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三鐘經:耶穌並非魔術般地解決我們的問題,而是使我們強壯

「凡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使你們安息」(瑪十一28)。教宗方濟各7月9日中午在誦念三鐘經前的講話中,反省了耶穌的這句話。

教宗表示:「每當事情不順時,即使難以應對,我們也要走出自己,跟隨上主。祂使我們強壯,把我們從流沙中救出,好讓我們伸出手來,舉目注視那真正愛我們的人。」

「單單走出自己還不夠,我們還需知道走向哪裡。我們應向耶穌開放自己的生命,不停留在虛幻的目標上。這些虛幻的目標向人許下安息和些許娛樂,擔保人平安並讓人消遣。之後,我們仍處在以前的孤獨狀況,因此這些都是煙火。耶穌卻為我們指出了應去的地方:『你們都到我跟前來吧!』」

教宗說:「面對生活重擔或令我們悲痛的情況,我們總是嘗試著與傾聽我們的人談談這件事,他可以是一位朋友,或一位專業人士。這樣做很有益處,但我們卻不可忘記上主。我們不可忘記向祂開放自己,向祂講述我們的生活,把人和事託付於祂。在我們的生命内可能有一些從未向祂開放的區域,這些區域處在黑暗中,因為它們從未見到上主的光。」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若某人有這暗區,就應尋找耶穌,去找一位慈悲的使徒,一位司鐸,你們要去。但你們要去找耶穌,向祂陳述這暗區。耶穌今天對我們每一個人說:『要勇敢,別向生活的重擔屈服,別把自己封閉在恐懼和罪過中,而要到我跟前來!』」

教宗說:「當事情不順利時,停留在那裡,躺在遠處不動就錯了。這似乎顯而易見。然而,要起來應對和開放自己卻是那麽困難!這不容易做到。在黑暗時刻我們自然願意獨處,反覆思量生活是多麽不公道,別人是多麽忘恩負義,以及世界是多麽惡。我們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

「我們有時領教過這種可憎的經歷。但如果我們因此而自我封閉,就會看一切都是黑暗的。我們甚至會對悲傷習以為常,使其成了家中的熟客:那令我們沮喪的悲傷是一件不好的事。」

「耶穌則願意解救我們脫離這些『流沙』,祂對我們每一個人說:『來吧!』『祢對誰說啊?』『你,我說的就是你,你要來』。因此,走出的途徑在於建立關係,在於伸出手來,舉目注視真正愛你的那一位。」

教宗接著表示:「上主等待我們,祂並不是魔術般地解決我們的問題,而是使我們因著這些問題而變得強壯;祂除去的並不是我們的生活重擔,而是我們心中的焦慮;祂不使我們免除十字架,而是與我們一起背負十字架。若我們與上主同在,每個重擔就會變得輕鬆,因為祂就是我們尋找的安息。」

「耶穌一旦進入我們的生命,平安就隨之而來,並且在考驗和困苦中也會留駐我們内。我們要到耶穌跟前,向祂奉獻我們的時間,每天在祈禱、信賴和個人的交談中與祂相遇;我們要熟悉祂的聖言,大膽地重新發現祂的寬恕,以祂的生命之糧來消除我們的飢餓。」

教宗最後勉勵信友們說:「我們要學會到耶穌那裡去,在這暑期中設法讓勞累的身體稍作休息,而且不忘在上主那裡找到真正的安息。」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拒絕雙面心,而要做耶穌的大使

三鐘經

啟:主的天使向瑪利亞報喜,
應:她因聖神受孕。 (聖母經一篇)
啟:我是主的婢女,
應:請照你的話,在我身上成就吧! (聖母經一篇)
啟:天主聖子降生成人,
應:居住在我們人間。 (聖母經一篇)
啟:天主聖母,請為我們祈求。
應:使我們堪當承受基督的恩許。
啟:請眾同禱:
應:天主,求祢把祢的聖寵傾注我們心中;使我們既因天使的報喜,得知祢聖子降生成人,亦賴祂的苦難及十字聖架,獲享復活的光榮。因我們的主基督。亞孟。
啟: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
應: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亞孟。

2017年7月2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誦念三鐘經。教宗從主日福音談起,論及我們與耶穌的關係和我們的見證。

教宗指出:「使徒傳教生活的兩個重要方面:我們與耶穌的關係遠勝於其他任何關係;傳教士不是傳播自己,而是傳播耶穌,藉著祂傳播天父的愛。父親的慈愛,母親的溫柔,弟兄姐妹之間的親密友誼,都不能比基督更重要,即使這一切非常好、也很合理。」

教宗解釋:「這不是因為上主希望我們做個沒心肝、不感恩的人,相反地,這是因為做門徒的條件要求我們把與老師的關係擺在首位。任何一位門徒,無論是平信徒、司鐸,還是主教都是如此。或許我們對一個基督徒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你與耶穌相遇嗎?你祈求耶穌嗎?」

「誰願意被引入這種與主耶穌的愛和生活的關係,就能成為祂的代表,祂的『大使』,尤其具有祂做事和生活的方式。因此,只要我們能夠謙卑承認自己的限度和錯誤,它們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要有一顆雙面的心。」

教宗勉勵我們:「要秉持一顆純樸、合一的心,不要一隻腳穿兩隻鞋,而要對自己誠實、對他人誠實。雙面派別不是基督徒的作為,耶穌因而為祂的門徒祈求天父,好使他們不陷入世界的精神。你要麼與耶穌同在,要麼與世界的精神同在。」

教宗然後談及司鐸、天主聖潔子民和主耶穌之間的相互關係。

教宗說:「天主子民對司鐸的關懷和接納,有助於使他們做個好神父!因為在傳教使命中存在一種相互性:如果你為耶穌捨棄一切,子民就能在你身上認出耶穌;同時這將有助於你每日不斷地歸向祂,更新和淨化自己,使你絕不妥協,超越種種誘惑。一個司鐸越是靠近天主子民,他就越覺得與耶穌親近,一位司鐸越是親近耶穌,他就越覺得靠近天主子民。」

最後,教宗勉勵廣場上的朝聖者走童貞聖母瑪利亞的道路:「她親身經歷了為愛耶穌而捨棄自我的意義,賦予了親情一種新的意義,首先從相信耶穌開始。」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主顯節三鐘經:我們要全心朝拜耶穌

2017年1月6日主顯節正日中午,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三鐘經祈禱活動。

他勉勵信眾說:「讓我們效法賢士,切莫僅獻給耶穌零碎的時間,或只是偶爾想起祂,否則我們得不到祂的光。我們要效法賢士,跟隨耶穌之星,踏上旅途,炫耀光芒,全心朝拜上主。」此外,教宗還委託窮人,分送給在場每人一本有關慈悲的小冊子。

耶穌為眾人閃耀光芒,其象徵物是星辰。《瑪竇福音》記載,賢士們選擇跟隨耶穌之星的引領,前去白冷城朝拜祂。

教宗指出:「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星辰,指引方向的閃耀光芒。我們必須選擇要跟隨哪一顆星。舉例而言,間歇性的光芒時亮時暗,有如生活中的小樂事:它們雖好,卻美中不足,因為它們都很短暫,無法留下我們所求的平安。」

「其次是耀眼的光芒,那是金錢和成就之光。它們很吸引人,但其強光卻令人頭暈目眩,使得光榮的夢想變得更加黯淡無光。賢士們則邀請眾人跟隨恆久且柔和的光,它從不消逝,因為它不屬於這個世界。這光來自高天,卻在心中閃耀:它是耶穌的真光。耶穌是我們的光:這光不叫人眼花撩亂,卻予以陪伴,賜下唯一的喜樂。」

教宗鼓勵信友們回應依撒意亞先知的邀請:「『起來炫耀吧!』(依60:1),並在世上的許多流星中,選擇跟隨耶穌的明星。我們只要跟隨耶穌之星,便將獲享喜樂,如同賢士們『一見到那星,極其高興歡喜』(瑪2:10),因為哪裡有天主,那裡就有喜樂。」

教宗勉勵眾人切莫害怕耶穌之光,卻要向上主敞開心門。

他說:「我尤其鼓勵那些失去追尋的力量,筋疲力盡的人,那些被生活的黑暗壓垮,因而澆熄渴望的人:你要起來,鼓起勇氣,耶穌之光能戰勝最漆黑的黑暗。」

那麼,我們要如何尋獲耶穌的神聖之光呢?

教宗答道:「我們要步武賢士們的芳蹤;福音記載,他們始終在前行。事實上,誰若想得到光明,他就必須走出自我,出去尋找:他不能自我封閉,停滯不前,只顧周遭發生的事;他必須用自己的生命下注。基督徒的生活是持續前行的旅程,充滿希望和尋找;就如賢士們的旅程,即使暫時看不見星光,也要繼續前行。」

賢士們找到耶穌聖嬰後,「遂俯伏朝拜了祂」(瑪2:11)。

教宗強調:「賢士們並沒有只看耶穌一眼,誦唸一篇固定的禱詞,然後轉身就走。不是的,賢士們朝拜耶穌:他們與耶穌進入個人的愛的共融,並且獻上黃金、乳香和沒藥,也就是他們最珍貴的財物。讓我們效法賢士,切莫僅獻給耶穌零碎的時間,或只是偶爾想起祂,否則我們將得不到祂的光。我們要效法賢士,跟隨耶穌之星,踏上旅途,炫耀光芒,全心朝拜上主。」

誦唸三鐘經後,教宗提及東方教會團體將於1月7日慶祝聖誕節。教宗懷著「喜樂的友愛精神」,祝賀他們在聖誕節充滿「光明與平安」。此外,教宗還委託3百多名窮人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分送給在場每人一本有關慈悲的小冊子,並為這些窮人志工提供午餐。

教宗說:「賢士們獻給耶穌賀禮。談到賀禮,我也想要送給你們一份小禮物:雖然沒有駱駝,但我要送給你們一份禮物,一本題名為《慈悲聖像》的小冊子。天主所賜的禮物是耶穌,祂是天父的慈悲。因此,為了紀念天主的這份厚禮,我要送給你們一份禮物;窮人、無家可歸者、難民,以及許多志工和會士們將分發給你們這份禮物。我向他們致以熱切的問候及由衷的感謝。」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效法聖母瑪利亞謙卑地向天主說「是」

blog_1481258383

12月8日,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中午時分,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教宗說:「藉著聖母瑪利亞回答的『是』,耶穌開始了祂的人類道路旅程。」

在當天的讀經中,創世紀向我們展示人類原始的「不」,當人類選擇自給自足而向天主說的「不」。福音記述則預報耶穌誕生,向我們呈現瑪利亞的「完全的是」。

教宗指出:「天主來居住在我們中間,降生成人,與我們一樣。這事藉由瑪利亞在天使報喜時說的『是』而完成。透過這個偉大的『是』,耶穌開始了祂的人類道路旅程。祂在瑪利亞內開始,最初幾個月的生命是在媽媽的腹中度過的。祂不是以強而有力的成人出現,而是與人一樣,慢慢成長。耶穌與我們一樣,除了一件事,除了那個向天主說的『不』,除了罪以外。」

「因此,耶穌選擇了瑪利亞,唯一沒有罪惡的受造物,毫無玷污。瑪利亞的『是』是圓滿的、無條件的『是』。原始父母的『不』封閉了人類通往天主的道路,而瑪利亞回答的『是』則在我們中間開啟了走向天主的道路。」

教宗強調:「瑪利亞的『是』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是』,這個謙卑的『是』推翻了原始父母傲慢的『不』。忠實的『是』治癒了不服從,顛覆了自私的罪。我們每個人也有一個由向天主說『是』和『不』所構成的救恩史。然而,有時我們是説半個『是』的專家:我們很棒,假裝不很明白天主對我們的渴望,但良知會提醒我們。」

「我們也很狡猾,為了不向天主說出純粹的『不』,我們會說:『可是,對不起,我不行』;『今天不行,我想明天可以』;『明天我將會更好,明天我將祈禱,我將做得更好。但是,是明天』。這種狡猾的態度使我們遠離『是』,遠離天主,並把我們帶向『不』,說『不』的罪惡和平庸的態度。此外還有常說的『是,但是』;『是,上主,但是』。這樣做,我們就會關閉善的大門,因為不向天主回答『是』,邪惡便會乘虛而入。相反的,每一個圓滿的向天主說的『是』會是一個新的歷史起源,向天主說『是』是真正的『原始』;它是原始,不是罪惡,罪惡使人的內在老化。你們有想過這一點,罪惡使人的內在老化嗎?它使我們老得很快!任何一個向天主說的『是』,為我們和他人而言都是救恩史的起源。」

教宗說:「在這將臨期,天主渴望探望我們,等待我們說『是』。讓我們懷著慷慨和信賴的態度向天主說:『我相信祢,我愛祢,在我內完成祢的旨意吧!』」

誦念三鐘經後,教宗向在場的信眾說:「依循傳統,今天下午,我將前往西班牙廣場,向無染原罪聖母像致敬,並在聖母像下祈禱。隨後,我將去聖母大殿向羅馬人民救援之母祈禱。我請你們在精神上與我同在,向我們天上的母親表達孝愛之情。」

此外,教宗方濟各在當天的三鐘經祈禱活動中也特別念及遭到強烈地震襲擊的印尼蘇門答臘島的人民。印尼蘇門答臘島亞齊省於前一天(12月7日)發生6.5級地震,導致100多人在這次災難中死亡。

教宗說:「我保證為遇難者和他們的家人,也為傷者和那些失去家園的人祈禱。願上主賜予印尼人民力量,並支持救援工作。」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三鐘經:謙卑行事,為愛天主而服務近人

blog_1472563124

8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朝聖信友誦念三鐘經。在念經前的講話中,教宗講解了主日福音,強調福音之路就是為近人服務,避免傲慢和追名逐利。

主日福音記述,耶穌在一個法利塞人首領家中吃飯,看到賓客爭選首席,便以比喻教訓他們謙卑行事。

教宗評論道:「歷史教導我們,驕傲、追名逐利、虛榮、炫耀是導致許多惡的原因。耶穌教訓我們應該選擇末席,也就是不自大、不張揚,即謙卑行事。當我們懷著這種謙卑的態度來到上主面前時,天主將提拔我們,俯身把我們抬舉到祂的高度;『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路14:11)

教宗指出,耶穌指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自己選擇座位;另一種是讓天主為我們安排座席,等待祂的賞報。

教宗提醒說:「我們不可忘記,天主的賞報遠超過人的回饋!祂給我們的座席遠勝於人給我們的座位!天主給予我們的座席靠近祂的心;祂的賞報是永恆的生命。一如耶穌所說:『如此,你有福了,因為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你必能得到賞報。』」(路14:14)

「基督徒應該選擇無償給予,不要為得到回報或更加富有而投機取巧,嘔心地計算。實際上,窮人、普通人、那些不起眼的人,一定沒有能力回請一次酒席。耶穌以此表明祂偏愛那些在天國必受優待的窮人和受排斥的人;耶穌還留下一條至關重要的福音訊息—為愛天主而服務近人。今天,耶穌替那些弱小者發聲,由衷呼籲我們每個人敞開心靈,與窮人、饑餓的人、受排斥的人、難民、生活的失敗者,被社會和強權所丟棄的人,分擔苦難和憂愁。」

教宗在此念及眾多義工們的服務,尤其是在愛德食堂內服務的義工。教宗稱愛德食堂是培養愛德、捍衛無償文化的學校。教宗祈求童貞聖母幫助基督徒無償接納和關懷邊緣人士,好能堪當天主的賞報。

最後,教宗在問候朝聖者時,提到阿根廷的新真福聖若瑟的瑪利亞‧安東尼婭(Maria Antonia de San José)。

教宗說:「她那光輝的基督徒榜樣,尤其是她推動依納爵神操的使徒職務,能激發人渴望越來越忠於基督和福音。」

教宗也提醒說,9月1日星期四我們將與正教及其他教會團體的弟兄姐妹一同慶祝「為照料受造界的世界祈禱日」,這將是我們加強合作、共同尊重環境與自然,進而保護生命的良機。 [Read more…]

教宗聖母升天節三鐘經:願婦女免於暴力和奴役

2016年8月15日中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慶祝聖母升天節。教宗祈求聖母為我們求得日日平安。

當天的福音記述聖母探訪表姐依撒伯爾的事跡:「瑪利亞起身,急速往山區去。」(路1:39)教宗以這段福音講解聖母節慶的意義。

「今天我們瞻仰朝向天上耶路撒冷行走的聖母瑪利亞,她最終得以享見天父的聖容,再次看到她的聖子耶穌的面容。聖母在塵世生活中曾多次在山區行走,直到加爾瓦略山那最後一段參與基督苦難的行程。今天,我們看到聖母來到天主的山,『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榮冠』(默12:1),並跨越天鄉的門檻。」

「瑪利亞是第一個相信天主聖子的人,也是先於我們,第一個靈魂和肉身被接升天的人。瑪利亞是第一個接納了嬰孩耶穌並把祂抱在懷裡的人;她也是第一個被耶穌接到天父永恒國度的人。瑪利亞這個在羅馬帝國邊陲偏僻村莊的謙卑質樸的女孩,正因為她接受並活出了福音,天主把她永遠留在聖子身旁。上主就這樣『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了卑微貧困的人。』(路1:52)。」

接著,教宗解釋聖母升天與我們世人的關係。他說:「聖母升天是一個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關係到我們未來的偉大奧跡。事實上,瑪利亞在我們的行程上走在最前面,那些藉著聖洗聖事,如同瑪利亞那樣與耶穌緊密結合的人也在這條路上行走。」

「這個慶節邀請我們仰望天鄉,向我們宣告復活基督戰勝死亡,徹底摧毀惡勢力後的『新天新地』。這個加里肋亞謙卑的少女在《讚主曲》中表達的欣喜,今天成了全人類的讚美歌,歌頌上主垂顧了眾生,謙卑的受造物,把他們接到天上,與祂在一起。上主垂顧卑微的人,使他們受到了舉揚。」

然而,聖母瑪利亞在她的一生中也受盡痛苦。教宗表示,她讓我們想到今日婦女的許多痛苦處境。

「我們尤其想到那些被生活壓倒及遭受暴力欺淩的婦女;想到那些遭受權勢者蠻橫奴役的婦女,以及被迫從事非人工作的女童;想到那些不得不在身心上屈從男人貪婪的婦女。但願她們儘早過上和平、正義及被愛的生活,期望終有一天她們將會感受到被一雙不但不侮辱她們,反而溫柔地將她們扶起的手緊緊抱住,引領她們走上通往天鄉的生命之路,從而擺脫奴役的枷鎖。」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三鐘經:在善行中醒悟等待,不以主人自居欺壓別人

blog_1470753199

8月7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誦念三鐘經。教宗勉勵人們在現世生活中多做善工、時刻醒悟,期待天國永恆的光明。

在主日福音中,耶穌告訴門徒該以怎樣的態度期待與上主最終的相聚。教宗對此表示:「我們對這相聚的期盼,應該促使我們度一種充滿善行的生活。耶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生活綱領,祂邀請我們賦予自己的施捨價值,使其成為慈悲善舉;不要相信曇花一現的財富,並且在使用財富時不貪婪、不自私,卻遵循天主的邏輯,關注他人的邏輯、愛的邏輯。我們或許擁有很多東西,極其貪戀財富,擁有萬貫家財,但是到頭來我們什麼都帶不走!你們要記得,裹屍布上沒有口袋!」

教宗繼續說:「我們必須懷著信德等候上主,以服務的態度時刻做好準備。祂臨在於每一天,前來敲我們的心門。給上主打開門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將獲得豐厚的賞報。實際上,上主將親自伺候他的僕人。」

教宗解釋:「耶穌把現世生命視為勤勞的守夜活動,是永恆光明之日的先兆。為了抵達那一天,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時刻醒悟,努力為他人服務,在欣慰中期待:‘到了那一邊’,將不再是我們服事天主,而是天主親自設宴款待我們。仔細想想,這事在今天已經發生,就在每一次我們與主相遇的時候:在祈禱中,在服事窮人時,尤其在感恩祭中,祂為我們預備了豐碩的宴席,以祂的聖言和聖體滋養我們。」

最後,教宗談到今日常見的一種情況:「許多日常的不義、暴力和惡行都出自我們把自己當作他人的主人。我們只有一個主人,但祂不喜歡『主人』這稱號,祂喜歡被稱為『父親』。我們是僕人,大家都是罪人,是子女。祂是唯一的父親。耶穌今天提醒我們,在期待永福的同時也要努力使世界變得更加公正和適合居住。不僅如此,正是這種獲享永恆國度的希望催促著我們為改善世人的生活條件而工作,尤其是為那些最弱勢的弟兄姐妹。」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接待客人就應聆聽他,讓他覺得賓至如歸

blog_1468874520

7月17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誦念三鐘經講話中,邀請信友們建設一個更為友愛、好客、不排斥任何人的新世界。主日福音記述耶穌到瑪爾大和瑪利亞家中作客,受到姊妹二人的款待。教宗表示,這段章節提醒我們,好客是人類和基督徒的一個美德。然而,在今日世界中,這個美德卻有被忽略的危險。

教宗表示,養老院和收容所日益增加,可是住在這些地方的人並不是常能得到真正的款待。各式各樣照顧諸多病患、孤獨者和邊緣人士的機構紛紛成立,但為外鄉人、邊緣人士以及遭排斥者而言,卻減少了有人樂意聆聽他們的機會。因為他們是外鄉人,是移民和難民。我們應聆聽這些人的痛苦經歷!更有甚者,今天的人在自己家裡,在親人當中雖然能容易地獲得各種服侍和照顧,卻得不到聆聽和款待。

教宗指出,今天我們被許多問題纏身,其中有些並不重要。可是,這些問題使我們喪失了聆聽的能力。

「我們不停地忙碌,沒有時間聆聽別人。我想問你們,問你們一個問題,每個人要在自己心中作出回答:『你做丈夫的,你有時間聆聽你的妻子嗎?女人,你有時間聆聽你的丈夫嗎?你們為人父母的,你們有時間,空閒的時間來聆聽你們的子女或你們的祖父母,年長者嗎?可是,祖父母總是說同樣的事,令人厭煩。但他們需要得到聆聽啊!』我們應當聆聽他們!我要求你們學會聆聽,為他們獻出更多的時間。和平就在聆聽中扎下根基。」

在福音記述中,瑪利亞坐在耶穌的腳前聽祂講話,瑪爾大則忙碌不已,她向耶穌抱怨她的妹妹不幫忙。耶穌勸瑪爾大不要操心忙碌,卻要如同瑪利亞那樣選擇更好的一份,唯一真正需要的事。

教宗説道:「瑪爾大在她的操心忙碌中可能會忘記些什麽。這便是問題:她會忘記更重要的事,即有客人在,耶穌的臨在。她會忘記客人的臨在。客人不應只受到侍候、盛餐招待和各種照料。客人尤其需要得到聆聽。」

「你們應牢記這兩個字:聆聽!客人本人的經歷、心中豐富的情感以及他的意見若得到聆聽,他就真的能感到賓至如歸。你若把一個客人接到家中,卻繼續忙自己的事,讓他坐在那裡,他和你都不作聲,讓客人好似石頭一般,呆若木鷄。這可不行!應聽客人講話!」

教宗解釋:「我們唯一需要的事,就是聆聽耶穌的話。祂的話指引並支持我們和我們所做的一切。若我們去祈禱,來到十字苦像前,我們說啊又說,說個不停,說完後便起身離去,我們根本就沒有聆聽耶穌!我們沒有讓祂在我們心中説話。聆聽是個關鍵詞。你們不可忘記!」

「但是,我們也應謹記在瑪爾大和瑪利亞家裡,耶穌在做上主和老師之前,先做了行路人和客人。因此,祂的答覆具有頭等和最直接的含意: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何這麽為客人操心忙碌,乃至忘記他的臨在?你把客人當作一塊石頭!其實,招待客人不需要做許多事,需要做的只有一件:聆聽他的話語,以兄弟情誼待他,讓他覺得賓至如歸,而不是在一個臨時收容所。」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沒有行動的信德是死信德

blog_1468265463

7月10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表示:沒有行動的信德是死信德。教宗從主日福音記載的慈善撒瑪黎雅人比喻談起,鼓勵我們不把任何人分門別類,而是做每個落難者的近人。當天天氣非常炎熱,但仍有許多人聚在聖伯多祿廣場聆聽教宗講話。

教宗首先提出兩個問題,以此展開他對慈善撒瑪黎雅人比喻的反省: 「誰是我的近人?我應該愛誰如己?」

教宗說:「這個比喻指出一種生活作風,其重心不是我們自己,而是他人,是我們在生命旅途上遇到向我們求助的落難人。撒瑪黎雅人原是被猶太人鄙視的人,因為他們不遵循真正的宗教,但唯有他救助了那個被盜賊劫掠並丟在路旁的旅客,做了他的近人。法學士問耶穌誰是我的近人,耶穌卻問他誰是耶里哥路途中落難旅客的近人。」

教宗說:「耶穌以這種方式徹底顛覆了法學士最初的視野,以及我們的視野!我不應該把他人分類,從而判定誰是我的近人,誰不是。這取決於我們是否願意做他人的近人。這是我的決定。取決於我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是否願意做他的近人,即使對方與我截然不同或持有敵意。耶穌總結道:『你去,也照樣做吧!』多麼美好的教導!我也對你們重複這句話:『你去,也照樣做吧!』當你看到弟兄姐妹遇到困難時,你要做他們的近人。」

教宗引用米娜(Mina)一首著名歌曲中的歌詞說:「言語隨風而去,我們不應該只停留在言語上,而要有所作為。藉著我們以愛和喜悅的態度對近人所做的善行,我們的信德將發芽、結果。」

教宗邀請我們做內心的省察,自問:「我們的信德如何?我們的信德是否產生善行?或者是不結果實的,半死不活的?我做他人的近人呢,還是僅僅從旁邊走過?我是否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他人?」

教宗說:「我們應該經常反省這些問題,因為我們將按照慈悲善行接受審判。上主會對我們說:你記得那一次在耶路撒冷去耶里哥的路上嗎?那個快死的人就是我。你記得那個饑餓的孩子嗎,那是我。你記得嗎?那個許多人想趕走的移民就是我。那些被遺棄在養老院的孤獨祖父母們就是我。那些在醫院裡無人探望的孤獨病人就是我!」

誦念三鐘經後,教宗問候了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特別是慶祝阿根廷獨立200週年的教宗的同胞。教宗也問候了來自波蘭、尤其是來自克拉科夫的信友。兩個星期後,教宗將前往那裡參加世界青年節。

最後,教宗提到當天正值「海洋主日」,支持海員牧靈工作的紀念日。

教宗對此表示:「我支持海運人員和漁民的工作,他們常常面臨艱辛和危險,我也鼓勵照顧海上工作人員的司鐸和志工的寶貴服務。願海星聖母守護你們!」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求天主轉化施暴者的心,他們被仇恨蒙蔽了眼睛

blog_1467652437

7月3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談到日前在孟加拉國達卡和伊拉克巴格達發生的兩起恐怖事件,沉痛哀悼無辜遇難者。教宗強調,基督徒應該把希望、安慰、和平與愛德的訊息帶給眾人。

教宗說:「我向達卡和巴格達襲擊事件的遇難者和傷者的家屬表達關懷之情。讓我們一同為他們祈禱,為亡者祈禱,求天主轉化施暴者的心,他們被仇恨蒙蔽了眼睛。」

在念經前的反省中,教宗講解了主日福音,闡明耶穌怎樣拉近了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教宗說:「天主降生為我們中的一員;藉著耶穌,天主在我們中間為王,祂的慈悲之愛戰爭了罪惡與人類的苦難。」

教宗勉勵道:「收割莊稼的工人、天主國度的使者應該把這好消息帶給眾人,這是希望、安慰、和平與愛德的消息。」

教宗解釋:「這一切意味著天主的國在日復一日地建設,已經在這塵世提供悔改、淨化、愛,以及人與人相互安慰的果實。」

然而,耶穌的門徒應該本著怎樣的精神做事呢?

教宗說:「首先應該意識到殘酷的現實,自己甚至將面臨敵意。實際上耶穌說得很明確:我派遣你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中。敵意永遠是基督徒遭受迫害的前奏,因為耶穌知道祂的使命面臨邪惡之行的阻礙。」

「耶穌教導說,你們要努力擺脫人生活上的條件,不要帶錢囊,不要帶口袋,也不要帶鞋,只信賴基督十字架的大能。這表示我們得拋棄一切升官發財或功名利祿等使人自傲的緣由,謙卑地做耶穌拯救事業的工具。基督徒在現世的使命是一項賦予每個人的光輝使命,任何人都不例外。現在急需在每日生活中懷著喜樂見證福音的基督徒。」

教宗進而向每日宣講福音的諸多男女致敬,例如:司鐸、好本堂、修女、度奉獻生活者、傳教士。

教宗問道:「今天在廣場上的青年人中有多少人感受到上主要你們跟隨祂的召喚?你們不要害怕!要勇敢,將這些門徒榜樣所給予你們的使徒熱忱之火帶給他人。」

教會於7月6日紀念聖女瑪利亞‧葛萊蒂。教宗在三鐘經後的問候中念及聖人在慈悲禧年的形象。教宗說:「這位殉道少女在臨死前寬恕了殺害她的兇手。她堪當在場全體人士的掌聲。」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