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致夫婦們「愛的喜樂家庭年」信函

正值普世教會慶祝「愛的喜樂」家庭年,教宗方濟各在聖誕期內於12月26日聖家節向世界各地的夫婦發表了一封信函

以下是由台灣地區主教團恭譯的信函全文:

教宗方濟各
致夫婦們「愛的喜樂家庭年」信函
2021~2022

致全球各地親愛的夫婦們:

藉著「愛的喜樂家庭年」這機會,我撰寫這封信函,以表達我對你們深切的情感和親近。家庭一直都在我的思念和祈禱中,而在疫情期間更是如此,每個人都受到嚴峻的考驗,特別是我們當中最脆弱的一群。我們共同的處境使我渴望能以謙遜、溫情與開放的態度,來陪伴每個人、所有夫婦及家庭。

這獨特的背景邀請我們學習去活出天主對亞巴郎的呼召,像亞巴郎一樣,離開自己的原生地和他父親的家園,前往天主親自指示給他的未知之地(參閱:創十二 1)。我們比以往更經歷了徬徨、孤獨,甚至失去摯愛的人;我們也被迫要離開自己所掌握的環境、我們的「舒適圈」、熟悉的生活方式,甚至放下我們的抱負,不僅為我們家人著想,也是為社會著想,因為社會需要我們的付出與行動。

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塑造我們,陪伴我們,而且驅使我們每個人要有所行動,最後幫助我們從「我們的家園出發」,很多時候,面對未知的將來,會有點惶恐,甚至害怕。但我們從自己的基督信仰得悉:我們並不孤單,因為天主與我們同居共處,在我們內並在我們中間:在我們的家庭、社區、工作場所和學校,以及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中。

如同亞巴郎一樣,每一對夫婦都要離開他們的原生家園。接受了婚姻愛情的召叫後,夫妻二人便決定要毫無保留地將自己交付給對方。訂婚就已表示要起身離開原生家園,一同走上婚姻的道路。生活當中的種種情境:時光的流逝、子女的出生、工作、疾病,這些情形都要求夫婦們更新對彼此的承諾,擺脫自己的惰性、自以為是、舒適圈,為前往上主所應許之地:在基督內,二人結為一體。夫婦二人的生活變成一個共同的生活──在與耶穌愛的共融中成為一個「我們」;生活的耶穌每一時刻都臨在於你們的人生中。天主一直都陪伴你們,無條件地愛著你們,你們並不孤單!

親愛的夫婦們,你們要知道,你們的子女──特別是最年幼的──他們在專心地觀察你們;他們要從你們身上尋找堅強可靠的愛的見證。「每一天的生活當中的夫妻之愛,就是對永恆之愛的見證,因此能夠讓年輕人親眼見到基督的愛就在夫妻之愛中活生生地呈現,是多麼的重要!」1 子女們總是一份禮物,他們改變每一個家庭的歷史。他們渴望得到愛、被肯定、被讚賞和信任。你們父母的職責召叫你們成為賦予生命的人,將作為天主子女的這種喜樂和信仰,傳遞給他們:慈愛的天父從一開始就如此溫柔地愛著他們,每天都牽著他們的手。如果他們發現到這一點,就會在信仰上有所成長,並能信賴天主。

當然,撫育子女,一點都不容易。但我們不要忘記,子女們也同時在教育他們的父母親。家庭永遠都是最先存在且最主要的教育環境,在家中的一舉一動,比言語都更加響亮有力。教育,首先是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陪伴他們,讓子女們了解,父母親是他們都永遠可以信任的對象。一個教育者為其他人而言,可以比擬成屬靈的「生育者」,而且特別要「冒險」去建立關係。身為父母,你們要與子女建立關係,使自己的威信隨日成長,這是極其重要的。子女們必須要有一種安全感,去幫助他們在你們美好的人生中體驗到父母親的信任,不論他們在生活當中面臨怎麼樣的挑戰與衝擊,都能深信他們絕不會孤單無依。

此外,如同我先前所提到過的,平信徒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身分以及在教會和社會中的使命。你們的使命,是透過你們職場的生活,藉此改變社會,並使家庭的各種需要受人關注。夫婦也應該透過他們的舉動及創意,在教  區和堂區的團體裡扮演「率領」2 的角色,來彰顯不同神恩與使命之間的互補性,藉此體現教會的共融,特別是夫婦們與教會的共融──和教會的牧者一起「與其他家庭同道偕行,協助那些特別弱小的一群,藉以宣揚在種種困難中,耶穌也與他們同在的喜訊。」3

因此,親愛的夫婦們,我勉勵你們投身於教會,特別是家庭牧靈關懷。因為「在教會使命所共同承擔的責任中,夫婦們以及聖職人員──特別是主教們──蒙召在教會內的關懷與照顧事工上有效地合作。」4 千萬別忘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福音的喜樂》,66)。婚姻正是建構「相遇的文化」(《眾位弟兄》,216)的工程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家庭面對的挑戰,正是要連結世代,藉以傳遞真正能夠建構人性的價值。在今日如此挑戰的環境當中,我們需要有新的創意,好能在教會和社會當中,彰顯出我們作為天主子民的真正價值觀。

婚姻聖召,就是去駕駛一艘飄搖不定的小船,雖然大海波濤洶湧,但藉著聖事的恩寵卻仍能繼續安穩地乘風破浪。你們有多少次像門徒們一樣想說,或說得更貼切,想大聲呼喊:「師傅!我們要喪亡了,祢不管嗎?」(谷四 38)。我們切莫忘記,藉著婚姻聖事,耶穌就在同一艘船上,即便是在暴風雨中祂仍然關心你們,陪伴你們。在另一段福音章節中,門徒們划槳遭遇困難,看見耶穌步行水面而來,便迎接祂上船。你們也是,在狂風暴雨中,你們也要像門徒們一般,迎接耶穌來到你們的船上,因為祂「到他們那裡上了船,風就停了」(谷六 51)。這是重要的事,你們要謹記在心:要一同定睛注視耶穌。只有這樣,你們才會找到真正的平安,克服衝突,並且在面對眾多問題時找到解決之道。雖然這並不代表問題會消失無蹤,但你們將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只有當你們將自己交託在上主的手中,你們才能夠經得起那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做法就是:在面對你們身邊這麼多的情況時,要先承認自己的軟弱及無能為力,但同時要確信基督的能力會在你們的軟弱中展現出來(參閱:格後十二 9)。正是在暴風雨中,門徒們才體驗到基督的王權及天主性,並學習到要信靠祂。

在聖經的這些章節啟迪之下,我想藉此機會省思目前疫情當下帶給家庭的一些困難與機會。舉例而言,疫情現在所造成的隔離,增加了家人一起相處的機會,而這是一個家人培養交談的難得機會。這顯然需要眾人特別操練自己的耐心。有人要工作、有人要學習、休閒跟休息,在同一個家裡一整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千萬不要讓疲勞擊敗你們;你們要讓愛的力量使你們關注配偶和子女的需要,超過關注自己的疲勞。我在《愛的喜樂》 引用了聖保祿的〈愛的真諦〉讚歌(參閱:格前十三 1~3),我想提醒你們我所說的(參閱:第 90~119 號)。你們要祈求聖家賜予你們愛的恩寵,並且再次閱讀聖保祿宗徒的〈愛的真諦〉,藉此啓發你們的決心及行動。(參閱:羅八 15;迦四 6)

如此一來,與家人相處的時刻,就不再會是一種刻苦,反而會是暴風雨中的避難所。我衷心期盼,每一個家庭都是互相接納與彼此了解的地方。請將我向夫婦們建議的那三個小小的語詞保存在心中:「請、謝謝、對不起。」 5 在每次的爭執過後,「在一天結束前,不要忘了和好。」6 你們不要不好意思,在感恩聖祭中的耶穌跟前雙膝下跪,為求得幾分鐘的平安,並為了夫妻能以溫柔和慈善眼光專心注視彼此;或在即將生氣時,牽著對方的手,讓他偷笑一下。在晚間就寢前,共同誦念一段簡短的禱文,讓基督陪伴你們。

然而,對某些夫婦來說,在隔離期間被迫同住一屋,顯得特別困難。先前既有的問題可能變得更為棘手,甚至常常會產生難以承受的衝突。許多夫婦甚至經歷了關係的破裂,其中的危機是他們難以克服,甚至無法處理的。我渴望向他們表達我的親近與溫情。

因著希望的消失,婚姻的破裂造成無比重大的傷害。誤解引發更多的爭執及難以癒合的傷痕。子女們則因為看著父母親不再團聚而承受痛苦。儘管如此,請繼續尋求協助,讓你們能夠克服衝突,並避免帶給你們彼此之間和你們的子女更多的傷害。即便有如此多的困難與挫折,主耶穌,在祂無限的慈悲中,會啓發你們,使你們在重重困難和失意中繼續前行。請不要放棄呼求祂,並在祂內尋求庇蔭,祈求在生命歷程中得到光照,並在你們的生活團體裡尋找「天父的家,那裡總有容人之處,不管他們身上帶著甚麼包袱。」(《福音的喜樂》,47)

請不要忘記,寬恕能夠治癒每一個傷口。彼此寬恕是內心的決定,那是透過我們與天主的關係,在誠摯的祈禱中所結出的成熟果實,而只要夫婦倆歸向祂,並願意讓祂在他們的心中運作,基督就會使夫婦二人都恩寵滿盈。基督「寓居」在你們的婚姻中,祂等待著你們向祂敞開你們的心胸,好使祂能以祂愛的大能支持你們,如同祂在船上向門徒所做的一樣。我們的愛,天性微弱,需要耶穌信實的愛的力量。與祂在一起,你們才能真正地把你們的「房屋建在磐石上。」(瑪七 24)

在此,請允許我向正在作婚前準備的青年人說幾句話。即便在疫情之前,訂婚的夫婦們就已經需要面對不穩定的工作環境、計畫不確定的未來,然而現在就業環境變得更為動盪不安。我呼籲訂婚的夫婦們不要因此喪氣,反而要在今年紀念的大聖若瑟年中,學習聖若瑟所展現的「創意的勇氣」。在你們婚姻生活的旅程中,儘管你們的資源有限,永遠都要相信天主上智的安排。因為「有時,困境會從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激發出一些我們從沒想過的潛能」(《以父親的心》,5)。不要猶豫向你們的家人、朋友、教會團體、堂區求助,來幫助你們作婚前準備及未來的家庭生活,因為你們可以向那些已經有豐富經歷的夫婦們學習。

在結束前,我想祝福那些因疫情被隔離而無法與孫子女們相聚共處的祖父母們,特別是那些年長的祖父母們,他們在疫情中尤其覺得孤單。家庭不能少了祖父母們,因為他們就是人類活生生的記憶,「這樣的記憶有助於建造一個更符合人性、更互相接納的世界。」7

願聖若瑟能夠啟發所有的家庭,讓他們在這時代的鉅變之下,擁有創意的勇氣。願聖母瑪利亞在你們的婚姻生活中陪伴你們,強化相遇的文化,以面對我們這暗淡無光的時代裡的問題與困難。那些一直與主同行的人,沒有任何困難可以奪走他們的喜樂。你們要懷著熱誠活出你們的聖召。請不要垂頭喪氣和愁眉苦臉;你的丈夫、你的妻子需要你的微笑。你們的子女需要你們鼓勵的眼神。你們的本堂神父和教友家庭都需要你們的臨在及喜樂──來自上主的喜樂!

我以摯情向你們問安,並鼓勵你們在耶穌交付給我們的使命中勇往直前,並在「擘餅、祈禱」中(宗二 42)持之以恆。

請不要忘記為我祈禱,我也會每天為你們祈禱。

在兄弟情誼中的
方濟各
2021 年 12 月 26 日──聖家節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台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給「我們是如何落實愛的喜樂的?」論壇參與者的影片訊息(2021 年 6 月 9 日)。

2 參閱:《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4。

3 給「我們是如何落實愛的喜樂的?」論壇參與者的影片訊息(2021 年 6 月 9 日)。

4 同上。

5 於信德年向家庭朝聖團致詞(2013 年 10 月 26 日);參閱:《愛的喜樂》宗座勸諭,133。

6 要理講授(2015 年 5 月 13 日);參閱:《愛的喜樂》宗座勸諭,104。

7 2021 年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2021 年 7 月 25 日)。

來源:vatican.va

教宗為未出生的嬰兒鳴鐘

鍾鳴聲提醒人們牢記從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價值,它是那些永遠不會出生的嬰兒的聲音,並對一個因自私而心不在焉的世界提出警告。為此,在波蘭開啓了一項敲鐘行動,題為「未出生者的聲音」,並在隨後也傳到其它國家。2021年10月27日,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之前降福了兩個鐘,它們將被運往厄瓜多爾和烏克蘭。

教宗在問候波蘭朝聖信友時提到這件事。他說:「對這些國家和對所有人而言,這應成為承諾的象徵,以此促進對維護人從受孕到自然死亡的生命的行動。願鳴響的鐘聲向世界宣告『生命的福音』,喚醒人們的良知和對從未出生者的紀念。我請你們為每個受孕的兒童祈禱,他們的生命是神聖和不可侵犯的。我衷心祝福你們。」

「未出生者的聲音」是由波蘭始胎無原罪聖母促進生命基金會發起的行動,這個基金會致力於維護未出生者的生命。在他們的銅鐘上刻有真福耶日·波比耶烏什科(Jerzy Popiełuszko)的一句話:「一個兒童的生命始於母親的心房」,另一句是十誡中的第五誡:「不可殺人」。

教宗於當天降福的兩個鐘,一個將送到烏克蘭利沃夫的聖若望保祿二世堂區;另一個將被運往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教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機上記者會談及:與匈牙利政府對話、反猶太主義、接種新冠疫苗、墮胎

圖片:vatican.va

「墮胎就是謀殺,教會不改變立場,而每次主教們沒有以牧者的身份處理問題時,他們就會站到政治的一邊。」

這是教宗方濟各9月15日下午結束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國際牧靈訪問後,從布拉迪斯拉發返回羅馬的航班上說的一席話。依照慣例,教宗在返程途中回答隨機記者們的提問。

出訪匈牙利的動機和對歐盟的期待

教宗表示:「一開始,有些人並不十分了解,認為此次來訪就只是為參加禮儀而已。我原本就答應匈牙利總統要來訪問,匈牙利人有其豐富的價值,我被其深刻的大公主義思想所感動。總之,歐洲必須重拾歐盟創始人的夢想,歐盟不是為了做事而聚在一起,歐盟的基礎上有一種精神。現今有一種危險,讓歐盟只是一個管理的辦公室,這不好,它必須走向奧秘,探尋歐洲的根源並將其發揚光大。所有的國家都應向前邁進。受歐盟創始人夢想的啓發,歐盟必須是獨立的,所有的國家都是平等的,這是我的觀點。」

接種新冠疫苗

教宗表示:「人類與疫苗有一段友好的歷史,例如,麻疹、脊髓灰質炎等。或許是因為病毒的毒性和不確定性,不僅是因為大流行,還因為疫苗的多樣性,以及一些疫苗的名聲,有些疫苗不适合或只是蒸餾水,這引起了人們的擔憂。還有些人聲稱疫苗是一個危險,他們說疫苗會使病毒進入你的身體内,加上許多的爭論造成了這個分歧。有些人說因為疫苗還沒有足夠的測試,他們擔心害怕。所以,我們必須澄清並冷靜地去談論。」

與匈牙利總統會談

教宗說:「是總統帶著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án)和副總理謝姆延(Zsolt Semjén)來會見我。雙方並沒有談論移民的問題,談論的是保護環境和家庭的話題。在匈牙利有許多青年和兒童,在斯洛伐克也是如此,我很驚訝,這麽多的孩子和年輕夫婦,這是一個希望。當前的挑戰是尋找工作,否則的話他們就得出國找工作,這是目前的情形。總統侃侃而談,兩位正副總理不時提供一些數據,會晤持續了足夠長的時間,大約40分鐘。」

支持墮胎的政治家領受聖體的問題

隨後,美國耶穌會出版的《美國》雜誌的記者提問到:「您常說我們都是罪人,聖體不是給完美人的獎賞,而是給軟弱者的良藥和食糧。正如您所知,在美國上次選舉之後,主教們討論了那些支持墮胎的政治家領受聖體的問題,有些主教想拒絕給總統和其他公務員送聖體;有些主教則同意,有些主教說『不要用聖體作武器』。您怎麽看?您給主教的建議是什麽?您作為主教,這些年來是否公開拒絕過給某些人送聖體?」

教宗回答說:「我從未拒絕給任何人送聖體。」於是,教宗回憶起他還是作神父的時候,去一個養老院主持彌撒,請願意領聖體的人舉手示意,所有的老人都舉了手。「一位領了聖體的老婦人說:『謝謝,我是個猶太人。』我回答說:『我剛才送給你的也是個猶太人。』」教宗說:「聖體不是給完美者的獎勵,聖體是恩賜,是禮物,是耶穌在教會和教會團體内的臨在。那些不在教會團體内的人不能領聖體,就如同這位猶太婦人,但上主願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獎賞她。」

關於墮胎的問題,教宗回答說:「這不僅是一個問題,這是謀殺,墮胎就是謀殺,這毫不含糊。人類的生命必須得到尊重,這個原則非常清楚。對於那些不理解的人,我會問這個問題: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殺死一個人的生命,這是否正確?雇傭一個殺手殺死人的生命,是否正確?為此,教會在這個問題上非常嚴格,因為如果接受墮胎的話,就如同接受了日常兇殺一樣。」

隨後,教宗把話題轉到支持墮胎的人是否能領受聖體的問題上。教宗說:「聖體聖事是把人團聚在團體中,但墮胎不是神學問題,而是牧靈的問題。如果我們回顧教會的歷史,我們會看到主教們如果不以牧者的身份處理問題時,他們就會站到政治的一邊。」

「當教會不以牧靈的精神捍衛某個原則時,它就會在政治的層面上偏袒一方。從來就是這樣,看看歷史就知道了。牧者應該做什麽?作為牧人不要去定罪,而要做一個有天主風格的牧者,天主的風格就是親近、憐憫和溫柔,整部聖經都是如此教導的。一個不懂得以天主的風格牧放羊群的牧者,就會滑倒,就會置身於與牧者無關的許多事物中。」

「在任何時刻,牧者應該知道做什麽。但是,如果他丟掉教會的牧靈使命,那麽他就立刻變成一個政治家。牧人行動的原則是神學。牧靈工作是神學,是聖神帶領你去以天主的風格行事。人們會記得《愛的喜樂》宗座勸諭中,關於分居和離異的夫妻那一章引起的風暴……,異端、異端之聲不絕於耳,感謝天主,我們有大神學家順伯恩(Schönborn)樞機,他澄清了事情。但還是有這種譴責,總是譴責。夠了,我們不要再開除教籍了。這是可憐的人,他們是天主的子女,渴望和需要我們的牧靈關懷。牧者要按照聖神的引導解決問題。」

反猶主義

反猶主義正在擡頭,教宗深表憂慮:「這是很壞、很險惡的事。」

家庭與婚姻的問題

教宗說:「婚姻是一件聖事,教會無權改變上主建立的聖事。有一些法律嘗試幫助許多具有不同性取向的人的情況,這個很重要,許多人得到幫助,但請不要強加於教會。但是,如果一對同性人想住在一起,國家有民事的可能性來支持他們,使他們在遺產、健康等方面得到保障等等。法國對此有法律規定,它不僅適用於同性戀者,而且也適用於所有想在一起生活的人。」

「婚姻就是婚姻,但這並不意味著譴責他們,他們都是我們的弟兄姐妹,我們應該陪伴他們。婚姻是聖事,這一點很清楚。是的,我們應該平等,彼此尊重。天主是良善的,願拯救所有的人,請不要讓教會否認祂的真理。許多有同性戀傾向的人前來領受懺悔聖事並尋求司鐸的指導,教會幫助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前進,但婚姻聖事則是另一回事。」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愛 · 生命》微電影網上放映會

天主教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將與加拿大天主教電視台《鹽與光傳媒》聯合舉辦「《愛 · 生命》微電影系列」網上放映會,活動會分別以廣東話及國語進行,藉此向北美及全球華人推廣生命的價值。我們誠意邀請您參與這網上放映會。

《愛·生命》微電影系列是由香港教區公教信徒團體《喜樂生命》出品,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全力支持。故事內容根據真實個案改編,並分為四套單元電影組成。主題包括:

  • 「責任」 – 婚前性行為導致懷孕的抉擇?
  • 「我不可愛嗎」– 產前檢查發現胎兒異常怎麼辦?
  • 「不褪的痕跡」 – 不育的掙扎?
  • 「生命中的三岔口」 – 為拯救母親而放棄胎兒?

2021年放映詳情:

日期 時間 主題 語言
6月5日(週六) 上午9時至11時 (北美東岸)
上午6時至8時 (北美西岸)
晚上9時至11時 (中港台澳)
「責任」及
「不褪的痕跡」
廣東話
【英文字幕】
6月12日(週六) 「我不可愛嗎」及
「生命中的三岔口」
7月17日(週六) 「責任」及
「不褪的痕跡」
國語
【中文字幕】
7月24日(週六) 「我不可愛嗎」及
「生命中的三岔口」

 

參加辦法:

按此 YouTube 網上直播 按此 Facebook 網上直播

觀眾如有任何對於「生命」的疑問,也可隨時預先及在活動當天即時提出問題,現場嘉賓會在問答環節中即時回答。
歡迎您按此提交問題

如有任何個人的相關查詢,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由衷感謝您觀看香港教區婚委會與加拿大鹽與光合辦的《愛·生命》微電影放映會。誠邀閣下填寫此份回應問卷,給予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日後更好地推廣此系列的微電影,以更廣泛地推動維護生命的訊息!

《愛·生命》微電影回應問卷

請按此填寫問卷

費用: 免費,歡迎自由捐獻!

謝謝您的慷慨支持,歡迎捐款到以下天主教團體及慈善機構:

 

嘉賓講者:

日期 講者 分享內容
6月5日 陳麗嫦女士
(香港教區婚委會牧民幹事)
與影片相關的真實個案
何文康博士
(墨爾本若望保祿二世婚姻及家庭學院博士)
貞潔、墮胎的倫理
按此 收看
呂煥玲醫生
(自然家庭計劃醫學顧問)
自然生育科技 (NaProTECHNOLOGY)
按此 收看
盧國輝神父
(耶穌會)
人工受孕的倫理
按此 收看
問答環節 按此 收看
6月12日 陳麗嫦女士
(香港教區婚委會牧民幹事)
與影片相關的真實個案
夏志誠輔理主教
(香港教區)
墮胎罪與修和聖事
按此 收看
黃祈恩醫生
(香港東區醫院婦產科顧問)
生命的抉擇
按此 收看
陳麒尹醫生
(心臟科專科)
為生命爭分奪秒
按此 收看
洪吟芳修女
(加拿大聖保祿大學婚姻及家庭心理輔導碩士)
從輔導服務來影響生命
按此 收看
盧國輝神父
(耶穌會)
問答環節
按此 收看
7月17日 陳麗嫦女士
(香港教區婚委會牧民幹事)
與影片相關的真實個案
鄧建衛神父
(耀漢小兄弟會)
貞潔的倫理
按此 收看
程德君醫生
(家庭醫學專科)
自然生育法 (Creighton克賴頓模式)
按此 收看
符文玲博士
(宗座若望保祿二世婚姻家庭學院神學博士)
墮胎及人工受孕倫理
按此 收看
問答環節【第一部份】 按此 收看
問答環節【第二部份】 按此 收看
7月24日 陳麗嫦女士
(香港教區婚委會牧民幹事)
與影片相關的真實個案
鄧建衛神父
(耀漢小兄弟會)
生命的意義
按此 收看
陳麒尹醫生
(心臟科專科)
為生命爭分奪秒
按此 收看
陳祐祈醫生
(香港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顧問醫生)
生命的奇蹟
按此 收看
張彌克神父
(澳門教區花地瑪聖母堂區副主任司鐸)
墮胎罪與修和聖事
按此 收看
問答環節 按此 收看

下載網上放映會活動海報

音樂下載

相關訪問節目:

閱覽及收看生命倫理資訊及節目

印度墮胎法通過50週年,該國教會舉行致哀日

1971年8月10日,《醫藥終止妊娠法案》在印度生效。在此之前,自願墮胎被視為一項罪行,而這個法案實質上讓墮胎合法化。按照這個法規,當孕婦或胎兒面臨生命危險或是嚴重的身心損害,或者因強姦或避孕措施的瑕疵而懷孕時,在孕期20週以下可自願終止妊娠。另外,法律也規定了,在所有醫院都可以實施墮胎,但是手術執行人必須是國家登記在冊的婦產科醫生。

50年後,印度天主教主教團為了紀念這個悲慘的日子,由主教團主席格拉西亞斯(Oswald Gracias)樞機訂定了「致哀日」。樞機在一份公告中表示,「自從1971年立法通過以來,我國執行了數以百萬計的墮胎。這個反對生命的趨勢今天沒有放緩的跡象。光是在2015年,墮胎的數量估計相當於1560萬次」。因此,印度天主教主教團主席邀請眾人於8月10日舉行致哀日,「讓教會能藉以表達她對那些不被渴望的孩子遇害身亡的傷痛,並在我們社會裡推動一種維護生命的思想」。

為此,格拉西亞斯樞機提供了若干有關舉行這個悲慘紀念日的建議。例如:「為數十年來無辜胎兒的流血遇害而進行祈禱和賠補活動;在每個堂區為被殺害的胎兒奉獻彌撒,以賠補墮胎的罪;所有教堂敲響一至兩分鐘的喪鐘;在臨近8月10日的主日,彌撒講道應以維護生命為主題;為青年提供相關主題的培育;在天主教媒體渠道推廣維護生命的計劃;8月10日和前後幾天,在所有堂區、修會會院、修院和教會機構遵守『慈悲時刻』;在社交媒體上舉行數字熄燈活動」,以示抗議。

最後,為遵守新冠疫情的防疫措施,印度主教團主席鼓勵所有信徒「量力而為,因為我們蒙召促進生命的文化」。教會在世界各地都站在維護生命的第一線。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家庭年節目推介:《真心話》第三輯「愛的喜樂」篇

為慶祝《愛的喜樂》(Amoris Laetitia) 宗座勸諭頒布5週年,教宗方濟各宣布由2021年3月19日(聖若瑟瞻禮)至2022年6月(第十屆世界家庭會議)特別訂立「愛的喜樂家庭年」。

《真心話》第三輯會以《愛的喜樂》為主題,《鹽與光》邀請了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同時也是婚姻及家庭心理輔導碩士的洪吟芳修女(Sr.Cecilia Hong, MIC),在一連七集的節目中,與我們從分享她過往為婚姻及家庭的服務經歷故事中一起學習「愛的喜樂」。

洪吟芳修女:

「愛的開始來自天主,因為天主是愛!
生命是愛的果實,是天主的恩賜。
我們是天主的肖像,即是說也是愛的肖像。」

***點擊收看***

分享內容有:

— 第一集「愛的開始」,愛的經驗由母胎中開始。
— 第二集「愛的培育」,愛的喜樂第三章提及到家庭的聖召。
— 第三集「婚姻之路」,《愛的喜樂》第一章所講的家庭的團結與恩愛。
— 第四集「愛的力量」,在乎於家庭和睦,夫婦相親相愛。
— 第五集「愛的挑戰」,愛的味道有甜酸苦辣,人的經驗就是充滿着酸甜苦辣。
— 第六集「婚姻之愛與友誼之愛」,夫婦能夠建立非常深厚的友誼,互相尊重,互相愛護,那種親情見在臉上,暖在心中。
— 第七集「婚姻與家庭的靈修」,夫婦之間的鼓勵非常重要,但是夫婦之間的祈禱,更是重要。

 

相關資訊:

教宗方濟各《愛的喜樂》勸諭

教宗宣布展開「愛的喜樂家庭年」

《愛的喜樂》勸諭:賜予家庭的慈悲標記

梵蒂岡連線-愛的喜樂

聖座:確保人人有機會接種疫苗,此乃攸關正義的問題

「新冠疫苗是個公共產品,必須以公正又平等的方式提供給所有的人,而且要優先供應給最需要施打疫苗的群體。」梵蒂岡應對新冠疫情委員會和宗座生命科學院在一份聯合文件中如此表示,並強調了疫苗在抗擊疫情上扮演的必要角色。

這份聯合文件響應了教宗方濟各2020年的聖誕文告,呼籲世界領導人抵抗「疫苗民族主義」的誘惑,懇請各國和企業互相合作,而非彼此競爭。教宗於去年12月25日指出,為了使疫苗「大放光彩,帶給全世界希望,必須讓人人都有機會接種疫苗」。

為了應對這場全球性危機帶來的挑戰,正義、團結和融合是應當依循的準則。聖父教宗去年8月19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表明,那些「有益於接納受排斥者、提升卑微者、促進公益和照料受造界」的企業,應得到積極的評價。因此,與教會社會訓導的原則相關的廣闊視野,乃是必不可少的指南針,諸如「人性尊嚴、優先關切窮人、團結互助、輔助原則、公眾利益、守護共同的家園、正義,以及財物共享」。

此外,在施打疫苗方面,不僅要考慮它的最終結果,更要把它的「生命循環」列入考量。這歷程的第一步驟關乎研究和製作。這個問題涉及在研發疫苗時使用的生物材料。文件寫道,「那些可取得的信息顯示出,只有若干即將獲准的疫苗,在它進程的最初階段使用了幾十年前自願墮胎胚胎的細胞株,而其它疫苗只有在實驗室內測試的特定階段有限度地使用了這些細胞株」。

宗座生命科學院引用了2005年及2017年分別發表的兩份公告。第二份公告中排除了「今天使用這些疫苗的人和主動實施墮胎的人之間在道德上的顯著合作」。因此,新問世的文件表示,「在確知訴諸於這類型的疫苗並不代表與自願墮胎合作的情況下,能夠運用所有在臨床上建議的這些疫苗。再者,眾人一方面有義務敦促每個疫苗的準備階段都與可能來自墮胎的材料毫無關聯,另一方面則有接種疫苗的道德責任,以免兒童和大眾面臨重大的健康風險」。

疫苗也涉及專利的問題,因為疫苗不是自然資源,而是「人類知識創造的發明」。文件強調,有鑒於疫苗的作用,疫苗很適合被詮釋為「人人都有機會取得的產品,依照財物共享的原則,沒有任何歧視;教宗方濟各也提到過這一點」。誠如教宗在聖誕文告中所言:「我們也不能讓根深蒂固的個人主義病毒勝過我們,使我們對其他弟兄姊妹的苦難無動於衷。……不能把市場和研發專利的法則放在愛和人類健康的法則之上。」

梵蒂岡應對新冠疫情委員會和宗座生命科學院的公告表示,「在醫藥和治療的領域裡,以商業盤剝作為唯一目標的做法,在倫理上是無法接受的。在醫藥方面的投資必須在人類團結互助內找到它們更深層的意義」。務必分辨出「適當的體系來促進透明化與合作,而非對抗和競爭」。我們必須克服各種形式的「疫苗民族主義」,它與多個國家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為本國取得疫苗」有關。疫苗的工業生產可以成為「國家、醫藥公司和其它組織之間彼此合作的行動」。

經歷了實驗階段後,另一個關鍵的步驟是有關當局在緊急狀態下核准疫苗,「同意讓疫苗投入市場,在許多國家內使用」。「務必協調所需的種種程序,以達成這個目標,促進各主管機關之間的合作」。在施打疫苗方面,梵蒂岡新冠疫情委員會和宗座生命科學院支持的立場是讓那些「為公益效勞的專業群體」優先接種,「尤其是醫護人員,以及因必要的服務而一定要與大眾接觸的從業人員(如學校、公共安全部門),最脆弱的群體(如年長者和特殊症狀的病患)」。文件表明,這項標準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處境。舉例來說,「在風險相同的群體內確立優先順序,仍是一個灰色地帶」。

疫苗的配送也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以期人人都有機會接種。應當制定一個配送計劃,考慮到在難以送達的地區可能會在後勤和組織方面遇到的各種阻礙(包括冷鍊、運輸、醫護人員和新科技的應用等等),並為解決這些困難進行所需的合作。世界衛生組織始終是個「重要的參照點」,雖然「該組織的多個層面表現出其不足和問題,有待加強和改善」。

關於接種疫苗的道德責任,梵蒂岡新冠疫情委員會和宗座生命科學院重申,這議題蘊藏著「個人健康與大眾健康之間的關係,展現出彼此的緊密依存」。拒絕接種疫苗也會對他人構成危險。另一方面,「染病也會增加住院的風險,導致醫療體系負荷過重,最終可能會崩潰,如同這次疫情期間許多國家此刻發生的情況那樣,阻礙病患就醫,給資源短缺的人再次帶來沉痛的打擊。

聖座呼籲為所有的人,尤其是最脆弱的人,提供安全、有效又平價的疫苗,讓疫苗得以公平分配。這些優先考量的要點能確保人人得到治療,而且把地方的處境「列入考量,予以重視」。文件寫道:「我們的目標是要發展多種資源來協助地方教會,為地方團體準備這次疫苗接種行動和處理的規則。」教會為「世界的痊癒」效力,在世界各地高聲疾呼,「發言、呼籲並貢獻己力,以確保我們的全球大家庭,特別是最脆弱的人,有機會得到疫苗和優質的治療」。

宗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部長圖爾克森樞機感謝「科學界在破紀錄的短時間內研發出疫苗」。「現在輪到我們要保障人人都有機會接種,尤其是最脆弱的人。這是攸關正義的問題」。「我們必須再次展現出我們同屬一個人類大家庭」。宗座生命科學院主席帕利亞總主教強調,新冠疫情凸顯了「人類互相依存」的關係。「我們和新冠疫情委員會一起與許多夥伴提出人類大家庭能從中學習的教訓,並發展風險與團結互助的倫理,好能保護社會中最弱小的群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廷教義部發布「有關接種若干新冠病毒疫苗的道德性」公告

「在新冠疫苗的研發和製作過程中,使用了來自於墮胎胚胎的細胞株。施打這樣的新冠疫苗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正值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當製作疫苗所使用的細胞是從墮胎中取得的時候,人們要明確意識到訴諸於這些疫苗並不意味著與墮胎的正式合作,便可以使用所有在臨床上承認它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教廷教義部在一份公告中如此表示。這份公告的簽署人為教義部部長拉達里亞(Luis Ladaria)樞機和秘書長莫蘭迪(Giacomo Morandi)總主教;教宗方濟各已於今年12月17日明示批准公告。

在教義部公布這份文件之際,許多國家正在準備實施疫苗接種運動。有鑒於針對這個議題的爭論,浮現出若干疑惑和問題,教義部藉由權威性的發言加以釐清。這份「有關接種若干新冠病毒疫苗的道德性」的公告,提及三個關於同一主題的意見:

-第一個是宗座生命科學院2005年的文件;

-第二個是聖座教義部2008年的《人性尊嚴》訓令;

-第三個是宗座生命科學院2017年的新公告。

教義部的用意不在於評價現有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屬於藥物研究人員和醫藥機構的職權範圍。該部門關注的是道德層面,因為某些疫苗在研發過程中使用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非自然流產的兩個胚胎中組織的細胞株。

《人性尊嚴》訓令

本篤十六世教宗所批准的《人性尊嚴》訓令 (《位格的尊嚴》)明確指示,「會有不同的責任程度」,因為「對使用不道德來源細胞株的組織而言,決定使用這類細胞株的人的責任,與對這個決定沒有機會發聲的人不相同」(35號)。因此,今天發表的公告引用了2008年的訓令,並指出基於種種原因,得不到任何「在倫理上無可指摘」的新冠疫苗,那麼接種那些使用了墮胎胚胎細胞株的疫苗,「在道德上就是可接受的」。

教義部表示,之所以授予許可,是因為我們正處於新冠病毒「蔓延等嚴峻的危險中,否則重症的因子就會無法控制」;而且對於接種疫苗的人來說,與墮胎之惡配合的關係「遙遠」,在道德方面「沒有強制要求」加以避免的義務。為此,聖座教義部澄清,人們應當謹記,在接種疫苗的情況下,「當製作疫苗所使用的細胞是從墮胎中取得的時候,人們要明確意識到訴諸於這些疫苗並不意味著與墮胎的正式合作,便可以使用所有在臨床上承認它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在特殊條件下使用這疫苗,不會使墮胎行為合法化

再者,教義部也表明,「在特殊條件下使用這類型的疫苗固然合情合理,但這本身並不會使得墮胎行為,包括間接墮胎的行為成為合法的,而是為訴諸於墮胎的行為提出相反的預設立場。這甚至也不該牽扯到在道德上准許使用墮胎胚胎的細胞株。事實上,這份公告是在呼籲醫藥公司和政府衛生部門製造、核准、分配並提供在道德上可接受的疫苗,而不造成良心問題。」

疫苗必須是自願接種

然而,教義部一方面指出,「疫苗接種就法規而言並非道德義務,所以它必須是自願接種」;另一方面,教義部也強調追求公眾福祉的責任。由於「沒有其它遏止疫情的方法,或者毫無預防傳染病的途徑」,這公眾福祉「能要求實行免疫接種,尤其是為了保護最弱小者和暴露於危險中的人」。至於那些出於良心原因、拒絕一切由墮胎胚胎細胞株製作而成的疫苗的人,他們必須採取措施,藉由其它預防途徑和適當舉措,以免成為傳播感染性因子的載體。這麼做,是為了避免「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人面臨任何健康風險」。

對最貧困的國家的道德義務

教義部最後強調,確保「最貧困的國家也能獲得平價、有效且在倫理上可接受的疫苗」乃是一項「道德義務」。這是因為得不到接種疫苗的機會,「恐怕會形成另一個歧視和不公義的理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位格的尊嚴》訓令
(35)

當研究者使用違反道德來源的「生物材料」,不管這些生物材料是來自他們的研究中心,或是由買賣取得,都會引發不同的情況。《生命的恩賜》訓令所制定的基本原則,在這些情況下必須要被遵守:「人類胚胎和胎兒的屍體,不論是否由於墮胎致死,都必須像其他人的屍體一樣受到尊重。尤其在未經證實死亡以及未經其父母或母親同意時,均不得切除肢體或解剖。此外,尤應確保道德需要,避免蓄意合謀墮胎,引起惡表。」

在這點上,由一些倫理委員會成員制定的「獨立原則」是不足為據的。根據這項原則,製造胚胎、冷凍胚胎和導致胚胎死亡的人,以及從事研究死亡胚胎的人,只要兩者區分清楚,僅使用來源違反道德的「生物材料」,是合符道德的。當有人說他不贊成其他人犯下不正義的罪,但同時卻接受自己使用他人用不正義方式得來的生物材料,「獨立原則」已經不足以避免這種矛盾的立場。當不道德的行為被規定衛生保健和科學研究的法律認可時,吾人有必要與這種系統罪惡的一面保持距離,以避免給人默認,或暗自接受這種嚴重不正義行為的印象。若表面上接受,也會在某些醫療界或政治界中助長冷漠的風氣,不然就是代表同意。

有時,有人提出反對聲音,指出上面所說的參與研究的善心人士要有責任主動反對所有在醫界違反道德的行為,這是過度擴張他們的倫理責任。但事實上,避免與罪惡醜事合作,這責任與他們每日的專業表現相關。這些表現必須有著正直的態度,極力反對嚴重不公義的法律,並為生命的價值作見證。這裡有必要提出,即便研究者和凡是參與人工生殖或墮胎者的行為之間沒有緊密的關連,或是與人工生殖中心沒有事先達成協議,人們都有責任拒絕使用「生物材料」。這種責任源自於在他們本身的研究領域中,絕對不能參與嚴重不正義但卻合法的情況中,同時也要清楚地肯定人類生命的價值。因此,上述的獨立原則雖有必要,但倫理上不足為據。

當然,一般狀況下,會有不同的責任程度。有時或許以道德上相稱的嚴重理由為使用「生物材料」辯護。例如孩子的健康有問題時,可能會允許父母使用由違反道德來源的細胞株所發展的疫苗,只是心裡必須明白,每個人有責任表達自己並不同意,同時也必須要求他們的醫療保健系統取得其他種類的疫苗。再者,對使用不道德來源細胞株的組織而言,決定使用這類細胞株的人的責任,與對這個決定沒有機會發聲的人不相同。

在當前這種急迫的背景下,需要為保護生命來喚起大眾的良心,要提醒醫療衛生界的人們:「他們的責任大大地加重了。其最深的激勵及最強的支持來自醫護界固有及無可爭議的倫理幅度,這倫理幅度也早已由古老但仍十分適切的『醫師誓言』所承認,這誓言要求每一位醫師承諾,絕對尊重人類的生命及生命的神聖。」

相關節目:

2020年11月18日-俄羅斯墮胎合法化一百週年

圖片:關顧生命 facebook.com/prolife.dpcmf

【鹽與光傳媒訊】一百年前即1920年的11月18日是一個黑暗的日子,因為俄羅斯在當天宣佈墮胎合法化,成為全球第一個墮胎合法化的國家。

在這一百年來,有多少胎兒因此被殺而未能出生呢?數字能顯示出墮胎合法化的嚴重性,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全球年每年有超過1億3千萬個嬰兒出生,但每年有超過4千萬個墮胎個案。

生命始於受孕的一刻,每個生命都有著天主的肖像,甚至未能為自己發聲的胎兒,也有著同樣珍貴的尊嚴!

以下是由香港元朗聖伯多祿聖保祿堂精心製作的短片,讓我們一起維護生命,為生命祈禱。

資料轉載自: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關顧生命事工」Pro-Life Ministry

為「生命」祈禱
出自《生命的福音》通諭

聖母瑪利亞,
新天地的曙光,
眾生的母親,
我們把生命的原因託付給妳:
聖母瑪利亞,
請垂視眾多無法出生的嬰兒,
請垂視眾多的窮人,
他們的生活是那樣艱難,
請垂視眾多男女,
他們是殘酷暴力的受害者,
請垂視那些年長者及病人,
他們或因受漠視、或因錯誤的憐憫,
而失去生命。
請賜給凡相信妳聖子的人,
能以堅信和愛心,
向我們這時代的人,
宣講生命的福音。
請為他們祈求恩寵,
能接受那福音,
像接受一件常新的禮物;
能終其一生,
懷著感恩之心,
喜樂地頌揚這福音,
並有勇氣,
堅決地為福音作證,
好與所有善心人在一起,
建立真理與愛的文明,
以讚美和光榮天主-喜愛生命的造物主。亞孟。

教宗方濟各再次為維護生命發聲

2020年10月28日,教宗方濟各再次為維護生命發出呼籲。他在當天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問候了在場的波蘭朝聖信友,勉勵他們祈求天主使衆人尊重弟兄姐妹,尤其是最脆弱和沒有防衛能力者的生命,同時給予那些接納和照料生命的人力量,即使需要付出非凡的愛,也在所不惜。

教宗說:「在今年聖若望保祿二世百年冥誕之際,我們於10月22日慶祝了他的瞻禮。若望保祿二世始終勉勵我們要特別關愛最弱小者和無自衛能力的人,以及保護自受孕起直到自然死亡的每個人的生命。因著至聖瑪利亞和波蘭聖教宗的轉禱,我們祈求天主在衆人心中激起對我們弟兄姐妹的生命予以尊重之情,同時給予那些接納和照料生命的人力量,即使需要付出非凡的愛,也在所不惜。」

近日,在波蘭繼續舉行抗議示威活動,反對憲法法院在10月22日關於優生墮胎不符合憲法的判決。這項決定引起强烈反應和暴行,該國儘管實施了與對抗新冠疫情相關的禁止和限制集會的措施,示威活動仍在繼續。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10月28日要求軍隊介入,對「暴力行徑、破壞文物和攻擊行為」作出嚴厲回應。

根據波蘭憲法法院的判決,因胎兒嚴重畸形而自願中斷妊娠是違反憲法的行為。這項判決對119名衆議員於2019年提出的請求作出了回覆。法官受理了這項請求,並斷定其不符合憲法的有關規定。在波蘭,只有在母親的生命處於嚴重危險或性暴力的情況下,才允許墮胎。波蘭主教團主席加德斯基(Stanisław Gądecki)總主教稱這項維護生命的決定證明,「『不值得存在的生命』的觀念與法制的民主國家的原則完全背道而馳」。

此外,波蘭不同的城市也出現在聖堂前舉行抗議活動的現象。上個主日,一些堂區的信友被阻止進入聖堂祈禱和參加感恩祭。加德斯基總主教表示,教會關於享有生命權利的立場保持不變。他引用若望保祿二世《生命的福音》通諭的教導,表明「故意剝奪無辜人類的生命,常是道德上的惡,而且,不論以其本身為目的,或作為達到善良目的的一種手段,都永遠是不合法的」 (57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