,你我都是祂
那麼,是不是求天主多加聖召,我們就可以袖手旁觀呢?抑或,最好
每年善牧主日,敎會都會選用若望福音第十章但不同的章節來闡明耶
請問那𥚃有一位創造宇宙的真神願意捨生棄命來尋找亡羊回歸羊棧?
各位尊敬的弟兄姊妹,
「
在朋友圈子中,多作善良的慰問,多鼓勵少批評,對鄰人亦要憐憫!
至於兒女和孫兒們,
人生如流水,真的不要事事計較,對自己也要寬容一點,學習時常微
大聖若瑟,聖母浄配,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Copyright © 2023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