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會陷入厭惡移民的誘惑,但我們要視他們為「弟兄姐妹」

pope

 

教宗公開接見
6月15日教宗方濟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會陷入厭惡移民的誘惑,冷漠與敵意使我們眼瞎耳聾。因此,我們要具備與有需要者會晤的敏感與渴望,跟隨基督,把「那些受排斥者」置於我們道路的「中央」。

今天依然有人以冷漠、敵意、厭惡的態度對待因身體或其他方面的困難,而被邊緣化的人。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因各種原因而被排擠於社會邊緣的人,他們常常沒有發言權,需要援助、幫助、一絲關注和憐憫,渴望社會的關愛和包容。

教宗勉勵眾人做一次良心省察,檢視我們對有需要者、病患、饑餓者的態度,以及對難民和移民的態度。

談到《路加福音》中耶穌使耶里哥盲者復明的事跡,教宗要我們反思,群眾對瞎子缺乏憐憫的態度。
教宗說:多少次,當我們看到路上的窮人、病人和饑餓的人時,我們會感到厭惡。多少次,當我們遇到許多難民與移民時,我們會覺得反感。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誘惑。每個人,包括我在內!
教宗指出,我們要具備與有需要者會晤的敏感與渴望,因為天主聖言教導我們,「冷漠和敵視」使人眼瞎耳聾,阻礙我們看到弟兄姐妹,不讓我們認出他們身上的主耶穌。有時候,冷漠和敵意,也會成為侵略和辱駡。「把他們統統趕走!」「把他們丟在一邊!」群眾斥責呼喊的瞎子就是侵略行為,他們對他說:你滾開,快點,別說話,別喊了!
另一方面,每當耶穌經過,總會帶來「釋放」和「救恩」,正如在耶里哥所發生的。瞎子尋找耶穌,呼求耶穌,用信德的眼光看待耶穌,他的哀求功效強大,使得耶穌宣布他的復活。耶穌停住腳,將瞎子置於人們關注的焦點。教宗說:我們也想想,當我們遭遇困境、陷入罪惡的處境時,耶穌是怎樣伸手把我們從路邊拉回來,賜予我們救恩的。
通過這些舉動,耶穌要我們每個人都意識到:好的宣講,要求我們把那些受排斥的人,放置於我們道路的中央。教宗解釋說,上主的經過是一次「慈悲的會晤」,這慈悲把所有人集合在祂周圍,讓我們認出那需要幫助和安慰的人。
耶穌也會在我們的生活中經過;當祂經過時,我會覺察到。祂邀請我們靠近祂,改善自己,做個更好的基督徒,去跟隨祂


福音中,耶穌問瞎子有何要求。因此,耶穌做了「罪人的僕人」。瞎子稱耶穌為主,要求看得見,他通過呼求耶穌和迫切渴望與祂相遇的態度,表明了他的信德,因而獲得了救恩。就這樣,他感到被耶穌所愛,開始跟隨祂,成為祂的門徒。
教宗說:從乞丐到門徒,這也是我們的道路。我們都是乞丐,人人都是!我們始終需要救恩。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必須走這條路,由乞丐變為門徒。
教宗繼續說,發生在瞎子身上的奧跡,也讓群眾最終得以看見,因為耶穌將祂的慈悲施予每個所遇見的人;耶穌召叫他們,讓他們來自己身邊,把他們聚集起來,治癒他們,教導他們,組建一個新的民族。
教宗最後說:我們也要讓耶穌召叫我們,讓耶穌治癒我們、寬恕我們;讓我們跟隨耶穌,讚美天主!

 

 

圖/文: 梵蒂岡電台

為仇人祈禱,努力做完美基督徒。

pope

6月14日教宗清晨彌撒:為仇人祈禱,努力做完美基督徒。

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為那些憎恨我們的人祈禱,既有利於仇人,又使我們越來越符合天主子女的身份。

當天選讀的《瑪竇福音》,耶穌勉勵門徒趨向天主的完美,天主「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瑪五45)。

耶穌和法學士對法律的解釋有所不同:法學士將法律嚴格地施加在猶太子民身上;耶穌則將這法律推向「圓滿」。

教宗說,法學士們對法律的解釋過於理論化,成了是非鑑別學。他們的法律沒有靈魂,即天主給予我們的「愛」。因此,耶穌引用《舊約》說:法律中哪條誡命是最大?

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瑪廿二36-37,39)。

但這在法學士們的解釋中不太重要。他們所關注的是案例:可以這麼做嗎?這件事至多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倘若不能這樣做又該怎麼辦?這就是把法律作為是非鑑別學。耶穌從這個問題談起,恢復法律的真正意義,使之達到「圓滿」的地步。

為了闡明在新光照耀下的誡命,耶穌舉了很多例子。祂說,毋殺人也意味著不可辱駡弟兄,愛是「法律書中最慷慨的行動」。如果有人問你要內衣,你應該把外衣也給他,如果有人要你陪他走一公里,你就該陪他走兩公里。

「愛」不僅是滿全法律的要求,更是心靈的痊癒。

在耶穌對誡命的解釋中,存在一個治癒的行程。因原罪而受傷的心,必須通過這個行程,來獲得治癒,好能肖似完美的天父:「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五48)

我們都有一顆因罪惡而受傷的心,通過這條治癒之路,我們可以成為像天父一樣的子女。

當天的《瑪竇福音》記載耶穌所指示的完美:你們一向聽說過:「你應愛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 」我卻對你們說: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瑪五43-44)

教宗表示,為仇人祈禱,是這條路上的最後一個台階,是最艱難的部分。教宗回憶說,當他還是孩子的時候,人們總是求天主,儘快把當時的獨裁者送到地獄去。然而,天主要求我們做良心省察。

教宗最後說:願上主賜予我們這一恩寵:為仇人祈禱,為那些憎恨我們的人祈禱,為那些傷害我們、迫害我們的人祈禱。我向你們保證,這樣的祈禱有兩個結果:

一是對仇人有益,因為祈禱的功效非常強大;
二是我們將越來越符合天主子女的身份。

圖/文: 梵蒂岡電台

人與人彼此接納與尊重時,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Pope

 

教宗主持「病人禧年」彌撒:人與人彼此接納與尊重時,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6月12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病人禧年彌撒,他呼籲接納殘疾人和病人。面對成千上萬名病人、志工和陪同者,教宗警惕社會不可將病人孤立,並強調真正的幸福之道是「愛」。

教宗方濟各對病人、兒童和老年人的親切令人難忘。在當天的彌撒結束後,教宗依舊熱情問候在場的病人,和他們的陪同者。他這種身體語言,恰恰體現他對慈悲的解釋:

擁抱、微笑、一句歡迎的話語。

教宗說:人人渴望的幸福,有多種表達方式,我們只有在懂得愛時,才能得到幸福。這就是幸福之道!始終是愛的問題,別無他路可走。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愛得更多。許多殘疾人和受苦者,在感到被愛後,向生命敞開了門!甚至僅僅一個微笑,就能使人心湧出這樣的愛!

教宗繼續說,耶穌理解我們的軟弱,因為祂有親身的體驗,祂是一個用愛治病的醫生。

當我們看到十字架上聖子的痛苦面容時,我們還會為自己的病痛和苦難抱怨天主嗎?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表明了他對人類現實的深刻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自己或他人生病的時候,生病是人的苦難經歷。面對疾病之苦,人們會持有玩世不恭的態度,認為一切苦難,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來忍受,或者把一切信心都投注於醫學,然而醫學或許無法治癒那種疾病。

在當今的時代,有人認為最好儘快把病人和殘疾人除掉,因為他們可能會成為不堪承受的經濟負擔。

教宗對此表示:實際上,今天無視病人和殘疾人的人,生活在幻想中!他不明白生命的真意,也在於接納人的苦難和局限。世界不會因為只剩下「完美者」而變得更加美好;相反,只有當人與人相互團結、彼此接納與尊重時,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當天的福音提到一個以淚水為耶穌洗腳的罪婦。她被眾人「判斷」,卻得到耶穌的接納。教宗說,耶穌的溫柔,是天主愛所有受苦、和被排斥者的標記。這苦難不僅包括身體上的病痛,也包括今日十分常見的精神苦難,教宗稱之為「悲傷病」。我們之所以悲傷,是因為我們在與他人的重要關係中,感到缺乏愛和背叛。教宗說:自我封閉的誘惑,十分強烈,我們很可能會失去生命提供的機會,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愛!

其實,基督徒生命的奧跡,概括於在聖洗聖事中,獲得死而復活的巴斯卦活力。當我們浸入聖洗之水時,好似與基督一同被埋葬,當我們從水中出來時,則展示出獲得了新生命;同樣地,疾病和死亡,也可以在基督內,找到它們最終的意義。

教宗最後說:我們知道,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參閱:格後十二10),我可在我的肉身上,為基督的身體 – 教會,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參閱:哥一24)。

圖/文: 梵蒂岡電台

 

人人都應有糧食…

Pope

 

教宗訪問世界糧食計劃署:人人都應有糧食,對待飢餓的官僚主義要不得!

教宗方濟各6月13日上午,訪問位於羅馬的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受到該機構執行幹事埃瑟琳·卡津(Ertharin Cousin)、管理委員會主席,以及全體職員的熱烈歡迎。聖座常駐世界糧食計劃署觀察員奇卡‧阿雷利亞諾(Fernando Chica Arellano)蒙席,也在場迎候教宗。

世界糧食計劃署是最重要的人道機構,以2030年之内消除飢餓作為奮鬥目標。

教宗抵達世界糧食計劃署的所在地之後,先來到殉職紀念牆前,向那些為飢餓者爭取麵包,而奉獻生命的職員表達敬意。

世界糧食計劃署,目前正召開委員會年度大會,教宗向全體與會人員,發表一篇十分中肯的講話,鼓勵該機構朝向「零飢餓」目標奮勇前進。

教宗表示,在我們這個相互關聯和傳播過剩的世界上,傳播技術的進步似乎使地理上的距離更加縮短。我們能接觸到地球另一邊所發生的事件,接近許多痛苦現實,從而動員同情與關懷的行動,幫助受苦的人。可是,我們所看到的卻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現象,過量的消息使我們逐漸把貧困視為自然而然的現象,對別人的悲劇無動於衷。

許多畫面進入我們的眼簾,我們看到痛苦,卻不為之觸動;
聽到哭泣,卻不予以安慰;
遇見飢渴,卻不使之飽飫。
就這樣,許多人的生命,便成了一則轉瞬即逝的消息的一部分。
消息不斷變更,痛苦、飢渴卻沒有改變,繼續存在。

教宗指出,這種情況揭示:世界糧食計劃署的重要職能,若僅是曉得許多人的處境,以及沒完沒了地予以討論還不夠。貧困必須消除;不可視貧困為一個“現實中的許多數據之一而已。因為貧困有人的面容。

貧困有兒童的面容,
家庭的面容,
青年和長者的面容。
許多沒有機遇和工作機會的人、被迫移民、離棄家園或家園被摧毀者也有一個面容。
我們不可把許多人的飢餓視為自然而然的事;我們不可說他們的遭遇,是一種盲目命運的後果,因而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教宗解釋說,我們應從各層面介入貧困問題,以受苦和挨餓,卻具有豐盛精力和潛能的人為中心目標,幫助他們具體地發揮自己的效力。我們不可把貧困視為天經地義的事。

糧食匱乏不是正常現象,不是一個數據;它並非天經地義,也非必然之事。就在這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許多人仍遭受災難,這正是因自私和資源分配不佳,以及糧食市場化造成的。消費主義誘使我們,慣於每天有剩餘的食糧,而形成了浪費。面對這種行為,我們有時不再有能力樹立超越純經濟尺度的價值觀。

教宗最後表示,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喚醒世人的良知上,擔任重要角色。這個機構需要有真正的英雄,能夠敞開道路、建造橋樑、提高援助受苦人的工作效率,引導國際社會邁向消滅飢餓的目標,而不以官僚主義對待飢餓問題。這項責任不是在令各國的利益得到調和,這種利益深深地根植於國家主義或不可告人的利己主義的觀點。這項責任正是在於促使各成員國增進合作願望,共同達到既定目標。

圖/文: 梵蒂岡電台

差異是我們的挑戰,它使我們更加富饒!

Pope

 

教宗接見「殘疾人」會議與會者:差異是我們的挑戰,它使我們更加富饒。

意大利主教團在殘疾人要理辦公室,成立25週年之際,於6月11日至12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舉行關於殘疾人的會議。六百五十位與會的家庭、殘障人士及陪同者、青年和會士們,在議程首日覲見教宗方濟各。

教宗表示,差異是促進我們成長的挑戰,我們必須相互奉獻,不要畏懼,在團體中需要發展傾聽和接納的牧靈態度。

會晤在活潑喜樂的氣氛中舉行。兩位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女孩還獨自走向正在講話的教宗,擁抱教宗,並坐在他腳邊聽他說話。

教宗說:她們真勇敢,有能力冒險,絕不會受到歧視。

兩位青年和一位司鐸就差異的課題向教宗提問:

如何勇敢地應對差異?
如何避免團體內的排斥?

教宗回答時問:我們常常害怕差異,為什麼?
因為與一個迥然不同的人會晤,是一項挑戰;而任何挑戰都令我們感到恐懼。原地不動更為安逸,忽視差異更加安逸。
然而,差異是一項財富。
你們設想一個人人都一樣的世界,將是多麼無聊。相反,各種差異合在一起,能創造更加美好、更加偉大的事物。

然而教宗繼續說:我們應如何具體實現呢?
秘訣就是一個舉動 – 握手。
握手幾乎是一個無意識的舉動,但它卻具有深刻的意義。當我握手時,就是在與你分享我所擁有的。我把我的手伸給你,你把你的手遞給我。這一舉動對我們大家都有益處。
讓我們在差異中前行,因為差異雖是挑戰,卻促進我們成長。

一個名叫塞雷娜(Serena)的殘障女孩向教宗表示:

有些和她一樣的孩子,在自己的團體內,被排拒在聖事和堂區活動之外。

教宗對此表示:塞雷娜談到一件發生在我們當中的最醜陋的事 – 歧視!
那個堂區需要悔改。神父、平信徒和要理教員需要共同努力,幫助所有人明白什麼「是信仰和愛」,懂得友誼的意義、差異的價值。

教宗說:人人享有成長、前行、熱愛上主、做好事、學習教義的機會;人人享有領聖事的機會。
教宗談到庇護十世想讓小孩子領聖體所引發的憤慨。教宗解釋說,庇護十世公平地對待有差異的人,因為他知道小孩子擁有不同的明悟方式。當我們中間出現差異時,我們要用另一種方式理解。在學校中、在社區內,人人都有他的價值。

最後,教宗在回答一位司鐸的提問時,談到每個堂區都應持有歡迎的態度。教宗指出,歡迎指的是接納眾人、聆聽眾人,把這作為一項真正的使命。
今天,教會的牧靈工作做很多好事:例如講授要理、在禮儀中服務、對病人行愛德等等。但還須在一件事上下功夫,尤其對司鐸而言,那就是「聆聽」的使命!

「可是神父,我都聽煩了,都是同樣的故事,同樣的事。」
「但他們不是同一個人,上主臨在每個人心中,你應該擁有聆聽的耐心」。

因此,「接納和聆聽眾人」是教宗對與會者的勉勵與教導。

 

 

圖/文: 梵蒂岡電台

耶穌教導我們健康的現實主義 – 「你們要盡力而為」

Pope

6月9日教宗清晨彌撒:以耶穌教導門徒們的「健康現實主義」為主題,告誡信友們,「除非如此,別無其它選擇」的這等說法,絕不是公教思想,而是「異端邪説」。教會人員若言行不一,就會傷害天主子民。我們必須擺脫生硬的理想主義,彼此和好。

耶穌教訓民眾:除非你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塞人的義德,你們決進不了天國。(瑪五20)。教宗以耶穌「山中聖訓」的訓導,講解基督徒現實主義的重要性。

教宗說,耶穌那個時期的民眾在思想上有些混亂,因為那些法學士在生活見證中言行不一。可是,耶穌卻向民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勉勵他們向上及向前行,愛天主和愛近人。

教宗說,耶穌強調「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審判」。

因此,辱駡他人是犯罪,是殺人,因為這樣做就是打擊弟兄的心靈,侮辱他的尊嚴。基督徒作出相反信仰生活的見證,對子民造成的傷害非常大。

我們在教會内經常聽到這樣的話,那位神父、那位主教、那位教宗、那個公教進行會的男人或女人,對我們說:你們必須這樣做!可是他卻不做。這是傷害天主子民的惡表,阻礙子民成長和向前邁進。

教宗表示,耶穌要求我們慷慨和成聖,這正是要我們「走出去,不斷向上」,以便擺脫「生硬的法律和對我們無益的理想主義」。

耶穌很了解我們,知道我們的人性軟弱。因此,耶穌勉勵我們,若我們與別人不和,就應力求和解。耶穌也教導我們一種健康的現實主義:我們常常無法達到完美,但「至少應該盡力和解」。

天主教會從不教導「要麽這個,要麽那個」。那不是天主教會的思想。

教會只說:這個和那個。你要盡善盡美:與弟兄和好。你不可辱駡弟兄,卻應愛他。倘若出現問題,至少要和解,以免出現衝突。這就是公教信仰的健康現實主義。

「除非如此,別無其它選擇」不是公教思想,而是異端邪説。耶穌總是曉得與我們同行,賦予我們理想,陪伴我們朝這理想邁進,將我們從法律的生硬框架中釋放出來,並對我們說:你們要盡力而為!

 

圖/文: 梵蒂岡電台

病人生命的價值,在苦難中綻放光芒!

Pope

 

教宗方濟各6月9日上午,在克萊孟大廳,接見約150名,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醫生協會的領導者,參加由6月10日至12日的病人禧年活動。

教宗表示,病人生命的神聖價值: 既不消失、也不退色,而是因著他的苦難「綻放更多的光芒」。他勉勵醫生不要以聲稱「可憐」為由,來作為病人結束生命的辯解和表示贊同。

教宗說我們不能僅僅以功效與減少開支的標準,在虛假憐憫之下,施行倉促、極端的方案。在當前技術至上與個人主義的文化中,憐憫不該是表示惋惜,而是「患難與共」。

「憐憫」之所以常不被人接受,或遭不肖,是因為有人認為這是對接受者的一種「侮辱」。還有是有些人愛躲在聲稱「可憐」的背後,為結束病人生命作辯解和表示贊同。

教宗繼續說,真正的憐憫「不排擠、不侮辱、不拒絕任何人」,也不會認為一個人的消失是件好事。憐憫若非如此,便是在助長自私和丟棄文化的勝利,拒絕和貶低那些不符合健康、美貌和功利標準的人。

他說健康是最珍貴的恩典之一,是人人所渴望的。我們在行醫時,應該把病人看作「我們的近人」,因為,在他病痛的身體上,散發著基督肉體的奧秘。醫生的身份與工作,不僅建立在醫術與經驗上,更建立在對身心受苦者的憐憫與慈悲的態度上。

因此,憐憫是對病人生命價值的正確回應,是基於尊重、理解與溫柔的回應。

在醫治病人時,醫生必須擁有一顆「憐憫的心」,有時這與器材和技術沒有關係。另一方面,脆弱、疼痛和疾病對每個人都是艱難考驗,包括醫療人員在內,同時也是一項勉勵,意在邀請我們要有耐心,患難與共,成為「慈悲的化身」。

在慈悲聖年中更認應如此,因為醫生應像慈善的撒瑪黎雅人,應像耶穌,不會繞開那被丟在路邊的人,而是動了憐憫之心,給予照顧和救助。

教宗最後特別念及醫療人員和陪伴他們的親人,表示醫者親人支持了醫生的聖召。教宗稱醫生如同司祭;他微笑地說:自己身上也有醫生的特質。

 

圖/文: 梵蒂岡電台

 

基督的慈悲:在於將我們與祂結合在一起

Pope

6月8日上午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基督的慈悲,在於將我們與祂結合在一起。

教宗在要理講授中以加納婚宴的奇跡為題材,講述耶穌所行的第一個慈悲「神跡」。
加納婚宴的奇跡表明基督與教會及門徒們彼此相愛,基督徒應聆聽並活出聖言。
教宗指出,加納婚宴的敘述是一道「門戶」,字裡行間揭示基督的整個奧跡,開啓門徒的信德。

我們信仰的依據是什麽?
是耶穌將我們與祂結合在一起的慈悲行為。

基督徒的生活是對這愛的回應,就好似兩個戀人的經歷。天主與人相遇,雙方彼此尋找,彼此相見,彼此傾慕,彼此相愛,恰如《雅歌》中的新郎和新娘。
不過,愛的盟約不能缺乏喜樂,正如婚宴不可沒有喜酒一樣。「水」是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酒」卻表達盛宴的豐厚和佳節的喜樂。
在加納婚宴上沒有酒了,新婚夫婦為此感到尷尬。請你們設想一下,一個只能喝茶的婚宴將會是怎樣的結局!因此,酒在歡慶中必不可少。

另一方面,瑪利亞在加納婚宴中向僕役們說的一句話有些奇怪:「祂無論吩咐你們什麽,你們就做什麽!」(若二5)但這正是教會的使命,瑪利亞今天仍向我們眾人重複這句話。
服事上主意在聆聽並實踐祂的聖言。這是耶穌的母親對我們簡明卻重要的吩咐,是基督徒的生活大綱。為我們每個人而言,從缸裡取水就是要信靠天主聖言,體驗祂在我們生命中的效用。這樣一來,我們便如品嘗到水變成酒的司席般感嘆道:「你卻把好酒保留到現在!」(二10)的確,主耶穌為了我們的得救,繼續保存那好酒,從祂被刺透的肋骨,繼續不斷地湧出這好酒。

聖史若望在加納婚宴末尾闡明:「這是耶穌所行的第一個神跡,祂顯示了自己的光榮,祂的門徒們就信從了祂」(二11)。可見,加納婚宴的意義,遠遠超過對耶穌所行這第一個奇跡的敘述。

教宗表示:耶穌如同一個珠寳盒,守護著他個人的秘密和祂來世上的目的。這位眾人期待的新郎開始了祂的婚宴,直到在復活奧跡中才完成。耶穌在這婚宴中,藉著新而永久的盟約,把祂的門徒與祂自己結合在一起。在加納婚宴中,耶穌的眾門徒成了祂的家人,教會的信仰也由此誕生。我們人人都受邀去赴婚宴,因為不再缺少新酒。

 

圖/文: 梵蒂岡電台

「祈禱」是基督徒用以發光的電池

Pope
6月7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如此表示:「祈禱」是基督徒用以發光的電池。
他提醒基督徒不要成為無味的鹽,克勝照鏡子的誘惑,因為這是只顧自己,而非把信德之光帶給他人。
耶穌在講話時,總是用樸實的話語,簡單的比擬,好讓每個人都能明白祂的訊息。
當天的福音中,耶穌把基督徒比作光與鹽。教宗指出,這兩樣東西都不是為自己而存在:「光是為了照亮其它物體;鹽則是為了給其它物體增味或予以保存」。
然而,基督徒怎能使鹽不失味,使光不暗淡呢?
基督徒用以發光的電池是什麼?
教宗答道:很簡單,是祈禱。
你可以擁有很多東西,做很多事,包括慈悲善舉;你可以為教會做很多大事,成立天主教大學、公學、醫院等等;有人可能會為你豎立一座教會恩人的紀念碑。但是,如果你不祈禱,那塊紀念碑也將暗淡無光。多少善行因缺少光、缺少祈禱而失去光彩。
因此,維持基督徒發光的是祈禱。
教宗提醒道,祈禱必須「認真」,在祈禱時我們可以朝拜天父、讚美天主聖三、謝恩或者向上主求恩,但必須發自內心。
教宗繼續說:鹽不會給自己增味,鹽之所是鹽在於它奉獻自己。這是基督徒應該持有的另一種態度:奉獻自己,給他人的生活增味,以福音的訊息為各種事物增味。鹽的價值不在於給基督徒自己留著,而在於貢獻給別人。光與鹽,二者都是為了他人,而非為了自己。
當然,有人會問:光與鹽持續不斷地奉獻自己,可以持續多長時間呢?
教宗答道,這將有賴天主的力量,因為基督徒是天主藉聖洗聖事所賜的鹽;如果基督徒在發光與給予中不停地奉獻自己,他將不斷獲得恩賜,永不枯竭。這就是第一篇讀經中發生在匝爾法特寡婦身上的事。她信賴厄里亞先知,所以她家的麵粉與油永遠用不完。
教宗然後特別提到基督徒當前的生活態度。
教宗說:你應該用你的光照亮他人,抵拒照亮自己的誘惑。照亮自己是十分糟糕的事,這有些照鏡子的意味,是只顧自己。
教宗引用福音中的話說:你們的光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瑪五16)。
這就是說,天主賜予你的光與鹽重新回歸天主身上。
教宗祈求上主:
幫助我們始終呵護好燈光,不把它藏起來,而是「擱在高處」;
幫助我們做「奉獻自己」的鹽,正確地為其它事物調味,促進其發展。
他總結道:這些就是基督徒的善行。

 

 

圖/文: 梵蒂岡電台

聖座頒布教宗《手諭》:主教若疏忽未成年者遭侵犯案便可被免職

Pope聖座頒布教宗《手諭》:主教若疏忽未成年者遭侵犯案便可被免職
聖座6月4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如同一位慈母》手諭,旨在加強教會保護未成年者的工作。《手諭》規定,主教若疏忽未成年者遭性侵犯的個案,將遭免職處分。倘若疏忽行為嚴重,聖部相關部會就將展開調查工作,頒布免職法令。無論如何,免職決定必須呈交教宗批准。
教宗闡明,“保護及照料兒童是整個教會的責任,但教會的牧人更應負起這項責任”。教區主教和修會長上更該勤奮地保護託付於他們的弱小者。《教會法典》已規定在有“重大理由”的情況下可罷免主教的教會牧職,現在也包括“在未成年者和脆弱成年人遭性侵犯個案中,主教怠忽職守的行為”。若望保祿二世早已頒布,本篤十六世後來予以修訂的《保護聖事的神聖性》(Sacramentorum Sanctitatis Tutela)手諭也已作出相關規定。
《如同一位慈母》手諭指出,教區主教(或東方教會主教以及地方教會臨時負責人)若因疏忽行為或缺失給個人或團體造成了損失,便可被“理所當然地罷免牧職”。受害一方遭受的損失可以是“身體、道德精神或財產”上的,在這方面,主教或修會長上“只有在客觀並極為嚴重地疏忽應盡牧職的情況下,才可被免職,即使他個人並沒有嚴重的道德過錯”。然而,在未成年者遭性侵犯個案中,只要有嚴重的疏忽行為,就足以受到免職處分。
《手諭》繼續指出,針對“重大”的疏忽行為,聖部相關部會(主教部、萬民福音部、東方教會部、修會部)可開始進行有關的調查工作,通知當事人可經由法律途徑為自己辯護。在相關主教提交了辯護書後,聖部可決定進行補充調查。
此外,《手諭》也規定了罷免牧職的程序。聖部將在常務會議上決定是否“在最短時間内頒布免職法令”,或規勸相關主教“在15天内提出辭呈”,聖部在期滿時再“頒布法令”。無論如何,聖部的有關決定必須先呈交教宗。教宗在“作出最終決定之前,將得到一個專門法學家團體的協助”。
這道《手諭》公布後,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爾迪神父發表聲明,強調《手諭》提出的免職程序“並不牽連教義部,因為所涉及的個案並非濫用職權罪,而是怠忽職守的行為”。因此,此處不是“刑事訴訟”,因為未涉及“犯罪行為,只是疏忽情況”。在關於主教的重大決定上,應“得到聖父的特別批准”。
隆巴爾迪神父表示,以上這點並非一項創新;創新的是“教宗在作出最終決定之前,先建立一個專門法學家團體來協助他”。這個團體將由樞機和主教組成。

圖/文: 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