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玩世不恭」比「虛偽」更使人拒絕真理

blog_1460396821

4月11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法學士心靈封閉,拒絕先知,利用天主的話妄斷他人褻瀆天主聖言,他們不關心人的生命,只在乎法律條文。

教宗首先談到取自《宗徒大事錄》的第一篇讀經。「法學士敵不住斯德望的智慧和他藉著聖神說的話,於是慫恿一些假證人去誣告斯德望褻瀆梅瑟和天主的話。」

教宗指出:「這些法學士心靈封閉,拒絕天主的真理,他們的心僅僅被法律條文控制著,除了撒謊、作假證和行兇之外別無他路可走。」

「耶穌曾痛斥他們的這種態度,因為他們的祖先殺害先知,現在他們卻修建先知的墳墓(路11:47-48)。法學士們的回答與其說是『虛偽』,不如說是『玩世不恭』。他們說:『假使我們生在我們祖先的時日,我們決不是他們流先知血的夥伴。』(瑪23:30)」教宗評論道:「他們以這種方式洗清自己的罪名,自命義人。但他們的心拒絕天主的話,拒絕真理,拒絕先知為叫天主子民前進而帶來的先知訊息。」

教宗坦言:「當我誦讀《瑪竇福音》中關於猶達斯反悔的片段時(瑪27:3-10),會感到非常難過。懊悔的猶達斯跑到司祭長那裡說:『我犯了罪』,想要退還那三十銀錢。司祭長卻說:『這與我們何干?那是你自己的事!』面對這位不知所措、滿臉懊悔的可憐人,司祭長心靈封閉,竟對他說:『那是你自己的事!』於是,猶達斯上吊死了。這時司祭長又做了些什麼呢?是否歎息猶達斯是個『可憐人』呢?不!他們馬上把銀錢拿起,說:『這是血價,不可放入獻儀箱內』,因為法律如此這般規定……。他們真是法律條文的老師啊!」

教宗繼續說:「他們不關心人的生命,不關心猶達斯的懊悔,只在乎他們的法律制度和他們所制定的諸多法律條文。既然他們敵不住斯德望的真理,便慫恿假證人去陷害他。斯德望的結局就如同眾先知和耶穌,這悲劇在教會歷史中也不斷上演。歷史告訴我們,許多無辜者被殺害、被誣陷:有人利用天主的話妄斷他們褻瀆天主聖言。」

教宗想到過去「狩獵女巫」(witch-hunt)的歷史,念及諸多像聖女貞德一樣被處以火刑的受害者。在當時,他們的言行在法官看來不符合天主的話。在這方面「耶穌是榜樣,祂為了忠於天父及天父的話,死在十字架上。」

教宗最後說:「耶穌以無比的溫柔對厄瑪烏的門徒說:『唉!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路24:25)讓我們今天祈求上主以同樣的溫柔注視我們心中大大小小的遲鈍,撫慰我們,對我們也說:『唉!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然後開始給我們作出解釋。」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日常的聖人和今日殉道者推動教會前進

blog_1460055600

4月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日常的聖人和今日殉道者在聖神的幫助下推動教會前進,以言行一致的生活態度勇敢地做復活耶穌的見證人。

當天取自《宗徒大事錄》的第一篇讀經談到伯多祿宗徒的勇敢。伯多祿治癒殘障病人後,勇敢地在公議會首領面前宣報耶穌的復活。這些首領大發雷霆,想要置他於死地。伯多祿雖被禁止以耶穌的名字施教,但他仍繼續宣講福音,他認為「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宗5:29)教宗評論道:「在這位勇敢的伯多祿身上,絲毫看不到在聖週四夜晚的那個膽小鬼伯多祿的影子。那時的伯多祿充滿恐懼、三次否認主耶穌,此刻的伯多祿卻勇敢而堅定地為主作證。」

教宗指出:「基督徒的見證之路與耶穌所走的路一樣,都必須付出生命。換句話說,基督徒在切實的見證中總得面臨生命的危險。生活作風與我們的所見所聞保持一致,就是見證的第一步。然而,基督徒的見證還有另一層含義,它不僅僅是我們的見證而已。基督徒的見證始終是兩種見證:『我們和聖神都是這些事實的見證人』。若沒有聖神,就不存在基督徒的見證;因為基督徒的見證和基督徒的生命是一項恩寵,是上主藉著聖神賜予我們的恩寵。」

教宗強調:「若沒有聖神,我們就無法做見證人。見證人就是那些言談舉止與自己所領受的聖神保持一致的人。」

教宗說:「這是我們今日許許多多殉道者的見證,他們被趕出自己的家園,流離失所,遭受剝削和迫害;但他們擁有那至死宣認耶穌的勇氣。這也是那些嚴肅對待生活的基督徒的見證,他們認為:『我不能這樣做,不能傷害其他人;我不能欺詐;我不能陷入半途而廢的生活,而應該作出自己的見證。』作見證指的是:憑藉自己所領受的恩典—聖神,宣講自己在信德中的所見所聞,即宣講復活的耶穌。」

在歷史的艱困時期,人們會說:「祖國需要英雄人物。這是真的,也是對的。那麼今日教會需要什麼呢?需要見證人,需要殉道者。」

教宗說:「今日教會需要見證人,即聖人,日常的聖人,生活平凡卻言行一致的聖人;也需要堅持到底、直至殉道的見證人。這些人是教會的鮮活血液;這些人是推動教會前進的人,是見證人。他們證實耶穌復活了,耶穌活著,他們憑藉自己所領受的恩典—聖神,以言行一致的生活態度為耶穌作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基督徒團體的和睦共處是聖神的果實

blog_1459879558

4月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告誡,切莫混淆聖神的和睦與協議的「寧靜」。基督徒團體的和睦共處是聖神的果實;而協議的「寧靜」卻虛偽地掩蓋內部的矛盾與分裂。

當天取自《宗徒大事錄》的第一篇讀經記載初期基督徒團體的情操和生活方式:眾信徒一心一意,他們中沒有貧乏的人,因為凡各人所有的都歸公用,再按照每個人的所需予以分配;一言以蔽之,就是「和睦」。教宗藉此展開彌撒講道,闡明和睦並非普通的議和。和睦是天主賜予因聖神而重生者的恩典,一如初期基督徒親身經歷的那樣。

「我們可以締結協議,達成某種和平。然而,和睦是內在的恩寵,唯獨聖神可以帶來和睦。初期的基督徒團體和睦共處,這和睦的標記之一是他們中沒有貧乏的人,一切都歸公用。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聖神賜予的真正『和睦』與錢財息息相關:錢財是和睦之敵,錢財使人自私自利。因此,和睦的標記是每個人獻出自己的所有,好使他們當中沒有貧乏的人。」

《宗徒大事錄》講述了巴爾納伯的聖德芳表:他賣了自己的田地後,把收益全交給宗徒。但《宗徒大事錄》也記載了阿納尼雅和他的妻子撒斐辣的惡表:這對夫妻賣了自己的田地後,假裝將所有收益都交給宗徒,實際上卻私下扣留了一部分;這行為叫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即死亡。教宗強調,天主和錢財是兩個「勢不相容」的主人。

教宗接著釐清「和睦」與「寧靜」,告誡切莫將這兩者相混淆。他解釋道:「一個團體可以非常寧靜,一切安好,事事順利,但卻毫不和睦。有一次我聽到一名主教的睿智話語,他說:『教區內一片寧靜,但若你觸碰這個問題,那個問題,或是別的問題,馬上就會爆發戰爭。』這是某種議和,而非聖神的和睦。我們可稱之為虛偽的和睦,如同阿納尼雅和撒斐辣的所作所為。」

教宗期勉眾人反覆閱讀《宗徒大事錄》有關初期基督徒和他們共同生活的章節。這將幫助我們明白,該如何在所處的各種環境中為福音生活的新意作見證。除了和諧以外,人們也能從這段章節中領悟出關於福傳的另一個恩典的標記,那就是勇氣。

「聖神的和睦賜給我們這慷慨的情操,讓我們在貧乏的人面前,不將任何事物據為己有。聖神的和睦賜給我們的第二個態度是『宗徒們以大德能,作證主耶穌的復活,在眾人前大受愛戴』,也就是勇氣。教會團體只要和睦共處,便會獲得勇氣,那為復活主耶穌作見證的勇氣。」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主持聖母領報瞻禮彌撒:基督徒要順從天主,總是應允天主

blog_1459797001

4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慶祝聖母領報瞻禮。教宗談到福音中聖母的服從,指出聖母的「應允」開啟了耶穌的「應允」,勉勵我們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應允上主的人,還是在一旁靜觀其變,默不作聲的人。

教宗的彌撒講道圍繞「應允」的鏈條展開。

「在這鏈條中有許多順從天主,應允天主召叫的人。例如:離開故土前往未知地的亞巴郎,承行天主聖意的梅瑟,自覺唇舌不潔的依撒意亞先知,認為自己不會說話的耶肋米亞先知。他們都應允了上主,把希望寄託於上主。」

教宗說:「今天的福音為我們敘述了這鏈條中的最後一個『應允』,聖母瑪利亞的『應允』。聖母的『應允』開啟了耶穌的『應允』,表明天主不僅看顧人,與祂的子民同行,而且成了我們中的一員,取了我們的肉體。耶穌來到世上是『為了承行天父的旨意』(希10:7),祂的『應允』持續一生,直到走上十字架。耶穌曾祈求天父說:『若是可能,就讓這杯離開我罷;之後祂又補充道:但要照祢所願意的。(若26:39)』因此,耶穌基督承行了天主的旨意,祂本身就是天主的旨意。」

教宗勉勵道:「聖母領報瞻禮是我們感謝上主教導我們走服從之路的好日子,也是我們反思自己的生活的良機。」

教宗特別念及在場的幾位慶祝晉鐸50週年的司鐸說:「我們大家每天都必須說『是』或『不』,讓我們想想自己是否常常說『是』,或者經常低著頭把自己藏起來,像亞當和厄娃那樣,雖然沒有說『不』,卻假裝不明白天主的旨意。今天是感謝上主和自我反省的日子:我是一個說『是』的人呢,還是一個說『不』的人,抑或是在一旁靜觀其變,默不作聲的人?願上主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走上服從的道路。」

教宗繼續說:「今天是慶祝聖母『應允』的節日。聖母的應允意味著整個救恩史的開端,開啟了最後一個應允,真人真天主的應允。天主起初用肯定的『是』創造了世界和人類,現在祂藉著基督應允的『是』,以更加奇妙的方式再造了世界和我們每個人。天主藉此聖化我們,讓我們在耶穌基督內前行。」

彌撒講道結束後,在聖瑪爾大之家服務的仁愛修女舉行了重發聖願禮。教宗對此表示:「她們每年都會重新發願,因為聖雲先(Saint Vincent de Paul)很明智,知道他委派給修女們的使命非常艱難,因此希望她們每年更新自己的聖願。」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望德是謙卑卻強而有力的美德

blog_1458241492

3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表示:基督徒的望德是一種謙遜却強而有力的美德,總是支持我們,不讓我們被生命的諸多困難淹沒。在主內的希望永不令我們失望,它是我們內心喜樂和平安的源泉。

當天福音敘述耶穌與法學士的談話,耶穌表明亞巴郎曾歡欣喜樂地希望看到祂的日子。教宗藉此表明望德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極其重要。亞巴郎「在希望的道路上受到很多誘惑」,但他相信天主,聽從天主,因而走向應許之地。

教宗表示:「有一條希望的線,它連貫整個救恩史,是喜樂的泉源。今天教會告訴我們希望的喜樂。在彌撒的集禱經中,我們祈求天主守護我們對教會保持希望的恩寵,因為這希望不會令我們失望。保祿談到我們的父親亞巴郎時,向我們說:『你們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當在人性上沒有希望外,仍有一種希望帶領你前行,它雖然謙卑、簡樸,但會帶給你喜樂,有時是極大的喜樂,有時只是平安。但確定的是,這希望不會令人失望。希望絕不令人失望。」

教宗接著說:「這個亞巴郎的喜樂,這個希望,在歷史中成長。有時隱藏不露,看不到;有時公開顯露出來。」教宗引述依撒伯爾懷孕的事跡,她因聖母瑪利亞的拜訪而深感喜樂,指出這是天主臨在的喜樂,祂與子民同行。有喜樂就有平安。這是希望的美德:從喜樂到平安。教宗表示:「這希望絕不令人失望,即使天主子民身在異鄉、處在奴役的時候。這條希望的線首先從亞巴郎開始,天主對亞巴郎說話,到耶穌為止。」教宗強調希望的特性說,一個人可以說自己有信德和愛德,但很難對望德作出回答。

「『你有望德嗎?你有望德的喜樂嗎?』『可是,神父,我不明白,請給我解釋一下吧』。望德是謙虛的美德,這美德在生命之水下面運行,總是支持我們,不讓我們被諸多艱困淹沒,不讓我們失去尋找天主、尋找慈悲面容的那份渴望。終有一天我們都會看到望德。」

教宗說:「今天是思考這個問題的好日子:那個召叫亞巴郎,叫他離開自己的家園前往一個他尚不知道的地方的天主,是同一個走上十字架,以實現祂的許諾的天主。同一個天主也在時期圓滿時,為我們眾人實現了這個許諾。連貫那最初與這最後時刻的是望德的線。連接我的基督徒生活和我們的基督徒生活,從一刻到另一刻,始終前行的線是望德。在艱困時刻,在生命最黑暗時刻給予我們平安的是望德。希望絕不令人失望,它總是在那裡,雖然沉靜、謙遜,卻強而有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耶穌為了愛而自謙自卑,為了救贖我們而被高舉

blog_1458070499

3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指出,我們若想認識天主愛我們的歷史,就必須瞻望十字架上的天主。天主為了拯救人類而甘願放下「神性尊威,空虛自己,替我們成了罪」。

《聖經》敘述的救恩史與蛇這個動物有關聯,《創世紀》和《默示錄》都提到它。在《聖經》的描述中,蛇既是罪的象徵,也是救恩的奧秘。

為解釋這種對立關係,教宗把彌撒讀經中的《戶籍紀》(21:4-9)與《若望福音》(8:25-30)聯繋在一起。《戶籍紀》敘述以色列子民在曠野中行走,他們對缺糧少水的處境不耐煩,抱怨天主和梅瑟。在這段敘述中兩次提到了蛇,蛇是主角。火蛇先是由天下降,來到不忠的子民當中散布恐懼和死亡,以致子民去向梅瑟求情,叫天主寬恕他們。

在這場景下,蛇這個獨特的爬行動物又再次出現。「上主對梅瑟說:『你做一條火蛇,懸在木竿上;凡是被咬的,一瞻仰它就必得生存』(21:8)。」教宗表示:「這真是不可思議:上主非但不處死蛇,反而放走它們。若人被蛇咬傷,只需瞻仰那銅蛇,他就會痊癒。此處,蛇被高舉。」

在《若望福音》中,「高舉」一詞卻是耶穌與法利塞人針鋒相對較量的中心。耶穌先談了猶太人因不信必死在罪惡中,然後指出:「當你們高舉了人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8:28)。教宗表示:「『我就是那一位』也是天主將自己啟示給梅瑟的名字,讓他把這個名字告訴以色列人。」

教宗接著談到「人子被高舉」的含意說:「蛇是罪的象徵,是殺人的象徵,但蛇也使人得救。這正是基督的奧跡。保祿論及這個奧跡說,耶穌為了救贖我們而使自己空虛,自謙自卑,甚至『替我們成了罪』(格後5:21)。銅蛇是基督的預像:這正是今天的讀經和福音所表達的先知性訊息。人子『成了罪』,祂如同蛇那樣,為了救贖我們而被高舉。」

教宗表示:「這是我們的救恩史,是天主愛我們的歷史。我們若想認識天主的愛,就應瞻仰十字架,瞻仰那個遭受酷刑的人。天主放下神性尊威,成了罪。但天主藉著自謙自卑卻永遠地摧毀了真正的惡,那《默示錄》中的遠古的蛇。」

「罪是撒旦的行為,耶穌藉著『使自己成了罪』而戰勝了撒旦,將我們眾人舉起。十字架不是裝飾品,不是用許多寶石製成的藝術品。十字架是天主為了愛而自謙自卑的奧跡。那條曠野中的銅蛇預示了救恩:它被高舉,凡是瞻望它的人必定痊癒。這個奇跡不是來自一個使用魔杖的天主,絕不是!這奇跡是藉著人子的苦難,耶穌基督的苦難而實現的!」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我不明白諸多不幸,但我信賴上主

blog_1457989167

無家可歸者凍死在羅馬城,德蘭修女的女兒們在也門被殺害,意大利「火燒地」(Terra dei fuochi)居民癌症頻發。3月14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彌撒中談及近來發生的幾起悲劇事件,指出在這些當代「陰森的幽谷」(詠23:4)面前,唯一回答就是信賴天主。我們要把自己交託在上主手中,因為祂絕不會遺棄祂的子民。

當天第一篇讀經選自《達尼爾書》,敬畏上主的婦人蘇撒納被兩個長老的“邪惡念頭”所“玷污”,她寧願無辜死去也不屈從這兩個人的邪念。教宗強調我們不應該懼怕任何的邪惡,即使我們得走過“陰森的幽谷”。因為上主始終與我們同行,祂愛我們,不遺棄我們。

教宗列舉了今日世界出現的諸多“陰森幽谷”。例如:許多人慘遭不幸;許多人因饑餓和戰爭而死去;許多兒童患有殘疾,得了罕見病;意大利那不勒斯郊區所謂“火燒地”的居民癌症频发;四名仁愛傳教會的修女在也門為愛服務,卻因仇恨而被殺害;前來歐洲的難民被拒之門外,無棲身之所,在冷風中瑟瑟發抖。教宗對此感慨而言:“當你目睹這些事時,就會想:‘主,祢在那裡?祢在與我們同行嗎?’當我看到這些情景時,我怎能信賴祢呢?當這些悲劇臨到我頭上時,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說:‘我如何能信賴祢呢?’這就是當時蘇撒納的感受,也是我們現在的感受。”

教宗繼續說,這個問題的回答只有一個,那就是“它無法解釋,因為我沒有能力”。教宗說:“一個孩子為什麼得受苦呢?我不知道。這為我來說是一個奧跡。耶穌在革責瑪尼莊園祈求說:‘父啊!若是可能,就讓這杯離開我罷!但不要照我,而要照祢所願意的’(瑪26:36)。耶穌信賴天主的旨意。耶穌知道死亡和痛苦不是最後的結局,祂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一句話是:‘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託在祢手中’(路23:46),之後便斷了氣。信賴天主,相信祂與我同行,與我的子民同行,與教會同行,乃是信德之舉。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發生這事,但我信賴祢。祢知道為什麼。”

“這就是耶穌的教導:信賴上主是牧者的人,實在一無所缺(詠23:1)”。即使我得走過陰森的幽谷,依然“知道邪惡只能馳騁一時,不可霸道一世,因為上主‘祢與我同住。祢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舒暢’(4節)”。教宗勉勵道,“我們應該向上主祈求說:上主,求祢教導我把自己交託在祢手中,信賴祢的指引,即使在危險的時刻、在黑暗的時刻、在死亡的時刻”。

教宗最後談到三天前一位無家可歸者凍死在羅馬城街頭的悲劇。教宗說:“這事發生在一個擁有諸多救助設施的羅馬城。主啊,這是為什麼啊?他連一個安慰都沒有得到。但我信賴祢,因為祢絕不叫人失望。‘上主,我不理解祢’。這是一句美好的祈禱詞。雖然我不理解,但我仍然把自己交託於祢手中。”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天主以謙卑的作風贏得勝利

blog_1454702456

2月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天主的作風與人的作風不同,因為天主以謙卑贏得勝利,一如最偉大的先知洗者若翰屈死獄中所顯示的那樣。若翰為基督預備道路,然後為祂讓路。

若翰在「婦女所生者」中乃是最大的;他是「義人和聖人」,為默西亞的來到預備道路,最終卻因王后的仇恨報復與懼內國王的懦弱而被處死,孤獨地在黑暗監牢中被斬首。

教宗對當天福音記載的若翰之死評論道:「若翰的宣聖詞這樣寫道:他是『婦女所生者中最大的』。這個宣聖詞並非出自一位教宗之口,而是出自耶穌之口。『那人是婦女所生者中最大的』(瑪11:11),耶穌以這句話將若翰宣為了聖人。若翰在獄中死去,被斬首;福音中的最後一句似乎也有點無奈:『若翰的門徒聽說了,就來領去了他的屍身,把他安葬在墳墓裡』。這位『婦女所生者中最大的』就這樣結束了一生。他是偉大的先知,最後一位先知,唯一一位有幸親眼目睹以色列希望的先知。」

教宗不局限於福音的文字,他也試圖進入若翰的牢房,探察這位在曠野中呼喊、以將要來的那一位的名字為眾人施洗之人的內心活動。若翰不僅被監獄的鐐銬囚禁著,或許也被內心的某種不確定折磨著,這種不確定耗盡了他的一切。

教宗說:「他在監獄中遭受著皮肉之苦,內心也忍受著懷疑的折磨。『難道我錯了嗎?這位默西亞和我想像中的那一位不一樣。』他因內心的懷疑而痛苦,於是派遣自己的門徒去問耶穌:『祢就是要來的那一位嗎?』他心想:『或許我所宣講的並不是那一位?難道我欺騙了百姓?』這個人內心感到痛苦與孤獨,可是他依然認為:『我卻應該衰微,在精神與肉體上衰微,丁點不留』。」

教宗繼續說:「衰微、衰微、再衰微,這就是若翰的一生。這位偉大人物不尋求自己的光榮,只尋求天主的光榮,以如此平淡無奇的方式,在無聲無息中死去。若翰就是以這樣方式預備了耶穌的道路;而耶穌的死亡也類似,處於“痛苦與孤獨之中,沒有門徒們的陪伴。」

教宗最後說:「今天,閱讀《馬爾谷福音》第六章對我們有益。讀讀這段經文,看看天主如何贏得勝利:天主的作風與人的作風不同。讓我們向上主祈求若翰所擁有的謙卑恩寵,好使我們不把他人的功勞與榮譽套在自己身上。我們特別向上主祈求恩寵,願耶穌在我們的生命中常受歡迎,祂應不斷興盛,我們則應不斷衰微,直至耗盡一切。」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教宗:我們能留下的最大遺產就是信仰

blog_1454615616

2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我們能留給他人最美好的遺產是信仰。教宗在講道中也請信徒不要害怕死亡,因為生命旅程並不因此而中斷。

當天的第一篇讀經敘述達味王的死亡。

教宗解釋:「每個生命都會有個終點,這是人們最不喜歡談論的話題,一直避而不談,但是死亡是每天得面對的現實。思考生命的最後一程,生命就會獲得光照。」

教宗說:「在一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在病患者當中有一位面容祥和、目光炯炯有神的老修女。『修女,您多大年紀了?』修女面帶微笑答道:『83歲,我患有胰腺癌,我快走到人生旅程的盡頭了,現在要開始另一階段與上主同行的旅程。』這位修女如此平靜,她深入地度奉獻生活,不懼怕死亡。『我快走到人生旅程的盡頭了,現在要開始另一段旅程。』死亡是個過渡,思考這些事對我們大有裨益。」

達味統治以色列長達40年,教宗說:「可是40年也過去了。達味臨死前,囑咐他的兒子撒羅滿要恪守上主的法律。達味一生犯了很多過錯,但他學會了懇求寬恕,教會稱他『達味聖王』。他既是罪人又是聖人!。現在,在臨終之際,他留給兒子一個人所能留給子女的最美好和最偉大的遺產,那就是信仰。」

「當一個人寫遺囑時會說:『我把這個留給這個人,把那個留給另一個人……。』是的,這很好,但一個人所能留給子女的最美好和最偉大的遺產就是信仰。達味牢記天主的許諾,在這些許諾中牢記信仰,並讓他的兒子記住這些信仰的許諾。你要把信仰當作遺產留下來。我們在聖洗典禮中把點燃的蠟燭,信仰之光,交給孩子的父母,並說:『保存這信仰,讓它在你的子女身上成長,作為遺產留給他們』。你要把信仰作為遺產留下來。達味如此教導我們,他如同其他人一樣離開人間,但他清楚知道該給兒子何種建議,把最好的遺產留給他:不是王國,而是信仰!」

最後,教宗總結說:「讓我們提出一個對我們有益的問題,我在生命中留下什麽樣的遺產?我留下一個有信仰的人的遺產嗎?我把這個遺產留給我的親人嗎?讓我們向上主祈求兩件事:首先是不要害怕生命的最後一程,如同週三公開接見中的那位修女所說的那樣,『我快走到人生旅程的盡頭了,就要開始另一段旅程』;不要害怕。其次是讓我們所有人在生命中都能留下最美好的遺產,那就是信仰,相信天主是忠實的,祂一直陪伴著我們;天主是父親,祂絕不讓我們失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基督徒擁有接納眾人的心胸

blog_1454009429

教會禮儀在1月28日紀念聖多瑪斯·阿奎納聖師。教宗方濟各當天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基督徒心胸寬闊,張開雙臂慷慨地接納眾人,因為他有一位寬宏大量、慷慨大方的天父。在與教宗共祭的神職人員中,有幾位神父慶祝晉鐸50週年。

當天福音敘述燈的比喻。耶穌說,燈不是放在斗底下或床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為照亮人。教宗解釋道:「天主的奧跡是光」。

「這是基督徒的其中一個特徵,基督徒在聖洗聖事中領受了這道光,也有責任把這光帶給他人。換句話說,基督徒是見證人,該作見證。作見證是基督徒特有的態度。一名帶有這光的基督徒應該讓他人看見這光,因為他是見證人。當一名基督徒不願讓他人看見天主的光,而選擇讓他人看見自己的黑暗時,黑暗就進入他的內心,因為他害怕光,更喜歡黑暗。那時,他就缺少了某些東西,不再是真正的基督徒。基督徒是見證人,是耶穌基督、天主之光的見證人。基督徒要作見證,應把這光放在自己生命的燈台上。」

耶穌在福音中說:「你們用什麽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麽尺度量給你們,且要多加給你們。」教宗解釋:「基督徒的另一個特徵是寬宏大量,因為他是寬宏大量、慷慨大方的天父的兒女。」

「基督徒的心胸寬闊;他的心始終向他人開放,不是一顆在自私中自我封閉的心,從不斤斤計較。當你進入耶穌之光,當你進入耶穌的友誼中,當你接受聖神引領時,你的心就會變得開闊,寬宏大量。那時,基督徒不但不賺取,反而會失去。但是,失去是為賺得別的東西,賠上自己的利益為賺得耶穌,成為耶穌的見證人。」

最後,教宗祝賀那些慶祝晉鐸50週年的司鐸們說:「我很高興今天能與你們一起舉行彌撒聖祭。在你們紀念晉鐸50週年之際,你們50年在光和見證的道路上行走,努力做得更好,我感謝你們。感謝你們這些年來在教會內、為教會和為耶穌所做的一切。願上主賜予你們喜樂,播種善和光的種子並以寬闊心胸張開雙臂接納眾人的巨大喜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