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心扉說「亮」話:在愛內彼此扶持,彼此規勸

瑪竇福音 18:15-20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去,要在你和他獨處的時候,規勸他;如果他聽從了你,你便賺得了你的兄弟;但他如果不聽,你就多帶一個或兩個人同去,為叫任何事情,憑兩個或三個見證人的口供,得以成立。如果他仍不聽從他們,你要告訴教會;如果他連教會也不聽從,你就將他看作外教人或稅吏。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 「我實在告訴你們:如果你們當中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無論為什麼事祈禱,我在天之父,必要成全他們,因為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集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

在愛內彼此扶持,彼此規勸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前幾天聽一位老神父的講道,他說升天堂和下地獄絕對不是一個人單獨升天堂或者下地獄。每一個人都會帶著兩個、三個或者幾個人一起,而不會是一個人單獨升天堂,也都不會是一個人單獨下地獄。這種說法很符合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的讀經。

在讀經一,天主對厄則克耳先知說你要做以色列家族的警衛,代我警告他們。你要對惡人講,惡人,你必喪亡!你如果不講,不警告惡人離開邪道,如果那惡人喪亡了,我要由你手中,追討他的血債。我們有沒有想過天主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當我們親眼看著周圍的人喪亡,下地獄,而不去理睬,不去制止的話,這本身就是違反愛德,這種冷漠是多麼的可怕。

在讀經二,聖保祿宗徒說你要愛你的近人如同你自己。愛的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勸告,是兄弟姐們之間愛的勸告。但是我們現在的人,很喜歡獨行,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張三下地獄,李四升天堂,不管我的事。這種冷漠是多麼的可怕,可悲。

主內的兄弟姐妹,如果我們見到其中的一個兄弟姐妹,違反了教會的教導,違反了天主的誡命,違反了倫理,讓我們動動惻隱之心去勸告他,不要讓他走向喪亡。比如,我們的家人,朋友,或者同事,如果他不來教堂,勸告他。有的人很多年都沒辦告解,勸告他。你身邊的朋友,經常來教堂,但是他還在偷偷拜神,勸告他。如果你發現有的人有婚外情,勸告他。有人沉迷賭博,勸告他。有人要準備墮胎,勸告她。我們不要想,我勸了也沒用。不是的,我們還是要勸告。因為我們不勸告,就像讀經一中所說的,你如果不講,那惡人喪亡了,我要由你手中,追討他的血債,但是如果你做了,那惡人不肯歸正而喪亡了,你卻救了你自己。

有人說,我不是不做,我是不想得罪人。這個不是得罪人,這是一個愛的行為,是為了救人靈。我們要知道,一條大罪就可以使一個下地獄。一個人如果下地獄,那就是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沒有比這個再可怕的了。我們怎麼還可以想著得罪不得罪人。

想一想,如果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會下地獄,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愛,不是講別人愛聽的話,而是講別人需要聽的話。我記修院的一個神父經常對我們說,愛你的人和你講你需要聽的話。講你喜歡聽的話的人是愛他們自己。反過來也對,如果我們真的愛人,就讓我們講別人需要聽的話,而不是他喜歡聽的話。我們不要做老好人,就算得罪人又能怎麼樣。讀經一中,天主並不喜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老好人。我們中國文化裡面也不喜歡這種人。孔夫子說,鄉原,德之賊也。意思就是说那些不分是非、不得罪鄉里的好好先生,其實恰恰是破壞道德的人。

在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的福音中,耶穌說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去,要在你和他獨處的時候,規勸他。他如果不聽,你就多帶一個或兩個人同去。如果他再不聽,你要告訴教會。告訴教會,就是告訴教會的長上、神父、主教了。注意這不是講閒話,教會的長上有權了解一個人的靈魂。我們是為了愛為了救贖而去了解那個人。講閒話是,一起吃飯的時候閒談,聽說張三有了婚外情,李四又去賭博了。這些是閒話,我們要避免。而為了愛一個人去讓教會知道他的情況,不是講閒話。

主內的兄弟姐妹們,讓我們在主內懷著偉大的愛心,彼此扶持,彼此勸告。讓我們懷著偉大的愛心去講出別人需要聽的話,而不是別人喜歡聽的話,因為這才是真正的愛。相反地,如果有人給我們提出建議,我們不要反感,我們要對那個人尊敬,因為那個人可能懷著很大的勇氣才講出來,而這個人可能是真正愛你的人。

按此閱讀更多
《敞開心扉說「亮」話》反省文章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現擔任多倫多天主教聖曹桂英堂助理司鐸。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做好決定】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你們中間誰願意建造一座塔,
而不先坐下籌算費用,是否有力完成呢﹖】
(路
14:28
 

今天福音我們看到要做耶穌的門徒,條件好像很苛刻,要和親人劃清界線。在這裡耶穌想表達的是要跟隨祂,就要以徹底的方式跟隨。所以,我們應要做好準備。  

我們每做好一個決定,在實行之前,必定會有一定程度的計劃或準備。其實亦即是代表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個決定。除了要計算實行的條件,也要考慮實行的後果。  

說到這裡,可能我們都會想到是一些大的決定。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小決定,亦同樣重要。例如在購物的時候,是否真的需要還是想要?是否對環境友善?當用完或不再需要的時候,是否可以重用、轉贈或能夠妥善處理?在選擇食物的時候,除了希望一飽口福,是否也可以想一想生產食物的永續性?這些小決定也能夠影響我們地球的未來。  

回想當初我們決定領洗,是否真的相信基督死而復活?是否願意交托自己、積極祈禱、閱讀聖經和參與彌撒,以邁向天國為目標努力實踐耶穌的教導?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我們願意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放在祢面前。求祢藉著聖神的德能,幫助及引導我們走在祢所安排的道路,緊緊跟隨祢。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大自然靈修: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一切都好】福音經文反省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人都不勝驚奇說:「他所做的一切都好:使聾子聽見,叫啞吧說話。」】
(谷7:37)

本主日耶穌以天主的大能醫好一位聾啞人士,把「不能」變成「可能」,為這位聾啞人士來說,「不幸」亦成為了一種信仰的過程。而耶穌行奇蹟的目的,就是要證明這個信仰要帶來的,是天國的喜訊。

群眾眼見耶穌所做的事,並讚揚祂說祂所做的一切都很好。這仿佛呼應了天主在創世時,「天主看了他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創1:31)一樣。天主所造的一切原本都是好的,可是人有意無意或大大小小的過犯,打亂了人和人、人和天主及人和其他受造物(大自然)健康的關係。

耶穌降生成人,透過教導、醫治、寬恕,加上我們以信德、愛德作回應,使我們慢慢重返天主內的和諧,回到(重拾)天主在起初創造的美善,天地人都能共享愛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祈禱:

慈悲的天父,

今天同是受造界時期第一主日,

求讓我們能夠更具體地,

體會祢創造的好,

並跟隨祢的聖子耶穌,

尋求那與世界共融的方向。

求主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Christ Healing a Deaf and Dumb Man—Domenico Maggiotto (1713—1794)

主日福音分享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聾啞的人是有福的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有許多話要講而講不出,真不好受。

那麼怎麼說聾啞的人是有福的?(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說:「他親自來拯救你們!……失聰的人將會聽見……啞巴的舌頭將會歡呼。」

天主是窮人的靠山

貧窮的人是有福的,聾啞的人是有福的:他們的辛苦和眼淚,使他們更容易意識到天主的臨在,感覺到只有衪是他們的靠山。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有一種精神上的聾啞,比肉體的聾啞更不幸,人不知道聽天主的話,尤其在今天的社會裡,許多聲音把天主的聲音淹沒了;有時我們會選擇性的作聾:喜歡聽的就聽,不喜歡聽的就當耳邊風。還有,我們喜歡聽好消息,壞消息騷擾我們的平安,其他人喜歡報喜,不報憂。對窮人的呼聲、弱者的哭聲,使我們不能無動於衷!

謙虛承認自己的聾啞

讓我們謙虛地承認自己是聾啞的,把我們的希望放在天主身上,他會親自來拯救我們。而且,天主的聲音不只在聖言裡,他也透過許多人向我們說話:教會的訓導、長上及朋友的勸告、人生的遭遇……這一切要求我們留心聆聽、接受,然後在其中成長和跨越。

主與我們一起

我們也會懼怕,別人不聆聽,自己不懂得聽。但當耶穌跟我們在一起,我們就有力量,可以說出來,還懂得怎樣表達。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主日福音分享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談修和
撰文:張心銳神父

近年,年輕人走上街頭爭取訴求,從和平示威逐漸變成持續的警民暴力衝突。社會陷入撕裂,政見不同引發的罵戰或打鬥,不斷在多個社區或堂區出現。這些衝突和分裂,同樣困擾著香港許多家庭。據香港電台去年八月中報導,示威期間至少有約五十名青年與家人爭吵,結果被趕出住所。

社會衝突持續,找不到解決方法,作為基督徒該如何自處?本主日的讀經主題是規勸兄弟,談到修和的重要。

一、修和是天主極重視的事,否則祂何必派遣聖子到世上來?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獻出生命,帶來和平,消弭仇恨,使人修和(弗二14)在聖子來以前,天主派遣先知,甚至嚴厲地要他們傳遞修和的信息。因此,修和不是甜言蜜語,若不獻出自己的生命就沒有修和。今日首篇讀經正提到上主對先知的要求:「你若不講話,也不警告惡人離開邪道,那惡人雖因自己的罪惡而喪亡,但我要由你手中追討他的血債。」(則三十三8)天主善惡分明,祂自己要來追討血債。然而,我們自然傾向把自己的短處放在背後,把他人的短處放在眼前。如果有人指出我們的短處,是一件好事,所謂旁觀者清。可惜,生活中這種規勸不多見,多見的卻是:在別人面前挖苦犯錯者,或在他背後搬弄是非,散播流言蜚語。這也是教會或團體經常出現的弊病,只會令人難堪及傷心,對現況毫無改善,不能達致修和。

二、勸人改過遷善是最好的愛德行動。

從整體的角度,個人規勸某兄弟而他不聽,我不可罷休,還應該用其他方式繼續勸告他,甚至警告他,這是出於對那位兄弟的愛,對整個團體的愛,絕非負面的說話。耶穌宣講福音時, 也曾嚴厲責備過人;祂宣講天國喜訊時,也明言有地獄的可能。凡不聽從天主,固執行惡的人,就是自我排除於天國之外。保祿也是跟隨耶穌勸人相愛:「任何誡命,都包含在這句話裡:就是『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羅十三9)這包括對兄弟的勸諫。「愛不加害於人,所以愛就是法律的滿全。」(羅十三10)

三、應耐心聆聽及提問。

當然,若規勸者動機不純正,我們要警惕提防;如果是出於責任或愛德,便應謙虛地和他交流。我們應該要有同情心,並需明白一個基本假設:「除非有證據證明一個人有罪,否則法庭應該假設他無罪。」所以,耶穌教導我們解決方法:先要找出事的兄弟單獨交談,無效時便請兩或三個人去勸勉,若他堅持不聽從,便訴諸教會,到最後若依然無效,就要把事情帶到團體,公開處理。(瑪十八15-17)時至今日,這仍是規勸及修和最有效的方法。

社會及家庭的修和,有時在實踐中,未必時常順利。我們要互相鼓勵,活出真理與仁愛,但若能兩三個人,因主的名字聚在一起祈禱,讓主耶穌在我們中間,難道在天之父會不照顧?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感謝張心銳神父提供講道分享。講道也刊於天主教香港教區週報《公教報》。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