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第 58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人工智能與人心智慧: 邁向圓滿人性的傳播」

圖片: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教宗方濟各
第 58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
「人工智能與人心智慧: 邁向圓滿人性的傳播」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按此下載中文版PDF文件檔

按此閱覽英語文告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我在 2024 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及的人工智能系統的發展,徹底影響 了資訊界和傳播界,也因而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某些基礎。這些改變影響所 及,不僅僅是在這些領域中的專業人士,而是每一個人。傳播快速又令人 瞠目結舌的各種發明,其運作和潛能超出了大多數人所能夠理解的範圍, 這些發明雖令人興奮,卻也使人無所適從。這現象必定會引領我們想到更 深的問題:人到底是什麼?人類有什麼獨特性?以及在人工智能時代中, 我們這被稱為「智人」(homo sapiens)的人類有什麼未來?我們要如何繼 續保存人性的完整,並導引這文化上的轉變日臻完善?

從「心」開始

首先,我們必須拋開那些預測災難文章的言論,以及受到它們令人癱瘓的 影響。一個世紀之前,羅馬諾.郭迪尼(Romano Guardini)神父就已省思 「科技與人性」,他敦促我們不要為了「保護那注定會消失的美麗世界」而 排斥「新事物」,同時,也像先知般警告大家:「我們不斷地在變化的過程 中。我們每個人必須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這過程,要秉持開放的態度,但也 要敏於注意其中具毀滅性和不合人性的一切。」他的結論是:「這些是技術、 科學和政治問題,但這些問題,除非由我們的人性出發,否則是無法解決 的。一種新的人類必然形成,賦予更深度的靈性,以及新的自由及內在。」 1

此刻,我們在人類歷史面臨的風險是,科技越發豐富,人性卻越發貧乏, 因此,我們的反思應該從人的內心開始。2 只有以靈性的方式來看待現實、 只有再度找回人心的智慧,我們才能面對並解釋這個時代的新事物,並重新發現走向完全人性化的傳播途徑。在聖經記載裡,人的心被視為是自由及作決定的地方。人的心,象徵的是氣節和一體性,但也涉及到我們的感 情、渴望、夢想;更重要的是,人心是我們內在與天主相遇的地方。因此, 人心的智慧是一種德行,能使我們整合整體及其各部分、我們的決定和其後果、我們的卓越及脆弱、我們的過去與未來、我們在團體中「我」及「我 們」的身分。

人心的智慧,尋求她的人會找到她,讓愛慕她的人看見她;她會先臨於渴 望她的人,也去尋找那些配得擁有她的人(參閱:智六 13~17)。她會伴隨 那些虛心受教的人(參閱:箴十三 10),即那些心地溫良並有心聆聽的人 (參閱:列上三 9)。這是聖神的恩賜,使我們能以天主的眼光看待事物, 看到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處境、事件,並發現它們真正的意義。若缺少 這樣的智慧,生命將變得平淡乏味,因為能賦予生命滋味的,正是智慧, 而「智慧」一字的拉丁字根「sapientia」,意思就是滋味(sapor)。

契機與危機

這種智慧無法由機器取得。雖然「人工智能」一詞如今已取代科學文獻中 使用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一詞──後者其實較正確──「智能」一詞則有誤導性。在儲存和關聯數據上,機器的能力無疑遠遠超過人 的能力,但唯有人類才能解讀那些數據的意義。這意味著,重點不在於使 機器看起來更像人類,而是要將人類從無所不能的妄想中喚醒──誤以為 自己是完全自主且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的主體,遠離所有社會連結, 並忘了自己的受造物身分。

事實上,人類一直體驗到自己無法自給自足,因而利用各種可能的方法來 克服自身的脆弱。最早期開始,用來作為手臂延伸的史前古器物,然後是 作為語言延伸的媒體,一直到今日,我們有能力創造高度精密的機器,作 為思想的助手。然而,這些事實都可能被那原始的誘惑──妄想肖似天主,心中卻沒有天主(參閱:創三)──所扭曲;也就是說,想要憑自己的力 量去獲得那原本應該是天主白白賜予,透過與他人的關係共享的那些事物。

我們所能接觸的每一件事物,都會依我們的心之所向,成為一個契機或是一種危機。我們的身體是為溝通和共融而受造的,卻可能成為攻擊的工具。 同樣,人的每一種技術性的延伸,都可能成為愛的服務工具,或是成為具 有敵意的支配方式。人工智能系統有助於克服無知,並促進不同民族和世 代之間的資訊交流。例如,過去多少年代留下來的書寫遺產,人工智能可 幫助我們接觸並了解它們,或令語言不同的人士能彼此溝通。然而,它同時也會成為「認知污染」(cognitive pollution)的來源,也就是會用部分或 完全虛假的敘述來扭曲事實,讓其他人信以為真並傳播出去。我們只要想 想長期存在的假訊息問題,3 今天可稱之為「深度偽造」(deepfakes),也就是製作並傳播那些似是而非、實則為虛假的影像(我自己也曾經是被製 造的虛假影像),或是假造某人的聲音,傳播別人從未說過的話。在這些程 式後面的模擬技術,在某些特定的領域中是有用的,但倘若扭曲了我們與 他人及現實的關係時,那就變成了邪門歪道。

從社群媒體這第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我們就明白到了它的利害關係:它 既帶來契機,但也帶來危機以及相關的病變。當然,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第二層級,代表了「質」的飛躍。所以, 了解、重視並監管這些工具非常重要,因為如果落在不適任者手上,可能 會引起令人不安的情況。與其他所有的人工智能和技術產品一樣,演算法 不是中性的。因此,必須提出道德規範,好能加以防範,為抵擋人工智能 系統有害的用途,產生有歧視性及違反社會正義的影響,也為防止人工智 能系統被使用來限制多元化、使民意兩極化或創造出各種形式的群體迷 思。我再次呼籲國際社會,要「共同合作,以制定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 定,來規範各種形式的人工智能的發展和使用。」 4 然而,正如每一種人 類情境一樣,規範本身是不夠的。

人性的成長

我們都蒙召,要在人性中且以作為人類共同成長。我們面對的挑戰是要在 「質量」上突飛猛進,好成為一個縱橫交錯、多民族、多元、多宗教,以及多文化的社會。我們應要好好探討這些傳播和知識的新工具在理論上的 發展及實際上的運用。巨大的良機,也都有危機伴隨著,即:把一切都轉 變為抽象的計算,使個人淪為數據,思想成為機械化的過程,而經驗則成 為孤立的事件,美善變成利潤;更重要的是,否定每一個人以及其一生故 事的獨特性,導致具體的現實在一大堆統計數據中消失無蹤。

數位(數碼)革命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大的自由,但前提是我們不能被困在今日所說 的「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s)模式中。在這樣的情況下,並沒有增加 資訊的多元化,反而在混亂的泥淖中漂流,成為市場利益或權力的犧牲品。 濫用人工智能,來導致團體迷思,收集未證實的數據,誤導集體評論的失 職等等,是我們不能接受的。雖然大數據中所代表的現實,對操作機器有 所幫助,但最終還是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阻撓了人與人的溝通,也危害著 我們的人性。資訊與生活中的種種關係是分不開的,所涉及的,是人的身 體和需要人投入的現實世界;不僅必須要有人與數據之間的關係,也必須 要有人與經驗之間的關係;除了共享以外,也必須要有人的面孔、眼神和 憐憫之心。在此,我想到有關戰爭的報導,以及因著假訊息宣傳而產生的 平行戰爭(parallel war)。我又想起那些記者,為了讓我們看到他們親眼目 睹的情景,在執行任務時受傷,甚至喪生。只有直接接觸到那些孩童及一 眾男女的痛苦,我們才能了解戰爭的荒謬。

人工智能的運用,只要它不淘汰記者實地報導的角色,反而能加以支持, 對傳播領域可以有積極的貢獻。同時,它也要能重視專業的傳播精神,使 每一位通訊業者能更意識到他們的責任,並使所有人在傳播工作上都能 夠、也應該成為有思考能力的參與者。

今日及未來的問題

關於這方面,許多問題會自然出現。在資訊和傳播界,我們如何維護資訊 及傳播領域工作者,以及全世界使用者的專業精神與他們的尊嚴?我們如 何確保資訊平台的互通性?我們如何讓發展數位平台的企業,能像傳統的 傳播媒體編輯一樣,承擔起內容和廣告上的責任?我們如何讓演算法的標 準,在導入索引和移除索引,在搜尋引擎顯露或隱藏人物、觀點、歷史及 文化等方面的運作,更透明化?我們如何保證資訊處理程序的透明度?我 們如何指認某一作品的創作者及其來源的出處,以防止匿名的做法?我們 如何能明白一個影像或影片,是描繪一個事件或是虛擬一個事件?我們如 何防止許多訊息被局限於一個來源,避免由演算法發展的單一思考模式? 我們要如何推動一個適合保存多元化又能描繪出真實世界的多姿多采環境?我們要如何讓如此強大、昂貴且耗能的科技能夠永續發展?我們要如 何讓它也能夠推廣到發展中的國家呢?

在回答這些及其他的問題時,我們便會明白,人工智能到頭來是否在資訊 平台上造成階級之分,使新的剝削及不平等形式產生;或反而使人們因為 覺察到人類正在經驗一個劃世代的改變——我們能在一個結構良好且多元 化的資訊網內,聆聽許多個人及人民的多樣需求——因此要傳達正確的資 訊,來促進社會大眾的平等。此外,我們是否一方面瞥見新的奴役形式的 陰影出現,而另一方面卻想獲得更大的自由;讓一少數人有機會控制其他 人的思想,或讓所有人都能參與人類思想的發展。

這些問題的解答不是預先確定的,而是要取決於我們。人類要決定自己是 要成為演算法的素材,或是選擇要滋養人心的自由:沒有人心的自由,人 類就無法在智慧中成長,因為人心中的智慧是從時間學習,並接納人類的 脆弱而變得成熟,藉著世世代代的相傳成長——在記得過去並展望未來的 那些人心中成長。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提升分辨及警醒的能力, 以及從事情的結果來看待事情的能力。為避免我們的人性誤入歧途,讓我 們尋找那在萬物之先就已存在的智慧(參閱:德一 4),她必定會幫助我們 把人工智能系統用在完全人性化的傳播上。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 年 1 月 24 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1 1994 年出版,《發自科莫湖的信函(Letters from Lake Como)》。

2 2024 年〈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主題貫連前幾屆的文告主題:「你來看一看吧!與眼前的人相遇, 與真實的人溝通」(2021 年)、「用內心的耳朵去聆聽」(2022 年)、「用『心』發言,在愛德中 持守真理」(2023 年)。

3 參閱:第 52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若八 32):假新聞與維護和 平的新聞工作」。

4 2024 年 1 月 1 日,第 57 屆〈世界和平日文告〉:「人工智能與和平」,8。

教宗第57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用「心」發言 「在愛德中持守真理。」(弗4:15)

圖片:catholic.org.tw

按此下載中文版PDF文件檔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過去幾年,我一直思索「來看一看」和「聆聽」這兩個動詞作為良好溝通 條件的意義,在第 57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中,我願把重點放在「用『心』 發言」。是我們的「心」激勵我們行動、觀察、聆聽,是我們的「心」帶 動我們走向一種開放、包容的傳播方式。我們一旦練習聆聽──那需要等待和耐心,以及放下帶有偏見的主張,我們就能進入活潑的交談與分享, 即是一種友善的溝通。若能以一顆純淨的心聆聽,我們也就能在愛中秉持 真理發言(參閱:弗四 15)。我們不應害怕宣揚真理,即使有時可能會令 人感到不舒服;卻要害怕自己沒有用愛、沒有用心去宣講真理。正如教宗本篤十六世所寫的:「基督徒的綱要,就是擁有一顆可以看到的心。」1 這顆心以跳動顯露出我們真實的身心靈,因此必須受到聆聽。這使聆聽者調 整自己的頻率,與對方保持同樣的波段,好能在自己心中聽到他人的心跳 聲。那時,就會發生相遇的奇蹟,使我們能以惻隱之心相互注視,以尊重 的態度接納彼此的脆弱,而不是憑著道聽塗說來判斷人,並種下不和及分 裂的種子。

耶穌警告我們,每一棵樹都能憑它的果子而被認出來(參閱:路六 44): 「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路六 45)。因此,為了要在愛德中傳達真理, 必須先淨化自己的內心。只有以純淨的心聆聽和發言,我們才能看穿表象, 作出分辨,並在這複雜的世界中,克服那無助於我們的模糊資訊。要求我 們用「心」發言,這召叫徹底地挑戰了我們所生活的時代,這個時代是如 此傾於冷漠和怒氣填胸,有時只憑不實,甚至是偽造的資訊,便要人信以為真。

以友善的方式溝通

以友善的方式溝通,意思是那些閱讀或聆聽我們的人會認同我們,因而樂 於去分擔這時代一眾男女的喜樂、恐懼、希望和痛苦。以友善態度發言的人,是因為關心而為對方著想,並保障他們的自由,不去侵犯他們的自由。 哥耳哥達的悲慘事件發生後,有一位神祕的旅客與前往厄瑪烏的兩位門徒 對話,我們可以從他們的對話中看到這樣的風格。復活的耶穌用「心」與他們交談,以尊重的態度陪伴他們痛苦的旅途,以愛而不是以強迫的態度 來開啟他們的心靈,使他們了解所發生之事的深刻意義。確實,他們能喜悅地宣稱,當祂在路上向他們解釋聖經的時候,他們的心是火熱的。(參 閱:路廿四 32)

在一個充斥著兩極化和對立的歷史性時期──遺憾的是連教會團體也無法 倖免──履行「發自內心、張開雙臂」溝通這項承諾,並不只涉及傳播界,其實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我們都蒙受召叫,要尋求和講論真理,並懷著愛心行事。特別是我們基督徒,更是不斷地被提醒,要「謹守口舌,不說壞話」(詠卅四 14),因為正如聖經所教導的,我們不可以用讚頌上主的同 樣口舌,來詛咒按天主肖像所造的人(參閱:雅三 9)。我們不可口出惡 言,「但看事情的需要,說造就人的話,叫聽眾獲得益處。」(弗四 29)

友善的交談,有時甚至能軟化最堅硬的心。在文學作品中也有所描述。我想到的是《約婚夫婦》(Promessi Sposi)第廿一章令人難忘的一頁,其中 女主角路濟亞(Lucia)真心誠意地對一位無名男性說話──他飽受內心的折磨──而他最後屈服於愛的溫柔力量。我們在與人相處時也會體驗到, 溫和良善不只是一種「儀表」,而是治療「殘暴」的解藥,因為殘暴會毒 害人心,使人與人的關係惡化。在媒體界,我們需要友善的溝通態度,為避免助長怨恨,激起憤怒,使衝突產生,反而要幫助人們冷靜地反省,以 判斷且尊重的精神來解讀人們所處的現況。

心與心的溝通:「愛善,就能說出善言善語」

「用心發言」的例子,最鮮明也是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教會聖師方濟・沙雷(Francis de Sales)的例子。我曾在他逝世 400 週年時,發表〈一切都歸屬於愛〉(Totum amoris est)宗座牧函。除了這個重要的紀念日外,我也 願意提及另一個 2023 年的紀念日:今年是教宗碧岳十一世宣布聖方濟・沙雷為「天主教新聞記者主保」,並頒布通諭《一切混亂的事物》(Rerum Omnium Perturbationem)的百年紀念。聖方濟・沙雷是一位聰穎的學者、多產的作家、思想深刻的神學家,他在 17 世紀初期曾任日內瓦主教,那時 正是與喀爾文主義(Calvinism)爭論最激烈的困難時期。他態度溫和,富 有人情味,並樂意與每個人耐心交談,特別是與那些不贊同他想法的人, 這使他成為天主慈愛的絕佳見證人。我們可以這樣形容他:「親切溫柔的 言語,能使友人增多,並能感化仇人;同情的話,能使友好的往來敦厚」 (德六 5)。他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心與心對話」,這話激勵了好幾個世 代的信徒,其中一位就是聖若望‧紐曼(John Henry Newman),他以這句 話作為他牧徽的座右銘:「心與心談話」(Cor ad cor loquitur)。他的信念是「愛善,就能說出善言善語。」用現代人的語言來說,他認為溝通絕 不能淪為人工化,淪為市場策略,溝通是一種心靈的反映,反映出愛的核心,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可以看到核心的表面。對聖方濟‧沙雷來說,我 們正是「藉著一種微妙及強烈的結合過程,在內心並透過內心,得以認識 天主。」聖方濟・沙雷因為認真地也去愛而能與聾啞的乞丐馬丁溝通,並成為朋友,也因而被稱為有溝通障礙人士的保護者。

這位聖人──日內瓦主教,藉由他的著作和生活見證,以這個「愛的準則」 來提醒我們:「我們在溝通時說什麼,我們就是那種人。」這準則與今日的溝通常態大相徑庭。今天我們所體驗到的「溝通」尤其在社群媒體往往遭到濫用,好讓世人看到的不是真實的我們,而是我們希望他們所看到的 我們。聖方濟・沙雷把他的作品分發給日內瓦的教會團體。這個對新聞的 直覺,使他很快地就享有盛名,傳到他的教區之外,至今不衰。聖保祿六世觀察到,他的作品讓人讀來非常愉悅、有益,且令人感動。2 如果我們 看看今天的傳播界,這些不正是一篇文章、一個電視或廣播節目,或社群 媒體貼文應該有的特色嗎?願那些在傳播界服務的人,能被聖人的溫柔啟發,以勇氣和自由來尋求並宣講真理,且拒絕誘惑,不使用煽情及爭辯的語句。

在同道偕行歷程中用「心」發言

正如我曾經強調的,「在教會內也是如此,非常需要去聆聽和傾聽別人。這 就是我們能給予彼此最珍貴,也最富有動力的禮物。」3 不帶偏見地聆聽, 專注而真誠,會讓人以天主的風格發言:富於關懷、感情和溫柔。我們的 教會亟需點燃心火的溝通,在傷口上敷以軟膏,光照著在人生路途上的弟兄姊妹。我期待教會的傳播,能知道如何接受聖神的帶領,既柔和又具有 先知性,並能為了在第三個千年推動她蒙召作出的美妙宣講,而找出嶄新 的形態和方式。願社會傳播能以與天主、與近人的關係為核心,尤其是與最急需的人的關係;能知道如何點燃信德的火焰,而不是保存自我指涉的 舊習慣。我期待一種基於謙卑的聆聽、勇於發言的溝通,使真理永遠都不 會與愛德分離。

促進和平的語言,化干戈為玉帛

舊約箴言中說道:「柔語能粉碎硬骨」(箴廿五 15)。今天,我們比過去 更需要用「心」發言,以培養一種和平的文化,來取代戰爭;開啟可以交 談與和解的途徑,以取代仇恨和敵對。眾目共睹的全球性衝突,是現在我 們所面對的情境,我們急需維持一種沒有敵意的溝通方式。我們必須克服 「迅即抹黑對手、為對方冠上侮辱性的綽號,而非開展公開和彼此尊重的 對話,嘗試尋求更深入的共識」的惡習。4 我們需要的溝通者,是能開啟對話、致力促進裁軍,化干戈為玉帛,並消弭那潛藏我們心中害人害己的 好戰心態,正如教宗聖若望廿三世在《和平於世》通諭中以先知性的口吻 所作的呼籲:「只有相互信賴,才能建立和平」(《和平於世》,113)。 這樣的信賴所需要的,不是封閉的,而是大膽且有創意的溝通者,願意去 尋找能使彼此相遇的共同立場。現在世人恐懼爆發的戰爭繼續惡化,像 60 年前的情形一樣,生活在陰暗的時刻,我們也必須在溝通傳播方面盡快阻 止歷史重演。聽到有人輕易地開口要毀滅人和土地,實在令人感到不寒而慄。不幸的是,話語時常會轉變成為野蠻暴力的戰爭行動。所以我們要擯 棄所有好戰的詞藻,以及操縱真理的各種形式的宣傳,那些宣傳,都是為了意識形態的目的來扭曲真理。我們應該推動的傳播形式,是幫助人創造 出能解決人民與人民之間衝突的情況。

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將來是否會有和平,取決於人心的改變,因為戰爭的病毒來自人的內心。5 我們要從心中發出正確的話語,以驅散使世人封閉和分裂的陰影,並且要建立一個文明,比我們所領受的要更加美好。這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投身其中,而在傳播界工作的人更要有這樣的責任感,好使他們因視他們的專業為使命而全力以赴。

願主耶穌──發自天父心中的純潔聖言,幫助我們,使我們所傳播的皆是 忠實、透明和友善的。

願主耶穌──降生成人的聖言,幫助我們聆聽眾人的心跳聲,以重新發現 我們眾人都是弟兄姊妹,擯棄使人分裂的敵意。

願主耶穌──真理與愛的聖言,幫助我們以愛德說出真理,使我們能成為 彼此的守護者。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3 年 1 月 24 日,聖方濟‧沙雷主教聖師紀念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1 《天主是愛》通諭,31,(2005 年 12 月 25 日)。

2 參閱:宗座公報「Sabaudiae Gemma」為聖方濟‧沙雷主教聖師誕生 400 年(1967 年 1 月 29 日)。

3 第 56 屆世界傳播日文告(2022 年 1 月 24 日)。

4 《眾位弟兄》通諭,201,(2020 年 10 月 3 日)。

5 參閱:第 56 屆世界和平日文告(2023 年 1 月 1 日)。

按此閱覽英語文告

教宗方濟各第56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用內心的耳朵去聆聽」

圖片:vatican.va

第56屆世界傳播日文告摘要
(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提供)

教宗方濟各
第56屆世界傳播日文告

「用內心的耳朵去聆聽」

按此下載PDF文件檔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為了查明事實,並能以親身經歷、與人相遇的基礎來報導,我們去年默想了「來看一看」的必要性。現在,我想順著這個脈絡繼續關注另一個動詞:「聆聽」,它不但是溝通的關鍵,也是真實對話的條件。

其實,不論是在日常的人際關係當中,或是在討論公民生活的重大議題時,我們面對自己眼前的人,都漸漸失去了聆聽的能力。與此同時,在資訊傳播的領域中,聆聽的模式正在經歷一種重大的全新發展,各式各樣的播客(podcast)和音訊平台(chat audio)證實了:聆聽,仍然是人際溝通的本質。

曾經有人請教一位受人敬重,且擅於治療心靈創傷的醫生:「人最大的需求是什麼?」他回答說:「是能夠不斷地被聆聽。」這份渴望時常不為人知,卻又挑戰著每位受召成為教育人員、培訓導師,以及那些擔任溝通角色的家長和老師、牧者與牧靈工作者、資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或政治工作者。

⽤內⼼的⽿朵去聆聽

我們從聖經中學習到,聆聽的意義不僅是聲音的感知,在本質上更是人類與天主對話的關係。「以色列!你要聽(Shema Israel)」(申六 4),梅瑟法律的第一條誡命就是以這句話開始的,且在聖經中一直反覆出現,以至於 連聖保祿宗徒都肯定說:「信仰是出於聆聽」(參閱:羅十 17)。其實,最初是天主主動向我們說話,而我們的回應,就是去聆聽祂。歸根究柢,這種聆聽也是來自祂的恩寵,就如新生兒也是這樣去回應父母的目光與聲音。在五種感官裡,天主似乎特別喜歡聽覺,也許是因為它比較沒有侵略性,比視覺更沉穩,因而使人感到自在。

「聆聽」符合天主謙遜的作風。天主是藉著言語創造人類為祂的肖像,並藉著聆聽視人類為談話的對象。天主愛人,因此向人傳達祂的聖言,也因此「側耳」俯聽人。

可是,人類為了不要聆聽,反而寧願逃避關係、置身事外和「塞住耳朵」。拒絕聆聽的後果,就是時常會對他人產生敵意,就像那些聽到聖斯德望執事說話的人,他們掩住自己的耳朵,一起向他撲過去。(參閱:宗七 57)

然而,天主總是無條件地向人溝通來自我啟示,而人也需要與天主同調,好能準備好去聆聽。上主明確地召叫人類與祂建立一個愛的盟約,好使人在聆聽、接納及給予他人空間的能力上,成為真正的自己:天主的肖像與模樣。其實,聆聽就是愛的一種面向。

這就是為什麼,耶穌要祂的門徒們去檢查他們聆聽的素質。「你們應當留心要怎樣聽」(路八 18)。這是祂在講完撒種的比喻之後對他們的勸戒,要他們明白:只有聽是不夠的,還必須要用心地聆聽。只有那些以「善良和誠實」的心來傾聽並忠實地遵守聖言的人,才會結出生命和救恩的果實(參閱:路八 15)。我們所聆聽的對象、聆聽的內容,以及聆聽的方式,這一切都要注意,才能在溝通的藝術上有所成長,其關鍵不在於理論或技巧,而是在於心靈的開放,使人的關係得以拉近。(參閱:《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171)

我們都有耳朵,但是很多時候就算是那些聽力健全的人,也無法聽到其他人的聲音。其實,有一種內在的失聰,比身體上的失聰還要糟糕。聆聽不僅關乎聽覺,更是關乎整個人。聆聽真正的位置,是在內心。撒羅滿王雖然非常年輕,卻能展現出他的智慧,因為他向上主求的是一顆「聆聽的心」(參閱:列上三 9)。聖奧思定曾鼓勵要用「心」去聆聽(corde audire),不要靠外在的耳朵來聆聽,但要以心神中的耳朵聆聽:「你們的心不要在耳 朵裡,但耳朵要在心裡。」1 聖方濟‧亞西西勸勉他的弟兄們要「在心中垂耳傾聽。」2

因此,在追求真正的溝通時,要重新發現的聆聽,就是去聆聽自己、聆聽自己最真實的需要──那些銘刻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需要。而我們若要重新開始,就要聆聽自己心中想要與他人和與天主建立關係的渴望──這渴望使我們在受造物中獨一無二。我們受造,不是為了像原子一般地生活,而是為了生活在一起。

聆聽作為良好溝通的條件

有一種聽覺的運用方式,不是真正的聆聽,正好相反,是竊聽。事實上,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他人,竊聽和偷窺的誘惑一直都存在,而在這個社群網路的時代似乎更變本加厲。然而,真正能使溝通更美好和更有人情味的,就是去面對面地聆聽我們眼前的人,懷著坦誠、信任與正直的心去聆聽對方。

缺乏聆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經驗到的情況,遺憾的是,在社會生活中顯然也是如此,我們不但沒有互相聆聽,還時常「各說各話」。會產生這種癥狀,就是因為比起真理與良善,我們更加追求共識;比起聆聽,我們又更加在意聽眾本身。然而,良好的溝通不求譁眾取寵,也不以嘲弄對方為目的,而是去注意到他人的想法,並嘗試理解事實的錯綜複雜。可惜的是,即便在教會還是會產生意識型態、使得人們不再聆聽,只剩下言詞空洞的對立爭論。

事實上,我們在許多的對話中都沒有真的在溝通。我們只是在等別人把話講完,然後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對方而已。這些情況正如哲學家卡普蘭所言,3 對話成了一種對白:兩人各自進行獨白。然而在真實的溝通中,「我」和「你」兩個主體都在「走出自我」,通往彼此。

因此,聆聽是對話及良好溝通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沒有聆聽,就不會有溝 通;沒有傾聽的能力,也不會有優質的新聞媒體。如果要提供扎實、周全而完整的資訊,就需要有長時間的聆聽。不論是報導一則事件或是在新聞中描述一段經歷,都必須懂得聆聽,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放下自己的預設立場。

誠然,只有放下自己的獨白,才能夠讓不同的聲音達到和諧,從而保證真實的溝通。正如專家教導我們:「不要滿足於當下的情況」。聆聽不同的訊息來源,可以確保我們所傳遞的訊息是可靠而慎重的。我們若能聆聽不同的聲音,而弟兄姊妹們在教會裡也彼此聆聽,我們便得以發揮分辨的藝術,常能在交響樂的不同聲音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但是,為什麼要致力去聆聽呢?聖座的一位大外交官,卡薩羅利(Agostino Casaroli)樞機曾提到過一種「在忍耐中的殉道」。為了在自由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獲取最大的益處,在與最難協商的談判者對話時,不但需要去聆聽,也需要被聆聽。即使情況不那麼棘手,但聆聽終究要有耐心這一美德,以及讓自己被真相震驚的能力,即使我們正在聆聽的對象所講的真相只有一小部分,也是如此。只有驚奇才使人獲得知識。我想到孩子們那無窮的好奇心,他們睜大眼睛去觀看自己周遭的世界。以這種心態──在成人的意識中帶有孩童的好奇心──去聆聽,總能使人獲益匪淺,因為不論有多瑣碎,總是有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從他人身上學習到,並在自己生命中結出果實的。

在飽受疫情重創的這段漫長時間裡,我們聆聽社會大眾的能力,比以往更富有意義。眾人對於「官方資訊」積累的許多不信任,已經釀成了一種「資訊流行病」(infodemic),此種情況使得資訊的世界越來越失去可信度、越來越不透明。在面對很多經濟活動的停止與衰退所造成社會大眾的焦慮時,我們特別需要去側耳細聽。

被迫移民的現實也是個複雜的議題,誰都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我要重複:為了克服對移民的偏見,也為了讓我們堅硬的心變得柔軟,我們必須試著去聆聽他們的故事。我們要讓他們每個人都能說出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故事。有很多勇敢的新聞工作者已經這樣做了。很多其他的人,只要能夠這樣做,都會願意的。我們要鼓勵他們!我們要聆聽這些人的故事!如此一來,每個人就都能在自己的國家中,自由地去聲援他們認為最合適的移民政策。但無論如何,我們眼前看到的不再是數字,不再是危險的侵略者,而是我們可以去聆聽的活生生的一眾男女、他們的面貌與故事、他們的目 光和他們的期待與痛苦。

在教會內彼此聆聽

在教會內也是如此,非常需要去聆聽和傾聽別人。這就是我們能給予彼此最珍貴,也最富有動力的禮物。「基督徒已經忘記,聆聽的職分已託付給了他們,而將之託付給他們的那一位,祂自己就是最偉大的聆聽者,他們要分擔的正是祂的工作。我們必須以天主的耳朵去聆聽,我們才能說出天主的話語。」4 因此,基督教的神學家迪特里希‧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提醒我們:「在共融當中,我們應該為他人做的首要服務,就是去聆聽他們。如果有人不懂得聆聽自己的弟兄,那他很快就會失去聆聽天主的能力。」5

在牧靈關懷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耳朵的使徒工作」──先聆聽,再說話;正如雅各伯宗徒所勸戒的:「每人都該敏於聽教,遲於發言」(雅一 19)。自由地給出一些時間來聆聽他人,就是愛德的第一個行動。

共議性的歷程才剛剛開始。我們祈願這能成為一次互相聆聽的莫大機會。其實,共融並不是策略和計畫的結果,而是建立在弟兄姊妹之間的互相聆聽。在一個聖詠團當中,整體的聲音並不是完全一樣或單一的聲部,而是各式各樣的聲音,是多聲部音樂。如同聖詠團在歌唱時,每個人都聆聽其他人的聲音,使彼此得以達致整體的和諧。這種和諧是作曲家所構想出來的,但若要體現,卻是要倚賴每一個人的聲音所交織出來的和聲。

若懷著這樣的意識去參與一個先於我們並包含我們的共融,我們就能重新發現一個猶如交響曲的教會,裡面的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聲音來歌唱,去接納別人的聲音,就像接納一份禮物一樣,從而展現天主聖神所創作的整體和諧。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2 年 1 月 24 日,聖師方濟‧沙雷主教紀念日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Nolite habere cor in auribus, sed aures in corde」。(道理 380,1:Nuova Biblioteca Agostiniana 34, 568)。

2 致修會全體的信函(Lettera a tutto l’Ordine):《方濟大全》( Fonti Francescane),216。

3 參閱:《對話的人生》(The life of dialogue),J. D. Roslansky 編輯,《溝通--諾貝爾會議中的討論》(Communication. A discussion at the Nobel Conference)。阿姆斯特丹,北荷蘭出版社,1969,第 89~198 頁。

4 迪特里希‧潘霍華,《共同的人生》(La vita comune),Queriniana,Brescia,2017,76。

5 參閱:同上,75。

按此下載
第56屆世界傳播日文告【摘要】簡報

閱讀英語全文

來源:
vatican.va
天主教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

 

張汝南執事-耶穌升天節主日反省

耶穌升天節

集禱經

全能的天主,求祢使我們滿懷神聖的歡樂,感恩雀躍,因為祢聖子的升天,預示了我們的歸程。元首基督怎樣光榮升天,我們作為祂的肢體,也同懷希望,被召喚到達同一境界。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耶穌就在門徒觀望中,被舉上升。)
恭讀宗徒大事錄 1:1-11

德敖斐羅,我在第一部書中,已論及耶穌所行所教的一切,直到祂藉聖神,囑咐了所選的宗徒之後,被接去的那一天為止。祂受難以後,用了許多憑據,向他們顯明自己還活著,四十天之久,顯現給他們,講論天主國的事。耶穌與他們一起進食時,吩咐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許,說:「你們聽我所說過的,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幾天以後,你們要因聖神受洗。」他們聚集的時候,就問耶穌說:「主,現在就要給以色列復國嗎?」耶穌回答說:「父以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間和日期,不是你們應當知道的;但當聖神降臨於你們身上時,你們將充滿聖神的德能,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耶穌說完這些話,就在他們觀望中,被舉上升,有一朵雲彩接了他去,離開他們的眼界。他們向天注視著他上升的時候,忽然,有兩個穿白衣的人,站在他們面前,向他們說:「加里肋亞人!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到天上去的耶穌,你們看見祂怎樣升了天,也要怎樣降來。」──上主的話。

答唱詠 詠 47:2-3,6-7,8-9

:天主上升,有歡呼之聲護送;上主騰空,有號角之聲相從。
:萬民,你們要鼓掌歡騰,也要向天主歡呼慶祝。因上主至大至尊,可敬可畏;他是統治宇宙的偉大君王。
:天主上升,有歡呼之聲護送;上主騰空,有號角之聲相從。
:天主上升,有歡呼之聲護送;上主騰空,有號角之聲相從。你們應歌頌,歌頌我們的天主;你們應歌頌,歌頌我們的君王。
:天主上升,有歡呼之聲護送;上主騰空,有號角之聲相從。
:因為天主是普世的君王,你們都應該以詩歌讚揚。天主為王,統治萬國;天主登上神聖的寶座。
:天主上升,有歡呼之聲護送;上主騰空,有號角之聲相從。(讀經二可選用以下其中一篇)

讀經二(天主使基督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邊。)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 1:17-23

弟兄姊妹們: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天主,即那光榮的父,把智慧和啟示的神恩,賜與你們,好使你們認識祂。並願祂光照你們心靈的眼目,為叫你們認清:祂的寵召,有什麼希望;在聖徒中,祂嗣業的光榮,是怎樣豐厚;祂對我們相信的人,所施展強而有效的德能,是怎樣偉大。正如祂已將這德能,施展在基督身上,使祂從死者中復活,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右邊,超乎一切率領者、掌權者、異能者、宰制者,以及一切現世及來世,可稱呼的名號以上。天主又將萬有置於祂腳下,使祂在教會內做至高的元首;這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是基督在一切內,充滿一切的圓滿。──上主的話。

福音前歡呼

:亞肋路亞。
:亞肋路亞。
:主說: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亞肋路亞。

福音(主耶穌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邊。)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16:15-20

那時候,耶穌顯現給十一位宗徒,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相隨:因我的名驅逐魔鬼,說新語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麼致命的毒物,也不會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瘉。」主耶穌給宗徒們說了這些話以後,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邊。宗徒們出去,到處宣講;主與他們合作,並以奇蹟相隨,證實所傳的道理。──上主的話。

各位尊敬的弟兄姊妹,大家好!

今天我們慶祝耶穌升天節和世界社會傳播日,感謝敎會美善的安排,今天的讀經和福音使我們更加瞭解基督徒的責任和使命:「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谷16:15 「為祂作證人。」參閱宗1:8 同時,亦多謝敎宗撰寫今年傳播日文告:「你來看一看吧」若1:46

在文告中,他邀請我們「無論從事新聞界、網路、教會的講道、 政治或社會論壇,在表達時能做到清楚忠實的溝通。」的確,基督徒的我們深感榮幸,能為主傳揚祂的聖道,使衆人獲得救恩,值得注意的是;在「溝通」中我們所承擔的角色是「成為真理的見證人」?又或是自己都沒有「辨認出虛假的表象」?教宗在文告結束前特別為我們祈禱,使「我們走出自我, 並動身尋求真理,去聆聽而不要自滿於偏見,也不要太快下結論..….使能誠實地報導我們所看到的(真相)」教宗這番金石良言,尤其是在謠言四起的瘟疫期間,特別值得深思熟慮,我們切勿魯莽!

話說一天,蘇格拉底的一位學生急著來找他說:「老師,告訴你一件你絕對想像不到的事….」「等一等!」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並且提醒他說:「你將要告訴我的事,曾否用三個篩子濾過呢?」他的學生頓時記起他的敎導,慚愧地搖了搖頭。蘇格拉底再次提醒他說:「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至少要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第一個篩子叫做真實,你要告訴我的事是真的嗎?」學生又搖頭說:「我是聽回來的,大家都這樣說,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吧!你要告訴我的事是善意的嗎?」學生聽後又再搖頭並低聲地說:「不,正好相反。」蘇格拉底耐心地繼續指導他:「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來檢查看看,你這麼急著要告訴我的事,是重要的嗎?」「並不是很重要…..」學生回答!既然這個消息並不重要,又不是出於善意,更不知道是真是假,那你又何必浪費寶貴的時間來告訴我呢?」

親愛的諸位,讓我們一起提醒自己,福傳是介紹耶穌的真理給別人,期望他們信仰耶穌因而得救,可是在其他的場合中如何和別人溝通,更好說怎樣去關懷他們更為重要!其實我們都是一本「福音」,所以若我們希望別人真正認識和跟隨耶穌的話,那麼最佳的方法首先是自己要與耶穌建立密切的關係,讓我們的一言一行效法基督!

今天我們慶祝耶穌升天節,從經文上看來祂好像離開我們跑到遠遠的地方,其實剛剛相反,祂就在「我們的口𥚃,我們的心𥚃!」參閱羅10:8,正如聖女大德蘭所說:「基督現已沒有肉身,只有你的;沒有頭,只有你的;沒有腳,只有­你的。你是基督通往世界的憐憫窗口;你是基督賴以走動行善的雙腳;你是他得以祝福我們­的雙手。」

敎宗更加強調說:「福音的喜訊之所以能廣傳於世,是來自人與人,心與心的相遇。」所以當我們渴望家人和親戚朋友都跟隨耶穌的同時,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話語,我們的行為,是否帶著基督的愛呢?

實在的,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做家長、長輩和敎會領導的我們,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需知惡語閒言一出口,就像鷄毛飄揚,難以收拾,為害尤深,何況是我們負面的行為呢!蘇格拉底說得對,讓我們時刻都帶著三個篩子,在思,言,行為中傳遞真理,充滿善意,切勿浪費寶貴光陰在無謂的言行上,特別注意的是,沒有發生的事不要胡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做不到的事不要亂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說;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讓我們祈求天父「把智慧和啟示的神恩,賜與我們,好使我們認識耶穌並光照我們的心靈眼目!」參閱厄1:17-18

花地瑪聖母,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2021年世界社會傳播日主題:「你來看一看罷!」與眼前的人相遇,與真實的人溝通

Photo credit: Salt + Light Media

教宗方濟各
第 55 屆世界傳播日文告
「你來看一看吧!」(若一 46)
與眼前的人相遇,與真實的人溝通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你來看一看吧!」這個邀請,不僅是耶穌與門徒們初次相遇時動人的一幕,同時也是眾人的真實交流方式。為了講述成為故事的生命事實(參閱:第 54 屆世界傳播日文告,2020 年 1 月 24 日),我們必須跨出自滿的心態 ──覺得自己「已經知道」某些事情。相反地,我們應該親自去看看他們,去花時間跟別人相處,去聆聽他們的故事,接觸那總是令人驚奇的現實。「用你驚奇的眼光去觀看,讓你的手感受到事物的鮮活,以致別人在看你寫的東西時,他們也可以觸摸到生命的奇蹟,躍然紙上。」這是真福路山諾(Manuel Lozano Garrido)1 給其他記者同儕們的建議。因此,今年我想藉此文告作一個邀請:「來看看吧」,呼籲新聞界、網路、教會每天的講道、政治或社會論壇,在表達時能做到清楚忠實的溝通。「來看看吧!」──從約旦河岸、加里肋亞海的那些初次相遇開始,一直都是基督信仰的傳播方式。

實地街訪

讓我們思考新聞報導這重大話題。有些人士因已有一段時間注意到一種風險而表示不滿:在「影印複製」的報紙,或在電視、廣播、網路等的各類 媒體上,存在著一種偏頗的報導方式,使預設的、「中央新聞社」的和自我指涉的通訊逐漸取代採訪性的新聞報導。這種報導,對事情的真相,以及對人們現實生活的認知能力,愈來愈薄弱,無法報導在基層中日趨嚴重的社會現象或其正面的動力。編輯工作很容易就陷入此風險:在編輯室、在電腦前、在公司的遠端進行,在社群網站上撰寫而來的,不再做「實地街訪」,不再為採訪新聞而與人們相遇,或面對面地查證某些特殊情況。各種技術的革新讓人感覺自己沉浸在更大、更即時的現實之中,除非能夠向這種面對面的相遇機會開放自己,否則我們仍然只是旁觀者。任何工具,只有當它促使我們走出去看本來不會知道的事物,使我們在網路上接觸到在其他地方無法獲取的知識,使我們經驗到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有的相遇,才算是有用和珍貴。

福音記載上的細節

在約旦河受洗之後,耶穌對好奇祂的首批門徒說:「你們來看看吧!」(若一 39),藉此邀請他們和自己往來。時隔半個多世紀,當年事已高的若望在撰寫福音時,回想起一些「有報導價值」的細節,其中不但透露了在他所報導的事件中,他當時就在現場,同時也描述了那段經歷對他人生的影響。他寫道:「那時,大約是第十時辰。」也就是下午四點(參閱:若一 39)。若望還告訴我們,翌日,斐理伯跟納塔乃耳說了自己與默西亞的相遇。他的朋友懷疑地問道:「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斐理伯沒打算以理服人,只是跟他說:「你來看一看吧!」納塔乃耳確實去看了,而從那時起,他的人生有了轉變。基督信仰的開始和傳遞,就是這樣:作為直接的知識,由經驗而來,而非傳言。所以在耶穌住下了以後,城裡的人對那撒瑪黎雅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為了你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參閱:若四 39~42)。「來看一看」是了解狀況最簡單的方式;同時也是對所有訊息最實在的檢驗,因為若要了解狀況,我們必須跟人見面,讓眼前的人說話,聽取對方的見證。

向眾多新聞工作者的勇氣致謝

為報導事實,就要有能力去誰也想不到的地方,新聞工作也是這樣:隨時準備動身、渴望親眼目睹。好奇、開放、熱忱。我們都應該好好地感謝那些專業人士的英勇與付出(記者、攝影師、剪輯和導播),他們時常用生命在完成他們的工作。多虧有他們的努力,我們才得知:受迫害的少數族群在世界各地所經歷的艱困;對窮人與環境,那不計其數的壓迫和不義;以 及本來會被忽視的諸多戰爭。若是沒了他們的聲音,不只是對新聞報導,對社會、對整個民主都是很大的損失。我們的整個人類大家庭都會變得十分貧乏。

我們的世界中有許多境況都在邀請傳播媒體「來看一看」,而在此次疫情中更是如此。若是只透過富裕國家的鏡頭去報導疫情、每次的危機,那我們可能會陷入一種「做兩套帳」的風險。例如,現在有疫苗的問題和一般醫療保健的問題,這些都有著排除窮人的風險。誰能讓我們知道在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貧困村莊裡,那些對於治療的長久等待?全世界在社會經濟上的差異,決定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分配順序,窮人永遠排在最後,說是都有醫療保障的權利,卻又不見成效。然而,即使是在世界上比較幸運的角落,仍然隱藏著許多家庭忽然陷入貧窮的社會悲劇;為了領取一包物資,人們不再恥於到慈善組織那裡排隊等待,而這也不算什麼新聞了。

網絡上潛伏的轉機與危機

網絡世界藉著數不清的社群媒體,能使報導和分享的功能擴大:有更多的眼睛觀看世界各地,因而蒐集大量的資料畫面和見證。數位科技讓我們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相關且有用的資訊。我們要留意:在緊急的情況,網絡就是第一個報導新聞並傳達官方訊息的地方。那是強而有力的工具,我們因此必須承擔作為上傳者和瀏覽者的責任。在傳統媒體被忽略的各種事件,我們都有可能成為目擊者,能對社會作出貢獻,使更多的事件(包括正面的)能得到聚焦。藉著網絡,我們因而有機會報導自己親眼看到的、在我們眼前發生的事情,我們也有機會與別人分享我們的報導。

眾所皆知,社群媒體的風險,就是其資訊不一定經過查證。我們早已知道新聞、甚至是圖像,由於千百種理由,都可以被輕易假造,有時只是因為自我欣賞。在這方面有所批判,不是為了要把網路妖魔化,只是想鼓勵在發送與接收訊息時,能有更好的分辨習慣與更負責任。對於我們所作的溝通,所分享的資訊,以及對於我們有能力揭發的假新聞,大家都是有責任的。我們眾人都蒙召成為真理的見證人:去看和去分享。

親眼所見──無可取代

在溝通交流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完全取代親眼所見的事物。有些事情就是要親身體驗,方能有所領會。我們實際上的溝通,不只是靠文字來 寫或講,還有眼神、語調和手勢。對於見到耶穌的人來說,祂的魅力來自於祂所宣講的真理;然而,祂如何看人、如何待人,以及祂的靜默,卻與祂說話的果效密不可分。門徒們不只是聽祂說話,也在祂說話時看著祂。永生的話(Logos)降生成人,在祂──聖言(Word)──身上,確實顯露了面容;正如若望所述(參閱:若壹一 1~3),不可見的天主使自己可以被看見、被聽見、被觸摸。言語若是要有果效,就必須「被看見」,必須使我們都能一起經驗,都能參與到對話當中。因此,「來看看吧!」這個邀請,不論是在過去或是將來,都至關重要。

我們留意到在我們的時代,在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在生意和政治場合,到底充斥了多少空洞的言語。有的人「拉上一大堆廢話。他的道理就像藏在兩桶礱糠裡的兩粒麥子,你必須費去整天工夫才能夠把它們找到,可是找到了它們以後,你會覺得費這許多氣力找它們出來,是一點不值得的。」2 這番英國劇作家的激烈言詞,同樣也適用於身為基督徒傳播者的我們身上。福音的喜訊之所以能廣傳於世,是來自人與人、心與心的相遇;人們接受了「來看一看」的邀請,同時,在為耶穌基督作見證的人身上,從他們的注視、言談和手勢中,那種人性的「光輝」也打動了人心。每個工具都有它的價值,而那位偉大的傳播者──塔爾索人保祿,他肯定也會用電郵跟社群軟體來傳訊息。但不論是聽過他講道、有幸與他共處的,還是在集會中見過他、單獨與他交談的人,真正讓同時代的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信德、望德和愛德。他們看到,無論他身在何處,總是在積極地活動;藉著天主的恩寵,他們也親眼目睹了他所宣講的救恩訊息對他們的生命是多麼的真實而豐盛。即便無法與這位天主的僕人相遇,但他所打發的門徒,也同樣能為他在基督內的生活方式作見證。(參閱:格前四 17)

在論及聖經裡的預言要在現實上應驗才能確認的時候,聖奧斯定便肯定道:「書本在我們手中,事實在我們眼前。」3 同樣地,當我們相信那些因為與耶穌相遇,生命有了轉變的精彩見證,那麼福音就會開始在我們的時代活躍起來。兩千年來,一連串的這種相遇,已經散播了基督徒冒險生活的吸引力。而等待我們的挑戰,就是與眼前的人相遇,與真實的人溝通。

上主,求祢教導我們走出自我,
並動身尋求真理。
請教導我們親自去看,
請教導我們去聆聽,
而不要自滿於偏見,
也不要太快下結論。
請教導我們走向沒人想去的地方,
花時間去了解、
關注真正的重要事物,
不被無謂的事物分心,
以辨認出虛假的表象與真相。
求祢賜予恩寵,
使我們能認出祢在世界上的住所,
並使能誠實地報導我們所看到的。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1 年 1 月 23 日,聖師方濟‧沙雷主教紀念日前夕

 


1 西班牙記者(1920~1971),2021 年列為真福。

2 威廉.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第一場。

3 《道理》(Sermo )360/B,20。

英語全文

來源:vatican.va

 

第54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簡介:打造富有人情味的歷史

CNS photo/Paul Haring

「在周遭的聲音和訊息令人感到困惑時,我們需要富有人情味的敘述,講述我們和我們之間美好的事。」

教宗方濟各在第54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中,開門見山地如此寫道。本屆文告主題為「『好叫你講給你的子孫聽』,生活創造歷史」(出十2),分為五大部分:編織故事、並非所有故事都是好的、眾多故事中的天主事跡、自我更新的歷史,以及令我們煥然一新的講述。

編織故事

教宗首先指出,人類天生是個講述者。「我們從小渴望故事,一如渴望食糧那樣」。在潛移默化中,「故事影響我們的生活」,左右我們有關是非對錯的判斷。人不僅需要「衣物蔽體」(參閱:創三21),也需要「穿上」故事來保護生命。為此,我們編織的不只是衣服,還包括故事。各時代的故事共同使用一台「紡織機」,其架構涵蓋了「英雄」,包括日常英雄,讓人能「在愛的推動下,勇於尋求夢想,應對艱難處境,打擊邪惡」。沉浸在故事裡,人「能找到英勇的動機來應對生活挑戰」。

並非所有故事都是好的

然而,並非所有故事都是好的。由於「蛇的誘惑在故事脈絡裡埋下難以解開的繩結」(參閱:創三4),今天仍有人「懷著功利的目的敘事」。教宗警惕道,「我們幾乎難以察覺到,自己變得愛嚼舌根」,散播暴力和假消息;傳播的「紡織機」往往製造出毀滅和挑釁的故事,「磨損並撕裂和睦共處的脆弱絲線」;它無法編織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反倒剝奪人性尊嚴。這種功利主義的故事只是曇花一現,好的故事卻能「跨越時空的界限」,數個世紀後仍具有現實意義,滋養生命。再者,有鑒於偽造技術日益精進,甚至出現了「深度偽造」(deepfake),「我們需要有智慧來接受並創造真善美的故事,有勇氣來抵拒虛假和惡意,有耐心和分辨力來重新發現那些有助於在撕裂中維繫絲線的故事」。

眾多故事中的天主事跡

教宗由此談及聖經的深層意義。聖經乃是「眾多故事中的天主事跡」,從開卷第一章就展現出「天主是創造主兼敘事者」,因為「天主的聖言一出,萬物遂存在」 (參閱:創一),而在創世的高峰,天主造了男女,使他們跟祂一起自由地創造歷史。「聖經是天主與人類之間愛的偉大歷史,其核心是耶穌:祂的事跡使得天主對人的愛,以及人對天主的愛情故事達致滿全」。為此,人類蒙召世世代代將聖經中意義深遠的事跡講給子孫聽。

接著,教宗闡述本屆文告的主題:天主透過奇事,拯救以色列子民脫離奴隸生活後,吩咐梅瑟把這些奇事「講給子孫聽,為叫他們知道祂是上主」(參閱:出十2)。教宗強調,「《出谷紀》的經驗教導我們,對天主的認識尤其通過世代相傳的講述傳承下去」。天主子耶穌也談論天主,祂不說空洞抽象的話,而是運用日常生活的比喻。「生活由此成了故事,然後對聆聽者來說,故事又化為生活:福音故事進入聆聽者的生活,並改變他的生命」。

自我更新的歷史

此外,「基督的事跡絕非歷史遺產」,它與我們的經歷相結合,「始終具有現實意義」。天主關愛世人,並降生成人,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從此以後,「就某個意義來說,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神聖的。天父能在每個人的經歷中再次看到祂的聖子降臨塵世的事跡」。誠如聖保祿所言,基督以生活的聖神在我們血肉的心板上書寫(參閱:格後三3),「天主聖愛在我們內書寫」,種下善的苗芽。因著聖神的化工,每段歷史,即使是遭人遺忘的歷史,都能受到啟發,再次化為傑作,成為福音的新篇章。「我們人人都知道幾個散發福音馨香的故事,它們見證出天主轉化生命的愛。這些故事需要加以分享、講述和實踐」。這便是「自我更新的歷史」。

令我們煥然一新的講述

談到講述如何使我們煥然一新,教宗寫道:「我們只要謹記那創造並拯救我們的愛,並將這份愛注入我們的日常經歷,以慈悲編織每天的生活脈絡,我們就能翻開新篇章。我們不再糾結於惋惜和悲傷,擺脫那禁錮人心的病態回憶,並向他人開放,向敘事者天主的觀點敞開心扉。對天主訴說我們的經歷絕非無濟於事:儘管事態保持原樣,但是意義和觀點已有所轉變。向上主訴說,等同於進入祂對我們和他人的憐愛目光。」

教宗表示,唯有敘事者天主的目光是「最終的觀點」。透過這觀點,我們能親近周遭的弟兄姊妹,理解到「在世界的舞台上沒有人是跑龍套的,每個人的歷史都可能有所改變」。「即使是在講述惡,我們也能學會為救贖留空間,在惡當中認出善的動態,並為它騰出空間」。教宗最後邀請眾人懇求聖母瑪利亞、這位「在腹中編織天主人性」的童貞女,請她「解開我們生活中糾纏不清的繩結,協助我們建設和平的歷史、未來的歷史」。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2019年世界社會傳播日主題:「從網絡社群到人的團體」

2018年9月29日,聖座新聞室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為2019年世界社會傳播日選擇的主題:「我們彼此都是一身的肢體(弗4:25);從網絡社群到人的團體」。

「我們彼此都是一身的肢體(弗4:25);從網絡社群到人的團體」。教宗方濟各為下一屆2019年世界社會傳播日選擇的這個主題“強調了讓傳播回歸廣闊視野的重要性,這一視野以人為本,強調互動的價值,而互動即在於對話和與他人相遇的機會”。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繼續說,教宗藉此主題勉勵大家對當前互聯網關係的狀態和性質進行反思,首先從構成人與人之間網絡關係的團體概念出發。事實上,所謂社交網絡中普遍存在的某些趨勢促使我們思考一個基本問題:面對社交網絡中具有群體屬性的邏輯,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為真正的團體?將網絡社群作為連接的團體意味著建設一個「我們」,其基礎在於彼此傾聽、對話,以及隨之而來的為自己的言語負責。

教宗方濟各在2014年的首篇世界傳播日文告中就曾呼籲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富有人性的地方,而非電線的網絡。2019年世界社會傳播日的主題證實了“教宗方濟各對新的傳播環境的關切,尤其是教宗本人親自臨在於社交網絡中,在Twitter上開設了@Pontifex帳戶,在Instagram上設立了@Franciscus的帳戶。

第52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

2018年1月24日,聖座傳播秘書處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第52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主題是:「真理必使你們自由(若8:32):假新聞與維護和平的新聞工作。」教宗勉勵傳播工作者返回自己專業乃至使命的根源,不斷尋求真理,努力指出有別於喧囂和舌戰的解決途徑,成為新聞的守護人。第52屆世界社會傳播日將於今年5月13日舉行。

教宗首先分析假消息的現象指出:「傳播假消息的目的正是要欺騙甚至操縱讀者,有時則是為了左右政治選擇及助長經濟收益。今天,這種傳播又能依靠社交網絡的操縱性技能,使假消息變成『病毒』。」

教宗告誡道:「假消息的悲劇在於詆毀別人,將其描繪成對手,從而煽動衝突。傳播假消息的根源往往是對權力的渴求,從虛假到謊言,最終竊取我們内心的自由。因此,眾人都應阻止這些假消息,注重那些有助於我們不做假消息的無知傳播者,而要對它予以揭發的教育創舉。」

教宗援引《創世紀》的教訓指出:「在假消息的根基内存有蛇的邏輯,蛇在某種意義上是第一個假消息的製造者。蛇這個誘惑者呈現一副可信的面孔,懂得在誘惑上下功夫,以虛假和誘人的論據對人的内心產生影響(創3:1-5)。這段聖經章節説明沒有一個假消息是無害的。反之,若信任假消息就會導致不幸的後果,即使真相受到輕微的歪曲,也會產生危險效果。」

「那對自己撒謊,傾聽謊言的人最終已無法再分辨真相。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ij)有一句名言強調『真理是抵禦虛假病毒最徹底的解藥』。因此,擺脫虛假和尋求關係乃是必不可少的兩劑配料,好使我們的言行擧止做到真實、可靠及可信。」

教宗強調:「對抗虛假的最佳解藥是人而非策略。不貪戀的人才能隨時準備聆聽,透過辛勤真誠的對話讓真相浮現出來。新聞記者的責任在於成為消息的守護人,在狂熱和轟動新聞的漩渦中提醒人們,消息的中心不是報導的迅速和對公眾的影響,而是人。」

教宗提倡一種促進和平的新聞工作。他告誡道:「這並非一種好好先生的新聞工作,否認存在嚴重的問題,而是去除偽裝、厭惡虛假口號效應和誇誇其談的聲明。我們需要一種『從人到人』的新聞工作,一種以服務為己任,為沒有聲音的人發聲的新聞工作。」

最後教宗從《方濟各的和平禱詞》中得到啟發並祈求說:

「主啊!讓我做祢和平的工具。

求祢讓我們認出那不建立共融的傳播上的惡,

幫助我們從我們的判斷中去除惡意,

幫助我們把別人論為我們的兄弟姐妹。

祢是忠實可靠的; 願我們的話語成為播在世界的良善的種子:

在有呼喊的地方,讓我們練習聆聽;

在有混亂的地方,讓我們激發和諧;

在有歧義的地方,讓我們帶來明辨;

在有排斥的地方,讓我們建設團結;

在出現聳人聽聞報導的地方,讓我們清醒節制;

在表面化或膚淺的了解上,讓我們提出真正的問題;

在有偏見的地方,讓我們喚起信任;

在有敵對的地方,讓我們帶來尊重;

在存有虛假的地方,讓我們帶去真相。

亞孟。」

禱詞譯自《鹽與光》

英語全文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聖座公布世界社會傳播日主題:「傳播與慈悲:結碩果的相遇」

blog_1443794497

9月29日,聖座社會傳播委員會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為下屆世界社會傳播日選定的主題:「傳播與慈悲:結碩果的相遇」。下屆第50屆社會傳播日將於明年2016年5月8日耶穌升天節舉行。

社會傳播日是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推動的一項世界性慶祝活動,於1967年5月7日舉行首屆慶祝活動。按照慣例,教宗的社會傳播日文告都在每年1月24日公布,那天是新聞從業人士的主保聖方濟各‧沙肋爵紀念日。

聖座社會傳播委員會在公告中表示,明年社會傳播日的主題「傳播與慈悲:結碩果的相遇」顯然與慈悲禧年密切相關,教宗方濟各希望社會傳播日能成為深入反省傳播與慈悲關係的一個大好時機。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第49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

01263

1月23日,聖座公佈了教宗方濟各為第49屆世界社會傳播日發表的文告。文告主題是:「家庭溝通:在不求回報的愛中相遇的有利環境」。本屆世界社會傳播日將於5月17日舉行。 [Read mor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