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向日本殉道聖人致敬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日本的其中一項活動是到長崎西坂山殉道聖人紀念館向殉道者表達敬意。教宗向聚集在那裡的人說,他以朝聖者的身份前來祈禱並堅定日本天主教徒的信德。

這個紀念館刻有殉道者的人像和名字,其中包括聖保祿三木(Paolo Miki)。教宗指出:「毫無疑問地,這朝聖地向我們講述生命戰勝死亡。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看到這個地方時,不僅視其為殉道山,也視之為真正的真福八端山。」

教宗接著強調:「在這裡,福音之光在愛中閃耀,她戰勝了迫害和利劍。這朝聖地首先是一個復活的紀念館,因為它宣告最終的結局並不屬於死亡,而是生命。儘管所有的證據都相反這樣的説法。殉道者的見證能堅定我們的信德,更新我們在傳教使命中的奉獻和承諾。透過每天對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最需要援助者作出默默服務的『殉道』,努力營造一種有能力保護和捍衛所有生命的文化。」

教宗說,他來殉道聖人紀念館是向這些聖人聖女表達敬意。他補充道:「但是,我也希望以謙卑之心來做此事,就如那位來自『世界盡頭』的年輕耶穌會士,他在日本首批殉道者的歷史中找到深刻的啟示源泉。」

教宗希望不要把這些殉道者的犧牲視為過去的光榮事跡,而是要成為鮮活的記憶,使徒工作的靈感源泉,並推動在這片土地上再次傳揚福音。教宗最後表示:「在這裡,我們與今日在世界各地因信仰而遭受苦難和殉道的基督徒團結一心。他們是21世紀的殉道者,他們的見證催促我們以勇氣向真福八端的道路前進。」

當天是基督普世君王節,教宗在活動結束之際帶領在場的群衆誦念三鐘經。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長崎發表講話呼籲建設無核武器的和平世界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4日上午約9時30分,教宗方濟各乘機抵達長崎,參觀和平紀念館。教宗首先向紀念碑獻上花環,並表示“這個地方使我們深刻意識到人類有能力對彼此施加痛苦和恐懼”。

原子彈爆炸中心紀念館旁邊矗立著浦上主教座堂遺址,該主教座堂曾是東亞最大的教堂。教宗在講話的開始提到最近在主教座堂遺址上發現遭到損毀的十字架和聖母雕像,他表示:「它們使我們再次想起原子彈轟炸的遇難者及其家人遭受的無可言喻的恐怖。」

教宗接著講道:「人心最深處的渴望就是安全、和平與穩定,擁有核武器和其它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並不是對這渴望的回應。」

教宗反思說:「我們的世界以一種錯謬的二分法為特徵,該二分法試圖透過恐懼和不信任的心態所維繫的錯誤安全感來捍衛和確保穩定與和平,其結果是毒化了人與人的關係並阻礙任何形式的對話。」因此,教宗強調:「和平與國際性的穩定,只能在團結與合作的全球倫理的基礎上實現,為塑造今天和明天整個人類大家庭相互依存和共同承擔責任的未來而服務。」

教宗重申:「軍備競賽浪費了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本可以更好地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發展和保護自然環境。今日的世界仍有數以百萬計的兒童和家庭生活在非人道的處境中,但是透過製造、提升、持有甚至銷售日益毀滅的武器而浪費的金錢和賺取的財富,是向上天呼求的一種冒犯。」

教宗進而表示:「如果我們要建設一個沒有核武器的和平世界,所有的人都必須參與其中,包括個人、宗教團體和公民社會,擁核國家和無核國家、軍事和私營部門以及國際組織。」他呼籲:「以共同參與並齊心協力”的方式來回應核武器的威脅。」

教宗接著表示:「天主教會堅定地致力於促進人民與國家之間的和平,教會深感在天主台前和世人面前負有責任。願祈禱、為達成協議而作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堅持對話能成為最有力的『武器』。我們在其中給予信任並努力建立一個正義和團結的世界,它能夠為和平提供真正的保證。」

教宗深信:「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我籲請政治領導人不要忘記這些武器不能保護我們免受當前對國家和國際安全的威脅。今天,無數男女所遭受的苦難困擾著我們的良心,沒有人能夠對那些需要幫助的弟兄姐妹的懇求充耳不聞,沒有人可以對因無法對話的文化造成的破壞視而不見。”」為此,教宗邀請衆人:「每天一同祈禱,為使良心得以悔改,生命、修和以及友愛的文化能得勝。」

教宗引用亞西西的聖方濟各的《和平禱詞》作為總結,並祈求說:「我們以信賴之情轉向天主,祈求祂教導我們成為有效的和平工具,竭盡全力不再重蹈覆轍。」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長崎主持彌撒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4日,約35000人虔誠而激動地相聚日本長崎棒球場,參加教宗方濟各主禮的彌撒。當天是基督普世君王節,教宗勉勵在場信友效法右盜,在各自生命中的加爾瓦略山宣認信仰;跟隨聖保祿三木等日本殉道者的足跡,見證基督在十字架上賜予的愛。

當天禮儀的福音記載,右盜懇求被釘十字架的耶穌說:「當祢來為王時,請祢紀念我!」因此,耶穌向右盜保證:「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參閱:路廿三42-43)

教宗闡明:「在那一瞬間,右盜的曲折經歷顯然獲得了新的意義:他在一旁陪伴主耶穌受難。而那一刻也證實了主耶穌的人生意義:祂隨時隨地施予救恩。因著右盜的舉動,不義的加爾瓦略山變成全人類的希望話語。」

在加爾瓦略山,不少人嘲笑苦架上的耶穌,要祂救救自己(參閱:路廿三35-39)。教宗邀請信友們反省:「我們經常也會陷入冷漠,脫口說出『救救你自己』,忘記替許多無辜受苦者分擔痛苦的意義。在我們的病患和殘疾人、老人和遭遺棄者、難民和外來勞工面前,冷漠往往使我們沉默以對,但是我們的基督君王鮮活地臨在他們所有人身上(參閱:瑪廿五31-46)。」

聖保祿三木和眾多殉道者勇於為救恩作出生命見證,成了日本教會的「精神遺產」。教宗鼓勵日本信友追隨他們的足跡,勇敢地宣認:「基督在十字架上賜予的愛能克勝各種仇恨、自私、嘲弄,以及毫無作為的悲觀態度和麻痺人心的舒適安逸。」後者導致人們裹足不前,無法作出適當的行動和選擇。」

教宗表明:「我們信仰的是活人的天主。基督活著,並在我們中間行動,引領我們眾人通往圓滿的生命。因此,我們要每天祈求天主的國來臨,並讓我們的生活和行動成為一首讚歌。身為傳教使徒,如果我們的使命是為將來之事作見證,那麼我們就不能屈服於邪惡,卻要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裡成為天國的酵母,包括在家庭、職場和社會。我們要成為一個細小的開口,讓聖神能將希望的氣息吹入萬民之間。」

教宗最後將目光轉向帶著難以醫治的創傷的長崎:「那創傷展現出許多無辜者難以言喻的苦難;在當前零星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無辜的受害者仍在受苦。」教宗籲請在場眾人:「為今天的受苦者同聲祈禱,並祈願越來越多人效法右盜,既不沉默,也不嘲弄,卻預示『真理與生命的神國、聖德與恩寵的神國、正義仁愛與和平的神國』(參閱:《羅馬禮彌撒經書》基督普世君王節〈頌謝詞〉。」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接見日本主教:保護生命與福傳同屬一個使命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日本牧靈訪問行程中的首項活動是在宗座大使館接見該國的29位主教,提醒他們「保護所有生命和宣講福音」同屬一個使命。日本全國共有3個教省總教區和13個省屬教區。先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曾於38年前訪問了這個國家。

教宗方濟各在講話中首先感謝日本教會的盛情接待,表明他年輕時就愛上這片土地,一心想去那裡傳教。「今天,上主給我機會,讓我以朝聖使徒的身份,沿著信德偉大見證者的足跡來到你們當中」。教宗提到,470年前聖方濟各沙勿略來到這片土地傳播基督信仰,後來聖保祿三木(Paolo Miki)及同伴和真福高山右近(Justo Takayama Ukon)歷經許多考驗,為信仰殉道。

教宗也談到:「長崎地區『隱身的基督徒』,他們透過聖洗、祈禱和要理傳授保持了信仰並使之代代相傳。這些真正的家庭教會就如納匝肋聖家那樣在這片土地上閃閃發光,也許這些家庭並未意識到這一點。今天,日本基督徒努力使上主的記憶繼續臨在。這是一種默默的臨在和一個鮮活的記憶,提醒我們在有兩個或更多的人因基督之名聚在一起的地方,祂就臨在於他們中間。(參閲:瑪十八20)」

教宗提到他這次牧靈訪問的格言「保護所有生命」指出:「這正好象徵著主教的牧職。上主在祂的子民當中召叫主教,為的是讓他在子民當中做保護所有生命的牧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必須努力的方向。日本教會的使命乃是尋求福音本地化和與其它信仰傳統對話,形成有別於歐洲的福傳方式。」

「保護所有生命與宣講福音彼此之間既不分離,也不對立:它們彼此呼應,互為需要。兩者都意味著要留意和警惕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可能阻止人類整體發展的一切事物,因為人是依照耶穌的福音而被託付。」

教宗繼續表示:「在日本的教會是一個小團體,天主教徒屬於少數群體,但這不該減弱你們在這特殊的環境中為福傳所作的努力。這個教會該當在日常生活中作出卑微的見證,同時與其它宗教傳統對話。例如,款待和照顧衆多外籍勞工不僅有益於在日本社會為福音作見證,也是教會普世性的明證,表示我們與基督的共融遠遠勝過任何其它的關係或身份認同,也能夠觸及各種生活現況。」

「此外,教會應以更大的自由談論今日世界有關和平與正義的迫切問題。我們不要害怕將那能發聲的使命在這裡和全世界向前推進,而且勇敢維護每個人的生命,將生命視為上主賜予的寶貴恩典。」

教宗也談到危害一些人生命的不同禍害:「他們因孤獨、失望和處於隔離狀態而痛苦萬分。社會中自殺和霸淩的數字在增長,惟我獨尊的各種形式正在製造新的精神錯亂和在心靈上迷失方向。這些禍害尤其殃及青年,因此主教們應特別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向無償和利他主義的愛開放。」

教宗對主教們說:「教會在日本社會中莊稼多而工人少,因此我鼓勵你們努力開拓和增進一種能讓家庭參與的使徒工作,推動一種能對人產生影響的培育,同時考慮到現實狀況。換言之,各種使徒工作的起點應以人群所在的場所、他們的習俗和職業為準則”。教宗最後重申,他此行的目的是為堅固信友們的信德,同時也願親自碰觸許多殉道者的足跡,使自己得到更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泰國接見亞洲主教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泰國殉道真福格班龍朝聖地聖堂在2019年11月22日上午迴響著教宗方濟各對亞洲主教的諄諄教誨。

教宗向泰國當地和亞洲主教團協會的主教弟兄表示:「你們的教會團體雖然在各自國家、地區是少數群體,時而遭到忽視、阻礙或迫害,但你們卻不因這些劣勢,或者不受認可而灰心喪志。我們必須向你們學習。」

教宗從牧者的角度反省思傳教的意義,首先談論了有關首批傳教士的記憶。

教宗表示:「他們懷著勇氣、喜樂和獨特的堅忍精神,先我們而來,成為今日福傳者的一面鏡子。當年,他們前來傳教時,並不保證肯定會成功,但是他們確信,只要上主願意恩賜生命、福樂,尤其是友誼的種子,那麼任何人或文化都能領受這份恩典。首批傳教士不期待一個文化輕易地接受福音;相反地,他們融入新的現實環境,對自身攜帶的福音之美充滿信心。」

亞洲主教團協會明年將召開全體大會,慶祝成立50週年。教宗鼓勵他們藉此良機「重返那些守護當地傳教根基的朝聖地,透過初愛的油膏,領受聖神的悸動」。教宗將目光投向「美好而繁榮」的亞洲,並點出當地各層級的匱乏,諸如:日益增長的消費主義、勞動剝削、人口販運、毒品禍患和移民潮。「在這些張力中,牧者與子民一起、為子民而奮鬥」。

教宗由此解釋傳教的意義說:「在形成有待推行的活動和計劃之前,傳教首先要求牧者培養目光和敏覺,以及亦父亦母的關懷,因為只有在牧者認為丟失羊的時候,羊才算是真正丟失,在此之前羊不算丟失。」舉例來說,幾個月前,教宗在梵蒂岡接見了一名在泰國北部傳教40年的法國傳教士:他為第一代信友授洗後,現在為他們的兒女授洗。有人或許會說,這名傳教士為50個人浪費一生;教宗卻讚許「他把泰北部落當成福傳的珍寶。他並不覺得失去羊群,而是負責任地牧羊」。

此外,教宗表明:「福傳之美在於教會意識到託付於己的使命不僅是傳福音,還有學習相信福音,讓福音來改變自己。誠如保祿六世教宗所言,教會需要不停地傾聽她必須信的、希望的理由及愛的新命令(參閱:《在新世界中傳福音》勸諭,15號)。」

教宗接著描述牧者應有的形象:「牧者由衷關愛他的子民,認識子民的特色、軟弱和力量。」主教要始終向司鐸敞開大門,給予如父如兄的聆聽和陪伴。教宗最後提醒在場眾人,傳教不只是聖職人員和奉獻生活者的任務,也關乎平信徒。「你們的許多地方是平信徒去傳福音的。他們有機會說百姓的方言,簡單又直接地落實本地化。這樣的本地化既不是理論,也不是意識型態,而是熱情分享基督的果實。聖潔又忠信的天主子民擁有聖神的傅油,我們蒙召加以承認、重視和廣傳。」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接見泰國各宗教領袖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2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曼谷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會晤了泰國18位宗教領袖,其中有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以及包括正教領導人在内的各基督信仰教會代表,1500位學術界人士也在場。朱拉隆功大學是泰國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以朱拉隆功國王的名字命名,王室成員都是在這裡完成學業。

教宗在講話中首先提到朱拉隆功國王早在1897年與良十三世教宗的歷史性會晤。教宗強調:「朱拉隆功國王是前來梵蒂岡的首位非基督徒國家元首,他在位期間作出了許多貢獻,廢除奴隸制就是一例。回憶那次重要的會晤激勵我們在對話和相互了解的道路上發揮作用,這需要秉持一種友愛協作的精神,它有助於終止今日尚存的許多奴役現象。」

教宗表示:「對今日人類而言,互相承認和尊重,以及宗教協作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因為世界面臨著複雜的問題,例如經濟-金融全球化及在各地社會的發展中所產生的嚴重後果。快速發展與内戰的悲劇持續共存,與我們共同家園遭到破壞和摧毀並進。這一切提醒我們,人類大家庭的任何地區和任何領域能不可認為自己與別人無關或沒有義務。相反地,我們需要鼓起勇氣,以新的方式建設當下的歷史,不貶低也不輕視他人。今天應把彼此相遇和對話的邏輯作為路徑,把共同合作和彼此了解作為方法和準則。如此一來,就能為衝突的解決之道提供新範例,為人與人之間的默契和保護受造界貢獻力量。在這個領域,各宗教和大學能夠作出很大貢獻,同時無需放棄各自的特性和特別的恩典。」

教宗說:「我們衆人不僅應邀關注周圍窮人的聲音,即邊緣者、受壓迫者、原住民和少數宗教群體的聲音,也應勇敢地組織起來,正如已經開始嘗試的那樣,能夠團結合一,共同努力。同時,我們也應邀在維護人性尊嚴、尊重良心的權利,以及宗教自由方面承擔起義務。」

教宗邀請各宗教:「營造能提供一些新鮮空氣的場所,堅信我們並未失去一切。人類既能作出最卑劣的事情,人類也能够超越自我,縱使受到各種心理和社會條件的制約,還是有能力再次選擇美善,再次重新開始(《願祢受讚頌》通諭205號)。」

接著,教宗也提到泰國人民應「輸出」和「分享」的一份財富。他解釋說:「你們敬重並照顧你們的長者,給予他們優先的地位,這樣你們就能確保必要的根基,你們的人民不會跟隨某些口號而敗壞,而這些口號最終會令新世代的靈魂變得空虛。」

教宗因此勉勵在場人士說:「你們要繼續讓更多的青年發現在自己生活的社會文化遺產,幫助青年發現過去的鮮活寶藏、認識自己的根基,將之銘記於心。為協助他們成長和作出人生抉擇,這是愛他們的真正行動。(參閲:《生活的基督》宗座勸諭187號)」

「在這方面,大學教育也肩負重大的責任,因為研究和知識有助於開拓新道路,從而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加強社會正義、維護人的尊嚴、尋求和平解決衝突的新方法,以及保護那些使大地富有生命的自然資源。」

教宗最後呼籲道:「作為弟兄姐妹,我們是人類大家庭的成員,每個人在其崗位上蒙召共同負起責任,建設一種基於共同價值觀的文化,這些價值觀將人引向團結、互相尊重及和諧共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在曼谷與神父、修會會士、度奉獻生活者、修生和要理教員會晤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2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曼谷聖伯多祿堂與神父、修會會士、度奉獻生活者、修生和要理教員會晤。教宗首先向所有在場的度奉獻生活者致謝,也感謝那些引領我們與耶穌基督建立愛和友誼的要理教員及年長的度奉獻生活者。

教宗解釋說:「我們每個人的聖召歷史都與那些幫助我們發現和分辨聖神之火的人有關,我們要懂得感恩的重要性。感恩永遠是一個有力的武器,站在前輩的肩膀上,願我們也能感受到被召喚如同他們一樣,成為參與天主賦予新生命的男女。」

教宗進而表示:「教會的發展不是靠著勸人改變宗教,而是靠吸引。『宣講基督意味要顯示信仰之美,即相信和跟隨基督此一事件不僅是真實和正確的,也是美麗的,能以嶄新的光輝和深遠的喜樂充滿生命,即使身處困難中』。(參閲《福音的喜樂》勸諭167號) 我們需要探索新的方式來傳播天主聖言,聖言能啓動和喚醒人們對天主的渴望。」

教宗接著鼓勵在場人士尋求新的方式傳教:「用方言去談論信仰,就像母親給孩子唱搖籃曲一樣。在同樣的親密關係中,賦予基督信仰一個泰國的面容與血肉。我們要讓福音用本地的音樂詠唱,讓那同樣在我們心中燃燒的信仰之美激勵我們兄弟姐妹的心。」

教宗繼續說:「我鼓勵你們向聖母瑪利亞祈禱,『向她求得來自復活的嶄新熱忱,讓我們可以把生命的福音帶給所有人,這生命戰勝死亡。賜予我們聖潔的勇氣去尋找新途徑,將不朽神妙的禮物給予每一個人』。」(參閲《福音的喜樂》勸諭288號)

教宗接著談到成為基督徒的意義。他指出:「有許多傳教聖召是從看顧貧窮者、被忽視甚至是被鄙視的孤兒和老人而開始的。面對那些我們在街頭相遇的人,我們發現生命之美能夠讓我們以弟兄姐妹之情對待彼此,我們不再視他們為孤兒、被棄者、流浪者或是被鄙視的人。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被耶穌基督所救贖的弟兄姐妹的面容。」

隨後,教宗強調祈禱的重要性:「使徒傳教的果實是建基於深刻忠實的祈禱。我們當中的許多人是從祖父母那裡承襲信仰,耳聞目睹了他們手拿玫瑰念珠做家務,聖化生活的每一天。這就是行動中的默觀。如果沒有祈禱,我們的生命和傳教使命就失去了意義、力量和熱忱。」教宗進而表示:「教會當下的行動就是向外伸展,在所有場合,不猶豫、不拖延、不畏懼地向所有人宣講福音。(參與《福音的喜樂》勸諭23號)」

教宗最後邀請所有在場人士:「視自己為天主創造性手中的一個小工具,祂將在這片土地的救恩史中以你們的生活寫下最美好的篇章。」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曼谷為青年主持彌撒

CNS photo/Paul Haring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2日下午,教宗方濟各在泰國曼谷聖母升天主教座堂為青年主持彌撒,他在講道中籲請泰國青年將自己的生命深深地扎根於耶穌内,與祂建立密切的關係。教宗進而表示,這份根植於基督内的友誼如同旅途中所需要的油,能照亮他們及周遭友人的生命之旅。

教宗說:「上主知道,未來是通過你們青年而來到這片土地和世界,祂指望你們今天去履行祂的使命。」當天選讀的福音是有關十童女的比喻(瑪25:1-13)。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反省說:「十童女受邀參與天主的盛宴,她們所經歷的事也有可能在每位基督徒身上發生。我們要以興奮和關注之情聆聽上主的召叫,成為祂的國度中的一員,與別人分享祂的喜樂。」

「然而在過程中,人們時常會面對諸多問題和障礙,比如我們親人的痛苦,或者在看似絕望的情況下我們的無能為力。不信任和痛苦佔據了空間,悄悄地滲入我們的夢想,使我們的心變冷,使我們失去喜悅並遲到,就如那五位糊塗的童女。」

為此,教宗向青年提供建議,希望他們學會如何能在黑夜和困難中保存那長燃不熄的火焰,如何回應上主的召叫,以及如何取得使他們前行的油。

教宗表示:「青年人需要深深地扎根於他們的先輩們的信仰:即他們的父母、祖父母和老師的信仰。在生命的艱辛和痛苦中,我們的年長者發現,内心喜悅的秘訣在於我們將自己根植於耶穌内,即在祂的生命、話語、死亡和復活内所能尋獲的那一份確信。」

教宗重申:「要是沒有強壯的根基幫助我們站穩和打好基礎,我們不可能成長。沒有這種扎實的扎根意識,青年可能會被現世的『聲音』所影響,這聲音留下來的只有空虛、疲倦、孤獨和無精打采,慢慢地熄滅上主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點燃的生命火花。」

教宗視泰國天主教青年為擁有新希望、新夢想和新問題的新一代,他們當然也有一些疑慮,但是仍要根植於耶穌内。教宗鼓勵青年:「要與耶穌建立友誼,這友誼是照亮你們和你們周遭的人的人生旅途所需要的油:你們的朋友和鄰居、同學和同事,也包括那些與你們的想法完全不同的人。」

彌撒結束時,教宗由衷感謝那些為這次牧靈訪問付出努力的所有人。他最後表示:「願上主以祂的慰藉和只有祂能給予的平安賞報你們,我留給你們一項任務,就是請你們為我祈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曼谷國家體育館主持彌撒

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1日傍晚,教宗方濟各在泰國曼谷的國家體育館主持彌撒聖祭,這是他當天訪問行程中的最後一項活動。4萬名泰國人在體育館内參加了教宗的彌撒,另有2萬人在附近的體育館透過大屏幕參禮。教宗勉勵泰國信友懷著喜樂走出去,與所有我們尚未相識的家庭成員分享源自福音的新生命。

教宗首先提到最先來到暹羅王國的兩位葡萄牙籍道明會士,他們於450年前勇敢地將福音的種子撒播在這塊土地上。1個世紀後,即1669年成立了暹羅宗座代牧區,今年剛好慶祝350週年。教宗方濟各這次前來訪問也是與泰國人民共同分享這件盛事。教宗說:「這個週年紀念並非意味著懷舊,而是將其視為希望之火,使我們現今也能以同樣的決心、力量和信賴作出回應。」

當天的彌撒福音談到耶穌的真親屬。耶穌先是問道:「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然後自己答道:「不拘誰遵行我在天之父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瑪十二48,50)教宗的彌撒講道以耶穌這兩句話為主幹,指出:「耶穌的回答打破了那些聲稱自己對耶穌享有過多特權者的自負。對所有願意聆聽的人而言,福音是一項邀請和一項白白享有的權利。」

教宗闡明:「耶穌的詢問是在觸動門徒們的心靈,使他們有危機感,同時也邀請他們起身行走,去發現那能給予和創造生命的真理。耶穌的詢問也總是希望我們和我們團體的生命以一種無可比擬的喜樂得以更新。最早的傳教士們正是如此,他們聆聽了上主的聖言,也努力對祂的詢問作出回應,意識到他們隸屬的家庭遠遠大於那個由血緣、文化、宗教或特定團體所維繫的家庭。於是,他們踏上征途,去尋找他們在這個家庭中尚未認識的成員。他們出去尋找他們的面容,就是許多泰國母親和兄弟姐妹的面容,這些人還未坐在主日宴席上。若沒有那次相遇,基督信仰就會缺少你們的面容;就會缺少那些體現出『泰式微笑』的歌聲和舞蹈。」

教宗表明:「我們是傳教使徒,該當像耶穌那樣不怕與罪人同席,好能向他們保證在天父和受造界的宴席上也為他們保留了席位。耶穌碰觸那些被視為不潔淨的人,也讓他們碰觸祂,幫助他們感受到天主的關懷,甚至了解他們自己也是真正有福的(參閲:《教會在亞洲》宗座勸諭11號)。」

教宗也提到在這片土地上的傷痛,特別是男女兒童和婦女遭受賣淫和人口販運的痛苦、那些成了毒品奴隸的青年、失去家園和親人的移民,以及感到被遺忘、被抛棄的孤獨者。他們經歷不到與耶穌基督為友所帶來的力量、光明和慰藉,沒有信仰團體的支持,生活上缺乏意義和目標(《福音的喜樂》勸諭49號)。

教宗最後對泰國基督徒團體提出了邀請,他說:「我們要沿著初期傳教士的足跡攜手前行,喜悅地去發現、認出和會晤上主願意賜予我們的所有母親、父親和兄弟姐妹,知道他們還未坐在我們的主日宴席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探訪曼谷聖路易斯醫院

教宗方濟各泰國和日本使徒之旅專頁

2019年11月2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泰國首都曼谷的其中一項活動,是在聖路易斯醫院會見醫務人員和探訪病患與殘疾人。聖路易斯醫院於1898年成立,其使命格言是「哪裡有仁愛,那裡就有天主同在」。教宗向在場的700位醫務人員講話時表示,對他而言,「能親自目睹教會為泰國人民,尤其是那些最需要援助的人提供的這項寶貴服務」是一種祝福。

教宗提到醫院的格言時說:「正是在慈善活動中,我們基督徒蒙召不僅是體現出我們是傳教使徒,而且也證實我們和我們機構對使徒身份的忠誠。」教宗接著表示:「你們在醫療領域是傳教使徒,傳教使徒有能力在每個人,尤其是在年長者、青年和最脆弱者的身上找到天主。從這種角度來看,你們所從事的是一項最偉大的慈善工作,因為你們的醫療服務遠遠超出簡單而值得稱讚的醫學實踐。」

教宗強調說:「這使命攸關接納和擁抱人類生命,當一個人來到醫院急救站時,應該給予仁慈的照顧,這仁慈的照顧源自對每個人的尊嚴的愛和尊重。你們醫務人員在看到一位病患時,要學會叫他的名字。儘管在極端情況下要提供沉重而累人的服務,但是別忘了也要為醫療人員提供陪伴和照顧。衆所周知,疾病總是帶來很多的重大問題。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抗拒,甚至有困惑和悲傷的時刻。但是,透過與苦難中的耶穌相結合,我們會發現祂那陪伴我們面對脆弱和創傷的力量。」

教宗會見醫務人員後,也私下探訪了醫院的病患和殘疾人。他說:「即使這只有片刻的時光,但也是一種在他們的痛苦中陪伴他們的機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