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清晨彌撒:自由是牢記天主所賜之恩,滿懷希望期待天主的許諾

Daily Homily

教宗方濟各5月30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警惕教會和每一個基督徒,在信仰生活中切莫將自己封閉於法規體系內,卻要騰出空間給有關天主所賜之恩的記憶、先知精神的活力,以及希望的視野。記憶、先知精神和希望是教宗當天彌撒講道的三個關鍵詞。

法律的框架給一切劃定界限,使人自由的先知性氣息則敦促要跨越界限。教宗告誡道,在信仰生活中,過度信賴法規會抑制記憶的價值和聖神的活力。當天彌撒的福音記載,耶穌以惡園戶的比喻向經師和法利塞人解釋了這個道理(谷十二1-12)。一個人把自己的葡萄園培植並整理好後,交給承租的佃戶管理。到了收穫的時節,園主打發僕人來收取他應得的果實,佃戶卻決定造反,毆打,甚至殺害了這些僕人。這起悲劇的高潮在於佃戶殺害園主的獨生子,他們以為這樣就能繼承園主所有的產業。

教宗指出,比喻中的僕人和獨生子象徵了聖經中的眾先知和基督。殺害他們的佃戶象徵了「一個自我封閉的子民;他們不向天主的許諾敞開心門,不期待天主的許諾,既沒有記憶,也沒有先知精神,更沒有希望」。這子民的領袖格外關切加高法律之牆,強化「封閉的法律體系」,對其它的事漠不關心。

「他們對記憶毫無興趣。

至於先知精神:先知最好別來。

而希望呢?每個人自己看著辦。

他們就是透過這種體系使自己合法化:經師、神學家總是走上解答疑難學的道路,容不下聖神的自由;他們不承認天主的恩賜、聖神的恩賜,反倒把聖神關進籠子裡,因為他們容不下希望中的先知精神。」

教宗坦言,「耶穌也曾被誘惑拋下有關自己使命的記憶,不給先知精神騰出位置,以安全感來取代希望」。這就是耶穌在曠野裡受到的三個誘惑的本質。教宗解釋道,「正因為耶穌親身經歷了誘惑,祂才痛斥這些人說:『你們橫跨了大半個地球去勸人改教,當你們找到一個改變宗教信仰的人時,卻將他變成奴隸。』這個組織完善的子民,這個井然有序的教會竟然讓人變成奴隸!因此,我們可以理解保祿論及法律的束縛和賜予恩寵的自由時的反應:子民和教會一旦擁有記憶,給先知騰出位置,不丟失希望,便是自由的。」

教宗強調,整理妥當的葡萄園象徵了天主的子民、教會和我們的心靈;天父總是以「無限的關愛和溫柔」加以照料。惡園戶殺人的行為象徵了反抗天父,這種行為會丟失有關天主所賜之恩的記憶。為了牢記天主的恩賜,避免誤入歧途,我們必須「時常回到根基」。

教宗邀請眾人捫心自問:

「我是否記得上主在我生命中行的奇事?

我是否記得上主的恩賜?

我能否向先知敞開心門?

先知就是那位告訴我『這行不通,必須越過,冒險前行』的人。這是先知的作為,我是否對此敞開心門,或者心生恐懼,寧可將自己封閉在法律的籠子裡?

最後:我是否對天主的許諾充滿希望?如同我們的先祖亞巴郎那樣,他雖不知該往何處去,卻離開故鄉,只因為他對天主充滿了希望。捫心自問這三個問題將對我們裨益良多。」

 

圖/文:  梵蒂岡電台

 

 

教宗致函德國天主教徒節:成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他人的關懷

homeless

第100屆「德國天主教徒節」5月25日至29日於德國萊比錫舉行。教宗方濟各特致函參與者,表達他對這項活動的讚賞。

教宗寫道:「你們與其他基督信仰教會的信徒保持良好關係,並以幫助最貧困弱小者的具體行動為基督作出真實的見證。」

Germany

德國天主教徒節每兩年一次在不同城市舉行。本屆主題為「看,這個人」(若十九5)。教宗指出,這個主題十分恰當地展現出哪些是重要的事。「外在的行為和成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停下腳步,轉面關懷他人,並提供他真正的所缺。」

每個人都渴望和平,需要和睦共處。然而,唯有當我們也尋求內心的平安時,和睦共處才會日益增長。教宗指出,「許多人總是匆忙度日」,打亂他周遭的一切。相反地,人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恢復與世界的和諧,透過祈禱與造物主「愈加親密」。「這與天主的親密關係也激發出我們的慈悲。天父怎樣去愛,祂的子女也應怎樣去愛。天父慈悲為懷,我們也蒙召慈悲相待。」

教宗再次回到「看,這個人」的主題上,指出我們經常在社會中遇到受虐待的人。他舉例說道:「我們看到其他人判斷這些人的生命價值,慫恿他在年邁或患病時早點死去。我們看到有人遭受羞辱,處處碰壁,尊嚴盡失,只因他們失業或身為難民。」

教宗期許本屆德國天主教徒節的參與者以及全體德國信友,「在生活中給窮人和受壓迫者的呼聲騰出越來越多的空間」,互相扶持,彼此分享經驗和想法。教宗最後邀請眾人一同祈求聖神「賜予我們為希望作見證的勇氣和力量,那希望正是全人類的天主」。

圖/文: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主持基督聖體聖血節彌撒:「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

Pope
梵蒂岡於5月26日基督聖體聖血節當日慶祝這個節日。教宗方濟各在下午依循傳統,在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前的廣場主持隆重感恩祭,之後帶領信友們舉行聖體遊行,並在聖母大殿頒賜聖體降福。

彌撒中的讀經取自《格林多前書》第11章23-26節,其中兩次提及耶穌在建立聖體聖事時吩咐門徒們的話:「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教宗的彌撒講道便以這句話貫穿全文,闡釋「你們要這樣做」的含義。

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拿起麵餅,感謝了,分開;拿起杯來,又感謝了,交給祂的門徒們。耶穌藉著這個舉動建立了祂的「巴斯卦」記憶,讓我們牢記祂「為我們奉獻了祂的體和血」。這個舉動延續至今,即「舉行」感恩祭,所慶祝的中心仍然是耶穌,我們只不過是經由與聖神共融的手來舉行感恩祭。

教宗表示,耶穌在這之前,也曾要求祂的門徒們,「做」祂順從天父旨意,所要清楚做的事。當天的福音敘述耶穌看見跟隨祂的群眾又累又餓,便吩咐門徒們:「你們給他們吃的吧!」(路9:13)。

「事實上,耶穌祝福並分開麵餅,讓所有人吃飽。不過,五個餅和兩條魚卻是門徒們提供的。耶穌恰恰希望他們不但不遣散群眾,反而要將他們僅有的奉獻出來。」

教宗指出,福音中還描述了另一個舉動:主耶穌神聖尊貴的手,掰開的碎餅塊經由門徒們貧弱的手,分給了群眾。這個舉動就是與耶穌一起「給人吃的」。

「顯然,這個奇跡不在於僅讓人一天吃飽飯,而在於它是基督為救贖全人類,甘願奉獻自己的體和血的標記。雖然如此,還是需要經由這兩個微小舉動:獻出我們僅有的麵餅和魚;從耶穌手中接過分開的餅,將之分給眾人。」

教宗接著指出,「分餅」這個詞也解釋了「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的含義。耶穌以自己為食糧分施給我們,「耶穌奉獻了自己,祂為我們奉獻出自己。祂也要求我們,為別人奉獻出我們自己」。

正是這「分餅」成了認出基督和基督徒的標記。我們想到厄瑪烏的門徒,他們「在分餅時認出了耶穌」(路24:35)。我們想到耶路撒冷的初期團體:「他們時常團聚,掰餅,祈禱」(宗2:42)。於是,感恩聖事自起初就成了教會生命的中心及本質。我們也想到眾聖人聖女,他們奉獻自己,自己的生命,為「給兄弟姐妹吃的」。

教宗表示,有多少母親和父親以日用食糧養育子女,為他們奉獻心力,好使他們茁壯成長!有多少基督徒作為有責任感的公民而奉獻自己的生命,維護眾人的尊嚴,尤其是窮人、遭排斥和歧視者的尊嚴!他們從哪裡獲得這一切力量呢?他們正是在聖體聖事中,在復活主的愛的大能中獲取力量。基督今天也為我們分餅並重複說:「你們要這樣做,來紀念我。」

圖/文:  梵蒂岡電台

 

梵蒂岡電視中心榮獲歐洲衛星電視特別獎

blog_1446672478

梵蒂岡電視中心榮獲歐洲衛星電視特別獎。歐洲通信衛星公司10月30日頒發給梵蒂岡電視中心歐洲衛星電視特別獎,表揚電視中心通過高清圖像向全球播放天主教會的歷史事件。梵蒂岡電視中心主任暨傳播秘書處處長維加諾蒙席(Msgr. Dario Vigano)和電視中心技術部主任達戈斯蒂尼代表領獎。

維加諾蒙席把這獎項獻給梵蒂岡電視中心全體出色的團隊。他說:「這團隊由高素質的專業人員組成,他們懷著謙遜的態度,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是為全世界。」

現今全世界都認出教宗方濟各是一位懂得在每個人身上激發希望的人。維加諾蒙席除了感謝梵蒂岡電視中心的工作同仁外,也感謝所有恩人和友人,並為他們祈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再說這個尋常百姓家

Family Album

先有家中最小的女兒,於1925年,在羅馬梵蒂岡,獲教宗聖比約十世冊封為聖人,稱她為「現代最偉大的聖女」,我們敬愛的「一朵小白花」,教會的傳教主保,聖女小德蘭。在她24年的短暫人生中,不曾外出傳教,15歲後進入聖衣會,終其一生度隱修生活,取名聖嬰耶穌‧聖容‧德蘭修女。在隱修寂靜的人生裡,她留下文字,記載在尋常生活中的成聖小路。死後兩年,由同在聖衣會度隱修生活的姐姐寶琳,代為整理印發,就是如今譯成多國文字的「靈心小史」或「一朵小白花」- Story of a Soul,小德蘭的一字一句,猶如一步一行,領著後來者,踏上成聖路。

 

ThereseNParents

 

在她封聖不到一百年,2015年10月18日,這個家庭的父母,聖女小德蘭的雙親,路易‧瑪爾定和瑞梨‧葛林夫婦,也將於羅馬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大殿,獲教宗方濟各冊封聖人。他們是第一對獲教會冊封為聖人的聖人父母,他們的聖人冠冕,不是因為他們是聖女德蘭的父母。然而,聖女德蘭之成聖,正是來自雙親的培育,他們給予她一個孕育聖德成長的家,自由回應天主的召叫。在聖女小德蘭的回憶裡,感謝讚美天主說她的父母好得只應天上有

路易‧瑪爾定和瑞梨‧葛林,一直有入修院奉獻之心,唯天主旨意另有安排,他們回應婚姻聖召,生兒育女,祈求將兒子日後回獻天主。九個子女中,兩名兒子及女兒夭折,可是存活的五個女兒,全入修院終身事主。他們建立的家,同樣面對每個家庭正面對的問題,他們是尋常生活中的英雄,力量來自祈禱與信仰,他們的聖髑,一直陪伴在世界主教會議中,為普世家庭轉禱。

 

Canonization

本星期日的封聖彌撒,鹽與光將為您直播;每個生命都可以不平凡,因每個生命也有回應成聖的恩寵,十九世紀二十一世紀也如是,尋常百姓,人皆有之。

文: Madonna Lee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中文市場經理

圖: www.pinterest.com; www.louisandzeliemartin.org; 鹽與光Gabriel chow 在梵蒂岡現場提供

 

Madonna-Blog這是一份祝福,多於一份工作;
這是尋覓復尋覓,相遇再相遇的恩賜;
這是文字的錄像,記述一段有緩有頓的信仰旅程…

Madonna Lee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中文市場經理

尋常生活中的英雄

ThereseNParents

文:羅思家神父 (巴西略會士)

聖女聖嬰耶穌與耶穌聖容德蘭的雙親,路易‧瑪爾定和瑞梨‧葛林夫婦,是第一對獲教會冊封為聖人的聖人父母。他們也是教會歷史中的第一對夫婦,一同獲冊封為聖人。2008年10月9日,教廷在法國里修,將二人列為真福,他們是里修這地方第二對獲宣真福的夫婦。2015年的10月18日的星期日,教宗方濟各將於梵蒂岡舉行封聖彌撒,冊封他們為聖人。

瑪爾定夫婦,生於十九世紀,育有一個子女眾多的大家庭,夫妻辛勤幹活維生,與廾一世紀家庭面對的困難無疑:如安排子女託兒服務、發展個人專業技能、學習好好經營自家生意、照顧家中長者、教育有特別需要的小孩、培育子女信仰、還要騰出時間祈禱,及熱心參與堂區服務。

然而,於1877年妻子瑞梨不幸患乳癌去世,留下單親爸爸路易撫養五個小女兒。不久路易也患有腦動脈硬化,往後三年住院接受治療。生命無常,如彼此的人生一樣。這個家庭阻止不了悲劇的出現:普法戰爭期間九名德軍進駐他們家、子女當中四名夭折五名幸存、小孩多病母親早逝。面對如斯種種,他們沒有逃避作為夫妻、父母、監護人、生意負責人的責任。

瑞梨與路易獲列品真福,及獲冊封聖人,不是因為他們是聖女德蘭的父母。然而,聖女德蘭之成聖,正是來自雙親的培育,他們給予她一個孕育聖德成長的家,自由回應天主的召叫。教會藉著瑞梨與路易這對可敬的夫妻,指出婚姻聖召的奧秘,而大多數人的聖召是透過婚姻生活,來活出基督徒的成聖生命。

回想瑪爾定夫婦,我們定會記起聖若望保祿二世的這番話:「英勇精神若存在日常生活裡,日常生活就能活得英勇。」瑪爾定夫婦的聖髑,在以家庭為題的2004年第三屆世界主教會議之非常會議,及本年的世界主教會議中全程陪伴,並供信友瞻仰。

 

Maria & Luigi Beltrame-Quattrocchi

 

此外,另一對聖人夫婦,盧奕志與瑪利亞•貝爾特拉枚•夸特羅基的聖髑,同樣在本屆世界主教會議中供瞻仰。他們夫婦二人活於二十世紀上半期的羅馬,聖若望保祿二世於2001年10月21日冊封他們為聖人的講道中說:

「這對夫婦以福音的真光及無限的仁愛,活出對婚姻及生命的愛。面對生命的創造他們全然配合天主,並為子女慷慨奉獻,教養引領他們去發掘天主對他們的計劃。夫婦間富饒的靈性生活,為司鐸聖召及奉獻生活結出豐盛的果實。使婚姻生活與獨身生活,兩者互惠,相輔相成。

透過聖言及聖人的行實,這對夫婦在尋常生活中活出不平凡的生命。在有喜有悲的家庭生活裡,他們明白怎樣能活出不平凡的靈性生命,就是每日以聖體為生活的中心,全家敬禮聖母每晚同唸玫瑰經,遇有明辨之疑即向神師請教。他們的家庭生活態度,幫助他們陪伴子女明辨聖召之恩,及培養他們事事感謝上天恩賜。」

瑪爾定夫婦及夸特羅基夫婦,都是尋常生活中的英雄。他們生活的見證、留下的回憶及聖髑,對我們是一份珍貴的祝福,勉勵我們努力成為尋常生活中的英雄。

 

Relics Louis Zélie Martin

本星期日(10月18日)鹽與光將轉播聖女小德蘭雙親-路易‧瑪爾定和瑞梨‧葛林的封聖彌撒。

播出時間:中午12:00 (東岸)/9:00(西岸)

圖: 聖女小德蘭雙親-路易‧瑪爾定和瑞梨‧葛林的聖髑,於2014 及2015年世界主教會議供信友瞻仰。

英文原文

「家庭」這一課

Entering Synod

接連九月底費城的「世界家庭會議」之後,我們的攝製隊,隨即趕赴羅馬梵蒂岡,全面展開跟進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家庭的問題,各自有經歷,但對此「會議」的理解,聖靈的乍見,莫過於教宗方濟各10月5日,在「世界家庭會議」序幕時所說:這不是國會或參議院,是教會用信德的眼光和天主的心解讀現實。一切回到信德的角度去尋求指引。

Wide Shot of Synod

閱覽關於會議的資訊,是工作也是對教會的寄望,期待箇中的啟迪,有助擦亮信德的目光向前看。有很多的問題,不是調查或數據可得出答案,家的難題也不是電腦一個「刪除」按鈕即化為無形。在專家的年代,可貴的是教宗謙遜的帶領,勸勉在寂靜中聆聽天主溫柔之聲;若不讓聖神來帶領,一切的決定都掩蓋了福音。回到謙卑,是祈求的根源!

首星期的發言與專訪,為教會這大家庭薈萃了無數珍貴的靈智。教宗開幕彌撒的點題:孤獨之苦、男女之愛、和家庭,來看今日的世界與家庭的問題;教宗會議序幕時的講話:用信德的眼光和天主的心解讀現實;及最新的越南丁德道主教的專訪:信仰幫助現代人不逃離痛苦…還有鹽與光現場專訪台灣新竹教區的李克勉主教:展示一位充滿愛心的牧者,期望實質的牧靈啟示,幫助教會的子女,再度一起揚帆起航。

在此歷史性時刻,鹽與光特別安排全國免費收看至11月底,全球華人信友可在網上即時收看及重溫每日現場報導及人物專訪。在面對時代對家庭衝擊之下,教會展現她的使命,與我們一起分擔痛苦,一起同行,一起祈求!

沒有無痛的人生,而有愛的生命,能同抵希望之岸。

 

 

S+L Team in Synod

圖片(左至右): 中文部 – Gabriel Chow、法文部 – Charles Le Bourgeois、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 – Card.Lorenzo Baldisseri 、聖座新聞室英語媒體專員暨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行政總監 – Fr.Thomas Rosica (羅思家神父)、英文部 Sebastian Gomes。

 

文: Madonna Lee

鹽與光中文市場經理

圖片: 梵蒂岡電台

Gabriel Chow,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喜愛焦點: 教宗隨身的藍色文件夾

 

 

 

Madonna-Blog這是一份祝福,多於一份工作;
這是尋覓復尋覓,相遇再相遇的恩賜;
這是文字的錄像,記述一段有緩有頓的信仰旅程…

梵蒂岡廣播電台韓文網站10月9日正式服務

blog_1444418593

梵蒂岡廣播電台新增了韓文網站,於10月9日週五正式服務。這項創舉已醞釀多年,並從教宗方濟各2014年夏天的韓國牧靈訪問中汲取了新的動力。

梵蒂岡電台韓文網站選擇於10月9日啟動,因為當天韓國慶祝「韓字日」。這個新網站成為羅馬與韓國這片「平靜早晨的土地」之間傳播與共融的新「橋樑」。這項創舉始於梵蒂岡電台領導階層與韓國主教團的對話,在韓國駐聖座大使館的合作下,經過聖座國務院和新的傳播秘書處的批准後正式成立,並於韓國時間10月9日正式啟動,網址是:http://kr.radiovaticana.va

韓國駐聖座大使金京錫(Kim Kyung Surk)在新網站開通前,向梵蒂岡電台介紹這個網站在韓國社會、文化和宗教環境中的意義。他說:

「韓國原本已有103位殉道聖人,教宗方濟各去年到訪後,又有124位殉道者被冊封為真福。這表示在韓國社會和文化的歷史及傳統上,天主教會有重大的意義,發揮了關鍵作用。韓國為先進發達的資訊科技而引以為榮。梵蒂岡電台是透過廣播和網路傳達教宗和聖座在全世界的活動及牧民指導的官方媒介。通過梵蒂岡電台的韓文網站,韓國人可以便利又精確地即時獲得有關教宗、聖座和教會生活的消息。藉著這個管道,教會將更親近韓國人的生活。因此,我為梵蒂岡電台韓文網站的開通感到高興,祝願它能為所有講韓語的人,不論信友與否,都帶來益處。」

來源: 梵蒂岡電台

給家寄上希望

WFM - New Vatican postage

 

 

Madonna-Blog這是一份祝福,多於一份工作;
這是尋覓復尋覓,相遇再相遇的恩賜;
這是文字的錄像,記述一段有緩有頓的信仰旅程…

Madonna Lee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
中文市場經理

親愛的家:

請不要失望!

在這個星期裡,教宗方濟各先後在美國國會、及聯合國大會發表歷史性講話,這兩座舉世矚目的政治地標,各自聽了教宗一席話:就是政治以服務人為本、及政治決策必須重視人。教宗以美國國會大廳的梅瑟浮雕像入題,法律是保護每個面容上的天主肖像。人的尊嚴,生命的尊貴,法律的公義,政治的良知,是真正和平的指望。

如是者,渴望和平的家,請不要失望!

明早教宗方濟各將飛抵費城,這將是教宗牧靈訪問美國最後一站,這一站的世界家庭會議,無數家庭期待教會的鼓勵與引領。其實,家像個愛的博物館,留有破損的痕跡,也展示修補的韌力,今天保留著過去,過去化為成長的智慧。

如是者,走在低谷的家,請不要失望!

在教會的大家庭中,他是我心中的一個巨人,第二次梵蒂岡會議,您帶領教會走進一個新紀元,五十年後的今天,展現您教宗聖若望二十三世的遠見。在您這個故事裡,您憶述在當選教宗時,穿上那白袍,您記起童年時爸爸媽媽的一幕…您的純真與美善,一如孩童;還有您與家人在梵蒂岡聖殿的另一幕…純樸美善的家,想是您信仰的搖籃。

如是者,跟隨教會的家,是祝福的希望!

 

月圓家團聚,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如是者,

但願家常在,同沐主的愛;

但願家常歡,同頌主的愛。

中秋節快樂!

為讓每個家都可以第一時間,收看世界家庭會議,及十月梵蒂岡世界主教會議之家庭討論,鹽與光特別安排全國免費收看至11月底。請您多多支持,您讓希望出現

: Madonna Lee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中文市場經理

 

:  梵蒂岡電台

 

 

聖座在聯合國組織中的臨在與使命

blog_1443014257

聖座自1964年4月2日起以觀察員國的身份加入聯合國,在參與聯合國事務上與其他成員國一樣,只是沒有投票權和參選聯合國大會主席的資格。聖座派遣一位宗座大使作為自己在聯合國中的代表,這位代表就是聖座常駐聯合國的觀察員;這一職務目前由貝爾納迪托·奧薩(Bernardito Auza)總主教擔任,他於2014年7月1日就任,是第七位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

以下是歷任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是:

1964-1973 – 阿爾貝托·焦瓦內蒂總主教(Alberto Giovanetti);

1973-1986 – 若望·凱利樞機(Giovanni Cheli);

1986-2002 – 雷納托·拉斐爾·馬蒂諾樞機(Renato Raffaele Martino)

2002-2010 – 切萊斯蒂諾·米廖雷(Celestino Migliore)總主教;

2010-2014 – 方濟各•許利卡特(Francis Chullikatt)總主教。

聖座還有一位觀察員大使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目前由托馬西總主教(Silvano Maria Tomasi)擔任這一職位。在眾多聯合國系統機構中,例如糧農組織、教科文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旅遊組織、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等等,聖座均有一位常任觀察員,但並沒有主教頭銜。

2004年7月1日,聖座在聯合國常駐觀察員的身份再次得到肯定(大會第58/314 號決議)。這一年正值聖座進入聯合國的40週年。

一如本篤十六世教宗在接見天主教非政府組織時所說的:「聖座數十年來在聯合國的臨在與使命,完全出自對人性尊嚴的情有獨鍾。這份情有獨鍾不停地啟發聖座在不同國際機構中的行動。」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