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清晨彌撒:今日基督徒在強權的無聲同謀下遭受迫害

教宗方濟各9月7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表示:今日仍有許多基督徒遭受迫害;那些原本有能力阻止這事發生的諸多強權卻成了無聲的幫兇。與教宗共祭的有教廷東方教會部部長桑德里樞機、天主教亞美尼亞禮基里基雅新任宗主教額我略·伯多祿二十世·蓋布洛揚(Krikor Bedros XX Gabroyan)以及該教會主教會議的所有成員。蓋布洛揚宗主教已於7月25日得到教宗方濟各特許的「教會共融」,彌撒中他和教宗互送聖體聖血,證實了羅馬主教和亞美尼亞禮基里基雅宗主教會之間具有聖體聖事根源的共融。實際上,羅馬主教在愛德中管理著所有教會,包括亞美尼亞禮基里基雅宗主教會。

在當天的福音中,法利塞人和經師狂怒填胸,彼此商議如何殺死耶穌,因為耶穌在安息日行奇跡。教宗從福音事跡談起,指出今日仍有基督徒遭受迫害,殉道者「或許比初期教會還多」;他們「被迫害、殺死、趕走和掠奪,只因為他們是基督徒」。

教宗說:「親愛的弟兄姐妹,不存在免受迫害的基督宗教!你們要牢記真福八端的最後一端:幾時你們被帶到會堂,受迫害,被毀謗,你們是有福的。這是基督徒的命運。今天,當我們面對世上發生的這事時,我們就是在面對基督徒的這一命運,走耶穌所走過的路。那些原本有能力阻止這事發生的強權卻成了無聲的幫兇。」

教宗然後談到「諸多嚴厲迫害中的一個,亞美尼亞人所遭受的迫害」。教宗說:「亞美尼亞是第一個皈依基督宗教的民族。他們遭受迫害,僅僅因為他們是基督徒。今天,我們在報紙上感受到了某些恐怖組織的可怕,他們殺人的原因只是對方信奉基督。我們想到最近在利比亞海灘遇難的埃及[科普特禮]殉道者:他們被斬首時呼求著耶穌的名字。」

教宗繼續說,「亞美尼亞人遭受迫害,被趕出自己的家園,孤苦無依,流落荒漠」。這段歷史是與耶穌一同開始的,在歷史中亞美尼亞人與耶穌共同的遭遇也有耶穌的身體——教會的參與。教宗說,「今天,在我們作為主教弟兄舉行首次共祭彌撒的日子,我邀請你,我親愛的宗主教弟兄,邀請所有亞美尼亞主教、司鐸和信友們,相互擁抱,牢記你們曾經遭受的迫害,牢記你們的聖人,許許多多因自己是基督徒而在饑餓、拷打和荒漠中死亡的聖人!」

教宗祈求上主「賜予我們完整的智慧」,好能明瞭「天主藉著基督帶來十字架苦難的奧秘」。「這是迫害的十字架,仇恨的十字架,源於迫害者狂怒填胸的十字架」;是「罪惡之父」激發了他們的憤怒。

教宗最後說:「主耶穌,今天求祢讓我們在教會身體內感受到對我們殉道者的熱愛,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殉道聖召。我們不知道這裡將發生什麼,但如果有一天這裡也發生迫害,求祢賜予我們恩寵,使我們能像所有這些基督徒殉道者,特別像亞美尼亞基督徒那樣,勇敢地為信仰作證」。

來源、圖片: 梵蒂岡電台

教宗三鐘經:在靜默中聆聽天主聖言,融入教會大家庭

教宗方濟各9月6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鐘經祈禱活動。他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講解當天福音中耶穌治好聾啞人的事跡。這聾啞人是無信仰者的象徵。

教宗說:「這位聾啞人的耳聾表示他沒有能力聆聽和理解人的言語,更不能聆聽和理解天主聖言」。因此,為治好他耶穌完成了三個動作,首先是帶領那位聾啞人離開群眾:「耶穌不希望宣揚自己將要做的事,也不希望祂的話語被嘈雜聲和周圍的聲音淹沒」。教宗解釋說:「基督通傳給我們的天主聖言需要在靜默中聆聽;天主聖言是治癒、修和與恢復溝通的話語」。

其次,耶穌用手觸摸聾啞人的耳朵和舌頭,恢復他無法溝通的官能,重新與他接觸。耶穌的第三個動作是「望天歎息,命令說:『厄法達,開了罷!』」。教宗說:「奇跡是來自高天的恩典,是耶穌向天主懇求的恩典」。

「這段福音也對我們說話。我們時常隱藏自己和自我封閉,創建很多難以接近和不好客的孤島,人類最基本的關係有時無法互相開放:封閉的夫妻,封閉的家庭,封閉的團體,封閉的堂區,封閉的國家等等。這不是天主樂見的!這是我們的罪過!」

「我們要從耳聾、自我封閉和罪惡的自私中獲得痊癒,這樣我們才能融入教會大家庭,才能聆聽對我們説話的天主,並向從未聆聽天主聖言的人、忘記天主聖言和把天主聖言埋在憂鬱的荊棘下、以及被世界欺騙的人通傳天主聖言」。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要求全歐洲教會團體接納難民家庭

教宗方濟各9月6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再次為難民發出呼籲,要求全歐洲教會在慈悲禧年來臨之際做出具體和慷慨接納難民的舉動。

教宗說:「面對數以萬計的難民因戰爭和饑餓而逃亡的悲劇,在他們走上生命的希望道路時,福音召喚我們,要求我們成爲最弱小者和被遺棄者的近人,給予他們真正的希望,而不只是對他們說:『加油,忍耐吧!』」

這是使福音精神具體化的呼籲。教宗說:「歐洲每個堂區、每個修會團體、每座隱修院和朝聖地都應接納一個難民家庭,首先從羅馬教區開始」。教宗要求全體歐洲主教弟兄支持他的呼籲,提醒他們說:「慈悲是愛的第二個名稱」。梵蒂岡城的兩個堂區以身作則,在這幾天內將分別接納一個難民家庭。

聖座新聞室主任隆巴爾迪神父就教宗當天的呼籲發表簡短聲明,指出教宗要求全歐洲的各堂區、修會團體、隱修院和朝聖地接納難民。值得注意的是,教宗說的是「全歐洲」,而不僅是歐洲的一些地方。在目前嚴重難民危機時刻,天主教會團體應做接納難民的推動者。在準備慈悲禧年到來的背景下,教宗由衷發出的是關愛和接納的呼籲,要求人們以創意和慷慨作出回應。慈悲禧年應在具體行動中實現,而不是策略一套籌備工作的計劃。

隆巴爾迪神父接著表示:教宗所說的堂區,指的當然是在那個地方的堂區團體,而不僅是本堂神父和「他的住所」。堂區團體能找到多種和適當的途徑來接納難民。當教宗方濟各提到修會團體時,他腦海中浮現的是他於2013年9月10日訪問羅馬阿斯塔里中心時所說的『閒置的修院』。教宗當時說:「上主召喚我們勇敢地在團體內活出接納的精神。親愛的會士、修女們,閑置的修院不是為了讓教會把它們變成旅館來賺錢。閒置的修院不屬於你們,而屬於基督的身體——難民。當然這不是易事,需要有準則和責任,但也需要勇氣」。

至於梵蒂岡的兩個堂區,隆巴爾迪神父表示,教宗指的是聖亞納堂和聖伯多祿大殿。這兩個堂區的情況完全不同,因此每個堂區都要看各自的情況來回應教宗的呼籲。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接見堂區福傳基層團體:教會是天父的家,人人皆有容身之處

堂區福傳基層團體(Cellule Parrocchiali di Evangelizzazione)5千名成員9月5日中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蒙教宗方濟各接見,其中4千名意大利人,其他1千名代表來自全球各地,包括中國、巴西、新喀里多尼亞和布基納法索。這個國際性團體於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由米蘭神父皮耶喬治·佩里尼(Piergiorgio Perini)在意大利創立,以堂區福傳為宗旨。今年4月天主慈悲主日,該團體的章程獲得聖座平信徒委員會認可。在覲見教宗之前,堂區福傳基層團體全體成員參加了宗座新福傳委員會主席菲西凱拉(Rino Fisichella)總主教主持的彌撒。

教宗在接見活動中向這個團體的成員強調必須接納所有的人,「不判斷任何人」,因為教會是向「善人和惡人」開放的「天父的家」。

教宗說:「我們的審判者是耶穌,當你想開口判斷一個或另一個人,你應趕緊閉嘴。耶穌勸勉我們說:『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瑪七1)。你們在與人相處時要單純,要接納眾人。」

接納是體驗「天主臨在及兄弟友愛」的機會。教宗表示:「福傳使人強烈地感覺到需要接納、走近人群,它是共融的最初標記之一。我們都蒙召去見證在自己生命中遇見了基督。」

作為「掰餅」的聖體聖事的團體就是要認出「耶穌基督在我們當中的真實臨在」,見證天主的「溫柔」及祂關懷每個人,「尤其關懷最弱小及孤獨的人」。教宗提到堂區福傳基層團體的聖召是做信仰的「種子」,藉著這種子堂區團體反省自己的傳教使命,感受到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去與眾人相遇,宣講福音的美好」。

教宗說:「這傳教的渴望首先要求我們聆聽聖神的聲音。聖神不斷地向祂的教會説話,推動教會走上有時尚看不清楚,但為福傳卻是很關鍵的路途。」

因此,忠於天主聖言的條件就是「永遠」向聆聽聖神的聲音開放,「絕不可因疲勞或一時的困難而放棄」;聆聽天主聖言也幫助我們克服在福傳行程中遇到的「各種阻礙」。

教宗提到不久前獲得認可的堂區福傳基層團體的章程,他說:「章程幫助我們在路上行走,但使團體有所作為的不正是神恩嗎?你們千萬不可只顧守護章程而丟失神恩。」

正如其它教會團體那樣,堂區福傳基層團體也幫助堂區團體成為一個家庭,使這家庭反映出「豐富多彩」的教會現實。教宗說:「在家中相遇,分享每個人心中的喜樂和期待,這是真正體驗相似教會初期的福傳工作。」

教宗指出,度團體生活,把聖體聖事作為福傳使命的「中心」,好能始終得到力量,向眾人提出信仰的「美善」。另一方面,我們在聖體聖事中也能體驗到無限的愛,並成為教會是天父的家的具體標記,「那裡總有容人之處,不管他們身上帶著甚麼包袱」(《福音的喜樂》勸諭,47)。「教會是天父的家,眾人都有容身之處。耶穌說了,福音也這樣教導:『你們要召喚善人及惡人,召喚所有人,不分親疏』」。

來源: 梵蒂岡電台

2015/09/04 教會透視: 天主教德來小妹妹會趙維雅修女聖召分享

blog_1441431059

最新內容:
-教宗主持首屆「照料受造界世界祈禱日」
-中國保定信眾望能還蘇志民主教自由
-天主教德來小妹妹會趙維雅修女聖召分享

墮胎之悲劇 , 禧年之慈悲

2015年9月1日,教宗方濟各致函宗座推廣新福傳委員會主席,宣布有關慈悲禧年的特恩。其中,教宗宣布在禧年期間,所有司鐸享有寬赦有關墮胎的罪的權力。傳媒紛紛立即作出報導,但許多報導對事件有所誤解。其中,美國國家廣播公司(MSNBC)網頁頭版最初刊登以「教宗要求神父們容許墮胎的罪」為標題的報導,而主持更在電視節目上說:「教宗准許人作多次墮胎,鼓勵人可等到12月8日後才墮胎,而又不需要有悔疚的心。」大部份傳媒對天主教的教理的不理解,或敵視宗教,某程度上可以理解。對於熱心的教友,雖然清楚墮胎是嚴重罪行,但也未必清楚有關墮胎和告解之間的關係。

教會是否對墮胎的立場有所改變?慈悲禧年開始之前,司鐸能否赦免墮胎者的罪?人是否墮胎後就自動可被寬恕?

以前,根據1917年的《天主教法典》,有一些「保留的罪」(reserved sin)只可由主教寬恕,但隨著1983年的《天主教法典》公布後,已經再沒有只可由主教寬恕的罪。1983年的《天主教法典》中,說明了對於一些較嚴重的罪,教會可加以「罪罰」(penalty,或稱「刑罰」)作懲戒,以望信友不會再犯。「罪罰」有多種,例如「禁罰」(interdict)、「停職罰」(suspension)和「絕罰」(excommunication)。請注意,這教會法的「罪罰」有別於因罪過的赦免而要為天主作出的補償所稱的「罪罰」(temporal punishment)。

「罪」關乎犯罪者和天父的關係,是每人自身的道德狀況,而「罪罰」是教會法因罪所給予之刑罰,兩者有別。「罪罰」通常是「待科罪罰」(ferendae sententiae penalty),意思是未經教會的訴訟宣判前,犯人不受其約束。但有少數罰為「自科罰」,意思指,敎徒若犯下這些罪而又符合一系列的條件,就會自動受「自科罪罰」(latae sententiae penalty)所約束。例如,未領司鐸聖秩而擅自舉行彌撒者和擅敢聽告解者,受自科禁罰(第1378條);非法領受司鐸聖秩者,自動受停職罰(第1383條)。

「絕罰」是最嚴重的一種罪罰。受絕罰者禁止在任何禮儀中擔任任何職務、舉行聖事或聖儀或領受聖事、擔任教會的任務或職務或行使治理的權力。《天主教法典》列出八種可構成「自科絕罰」latae sententiae excommunication)的罰行:

  • 背教、異端或裂教者(第1364條)
  • 拋棄聖體,或命取或保存聖體以作褻瀆者(第1367條)
  • 對教宗施以暴力者(第1370條)
  • 赦免違犯第六誡罪的同犯的司鐸(第1378條)
  • 主教無教宗任命祝聖別人為主教,及被其祝聖為主教者(第1382條)
  • 聽告解司鐸直接洩漏告解秘密者,和在告解中作翻譯和洩漏秘密者(第1388條)
  • 凡設法墮胎而既遂者(第1398條)
  • 合意共同犯以上的罪的同謀(如無其助力則犯罪不成立)(第1329條)

然而,縱使犯了以上嚴重的罪,也很大可能不受「自科絕罰」的束約。在告解亭內,當司鐸聽了有可能構成「自科罪罰」的罪時,便會嘗試了解懺悔者是否符合其他條件。法典列出十項理由,令犯罪者不受「自科絕罰」的約束。例如,有不健全的理智者、由於過失酗酒或類似的心神錯亂因而缺乏理智運用者、行為出於非故意的重大感情衝動者、未滿十六歲者、犯罪行為出於重大畏懼或重大困難者、犯罪人對無理侵犯自己或他人而行使自衛、出於抗拒重大及無理的挑釁者、不知有關「自科絕罰」法律者等等,通通不會自動受到絕罰(第1324條)。可想言之,許多墮了胎的女人,也可能沒有被「自科絕罰」。(甚至,有些教會法典學者認為,沒有一個女人可真正地受有關墮胎的「自科絕罰」約束。)在這情況,告解司鐸可簡單地給予赦罪。沒有構成「自科絕罰」,主觀上這表示犯罪者無需受到嚴厲的刑罰,但客觀上該罪的嚴重性並沒有變更。

請留意,在以上列出構成「自科絕罰」的項目中,積極令墮胎發生者(如強迫墮胎者墮胎的男朋友、進行墮胎的醫生、協助墮胎手術的人員)也很大可能受到「自科絕罰」所約束。教宗沒有對他們作出寬鬆的態度。

各種「自科罪罰」之中,告解司鐸有權免除(remit)其中一些罪罰,但有一些「自科罪罰」即須由主教免除,甚至只可由宗座(透過教廷的「聖赦院」)免除。教會法上,墮胎所涉及的「自科絕罰」要由主教免除。而因為這時代墮胎的普遍性,主教可委派有「告解行使權」(faculty of confession)的司鐸為代表,令他們也有免除墮胎的「自科絕罰」。現時,大部分美國和加拿大和所有澳洲的教區裡,神父已經有這受委的免除權。所以,教宗在信函所提及的有關寬赦有關墮胎的罪的權力,其實是指這免除「自科絕罰」的權力。而在全世界裡,筆者相信大部分華人神父已經享有這權力。

雖然罪罰的免除通常在告解聖事中發生,但這有別於罰的赦免(absolution of sins)。司鐸唸的「赦罪經」同時可赦免罪和免除教會法的罪罰。另外,如告解者身處有死亡的危險,所有司鐸(包括沒有聽告解行使權的司鐸、「還了俗」的司鐸)也可赦免罪和免除罪罰(第976條)。

教宗在這信函中顯示了慈悲,讓曾墮胎者不再「在心中忍受這痛苦的決定的疤痕」。同時教宗提醒墮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罪:「現在這時代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關於對生命的尊重。一種廣泛性麻木不仁的心態,導致損失了個人和社會對迎接新生命的認知。一些人只是膚淺地意識到墮胎的的悲劇,不了解墮胎的極端壞處。」教宗鼓勵,墮胎者應懺悔,「透過告解聖事,以誠懇的心尋獲與天父修和」。所以教宗在信函中寫道:「我賜予權力給所有司鐸,在禧年期間,當人進行了墮胎,有懺悔的心,尋求寬恕,就可寬赦她們有關的罪。願司鐸能實踐這重任,以言語表達真誠的歡迎,為這罪之嚴重性作出勸喻,指出一條真正皈依的路徑,帶領人走向天父的大方寬恕。

對於禧年期間有關墮胎的告解和其他禧年大赦問題,筆者相信稍後「聖赦院」會公佈法令,詳細講解有關條件。教宗這信函缺乏法律效力,而信函中的用字也缺乏精確性,但相信這只是一個預告。禧年本身的意義就是能讓眾人的負擔得以免除,而罪的枷鎖正正是心靈上最重的負擔。禧年期間,教會將開啟她無盡的寶庫,以鼓勵教徒能走上成聖之道。

慈悲禧年就是要提醒我們,只有天父的慈悲,我們才可獲得救恩。要接受天主的慈悲,我們首先要懺悔和痛改,才能活出基督。我們每人都是罪人,天主的慈悲不會將任何人拒諸門外。但我們也要踏出一步,以謙卑懺悔的心嘗試敲門,天父便會在筵席上擁抱我們,分享祂慈悲的面容。

 

撰文、圖片:Gabriel Chow

信函原文【英】

 

教宗方濟各到羅馬市區配眼鏡 (圖文)

blog_1441393051

9月3日傍晚,教宗方濟各離開梵蒂岡,在司機的陪同下乘座駕前往羅馬市區配眼鏡,此舉又給羅馬市民帶來了一次驚喜。 [Read more…]

教宗:在說人壞話前把自己的舌頭咬腫又何妨?

blog_1441392329

9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教會內存在一種疾病,這種疾病播種分裂與不和。基督徒蒙召像耶穌那樣締造和平、重修和睦。

在當天禮儀所選讀的《哥羅森書》中,聖保祿展示了耶穌的品位:耶穌是天主的首生者,是天主本身;天父派遣祂來「締造和平」,使犯了罪的人類與天主「重修舊好」。

教宗說:「和平是耶穌的工程,祂為了服從貶抑自己,直至死亡,且死在十字架上。當我們談論和平或修和時,談論片刻的安定和些許的和睦時,應該想起耶穌所成就的偉大和平與和睦。若沒有祂,和平無法實現;若沒有祂,修和無法達成。」

教宗方濟各強調:「戰爭、仇恨及家庭不和的消息幾乎把我們淹沒,我們的任務是做和平的使者、修和的使者。我們應當反省自問:『我播種和平嗎?』舉例說,『我用自己的舌頭播種的是和平呢,還是挑撥離間?』我們常常聽到對某人的評價:『他嘴裡含著蛇的舌頭!』因為他說話如同蛇對亞當和厄娃說話那樣,破壞和平。這是一種災禍,這是我們教會內的一種疾病:播種分裂,播種仇恨,播種不和。」

「耶穌來到我們中間締造和平、重修和睦,我們這些基督徒應該效法祂,做同樣的事。如果一個人在他的生命中總是做修和之事,他必能成聖;這個人是聖人。我們要在這方面不斷進步,我們應該悔改,不說一句製造分裂的話,不說一句引發戰爭的話,永遠不說人閒話。我在想,什麼是說人閒話?沒啥大事,就是背後議論某人或說說他的緋聞。不!說人閒話是恐怖主義,因為閒話中的內容如同一名恐怖分子扔出的炸彈,一旦爆炸,必將造成破壞。這是用唇舌搞破壞,而非締造和平。而且,說人閒話者十分狡猾,不做自殺式恐怖分子,他把自己保護得很好!」

教宗然後提出一個小小的忠告:「每當自己想說播種不和與分裂、傷害某人的閒話時,就咬住自己的舌頭!我向你們保證,如果你們做這樣的練習,剛開始你們的舌頭一定會腫、會破,因為魔鬼在幫助我們。製造分裂是魔鬼的工作,是他的職業。」

最後,教宗祈求:「主耶穌,祢捨棄了自己的性命,請賜予我和平與修和的恩寵。祢傾流了自己的鮮血,在我說人壞話前把自己的舌頭咬腫又何妨呢?」

來源: 梵蒂岡電台

紐約建築物外牆塗上大型教宗壁畫

blog_1441379122

教宗方濟各即將展開他在古巴和美國的牧靈訪問,而當地也的各項籌備工作也進行得如火如荼。為歡迎教宗方濟各在9 月24至26日的來訪,在紐約市中心曼哈頓,靠近教宗方濟各在9月25日舉行彌撒的麥迪遜廣場花園,位於Eighth Avenue(第八大道)和34th Street(第34街)的建築物外牆上塗上大型的教宗壁畫。 [Read more…]

教宗: 司鐸應祈求有雙強壯的肩膀 , 不畏懼現實!

blog_1441309385

9月3日中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樞密會議廳接見申斯塔特使徒運動(Schönstatt)的50名司鐸代表。這個使徒運動由肯特尼希神父(Giuseppe Kentenich)於1914年創立,去年慶祝創會一百週年。司鐸團體是該運動成立最晚的一個支派,於50年前才誕生,目前在羅馬召開第5屆修會大會。教宗在講話中強調,司鐸除了祈禱和服務外,也要祈求有雙強壯的肩膀,如同耶穌那樣將最卑微的人背在身上。

談到這個司鐸團體是申斯塔特使徒運動最後成立的,教宗說:「這『最後的』清楚地反映出司鐸在他們的弟兄們當中所站的位置。司鐸不可居上,也不可走在兄弟前面或到別處去,而應與他們同行,以基督的愛去愛護他們。讓我們祈求上主賜予我們如同祂那樣有雙強壯的肩膀,將那些失去希望的人背在身上,在我們的司鐸生活中除去『事業心』。」

接著,教宗談到司鐸的神恩。

他說:「神恩不是博物館的展品,放在碰觸不到的玻璃柜裡,只供人瞻仰,再沒有其它任何作用。神恩不是這樣的,必須打開玻璃柜,把它取出來,使它接觸現實、人們及他們的憂苦與問題。」

教宗提醒道:「司鐸的首要位置必須是去與天主接觸,對與基督的『初戀』和祈禱的樂趣不該感到厭煩,或更糟糕的是,以工作忙碌為藉口而忽略祈禱。」

教宗說:「不要畏懼現實,而應把現實視為益處。如同足球守門員那樣,當球踢來時,要從球踢來的方向設法抱住球。我們有兩個不同的耳朵,一個聼天主説話,另一個聼現實説話。若我們遇見自己的弟兄,尤其是那些在世人或我們眼中不太喜歡的人,我們看到了什麽?我們意識到天主愛他們,他們與基督有同樣的身軀,還是我們對他們的困境無動於衷呢?」

教宗告誡司鐸們絕不可獨來獨往。

他說:「司鐸職若能與人分享就會更為美好。這項職務不能被理解為個人的,或個人主義。相反地,團體生活是一所使徒工作的大學校。」

最後,教宗勉勵司鐸應做個「慈悲為懷」的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