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致函問候在意大利海灘上福傳的青年

意大利里喬內於8月16日至23日舉辦第6屆青年福傳活動,主題為「誰若渴,到我這裡來喝吧!」為數眾多的青年投身於這項福傳活動,夜以繼日地前往商店、舞廳和海灘宣講福音。這群青年福傳員日前寄給教宗方濟各一封信,講述他們從這項福傳活動中汲取的喜樂與信仰經驗。

教宗方濟各稱這是「很美的一封信」,回函「問候並降福」這群青年福傳員,感謝他們「在八月慷慨奉獻自己的時間」,並將他們託付於溫柔的天主之母、青年之母的庇佑。這封回函由教宗禮儀處人員卡爾切爾(Guillermo Karcher)蒙席署名。

推動這項福傳活動的里喬內堂區本堂神父馬斯特羅洛納爾多(Franco Mastrolonardo)接獲教宗的回函後,向梵蒂岡電台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又驚訝,因為我們寫這封信時說:『我們試試看寫封信,教宗會給大家回信的!』當時我們有點半開玩笑,可是教宗真的回信了。我們首先向福傳員誦讀這封信,然後於8月21日晚上在聖堂內誦讀,台下掌聲如雷、歡呼聲不絕於耳,高呼 教宗方濟各的名號,展現出我們的感激之情。」

里喬內的青年福傳員在海灘上舉行多場表演,把海灘陽傘當作告解亭。位於海灘附近的堂區聖堂夜間也開放,福傳員走遍大街小巷邀請年輕人到聖堂祈禱,並於每天晚上9點舉行彌撒聖祭。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與信友一同參加聖庇護十世教宗瞻禮

blog_1440426330

教宗方濟各繼續給人帶來驚喜。

8月21日,聖庇護十世教宗紀念日,教宗方濟各在早晨時份來到聖伯多祿大殿的庇護十世祭台前,與信友們一起參加了紀念這位聖教宗的彌撒。主持彌撒的是在聖座國務院服務的盧喬‧博諾拉蒙席(Lucio Bonora),他是聖庇護十世教宗的同鄉。

博諾拉蒙席在8月22日向梵蒂岡電台敍述了當天的事,他說:

「聖伯多祿大殿剛開門,教宗就從面對聖瑪爾大之家的祈禱門進入大殿,來到聖庇護十世祭台前。當我和另兩位神父向祭台走去,準備做早上7時的彌撒時,瑞士衛兵和大殿工作人員向我們說:『聖父正在聖庇護十世祭台前祈禱呢!』

我答說:『那我怎麽辦,先回去麽?』

他們說:『不,蒙席您去吧!』

於是我就繼續前去。教宗在那裡看到我,便說他來是為祈禱,因為早上起床後已在聖瑪爾大之家做了彌撒,但還願意來這裡向聖庇護十世敬禮。教宗看到我準備在那裡舉行彌撒,就留下來坐在信友們當中參加彌撒並祈禱。」

博諾拉蒙席接著表示,在行平安禮時,教宗與坐在他後排的人互祝平安。他說:

「當我從祭台走下,準備與教宗行平安禮,教宗卻走出跪凳迎向我。那時,他已經與坐在後排的三、五個人握了手、互祝平安。看到教宗如同一個謙卑的信友前去聖庇護十世墓前祈禱,我和所有信友都感動萬分。聖人是我們的好伙伴,教宗也在聖庇護十世紀念日為自己的牧職和在教會及世界面前的責任,尋找聖庇護十世為伴侶。看到他不以教宗身份,卻獨自一人來到這裡,沒有隆重盛大的場面,真好啊!這恰恰説明他對聖庇護十世的敬仰和愛戴。教宗告訴我,他特別為要理教員祈禱。他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時,把聖庇護十世紀念日也作為要理教員的節日,因為庇護十世稱自己是要理講授的教宗。於是,這一天他會晤自己教區的要理教員。」

最後,博諾拉蒙席談及兩年前的一件事。當他告訴教宗方濟各自己是特雷維佐人,即庇護十世的同鄉時,教宗吐露他非常敬重聖庇護十世。這敬重是他日復一日培養起來的,透過他作為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總主教向要理教員們發表的講話,也透過他在阿根廷聖庇護十世紀念日與要理教員的會晤表達出來。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泰澤團體創始人羅哲弟兄逝世十週年


教宗方濟各8月19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提到泰澤團體。該團體剛於8月16日紀念其創始人羅哲弟兄逝世十週年,並將於8月20日慶祝團體成立75週年。

教宗說:「我要向泰澤團體的修士弟兄們致敬並為他們祈禱,以紀念該團體深受愛戴的創始人羅哲‧舒茨(Roger Schutz)弟兄,我們剛於三天前紀念他逝世10週年。我祝願泰澤團體一帆風順!」

泰澤團體今年慶祝三個重要的紀念日:創始人羅哲弟兄誕辰100週年、抵達泰澤75週年和逝世10週年。羅哲弟兄於2005年8月16日遭一名精神錯亂的女士殺害身亡,為此泰澤團體於今年8月9日至16日在法國泰澤舉行全球聚會,紀念羅哲弟兄和他的一生。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工作是神聖的,為家庭帶來尊嚴


教宗方濟各8月19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數千名信友聆聽教宗講授要理。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關於家庭的主題,這一次他談了家庭與工作的關係。教宗強調,工作是神聖的,它為人和家庭帶來尊嚴,使大地能依照天主創造的眼光發展;工作不該只尋求經濟利益而把家庭當作抵押品。

對基督徒而言,每項工作,包括家務勞動在内,都是與天主的造化合作,因此是履行一項神聖工程。教宗指出:「工作是神聖的。因此,就業管理是人類和社會的一項重大責任,不能將其交在少數人手裡或推給被神化的『市場』。若喪失就業機會,社會也將受到嚴重損害。」

教宗進而談到失業,它是當代社會最嚴重的不幸之一。教宗說:「每當我看到有人沒工作,有人找不到工作以及有人無法給家裡帶回麵包,我便難過。每當我看到政府官員努力創造工作機會,設法使人人都有工作,我便喜悅萬分。工作是神聖的,工作為家庭帶來尊嚴。我們必須祈禱,使每個家庭都不缺乏工作。」

接著,教宗指出工作使我們生活的環境及地球更加美好。他引述《創世紀》的圖像,天主創造天地時,地上既沒有青草也沒有灌木,因為天主還沒有使雨降在地上,也沒有人耕種土地(創二4-5)。

教宗說:「這不是一幅浪漫的景象,而是天主的啓示;我們有責任去徹底理解及領會這啓示。論述整體生態的《願祢受讚頌》通諭也包含這訊息:大地的美妙與工作的尊嚴生來就彼此結合。二者並駕齊驅:人若耕種土地,大地就變得美麗。」

相反地,倘若「工作背離天主與人締結的盟約」,它就成為「只追求利潤邏輯的抵押品,鄙視生活的情感」,由此而生的「心靈上的沮喪便汙染一切」,「市民生活敗壞,生活環境變質」。為此付出代價的往往是「窮人」和「貧困家庭」。

教宗表示:「所謂的『智慧城市』無疑能提供豐富的服務和安排;然而,舉例來説,它卻常常敵視兒童和老年人。有時,制定計劃的人關心的只是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依據經濟利益來決定是否予以安排、利用或丟棄。家庭則是一張大檢驗台。若工作的安排拿家庭作抵押品,甚至阻礙家庭的生活經歷,那我們便能肯定地說,人類社會已開始與自己作對!」

教宗提到聖保祿宗徒批評的「虛假的屬靈論」,這位宗徒告誡基督徒說:「誰若不願意工作,就不應當吃飯」(得後三10)。教宗說,在基督信仰中,工作的義務與靈性生活並無抵觸。一如聖本篤所教導我們的,祈禱與工作能夠和諧共處。不工作會損害精神,不祈禱同樣也會損害工作。

最後,教宗勉勵基督徒家庭「本著信德和機智」善用目前的狀況,透過工作使大地成為眾生之家,世界成為可居之所。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感恩祭是耶穌為我們的全然自我奉獻

教宗方濟各8月16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表示,「在這世上與耶穌具體、真實的共融生活,已經讓我們從死亡過渡到生命」。

當天福音記述,耶穌稱自己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食糧。教宗方濟各問道:吃耶穌的肉、喝耶穌的血是什麼意思?它只是一個圖像、一個象徵呢,還是指某個真實的事物?教宗解釋說,在最後晚餐中,餅與酒的確成了耶穌的聖體、聖血。「耶穌把感恩祭留給我們只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可以與祂成為一體。實際上耶穌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若六56)。共融就是一種融入:我們吃祂的血肉,將變得和祂一樣。但這需要我們『心誠意潔』,需要我們持守信德」。

教宗指出,有時候我們會對彌撒產生這樣的異議:「彌撒有何用處?是否當我覺得有需要時才應該去參與彌撒,或者單獨祈禱更好呢?」。然而,感恩祭不是私下的祈禱,或者某種美好的精神體驗」。它不是單純紀念耶穌在最後晚餐中的所作所為。

教宗表示,「我們稱感恩祭為『紀念』是為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但實際上它是讓耶穌死亡與復活奧跡重現和臨在的行為:麵餅真的是祂賜予我們的祂的肉,葡萄酒真的是祂為我們傾流的祂的血。感恩祭就是耶穌為我們的全然自我奉獻」。

教宗繼續說:如果我們以信德參與感恩祭,感恩祭的共融將把我們的生命變為「一份獻給天主和弟兄的禮物」。「我們以『麵餅』為食糧,意思是與基督的心共鳴,相似祂的選擇、祂的思想、祂的態度;意思是充滿愛的活力,成為平安的人、寬恕的人、修和的人、團結互助的人」。

三鐘經後,教宗特別問候聚集都靈慶祝聖鮑思高神父冥誕二百週年的慈幼青年運動的青年。教宗鼓勵他們「每日活出福音的喜樂,點燃世人的希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三鐘經:我們的一生絕不是毫無意義的漂泊,而是有目標的朝聖旅程


教宗方濟各8月15日聖母升天節中午時分,在聖伯多祿廣場帶領信友們誦念三鐘經。兩年前他當選那年的這一天,他到岡道爾夫堡主持這項活動,去年2014年的這一天他又趕上在韓國訪問。因此,今年是他首次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母升天節的誦念三鍾經活動,而且他也是自1954年以來,首次於聖母升天節在聖伯多祿廣場誦念三鍾經的教宗。

教宗祈求天主之母聖母瑪利亞,「仁慈地注視我們,照亮我們的行程,為我們指出所要抵達的目標,並將耶穌顯示給我們」。

教宗指出,「聖母瑪利亞的崇高和她蒙受祝福的真正原因」在於她的信德。信德是「聖母瑪利亞整個歷史的核心」。

「聖母瑪利亞是有信德的人,偉大的信徒。她知道而且也說出重壓在人類歷史上蠻橫者的暴虐、富有者的自大、心高氣傲者的傲慢。雖然如此,瑪利亞相信且表明,天主不遺棄祂的子女,不使卑微貧困者孤立無助,卻仁慈並急切地救助他們,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

教宗進一步表示,天主的仁慈是人類歷史的原動力。全能的天主在聖母瑪利亞身上所行的大事不僅關係到瑪利亞本人,也「深深地觸及我們,我們的人生旅程,提醒我們那等待著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天父的家」。

「聖母瑪利亞被提升天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們的一生絕不是毫無意義的漂泊,而是一段朝聖旅程。在這旅程中,儘管不確定的因素和痛苦比比皆是,卻有一個可靠的終點:我們在天之父的家,祂熱切地期待著我們。」

教宗最後表示,天主為祂子民指出了安慰和希望的標記,這標記有一個面容和一個名字,即「天主之母發光的面容,萬福瑪利亞,滿被聖寵者的名字。她蒙受祝福,因為她相信了上主的話。她是偉大的信徒!作為教會的成員,我們注定要分享我們的母親聖母瑪利亞的光榮,感謝天主,這是因為我們也相信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祭獻,而且藉著聖洗聖事,我們加入了得救的行列」。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中國天津塘沽大爆炸,教宗方濟各為傷亡者祈禱

教宗方濟各8月15日聖母升天節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們誦唸三鐘經後,立即為天津塘沽大爆炸的遇難者及受傷者祈禱。

教宗說:「我此刻掛念著中國北部天津的人民,那裡的工業區發生爆炸事故,造成為數眾多的遇難者、受傷者和巨大的損壞。我保證為亡者和所有因這場災難而受磨難的人祈禱:願上主賜予他們慰藉,支持那些努力舒緩他們痛苦的人。」

中國北方大港天津塘沽於8月12日發生爆炸事故,傷亡人數至今仍不斷攀升。事發地點為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政府已撤離方圓三公里以內的居民,以免受到化學物質的汙染。目前尚未釐清因爆炸而外洩的化學物質有哪些,連中國《新華社》也僅確認危險品中包含遇水易燃的氰化鈉。此刻當地的救援工作還在持續進行當中。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公開接見: 慶祝是天主賜予人類家庭的聖日,不是消費日


教宗方濟各八月十二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關於家庭的主題,這一次他談了生活節拍的首個要素——慶祝。教宗強調,慶祝,例如生日、結婚週年紀念、新生嬰孩、道別等,是天主賜予人類家庭的禮物,不能浪費掉或把它貶為做生意的時機。家庭必須藉著感恩聖事善度主日,讓基督來改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時刻。

教宗首先表示,慶祝是天主立定的,因此是聖日。造物主天主降福了第七天,教導我們把時間用於觀賞那圓滿完成的工作。這工作不單指職業上的,也是我們人類能參與天主創造工程的每項行動。

「因此,慶祝不是懶洋洋地坐在沙發上或一醉方休那種毫無意義的消遣。不是的!慶祝首先是懷著愛慕和感激之情端詳圓滿完成的工作,慶祝一項工作。新婚夫婦們,你們也在慶祝訂婚美好時期的工作,這多美啊!慶祝也是注視正在成長的子女或姪孫的時間,心裡想道:真美啊!它是注視我們的家、我們接待的朋友、我們周圍團體的時間,心裡想道:多麽好的事啊!」

教宗承認,慶祝有可能會趕上一個悲傷時刻,但在這情況下需要祈求天主「莫讓我們完全虛度這時辰」。在工作中擠出一點時間慶祝節日也是一件好事,例如,同事們一起慶祝週年紀念日,這是「在生產機器轉動的環境中的融洽時刻」,對人有益處。

教宗說:「暫停職業工作的慶祝是神聖時間,因為它提醒男人和女人,他們是天主的肖像。天主不是工作的奴隸,而是上主,因此我們也絕不該做工作的奴隸,而是『主人』。然而,眾所周知,有數百萬男人和女人,甚至兒童淪為工作的奴隸!此時此刻,仍有奴隸存在!他們受剝削,是工作的奴隸,這違背天主,違背人性尊嚴!」

教宗進一步提到「一味追求經濟利潤和技術效率」給人的生活節奏造成危險。

「休息日,尤其是主日是讓我們用來享受不生產不消費、不買不賣的樂趣。可是,我們看到利潤和消費的思想意識也想吃掉慶祝:慶祝有時被貶為一種『生意』,一種賺錢和花錢的方式。難道我們就為此而工作嗎?貪圖消費便導致浪費,它是惡性病毒,最終使我們比先前更加疲倦。它損害真正的工作,並消耗生命。慶祝失常的節奏往往使青年受害。」

相反地,若意識到「慶祝是聖日,因為天主以獨特的方式臨在其中」,若活出主日感恩聖事的時刻,那麽家庭和工作、平日的喜樂和勞苦、痛苦與死亡便都能被基督所轉變。

教宗說:「家庭具有卓越的能力來了解、指導及扶持慶祝的真正價值。合家過節真美,美好至極!在主日更是如此。難怪有人說,全家人一同過節才是善度佳節!可見,慶祝是天主的寶貴禮物,是天主賜予人類家庭的寶貴禮物:我們不可毀掉這禮物!」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三鐘經:心靈封閉的人即使目睹奇跡也不相信

教宗方濟各8月9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表示,我們或許也能親眼目睹一件神跡,然而內心若不向天主的愛開放,信德依舊不會開花結果。羅馬的酷暑還在持續,但炎熱並未擋住許許多多朝聖者前來聖伯多祿廣場參加活動的腳步。

主日福音記載,耶穌的一番話引起了猶太人的反感,祂說:「我是從天上降下的真正食糧,凡不是天父所吸引的人,誰也不能到我這裡來」。教宗方濟各關於 「信德的動態」作了省思。他表示:「這是一種關係:我們每個人與耶穌的關係。在這關係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是天父,當然還有在此處不言而喻的聖神」。

「為了相信耶穌,與祂相會還不夠;誦讀聖經及福音還不夠,這些確實重要,但還不夠;甚至連親眼目睹奇蹟也不夠。許多人曾與耶穌親密接觸,卻未信從祂,甚至還蔑視和譴責祂」。

教宗繼續說:「發生這事,是因為他們的心靈拒絕聖神的作為。如果你心靈封閉,信德則不能進入。天主父始終吸引我們走向耶穌;是否向耶穌敞開心靈則取 決於我們。信德如同一粒播在心靈深處的種子,我們若願意讓天父『吸引』我們走向耶穌,我們也確實懷著開放的心、毫無偏見地『走向祂』,這粒種子就會開花結 果;那時我們將認出耶穌的面容就是天主的面容,耶穌的話語就是天主的話語,因為聖神使我們進入耶穌和天主父之間的愛與生命的關係中。在這種關係中,我們領 受了信德的禮物,信德的恩典」。

教宗又说,若能秉持這樣的信德態度,我們也就能明白耶穌說這番的意思:「我是生命的食糧,從天上降下的;誰若吃了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我所要賜給的食糧,就是我的肉,為使世界獲得生命」(若六51)。

「在耶穌內,在祂的『肉體』,即祂的具體人性內,滿溢天主全部的愛;這愛就是聖神。願意讓這愛吸引而走向耶穌的人,滿懷信德而去,滿載生命與永生而歸」。

教宗最後說,「納匝肋貞女,聖母瑪利亞以模範的方式活出這個經驗。她是相信天主、接納耶穌肉體的第一人。我們要向她、向我們的聖母媽媽學習,為信德的恩典喜樂和感恩。這恩典不是『私人的』,不是『私有財產』,而是有待分享的禮物:它是『為世界的生命而賜給』的恩典」。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方濟各訂立「為保護受造物世界祈禱日」

耶穌顯聖容慶日(八月六日),教宗方濟各致函宗座正義與和平委員會主席爾克森樞機和宗座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主席科赫樞機,宣布訂立每年九月一日為「為保護受造物世界祈禱日」。教宗解釋這是為了推行他早前發佈的《願祢受讚頌》通諭的訊息,和響應在正教會裡已舉行的同一祈禱日。

教宗寫道,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為解決人類正面對的生態危機作出一分力量。為此,我們必須在我們的豐厚靈修遺產裡重新尋找到要保護受造物的動機。我們必須始終牢記,作為耶穌基督的信徒,天主聖言為我們降生成人,「靈魂並非與身體或大自然分開,而是在其內、與其在一起,與所有我們周圍的東西共融」(《願祢受讚頌》216)。生態危機從而召喚我們作出深刻的靈性皈依:基督徒被召叫作「生態皈依,從而與耶穌相遇的效果能與周圍的世界變得明顯」(《願祢受讚頌》217)。這是因為「活出我們保護天主化工的聖召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這不是一個我們基督徒經歷中可選擇的或是次要的部分」。

 

圖片: catholicnews.com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