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三場默想

2018年3月9日,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在梵蒂岡救主之母小堂主持四旬期第三場默想時表示:「天主喜愛謙卑的人,因為謙卑的人存在於真理內,他是真正、實在的人。相反地,天主懲罰傲慢自大,因為傲慢意味著謊言。」

坎塔拉梅薩神父當天探討了基督徒的謙卑,將重點放在聖保祿宗徒的勸言:「你們不可自作聰明。(參閱:羅12:3、16)」

神父闡明:「聖保祿要我們對自己有正確適中的評價,幾乎可稱之為客觀評價;而人在謙卑低下時接近真理。誠如這位宗徒所言:『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既然是領受的,為什麼你還誇耀,好像不是領受的呢?』(格前4:7)我們只有罪不是從天主領受的。因此,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就是承認我們的一無所有。」

「然而,連聖保祿也坦承,當他深入自己的內心時,發現心裡存在另一條法律,發現在自己內的罪惡(參閱:羅7:14-25)。那在我們內的罪惡,首先是自誇、傲慢、虛榮。我們往下深究的旅程結束之際,不會在我們內找到謙卑,而是傲慢。我們發現自己根深蒂固的傲慢,而且我們由於自己的罪過、並非天主的罪過,成了傲慢的;這個發現正是謙卑,因為它是事實。透過天主聖言察覺到這個目標,或者只是從遠處瞥見它,就是一個帶來全新平安的莫大恩寵。」

「福音為我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謙卑-真理的典範:聖母瑪利亞。聖母在《讚主曲》中詠唱道,天主垂顧了祂婢女的卑微(路1:48)。那麼,聖母的『卑微』在此處有何涵義呢?」

坎塔拉梅薩神父解釋道:「這並非謙卑的美德,而是她的卑微狀態。這是為了強調卑微的重要性,因為聖母除了自己的卑微以外,並不以任何美德為榮。謙卑的美德有一個很獨特的規則:不相信自己擁有謙卑美德的人,實則謙卑;相信自己謙卑的人,其實不然。唯獨耶穌能自稱『心謙』,並且果真如此;因為這是真人-真天主之謙卑的獨一無二特質。因此,聖母的謙卑美德只有天主曉得,她自己卻渾然不知。其馨香唯有天主感受得到,散發這馨香的人卻感受不到。」

此外,坎塔拉梅薩神父警惕道:「天主聖言和聖母瑪利亞的芳表引領我們發現自己的一無所是,但我們不該只因為如此,便誤以為自己達到了謙卑。事實上,我們必須將主動權從我們手上交給別人,才能達致謙卑;換言之,就是我們不僅要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過失,還要接受他人的譴責、糾正、批評和羞辱。」

最後,坎塔拉梅薩神父總結道:「謙卑不僅對個人的成聖之路至關重要,也對團體生活的順利運作、對教會的建設裨益良多。謙卑有如教會生活的絕緣體、靈修生活的巨大絕緣體,讓天主恩寵的電流通過一個人,卻不消散,或者併發傲慢、敵對的火花。」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一場默想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二場默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二場默想

2018年3月2日,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救主之母小堂主持第二場四旬期默想指出:「基督徒的聖德在於效仿基督,與主完美結合。」教宗方濟各和教廷各部門首長也參加了默想,其主題為:「『你們該當穿上主耶穌基督』,保祿宗徒勸勉的基督徒聖德」(羅13:14)。

坎塔拉梅薩神父指出:「在《羅馬人書》中聖保祿強調了基督徒的一切重要美德,或者說是聖神的效果,即服務、愛德、謙卑、服從、純潔(參閱:迦5:22)。」

教宗府講道神師把焦點放在愛德上表示:「這位外邦人宗徒具體說明,愛德不應虛偽,也就是說,愛不偽善,愛應當是真實的、可靠的,不假裝的。因為根據耶穌的教導,內心是決定一個人秉持何種價值觀的地方(參閱:瑪15:19)。」

坎塔拉梅薩神父解釋說:「愛德是含忍,慈祥的,愛不嫉妒,不動怒,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所以這一切並非與做善事或行愛德本身有直接關係,反而指向渴求善的根源。仁愛先於善行。」

「聖保祿然後解釋說,外在愛德的最大舉動,即將自己全部的財物分給窮人,若沒有內在的愛,也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益處,這與真誠的愛德背道而馳。偽善的愛德實際上就是做好事卻不尋求善,向外界所顯示的與內在的不相稱。在這種情況下,他所擁有的是一種愛德的表像,這表像至少可以隱藏他的自私自利、自我追求、對兄弟姐妹的利用,甚至是單純的良心懺悔。」

「因此,這不是貶損愛德善行的重要性,卻是在確保它有堅實的基礎,從而對抗自私及自私的各種詭計。聖保祿希望基督徒紮根於愛,以愛為基礎,因為愛是根源,是一切的基礎。當我們發自內心地愛時,便是天主本身透過我們去愛,祂的愛藉著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羅5:5)。實際上,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意味著參與天主的愛,參與天主愛的行動,因為天主是愛。這是天主通傳給我們的愛。」

「保祿宗徒然後表明,真誠的愛應該轉化為團體生活中的行動。當時的羅馬基督徒團體在外邦人社會的敵海中只是一個小島。我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巨大的誘惑乃是自我封閉,在一個迷失的世界裡產生少數人得救的精英情緒和嚴肅態度。保祿所描述的羅馬基督徒團體,也是整個教會現狀的縮影。我不談我們眾多弟兄姐妹在世界許多國家遭受迫害,殉道;我說的是敵意、拒絕,常常被嚴重鄙視,這不僅指基督徒,也包括相信神的人,所有相信神的人。在一個世俗化和發達的社會中,信徒被視為異類。」

教宗府講道神師繼續說道:「我們要明白基督面對一個整體上拒絕祂的人類所懷有的心態,即深刻的憐憫;這種感情促使基督愛他們並為他們受苦,在天主面前背負起他們,如同耶穌在天父面前背負起我們每個人,以仁慈對待我們。」

最後,教宗府講道神師談及團體內的關係,如何處理不同成員之間出現的意見衝突。坎塔拉梅薩神父繼續說:「在這種情況下,保祿宗徒所諄諄教誨的愛德的要求,我們最該給予關注,因為這正是我們處理一切教會內部衝突的要求,包括我們今天所遇到的衝突,無論在普世教會的層面,還是在我們每個人所生活的特定的團體中,例如堂區。」

最後,他以聖保祿所提供的三個標準結束當天的默想:「跟從你的良知;尊重他人的良知且不要判斷兄弟;避免讓弟兄跌倒。」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一場默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府講道神師:穿上基督,成為聖人

「聖人就在我們當中,在我們日常的環境中生活,而且他們在大部分人眼中經常隱而不見,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他們不是超人。他們穿上了基督,是基督的門徒。」

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神父(Raniero Cantalamessa)今年四旬期講道的主題正是「你們該當穿上主耶穌基督」(羅13:14)。

該講道神師近日接受《羅馬觀察報》採訪,解釋為何選擇這個主題。他說:「教會必須面對無數的挑戰,履行無數的任務,但對天主而言,教會絕對最重要的事無非是成聖。基督建立教會,為使教會『藉著愛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瑕的』(弗1:4)。其它的一切都應為這個目標服務,例如聖事、職責、訓導和牧靈創舉。我感到需要讓這四旬期講道提醒我自己和其他人這唯一必要的事情。萊昂‧布盧瓦(Léon Bloy)曾說:『生命中只有一件無法挽回的不幸,那就是沒能成聖。』」

神父接著談到促使他選擇這主題的另一個原因説:「關於成聖的普世聖召,梵二大公會議對在基督信仰内成聖的含義作出明確指示,即『成聖就是與基督完美的共融』(《教會憲章》,50號)。這是讓我們醒悟到成聖的新觀念,使之落實到教會的實際生活中,包括成為聖人。」

我們如何能穿上基督呢?

坎塔拉梅薩神父解釋道:「『穿上基督』是聖保祿使用的一個隱喻,卻很到位,表達了基督徒聖德具有基督學本質的真正特性。聖保祿勉勵斐理伯人『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斐2:5)時,表達了同一思想。因此,這並非力求達到一種抽象的道德生活規範,也非所謂的英雄美德,而是能與保祿宗徒一起說:『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2:20)。在此我們看到基督徒聖德與許多人提出的一種非宗教、甚至無神論聖德之間的區別。」

坎塔拉梅薩神父最後談到識別聖人的標記說:「我在此只想提出一個可靠的標記,它正是謙卑。天主教會經歷了許多個世紀,為聖人的封聖制定了一系列客觀準則,在盡善盡美的道路上積累了無可置疑和充滿智慧的經驗。」

「我祝願這些準則越來越能反映出梵二會議倡導的聖經理想,給迄今為止占主導地位且基於‘德行’的經院教義注入新的活力。有鑑於此,我選擇了較為完善和堅實的聖經綱要作為四旬期默想的主題。這是聖保祿在《羅馬書》中指明的一種建立在『初傳』基礎上的聖德(羅12至15章)。」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在告解亭裡沒有威脅,只有天父的寬恕

四旬期第二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書 1:10,16-20

索多瑪的統治者,請聽上主的話!哈摩辣的百姓,請聽天主的訓示:「你們應該洗滌,應該自潔,從我眼前革除你們的惡行,停止作孽,學習行善,尋求正義,責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現在你們來,讓我們互相辯論─上主說:你們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雖紅得發紫,仍能變成羊毛一樣的皎潔。假使你們樂意服從,你們將享用地上的美物;假使你們拒絕和反抗,你們將為刀劍所吞滅。」這是上主親口說的。

福音:聖瑪竇福音 23:1-12

那時,耶穌對民眾和他的門徒講論說:「經師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講座上:凡他們對你們所說的,你們要行要守;但不要照他們的行為去做,因為他們只說不做。他們把沉重而難以負荷的擔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卻不肯用一個指頭動一下。他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叫人看;為此,他們把經匣放寬,衣繸加長;他們又喜愛筵席上的首位,會堂中的上座;喜愛人在街市上向他們致敬,稱他們為『辣彼』。至於你們,卻不要被稱為『辣彼』,因為你們的師傅只有一位,你們眾人都是兄弟;也不要在地上稱人為你們的父,因為你們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你們也不要被稱為導師,因為你們的導師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亞。你們中那最大的,該作你們的僕役。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2018年2月27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上主總不厭倦地召叫每個人改變自己的生活,向祂邁近一步從而作出悔改。祂以一位父親的慈愛和信任來做這事,聽告解神父也是如此。

教宗指出:「四旬期是一段有助於悔改、靠近天主、改變我們生活的時期,這是一項應當向上主祈求的恩寵。」

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的第一篇讀經談及真正的悔改召叫。

教宗方濟各從這一點展開他的彌撒講道:「耶穌在我們的罪惡面前所持有的特殊態度。祂不威脅,卻慈祥地呼喊我們,給予我們信任。上主對索多瑪統治者和哈摩辣百姓說:『現在你們來,讓我們互相辯論』(依1:18),祂已經向他們指明應當避免的惡,以及應當遵循的善。上主也這樣對我們。」

「上主說:『快來。你們來,讓我們討論一下,讓我們談一談。』祂不會嚇倒我們。祂就像父親對待那頑皮搗蛋、應當受到責備的青春期的兒子。上主知道教鞭是行不通的,事情不會變好,而必須給予信任的態度。上主在這段經文中這樣呼喚我們:『來,你們來吧。我們一起喝杯咖啡。讓我們談一談,討論一下。不要害怕,我不想責備你。』由於祂知道兒子是怎麼想的:『但我做了這事……』,於是接著說:『你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雖紅得發紫,仍能變成羊毛一樣的皎潔。』(依1:18)」

「父親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兒子,耶穌也同樣以信任的態度施予寬恕,改變人心。祂如此召叫了匝凱或瑪竇,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向我們表明如何在悔改旅途中向前邁出一步。讓我們為上主的良善而感恩。祂不想鞭打和譴責我們。祂為我們獻出生命,這就是祂的良善。祂總是想方設法碰觸我們的心。我們這些司鐸,身為上主的代表,應當聆聽悔改之心,也必須持有這種良善的態度,正如主所說的:『你們來,讓我們互相辯論,沒有問題,只有寬恕』,而不是威脅,從一開始便是這樣。」

對此,教宗講述了一位聽告解樞機的經驗:「這位樞機面對那嚴重的罪,不過分追究,而是繼續對話。這開啟了心靈,讓告解者感到安寧。上主也這樣對待我們,祂說:『來吧,讓我們討論一下,讓我們談談。拿著寬恕的收據,我寬恕你』。」

最後,教宗總結道:「注視上主的這種態度令我受益匪淺:這是父親面對自以為已經成年的半大小子的態度。上主知道我們仍處在半途之中,我們常常需要聽到這樣的話:『來吧,不要害怕,來吧。我寬恕你。』這番話給予我們鼓勵。讓我們以開放之心去見上主:祂是等待著我們的父親。」

來源梵蒂岡電台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默想:改變世界首先需要改變我們自己

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從2018年2月23日起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救主之母小堂主持四旬期默想,主題為「『你們該當穿上主耶穌基督』(羅13:14),保祿宗徒勸勉的基督徒聖德」。神父在當天的第一場默想中強調,改變世界首先需要改變我們自己。

由於教宗方濟各和教廷各部門首長當天上午還在羅馬近郊阿里恰(Ariccia)參加最後一天的四旬期避靜,因此坎塔拉梅薩神父的第一場默想並未進入特定的主題,只是針對聖保祿的教導進行反省,即「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羅12:2)。

神父首先表示:「聖保祿宗徒在此並未說你們要改變世界,而是邀請我們改變你們自己。耶穌身在世界上,但不屬於世界,這就是他對待世界的態度。世界受造於天主,儘管充滿邪惡,本身卻是一個美好的現實。那麽,這個我們不可與之同化的世界是怎樣的呢?我們已經知道哪種是《新約》勸勉我們不可與之同化的世界:它不是天主所創造和所愛的世界,也不是世上的人群,相反地,我們必須常走向他們,尤其是窮人、最弱小者和受苦的人。與這個受苦和被邊緣化的世界打成一片,這看似很矛盾,卻是遠離世界的最好方式,因為這是前往那裡,來到這世界竭盡全力避開的地方。這也是遠離那支配世界的利己主義原則。」

神父指出:「基督徒與世界首要抗衡的領域乃是信仰。無信仰的科學家們和其他人從對宇宙的觀察得出結論,其中不乏天主被貶抑成一種模糊和主觀的神秘感,耶穌基督也未納入他們所考慮的範圍。如此一來,附和時代精神就是允許世界使眾人麻木不仁,然後再吸走他們的精神活力,給他們注射一種催眠劑。」

神父解釋道:「基督徒不可與此世同化,這並非因為物質是敗壞的,或是精神的敵人,就如柏拉圖理論所鼓吹的那樣,而是因為這個世界終將過去。約伯說得好,『我赤身脫離母胎,也要赤身歸去』(約1:21),同樣,今天錢財萬貫的富翁和令世界顫抖的權勢者也終將如此。」

坎塔拉梅薩神父最後提出一項告誡:「對世界的圖像要有所節制,勿沉迷於互聯網。如果我們因一些圖像而心緒不寧,就應注視十字苦像或來到基督聖體前。因此,在這四旬期初始,我們需要遠離世界,好不與世界同歸於盡。」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二場默想

教宗府講道神師四旬期第三場默想

來源:梵蒂岡電台

圖片: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六天默想

第十場避靜默想

2018年2月23日上午,托倫蒂諾神父在教廷四旬期最後一場避靜默想中,以山中聖訓的真福八端為主題。托倫蒂諾神父表示:「真福八端是耶穌自己的面容和生活,教會應向聖母瑪利亞學習憐憫、溫柔和關心,這是每個人不言而喻的渴求。」

「我們在《瑪竇福音》中讀到的真福八端不僅僅是一條法律,更代表了一種生活配置、一個真實的生命召叫。它描繪了此時此刻的藝術,但也表明了我們所趨向的末世圓滿的視野。然而,真福八端也是“耶穌最精確和迷人的自畫像,是祂生命的關鍵所在,耶穌神貧、溫良、憐憫、渴求和平、渴望正義、並有能力接納眾人。」

托倫蒂諾神父說:「真福八端是祂的自畫像,是祂不斷向我們揭示並銘刻在我們心中的祂自己的肖像。然而,我們也應當把祂的肖像作為我們的典範,來改換我們自己的面容,並深刻理解那使我們與耶穌命運與共的靈性『肖像和模樣』。天主的口渴意在使祂的受造物生活在真福之中。祂如何做到呢?祂藉著愛和無條件的信任贖回我們的生命。這就是祂的方法,這就是祂拯救我們的真福,這就是讓我們重新開始的愛的驚嘆。天主的口渴能使我們擺脫流亡的生活。」

「因此,倖存的基督信仰或維護中的天主教信仰對我們而言並不夠。一個真正的信徒、一個信徒團體,不能只生活在維護當中,而需要一顆年輕而愛慕的心,懷著尋找和發現喜悅,敢於在現實生活中接納天主聖言,首先從會晤現在和未來的兄弟姐妹開始,並在祈禱中活出信賴和隱秘的對話。」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重新發現口渴的真福。對於信徒而言,最糟糕的莫過於厭膩天主。反之,那些對天主保持飢渴的人是有福的。事實上,信仰的經驗不是為了解除渴望,而是為了增加我們對天主的渴望、我們的尋求。或許我們需要多次與我們的渴望修和,不斷重複道:『我的渴望是我的真福』。」

在以真福為題的最後一場四旬期默想中,神父籲請教會把聖母瑪利亞作為旅途教會的老師和楷模。

托倫蒂諾神父說:「我們在註視聖母瑪利亞的真福時,不要只做抽象的摘要,而要著眼於真實和具體的層面。聖母與天主對話,她在天使報喜時持“坦誠”態度,從激動、驚訝和懷疑,直到無條件的信任並順從地接受。因此,我們要向教會展示聖母瑪利亞的風範:聖母瑪利亞好客,懂得聆聽,向生活開放;聖母瑪利亞對天主誠懇;聖母瑪利亞為一項更偉大的工程服務。倘若沒有瑪利亞,教會將面臨非人性化的危險,變得功能主義,成為一個無法停止的火熱工廠。」 [Read more…]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五天默想

第八場默想

2018年2月22日上午,葡萄牙神學家托倫蒂諾神父在第八場避靜默想中闡述了兄弟之間的嫉妒情懷和天父的慈悲,神父援引《福音》中「蕩子的比喻」,説明在人的内心旅程中將自我作為一切事物的原始和終結,這是一個極大的危險。

「在蕩子比喻中,我們看到一個人類家庭的場面,我們每個人都出自這個家庭。家庭是一面鏡子,從中映出一切人情世故。這個故事將我們拉入其中,讓我們看到兄弟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我們意識到兒子面對父親的微妙含意,以及我們彼此相連的細微而脆弱的情感。」

托倫蒂諾神父解釋道:「這個比喻幫助我們反躬自問。事實上,在我們内心不只存在美好、和諧,以及沒問題的事,也存在感到窒息的情緒、許多需要釐清的事物、病態,以及需要連接的頭緒。我們既有痛苦的區域,也有需要和解的範圍,還有需要讓天主來治癒的記憶和停頓點。我們的時代被離經叛道的渴求所佔據,促使我們如同蕩子那樣,放蕩任性而且好享樂。這一切都在消費社會強加於人的欺騙的漩渦中產生和發展。這種社會許諾能滿足一切渴求和所有人,將幸福與滿足欲望劃上等號。」

托倫蒂諾神父指出:「我們如此充足、滿盈、滿意並被馴服。但這充足是靠消費得來的,成了欲望的牢獄。此外,除了比喻中的小兒子在虛假腳步和幻想萬能的驅使下渴求自由自在,大兒子的病態期望也值得我們警惕。這些期望同樣也很容易進入我們内心。這個大兒子難以活出手足之情並且左右父親的決定,拒絕為別人的好事而喜樂。這一切在他内心產生一種潛在的怨恨,使他沒有能力接受慈悲的思維。」

「大兒子另一個潛在的危險就是嫉妒,這是一種欲望的病態。這種欲望缺乏愛,只求“討回那無益且不幸福的公道。大兒子未能與弟弟和好,心中還在因暴怒、隔閡及強硬而憤憤不平。與嫉妒相反的則是感恩之情,它建設和重建世界。在蕩子比喻中,除了這兩個兒子外,還有他們的父親。這父親是慈悲的典範。他有兩個兒子,懂得應以不同的方式,但相同的目光對待他們。可見,慈悲不是把別人所應得的給予他。」

托倫蒂諾神父最後闡明,慈悲是憐憫、仁愛及寬恕;慈悲是“給的更多,給的過量,而且超越現狀;慈悲是醫治創傷的極度的愛;慈悲是天主的一個屬性。因此,相信天主就是相信慈悲。慈悲是一部需要發現的《福音》。

第九場默想

2月22日下午,托倫蒂諾神父在聖座四旬期第九場避靜默想中表示,:「持續睜開眼睛觀察世界上所發生的事,對於靈修生活至關重要。否則,我們將會耽於安逸,規避自己的社會責任。事實上,天主不斷向我們提出那原始的質問:『你弟弟在哪裡?』(創4:9)。」

這場默想的主題是「傾聽邊緣地區的口渴」。托倫蒂諾神父指出:「渴求的靈修課題如果不能引領我們更接近字面上的基本渴求,便是不完整的。身體的口渴此刻折磨並限制我們當代為數眾多人民的生存,全世界有高達30%的人口無法在自家住屋裡取得飲用水。這種邊緣地區的口渴要求眾人迫切採取生活上和心靈上真正的皈依。」

「耶穌理解邊緣地區的居民。祂正是出生在白冷城的偏遠之地,而非市中心;祂生活的納匝肋名不見經傳,是巴勒斯坦的冷門地點,《舊約》從未提到它。令人意想不到的加里肋亞成了蒙選之地,天主國度在那裡廣受傳揚。耶穌的訊息進入邊緣地區,一如《馬爾谷福音》所記載的,耶穌復活後渴望在邊緣地區與眾門徒重逢:『祂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谷16:7)。」

托倫蒂諾神父接著強調:「邊緣存在於基督徒的基因內。無論何時何地,基督徒都能在邊緣與耶穌相遇和重逢。因此,基督信仰就是邊緣世界。對教會而言,邊緣並非一個問題,而是一種視野。教會唯有走出自我,才能發掘新的傳教熱忱;換言之,教會唯有走出自我,才能重新發現她自己。」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一天默想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二天默想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三天默想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四天默想

來源:梵蒂岡電台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四天默想

第六場默想

2018年2月21日上午,托倫蒂諾神父在四旬期第六場避靜默想中闡述:「淚水表達出對生命和建立關係的渴望。」神父以《福音》和幾位作家為依據,重申淚水在人的生命及人與天主的關係上所具有的意義。

神父提到:「《福音》記述了許多婦女的事跡,她們在生活環境、經濟狀況及年齡上彼此相異,卻以各自的方式傳播福音。她們的方式就是服務,從來不提出給耶穌設圈套的問題。但傾注淚水卻是她們的共同點,以此表達她們因興奮、矛盾、喜樂及創傷而抒發的情感。淚水所道出的乃是天主進入我們的生命,祂臨在於我們的挫敗中,與我們相遇。《福音》也記述了耶穌哭泣的情景。耶穌承受了我們的狀況,成了我們當中的一員,因此我們的淚水也與祂的淚水匯合在一處。耶穌的確攜帶著這些淚水。祂哭泣乃是與我們為伍,接納且承受了世界上所有的淚水。」

托倫蒂諾神父指出:「正是《福音》中的婦女給予了淚水名正言順的地位,闡明這種表達的重要性。無信仰者心理分析學家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曾說,當一名憂鬱症病患撲到沙發上痛哭時,這正是在發生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他開始遠離自殺的誘惑,因為淚水道出的不是死亡,而是我們對生命的渴望。自孩童起,我們的哭泣就已表達對建立關係的渴求。許多聖人,如聖依納爵也曾流了不少眼淚。哲學家喬蘭(Cioran)表明,在最終審判時只有淚水具有分量,因為眼淚使我們的形成具有永恒意義。宗教的恩典正在於教導我們懂得哭泣:在我們經過了人性生活後,淚水能讓我們成聖。」

「我們的生平也能透過淚水來敘述。我們有喜樂、歡慶和激動萬分的時日,也有感到陰暗、内心痛苦、被遺棄和懺悔的黑夜。我們思量我們所傾注的淚水,那些令我們喉頭哽塞的淚水,而那未曾流出的淚水又使我們心情沉重,或仍舊讓我們感到壓抑。我們因那些未哭出的淚水而痛苦。天主知道這一切,將這些淚水視為一份祈禱而加以悅納。我們因此要信賴,別在祂面前收起眼淚。傾注淚水也是一種尋求建立關係的表達。曼德拉(Nelson Mandela)在監獄内已耗損了雙眼,失去傾注淚水的能力,但他並未失去對正義的渴望。我們在哭泣時儘管努力不讓別人看到,但事實上我們卻總是在哭泣,希望別人能夠看到。正是對別人的渴求令我們哭泣。試想,一位朋友來了,我們感受到能夠讓自己内心深處的情感自由奔放。」

最後,托倫蒂諾神父提及那個在耶穌面前哭泣,用自己的淚水為耶穌洗腳的婦人:「這個令人難忘的場面卻引起宴請耶穌作客的主人西滿的批評,但他沒有為耶穌做任何事。耶穌意欲贊許的正是那婦人未曾有過的款待,因為淚水表達了她的渴求,我們應當向她學習。」

第七場默想

2月21日下午,托倫蒂諾神父在聖座四旬期避靜第七場默想中表示:「我們的匱乏乃是耶穌介入的地方。」

他指出:「靈修生活的最大障礙並非我們的軟弱,而是我們的強硬和自滿。因此,我們必須從自身的渴求中多加學習。」

托倫蒂諾神父鼓勵眾人以團體歷程的方式活出靈修。「關於這點,古鐵雷斯(Gustavo Gutiérrez)神父在他的作品中強調:『從同一口井中汲水飲用,是子民的靈修之旅。』這口井是具體的靈修生活。我們奮力擁抱的人性,包括我們自己的和他人的人性,正是耶穌所擁抱的人性,因為祂懷著愛俯身親近我們的實況,而非親近我們所打造的理想。天主子降生成人奧跡的意義在於採取一種絕非空談的人生觀。在某種意義上,渴求使我們富有人性,那是我們在靈性上成長的方法。人需要漫長時間才能擺脫完美主義的執著,從而克勝那將虛假形象強加於現實的惡習。嚴規熙篤會士默頓(Thomas Merton)寫道,基督想要與我們不喜歡自己的部分有所連結,所以祂親自承擔我們的不幸和痛苦。聖保祿宗徒也為信仰矛盾的理論作出見證說:『我幾時軟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時候。』(格後12:10)」

托倫蒂諾神父接著論及耶穌三退魔誘的事跡:「在化石頭為麵餅的誘惑中,耶穌深知我們的物質需求,卻提醒我們『人生活不只靠餅』(瑪4:4)。祂並不否認現實,但幫助我們思索,我們是一片有待聖神進入居住的曠野。」

關於試探天主的誘惑,托倫蒂諾神父舉例說:「以色列子民曾在曠野裡要求梅瑟給他們水喝,而我們就像他們一樣,認為信仰意味著自身的渴求必須得到滿足。然而,耶穌教導我們在靜默和遺棄感中將自己的渴求當作祈禱獻上。針對崇拜偶像的誘惑,耶穌回答道:『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祂。』(瑪4:10)耶穌復活後的一席話對我們助益良多,祂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

「魔鬼想要得到朝拜,但它的權力僅僅浮於表面。耶穌的威能則與祂的十字架奧跡密切相關,也就是祂的徹底奉獻。倘若權勢的誘惑令我們遠離十字架奧跡,倘若我們不為弟兄姐妹服務,我們便會陷入莫大的危機。耶穌教誨我們,切莫容許自己成為任何人的奴隸,也不可奴役任何人,卻要惟獨朝拜天主、服侍他人。」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一天默想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二天默想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三天默想

來源:梵蒂岡電台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三天默想

第四場默想

2018年2月20日上午,托倫蒂諾神父(Josè Tolentino de Mendonça)主講的第四場避靜默想講道,反省有關怠惰的主題。

神父指出:「怠惰有時侵襲我們,使我們患病,失去生活的情趣。怠惰與渴望截然相反。若我們放棄渴望,我們就會開始走向死亡。若我們停止渴求,就會失去對相遇、談話、交流、走出自己、制定計劃、工作,甚至祈禱的樂趣。若我們對他人的好奇有所減弱,不再樂於接納新事物,一切就會令我們聽起來好似舊事重提,感到有如一個壓在我們身上無益、前後不連貫和荒謬的負擔。丹麥哲學家索倫‧凱爾克高(Soren Kierkegaard)提到這種狀況說,我的生命好像是另一個人的;古希臘作家和苦修者篷蒂科(Evagrio Pontico)指稱這種生活為怠惰的魔鬼;隱修者卡夏諾(Cassiano)則指出怠惰在隱修生活中的後果,那就是一種深為不滿,使人失去熱情。」

「《福音的喜樂》勸諭讓我們警惕墳墓心理,它是一種依附包著糖衣的憂鬱(83號)。」托倫蒂諾神父指出:「顯然,怠惰或陰鬱症不能只靠藥片來醫治,而應得到全人的治療。我們必須發現那隱藏在人性孤獨奧秘中的許多内心痛苦的根源。」

「另一個日益廣為流傳的弊端乃是職業倦怠,它是一種自我消耗,一種也能使司鐸受到侵襲的情緒耗損。一般而論,每當我們感到被抛棄,這時僅剩下一個需要填補極度苦悶的空洞。我們或是用虛假的權宜之計來填補這種空虛,例如借助塵世生活、酗酒、社交網絡、消費主義,或是訴諸於過度的刺激。」

托倫蒂諾神父於是以《聖經》中的兩位人物來説明兩種不同的態度。「在約納先知的故事中,我們看到這種充耳不聞的對話也經常是我們與天主所處的關係。我們沒有聽到天主的話,那是因為我們不願意聽從天主的旨意。雅各伯與天主搏鬥一直到曙光破曉,在他心中存有一種對生命的渴望;約納則是任性的人,頂撞天主願意拯救眾人的意願。此外,與怠惰相關的憂愁也令我們想到《福音》中的那個富少年。他遵守一切誡命,但到了決定性的時刻卻更喜愛他的財富,而不是憑著信賴而勇於冒險。我們的憂愁經常來自於這種無法勝任的選擇。」

最後,托倫蒂諾神父表示:「我們需要審視失去渴望的根源是什麽,問題並非總是在於過多的工作,而是沒有相應的動機。這一切問題的答案能夠從耶穌的苦難中找到。我們的心靈只有在能夠為所愛的人而受苦時,才得以成熟。」

第五場默想

2月20日下午,托倫蒂諾神父在第五場四旬期默想中表示:「在加爾瓦略山上,耶穌生理上的口渴是祂降生成人的證據、祂的死亡具有真實意義的標記。這一象徵性和精神上的渴是我們把握祂生命和死亡之深刻意義的關鍵所在。」在這場默想中,他們一起反省了「耶穌的口渴」。

托倫蒂諾神父解釋說:「除了加爾瓦略山的敘述,聖史若望還三次提到口渴。首先在遇見撒瑪黎雅婦人時,耶穌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但誰若喝了我賜與他的水,他將永遠不渴;並且我賜給他的水,將在他內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若4:13-14)之後在關於生命食糧的聖訓中,耶穌宣稱:『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若6:35)最後在帳棚節期間,耶穌宣布:『誰若渴,到我這裡來喝罷!』(若7:38)。」

講道神師對這三次口渴解釋說:「在與撒瑪黎雅婦人的相遇中,我們絕不能忽視角色的轉換:耶穌要求給祂喝的,但恰是祂能提供喝的。然而,撒瑪黎雅婦人沒有立即明白耶穌的話,認為耶穌指的是生理上的口渴。但從一開始耶穌就在談論靈性的意義。祂的渴始終指向另一種渴,正如祂向婦人解釋的:『若是妳知道天主的恩賜,並知道向妳說:給我水喝的人是誰,妳或許早求了他,而他也早賜給了妳活水。』(若4:10)。」

「同樣地,在加爾瓦略山上,耶穌表明祂想要喝水,人們並沒有馬上理解,給了祂醋而非水。耶穌一嚐了那醋,便說:『完成了』,就低下頭,交付了靈魂。口渴是耶穌完成祂救世工程的封印,同時也表明祂強烈渴望賜予聖神的恩典,也就是能夠從根本上為人心止渴的真正活水。」

「再回到關於帳篷節的福音章節。福音明確指出,口渴指的是相信耶穌,要喝水就去基督那裡。事實上,耶穌所說的渴是一種生命的渴,這種渴因著把我們的生命歸向祂的生命而止息。口渴就是渴求祂。因此,我們蒙召把基督作為生活的中心:走出自己,在基督內尋找給我們止渴的水,同時克勝那導致我們患病和暴虐的誘惑,即自我參照的誘惑。總言之,耶穌的渴讓我們理解居住在人心中的渴望,讓我們為這渴望服務,並對天主的渴、意義和真理的缺乏,以及每個人心中想要得救的願望”作出回應,即使這個渴望是模糊不清的或被生活的碎片所掩埋。」

「一如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所教導的,耶穌所說的『我渴』寄居於每一間仁愛傳教女修會的聖堂,它們不僅發生在過去,也活在今天。我們必須不斷地重新發現聖神,因為有時候我們是一個缺乏活力、青春和喜樂的教會,而這些都是聖神所賜的,能使我們成為一個走出去的教會。」

最後,托倫蒂諾神父總結了耶穌口渴的意義說:「祂的渴是打破了把我們封閉在內疚和自私中、阻止我們在內心的自由中前進和成長的鎖鏈。祂的渴釋放了隱藏在我們最深處的能量,讓我們可以成為和祂一樣的慈悲男女、和平工匠,不逃避我們破碎世界中的痛苦和衝突,卻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創建一個愛的團體和場所,為這個世界帶來希望。」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一天默想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二天默想

來源:梵蒂岡電台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二天默想

第二場默想

2018年2月19日上午,托倫蒂諾神父在第二場默想中重點反省耶穌在《默示錄》中的邀請:「凡口渴的,請來吧!」(默22:17),講解「渴望的學問」。

托倫蒂諾神父説道:「耶穌進入我們的歷史,並不在乎它的不完善、空虛或失敗,只對我們說:『凡口渴的,請來吧!凡願意的,可白白領取生命的水。』祂給我們解渴是因著純粹的恩寵,以此顯示對我們無條件的愛,承認我們尚不完善,仍處於建設中。我們的處境常如此貧乏,無法憑著自己的力量接受那使我們滿足的善。即使我們願意,也無處購得這善,因為它只是白白賜給我們的。」

「耶穌知道我們有多少阻礙,多少次的偏航使我們誤點。我們“如此接近水源,卻又走得這麽遙遠。在願望和渴望中存在兩種相反的情感:吸引與距離;激情與警覺。我們應反躬自問:『我們是否渴望天主?我們是否懂得識別自己的渴望?我們是否肯花費時間去辨認這渴望?』」

托倫蒂諾神父表示:「渴望使我們氣喘吁吁,筋疲力盡,變得虛弱。它使我們被包圍,無力作出回應。渴望又將我們帶到極限。因此,我們知道面臨渴望並非容易,約内斯科(Ionesco)在《飢與渴》(La sete e la fame)戲劇中描述的男主角讓就是這種情況。這個人物被無止境的空虛、無法平息的不安所吞沒。這種渴望轉為一種極度的不滿足、對要緊的事物失去熱情,而且沒有分辨的能力,將我們抛入消費主義的懷抱。我們總是說反對商業中心的消費主義,但切莫忘記在精神生活上也存在一種消費主義,我們的社會強行將消費主義作為幸福的準則,將渴望轉為一個圈套。」

「有許多欺騙需求和採取一種精神逃避的方式,但我們從未意識到自己在逃避。我們重新把世故的贏利和功效理由提出來,以此取代對我們的内心予以深入診斷,對我們的渴望予以分辨的深度聆聽。然而,沒有藥物能夠機械式地解決我們的問題。」

最後托倫蒂諾神父總結道:「我們要減緩自己的步伐,意識到我們的需求,坐在信德的桌子前,但不是為了物質或經濟原因,而是為了生命的原因。每個人心中都存有對建立關係、得到認可和愛”的渴望,而渴望正是一份我們必須識別出並予以感激的伴隨我們一生的財富。」

第三場默想

2018年2月19日下午,托倫蒂諾神父在第三場默想主題是「我覺察到自己口渴」。為了準備心靈,詮釋我們心中對天主的渴望,加以默觀和培養,從而將渴求的靈修發揚光大,若澤神父闡明:「接觸自身的渴求絕非一件易事,但若不如此,靈修生活就會與我們的現實脫節。我們應當放下恐懼,承認自己的渴求。為此,若澤神父首先呼籲,切莫使信仰變得過於理性。過去幾個世紀的神學長期討論啟蒙主義所提出的問題,以及傾向於討論浪漫主義所提之事,諸如集體和個人的身分、主體的浮現等等。我們關注的大多是信仰經驗在理性層面的可信度,而非它在生命、人類學和情感層面的可信度。我們重理性、輕感性,將我們情感世界的財富拋諸腦後。」

「然而,人類是眾多情感、心理、心靈、以及所有必須意識到的成分之綜合體。討論渴求等同於探討真實的生命,對經驗、而非對概念有所啟發。因此,我們必須拋開日常的怠惰,承認自己的口渴,因為這是領受生命之水的必要條件。在意識到自身的渴求後,就得詮釋我們內在的這份需要。在這個階段中,務必將渴望和單純的需求區分開來。後者藉著擁有物品而得到平撫和滿足,前者則不然。渴望是永遠無法完全滿足的匱乏,它是一股張力,是一直敞開的傷口,向他者永不止息的一種展露。渴望是令我們超越的盼望。渴望的無盡就是對無盡的渴望。」

托倫蒂諾神父指出:「人類的渴望與動物的渴望截然不同。身為人類意味著感受到生命取決於這份認同,而非任何其它事物。然而,人的切望在資本社會中受到抑制:資本社會貪婪地濫用那些想要滿足需求的衝動,消除人類典型的渴求與渴望。當愉悅、熱情、喜樂在放縱的消費主義中消耗殆盡時,渴求也就隨之熄滅,生活便喪失願景。」

《聖詠》第42篇寫道:「天主,我的靈魂渴慕祢,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托倫蒂諾神父引用這段經文來激勵眾人因渴慕天主而尋求解渴。「倘若以愛心默觀世界,就會發現這由衷的渴望遍布整個受造界。此外,我們也要將渴求的靈修發揚光大。渴望的經驗不是所有權的憑證或者擁有的方式,反倒是一種乞求的狀態。信徒就是乞求慈悲的人。」

最後,托倫蒂諾神父尤其鼓勵牧者們與自己的脆弱修和。「擁抱自身的脆弱意味著進入那想得到認同和觸摸的渴望,如同接近耶穌的癩病人(瑪8:3)、伯多祿臥床發燒的岳母(瑪8:15)、患血漏病長達12年的婦人(瑪9:20),以及那些喊說:『達味之子!可憐我們吧!』的人(瑪9:27)。」

教廷四旬期避靜第一天默想

來源: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