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2020年5月聖母月信函及禱詞全文

CNS photo/Reuters

教宗方濟各就「2020年5月(聖母月)」致函全體信友
(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禮儀委員會及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合譯)

 Pope Francis’ Letter on the Month of May

親愛的弟兄姐妹:

五月(聖母月)將臨,這是天主子民格外熱誠向童貞聖母瑪利亞表達孝愛之情的時刻。在這個月裡,我們一直有與家人在家中一起誦念玫瑰經的傳統。疫情下,種種的限制使我們更珍視「家庭」的幅度,也促使我們從靈性的角度去看這個幅度。

因這緣故,我切願鼓勵每個人重新發現五月(聖母月)在家誦念玫瑰經之美。你可以斟酌各自的情況,善用機會,以個人或群組進行。誦念玫瑰經的關鍵常應以「簡單」為準,並且在互聯網也可輕易找到玫瑰經祈禱的範例,易於跟從。

我還提供了兩篇向聖母的禱文,大家可以在玫瑰經結束時誦念。同時,我也會在五月份(聖母月)誦念玫瑰經,俾能在心神上與大家合而為一。我把它們連同這封信放在一起,以便所有人都得以使用。

親愛的弟兄姐妹,以我們母親瑪利亞的心,默觀基督的面貌,會使我們更團結,成為一個屬靈的家庭,也會幫助我們克服這段考驗。我為你們眾人祈禱,尤其為那些受苦至深的人們;也請你們為我祈禱。我感謝大家,並以摯愛之情祝福大家。

發自羅馬聖若望拉特朗大殿

2020年4月25日聖馬爾谷聖史慶日

教宗方濟各

CNS photo/Paul Haring

向聖母祈求(一)

聖母瑪利亞,妳總是在我們生命的旅途中閃耀發光,
一如救恩和希望的標記。
我們將自己託付於妳、病人之痊。
妳持守著堅定的信德,在十字架下參與耶穌的苦難。

妳,羅馬人民的救援,明瞭我們的需要;
我們確信妳的照顧。
一如在加里肋亞加納,在這考驗的時期過後,
妳將恢復我們的喜樂與歡慶。

天主仁愛之母,
請幫助我們眾人順從天父的旨意,
並實踐耶穌所吩咐的;
他承擔了我們的苦難,藉著十字架,
引領我們到達復活的喜樂。亞孟。

天主聖母,我們投奔到妳的保護下。
噢!榮福童貞瑪利亞,
請勿輕忽我們在急需中的懇求,
但救我們免於一切危險。

向聖母祈求(二)

天主聖母,我們投奔到妳的保護。
天主聖母,我們的母親,我們正受疫情侵蝕,
全球飽受痛苦和焦慮。
我們投奔於妳,並尋求藏身於妳的保護之下。

童貞瑪利亞,請轉目憐視處於疫症下的我們。
請安慰那些悲痛哀悼的人,因為他們痛失所愛的親友;
況且有時,埋葬的安排,亦加深了哀悼者的悲痛。
請陪伴那些因所愛的人病了而憂心忡忡,
卻又因防範疫症傳播而不能陪伴染病親友的人。
為那些憂慮前景不穩、經濟和就業困難的人,
請給予他們希望。

天主聖母,我們的母親,
請為我們向天主—仁慈的聖父祈求,
使能結束這場巨大的苦難,
重現希望與平安的曙光。

請向妳的聖子懇求吧!
正如妳在加納所做的,
使病人和亡者的家人得到安慰,
開解他們的心靈,使能重獲信心和依靠。

請保護前線醫護人員和義工;
他們正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助別人。
請支援他們英勇的努力,
給予他們力量、無私的精神和健康的體魄。

請陪伴日夜照顧病人的人士。
也請陪伴善盡牧職的司鐸;
他們忠於福音,盡力幫助和支援眾人。

至聖童貞,請光照科研人士的智慧,
使他們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去克勝這病毒。

請支援各國領導人,以智慧、關心和慷慨的精神,
去援助那些缺乏生存基本需要的人,
並以遠大的眼光,及休戚與共的態度,
制定社會和經濟上的解決辦法。

聖母瑪利亞,請激發我們的良知,
把發展和囤積武器的投資,
改為用於提昇有效的研究,
去避免同樣的悲劇,將來再度發生。

可愛之母,請幫助我們明白,
我們都是一個大家庭的成員,
並承認我們是連成一體的,
好使我們在友愛和團結的精神下,能夠彼此幫助,
減輕無數貧窮和匱乏人士的困境。
請加強我們的信心,堅忍服務,恆心祈禱。

瑪利亞,憂苦者的安慰,
請擁抱妳受苦的眾子女,
並祈求天主伸出他大能的手,
從這恐怖的疫症中,解救我們,
好使生命能安穩地重回正軌。

童貞瑪利亞,妳是寬仁的、慈悲的、甘飴的,
我們把自己託付於妳;
妳在我們生命的旅途中閃耀發光,
一如救恩和希望的標記。
亞孟。

 

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禮儀委員會及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合譯
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樞機准
2020年4月28日

教宗:求主恩祐天主子民謹慎應對疫情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4月28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他首先提到天主子民在隔離防疫期結束後的行為舉止,說:「這段時期開始出台法規,以走出隔離防疫狀態。讓我們祈求上主賜予祂的子民、賜給我們大家謹慎和守法之恩,以免疫情回溫。」

當天的讀經一選自《宗徒大事錄》,講述斯德望殉道的事跡(參閱:宗七51-八1)。教宗指出,斯德望遭到假見證誣陷,在所謂的「伸張正義」之下,含冤殉道。這種作法形成了規律,在《聖經》裡層出不窮,諸如蘇撒納(參閱:達十三),以及納波特(參閱:列上廿一)等人的經歷。「假消息和毀謗激起百姓熱血沸騰,要求正義。但這是一種私刑」。當事人被帶到法官面前,因為法官提供某種合法形式,但是當事人早就被安上罪名,「法官必須勇氣過人,才能抵抗民眾先入為主的審判」。般雀比拉多就是一個例子:他明知道耶穌是清白無辜的,但他轉頭看看百姓,便選擇洗手、推卸責任。

今天也有許多人體嘗這種苦楚:法官無法公正斷案,因為當事人早就被扣上罪名。教宗以阿西亞‧比比(Asia Bibi)為例,解釋說:「她坐牢十年,因為她遭到毀謗的審判,有一群人要置她於死地。假消息排山倒海而來,製造輿論壓力;面對如此處境,當事人往往束手無策。」猶太人遭到大屠殺的事件也是如此。

教宗表示,「我們大家都知道這種行為不好,卻渾然不知,試圖敗壞他人名聲等同於日常輕微的私刑」。真理則截然不同:真理是真實的見證,清晰又透明。在耶穌後首位殉道的斯德望和宗徒們都作了見證。為此,教宗勉勵眾人當心舌頭,因為我們通常會以評論展開這種私刑。在我們的基督徒團體內,也看見不少從閒言碎語衍生的日常私刑。

教宗最後帶領眾人祈求上主助祐我們作出正確的判斷,絕不開啟或盲從這種由閒話產生的定罪。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請為藝術家祈禱,求主賜給我們創意的恩寵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4月27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並在禮儀開始時念及藝術家。他說:「今天讓我們為藝術家祈禱。他們擁有這莫大的創意,並通過美的道路為我們指示該走的路。願上主此刻賜予我們人人創意的恩寵。」

當天禮儀選讀的福音講述耶穌對群眾的斥責:群眾歡喜地聆聽耶穌的教導後,耶穌行了增餅的奇跡,讓跟隨祂的民眾得以果腹。人們於是改變心思,有意擁立耶穌為王,因此耶穌獨自退避。群眾發現耶穌離開後,追趕上來。為此,耶穌教訓他們說:「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跡,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耶穌勸戒人們別為可損壞的食糧勞碌,卻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參閱:若六22-29)。

聽到耶穌的這番訓斥,民眾「沒有為自己辯護」,而是「謙卑」地問:「我們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呢?」耶穌答道:「你們要相信天主子。」教宗指出,「耶穌糾正群眾的態度,因為他們半途改變了初衷,遠離最初的神慰,誤入歧途,走上世俗的,而非福音的道路」。

這段福音章節敦促我們反省自身: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秉持福音價值觀,展開一段跟隨耶穌的道路,卻中途改變想法,追隨一個比較世俗的事物,忘記我們最初聆聽耶穌教導時的慷慨激昂。然而,「上主不停地引領我們回到初次的相遇,祂首次凝視我們、對我們說話的那一刻,當時祂在我們心中激發起跟隨祂的渴望。這是我們應當向上主祈求的恩寵,因為我們的生活總會碰到誘惑,因而遠離正途」。

教宗由此想起耶穌在復活那天早上說的話:「你們去,報告我的兄弟,叫他們往加里肋亞去,他們要在那裡看見我。」(瑪廿八10)教宗說:「加里肋亞是初次相遇的地方。門徒們在那裡遇見耶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加里肋亞』,就在那一刻,耶穌靠近並對我們說:『跟隨我。』」而我們也會遠離正道,尋求其它價值觀、詮釋和事物,丟失初次召叫的清新氣息。

教宗最後引用《希伯來人書》來叮囑眾人「回想先前的時日」(參閱:希十32),回憶最初的相遇、自己的「加里肋亞」,也就是上主懷著愛凝視自己,聲聲呼喚「跟隨我」的那一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復活期第三主日彌撒:請為當前危機中的憂苦者祈禱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4月26日,教宗方濟各、復活期第三主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在感恩祭開始時,教宗念及在疫情中痛苦憂傷的人,說:「今天讓我們在這台彌撒中為所有痛苦憂傷的人祈禱,他們或是出於孤獨,或是不曉得前途光景,抑或是無法推動家庭前行,因為他們沒錢、失業了。許多人痛苦憂傷,今天我們要為他們祈禱。」

當天禮儀選讀的福音講述復活的主耶穌陪伴兩位門徒走向厄瑪烏的旅途(參閱:路廿四13-35)。在講道中,教宗首先闡明,「基督信仰不僅是教義、處事態度或是文化習俗」。基督信仰雖然蘊含了這一切,但最重要的是,基督信仰是個相遇,與耶穌基督的相遇。

厄瑪烏門徒的經驗呈現了這相遇,我們可以從中理解上主的行動方式和我們的做事風格。教宗指出,「我們的心裡埋藏著與生俱來的不安的種子,這是上主的旨意」。在不安的驅使下,我們尋求圓滿、尋找天主,偶爾會走錯路,迷失方向,然後回頭,繼續尋求上主。天主也渴望相遇,所以「祂派遣耶穌來與我們相遇,滿足這份不安感」。

從這段福音章節中,我們清楚看到耶穌「尊重我們的處境和時機」,祂對我們耐心十足,始終與我們同行。耶穌怎樣對待厄瑪烏的兩位門徒,必也照樣對待我們,聆聽我們的不安。「上主喜歡聽我們說話的方式,從而瞭解我們,為我們的不安提供適當的答覆。上主並不加快腳步,而是一直跟隨我們的緩慢步調」。這也是朝聖的傳統規矩:真正的朝聖者必須按照走路最慢的人的步調前行。

耶穌深知這一點,並且如此行事:「祂不疾不徐地等待我們邁出第一步」。到了適當的時機,耶穌向我們提問。在厄瑪烏門徒的例子裡,耶穌問道:「你們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教宗表示,「耶穌裝作不知情,是為了讓我們開口說話。祂喜歡聽我們說話,然後作出回應,盡量說明澄清」。

耶穌解釋之後,繼續陪伴我們前行,親近我們,甚至假裝走過了頭,以確認我們「不安」的程度。教宗說:「這就是相遇。相遇不只是擘餅的那一刻,而是整段旅程。我們在徬徨的黑暗時刻與耶穌相遇。甚至在我們罪過的醜惡困惑中,祂也在那裡、在我們的不安中扶助我們,始終與我們同在。」

為此,基督信仰的核心在於相遇。教宗最後帶領眾人祈禱說:「願上主賜予我們恩寵,讓人人每天能與耶穌相遇,知道祂時時刻刻與我們同行。祂是我們朝聖旅途中的同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發表聖母月牧函及兩篇禱詞,鼓勵眾人在家誦念《玫瑰經》

CNS photo/Vatican Media

許多國家的信友將在居家隔離防疫中迎來今年的五月聖母月。為此,教宗方濟各於4月25日向全體信眾發表一封牧函,鼓勵眾人依循傳統在家誦念《玫瑰經》,「在精神層面重視家庭」。另外,教宗隨信附上兩篇向聖母懇求的禱詞,一篇早已於3月11日公諸於世,另一篇隨著這封牧函問世。

在牧函中,教宗邀請信友按照各自情況,選擇與家人一起,或是獨自誦念《玫瑰經》,善用這兩種可能性。但無論如何,誦念《玫瑰經》的秘訣在於「簡樸」;相關的禱詞與默想唾手可得,網絡上也有許多適合的資源。

接著,教宗表明:「與聖母同心默觀基督的面容,將使我們變得更加團結,在精神上互為家人,並有助於我們度過當前的難關。」教宗將為眾信友,特別是痛苦煎熬的人祈禱,並懇請眾人為他祈禱。

隨信附上的兩篇禱詞可以在《玫瑰經》結束時誦念。當天公布的新禱詞題名為《天主之母,聖母瑪利亞,在妳的保護下,我們尋求庇護之所》。在這篇禱詞中,我們祈求聖母「安慰所有迷惘徬徨的人,以及為摯愛的離世痛哭流涕的人;支持所有無法就近照顧病患,心急如焚的人」。我們懇請聖母替我們轉求慈悲的天父,願這場磨難早日結束;希望聖母如同在加納婚宴上那樣,請她的親子耶穌施以援手,撫慰病人和罹難者家屬,重振他們的信心。

我們也祈求聖母「保護在前線捨己救人的醫生、護士、醫護人員和志工」,陪伴夜以繼日照料病患的照護人員,以及努力援助並支持眾人的司鐸。願聖母瑪利亞能啟發科學家「找出抗擊病毒的適當方法;助佑國家負責人員睿智、辛勤又慷慨地行事,解決民生需求,秉持高瞻遠矚和團結互助的精神規劃社會與經濟對策」。我們也懇求至聖聖母瑪利亞「觸動良心」,以期軍事的龐大費用能轉為投注在預防災難的研究上。

藉由這篇禱詞,我們不僅祈願能「增進對唯一人類大家庭的歸屬感」,也盼望能激勵「信德堅定,不懈服務,恆常祈禱」。聖母瑪利亞是憂苦之慰,願她擁抱所有心神不寧的兒女,懇求「天主伸出大能的手,解救世人擺脫這恐怖的傳染病,讓生活得以寧靜地回歸正軌」。

另一篇已於3月11日公布的禱詞,內容如下:

聖母瑪利亞,

妳總是在我們的生命旅途中閃耀發亮,

一如救贖和希望的記號。

我們將自己託付於妳、病人之痊,

妳持守著堅定的信德在十字架下參與耶穌的苦難。

妳、羅馬人民的救援,明瞭我眾之所需,

我們確信妳將如同在加里肋亞加納所作的一樣,

在這考驗的時刻過後,讓喜樂與歡慶得以復返。

天主聖愛之母,

請幫助我們眾人順服天父的旨意並承行耶穌所教導的,

祂承擔了我們的苦難,

藉著十字架引領我們到達復活的喜樂,亞孟。

天主之母,聖母瑪利亞,在妳的保護下,我們尋求庇護之所。

噢!榮福童貞瑪利亞,

請勿輕視我們在考驗中的懇求,並使我們免於一切兇險。

英文禱詞

第一篇禱詞:

O Mary,
You shine continuously on our journey
as a sign of salvation and hope.
We entrust ourselves to you, Health of the Sick,
who, at the foot of the cross,
were united with Jesus’ suffering,
and persevered in your faith.

“Protectress of the Roman people”,
you know our needs,
and we know that you will provide,
so that, as at Cana in Galilee,
joy and celebration may return
after this time of trial.

Help us, Mother of Divine Love,
to conform ourselves to the will of the Father
and to do what Jesus tells us.
For he took upon himself our suffering,
and burdened himself with our sorrows
to bring us, through the cross,
to the joy of the Resurrection.

Amen.

We fly to your protection,
O Holy Mother of God;
Do not despise our petitions
in our necessities,
but deliver us always
from every danger,
O Glorious and Blessed Virgin.

第二篇禱詞:

“We fly to your protection, O Holy Mother of God”.

In the present tragic situation, when the whole world is prey to suffering and anxiety, we fly to you, Mother of God and our Mother, and seek refuge under your protection.

Virgin Mary, turn your merciful eyes towards us amid this coronavirus pandemic.  Comfort those who are distraught and mourn their loved ones who have died, and at times are buried in a way that grieves them deeply.  Be close to those who are concerned for their loved ones who are sick and who,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cannot be close to them.  Fill with hope those who are troubl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the future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the economy and employment.

Mother of God and our Mother, pray for us to God, the Father of mercies, that this great suffering may end and that hope and peace may dawn anew.  Plead with your divine Son, as you did at Cana, so that the families of the sick and the victims be comforted, and their hearts be opened to confidence and trust.

Protect those doctors, nurses, health workers and volunteers who are on the frontline of this emergency, and are risking their lives to save others.  Support their heroic effort and grant them strength, generosity and continued health.

Be close to those who assist the sick night and day, and to priests who, in their pastoral concern and fidelity to the Gospel, are trying to help and support everyone.

Blessed Virgin, illumine the minds of men and women engag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hat they may fin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overcome this virus.

Support national leaders, that with wisdom, solicitude and generosity they may come to the aid of those lacking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and may devise social and economic solutions inspired by farsightedness and solidarity.

Mary Most Holy, stir our consciences, so that the enormous funds invested in developing and stockpiling arms will instead be spent on promoting effective research on how to prevent similar tragedies from occurring in the future.

Beloved Mother, help us realize that we are all members of one great family and to recognize the bond that unites us, so that, in a spirit of fraternity and solidarity, we can help to alleviate countless situations of poverty and need.  Make us strong in faith, persevering in service, constant in prayer.

Mary, Consolation of the afflicted, embrace all your children in distress and pray that God will stretch out his all-powerful hand and free us from this terrible pandemic, so that life can serenely resume its normal course.

To you, who shine on our journey as a sign of salvation and hope, do we entrust ourselves, O Clement, O Loving, O Sweet Virgin Mary.  Amen.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請為殯葬業者祈禱,他們在疫情前線感受到痛苦

CNS photo/Reuters

2020年4月25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念及在這段時期提供殯葬服務的人。教宗說:「讓我們今天一起為殯葬業者祈禱。他們此刻的工作如此沉痛又悲傷,他們在第一線感受到這疫情的痛苦。讓我們一同為他們祈禱。」

適逢聖史馬爾谷慶日,教宗在講道中首先表示:「四大聖史之一的馬爾谷與伯多祿宗徒十分親近。《馬爾谷福音》最先撰寫而成,它的風格簡單又平易近人。」為此,教宗鼓勵眾人在慶日當天誦讀這部言簡意賅的《福音》,「透過馬爾谷敘事的簡潔風格」來認識主耶穌的生活。

當天禮儀的福音選自《馬爾谷福音》的結尾,講述上主派遣門徒去傳福音(參閱:谷十六15-20)。教宗由此談起「信德當中的傳教特質」:少了傳教,就不是真信德。信德絕不獨善其身,停滯於個人的信仰成長:「這是諾斯底主義的異端」。真正的信德不斷引領人走出自我,它尤其要藉著見證廣傳於世。

接著,教宗提到,一座歐洲城市的司鐸透露說:「我們的城市充斥著懷疑不信,不可知論盛行,因為基督徒沒有信德。」教宗點出問題的關鍵在於「缺乏傳教精神」:基督徒的身份變成只是「身份證上的資料」;這與信德毫不相干,只是文化習俗罷了。「信德必然敦促你走出去,把它廣傳,因為信德在本質上必須傳揚出去,絕不安於現狀。」這並不意味著人人都要前往異國他鄉傳教,而是指每個人都要「走出自我,讓社會大眾看到信德」。

教宗提醒道,傳教並非「勸人改教」,卻要讓人看到啟示,「因為聖神能在人們當中藉由服務的見證來行動。服務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我自稱為基督徒,卻按照外教人的方式生活,這是行不通的!這無法使任何人信服。若我表明自己是基督徒,而且活出基督徒的樣貌,這就會吸引人。這是個見證」。

有一回,教宗在波蘭訪問時,一名大學生問道:大學裡有許多同學是無神論者,要怎樣說服他們?教宗強調,言語是最後的辦法,第一步是生活的見證。這也是在當天讀經一中聖伯多祿宗徒說的謙卑:「大家都該穿上謙卑作服裝,彼此侍候,因為天主拒絕驕傲的人,卻賞賜恩寵給謙遜的人。」(參閱:伯前五5-14)

此外,在福傳的道路上,上主始終與我們同行,直到世界的終結。教宗說:「在傳播意識型態時,會有許多大師。但是當我懷著一份有待傳揚的信德態度時,上主陪伴著我。在傳揚信德時,我絕不孤單,因為上主與我同在。祂曾許諾說:『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廿八20)」

教宗最後帶領眾人祈求上主助祐我們活出信德,活出一份「透明而不勸人改教」的信德,讓人看到我們真實的基督徒樣貌。「藉由健康的好奇心,求主協助人們接受這個救恩的訊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天亞社:聖座新聞室澄清暫時沒有教宗訪問中國的行程

CNS/Paul Haring:攝於2017年3月22日教宗公開接見活動。

據《天亞社中文網》報導,意大利政論雜誌《真相》(La Verita)近日披露,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正著手安排教宗訪問中國,首站是武漢,之後將轉往北京等城市訪問。

該新聞一出,引起多個媒體轉載,及多方關注和迴響。

然而,聖座新聞室四月廿一日向天亞社澄清,該辦公室主任布魯尼(Matteo Bruni)指出,該意大利媒體首先提到的是假設性旅程,沒有任何實質內容。

他續說,即使有任何已安排的旅程,都鑑於全球的突發疫情而被推遲,目前還沒有要到任何國家訪問的新行程。

另外,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亦於四月二十日晚間做出回應,表示台灣駐教廷大使館就有關媒體報道向教廷了解,以及透過相關管道查詢的結果,指這是一則未經過查證的傳言和小道消息,因此外交部不會評論。

歐江安續說:「目前台灣與教廷的關係良好,雙方的合作沒有改變,將持續推動改善中國的宗教自由,使中國的天主教徒能早日享有自由,實現正常的宗教生活。」

按此閱讀更多

來源:天亞社中文網

教宗:值此疫情時期,請為老師和學生祈禱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4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他掛念著遭到新冠疫情衝擊的學校,說:「今天,讓我們為老師祈禱,他們必須辛勤工作,透過互聯網或其它媒體渠道來授課。讓我們也為學生祈禱,他們必須通過不尋常的方法來考試。讓我們以祈禱陪伴他們。」

當天的福音講述了增餅的奇跡(參閱:若六1-15)。當時,耶穌問斐理伯從哪裡買餅給跟隨祂的大批群眾吃,實則「是為試探斐理伯」,因為耶穌「自己原知道要作什麼」。教宗指出,「由此可知耶穌對宗徒的態度。祂不斷試探他們,從而教導他們。《福音》充滿了耶穌的這些舉動,祂這麼做是為了敦促門徒成長,成為天主子民的牧者」。耶穌喜歡跟群眾在一起,「因為這也是普世救恩的象徵」;宗徒卻不喜歡群眾,因為他們想要親近上主,聆聽上主的每一句話。

四部《福音》都記載了增餅的奇跡。這事件發生以前,耶穌與門徒完成了一項任務,主耶穌吩咐門徒稍作休息,類似於復活節後週一的歡慶與休息時刻。但是,大批群眾跟隨著耶穌,耶穌便開始宣講,群眾歡喜地聆聽,門徒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的慶祝活動和休息時光都毀了。教宗闡明,「上主試著親近百姓,同時也培養牧者的心來親近天主子民、服務子民。而我們可以理解,宗徒們蒙揀選,多少有點特權階級的感受。上主經常糾正他們」。比方說,門徒們想保護主耶穌不受小孩子騷擾,主耶穌卻讓小孩子到自己身邊(參閱:瑪十九13-14);門徒們要耶里哥的瞎子禁聲,以免打擾主耶穌,主耶穌卻讓瞎子上前來,使他重見光明(參閱:谷十46-52)。耶穌如此教導門徒們親近天主子民。

教宗坦言,「天主子民確實令牧者感到疲憊勞累,因為人們總會為了各種理由去找好牧者」。舉例來說,在一個信友眾多、居民均為普通百姓的堂區裡,幾乎每個小時都有人敲本堂神父的家門或窗戶,這位本堂神父有一次忍不住對教宗說:「我真想把門窗封死,讓我能好好休息。」但是,這神父意識到自己是個牧者,必須與子民同在。教宗說:「耶穌培養、教導門徒和宗徒這個牧靈態度,也就是親近天主子民。」

天主子民之所以累人,「是因為他們總是要求具體的事,或許會作出錯誤的請求,而牧者必須事事照料」。當門徒們想要打發群眾自行購買食物時,耶穌卻對門徒說:「你們給他們吃的吧!」(參閱:瑪十四15-21;路九12-17;谷六35-44)此時此刻,耶穌也在要求所有牧者說:「你們給他們吃的吧!他們痛苦憂傷嗎?你們給他們安慰吧!他們迷惘徬徨嗎?你們給他們指點迷津吧!他們犯錯了嗎?你們給他們解決問題吧!」

可憐的牧者感到必須一直付出,但他們要從哪裡領受呢?教宗表示,耶穌教導我們,牧者跟耶穌從同一個泉源領受,從天父那裡、從祈禱中領受。這是耶穌試圖協助宗徒理解的「牧者的雙重親近」,好讓他們成為偉大的牧者。教宗警惕道,人們有時會犯錯,就像群眾有意強迫耶穌為王那樣,因此耶穌退避到山裡。事實上,「牧者的權力在於服務,除此之外別無其它權力。牧者一旦在其它權力方面犯錯,就會摧毀聖召,成了牧靈事業的管理員,不再是牧者」。

教宗最後邀請眾人為教會的牧者祈禱,求上主不停地與他們交談,因為上主深愛著他們。教宗說:「願上主始終與我們交談,向我們解釋許多事,尤其教導我們不怕天主子民,不怕親近人群。」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保護大地的運動應從基層興起,全球性的挑戰需攜手克勝

CNS photo/Vatican Media

「面對環境污染、大地資源遭到掠劫的問題,我們必須增進保護共同家園的意識,從基層興起民間運動。事實上,新冠疫情當前的悲慘處境展現出,唯有同心協力,照顧最弱小者,我們才能克勝全球性的挑戰。」

2020年4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提出這些觀點。教宗指出:「我們需要生態皈依和共同計劃,方能遏止大地衰竭,照料其它受造物,並培養對他人的愛與憐憫。」適逢世界地球日訂定50週年紀念,教宗暫停講解真福八端,改為反省保護受造界的課題。

教宗闡明:「大地絕非資源儲藏庫。對我們信友來說,自然界是『創世的福音』」。這是看待創世工程的新方法。我們是唯一的人類大家庭的成員,脣齒相依;我們來自塵土,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並擁有天主噓入的生命氣息。然而,由於自私的緣故,我們守護大地的責任感日益薄弱,使得自己的生命陷入危險。許多國際和地方運動團體相繼成立,旨在喚醒良知,呼籲守護大地。」

為此,教宗向它們獻上誠摯的讚賞說:「我們還需要兒女們走上街頭來教導我們簡淺明瞭的道理;也就是,我們一旦摧毀那支撐著我們的環境,就沒有未來。」

同時,教宗也鼓勵每個能貢獻微薄之力的人說:「我渴望激勵在全國和地方層級商議並組織行動。最好能集結社會各處境人民的力量,並由基層興起民間運動。這意味著在我們與人民、與近人、與赤貧者與大地之間創造和諧,而和諧乃是聖神的化工。在慶祝世界地球日的今天,我們蒙召重新發現尊重大地的神聖意義,因為大地不只是我們的家園,更是天主的家園。由此遂激發出我們生活在神聖大地之上的意識。」

「在創世之初,天主看到所造的一切,樣樣都認為「好」(參閱:創一31)。而今,在我們的摧殘蹂躪下,大地以種種天災悲劇作為回報。我要是現在問上主覺得如何,我相信祂不會說出什麼好話。」教宗提醒眾人:「是我們毀掉了上主的工程。」

接著,教宗引用了一句西班牙諺語說:「『天主總是寬恕;我們人類有時寬恕,有時不寬恕;而大地從不寬恕。』我們若是造成大地衰竭,大自然的反撲將會非常可怕。」

為此,教宗籲請眾人默觀,運用原住民善度生活的智慧。對原住民來說,「善度生活」的意義是與大地和諧共處。另外,教宗也向有權推動第15屆和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進程的人員發出呼籲,因為這兩屆會議格外重要,攸關國際社會的合作。教宗最後再次勉勵眾人,值此復活期,應讚賞大地的美妙禮物,並照顧弟兄姊妹。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歐洲祈禱,願其實現歐盟創始人團結友愛的夢想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復活期第二周 星期三 彌撒

2020年4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彌撒開始之際,教宗特別提到歐洲,他說:「在這個時期,我們彼此間和各國之間極需團結一致。今天讓我們為歐洲祈禱,願歐洲能達至這個團結,這是歐盟創始人夢想多年的弟兄友愛的團結。」

當天選讀的若望福音記述天主派遣聖子到世界上來,為叫世界藉著祂而得救(三16-21),教宗以此展開講道,表明天主的愛幾乎是一種瘋狂的愛,天父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並為我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教宗表示:「這段福音章節可說是一篇神學論述,記述了耶穌與尼苛德摩的對話,其中涵蓋了一切,包括:初傳、要理、神學反省和告誡等。我們每次閲讀此章節,都讓我們更為明瞭天主的啟示,以及更接近救恩奧跡。」

隨後,教宗針對當天福音的內容提出了兩大重點。

第一點是攸關天主愛的啟示。

教宗說:「就如一位聖人所說的,天主的愛是瘋狂的。『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天主賜給我們祂的獨生子,派遣祂來,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這是天主對世人的愛。我們每次注視十字架,都能找到這愛。十字架正是天主聖愛的一本偉大著作,是天主愛的表達。」

教宗接著表示:「有許多基督徒花上很長的時間注視十字架。他們在那裡找到了一切,聖神讓他們明瞭在十字架上蘊藏著一切的知識,那裡有天主的愛以及基督信仰的智慧。要在靜默中注視十字架,注視耶穌的傷痕和祂的聖心。讓我們一起注視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天主子,祂為了愛貶抑自己。」

教宗接著提到當天福音中的第二個重點:「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若三19)

教宗指出:「許多時候我們無法在光明中生活,因為已經習慣活在黑暗裡。光明令人感到眩目,無法看到事物,我們就像是“蝙蝠”一樣的人,只在黑暗中行走。當我們處在罪惡中時,我們也是處於這種狀態:忍受不了光明。活在黑暗之中讓我們感到更舒服,光明會猛烈拍打我們,讓我們看到自己不願意見到的事物。可怕的是,心靈的眼目若是習慣了在黑暗之中,就會忽視光明本身。腐敗之人不知道光明是什麽,因為他們不認識光明。當我們處在罪惡、遠離上主的狀態時,我們就成為了瞎子,在黑暗中感覺會更好,就這樣繼續前行。」

教宗說道:「讓我們允許天主的愛進入心中,讓耶穌帶來的光明和聖神的光明進入我們内,幫助我們以天主的真光看清事物。」

結束講道前,教宗再次提醒當天的兩個重點,也就是「天主在基督和十字架内的愛;在日常生活中的愛」,並邀請信友每天反問自己:「我在光明中還是在黑暗中行走?我是天主的子女或是淪落成了一隻『可憐的蝙蝠』?」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