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訪問羅馬聖瑪達肋納嘉諾撒堂區

(羅馬時間)2017年3月12日主日,下午4時,教宗方濟各牧靈訪問了羅馬西北郊的聖瑪達肋納嘉諾撒堂區。他與兒童和青少年親切交談,探望病人及去年領洗的嬰孩,為幾名本堂信友施行告解聖事,並主持了彌撒。

教宗一抵達聖瑪達肋納嘉諾撒堂的體育場,兒童和青少年立即歡聲雷動,引吭高歌,興高采烈地歡迎教宗。教宗與他們進行了坦率且真誠的交談,勉勵他們為別人付出,締造和平,散播愛,吵架不過夜,髒話勿出口,「絕對不可褻瀆上主」。

一名女童問教宗:「什麼令他害怕恐懼?」

教宗答道:「令他害怕的是一個人選擇作惡。他進而表明,流言蜚語比比皆是,在梵蒂岡也不例外;它們有如恐怖分子投擲的炸彈,馬上爆炸。流言蜚語會摧毀家庭、社區、堂區,摧毀一切。最嚴重的是,流言蜚語會摧毀你的心靈。」

在一名男童的提問下,教宗回憶起他人生中的諸多美好時光。比方說:他小時候跟父母親一同前去體育場,還有與朋友相聚,靜默祈禱,以及誦讀天主聖言。

教宗接著反問在場眾人是否也享受過美好的時光,所有人異口同聲地回答:「正是此時此刻。」教宗遂與他們放聲大笑。

至於科技與傳播的關係,教宗指出:「科技固然有助於傳播,但也給對話製造了不少阻礙。在今日的手機時代,最糟糕的毛病便是缺乏傾聽的能力。舉例而言,我們去探病時,不必在病人面前喋喋不休。」

教宗說:「當你去探病時,你要保持靜默,親吻病人,輕撫他,詢問他的狀況如何,然後聽他說話。病人需要發洩情緒,埋怨幾句,他也需要一語不發,卻感到有人關心他,傾聽他。語言倒是次要的。」

教宗隨後以身作則前往堂區的大廳探望病人。

教宗對他們說:「我感謝你們臨在這裡,並保證為你們祈禱。我也想簡單地告訴你們,疾病是一個十字架,你們都明白這一點。但十字架是生命的種子,若我們好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就能為許多人帶來豐沛的生命。我們現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從中獲益,日後我們在天上才會知道。我感謝你們如此忍受你們的病痛。」

教宗當天也看望了去年在該堂區領洗的嬰孩和他們的父母,格外感謝父母們辛苦地手抱幼兒,站立著迎接他。教宗對他們說:「我懇請你們為我祈禱,我需要你們的祈禱,同時我也會為你們祈禱,願這些嬰孩平安長大,成為善良的人。謝謝你們帶來生命,這很偉大!養育生命使我們極其肖似於天主:祂帶來的正是生命。」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耶穌為使我們得罪赦,而替我們成了罪

四旬期第二主日

恭讀聖瑪竇福音 17:1-9

那時候,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耶穌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忽然,梅瑟和厄里亞,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伯多祿就開口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如果你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伯多祿還在說話的時候,忽然有一片光耀的雲彩,遮蔽了他們,並且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門徒聽了,就俯伏在地,非常害怕。於是,耶穌前來,撫摩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一看,見不到任何人,只有耶穌獨自一人。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非等人子從死者中復活,你們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2017年3月12日四旬期第二主日下午,教宗方濟各下午牧靈訪問了羅馬西北郊的聖女瑪達肋納嘉諾撒堂區,並為堂區信友主持了一台彌撒。當天的彌撒福音記述耶穌顯聖容的事跡。教宗在即席講道中,談了耶穌的兩個容貌,這兩個容貌看起來似乎並不調和。

第一個容貌是耶穌在大伯爾山顯示的容貌:發光猶如太陽,極其美麗。

耶穌的另一個容貌是祂受難時的容貌:憔悴、扭曲、受盡折磨和藐視,沾滿了被荊棘茨冠割傷而淌下的鮮血。

教宗說:「耶穌為了拯救我們而自謙自卑,替我們成了罪(格後5:21)。我們習慣於講論別人的罪。我們談論別人的罪,卻不說我們自己犯的罪,我們不能這樣做。我們要注視自己的罪,而耶穌替我們成了罪。這是走向復活的道路。」

教宗邀請信眾注視救主的兩個容貌,並默觀它們,好能在生活中得到鼓舞。

他說:「願救主鼓勵我們在生活道路上前行,鼓勵我們在基督徒生活道路上向前邁進,激勵我們為自己的罪懇求寬恕,並且不要再犯罪了。願基督尤其鼓勵我們持有信心,因為如果祂替我們成了罪,那是因為祂承擔了我們的罪。祂總是樂於寬恕我們,只要我們向祂祈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感謝帶領避靜的米凱利尼神父

2017年3月10日上午,教宗和教廷各部門神長們結束了在羅馬附近阿里恰小鎮的四旬期避靜。教宗向帶領本次避靜的方濟各會士朱利奧‧米凱利尼神父表示感謝,祝他做個好會士。

教宗對他說:「首先,我感謝你的自然流露,沒有裝模作樣的面孔,非常自然,毫不做作。你帶著你生命的全部行李:研究、出版、朋友、父母、你得照顧的青年會士弟兄,一切的一切。感謝你的自然。其次,我要感謝你所付出的努力,你所做的準備。這意味著責任,認真做事。感謝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關於四旬期的避靜,教宗指出:「的確,有一座山那麼多的事情值得我們默想,但一如聖依納爵所說的:當我們在神操中遇到一件給予我們安慰或讓我們神枯的事,我們就該停下來,不急著往前走。我確信我們中每個人都遇到了一、兩件這樣的事;其餘的不要丟掉,而要留著,等下次再默想。對某些人而言,那些非常重要、有力的論述或許對他們不起作用,但一句話或一個小事卻能打動他們。」

教宗引述了西班牙偉大宣道者的一則趣聞。

「當他發表了一篇充分準備的講話後,一個公開的大罪人走到他跟前,流著眼淚要求辦告解;這人痛哭流涕,吐露了自己所犯的種種罪行。神父之前就知道這個人的生活,對他的行為大感驚訝,於是問他:『請您告訴我,您在什麼時候感受到心靈被天主觸動?是哪句話打動了您?』他答道:『當您說讓我們換個話題的時候。』有時候,簡單的話語反而比複雜的言論對我們更有幫助,上主會賜予我們每個人正確的話語。」

最後,教宗對米凱利尼神父說道:「我期望你繼續為教會、在教會內工作,無論是在聖經詮釋上,還是在教會託付於你的其它事情上。更重要的是,我祝你做個好會士。」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與教廷最後一場避靜默想:空墓與復活

2017年3月1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和教廷各部門的神長們在方濟各小兄弟會士朱利奧·米凱利尼(Giulio Michelini)神父的帶領下,進行了第九場,也是最後一場四旬期避靜默想,反省的是 「空墓與復活」(瑪28:1-20)。

《瑪竇福音》最後一章記述耶穌復活的事跡,以此揭示基督的奧跡。痛苦和受難並不是耶穌的結局,接踵而來的便是祂的復活,一個新開端。那麽,我們該如何向今天的人宣講基督呢?如何向《變形記》中所描述的那種典型人物宣講基督呢?

《變形記》是卡夫卡(Franz Kafka)撰寫的中篇小説,書中的主角格雷戈爾·薩姆撒(Gregor Samsa)一天早晨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昆蟲。他因此變得孤獨、自我封閉、焦慮,而且失去了親人的愛。米凱利尼神父邀請在場人士省思上述兩個問題,以耶穌這個人和祂的訊息作為重新啟程的起點。

「相對於歷史上的耶穌,基督的復活闡明一個真正的新意。耶穌復活後的形體已是另外一種形態,但這個新意已經提前臨在於耶穌復活前的歷史標記中。這個答案想説明什麽呢?那就是我們一聽説基督復活的消息,就應以耶穌這個人,這個先往加里肋亞去的人為起點,重新啟程,祂的訊息乃是人類獲得自由的訊息。」

耶穌的訊息可以經由兩條路抵達今日人類,就是教宗方濟各已為我們指明的兩條路:

首先是努力研讀聖經且作出新的詮釋;

其次是行愛德。

米凱利尼神父對此解釋道:「我們應努力愈加領會《新約》和《舊約》的含義,好能藉著教會生活、禮儀和彌撒講道,以及文化工作重新詮釋《聖經》。」

「另一條路則是愛德之路,我們若能打開那個關閉著格雷戈爾·薩姆撒的房間,就是走在這條路上。格雷戈爾·薩姆撒如果不是留在那個無人過問的封閉房間内,一座墳墓内,如果他得到一些人的救助,他就有可能恢復自己的人性,認出自己人體的特徵,而不是一隻昆蟲。」

米凱利尼神父提到,在《瑪竇福音》的記述中,天使把耶穌復活的消息報告給婦女們。因此,我們只談墳墓空了還不夠,還應宣告基督復活的喜訊。此外,聖史瑪竇也闡明基督復活的另一個幅度,即寬恕。復活的耶穌願意看到11位門徒,稱他們為「兄弟」,而且寬恕了他們曾遺棄自己的罪過。

耶穌在加里肋亞與門徒們會面,他們一看見耶穌就「朝拜」了祂,雖然有人還心中疑惑。但耶穌還是上前對他們說:「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

米凱利尼神父最後評論道:「天主行事的方式,祂的聖言確實能指明我們的限度,將之轉變為機遇。耶穌基督的天父透過祂的聖言和祂的聖子接近我們。的確,天主聖子在《瑪竇福音》中被稱為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祂是我們擁有的最大資源,儘管我們有疑惑且能犯罪。」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接受德國《時代》週刊訪問

德國《時代》(Die Zeit)週刊在2017年3月8日刊登了教宗方濟各的長篇訪談問,內容涉及他個人的信德考驗、司鐸聖召的危機,以及教宗本年度的國際牧靈訪問。

人們對他的期望

《時代》週刊的記者詢問教宗,人們對他的期望是否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教宗坦言道:「我不覺得自己是個特別的人。我是個罪人,是個只能量力而為的普通人。大家切莫用自己的期望來判斷我,誇大其辭;切莫忘記將一個人理想化是一種微妙的侵略形式。當有人將我理想化時,我會覺得被侵犯。」

面對他人的批評

教宗並不感到難過,並說:「我當選教宗以來,從未失去過平安。我知道有人不喜歡我的行事作風,但我諒解這一點,思考方式不計其數,這既合情合理又符合人性,這是一份財富。」

教宗個人的信德考驗

他表示自己也曾經歷黑暗的時刻,不明就裡的空洞時刻。他也曾因自己的罪過而對天主生氣,陷入困境。然而,上主更愛罪人,而且危機有助於增進信德。缺少危機,信德就無法成長。危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曾在危機中成長的信德通常會顯得幼稚。聖伯多祿也曾經歷險惡的危機,否認了耶穌,但他依然成了教宗。

人要如何重獲信德呢?

教宗強調:「信德是一份恩典,是上主賜給你的恩典。你祈求,上主回應。祂早晚會回應你,不是嗎?不過,很多時候你得在危機中等待。」

關於司鐸聖召的危機

教宗表明:「這是一個巨大且嚴重的問題。在沒有司鐸的地方,就沒有感恩祭;一個缺少感恩祭的教會,就沒有力量:教會舉行感恩祭,感恩祭則使教會存在。」

教宗指出:「司鐸聖召的匱乏,源自祈禱的不足。低出生率也是一個問題。此外,青年工作至關緊要,但我們不必誘導他們成為司鐸。事實上,篩選聖召也極其重要,因為如果沒有真正的聖召,受苦的將是天主子民。無論如何,讓司鐸自由選擇是否守獨身絕非解決聖召短缺的方法。與此同時,教會可以將某些職務委託給『可靠的男人』,但務必闡明他們能為個別團體履行這使命。」

人性本善或是本惡?

教宗回答說:「人是天主的肖像,自然是善的,但人因陷入誘惑而受傷,因此是帶有傷痕的美善,是軟弱的。邪惡是另一回事,它更為醜陋。舉例而言,亞當本身並不壞:他只是軟弱,陷入魔鬼的誘惑。最初的邪惡反倒出現在他的兒子加音身上。加音殺人不是出於軟弱,而是出於吃醋、嫉妒和權力欲,這是戰爭的邪惡。今天我們可以在殺人者和軍火製造商身上看到同樣的邪惡。」

最後教宗提及,他今年將訪問印度、孟加拉國、哥倫比亞和花地瑪,並且正在研究埃及之行。他雖然渴望前去南蘇丹、兩個剛果和俄羅斯,但因種種因素而無法成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與教廷第七場避靜默想:耶穌的死亡令人難堪,卻是真實的

2017年3月9日上午,朱利奧‧米凱利尼(Giulio Michelini)神父在帶領教宗和教廷各部門神長們進行了四旬期避靜的第七場默想,反省「默西亞的死亡」(瑪27:45-56)。神父邀請在座人士以摯愛的目光注視被釘十字架的基督,在「日常的平凡生活」和「他人的目光」中領悟天主的臨在。

《瑪竇福音》描述耶穌受死的細節如此令人費解,如此殘忍。例如: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呼喊令人感到難堪,但這的確是曾經發生的真實事件。米凱利尼神父的默想以這個細節作為切入點,分析耶穌在十字架上經受被捨棄的感覺。

「耶穌在十字架上大聲喊說:『厄里、厄里,肋瑪撒巴黑塔尼!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為什麽捨棄了我?』(瑪27:46)。耶穌這種被捨棄的感覺因在場觀望這『殘酷戲劇』的人群的不理解而更為強烈。在這些人中,有人說耶穌是在呼喚厄里亞。」

「人們認為耶穌所呼喚的『厄里亞』會是誰呢?當然有可能是那位會回到人間的先知,但他來了又能做什麽呢?把耶穌從十字架上救下來嗎?按照對觀福音的記載,厄里亞已經來過了。那麽是洗者若翰嗎?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喚的是祂的這位朋友嗎?顯然這是極大的誤解:耶穌沒有請求厄里亞來幫忙,也沒有請求洗者若翰的幫助;祂大聲地呼求天父。但天父卻緘默不語。」

米凱利尼神父解釋道:「天父的緘默是描述耶穌受死事件中另一個讓人費解的因素。耶穌此時的感受,祂被天父捨棄的感覺是真實的,因為如此難堪的事是很難編造出來的。耶穌此時呻吟,並不是因為祂感到被天主捨棄,或是因疼痛,而是因為祂身體的氣力漸漸衰退。」

「對耶穌而言,祂受到的最後酷刑正是在十字架上甚至也不被理解。可是,這個令人震驚的事件被誤解了。那麽,我們為什麽會誤解呢?」

神父講述了一個實例:一對夫妻來找他談話,妻子從丈夫的手機短訊中發現他另有新歡。兩人因這通姦事件而深受創傷,阻礙了彼此的了解。

「由此可知,耶穌在受難以前還能再三作出解釋,但在十字架上祂再也無法作出任何解釋。耶穌甚至不能解釋祂正在呼求的是天父,而不是呼喚厄里亞。祂只能做一件事,即依靠聖神,讓聖神去解釋祂未能讓人明白的事。或者,耶穌要等待復活,與祂的門徒們在一起。在《宗徒大事錄》的記載中,復活的耶穌與門徒們一起生活了40天,親自陪伴、幫助他們理解祂曾說過的話。」

此外,神父也對臨在於十字架下的婦女們進行了反省。根據聖史瑪竇的記述,雅各伯和若瑟的母親瑪利亞也在這些婦女當中。然而,在《若望福音》中,那站在十字架下的瑪利亞就是主耶穌的母親。

神父解釋道:「聖史瑪竇願意表明耶穌的母親就在那裡,但以間接的方式來表達,甚至以一種誇張的手法稱瑪利亞為雅各伯和若瑟的母親,卻沒有直接稱她為主耶穌的母親。這是什麽原因呢?有人解釋說,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不再僅是她自己,而耶穌也不再僅是瑪利亞的聖子。在《若望福音》中,瑪利亞不僅是耶穌的母親,也是耶穌愛徒的母親,因此是教會的母親。同樣,在聖史瑪竇記述的耶穌受難史中,瑪利亞確實站在十字架下,但她以雅各伯和若瑟,即耶穌兄弟的母親的身份出現。因此我們可以說,瑪利亞在《瑪竇福音》中仍是教會的母親。」

最後,米凱利尼神父邀請在座人士反省:「我們是否因封閉或驕傲而不理解別人。我們的不理解並非因為他們說的話難明,而是我們不願意去理解。我們也應設法了解在與別人的溝通中自己是否有缺點,如果有就應加以改善,在日常的平凡生活和他人的目光中領悟天主的臨在。」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與教廷第六場避靜默想:天主的夢和人對權力的渴望

2017年3月8日下午,朱利奧‧米凱利尼(Giulio Michelini)神父在帶領教宗和教廷各部門神長們進行了四旬期避靜的第六場默想,反省課題是:「耶穌在比拉多面前受審和比拉多的妻子」(瑪27:11-26)。

米凱利尼神父首先表明,這場默想的內容是在吉利尼夫婦的協助下寫成的。這對夫妻與神父合作多年。

神父說:「讀聖經和詮釋聖經並非度奉獻生活者和聖經專家的特權,夫妻和家庭也應該在讀經和釋經方面得到幫助,但迄今為止在教會內還沒有真正做到這一點。」

關於比拉多在耶穌和巴辣巴之間作出的選擇,米凱利尼神父闡明聖史瑪竇透過記述這個複雜的選擇過程讓人看到耶穌寶血使罪得赦免的功效。不過,瑪竇講述的這種神學系統不應使我們忽視那已經可以預料到的極其嚴重後果的人性層面:兩個人當中,只有一個能存活下來。

米凱利尼神父提到斯蒂倫(William Styron)的小說《蘇菲的抉擇》。這部作品講述一位年輕的母親在納粹軍官的逼迫下,必須決定她的兩個孩子當中,哪一個得被處死。

神父說:「不幸的是,多個世紀以來,基督徒認為是猶太人把耶穌置於死地。這種荒謬的指控雖然最終在各個層面被刪除,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按照瑪竇福音記述的耶穌基督的受難史,甚至是從一個簡單的邏輯角度來看,這指控完全不該存在。因為,就如蘇菲的情況,她是被迫讓自己的女兒去死,要為這可怕的決定負責任的是那個讓民眾必須作出選擇的羅馬總督比拉多。」

關於默想中反省的第二點,比拉多的妻子,米凱利尼神父讀了吉利尼夫婦撰寫的內容。

「他們發現在男性的權力遊戲中,司祭長和比拉多之間的同謀被一個細弱的女人的聲音打破了。比拉多的妻子只能藉著一個使者把訊息傳到比拉多那裡去,因為當男人玩他們的政治遊戲時,女人是不准接近的。然而,比拉多的妻子大有理由在這些人面前說:『千萬不要干涉那義人,耶穌的事,因為我為祂,今天在夢中受了許多苦』(瑪27:19)。」

「聖史瑪竇在耶穌童年的福音中記載了五個夢,另外一個就是比拉多的妻子的夢。這些夢應被視為一個整體,因為我們可稱為它們為『天主的夢』,即聖子的得救。透過福音一開始敘述的夢,耶穌逃離了那位想殺害祂的人。若瑟和三位賢士明白該當做什麼;儘管他們非常軟弱,但還是把在夢中得到的指示付諸實行,因為根據《米德拉什》説法,夢只是『六十分之一』的預言。相反的,比拉多沒有聆聽妻子的話,沒有聆聽夢,他就如黑落德那樣,只是對保住權力感興趣。」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與教廷第五場避靜默想:猶達斯與喪失信德的危險

2017年3月8日上午,朱利奧‧米凱利尼(Giulio Michelini)神父在帶領教宗和教廷各部門神長們進行第五場避靜中默想的課題包括: 猶達斯的結局、喪失信德的危險,以及教會尋找罪人的使命。

關於當天上午默想的主題「猶達斯和血田」(瑪27:1-10),米凱利尼神父說明:「猶達斯的自殺結局雖是一個人所不齒的悲劇,但《福音》並未加以隱瞞。聖史瑪竇記述猶達斯承認自己出賣了無辜的血而且後悔,這個悲劇因而就更為突出。」

猶達斯蒙受耶穌的揀選和召叫,而且也跟隨了耶穌。那麽是什麽原因驅使猶達斯出賣耶穌呢?米凱利尼神父引用幾位學者和作家的見解,根據他們對猶達斯結局的研究作出推論。

羅馬諾‧瓜爾蒂尼(Romano Guardini)認為,猶達斯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信德。這也是我們必須提防的一種危險。「我們並沒有很多理由去憤慨地指責這個叛徒」。

法國作家厄瑪奴耳‧卡蕾爾(Emmanuel Carrère)在他的《天國》一書中敘述了自己的經歷。他在重新接受信仰而且持續了3年之後,又再次失去信德。然而,這個内心掙扎的人卻這樣寫道:「上主,我離棄祢,但祢不要離棄我!」

另一個關於猶達斯出賣耶穌的推論則認為,猶達斯希望耶穌表明自己是以色列的默西亞、解放者、勇士和政治家。可是,他在耶穌面容上看到的不再是上主,而是一名經師,一名老師。於是,他有意強迫耶穌去做他所希望祂做的事。

米凱利尼神父反省的第2個課題是:教會的牧人對遠離信仰的人該當做什麽?他的結論是:該當去尋找罪人。

神父講述了他個人的經歷說:「我在一個青年會士團體生活。這個團體每年兩次舉行市民傳教活動,我常拿他們開心,因為他們走上街頭跳舞,又進入舞廳和酒館。我身為教授,當然不能允許自己作出這樣的事,因此就常拿我的會士弟兄們打趣。」

「我教書許多年以來就不再參加市民傳教活動,但會士們都知道,對有些人前往那些我們不願看到,甚至會有失望青年的場所,我是多麽敬重啊!因此,即使我們不從事這項工作,也應該誠心感激並支持那些人,他們走上街頭去尋找耶穌所說的外邦人和稅吏。」

關於猶達斯意識到自己的罪過後走上自殺的道路,米凱利尼神父首先引述了本篤十六世的思想,以及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在他的小説《約婚夫婦》中關於牧人應去尋找罪人的邀請,然後又引述教宗方濟各的有關思想。

教宗方濟各談到猶達斯遭到司祭和長老們拒絕的主題時,曾說:「猶達斯被抛棄了,牧人們沒有接納這個悔過的叛徒。這些牧人是宗教知識分子,用自己的理智來制定倫理,而不是藉著天主的啟示。」(2016年12月13日清晨彌撒講道)

米凱利尼神父最後邀請在座人士,在反省猶達斯自殺悲劇的同時,也切莫忘記今日協助自殺和青年自殺的現實。

「我們如何能幫助今日基督徒不喪失信德並能重新認識自己的信仰,就是那個在《新約》中宣講的信仰,全然喜樂、與耶穌共融的信仰呢?我們如何能讓自殺事件不再發生呢?」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與教廷第四場避靜默想:正視他人的痛苦,不要心硬

2017年3月7日下午,教宗和教廷各部門神長們在方濟各會士朱利奧‧米凱利尼(Giulio Michelini)神父的帶領下,進行了第四場避靜默想,反省思主題為:「革責瑪尼祈禱和耶穌被捕」(瑪26:36-46)。

米凱利尼神父首先對照了耶穌在加里肋亞大博爾山祈禱和革責瑪尼祈禱的區別。兩個情況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相似之處:耶穌面臨生命的危險。

在第一種情況中,伯多祿和其他門徒不理解耶穌首次宣布祂將在耶路撒冷死去;

在第二種情況中,耶穌宣布祂就要被交於罪人手裡。

在這兩種情況中,耶穌都帶了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與祂同行,他們也都完全沒有領悟耶穌身上所發生的事。然而,有一個因素可以區分這兩個場景:在大博爾山有天父的聲音安慰聖子;在革責瑪尼除了《路加福音》提到耶穌得到一位天使的激勵之外,沒有聽到任何聲音。

米凱利尼神父解釋說:「耶穌轉向天父,表示願意承行天父聖善的旨意。這旨意的原意並不是要聖子死,而是要實現祂的救恩,一如羅馬諾‧瓜爾蒂尼(Romano Guardini)在《上主》一書中所寫的,『耶穌來,是為了救贖祂的子民,並藉著子民救贖世界。祂原本應該通過信德和愛的虔誠實現這項救恩,卻沒有這麼做。無論如何,天父的派遣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方式。最終結果是,死亡的苦果成為新的救贖方式。』」

惡園戶的比喻告訴我們,父親派遣兒子去收果子時說:「他們會敬重我的兒子」(瑪21:37)。但耶穌的宣講和祂本身都不被人接納,因此天國將通過另一種方式來臨,即耶穌在革責瑪尼蒙召接納的方式:「祂實現拯救工程的方式取決於人的配合。世界的封閉不允許耶穌成為和平的君王,但是按照先知的預言,一切都將因著祂的來臨而結出圓滿的果實。因此,默西亞成了被毀滅的那一位。祂的生命犧牲成了死亡的祭獻。」

米凱利尼神父表明:「耶穌再次勉勵祂的門徒誦念猶太人的祈禱經文《請聽》(shema)禱文,一如祂在革責瑪尼所做的那樣,也教導他們全心、全力愛天主,直到捨棄性命。」

在默想的最後,神父一如往常提出了幾個反省的問題:

-我們如何面對近人的痛苦?

-我們是保持警醒,祈禱呢,還是像三位門徒那樣睡去?

-我們把天主聖意視為一種任性、必須做的事,因為有人作了決定呢,還是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這是有益於眾人的聖意?

最後,如果說天主的拯救意願是確定無疑的,一如瓜爾蒂尼所說的:「天主的法令無可更改」,我也接受祂實現救恩的方式因事而異,那麼為何天主的全能要在祂的受造物的自由意志面前止步呢?如果天主可以改變主意,甚至如《約納先知書》中所說的可以「轉意憐憫」(約3:10),那麼我們如何向尼尼微的居民宣講悔改,祂的教會怎能不改變,我們為何要固執於我們的心硬呢?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梵蒂岡連線:羅馬聖公會諸聖堂首次有教宗來訪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教宗方濟各會帶領我們一起踏入本年度的四旬期,還會見證首位教宗歷史性訪問羅馬聖公會諸聖堂的情況,與及看看梵蒂岡硬幣的新面貌。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