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9月前往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作牧靈訪問

圖片:vatican.va

「我欣然宣佈,但願天主保佑,我將於今年9月12至15日在斯洛伐克進行一項牧靈訪問。」教宗方濟各7月4日主日在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們誦念《三鐘經》之後作了上述表示。他解釋說,在9月12日前往布拉迪斯拉發之前,他將於當天上午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主持國際聖體大會閉幕彌撒。

教宗說:「我衷心感謝為這次旅行正在作準備的人,並為他們祈禱。我們衆人都為這次訪問和籌備這次訪問的人祈禱。」

繼伊拉克之後,這將是教宗方濟各在2021年進行的第二次使徒之旅。他從巴格達返回羅馬途中已向隨機記者們談到布達佩斯之行,説道:「現在我必須前往匈牙利出席國際聖體大會閉幕彌撒,不是訪問這個國家,只是去參加彌撒。但布達佩斯距離布拉迪斯拉發有兩個小時的車程,為什麽不去訪問斯洛伐克呢?事情就是這樣來的。」

教宗在斯洛伐克的行程不只是訪問布拉迪斯拉發,他還要前往其它三座城市。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在一份公告中表示:「正如教宗在《三鐘經》活動中所宣佈的那樣,他應國家當局和主教團的邀請,2021年9月12日主日將在布達佩斯出席第52屆國際聖體大會閉幕彌撒;然後在9月12至15日訪問斯洛伐克,抵達布拉迪斯拉發、普雷紹夫、科希策和沙什廷。行程屆時將會公佈。」

2020年12月14日,斯洛伐克總統恰普托娃(Zuzana Čaputová)在梵蒂岡晉見教宗方濟各的機會上正式提出了這項邀請。接見之後,她向媒體表示:「教宗接受了她的邀請,但取決於疫情發展的情況和他的健康狀況。」

在教宗於7月4日親自肯定了這項訪問後,恰普托娃說:「我很高興教宗方濟各接受了邀請。我去年12月在梵蒂岡見到他時,他對我說,他很關切斯洛伐克。這句話從他計劃在斯洛伐克逗留更長的時間,便得到了證實。我認為,在這艱困時期,教宗方濟各的蒞臨對我們衆人將是修和與希望的訊息。」

匈牙利首席主教、埃斯泰爾戈姆-布達佩斯總主教埃爾多(Peter Erdö)樞機對教宗將親臨布達佩斯表達喜悅之情。他說:「我們祈願,教宗的來訪對我們來說是希望的標記,是疫情好轉的新起點。」總主教强調,「教宗願意親自前來主持閉幕彌撒,意義格外重大,因為通常都是教宗派代表出席閉幕彌撒。在上一屆的宿霧聖體大會上,教宗方濟各發表了視頻訊息。」

上一次親臨國際聖體大會閉幕彌撒的教宗是若望保祿二世,那是21年前在羅馬舉行的國際聖體大會。25年前,沃依蒂瓦也是最後一次前來匈牙利訪問的教宗,那時他去了潘農哈爾瑪和傑爾兩座城市。埃爾多總主教說:「布達佩斯只是經過的一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手術後狀況良好,能夠起床步行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接受外科手術後的恢復進程良好。他於7月4日在羅馬傑梅利綜合醫院住院接受了結腸手術。」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7月6日在一份公告中如此表示。

公告指出:「教宗方濟各夜間的休息很好,今年早上他吃了早餐,看了幾份報紙,並起來走動一下。」

布魯尼根據教宗的主治醫生的指示補充道:「術後恢復過程正常。例行檢查的結果良好。」

前一天,7月5日布魯尼在一份有關教宗身體狀況的公告中表示,教宗方濟各的狀況良好,頭腦清醒。教宗7月4日晚上在羅馬傑梅利綜合醫院接受了外科手術,

布魯尼說:「教宗整體狀況良好,頭腦清醒,且能自主呼吸。7月4日晚上進行的乙狀結腸憩室狹窄外科手術持續了約3個小時。」

關於教宗在傑梅利醫院停留時間,布魯尼表示:「預計教宗住院時間為7天,除非出現併發症。」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2021年7月祈禱意向:為社會友誼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繁體

简体

2021年7月意向

總意向:為社會友誼

願我們能在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衝突中,勇敢並熱情的建立對話與友誼。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相關資料

教宗公開接見:如果我們跟隨天主,生命中就絕無偶然的事

圖片:vatican.va

2021年6月3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的達瑪索庭院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信友們在場參加。在以聖保祿《迦拉達書》為主題的新一輪要理講授中,教宗論述了這位使徒的聖召,他從「迫害基督徒的人」成為福音的宣講者。教宗說:「天主編織我們的歷史,如果我們懷著信賴接納祂的救恩計劃,祂的恩寵就能轉變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看到新道路。」

教宗强調:「保祿宗徒寫這書信的目的是在重申福音的新意 。藉著他的宣講而建立的迦拉達教會當時在内部起了爭論,有人也對他的宣講產生懷疑(參:迦一1-16)。保祿的説理並不基於他的誹謗者使用的論據,而是飛得高,如此也為我們指出在團體内部出現衝突時理應持有的態度。」

教宗解釋道:「保祿在末尾才提到爭執的核心是關於行割損禮,猶太教最重要的傳統。保祿作出 更深入的選擇,因為這關係到福音的真理和基督徒的自由。他不停留在問題的表面,不像我們經常所做的那樣,試圖立即找到解決途徑,幻想使各方達成妥協。福音卻不是這樣運作的,保祿宗徒選擇走更需要花費努力的道路。」

「事實上,保祿在信中表明他所尋求的不是人的贊同,而是天主的贊同,因為如果我還求人的歡心,我就不是基督的僕役(同上,10節)。正因為如此,他提醒迦拉達人做真正的使徒不是憑著自己的功勞,而是蒙天主的召叫。他敘述自己蒙召和皈依的經歷是與復活的主在他去大馬士革途中的顯現息息相關。」

「保祿談到,他此前强烈迫害過天主的教會,竭力想把她消滅;我在猶太教中比我本族許多同年的人更為激進,對我祖先的傳授更富熱忱(同上,13-14)。」

教宗說:「他一方面强調自己是凶猛的迫害者,另一方面則凸顯了天主對他的仁慈,讓他得以徹底轉變,以致衆人皆知。即使未親自見過他的人也知道,他過去是個迫害者,如今則宣講曾經想摧毀的信仰。」

教宗表示:「保祿是個自由的人,他自由地宣講福音,也自由地坦承自己的罪。『我曾是這樣的』,換言之,真理使内心獲得自由,這是天主的自由。重溫這段歷史,保祿充滿驚奇和感激,好似要告訴迦拉達人,除了成為宗徒外,他會成為一切。」

「的確,保祿從孩童起就被教育成無可指摘的遵守梅瑟法律的人,以後又打擊基督的門徒。但萬萬沒有想到,天主以恩寵向他啓示了死而復活的聖子,讓他在外邦人中成為祂的宣講者。」教宗感嘆道:「上主的道路難以預測!我們每天都在親身經歷著,若我們回想上主召叫我們的時刻,便尤其如此。」

教宗指出:「我們絕不可忘記天主進入我們生命的時間和方式:要將那與恩寵的相遇牢記在心思意念中,那是天主改變我們生活的相遇。在上主偉大的作為面前,我們多少次在詢問自己:『天主怎能用一個罪人、一個脆弱和軟弱的人來實現祂的旨意呢?』這絕非出於偶然,因為一切都在天主的計劃中。」

教宗最後總結道:「天主編織我們的歷史,如果我們懷著信賴回應祂的救恩計劃,我們就會有所發現。召叫總是帶來一項我們要履行的使命;因此我們應邀認真地做好準備,曉得是天主在邀請我們並以祂的恩寵來扶助。我們要讓這個意識來引領自己:恩寵轉變人的生命,使這生命堪當為福音服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效法伯多祿和保祿,做自由和謙卑的人

圖片: vatican.va

2021年6月2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中央大祭台主持隆重彌撒,慶祝聖伯多祿及聖保祿宗徒瞻禮。在遵守衛生安全的規範下,衆多信友、主教和樞機參禮,由加采東都主教厄瑪奴耳率領的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代表團也在場,每年這個代表團都在這個機會上前來羅馬參加慶祝大典。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提到兩位宗徒的見證,指出:「在他們的歷史中沒有將他們的才幹置於中心,而是與基督的相遇改變了他們的生命。他們體驗了使他們獲得痊癒和自由的愛,因此成為使徒和幫助他人獲得釋放的司祭。教會需要的正是獲得自由,我們總是需要獲得釋放,因為唯有自由的教會才是令人相信的教會。」

教宗强調:「伯多祿和保祿是自由的人,因為他們獲得了自由。伯多祿是加里肋亞的漁夫,他首先因耶穌無條件的愛,從感到不適合及失敗的苦楚中釋放出來。」

「他雖然是老練的漁夫,也多次在深夜中體嘗到一無所獲的失敗苦味,在空網面前試圖放棄;雖然剛烈和衝動,卻經常被嚇住;雖然是上主的熱心門徒,卻不斷依循塵世的邏輯來推理,無法理解和接納基督的十字架的意涵;雖然說準備為耶穌捨棄生命,卻一聽到自己被懷疑是祂的門徒,就出於害怕而背叛了老師。」

「儘管如此,耶穌還是不求回報地愛了他,將賭注壓在他身上。耶穌鼓勵他不要屈服,再次把網撒在海裡,鼓勵他在水上行走、勇敢地注視自己的軟弱、在十字架的路上跟隨祂、為弟兄們捨命,以及牧放祂的羊群。就這樣,伯多祿“掙脫了恐懼,以及只依靠人性安全和為世俗操勞的心態。」

「耶穌賦予伯多祿勇氣,使他敢於為一切而冒險,並且樂於做漁人的漁夫。耶穌特別召喚他堅固眾弟兄的信德,因此伯多祿的經歷是一段開放、獲得自由、折斷枷鎖,以及走出緊閉的監獄的歷史,如同以色列子民脫離埃及奴役的重軛那樣。」教宗說:「伯多祿經歷了逾越,上主使他擺脫了禁錮。」

「同樣,保祿宗徒也體驗了基督使他獲得的自由。他被奴役的狀況更為沉重,那是他的自我、固執於傳統和瘋狂迫害基督徒的宗教熱忱。」教宗說:「保祿是個粗暴的人,基督使他獲得釋放。」

「在形式上奉行宗教和拔出利劍來維護傳統,不僅無法使他向愛天主和愛弟兄開放,反而令他變得强硬。他是個基要主義者。天主將他由此解救出來;天主卻未使他免去諸多軟弱和困境:使徒工作的辛勞、身體上的病痛、遭受暴行和迫害,以及遇到翻船和飢渴,這些使他的福傳使命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教宗說:「如同伯多祿那樣,我們必須在有時我們的挫折面前掙脫失敗感;從令我們無法行動和膽怯的恐懼中釋放出來,切莫封閉在我們的安全感和喪失先知性勇氣的狀況。如同保祿那樣,我們必須脫離外表的偽善,不以俗世的力量,卻以給天主騰出空間的軟弱來使自己立足;擺脫使我們變得僵化和固執的宗教儀式,從與權勢的曖昧關係和生怕不被瞭解和受攻擊的憂慮中釋放出來。」

最後,教宗將他的思緒轉向將要領受羊毛肩帶的總主教們。他說:「這個與伯多祿合一的標記提醒牧者的使命是為羊群捨去性命。」然後他問候了巴爾多祿茂一世派遣的大公宗主教代表團,説道:「基督信徒分裂的惡表造成彼此的距離,在擺脫這距離的行程上,你們的光臨是我們合一的寶貴標誌。」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片: vatican.va

蜘蛛俠在梵蒂岡拜會教宗方濟各

圖片:Vatican Media

蜘蛛俠真是一位善良的超級英雄,平時在公司裡是個平凡無奇的職員,但是他一戴上頭罩、穿好蜘蛛俠的服裝,就搖身一變、成為陪伴住院病童的開心果。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23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蜘蛛俠不僅獻給教宗方濟各一個超級英雄的頭罩,還向教宗「揭露」了自己的身份。他是今年28歲的維拉狄塔(Mattia Villardita),他的下一個任務是前往杰梅利綜合醫院的兒科病房。這是意大利駐梵蒂岡公共安全監察局推動的活動,意大利國家警察樂隊也參與其中。維拉狄塔說:「真正的超級英雄是那些受苦的孩童和家屬,他們懷著無比的希望努力奮戰。」

維拉狄塔將自身的經歷娓娓道來。他說:「我穿上蜘蛛俠的服裝,是為了讓住院的病童能展露笑顏:我這麼做,是因為我自己罹患了先天性疾病,19年來多次進出熱那亞兒童醫院。而我小時候獨自一人躺在病床上時,若能見到蜘蛛俠爬窗進來,我肯定會很高興。」為此,維拉狄塔「在心中」變成了蜘蛛俠,並加入了「醫院走道的超級英雄」協會。他解釋說:「我們是一群投身於志願服務的青年,恰好穿著『英雄』的服裝,帶給兒科病房一些輕鬆歡快的時刻。四年前的聖誕節,我第一次戴上這頭罩:當時我必須送一台電腦到醫院,於是我創造了某種方式來逗樂那些跟我小時候處境一樣的孩子。」

即使是在封城時期,這位蜘蛛俠依然善盡職責。維拉狄塔表示:「我不能親自探病的那段期間,我打了超過1400通視頻電話。」維拉狄塔關切病童的情況,與他們的父母親保持聯繫,就算他們出院回家也不例外。這位蜘蛛俠說:「我們舉辦驚喜派對,或者採用更簡單的方式,送個披薩上門。」

圖片:Vatican Media

去年,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向維拉狄塔授予了榮譽獎章,理由是「他為了別人的益處做出富有想像力的創舉,在減輕最年幼的住院病童的痛苦方面貢獻良多。超級英雄的最完美定義,或許就是試圖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晉見教宗後,這位蜘蛛俠於當天下午前往杰梅利醫院,探訪纖維肌痛患者和照顧他們的醫護人員和牧靈工作者。為此,教宗方濟各當天上午懷著關懷之情,向杰梅利醫院的病患和醫護人員給予鼓勵。

除此之外,教宗當天上午在公開接見活動中也問候了高齡95歲的阿爾芭(Alba)奶奶,她在孫子的陪同下,滿懷熱情地前來晉見教宗。此前,她成功抗擊了新冠疫情。她的見證是今年7月25日、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的一大亮點。

圖片: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傳播福音要求我們行走在不曾預料的道路中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聖達瑪索庭院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上週結束了一年來有關「祈禱」的系列後,他開始講解聖保祿的《迦拉達書》,從而開啓了新一輪的要理講授系列。

教宗首先概述了《迦拉達書》的主旨,教宗說:「在這封書信中,聖保祿引述了一些他的生平事略,好讓我們了解他的皈依以及將其生命奉獻於耶穌基督的抉擇。他還談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信仰主題,例如自由、恩寵和基督徒的生活方式。這些主題都觸及到當今教會生活的許多方面。」

教宗指出:「這封書信呈現的第一個特徵是聖保祿宗徒傳播福音的偉大使命,在他的傳教行程中至少兩次探訪了迦拉達人團體。雖然我們不知道聖保祿指的是哪個具體地理區域,也不能確知他寫這封書信的日期。但我們知道迦拉達人是古凱爾特人,他們定居在安納托利亞的廣闊地區,首府是安奇拉(Ancyra),即今天的土耳其首都安卡拉(Ankara)。」

「保祿只提到,由於生病,他被迫停留在那個地方(參閲迦四13)。相反,在聖路加的《宗徒大事錄》中找到了更多的靈性(精神)動機。他說:因為聖神阻止他們在亞細亞講道,他們就經過夫黎基雅和迦拉達地區,到了米息雅附近(《宗徒大事錄》十六6)。」教宗解釋:「這兩個事實並不矛盾,它們表明傳播福音的道路不總是取決於我們的意願和我們的計劃,而是願意讓自己被塑造並遵循那從未預料到的道路。結果是,不知疲倦地傳播福音的聖保祿在迦拉達地區成功地建立起一些小團體。」

接著,教宗講到聖保祿的牧靈關懷:「他在建立教會團體後,發現一些來自猶太教教的基督徒開始散播與宗徒教導相反的理論。這些保祿的反對者,堅持異教徒(非基督徒)必須接受割損禮並以梅瑟的法律為生活的準則。因此,迦拉達人必須放棄他們的文化身份,服從猶太人的法規和習俗。他們認為保祿不是真正的宗徒,因此沒有絲毫傳播福音的權柄。」

教宗解釋說:「在這場危機中,迦拉達人們的心中充滿了不確定性,特別是因為他們已經明瞭並相信耶穌帶來的救恩是新生命的開始,儘管他們的歷史是與奴隸制交織在一起,也包括他們屈服在羅馬皇帝權下。」

將這種情形帶到現今,教宗強調:「福音的宣講者特別要以新的傳播方式呈現出來,作基督徒的最佳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真理的守護者,而不是基督福音的空泛宣講者。今天也是如此,人們傾向於將自己封閉在過去的傳統中而獲得某些的確定性。」

教宗指出:「聖保祿宗徒在《迦拉達人》書信中給我們的教導將幫助我們了解我們要走的路,它是釋放和被釘十字架及復活耶穌的永久常新之路。」

教宗最後總結道:「在確信天主聖神於每個時代都在教會中工作的確定中,它是通過謙卑和兄弟情誼達成的宣講之路;它是一條溫良與服從的信賴之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告訴年長者:上主打發天使來安慰處於孤獨的我們

圖片:Vatican Media

「願每個祖父母、每個長者,尤其是在我們當中最孤獨的人受到天使的來訪!如同耶穌的外祖父聖若亞敬那樣,他因膝下無子而被團體遠離,但上主卻打發天使來探望他。即使一切看似黑暗,如同這段時日的疫情那樣,上主仍繼續打發天使來安慰處於孤獨的我們,再三對我們說:『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瑪廿八20)。」

今年7月25日將是教宗方濟各欽定的首屆「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聖座新聞室6月22日公布並介紹了教宗的視頻訊息。以上這段話是教宗在訊息中表達的心願和鼓勵。今年這個節日的徽標取了喬托的壁畫《若亞敬的夢境》,畫中的天使前來探望被擋在城門外的若亞敬,好似對他說「上主垂聽了你恆心的祈禱」。

教宗對祖父母和年長者們說:「天使有時藉著我們的孫子孫女、其他親人、老友,或那些在困難時刻我們認識的人的面容出現。整個教會在你身旁,在我們身旁:她掛慮你、愛你、不願讓你陷於孤獨!」教宗也邀請他們在葡萄園的敘述中看到上主的忠信(參:瑪廿1-16)。

教宗說:「上主給我們派遣信使,在一天的每個時辰召叫工人到祂的葡萄園。祂也這樣對待了我,在我覺得到了退休年齡,已經想像無法再做許多新的事情時,受到召叫成為羅馬的主教。但上主是永生的主,從未有退休的時候。因此,祖父母和年長者的聖召在於守護根基、向青年傳遞信仰和照顧幼小。」

教宗强調:「宣講福音的使命、向子孫傳遞傳統的任務不存在退休的年齡。有些年長者可能感到精力不足、認為當習慣成了規則後,則很難以不同的方式行事,還有些人覺得已經為自己的家庭勞神操心,哪還能為更貧窮的人奉獻己力呢,或是感到孤獨如同過於沉重的巨石。」教宗則邀請他們:「向聖神的作為敞開心門,祂隨意吹拂,心想事成。」

教宗直接對祖父母和年長者們說:「需要你本著兄弟關係和社會友情,去建設明天的世界。在這新的建設中,你比其他人更能幫助立起三個支柱,即夢境、記憶和祈禱。岳厄爾先知承諾『你們的老人要看夢境,你們的青年要見神視』(三1)。」教宗問道:「若不是青年,誰能承受老人的夢境,並將其向前推進呢?」

因此,也需要年長者來見證,在經歷考驗後能以新的面貌出現。教宗由此談到第二個支柱「記憶」,指出:「青年能從戰爭的痛苦學到和平的價值,被迫移民者的經歷有助於建設一個更有人性、更能款待的世界。但沒有記憶就無法建設;沒有屋基就建不成房舍。生命的根基乃是記憶。」

建設的第三個支柱是「祈禱」,教宗提到他的前任本篤十六世,稱他是「為教會繼續不斷祈禱和效勞的年長聖者」。「這位教宗於2012年幾乎在他結束牧職時曾説:『年長者的祈禱能保護世界,可能比許多人的勞形奔波更能幫助世界。』」

教宗方濟各提到真福富高(Blessed Charles de Foucauld)的榜樣,他在阿爾及利亞度隱修的生活,雖然身處沙漠的孤獨,卻讓人看到,「為全世界的窮人代禱,真的成為普世的兄弟和姐妹是可能的」。教宗最後祈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學會向衆人,尤其向較年輕的人重複我們聽到的那句受到安慰的話:『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

教宗宣布今年七月第四主日為「世界祖父母和年長者日」

教宗方濟各:讓我們使用傳播媒體來建設和加强共同福祉

「讓我們使用我們擁有的全部工具,尤其是功能強大的媒體工具,來建設和加強共同福祉。」

2021年5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聯合國慶祝「世界新聞自由日」之際發表推文,表達了上述思想。今年「世界新聞自由日」的主題為「將信息視為公共産品」,這對全球所有國家都具有緊迫性,因為必須承認傳播系統正在影響著我們的健康、人權、民主和可持續發展。

聖座傳播部部長魯菲尼(Paolo Ruffini)向梵蒂岡電台表示,談到「將信息視為公共産品」意味著我們就是我們所傳播的事物。「人們都説信息是權力,因為我們根據所接受和所分享的信息而形成了自己的見解。如果信息沒有自由以及沒有得到核實,就會減少分享真相的公共產品。若沒有自由,自然就沒有真相,若缺乏責任,也就沒有自由。」

「説到信息是公共產品,就是說人人都以某種方式參與到使信息多元化的行動,讓信息根據共同價值、共同福祉來建立,所分享的事物依照的是真相。保障新聞自由,意即保障一個存在自由的系統。這當然也要有犯錯的自由,但那將我們聯合在一起的,是渴望把真信息的分享作為共同因素、公共產品。」

疫情使我們意識到信息也與公衆健康息息相關,因為關於疫情的正確信息也密切地關係到我們所領會該當持有的行為。在這層意義上,信息的作用是什麽?

魯菲尼部長談到,如果沒有信息該會是怎樣的情況。他說:「如果在封城時期無法進行傳播,如果未經核實的消息能四處散布,以及缺乏信息分享這屬於人類關係的範疇,情況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我們也察覺到多少虛假信息在傳播,而且面對我們每個人希望知道全部且立即得到滿足的渴望,難以引導信息流程。」

「事情並非那麽容易,因為信息為做到完整就需要時間,需要等待。信息怎樣能幫助我們走出疫情?這要回到先前的概念,健康是一個公共產品,信息也是一個公共產品。分享正確的信息和捏造虛假信息,這在數字時代該當是涉及我們每個人的一件事,不要認為別人可以代勞。這是記者們的責任,也是讀者的責任。」

教宗方濟各在今年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中强調,新聞從業人員應親自前往查看所發生事件的重要性,否則就會在信息方面「持有兩本賬簿的危險」,以富有國家為中心,將世界其它地區排除在外。

魯菲尼部長表示,這個如此全球化的世界在疫情當中顯得自相矛盾。一方面,疫情讓我們看到人類相互依存,即使那些似乎非常遙遠的人也不例外。但我們很容易只敘述自己的生活、疫情對較發展國家,或危機對我們自己國家經濟的影響。事情絕不能如此,這也需要負起責任。

「談到新聞自由,神學家潘霍華(Bonhoeffer)曾説,自由與責任是互相關聯的概念。因此,教宗在文告中邀請我們負起責任,前往無人願意去的地方查看,因為我們若不前去,就不會瞭解,若不瞭解,我們所敘述的就是虛假消息。最終,我們也會用短淺的目光看待我們所在意的事物,因為我們不能離開他人而只關係自己的事,最終這也會損害到我們自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2021年6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達瑪索庭院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例行的要理講授中,深入講解了耶穌在接受十字架苦難前的祈禱,結束了他一年來有關「祈禱」的系列要理講授。

教宗首先表示,在一系列的要理講授中,他反復講到祈禱是耶穌生命最突出的特徵之一。在耶穌的救贖使命過程中,祂與天父的對話是祂全部存在的熾熱核心。

教宗表示:「福音見證了耶穌在祂受難和死亡的時刻,祂的祈禱變得更加強烈和堅定,因而,這些耶穌生命中的重要事件構成了基督徒宣講的核心,即是教會的『初傳』(kerygma)。」教宗說:「耶穌不僅是一位照料人類苦難和疾病的博愛者,祂更勝於此;在祂内,不僅有良善而已,更有救贖,這救贖不是偶然地把我們從一個疾病或某個絕望的時刻拯救出來,而是完全的救贖、救世主的救贖、生命戰勝死亡的希望的救贖。」

教宗說:「在耶穌度過的最後一個逾越節的日子裡,我們發現耶穌全神貫注地祈禱。祂在革責瑪尼莊園激動人心的祈禱,對死亡的焦爐在侵襲祂。然而,也正是在此刻,祂轉向天父,呼喊『阿爸,父啊!』(參閲谷十四36)。『阿爸』這個詞表達了對天父的親密與信任。耶穌正是在處於深沉黑暗時刻,以這個詞度過黑暗深淵。」

「耶穌也在十字架上祈禱,祂再次呼喊了『阿爸』,祂是絕對的代禱者:為他人,為所有人,甚至為那些判祂罪的人祈禱。在十字架上,天父的恩賜得到了實現,祂獻出了祂聖子毫無保留的愛作為我們救恩的贖價。耶穌在苦難和死亡時刻的祈禱,天父以復活回應了祂的祈禱;耶穌也以非常人性化的祈禱傾吐祂内心的痛苦。祂祈禱時絲毫沒有放棄對在天大父的信賴。」

接著,教宗特別講解了若望福音第17章「大司祭的祈禱」(preghiera sacerdotale),「這個祈禱包括創造和救贖的整個計劃,就如祂的死亡和復活」(《天主教教理》第2746號)。教宗說:「《天主教教理》解釋,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個祈禱中作了總結:天主與世界;聖言與血肉;永生與時間;捨己之愛與對愛不忠之罪;當時身邊的門徒與日後因他們的宣講而信仰祂的人;被貶抑與受光榮。(參閲《天主教教理》第2748號)」

教宗解釋說:「最後晚餐廰的牆壁加寬擁抱整個世界;耶穌的目光不僅落在祂的門徒和與祂同席的人身上,而且也看到我們所有人,祂仿佛對我們說:在最後的晚餐廰和十字架上,我為你們祈禱。即使在我們最痛苦的時刻,我們也從不孤單。」

最後,教宗總結這個祈禱系列的教理講授說:「我們在耶穌與天父的對話、在聖神的共融中被接納,因此,以祈禱和生命這樣說: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亞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