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我感受到眾人的支持,我為和平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聖座新聞室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為2025年3月2日主日三鐘經準備的講稿。由於他在羅馬傑梅利醫院住院,已連續3個主日沒有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

教宗寫道:「如你們所知道的,我這些天在醫院裡,有醫生和醫護人員的陪伴。我感謝他們對我的悉心照護。」教宗指出:「我內心感受到脆弱中隱藏的『祝福』,因為正是在這些時刻,我們學會了要更加信賴上主;與此同時,我感謝天主,因為祂賜予我機會在身體和精神上與許多病患和受苦者的狀況相同。」

教宗也對世界上許多地方的眾多信徒為他祈禱表示感謝。他說:「我感受到你們的關切和關懷,我感到好像被所有天主子民『支撐著』和『支持著』。」有很多人來到教宗方濟各所在的羅馬傑梅利醫院,在若望保祿二世的雕像前祈禱。

接著,教宗寫道:「感謝大家!」他向信眾保證:「我也為你們祈禱,而且特別為和平祈禱。從這裡來看,戰爭顯得更加荒謬。讓我們為飽受折磨的烏克蘭、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緬甸、蘇丹和基伍祈禱。」

在省思當天福音內容(參閱:路六39-45)時指出,耶穌催促我們省思五種感官的兩種,即視覺和味覺。關於視覺,耶穌「要求我們訓練自己的眼睛好好觀察世界,懷著愛表達對他人的想法。」只有用這種關心而非譴責的眼神,「兄弟般的糾正才是一種美德。如果不是兄弟般的,那麼它就不是一種糾正!」

關於味覺,教宗指出:「耶穌提醒我們,每一棵樹,憑它的果子就可認出來(參閱:路六44),人的果實之一就是言語。暴力、虛假、粗俗的言語是壞果子;好果子是為我們的對話增添味道的正確和恰當的言語。」

最後,教宗邀請我們自問:「我如何注視他人,視他們為我的弟兄姊妹嗎?我覺得他人是如何看待我的?我的言語是否有善意,還是充滿了苦澀和虛榮?」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為洛杉磯大火罹難者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2025年1月12日主受洗節在梵蒂岡帶領信徒誦念《三鐘經》後,特別提到美國洛杉磯的嚴重火災。他說:「我與加州洛杉磯的居民同在,近日那裡發生毀滅性火災。我為你們所有人祈禱。」

此外,教宗也再次為和平發出呼籲。他強調說:「我們不能忘記,戰爭始終是一場潰敗。」

美國加州洛杉磯近日的嚴重火災造成多人死亡和龐大損失,教宗方濟各對此深感「悲痛」。在一封於1月11日公布、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寄給洛杉磯總主教戈麥斯(José H. Goméz)的唁電中,教宗保證在精神上與受災團體同在。

為救災工作祈禱

教宗在唁電中將亡者的靈魂託付於「全能天主的慈愛」,並向所有痛失摯愛的人表達「由衷的哀悼」。教宗也保證為緊急救援人員的救災工作祈禱。

根據統計,這場大火目前已造成11人死亡,損失不計其數。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聖地再次發出呼聲:美好的世界不需要戰爭

圖片:Vatican Media

2024年3月3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他的思緒再次轉到了飽受戰爭折磨的聖地和烏克蘭。教宗痛心地指出,由於持續的敵對行動,這些地區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亡。

教宗說:「我每天都痛苦地念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因持續的敵對行動而遭受的苦難。數以千計的人死亡、受傷、流離失所,巨大的破壞產生了痛苦,這給弱小的、手無寸鐵的人帶來了可怕的後果,目睹著自己的未來受到損害。」

於是,教宗呼籲道:「讓我們一起大聲吶喊,夠了,停止吧!為加沙和整個地區的立即停火,我鼓勵繼續進行談判,祈願人質立即獲釋並返回到焦急等待他們的親人身邊,平民能夠安全獲得必要和緊急的人道主義援助。」

最後,教宗也為烏克蘭呼籲:「讓我們不要忘記飽受折磨的烏克蘭,那裡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那裡有太多的痛苦。」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向慶祝農曆新年的人們致以新春問候

圖片:Vatican Media

2024年2月4日主日,教宗方濟各誦念《三鐘經》後,向所有過農曆年的人表達祝福。同時,他再次為和平發出呼籲,籲請合作並早日結束暴力。

教宗首先提到2月10日在東亞地區和世界很多地方,數以百萬的人慶祝農曆新年。他說:

「我向他們致以誠摯的問候,

願這佳節是活出親切關係和關懷舉動的契機,

有助於建設團結又友愛的社會,

每個人不可剝奪的尊嚴得到承認和接納。」

在降福所有人的時候,教宗也邀請眾人為和平祈禱。「世界極其渴望和平,在許多地方,和平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危險。它不是少數人的責任,而是整個人類大家庭的責任:讓我們大家一起合作,以憐憫又有勇氣的舉動來建設和平。」

另外,教宗也提到2月8日「打擊人口販賣國際祈禱和反思日」。他說:「今天,仍有許多弟兄姐妹被虛假的承諾所欺騙,並遭受剝削和虐待。讓我們團結起來,打擊販賣人口這一悲慘的全球性現象。」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無助百姓在加沙被殺害,「這是戰爭、是恐怖主義」

Photo Taken By Dan Palraz

聖誕佳節將近,教宗方濟各12月17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不忘那些「在烏克蘭、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其它衝突地區」忍受戰爭之苦的弟兄姊妹,籲請「為開啟和平進程」加緊努力。教宗再次為聖地發出呼籲,前一天以色列襲擊了天主教拉丁禮在加沙市的聖家堂,造成一對母女死亡,她們是納赫達(Nahida Khalil Anton)與薩瑪爾(Samar Kamal Anton)。

教宗憂心忡忡地關切中東衝突悲慘的發展。他說:「我持續從加沙收到很嚴重且沉痛的消息。」

「手無寸鐵的百姓是轟炸和狙擊的目標。這竟然發生在聖家堂的建築群內,那裡沒有恐怖份子,只有家庭、孩童、病人、殘疾人和修女。一對母女,納赫達女士和女兒薩瑪爾被精良的狙擊手殺害,其他人則是受傷,當時他們正在前往廁所的途中。德肋撒修女的會院被損毀,她們的發電機被擊中。有人說:『這是恐怖主義,是戰爭。』沒錯,這是戰爭,是恐怖主義。為此,經上記載,『天主消滅戰爭⋯⋯斷弓毀矛』(參閱:詠四十六9)。讓我們求主賜予和平。」

接著,教宗問候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者,依循傳統降福了人們於將臨期第三主日帶來的「耶穌聖嬰態像」。教宗向家庭致意,並邀請眾人念及那些缺乏友愛溫暖的戰亂之地,特別為此祈禱。

教宗最後說:「我請你們在聖誕馬槽前為今年得艱苦地過聖誕節的孩童祈禱,他們處在戰爭之地、難民營和極為不幸的狀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不要再有戰爭!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10月15日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再次提到中東地區的局勢。他敦促說,運用祈禱的溫和及神聖的力量來反抗仇恨、恐怖主義和戰爭的力量。教宗籲請大家在10月17日為和平祈禱守齋。

教宗告誡說:「戰爭永遠是潰敗」。他為「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發生的事」悲痛。教宗「再次呼籲釋放人質,並強烈要求不能讓兒童、病患、年長者、婦女,以及所有平民成為衝突的受害者」。教宗懇求尊重國際人道法:「尤其是在加沙,那裡迫切需要保障人道走廊,以及給予所有人民援助」。

教宗的思緒也再次轉向飽受折磨的烏克蘭。他說:「弟兄姐妹們,已經有很多人喪生。不論是在聖地、在烏克蘭,或者任何其它地方,請不要再讓無辜者流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以巴衝突發聲:恐怖主義和戰爭不解決任何問題

圖片:由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修會的修女負責的幼稚園被導彈擊中而造成破壞。(提供:方濟會會士)

「戰爭是潰敗:每一場戰爭都是一次潰敗!讓我們祈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享有和平!」教宗方濟各於10月8日主日在誦唸《三鐘經》後以這番話表達了他對以色列現況的擔憂。教宗表明,他懷著焦急又沉痛的心情密切關注以色列正在發生的事:「暴力更猛烈地爆發,造成數以百計的人員死亡和受傷。」

教宗說:「我向罹難者家屬表達關懷,為他們和所有此刻感到恐懼和焦慮的人祈禱。願襲擊和武器停止,拜託!請明白恐怖主義和戰爭不解決任何問題,卻只會導致許多無辜的人死亡和受苦。」

前一天,10月7日哈瑪斯發動襲擊,截至三鐘經祈禱活動為止,造成至少6百人喪命。落入哈瑪斯之手的以色列人質,或許超過了一百人。同一時間,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空襲也造成超過3百人死亡。

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府網站發表了一份公告,稱「加沙地帶發起的行動和以色列軍隊的反擊,正帶領我們走入我們近代歷史上最慘烈的時期。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家庭必須面對太多人的罹難、太多的悲劇,這一切將製造更多的仇恨和分裂,更加摧毀任何穩定的願景」。為此,宗主教府籲請國際社會、區域和全世界的宗教領袖「竭盡所能促使局勢趨緩、恢復平靜,努力保障當地人民的基本權利」。

此外,宗主教府也指出,「關於宗教場所和敬禮地點狀況的單方面聲明,使得宗教情感動搖,進一步助長仇恨和極端主義。因此,在聖地的,特別是在耶路撒冷的所有神聖地點,都務必維持現狀」。「鮮血一再流淌和一次次的宣戰,再次提醒我們迫切需要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衝突找出持久且全面的解決方案。這片土地是蒙召成為各民族享有正義、和平與和解的地方」。

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府最後通知,由於新的衝突局勢,宗主教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榮升樞機後的所有慶祝禮儀全部推遲。相關事宜將另行公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將訪馬賽,請眾人為此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9月17日主日誦念《三鐘經》後,提到他即將在法國馬賽進行的使徒訪問。教宗將於9月22日週五出發,出席地中海地區會議的閉幕活動。

地中海地區會議於2023年9月17日至24日在馬賽舉行,來自地中海沿岸城市的主教和青年為此齊聚一堂。聖父教宗指出,此行將是通過各方一起商討來促進友愛的良機。這將是他的第44次國際使徒之旅。

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教宗稱該會議是「美好的舉措」,「在地中海沿岸大城市展開,促使教會和民政領導人一起在『我們的海域』(mare nostrum)周圍推動和平、合作與融入的進程,並且格外關切移民現象」。

教宗強調,移民現象是一項「不容易的挑戰」,「如同我們這幾天也在新聞上看到的那樣,但是我們必須攜手應對」。這為所有人的將來至關重要。「唯有在友愛的基礎上建設未來,把人的尊嚴、具體的人,特別是最急需的人放在首位」,所有的人才能享有「繁榮昌盛」的未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三鐘經:感謝眾人在他住院期間給予的人性及靈性上關懷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6月18日常年期第11主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誦念三鐘經。他在念經前,特別感謝大家在他腹部手術後住院的這些日子裡所表達的關之情,以及在祈禱中的支持。教宗說:「這種人性與靈性的關懷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和安慰。謝謝所有人!謝謝你們!衷心感謝你們!」

天主是父親,我們不孤單!

教宗在念《三鐘經》前省思了當天的福音內容(參閱:瑪九36-十8)。他重複念聖史瑪竇描述耶穌派遣宗徒的一句話:「你們宣講說天國臨近了」。教宗強調:「這個宣講的中心是不求回報地去做見證和服務。耶穌在宣講的開始,宣布了天主愛的主權臨到我們中間。」他解釋:「這不是一個概念,而是生活的基本現實。事實上,如果天國臨近了,我們在世上就不孤單,即使在困難中我們也不要失去信心。這是要向人們宣講的首要之事。天主並不遙遠,是父親,祂了解你、愛你;他願拉著你的手,即使當你走在陡峭崎嶇的小路時,或當你跌倒、艱難地重新站起來繼續前行時。」

親近天主,就會克服恐懼並去宣講

接著,教宗表示:「在你最軟弱的時刻,你能夠感受到祂最強大的臨在。祂與你同在,祂是你的父親!。因此,宣告親近的天主是邀請我們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牽著父親的手走路的孩子。因而,這個廣闊而神秘的世界就“變得熟悉而安全,因為孩子知道他受到保護。他不再恐懼並學習敞開心扉:與他人相會,結識新朋友,喜樂地學習他不知道的東西。這孩子內心長大並願做他看到父親所做的事情的願望在成長中。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從這裡開始……。」

以愛和希望的行動宣告祂的親近

「如果我們想要成為好的使徒,我們應該像孩子一樣:坐在『天主的膝蓋上』,以信任和愛看待世界,證明天主是父親,唯有祂能改變我們的心,並給予我們自己無法獲得的喜樂與和平。」教宗說:「宣告天國的臨近。但是該怎麼做呢?在福音中,耶穌建議不要說太多的話,而是奉主的名做出許多愛和希望的行動。這是宣告的核心:不求回報地去做見證和服務。我總是對那些只說不做的『文字匠人』感到困惑不已。」

隨後,教宗邀請在場的眾人捫心自問:「我們相信親近的天主,信賴祂嗎?我們是否知道如何充滿信心地向前看,就像一個知道自己被父親抱在懷裡的孩子一樣?我們知道如何坐在天父的膝上祈禱、聆聽聖言、領受聖事嗎?」

最後,教宗說道:「緊緊地靠近祂,我們知道激勵他人,接近那些受苦和孤獨的人,接近那些遠離我們的人,甚至那些對我們有敵意的人嗎?這才是信仰的實踐,實踐信仰最重要。」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讓我們懇請聖母陪伴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進程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5月28日聖神降臨瞻禮,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天皇后喜樂經祈禱活動。他在念經前的講話中指出,復活的主來到聚集在晚餐廳中的門徒們那裡,他們在耶穌死後躲藏在那裡,在「那種害怕和痛苦的情況中」,耶穌向他們噓了一口氣,說:「你們領受聖神罷!」

教宗解釋道:「基督希望門徒們擺脫將自己關在家中的恐懼而走出去,成為福音的見證人和宣講者。因著耶穌的死亡,他們的夢想破碎了,他們的希望破滅了。他們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教宗問道:「我們也將我們自己的心封閉起來嗎?」

「有多少次,由於一些困難情況、一些個人或家庭問題,一些留下痕跡的苦難或著我們周圍的邪惡,我們會慢慢地陷入失去希望和缺乏前進的勇氣的危險嗎?這樣的情況發生了很多次。然後,就如門徒們那樣,把我們自己封閉起來,躲在擔憂的迷宮中。」

教宗清楚指出:「這種將自己的心封閉起來情況會在最艱困的狀況中發生,我們允許恐懼佔上風。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害怕,害怕自己無能為力,害怕獨自面對每日的事情,害怕冒險及隨後的失望,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

「恐懼阻礙我們,使我們癱瘓,也使我們孤立,比如,對他人的恐懼,對外來人的恐懼,以及對與我們想法不同的人的恐懼。我們甚至會害怕天主:害怕祂懲罰我,害怕祂生我的氣……。如果給這些虛假的恐懼騰出空間,門會關閉:心門、社會之門,以及教會的門!哪裡有恐懼,那裡就有封閉。這非常不好。」

教宗提醒說:「福音給我們提供了復活的主的一劑良藥,即聖神。門徒們在五旬節領受聖神後,他們離開晚餐廳,到世界各地赦免罪過,宣講好消息。藉著聖神,他們克服了恐懼,敞開了大門。這是聖神所做的:祂使我們感覺到天主的親近,如此一來,祂的愛將驅逐恐懼,照亮道路,在逆境中安慰和支持我們。」面對恐懼和封閉,教宗最後說:「讓我們為我們、為教會和整個世界懇求聖神:願新的五旬節能驅逐襲擊我們的恐懼,重燃天主愛的火焰。」

「求聖母瑪利亞伴隨世界主教會議全體大會的第一階段。」

這是教宗方濟各5月28日主日在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後發出的邀請。聖母月即將於5月31日結束,當天世界許多聖母朝聖地將舉行祈禱活動,以支持將於今年10月份在梵蒂岡舉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第一階段,以及將於2024年秋天進行的大會第二階段。

此前,教會會議秘書處發表公告,建議各地方教會於5月31日聖母訪親瞻禮在世界各地聖母朝聖地舉行祈禱活動,為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的兩個階段做準備。公告指出,其目的是「提升天主子民對當前進程的重視,呼籲信眾以祈禱來陪伴」,將「教會內整個世界主教代表會議進程,尤其是全體大會的工作託付於聖母的特別庇佑」。

舉行祈禱的聖母朝聖地交由各地主教團來選擇。籌備工作應當邀請各種聖召的人,例如平信徒、司鐸和度奉獻生活者,都參與其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