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2024年8月祈禱意向:為政治領袖祈禱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4年8月意向

意向:請為政治領袖祈禱

祈願政治領袖們為他們的人民服務,為人類的整體發展和共同利益而努力,關心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優先考慮最貧窮的人。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中華道明修女會前任總會長劉紅玉修女逝世,享年79歲

圖片:中華道明修女會

【鹽與光傳媒資訊】(台灣時間) 2024年7月27日,中華道明修女會前任總會劉紅玉修女(Pia)在晚餐後身體感到不適離世,享年79歲。其遺體定於7月30日上午入殮火化,並於7月31日上午9時30分在斗南天主堂舉行殯葬彌撒後安奉家祠。中華道明修女會全體修女敬請諸位通功代禱,願劉修女早登天國安息主懷!

劉修女曾於加拿大多倫多服務多年,她也是北美基督活力運動第11屆聖林昭組的活力員。天主教基督活力運動加拿大分會多倫多支會邀得天主教高雄教區劉振忠總主教主禮,許達士神父、周景勳神父、中華殉道聖人堂的堂區司鐸於多倫多時間8月1日早上9時10分,在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2755 Denison St, Markham)為劉修女奉獻追思彌撒。誠邀主內的弟兄姊妹一起參與彌撤,祈求天主帶領劉修女靈魂,早登天國享永福。

圖片提供:中華道明修女會

劉紅玉修女
(聖名:碧岳)
1946-2024

以下是劉紅玉修女生平:(由中華道明修女會提供)

劉紅玉碧岳修女於1946年1月31日出生於台南柳營小鎮,生長在一個熱心教友的家庭。

1956年舉家搬遷至高雄,1961年經由高師謙神父的推薦,來到本會做小修生,繼續初中、高中的學業。

1966年劉紅玉修女宣發初願,在靜宜大學外文系進修,完成學業後,

約十年的時間,分別在修會創設的福安醫院、第一診所服務,之後被派往羅馬研修道明會精神。

1983年2月,37歲的劉修女,被選為修會的總會長,且於1987年連任總會長。她的個性沉靜務實,在兩屆總會長任內,除了常默默的做些家事,更為修會建築了經堂、為年長修女蓋了靜安居、為年輕的培育修女建了悟齋。

1988年她在參加全國福傳大會後,領導修會答覆時代訊號,創辦了福安老人療養所,為雲林鄉鎮的長者提供舒適溫馨的專業照護。

1993年她在負責管理療養所的同時,也參與了福安醫院的擴建工程。

1999年,已經53歲的劉修女,接受修會派遣,遠渡重洋至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實踐為華人福傳服務的使命。

2008年初,因為本會黃碧霞總會長意外身故,團體的修女們再度選了劉紅玉修女擔任總會長,她在修會困頓艱難的時刻,堅忍的承受了修會的重擔。

2011卸下總會長任務的她,又開啟了多年主計長的職務,並兼任斗南堂區周末牧靈、福安醫院院牧的工作,她謙虛和藹的態度,讓與她相處的人如沐春風;努力認真的付出,更是贏得了教友的愛戴與歡迎。

劉紅玉修女晚年因罹患帕金森症,面對身體逐漸退化、僵硬,行動不便、身體日衰,她努力以信德接受,雖然很辛苦仍不放棄參加團體的祈禱、感恩禮與團體共融。

2021年在她的同學蔡阿美修女去世時,她曾看著蔡修女的遺像感慨著:「我去年九月得了帕金森症,原想會先妳而走,但妳好幸福已在天鄉,因為妳的功課已完畢要回家,而我還需繼續做我的功課呢!….」

2024年7月27日,劉修女的妹妹及家人,由台北來探望她,中午她與家人愉快的餐敘,下午還去療養所參加了主日彌撒,晚餐後卻身體意外不適,回歸天家。我們雖然不捨這位可敬可愛的姊妹離我們而去,但也為她感恩、歡喜,她的功課已完畢,生命圓滿的回歸天鄉,相信她會不斷的在天主台前,為我們祈禱。

文:中華道明修女會

請大家為劉紅玉修女的靈魂祈禱

凡諸信者靈魂賴天主仁慈,免其煉獄之苦。
望主賜爾等永安,及永光照之,息止安所,亞孟。

加拿大主教團紀念教宗訪問兩週年:走團結與希望的道路

圖片:Vatican Media

閱覽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
英語新聞發布

透過和解基金進行補償,方便查閱教區和傳教修會檔案,與第一民族、梅蒂斯人和因紐特人進行對話,繼續走團結與希望的道路。」這是加拿大主教團在教宗方濟各訪問該國(2022年7月24日至30日)兩週年之際,於7月24日向全國信友發表的一封公開信中所表示的。

主教們在信中提及,在那次懺悔朝聖期間,教宗在與馬斯克瓦西斯(Maskwacis)寄宿學校校友會面時,「向原住民表達了深切而真誠的歉意,並特別為加拿大寄宿學校內所遭受的痛苦請求天主的寬恕」。該公開信解釋道,教宗訪問的週年紀念「讓我們反思教宗方濟各對原住民團體因遭受寄宿學校系統造成的破壞性影響所表達的深切悲痛,以及我們共同走上和解與治癒之路」。

關於財政的支持,主教們表示,為了原住民治癒及和解的項目,正在努力籌集3000萬加元。這些項目由原住民決定和選擇,並由原住民和解基金(IRF)監督。公開信也表示,目前籌集的款項已經超過1500萬加元。

同樣重要的是在對話和聆聽方面的努力。公開信接著指出:「我們在主教團內建立了機構,以支持對話並促進更好地了解原住民傳統及其文化、語言和靈性價值。我們也希望開展學術合作,好能了解並應對通常與‘發現理論’(Doctrine of Dicovery)相關的觀念。」

最後,加拿大主教們在公開信中希望,有必要「以透明、謙卑、同情、耐心、互相信任和尊重」,讓每個人都參與到團結和希望的旅程中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

教宗方濟各
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
2024728
「在我年老時,請不要拋棄我。」
(參閱:詠七一9

按此下載文告及祈禱文
PDF文件檔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天主絕不會拋棄祂的孩子們,絕對不會。即使我們老態龍鍾,白髮蒼蒼,失去社會上的地位,勞作能力下降,看來似乎一無是處,然而上主不以貌取人(參閱:撒上十六7),祂不藐視去揀選那些對許多人來說寂寂無名的人。上主不擯棄任何一塊石頭;事實上,「最古老的」基石是安放「新的」磐石的穩固基礎,以打造一座屬神的宏偉建築。(參閱:伯前二5

整部聖經所講述的,是上主信實的愛,這愛給我們提供了安慰的確證,即在我們生命的每個階段,無論處於什麼境遇,甚至我們多次背叛天主時,天主總是持續不斷地向我們廣施慈悲。聖詠集所記載的,是人在天主面前時心中所充滿的驚訝,儘管我們微不足道,祂仍然眷顧我們(參閱:詠一四四3~4),並向我們肯定祂在我們的母胎中塑造了每一個人(參閱:詠一三九13),即使在陰府,祂也不會遺棄我們(參閱:詠一六10)。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當我們年紀老邁,祂也會與我們親近;更重要的是,在聖經中,人的年歲增長,是天主祝福的標誌。

我們在聖詠集中,也看到對上主衷心地懇求:「在我年老時,求祢不要拋棄我」(詠七一9)。這句話語氣強硬又直白,讓我們想起耶穌在十字架上,萬分痛苦地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為什麼捨棄了我?」(瑪二七46

因此,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既肯定天主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與我們同在,但我們亦深怕遭人遺棄,特別是在年邁體衰、痛苦失落的時候,這並不矛盾。我們若觀察四周,我們便不難發現到,聖經的話語反映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現實狀況──「孤獨」常常是祖父母及長者們生活中淒涼的伴侶。當我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的時候,我經常探訪安養院,發現那裡根本沒什麼人來探訪,有些人已經好幾個月沒見到家人了。

造成鰥寡孤獨的原因很多:許多地方,尤其是在較貧窮的國家,老人獨居,是因為他們的子女被迫移民海外。我也想到了許多衝突的處境,有多少長者獨居是因為男性,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被徵召參戰;而女性,尤其是帶著幼童的婦女,為確保孩子的安全而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在飽受戰爭蹂躪的城市和鄉村,許多老人孑然一身;在荒廢和死亡陰影籠罩的地區,他們是生命的僅存跡象。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我們面臨一種當地文化所造成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懷疑老人使用巫術來消耗年輕人的生命力,因此對老人產生敵意。當年輕人早夭、患病或遭遇其他不幸時,就把罪責歸咎於某些老人。這是毫無根據的偏見,這種心態必須予以克服和弭平,基督信仰使我們擺脫這種荒誕無稽的謬說,但它仍然繼續加劇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世代衝突。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想想,現在長者「掠奪年輕人的未來」的這種指控比比皆是,即使在最先進和現代化的社會,也以其他的形式出現。例如,現在的人普遍認為長者加重了年輕人的社會福利負擔,從而消磨了社會發展的優勢,也就是剝奪了年輕人的資源。這是扭曲現實的認知,好像為了長者的生存,不得不把年輕人置於風險之中一樣;為了年輕人的發展,就得壓抑甚至犧牲長者的需要。世代之間的衝突是一種謬論,是衝突文化的毒果。操縱年輕的一代與長者對立,這種做法是無法令人接受的,因為事實的重點是「生命各階段的和諧,也就是說,事關了解並重視人類整體生命的實際參考點。」(《論老年的教理》,2022223日)

前述的聖詠集,與其在年老時不被遺棄的懇求,道出了籠罩著老年人生活的一個陰謀,這或許有些誇張,但如果我們理解到,長者的孤寂和被棄養的困境,不是偶然或不可避免的,而是政治、經濟、社會和個人決策的結果,不把每一個人類的無限尊嚴放在心頭——「無論身處何種環境、狀態或情境,依然享有這種尊嚴」(《人類無限尊嚴》宣言,1)。我們一旦忽略了每一個人的價值,就會根據他們所需的成本來論斷,於是就會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成本過高、難以支付。更糟糕的是,長者自己也常成為這種心態的受害者,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個負擔,該主動知難而退。

此外,如今許多男女,都尋求個人的成就,盡可能地在獨立自主及脫離與他人的生活。群體成員的身分式微,個人主義受到大力推崇:從「我們」轉變成「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明顯的標誌之一。家庭──作為反對「我們可以自己拯救自己」此一觀念的第一個,也是最根本的論據──已成為個人主義文化的受害者之一。然而,我們一旦年老體衰,那種我們不需要任何人、任何社會聯繫,一樣可以獨自生活的個人主義幻覺,就會原形畢露。事實上,我們發現自己需要一切,但卻是在人生的某一時刻,我們獨自一人,不再有他人的幫助,也沒有人可以信靠時才發現。此一殘酷的事實,當許多人發現時,為時已晚。

當今社會孤獨和遺棄的現象逐漸發酵,其根源多重。某些情況是蓄意排斥的結果、一種可悲的「社會陰謀」;在其他情況下,則是悲劇性的個人決定。還有一些情況是長者自己屈服於現實,假裝這是他們的自由選擇。我們越來越無法「體驗兄弟情誼」(《眾位弟兄》通諭,33);甚至很難想像還有其他可能性。

在許多長者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盧德傳中所描述的那種逆來順受的感覺。這部書講述了年邁的納敖米的故事,她在丈夫和兒子去世後,鼓勵她的兩個媳婦敖爾帕和盧德,回到她們的本鄉和本家去(參閱:盧一8)。就像今天的許多長者一樣,納敖米害怕孤苦無依,但也想不出其他的辦法。身為一個寡婦,她知道自己在社會眼中輕如鴻毛;她認為自己是這兩位年輕女子的負擔,她們與她不同,她們還有很長的人生要走。因此,她認為自己最好讓位退到一邊去。於是,她告訴兩位年輕的媳婦離開她,去別的地方開創未來(參閱:盧一11~13)。她的話語反映了她那個時代僵化的社會、宗教習俗,那習俗顯然會決定她自己的命運。

然後,聖經的敘述向我們呈現了,對納敖米的話語、也對年老本身,兩種不同的反應。其中一個媳婦敖爾帕,很愛納敖米,親吻了她,並接受了這似乎是唯一可能的解決辦法,便走了。然而,另一個媳婦盧德並沒有離開納敖米的身邊,令她驚訝的是,盧德告訴她:「請妳別逼我離開妳」(盧一16)。盧德不害怕挑戰傳統習俗和固有的思維模式,並意識到婆婆需要她,她要勇敢地留在婆婆的身邊,這將展開兩人的新旅程。對所有習慣性地以為獨居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來說,盧德教導我們,回應「不要拋棄我」的請求時,可以說:「我不會拋棄你」。盧德毫不猶豫地顛覆了看似不可逆的局面:獨居不必然是唯一的選擇!一切並非偶然,留在老邁的納敖米身邊的盧德,是默西亞(參閱:瑪一5)──耶穌、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祖先,她將天主與人的親密感、親近感帶給所有人,無論是哪個年齡層、哪種生活狀態。

盧德的自由和勇氣,邀請我們踏上一條嶄新的途徑。讓我們步武她的芳蹤,與這位年輕的異邦女子和年長的納敖米一起出發,不要害怕改變我們的習慣,為我們的長者想像一個不同以往的未來。我們要向所有常是犧牲奉獻、在實踐中效法盧德榜樣的人表示感謝,他們照顧老人,或是每天親近那些無人探視的親戚或故人。盧德選擇與納敖米保持親密關係,並因此獲得美滿的婚姻、家庭和新家。事實總是如此:因著與長者保持密切聯繫,承認他們在家庭、社會和教會中的獨特角色,我們自己將會收到許多禮物、恩典與祝福!

值此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讓我們向祖父母和家庭中的長輩們獻上我們溫柔的愛,讓我們花點時間陪伴那些心灰意冷、對未來不抱希望的人。讓我們揚棄導致孤獨和遺棄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反而對勇敢說出「我不會拋棄你」,走上不同道路的一眾男女,敞開心胸和露出洋溢喜悅的面容。

我向你們所有人,親愛的祖父母們、年長的弟兄姊妹們,以及所有與你們親近的人,獻上誠摯地祝福,並為你們祈禱,也請你們不要忘記為我祈禱。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425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2024年
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祈禱文
2024 年 7 月 28 日

上主,信實的天主,
祢以祢的肖像創造了我們,
祢永遠都不會留下我們孑然一身,
而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祢都陪伴我們,
請不要拋棄我們,求祢照顧我們,
並再次賜給我們能力
去發現和承認我們是祢的子女。

請以祢的聖言更新我們的心,
並求祢不要允許我們被人棄之不顧。
願祢愛的聖神用祢的溫柔充滿我們,
並教導我們向那些
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人說:
「我不會拋棄你們。」

願我們因祢心愛聖子的幫助,
不會失去兄弟情誼的滋味,
並願我們不與孤獨的悲傷為伍。
請幫助我們以更新的希望展望未來,
使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
成為一個沒有人孤獨無助,
以及結出祢和平初果的日子。
阿們。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譯)

「祖父母和年長者日」參與者能獲全大赦

相關資訊

來源: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教宗方濟各:願巴黎奧運會促進尊重與和諧

©Paris2024

奧運會為「克服分歧與對立」、「加強國家的團結」是一個機遇,「消除偏見、在輕視和不信任的地方促進尊重,有敵對的地方促進友誼」。教宗方濟各在7月19日致函巴黎總教區于爾里克(Laurent Ulrich)總主教,對7月26日至8月11日在巴黎舉行的奧運會表達了這一極大的期待。

奧林匹克休戰

于爾里克總主教於19日上午在巴黎的瑪達肋納聖堂為開啟奧林匹克休戰舉行了一台彌撒。教宗在信函中表示,體育比賽「就其本身的性質而言,是和平而非戰爭的運載者。在世界和平受到嚴重威脅的艱難時期,我熱切希望所有人都遵守這項休戰,期待解決衝突及恢復和諧。願天主垂憐我們!」

敞開聖堂、家庭以及心靈的大門

接著,教宗方濟各在信中祈求天主賜予恩典給所有參加體育賽事的運動員或觀眾,給予接待他們的人支持和祝福,「尤其是巴黎的信眾和其他人」。教宗表示:「我知道基督徒團體正在準備敞開他們的聖堂、學校和家庭的大門。最重要的是,他們應敞開心靈之門,透過對所有人無償和慷慨的款待,見證住在他們心中並向他們傳布喜樂的基督。」

克勝分歧及對立

教宗強調,他非常讚賞在這次奧運會中沒有忘記最弱勢人群,「尤其是那些處於非常不穩定情況的人」。教宗希望,舉辦這次運動會能為法國人民提供一種友愛和諧的絕佳機會,使我們能克服分歧和對立,加強國家的團結。

「體育是一種超越疆界、語言、種族、國籍和宗教的普世語言;它能夠團結眾人、鼓勵對話和相互接納;它激勵人類精神的發展;它鼓勵人們超越自我,培養犧牲精神,鼓勵人際關係中的忠誠;它鼓勵人們認識自己的限度和他人的價值。」

民族間的相遇,即使是敵意最深的民族

如果奧運會是真正的「賽事」,就能真正成為「不同民族,即使是敵意最深的民族間相遇的卓越場所」。教宗寫道,看著眾所皆知的奧運會標誌,上面有五個相交的圓環,這代表著「兄弟情誼的精神」,該當成為奧運會和一般體育競賽的特徵。

打破仇恨與偏見

教宗在信函的結尾表示,希望「巴黎奧運會成為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相識並彼此欣賞、打破偏見,在輕視和不信任的地方促進尊重,在敵對的地方促進友誼」。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祖父母和年長者日」參與者能獲全大赦

圖片:Vatican Media

按此下載2024牧靈指引及法令(中文版)

閱讀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全大赦法令(英語)
Decree of the Apostolic Penitentiary
on the granting of the Indulgence
on the occasion of
World Day for Grandparents and the Elderly

宗座聖赦院法令

為促進信友的虔敬及人類的得救,宗座聖赦院接納了平信徒、家庭及生命 部部長、尊敬的凱文·若瑟·法雷爾樞機 (Cardinal Kevin Joseph Farrell) 最 近的請求,按承行主旨而就任的教宗方濟各所授的權柄,於其欽定於每年 七月第四主日舉行的「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頒賜取自天庭寶庫的全大 赦,以恩待信友。該「世界日」本年為第四屆,日期為七月二十八日,主 題為「在我年老時,請不要拋棄我」(參閱:詠 71:9)。該項全大赦是按慣常條件(即辦告解、在彌撒中領聖體,及為教宗的意向祈禱),頒賜給參與 「世界日」各項慶祝活動的信友,而且亦可轉讓給煉靈。

本慈悲法院同樣將大赦頒賜給凡是在同一天用適當時間去探訪需要幫助的 年長者或身處困境的兄弟(諸如病患、孤獨者、殘障者……)的信友。 本慈悲法院同樣將大赦頒賜給凡是在同一日撥適當時間去探訪需要幫助的 長者或身處困境的兄弟姊妹(諸如病患、孤獨者、殘障者、獨居者……) 的信友。

此外,凡是矢志棄絕一切罪過,願意盡快滿全上述慣常條件的長者,以及 照料他們的人士,以及所有因重大理由而不能外出的信友,倘若他們在心 神上參與世界日的活動,向慈悲的天主獻上──尤其在參與媒體播放這些 活動的時候──自己的祈禱、悲傷及生活上的辛勞,也同樣可獲得該全大 赦。

為使信友藉着牧靈關顧,透過教會鑰匙權力,更易於有機會去獲得天主的 恩寵,本聖赦院懇請具備所需告解權的司鐸們,慷慨大方地主持懺悔聖事。

本法令於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執行,任何相反的規定一概無效。

於羅馬,宗座聖赦院,2024 年 7 月 9 日。

聖赦院院長──德·多納蒂斯 樞機 (Angelo Card. De Donatis)

聖赦院副院長──內凱爾 主教 (S.E.R. Mons. Krzysztof Józef Nykiel)

(天主教會台灣地區主教團與香港教區合譯)

相關資訊

何謂全大赦?

大赦分為全大赦與有限大赦, 全大赦免除罪過應得的全部暫罰; 有限大赦免除罪過應受的部分暫。

獲得大赦的條件:

為獲得任何大赦, 領受者必須已領洗, 有獲得大赦的意向, 沒有受到絕罰,至少在完成規定的善工的時刻處於恩寵狀況,以及履行規定的善工。為獲得全大赦, 信友亦必須棄絕對罪惡—包括小罪—的任何依戀,並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一)妥當告解:信友必須個別地辦告解,並完整地告明罪過(參照天主教法典960條)。

(二)善領聖體:在聖祭禮儀中領聖體較佳,但為獲得大赦,單單善領聖體已足夠。

(三)為教宗的意向祈禱:信友可以按教宗的意向誦念天主經及聖母經各一遍,亦可自行選擇誦念任何其他經文(為不便「誦念」的殘障人士,「默禱」已足夠)。

如信友對罪惡仍有所依戀,或未完全符合以上三個條件,或未完全履行規定的善工,則僅能獲得有限大赦。

聖座新聞室公布教宗訪問比利時和盧森堡的正式行程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將於今年9月26日至29日在比利時和盧森堡進行牧靈訪問,在為期四天的旅行中舉行多項會晤及活動。聖座新聞室7月19日公布了此行的正式行程。

9月26日(週四) – 盧森堡

抵達盧森堡

此行的第一站是盧森堡。教宗將於9月26日週四上午抵達。他的專機預計於當天上午8時05分從羅馬達芬奇機場起飛,經過大約兩個小時的航程後,上午10時降落在盧森堡芬德爾機場,歡迎儀式將在那裡舉行。

教宗將於10時45分在大公府禮節性拜會大公,隨後於11時15分與首相舉行會晤,11時50分在環形市政廳(Cercle Cité)會見當局、公民社會和外交使團,屆時教宗將發表此行的首篇講話。

與天主教團體見面,啟程前往布魯塞爾

教宗的第二篇講話將於下午4時30分在盧森堡聖母主教座堂與天主教團體見面時發表。教宗當天就要告別盧森堡,下午5時45分在芬德爾機場參加歡送儀式後,6時15分搭乘專機前往布魯塞爾。

9月26日(週四晚) – 比利時

晚上7時10分,專機將抵達比利時首都,降落在梅爾斯布魯克空軍基地(Melsbroek Air Base)。歡迎儀式要在那裡舉行。

9月27日(週五) – 比利時

拜會比利時國王,會見當局,與魯汶大學教授相會

此行的第二天、9月27日週五,教宗首先要於上午9時15分在拉肯城堡(Castle of Laeken)禮節性拜會比利時國王;然後,上午9時45分與首相舉行會晤,10時會見當局和公民社會,預計在這個機會上發表一篇講話。

下午4時30分,教宗則要在荷語魯汶天主教大學(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與教員們會面,在這個機會上發表一篇講話。該校是歐洲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2025年要慶祝創校6百週年紀念。

9月28日(週六)

與聖職人員和青年的約會

9月28日週六上午10時,教宗要在庫克爾貝赫(Koekelberg)聖心大殿會見主教、司鐸、執事、度奉獻生活的男女、修生和牧靈工作者,並向他們發表一篇講話。下午4點半,教宗則要在法語魯汶天主教大學(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與學生們見面,發表一篇講話。最後,依循教宗方濟各每次牧靈訪問的慣例,他要私下會見耶穌會士,地點是聖彌額爾公學(Saint Michel College)。

9月29日(主日)

彌撒聖祭

整趟旅行將在彌撒聖祭中劃下句號。9月29日主日上午10時,教宗要在博杜安國王體育場(King Baudouin Stadium)主持彌撒、發表講道,並且帶領在場信眾誦念《三鐘經》。然後,他將於中午12時15分前往梅爾斯布魯克空軍基地,在那裡參加歡送儀式。12時45分,教宗將啟程返回羅馬,他的專機預計於下午2時55分降落在羅馬達芬奇機場。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意大利南部「礁岩聖母」朝聖地獲准公開敬禮

教廷教義部部長費爾南德斯(Victor Manuel Fernández)樞機7月5日覆函意大利洛克里-傑拉切(Locri-Gerace)教區方濟各·奧利瓦(Francesco Oliva)主教,對敬禮「礁岩聖母」 “Our Lady of The Rock” (Madonna dello Scoglio) 表示態度,「確認沒有任何阻礙的決定」。「礁岩聖母」朝聖地位於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Calabria)大區普拉卡尼卡(Placanica)市鎮。

在覆函中,費爾南德斯樞機表示,准予敬禮不應被理解為「對這個現象的超自然性做出界定」,而是對一種靈性經驗的認可。因此,部長樞機鼓勵教區主教重視朝聖地的牧靈價值,並促進這一靈性價值的傳播。

閱覽「關於超自然現象的新準則」文件
Norms for proceeding in the Discernment
of alleged Supernatural Phenomena

「礁岩聖母」朝聖地

1968年5月11日,童貞瑪利亞在普拉卡尼卡的聖多梅尼卡(Santa Domenica)首次顯現給一位18歲樸實的農民科西莫·弗拉戈梅尼(Cosimo Fragomeni)。據科西莫講述,1968年聖母首次顯現時,在他家附近的砂岩礁石上發出一道光,並在接下來的四天重複出現。在科西莫轉達的信息中,聖母邀請人們悔改和祈禱,希望看到這個卡拉布里亞小鎮變成一個巨大的靈修中心,人們能在這裡感受天主的慈悲。隨後,這位青年清理了礁石周圍的土地,用礁石砌了一個石牆,在石牆中挖了一個壁龕,在壁龕中放置了一尊從卡拉拉購買的大理石聖母雕像。

從簡單的小聖堂到教區朝聖地

很快這個小地方就成為意大利和國外朝聖者的目的地。最初,人們建了一個簡單的小聖堂,但隨著朝聖者的不斷增加,不得不修建一個大朝聖地。於此同時,科西莫於1987年加入了方濟各第三會。

2008年12月7日,時任洛克里-傑拉切教區主教若瑟·費奧里尼·莫羅西尼(Giuseppe Fiorini Morosini)確定將“礁岩聖母”置於該教區主教的牧靈照顧之下;2013年5月22日,在聖伯多祿廣場的公開接見活動中,科西莫修士在主教的陪同下,請求教宗方濟各降福將要修建的“礁岩聖母”朝聖地的奠基石;2016年2月11日,該教區新任主教方濟各·奧利瓦將這個敬禮場所提升為“教區朝聖地”的級別,並授予“礁岩聖母”稱號;2017年7月10日,奧利瓦主教將該朝聖地的牧靈服務託付於福傳傳教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英國天主教港人牧民協調小組正式成立

圖片背景來源:facebook.com/ukhkcaths

英格蘭及威爾斯主教團委任港人牧民組織
英國天主教港人牧民協調小組
正式成立

按此下載中英文新聞發布

全新英國天主教港人牧民組織 – 為服務急增的移英港人,英格蘭及威爾斯主教團 (Catholic Bishops’ Conference of England and Wales) 決定成立「英國天主教港人牧民協調小組」 (下簡稱「協調小組」) (Hong Kong Catholic Migrants Pastoral Coordination Group) 。協調小組於2024年7月1日開始運作 (任期一年)。作為英國主教團正式成立的港人牧民團體,協調小組 以聯繫移居英國各地的天主教香港教友團體為宗旨,並連結英國主教團和香港教區,以提供牧靈支援、鞏固和加深教友的信仰基礎。

職能

為踐⾏宗旨,「協調⼩組」有以下職能:

– 協調移居英國各地的⾹港教友團體 (教友團體) 與英國主教團間之事務。

– 連繫各地教友團體,安排信仰及聯誼聚會,讓教友在信仰靈修上進益。

– 成為訪英神⽗的⾸個接觸點,協調訪英神⽗為各地教友團體舉辦牧靈活動。

– 在各地區教友團體⽀持下,⽀援移英教友鞏固和加深其信仰基礎。

成員

圖片:Bishop Paul McAleenan

英格蘭及威爾斯主教團委派其移民及難民⾸席主教 Bishop Paul McAleenan 擔任「協調⼩組」監督,成員包括:

  • 神師:單家亮執事 (Deacon James Shin)
  • 召集⼈:羅偉聰先⽣ (Mr. Francis Law)
  • 副召集⼈:陳志雄先⽣ (Mr. Savio Chan)
  • 司庫:梅偉強先⽣ (Mr. Moses Mui)
  • 秘書:徐淑雯女⼠ (Ms. Angelina Tsui)
  • 宣傳:⿈愛環女⼠ (Ms. Shirley Wong)
  • ⾏政:張⼦龍先⽣ (Mr. Timothy Cheung)

資訊平台

為確保「協調⼩組」能有效將最新消息傳達至在英各地區教友,「協調⼩組」將委託社交媒體平台 – UKHKCaths 臉書專⾴ ( https://www.facebook.com/ukhkcaths ) 作為發放訊息之平台。

標誌

設計師以天主教、英國和⾹港的不同原素設計出「英國天主教港⼈牧民協調⼩組」之標誌。

由最上⽅開始,設計師以多條直線代表天主帶給我們的光,鴿⼦代表聖神的臨在,賜給我們恩寵。

標誌中間的⼗字架,代表天主賜給我們的救恩,⼗字架的中央特別放上 Our Lady of Walsingham,象徵著英國天主教會。⽽⼗字架之四個⽅向,分別載有代表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內四國的標記,進⼀步延伸我們的信仰⽣活遍及全英。

⼗字架外,左右兩旁分別有兩顆星星,代表著「希望」及「願景」。⽰意我們只要信靠天主,在英⽣活定能滿載希望。⽽兩顆星星下分別延展出兩條城巿脈絡向左右展開,左⾯為「英國」,右⾯為「⾹港」, 藉著信仰,兩地緊緊相扣。

最底部份的⼈形公仔為耶穌與⼗⼆⾨徒,代表著彼此聯繫、互相協調,達致團結⼀致的象徵。

讓我們彼此代禱,願天主祝福大家,
願您平安!

資訊來源:英國天主教港人牧民協調小組 (Hong Kong Catholic Migrants Pastoral Coordination Group)

敞開心扉說「亮」話:對那活在罪惡中的人,寶血卻帶來死亡

瑪竇福音 11:20-24

那時,耶穌就開始譴責那曾看過他許多異能的城邑,因為他們沒有悔改。「苛辣匝因,你是有禍的!貝特賽達,你是有禍的!因為在你們那裏所行的異能,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她們早已身披苦衣,頭上撒灰做補贖了。但是我給你們說:在審判的日子,提洛和漆冬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容易忍受。還有你,葛法翁!莫非你要高舉到天上嗎?將來你必下到陰府裏;因為在你那裏所行的異能,如果行在索多瑪,她必會存留到今天。但是我給你們說:在審判的日子,索多瑪地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容易忍受。」

對那活在罪惡中的人,
寶血卻帶來死亡。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在常年期第十五周星期三的福音中耶穌說,苛辣匝因,是有禍的!貝特賽達,是有禍的!因為他們沒有因天主在他們那裡所行的異能而悔改。

天主給的越多,往往要的也越多。天主給了我們許多的恩寵,使我們明白許多道理啟示。如果我們沒有重視天主的恩寵而知罪犯罪,反而會比那些沒有得到恩寵的人罪過更大。

在聖女加大利納的《對話錄》裡面天主抱怨基督信徒和神職人員時說:「妳看,他們用那麼無知、那麽黑暗、那麼忘恩負義的不潔之手,來分施我這淨配的奶和血,而信友們又是以多大的傲慢及不恭敬的態度去領受。因此,本該帶給人們生命的美物,即我聖子珍貴的寶血,本是為摧毀死亡與黑暗、是為給予光明與真理、並為破除一切的謊言而賜下的,卻反而因他們自己的過失而變成帶來了死亡。我賜下這寶血,為使那些真心誠意領受的人獲得救恩達致成全。 ……可是,對那活在罪惡中的人,寳血卻帶來死亡。」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讓我們珍惜天主的恩寵,不要濫用天主的仁慈。讓我們真心悔改,平息天主的義怒。不要讓天主救恩的聖寵變成我們被定罪的理由。

按此閱讀更多
《敞開心扉說「亮」話》反省文章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