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會見新加坡青年:你們要有勇氣,走出舒適圈

圖片:Vatican Media

2024年9月13日,教宗方濟各在新加坡公教初級學院與青年進行跨宗教交談,期勉他們在不同宗教的青年之間推動團結與希望。大約600名與會者分別來自50多所學校和宗教組織。十幾名宗教領袖也出席了本次聚會。

這是青年引頸期盼的一項活動。他們以歡呼聲、歌唱聲和舞蹈,熱情迎接了教宗,其中多名表演者是殘疾人士。教宗選擇放下講稿,即席回應三名青年的提問。他們三人分別是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天主教徒,在活動開始之際做了見證,並提出了幾個疑惑向教宗請益。

躲在安逸的環境裡批評和舒適圈

這三名不同宗教的青年都提到了躲在安逸的環境裡批評的現象,請教如何才能走出舒適圈,如何才能在青年當中推動宗教交談,如何才能克服對判斷的恐懼,如何才能善用人工智能的機會並且管理隨之而來的風險。

這些話語打動了教宗方濟各,他注視著在台上坐在他身邊的青年,發自肺腑地回答說,青年很勇敢,因為他們朝著真理邁進,因為他們前行,因為他們有創意,但是青年必須提高警覺,切莫躲在安逸的環境裡批評。教宗解釋道,批評必須有建設性,否則就會招致毀滅,難以走上新的道路。批評需要勇氣,接受別人的批評也需要勇氣,「這是青年之間的誠懇對話」。

「年輕人必須有勇氣建設,有勇氣向前邁進,走出舒適圈。一個選擇總是過著安逸生活的青年,就是一個發胖的青年。你們笑了!但他不是肚子發福,而是頭腦變得遲鈍。所以,我告訴年輕人,你們要冒險、要走出去,不要害怕。恐懼是一種獨裁的態度,會使你們裹足不前。」

懂得承認錯誤

教宗表示,重要的是,犯錯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接著,教宗邀請在場眾人思考,以下兩種情況哪一個更糟糕:一種是因為邁上了旅途,所以犯錯;另一種是因為把自己關在家裡,所以就不會犯錯。

教宗說:「一個不去冒險、害怕犯錯的青年,就會未老先衰,明白嗎?」

不可變成媒體的奴隸

在青年的提問下,教宗談起他很關心的一個議題,即媒體的使用。教宗稱不使用媒體的人是「封閉」的青年,相反地,受到媒體奴役的青年,則是「迷惘」的青年。

「所有青年都必須使用媒體,但是要善用媒體,讓媒體幫助我們前行,而不是讓媒體把我們變成奴隸。你們同不同意?」

所有宗教都通往天主

教宗讚許青年推動宗教交談的能力,指出「所有宗教都是通往天主的道路」,沒有誰比誰更重要。不同宗教「就像不同語言、不同方言那樣,都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天主是所有人的天主。正如天主是所有人的天主,我們人人都是天主的兒女」。

以對話抵拒霸凌

青年時代是充滿勇氣的時期。教宗表示,為了開啟對話,需要有勇氣和尊重。這一切在應付嚴重的霸凌現象方面,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無論是言語霸凌還是肢體霸凌,霸凌始終是以強欺弱,比方說:對殘疾兒童的霸凌。

「正如我們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們必須尊重其他人的殘缺,這很重要。我為什麼談這點呢?因為克服這些情況有益於你們所做的跨宗教交談,因為跨宗教交談的建設有賴於對他人的尊重。這十分重要。」

獨裁的人切斷對話

教宗引用一名見證青年的話,鼓勵所有青年「竭盡所能保持勇敢的態度,促進青年能有一個進入和交談的空間」,因為他們的對話開啟旅途、開闢道路。

「你們如果從年輕就開始對話,那麼長大成人以後會有更多的對話,以公民、以政治人士的身份對話。我想告訴你們一個歷史事實:歷史上每一個獨裁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切斷對話。」

教宗誇讚新加坡青年「勇敢,幾乎是厚臉皮」,並期許他們「懷著理想」前行,不要走回頭路。

「你們要大膽冒險!否則就會長出大肚腩!願天主降福你們,請為我祈禱,我也為你們祈禱。現在讓我們在靜默中做件事,我們靜靜地彼此代禱。求天主降福我們大家。再過一些時間,你們就不再是青年了,你們將成為大人,也會當祖父母,你們要將這些事傳授給孩子。」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勉勵相遇學校青年:抵拒戰爭,與朋友討論使人成長

圖片:Vatican Media

「在我們之間進行戰爭始終是個挫敗;相反地,討論使我們成長。」這是教宗方濟各於2024年9月4日在雅加達向青年傳遞的訊息重點。當天傍晚,教宗探訪青年之家(Grha Pemuda),那是相遇學校在東南亞開設的首個校址。藉著教宗的到訪,這個新場所正式啟用。

訪問青年之家

教宗於晚上6點多抵達青年之家時,夜幕已然低垂。青年之家距離主教座堂約有6百米,教宗坐著輪椅,在相遇學校主席德爾科拉爾(José María del Corral)的陪同下來到目的地。沿途100名雅加達總教區的孩童向教宗熱情致意。

進入青年之家的庭院,兩名孩童在那裡恭候教宗,呈上禮物,其他人則在青年樂團的伴奏下引吭高歌。教宗先是前往三樓的聖瑪弟亞和聖達陡廳,在那裡會見相遇學校拍攝項目(Scholas Aldeas)的參與者。隨後,教宗來到聖雅各伯廳,與相遇學校理事會私下見面。

與相遇學校青年交談

然後,教宗一進入四樓,就受到印尼相遇學校200名青年的熱烈歡迎。他們與來自其他亞洲國家的客人一起坐在地上,以右手拍打自己左胸心臟的位置,對教宗表達敬意,教宗也以同樣的動作回應他們。

接著,教宗進入《心的多面體》這個集體創作的藝術品裡面。投入其創作的人數共有1500人,包括雅加達教育計劃的青年、巴厘島等地工作坊的學員,以及三所監獄的服刑人。這個藝術品揉合了貢獻者們的個人物品,它是個珍藏回憶的神聖空間,同時也象徵了共享的團體。它的每一面都講述了參與者的經歷,並結合教育、藝術和科技,傳達出印尼的國家口號:異中求同(Bhinneka Tunggal Ika)。一名印尼少女為教宗解釋作品後,教宗以他的訊息完成了這個藝術創作,並贈送給這名少女一個漫畫人物瑪法達(Mafalda)的玩偶。

穆斯林老師也作見證

在寬敞的大廳裡,教宗身後的牆滿是紅樹林植物,象徵了對生態系統的保護。教宗細心聆聽每一個見證者的話。

第一個作見證的是相遇學校志願者安娜(Anna)。戴著頭巾的她是一名穆斯林母親,在大學教書。安娜表示,她對相遇學校感到親切,因為她熱愛教育。她此刻深受感動,因為她從主教座堂的角度看到了清真寺、一個她學習包容的地方。

年輕小夥子布萊恩(Bryan)穿著相遇學校的白色上衣。他分享道:「我們大家與其他宗教或信仰的人都是朋友。」他講述了自己遭遇歧視和網絡霸凌的負面經驗,教宗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因為他說出了現實世界的具體情況,而人們有時會失去具體感。

教宗提出三個層面:我們心中的想法、我們說出的話語,以及我們所處的現實。危險在於變得像是「精神分裂」一樣:「一個人的想法與他的話語和現實互不相干,沒有一致性。反之,一個成熟的人在思想、話語和現況方面協調一致」。

克莉絲蒂:在遍地衝突的世界,如何教導和平?

克莉絲蒂(Christine)也是個身穿白色上衣的相遇學校成員。她向教宗透露了她曾經遭受霸凌的痛苦,說:「差異製造分裂、引發衝突,往往導致毀滅」,即使在家庭裡也不例外。但是在相遇學校「我們學會了這些差異不是一件壞事,反倒有其獨特之美。我們學會了調和彼此的差異,建立團結的聯繫,明白差異不是毀滅的進程,卻是邁向團結的步伐」。她向教宗請教:在衝突比比皆是的今天,如何教導和平?

在戰爭或擁抱之間做選擇

教宗回答說:「生活必須在差異中度過。假如我們每個人都一模一樣,會是多麽枯燥乏味啊!」教宗讚許克莉絲蒂的勇氣,並表示在差異中,要麼發生衝突,要麼進行對話。「如果兩個國家有所不同,我該怎麼辦?對話或作戰?想把一切握在手中的慾望,會引起戰爭。正確答案是要並肩同行」。

我們要在「發動戰爭、互相侮辱」,或者「伸手、擁抱、友愛的政策」之間做選擇。教宗表明,有時候,「我們必須彼此討論,但要像兄弟那樣商量,才能推進和平的道路」。製造戰爭、爭執不休是很糟糕的事,而跟朋友那樣有商有量、交換意見,則是一件好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之間的戰爭始終是個挫敗,與朋友一起討論則會使我們成長。」

互贈禮物和種樹

在互贈禮物的環節,教宗收到了一些參與《心的多面體》項目的服刑青年親手縫製的彌撒用領帶。教宗則留給相遇學校一幅《科爾孫聖母像》,這幅畫作在俄羅斯10月革命前,一直放在克林姆林宮的聖母安眠堂。

教宗最後與印尼環境部長盧胡特(Luhut)一起象徵性地種下了一株紅樹林植物,以紀念這次歷史性的聚會,並啟動一個有關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的項目。

教宗降福在場眾人後,晚上7點45分離開青年之家。在返回聖座使館的途中,他多次停下來問候沿途等候他的眾多印尼人,特別是孩童。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致函青年:你們要善用社交媒體,但不可陷在虛擬生活中

圖片:Vatican Media

「你們應當是希望的攜帶者、橋樑的建設者,要善用一切可用的工具在世界上撒播良善與愛的種子。」教宗方濟各回覆羅馬尼亞雅西教區的青年時如此寫道,他們的信函於5月中旬通過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寄送給教宗。帕羅林樞機應帕烏萊茨(Iosif Păuleț)主教的邀請,5月18日至19日參加了在雅西教區舉行的青年聚會。

教宗在信函中,鼓勵青年善用社交網絡,以勇氣和創意「傳播他們建立的價值觀:友誼、和平、不同種族和文化之間的對話、家庭和基督信仰價值」。教宗也勸勉他們要小心,不可成為手機的奴隸,不可受困於虛擬生活中、罔顧現實生活。

「你們要走出去,去與人們相遇,聆聽他們的故事,注視你們的弟兄姐妹的眼睛。真正的財富是在每天經歷的人際關係中,在直接和真誠的接觸中。」此外,教宗邀請他們參加將於9月在布拉索夫地區舉行的全國青年聚會。他寫說:「這將是一個在信仰上共同成長、分享經驗和加強你們的基督信仰旅程的寶貴機會」。

最後,教宗請青年不要忘記為他祈禱。「你們的精神支持是一份無價的禮物,有助於我為教會和人類服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接見阿根廷青年:在世青節一起高舉「友愛之盃」

圖片:Vatican Media

「你們如同瑪利亞那樣起身並急速啟程,去與他人相遇。」教宗方濟各7月16日在梵蒂岡接見40多名從阿根廷科爾多瓦前往里斯本世青節的青年時,以這番話勉勵他們,呼應本屆世青節的主題: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這些阿根廷青年與世界各地其他青年一樣,每個人各有特色,卻都穿著同一款上衣、一款「信德與愛德的上衣,愛天主也愛弟兄姊妹」。

在里斯本「世界盃」,人人都是贏家

教宗用足球賽的圖像來闡述這些青年即將要活出的經驗:「你們是否意識到自己正在為一場『世界盃』做準備?」里斯本「世界盃」是充滿友誼的聚會,人人都是贏家。

「這是因為,當我們走出自我,與他人相遇,當我們彼此分享,意即當我們付出我們所擁有的並樂於接受他人提供給我們的,當我們不拒絕任何一個人時,我們每個人就都是贏家,我們可以一起高舉『友愛之盃』。我們的時代多麼需要它!」

為其他許多迷惘青年作見證

我們很多基督徒前輩樹立了榜樣,在羅馬留下他們的足跡,告訴我們為耶穌的球賽要踢到最後一刻,不可分心,以及為了贏得球賽,必須「團隊合作」。世界青年節這場「世界盃」,為青年將是一次大好機會,讓他們能因眾多不同的面容、文化和經驗而變得更加充實。

「更重要的是,你們將會深深感受到耶穌的期許:願我們合而為一,好叫世界相信(參閱:若十七21)。在其他許多找不到生命意義或迷失前行方向的青年面前,這將有助於你們為福音的喜樂作出見證。」

教宗最後說:「我祝你們踢一場漂亮的球賽。⋯⋯我們里斯本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迎向里斯本世青節,青年表達興奮之情

圖片:lisboa2023.org

普世青年節不是純粹的旅行,而是一趟朝聖、與不同背景的青年的真實相遇。在迎向第37屆普世青年節之際,三名青年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吐露了他們的心聲。

現年22歲的意大利米蘭青年亞歷山大(Alessandro)表示,他去年走了聖雅各伯朝聖之路後,決定要參加本屆葡萄牙世青節,因為他總是期待能沉浸在友誼和分享的氣氛中,不僅是與三五知己,也與旅途中遇到的人培養友誼、互相分享。

意大利蒙扎的女青年瓦尼莎(Vanessa)在堂區很活躍,但她透露了她很傷心看到有些青年之所以接近教會團體,只是為了拿學分,而非出於真心感興趣。瓦尼莎為這現象感到難過,因為對她來說,教會洋溢著喜樂,而且正是這份喜樂促使她的信仰成長。她渴望在世青節也能體驗到喜樂。

阿根廷女青年奧斯定納(Agustina)是世青節的義工。對她來說,參與這件盛事,意味著能感受到教會的普世性、一個親如家人的教會大家庭。奧斯定納解釋道,她投入志願工作,起初主要是為了參與大會並服務外地青年,後來她發現教會是個全球大家庭。為奧斯定納來說,這是個「改變生命」的重要經驗。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鼓勵匈牙利青年人:要在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標

圖片:Vatican Media

「全力追求人生的宏偉目標!然後通過與耶穌對話來訓練自己,祂是最好的教練。」在對匈牙利牧靈訪問第二天的最後一項公開活動中,教宗方濟各鼓勵青年人在他們的生活中「追求更高的目標」,克服他們的恐懼,向前邁進,始終與他們最好的朋友和兄弟——耶穌對話。

這次活動有大約1萬2千人參加,由匈牙利青年牧靈負責人費倫茨·帕蘭基(Ferenc Palánki)主教主持,四位年輕人發言:兩名高中生貝爾塔蘭(Bertalan)和多拉(Dóra),一名年輕的希臘禮天主教徒托多(Tódor)和一名大學生克里斯蒂娜(Krisztina)。

誰敢贏

教宗方濟各從第一個見證談起,提醒在場的人「耶穌希望我們在生活中成就大事,永遠不會輕視我們的期望。

教宗說:「耶穌不希望我們成為懶散的‘沙發土豆’;祂不希望我們沉默和膽怯;相反,祂希望我們充滿活力、積極、勇於擔當。耶穌會贊同你們的一句諺語,我希望我發音正確:Aki mer az nyer(那些敢做的人,贏得了獎賞)。」

教宗問道:「但是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取勝呢?」他說:「就像在體育運動中一樣,有兩個基本步驟。第一步是追求更高的目標,善用我們的才能,將我們的才能投入生活的偉大目標。我們通過為他人服務,而不是踐踏他人來成就大事!」

與耶穌對話

「第二步是通過與耶穌對話來訓練自己,祂是最好的教練。事實上,耶穌鼓勵你,相信你並不斷邀請你成為團隊的一員,與他人一起在教會、團體中,與他人分享你的經歷。」

教宗接著指出:「訓練的另一個重要元素是靜默,克里斯蒂娜的見證提到這一點。在一個要求我們必須快速、高效、幾乎像機器一樣完美的信息爆炸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停下來,填滿我們的油箱,給電池充電,但不要沉溺於情緒化或憂慮的煩惱。」

教宗解釋道:「靜默並不意味著把眼睛緊盯在手機上,或者沉迷於社交媒體,而是我們培養良好關係的土壤。靜默讓我們將自己的感受交給耶穌……,分享我們的困難,回憶我們的朋友,為他們祈禱。」

「因此,靜默是通往祈禱之門,這是一種與耶穌對話,我們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脆弱,不掩飾或偽裝任何事。祈禱並不無聊,它是與基督的相遇。」

上主想要真實的人

「事實上,福音告訴我們,上主並不是用非凡之人來完成偉大事情的,而是用普通的人。」教宗指出:「那些依靠自己的能力,總是急於在別人面前表現良好的人,將天主拒之門外。耶穌愛你們原本的自己。」

通過為他人服務,幫助世界和平共處

教宗方濟各接著反思了年輕的希臘禮天主教徒托多的話,在他的見證中提到,對使命的熱情「可能會因為生活在安全和舒適中而變得遲鈍,而在我們不遠的地方,戰爭和苦難是日常現實」。教宗評論說:「這是真正的挑戰:我們要克制我們的生活,通過慷慨無私地為他人服務,幫助我們的世界實現和平,正如耶穌教導我們的那樣。」

信仰始於給予

「信仰始於自由地、熱情地、慷慨地給予,克服我們的恐懼,勇往直前!」教宗方濟各在他的講話結束時如此強調,他回顧了若望福音中五餅二魚的奇跡,其中一位年輕人將他所擁有的少許麵包和魚與耶穌分享,以餵養眾多的人。

教宗說:「我們必須學會把事情交給耶穌。你們每個人對耶穌來說都很寶貴,對我也是如此!請記住,沒有人能在教會和世界的歷史中取代你們的位置,沒有人能做到只有你們才能做的事情。」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專頁

匈牙利青年翹首以待教宗的到訪

天主教匈牙利全國牧靈學院院長法布里(Kornél Fábry)神父 (圖片:Vatican Media)

「我們正在努力本著友愛和祈禱的精神更好地準備這次訪問。」這是天主教匈牙利全國牧靈學院院長法布里(Kornél Fábry)神父就教宗方濟各出訪該國,近日接受梵蒂岡新聞網的採訪所強調的,他曾擔任2021年9月在匈牙利舉行的第52屆國際聖體大會秘書長。他解釋說:「這次教宗的到訪不會像在國際聖體大會上那樣,他只會見主教和宗教領袖,而也要與神父、修生,以及堂區的教友會面。特別是要與年輕人在一個擁有一萬多個座位的體育場會面,把他的慈愛關懷送達殘障人士和難民。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烏克蘭人,去年有超過一百萬烏克蘭人來到匈牙利。」

在提到青年與教宗的會面,這位天主教匈牙利全國牧靈事務負責人解釋道:「申請來體育場與教宗會面的人數已經超過座位數,達到11,000人。申請者許多來自堂區,也有來自大學,而不僅來自天主教大學。教宗將與青年舉行兩次會晤:在體育場與青年會面,最後一天與文化界和大學的青年會面。很多青年願與教宗一起祈禱。」

教宗這次訪問匈牙利的徽標的中心元素是「橋」,它是布達佩斯的象徵。這橋樑讓人團結起來進行對話,是教宗方濟各向青年和年長者發出的邀請。法布里神父表示:「在我們的教會中,我們鼓勵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對話,例如在禮儀中。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能聽最現代通俗的歌曲。有一項牧靈的職責:就是促進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團結。在我之前服務的堂區,每次為家庭舉辦的節日慶祝,都包括祖父母在內。傾聽、接納他們很重要,他們是我們的表樣!在我們這個時代,網絡世界似乎與年長者很遙遠,我經常看到的是孫輩們教他們的祖父母如何使用聊天工具和互聯網。這很好,我們攜手並肩向前走。」

隨後,法布里神父特別談及匈牙利天主教會在衛生醫療方面的牧靈工作非常廣泛,他舉例說,在布達佩斯總教區,有神父負責幫助盲人參加禮儀。

最後,他說道:「我認為組織特殊具體活動非常重要。我想到的是專門為殘障人士舉行的彌撒,他們是教會的財富。教宗與這些(殘障)孩子們的會面非常重要,教宗將私下與(殘障)孩子們及他們的父母會面。他願花一些時間和他們在一起,並鼓勵他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閱覽更多資訊

教宗方濟各在剛果金沙薩體育場會見青年和要理教員

圖片:Vatican Media

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體育場(Martyr’s Stadium)2月2日上午人潮洶湧,許多雙手高舉向天,人們以如雷貫耳的歡呼聲向教宗方濟各致敬。超過6.5萬名青年和要理教員湧入這座體育場,以音樂、以掌聲、以五顏六色的旗幟,迎接教宗方濟各的到來。教宗用五根手指頭做比喻,囑咐他們五件事:祈禱、團體、誠實、寬恕和服務。

教宗首先邀請他們跟旁邊的人牽起手,感受到大家同屬於「唯一的教會」。為了建設和平,為了讓剛果民主共和國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宗說:「願你們的國家因著你們,再次成為兄弟友愛的花園、非洲和平與自由的心臟!」「年輕人,這個國家所欠缺的和平,能在你們的手中實現。」

接著,教宗把五根手指頭與建設和平未來的五大要素連結在一起:大拇指代表祈禱,食指代表團體,中指代表誠實,無名指代表寬恕,小指代表服務。

祈禱

教宗解釋道,祈禱是最強大的武器,始終創造新的機遇,有助於克服恐懼。祈禱提醒我們,光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無法成就事情。誰如果自以為無所不能,他肯定會失敗,因為「他有如一顆失去根基的樹:縱使高大強健,卻無法站穩矗立」。「這便是為什麼需要扎根於祈禱、扎根於聆聽天主聖言,從而每天更深入地成長,結出果實,把我們吸入的汙染物轉化成維繫生命的氧氣。為了做到這點,每棵樹都需要一個簡單而關鍵的元素:水。祈禱就是『心靈的水』。」

團體

談到食指,教宗強調了團體的重要性,邀請眾人增進團體共融,好能變得更幸福、不孤獨。教宗表示,孤獨和封閉會摧毀青年。自私自利的選擇會給心靈留下巨大的空洞。對教會和對國家而言,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且肩負責任的。

教宗由此鼓勵他們警惕「凡事只為自己的地區和部落著想的誘惑」。為了打造不一樣的世界,天主所指的道路是要經由他人、經由團體而來。這意味著成為教會:帶著微笑、懷著友誼親近受苦的人、孤獨的人,以及遭到忽略的人,感受到自己對他人負有責任,意識到自己是一張很大的友愛之網的一部分,屬於更廣大的歷史,而且蒙召在這歷史裡當主人翁。

教宗念及在世界各地藉由互聯網緊密相連的青年,說道:「虛擬世界仍有所不足。我們不能滿足於跟遠方的人,或甚至是虛假的人互動。生活不是用手指頭去觸控屏幕。看到青年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手機上,這令人多麽傷心。⋯⋯沒有任何事物、沒有任何人能取代『同在』的力量、眼神的光芒,以及分享的快樂!」

誠實

第三個要素、誠實,也是為基督做見證的必要條件。教宗闡明:「基督徒不能不誠實,否則他就違背了自己的身份。」與誠實相反的是腐敗的毒瘤。教宗以聖保祿宗徒的話,勉勵說:「你不可為惡所勝,反應以善勝惡。」(羅十二21)

教宗有感而發地說:「有些人很優秀、很聰明,卻腐敗。一個腐敗的人誠不誠實?我問你們:他誠實,或者不誠實?不誠實。」教宗此言一出,在場眾人齊聲高呼:「不要再有腐敗!」

為了避免腐敗,除了雙手以外,心靈也要保持潔淨。教宗告誡道:「如果有人遞給你一個袋子,對你許諾好處跟財富,你不要掉入陷阱,不要受騙上當。⋯⋯你不可為惡所勝。」

寬恕

無名指是戴婚戒的指頭,也是最難豎起的指頭。它是最脆弱的,同時也體現出「人生遠大的目標通過脆弱而來」。教宗表示,在脆弱中,幫助人們向前邁進、重新開始的力量,乃是寬恕。「這並不意味著遺忘過去,而是不因為那可能一再發生的事實而聽天由命。」為此,教宗邀請在場眾人靜默一分鐘,寬恕那些曾經冒犯過我們的人。

服務

小指頭的意義在於服務。教宗指出,謙遜渺小的人吸引天主。「對耶穌來說,服務是改變世界的力量」。說到這裡,教宗向要理教員表示感謝,並期勉他們,說:「服務的人應當謙遜渺小。」

教宗最後鼓勵所有的人「絕對不要氣餒」。「你們垂頭喪氣時,要拿起福音書,耶穌將賜給你們力量」。這個熱鬧歡騰的聚會,以教宗對所有剛果青年的降福劃下句點。教宗懇求上主賜給剛果青年前行的力量。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
教宗方濟各剛果及南蘇丹
使徒之旅資訊

教宗問候世青節青年:你們要心胸開闊、擁抱願景

圖片:lisboa2023.org

下屆世界青年節將於今年8月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教宗在一段簡短視頻中問候那些準備參加世青節的青年。教宗首先是對報名人數感到驚訝,他明確指出:離世青節還有6個多月,就已經有40萬人報名。其次,教宗也很高興看到如此多的青年在準備參加8月1日至6日於里斯本舉行的這一盛事,因為他們需要「參與」。

教宗說:「有人會說:『我去是為了旅遊。』但是青年來到這裡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渴望參與、分享、講述他的經驗,以及吸取他人的經驗。他對願景有所渴求。」

「願景」這個關鍵詞是教宗給的第一個指示。他說:「在本屆世青節中,你們要學會一直注視遠方,始終看得更遠。不要在你們的生命前修築高牆。高牆會封閉你,願景會使你成長!要一直用眼睛和心靈注視願景!你們要敞開心扉!向其它文化、向其他參加世青節的青年開放。」

教宗最後在視頻訊息向那些「這麼早」就已報名的人表示感謝。他希望其他人也要以這些人為榜樣。教宗最後說:「你們要牢記:不要高牆,卻要願景!」

按此閱讀英語報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在巴林與青年相聚:我們需要你們!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在巴林鼓勵青年「絕不要失去那份夢想遠大、活出圓滿生命的勇氣」。這個以歌聲和舞蹈點綴的聚會於11月5日週六下午在巴林阿瓦利聖心學校舉行。

教宗先是聆聽了三名青年的見證,然後提出「三個小小的邀請」,即:擁抱關懷的文化、撒播友愛的種子,以及勇於在人生中作抉擇。教宗表明,他之所以提出這些邀請,是為了「關心、支持並鼓勵」青年。

談到關懷的文化,教宗闡明,「關懷意味著培養同理心的內在態度」,從而關心他人和他人的益處。對於時常自我封閉的當代世界來說,關懷的文化可以成為一個「轉折點」或「解藥」。教宗提醒,為了關懷他人,首先要關心自己,聆聽自己的心聲,並且要與天主交談,向天主傾訴日常生活的喜樂與悲傷。

一旦學會擁抱關懷的文化,我們就能促使友愛的種子發芽茁壯。這便是教宗的第二個邀請:撒播友愛的種子。教宗提到青年阿布杜拉(Abdulla)在見證中用的「贏家」一詞,期勉年輕人「努力成為友愛的贏家」。如此一來,青年將能「建設未來,因為只有秉持友愛的精神,我們的世界才有未來」。此外,教宗也勉勵青年建立關係,特別是與天主的關係。這讓我們更容易在他人身上看見天主。

第三個邀請是要勇於在人生中作抉擇。教宗表示,「作出好的決定,涉及到學習如何權衡不同的選項,然後選擇正確的道路」。教宗鼓勵青年「毫不畏懼地勇往直前,但是千萬不要獨自前行」。

天主始終與我們同在,我們可以「通過靜默祈禱、與天主交心的對話」來分辨天主的聲音。再者,青年應該從睿智、可靠的人那裡尋求人生建議,而非訴諸於網絡。教宗說:「我們每個人在人生路上都需要陪伴。」

接著,教宗對青年坦誠地說:「我們需要你們!需要你們的創意、夢想、勇氣、友善、微笑,以及感染人心的喜樂。」而且,年輕人「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狀態,有助於打破成規舊習。

教宗向青年保證:「教會與你們同在,而且非常需要你們每一個人。這樣我們才能洋溢青春的氣息,開闢新的道路,嘗試新的語言,變得更喜樂、更好客。」

教宗最後鼓勵青年「絕不要失去那份夢想遠大、活出圓滿生命的勇氣」。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前往

教宗方濟各巴林使徒之旅專頁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