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屆普世青年節文告全文

blog_1446651016

第31屆普世青年節文告

(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福傳委員會青年組恭譯)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瑪5:7 

親愛的青年人:

我們已經到達前往克拉科夫朝聖的最後階段了。明年七月,我們將在那裡慶祝第三十一屆世界青年日。耶穌基督山中聖訓的話將帶領我們走上這漫長又充滿挑戰的旅途。從2014年開始這趟旅程,大家一起默想真福八端的第一端:「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五3)。而2015年的主題是:「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瑪5:8)。「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這句話將啟發我們邁向2016年。 

慈悲禧年

2016年克拉科夫的世界青年日將藉由這個主題成為慈悲禧年的一部分,也變為一個世界層級的青年禧年。國際性青年聚會巧遇禧年,這並不是第一次。的確,前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就是在救贖聖年期間(1983-1984)首度召喚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在聖枝主日時齊聚一堂。然後,在2000年千禧年時,來自世界165個國家超過200萬的青年人聚集在羅馬,慶祝第十五屆世界青年日。我確信在克拉科夫的青年禧年將會有如前兩次世青的盛況,成為慶祝禧年的高峰!

也許你們當中有人會問:這次禧年,教會究竟要慶祝些什麼?舊約聖經肋未紀第二十五章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禧年」對以色列子民的意義。每五十年他們會聽到號角(jobel)聲響起,召喚(jobil)他們慶祝一個聖年,作為與彼此和好(jobal)的時刻。在這段時間裡,他們懷著感恩之情,更新與天主、與近人、與萬物之間的美好關係。這包括免除債務、對陷入貧困者提供特別的援助、改善人際關係和釋放受奴役的人。

耶穌基督親自宣講並帶來天主恩寵的永存時刻。祂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參見路四18-19)。在耶穌身上,特別是在祂的逾越奧蹟內,可以完全認出禧年更深層的意義。當教會以基督之名宣告一個禧年,我們所有人都受邀去經歷一次恩寵的奇妙時刻。教會必須提供充分的標記,來彰顯天主的臨在及與我們的緊密相連,並重新喚醒天主子民內心深處關注重點的本能。這慈悲禧年特別「給教會一段時期,重新省思主在復活那日託付給教會使命的意義。這使命就是成為天父慈悲的記號與工具。」(天主慈悲主日第一夜晚禱講道,2015411日) 

如同天父 慈悲為懷

這特殊禧年的格言是:「如同天父,慈悲為懷」(參見《慈悲面容》13)。這也符合了下一屆世界青年日的主題,讓我們試著更了解天主慈悲的意義。

舊約在談到慈悲時,使用了很多不同的詞彙。其中最有意義的兩個字是hesed rahamim(憐憫、寬恕,有兩人之間本能之愛的意思)。第一個名詞用來形容天主時,是要表達天主對我們無盡忠貞的盟約──祂會永久愛著祂的子民,不斷地寬恕。第二個名詞rahamim,照字面上的意思是「肺腑」,可以翻譯為「感同身受的慈悲」。這特別讓我們聯想到母親的娘胎,並幫助我們了解天主對祂子民的愛,就像母親對孩子的愛一樣。如同先知依撒意亞所表達的:「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自己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會忘掉你啊?」(依49:15)這種愛意味著在我們內心開放空間給別人,並具有同理心,與我們的近人同甘共苦。

聖經中慈悲的概念也包含了愛的實質展現,即忠誠、自由地給予,以及能夠寬恕。在以下的聖經章節中,歐瑟亞先知給了我們一個很美的例子來表達天主的愛,先知將之比擬為父親對孩子的愛:「當以色列尚在童年時,我就愛了他;從在埃及時,我就召叫他為我的兒子。可是我越呼喚他們,他們越遠離我……,是我教了厄弗辣因邁步,雙臂抱著他們,是我用仁慈的繩索,愛情的帶子牽著他們,我對他們有如高舉嬰兒到自己面頰的慈親,俯身餵養他們」(歐11:1-4)。儘管孩子態度錯誤,應當懲罰,父親的愛依然忠誠,他總是原諒自己悔改的孩子。從這裡我們窺見慈悲一直是包含了原諒寬恕。「天主的慈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的真相,從中,天主如同父親,如同母親,從心底牽動著他們對兒女的愛,揭示了自己的慈愛。如果說這愛是『牽腸掛肚的』,並不誇張。這愛從內心深處自然湧流出來,滿懷慈愛與憐憫、寬仁和慈悲。」(《慈悲面容》6

新約聖經中所談到的天主慈悲(eleos),綜合了耶穌以天父之名在世上所要完成的工作(參見瑪9:13)。我們上主的慈悲尤其顯現在祂親身經歷人類的苦境,並對有需要的人顯示祂理解、治癒和寬恕的憐憫之心。耶穌的所有行動都述說著慈悲。其實,祂本身就是慈悲。

在路加福音第十五章中,我們看到了三個關於慈悲的比喻:亡羊、失錢和蕩子的比喻。在這三個比喻中,我們被天主的喜樂所震撼,就是天主對尋回和寬恕一個罪人的喜樂。是的,天主是樂於寬恕的!這是整部福音的總結。「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那隻迷失的羔羊,都是那枚遺失的硬幣;我們每個人也都是那將自由揮霍在虛假偶像和幸福幻象上而失去了一切的蕩子。但天主並沒有忘記我們;天父從未遺棄我們。祂是耐心十足的父親,永遠都等待著我們!祂尊重我們的自由,但又對我們保持忠誠。當我們回到祂的身邊時,祂會歡迎我們,有如父親歡迎孩子回家一樣,因為祂從不間斷、永不止息地用愛等候著我們。而祂的心因每個歸來的孩子而喜悅。祂因喜樂而歡慶。當我們中任一個罪人走向祂祈求寬恕時,祂就是這樣喜樂。」(2013915日,三鐘經)

天主的慈悲非常真實,我們都被召喚去親自經驗。我十七歲的時候,有一天,我正準備跟朋友出去,在路上決定先去教堂一下。在那裡,我遇到一位神父,他激起我很大的信心,我覺得自己需要在和好聖事中開放我的心。那次經驗改變了我的人生!我發現當我們願意謙卑又毫無保留的開放我們的內心時,就能以很具體的方式默觀天主的慈悲。我真切感受到,甚至在我踏入教堂前,天主就在這位神父身上一直等著我。我們不斷的在尋求天主,但天主在我們找祂之前,就一直在那裡尋覓著我們,而且是祂先找到了我們。也許你們當中有人覺得心頭沉重,你們會想:我做了這事,我做了那事……。你們不要害怕!天主正等候著你們。天主是個父親,而祂永遠在等著我們!在和好聖事中感受到天父慈悲的擁抱、發現告解亭是慈悲所在之處,而且讓我們自己被主慈悲的愛碰觸──祂永遠寬恕我們,那是多麼美好!

親愛的男女青年,你是否曾感受到永恆之愛的眼眸凝視著你,這凝視超越了你所犯的罪、你的有限和失敗,持續對你保持信心,並對你的生命懷著希望?你是否意識到,對出於愛而賞賜給你一切的天主,你是何等的寶貴?正如聖保祿教導我們的:「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這證明了天主怎樣愛我們」(羅5:8)。我們真的明白這番話的力量嗎?

我知道世青十字架對你們每一位都有深遠的意義。這是聖若望保祿二世送給世界青年的一份禮物,並從1984年起,在每次世界青年聚會都伴隨著各位。有很多青年人生命的轉變和真實的悔改,都出於與這樸實無華的十字架相遇!也許你們曾問過自己這個問題:這個十字架的超凡力量源自哪裡?答案就是:十字架是天主慈悲最有說服力的記號!它告訴我們,天主對人類愛的尺度,是無可測量的愛!透過十字架,我們可以觸摸到天主的慈悲,也被它的慈悲所觸碰!在這裡我也想回憶這事蹟:在耶穌十字架旁,有兩個強盜一同被處決。其中傲慢的一個不認為自己是罪人。他嘲弄主。另一個則自認犯了錯,轉向主說:「耶穌,當祢來為王時,請祢紀念我。」耶穌無限仁慈地注視他,並回答他說:「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參見路23:3239-43)。我們自認是他們中的哪一個?是帶著傲慢的態度,沒有意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那一個?還是接受自己是需要天主的慈悲,並全心祈求祂的那一個?因為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我們就是在主內常能找到那無條件的愛──祂將我們的生命視為美善,並總是給我們重新開始的機會。 

成為天主慈悲的工具的喜樂

天主聖言教導我們:「施予比領受更為有福」(宗20:35)。這是為什麼真福第五端宣認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我們知道天主先愛了我們。但只有當我們真的進入天主的恩賜與無償的愛的境界,當我們發現天主無條件地愛我們,為使我們有能力像祂一樣去愛,不加度量,我們才是真的有福與快樂。聖若望曾說:「可愛的諸位,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他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可愛的諸位,既然天主這樣愛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若一4:7-11

在簡短扼要地解釋上主是如何將祂的慈悲傾注在我們身上,我想給你們一些建議,如何能成為傳播慈悲給他人的工具。

我想到真福傅喬治(Pier Giorgio Frassati)的例子。他說:「耶穌每天早上在聖體中拜訪我,而我拜訪窮人,用很簡略的方式來回報祂的探訪。」傅喬治是一個懂得什麼叫擁有慈悲之心、關心最有需要的人的青年。他給予他們的,遠超過物質。他付出自我給予時間、話語和聆聽的能力。他默默又謙遜地服務窮人,從不自我誇耀。他真的做到聖經教我們的:「當你施捨時,不要叫左手知道你右手所行的,好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父在暗中看見,必要報答你」(瑪6:3-4)。你們可以想像,在他死前一天,他已經病入膏肓了,仍指示要怎麼去幫助他那些有需要的朋友。在他的喪禮上,他的家人和朋友都非常驚訝,有那麼多他們不認識的窮人出席。他們都是年輕的傅喬治曾經結交和幫助過的人。

我一直很喜歡把聖經中的真福八端,和瑪竇福音第二十五章連結起來,耶穌在那裡把慈悲的善工展現給我們,並告訴我們,有一天我們將以按照這些善工接受審判。為此,我邀請你們去重新發現身體的慈悲善工:饑者食之、渴者飲之、裸者衣之、旅者留之、病者醫之、囚者慰之、死者葬之。我們也不該忽略精神的慈悲善工:解人疑惑、教導愚蒙、勸人悔改、安慰憂苦、恕人侮辱、忍耐磨難、為生者死者祈禱。如你們所見,慈悲不是「好好主義」,也不是感情用事。決定我們是否真為耶穌的門徒,以及在今日世界裡是否可信的基督徒,就在於我們是否慈悲。

若你們要我非常具體地說,我會建議你們選擇一項身體和精神的慈悲善工,在2016年的前七個月裡每個月實行。在聖傅天娜修女──我們世代謙卑的慈悲使徒的祈禱中,你們可以尋找靈感:

「主啊,請救助我,

使我的眼目慈悲,絕不憑外表去懷疑或判斷,卻在近人的靈魂中探索它們的美和成為他們的援助;

……,使我的耳朵慈悲,好能關注近人的需要,別漠視他人的痛苦和哀訴;

……,使我的口舌慈悲,不說近人長短,而對所有人都說安慰和寬恕的話;

……,使我的雙手慈悲,結出豐碩的果實;

……,使我的雙腳慈悲,好能不顧自己的疲乏厭煩,敏捷助人;

……,使我的心慈悲,好能分擔近人的一切憂苦。」(《靈修日記禱文》163

天主慈悲的訊息是非常具體的生活計劃,因為它包含了行動。慈悲善工當中最明顯,但也是最困難實踐的,就是寬恕得罪我們的人、那些錯待我們的人,或我們視為仇敵的人。「寬恕,有時看來多麽困難!但是寬恕已被置於我們脆弱的雙手裡,為使我們心靈獲得平安。人必須放下憤怒、憤恨、暴力及復仇,才能喜樂地生活。」(《慈悲面容》9

我見過很多青年人,他們都說,對這個分割的世界感到厭倦──不同派別支持者之間的衝突和這麼多的戰爭,有些時候,宗教成為行使暴力的藉口。我們必須祈求天主賞賜我們恩寵,慈悲的對待那些錯待我們的人。耶穌在十字架上為處決祂的人祈禱說:「父啊!寬赦他們吧!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路23:34)。慈悲是戰勝邪惡唯一的方法。正義是必須的,且非常必要,但光有正義不夠,正義與慈悲必須同時實踐。我多麼希望我們能一同加入祈禱的行列,從內心深處,懇求天主垂憐我們,也垂憐這整個世界! 

克拉科夫期待著我們!

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在波蘭見面了。克拉科夫,這個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聖女傅天娜・克瓦爾斯卡的城市,正張開雙臂、打開心門等待著我們。我相信是天主上智的安排引導我們選擇了這個城市,在屬於我們這個世代的兩位代表天主慈悲偉大使徒的故鄉,慶祝青年的禧年。聖若望保祿二世意識到這是慈悲的時刻。他就職一開始便發表了《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諭。在2000年千禧聖年這一年,他冊封傅天娜修女為聖人,並宣布復活期第二主日為救主慈悲主日。2002年,他為在克拉科夫的天主慈悲朝聖地親自舉行祝聖典禮,將普世託付於慈悲天主的手中,渴望這個訊息可以傳達給世上所有的人民,並使他們的心充滿希望:「這個火苗需要被天主的恩寵點燃。這慈悲的火焰需要被傳遞到這個世上。因著天主的慈悲,這個世界會獲得和平而人類會得享幸福。」(克拉科夫天主慈悲朝聖地獻堂典禮講道,2002817日)

親愛的青年人,克拉科夫的朝聖地是特別為了敬禮慈悲救主耶穌。祂在那裡受天主子民尊崇的聖像正等待著你們。祂對你們有信心,也指望著你們!祂有很多話想對你們每個人說……。你們不要害怕注視祂的雙眼,祂的眼中充滿了對你們無限的慈愛。你們要向祂充滿慈悲的凝視開放自己,祂準備好要赦免你們所有的罪。耶穌的一眼就能改變你們的生命,治癒你們靈魂的創傷。祂的雙眼能解除你們青年人心靈深處的饑渴,解除你們對愛、對平安、對喜樂,以及對真正幸福的饑渴。不要害怕,你們到祂跟前來!你們到祂面前,並從內心深處說:「耶穌,我信賴祢!」你們要讓自己被祂無限的慈愛所碰觸,好使你們透過行動、言語和祈禱,在我們因自私、仇恨以及這麼多且深的絕望而受傷的世界中,也能成為慈悲的使徒。                                   

正如聖若望保祿二世所說的,你們要將基督慈悲之愛的火焰帶到在日常生活的每個領域,直到地極。在這個使命中,我以鼓勵和祈禱陪伴著你們。在前往下一屆克拉科夫世界青年日,心靈之旅最後準備的階段中,我將你們所有人都託付給童貞瑪利亞、慈悲之母。我衷心地降福你們。

教宗方濟各

梵蒂岡

2015815

聖母升天節

 

來源: 台灣主教團青年組

圖片: 第31屆普世青年節官方網頁

按此閱讀英語全文

教宗主持追思彌撒:按照天主的心意做謙卑奴僕,而非公務員

POPE-MASS-DECEASED

教宗方濟各11月3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為今年去世的樞機和主教主持追思彌撒。教宗表示:「天主以服務和自謙的態度來拯救我們的作風讓我們明白:如果我們選擇那永遠能贏得勝利的殷切和謙卑的愛,我們也能與天主一同得勝。「但願我們只需要天主就夠了」,好能擺脫蜉蝣朝生暮死的焦慮,做「被愛的子女」,而非「公務員」。前一天下午六點,教宗來到梵蒂岡墓穴,在已故教宗的墓前作了私人祈禱。

緬懷今年已亡的樞機和主教,意味著為他們祈禱,願他們在天主內獲得圓滿的喜樂,進入與諸聖人的共融;但也意味著更新自己的牧職聖召,像天主那樣做個謙卑的「奴僕」,甚至捨棄自己的性命。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表示,「服務與奉獻的人在世俗眼裡好似一名失敗者。但事實上,只有失去生命,才能重獲生命。因為一個人若是為了熱愛和效法耶穌而捨棄性命,意味著他戰勝了死亡,將生命獻給了世界。服務的人,必得救。相反地,不為服務而生活的人,活著沒有意義」。

POPE-MASS-DECEASED

福音告訴我們:「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祂為了拯救我們,甚至抵達我們最終要去的地方——「死亡」。天主「迎著對祂的重重反對」接受了死亡;現在我們「因著注視祂和相信祂而獲得拯救」。這是「天主以服務和自謙的態度來拯救我們的作風」;這不是轟轟烈烈的勝利,而是建立在愛的力量上謙卑至極的勝利,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教誨。

教宗說,「我們透過耶穌的復活同時看到了死亡和脫離死亡的方法,這事只有因著天主給予我們的大愛,因著那貶抑自己的謙卑之愛,因著那懂得取用奴僕形體的服務,才有可能實現。如此一來,耶穌不僅消除了惡,還將惡轉變為善。祂在改變事物時不以言語,而以行動;不在外貌,而在實質;不在表面,而從根本。祂把十字架變為通往生命的橋樑。如果我們選擇那永遠能夠贏得勝利的殷切和謙卑的愛,我們也能與天主一同得勝。這樣的愛不責備、不強迫,卻懂得在信賴和忍耐中期待」。

教宗解釋說,天主對世界的愛「無所保留」,而我們的愛則出於自己的需求和渴望。讓我們藉著這台彌撒祈求天父幫助我們更多思考「天上的事」,想想天主和近人,而不是「我們的所需」。

教宗最後說,「但願我們的生命只需要主耶穌的復活就夠了」,好使我們能擺脫蜉蝣朝生暮死的焦慮。「但願我們只需要天主就夠了,因為在祂內有生命、救恩、復活和喜樂。如此我們就能按照天主的心意成為奴僕:不是提供服務的公務員,而是為世界捨棄性命的被愛的子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方濟各哀悼俄羅斯空難遇難者

blog_1446496903

10月31日,一架載有200多人的俄羅斯客機在埃及墜毀,造成224人死亡,他們中至少有27名孩童。教宗方濟各在一封寄給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唁電中,關懷受空難殃及的俄羅斯人。這封唁電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教宗在唁電中為遇難者和那些為失去家人而哭泣的人祈禱,並祈求上主的力量與平安降臨在所有參與救援工作的人身上。

事發後次日,俄羅斯舉國哀悼墜機遇難者。教宗方濟各的哀悼表達他對遇難者家屬的關懷之情。這架從埃及飛往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客機飛行大約20分鐘後,在西奈半島哈薩納地區墜毀。在埃及安全部隊封鎖的區域中,11月1日早上又找到61具屍體,於當天晚上運回俄羅斯聖彼得堡。這次空難的大部分遇難者來自該城。

當天,一些專家開始在開羅民航局分析飛機上的2個黑盒子,希望找到客機失事原因。儘管如此,出於安全考量,法航、德國漢莎和阿聯酋航空決定在事件查明之前暫停途徑西奈半島的航班。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主持諸聖節彌撒: 成聖之路逆流而上 , 成為有福的人

blog_1446494280

11月1日 (諸聖節),教宗方濟各在當天下午前往羅馬維拉諾(Verano)公墓主持彌撒,在一個羅馬家族的墳墓上獻上白玫瑰,以此舉動表達對羅馬教區亡靈的敬意。羅馬臨時市長方濟各·保祿·特龍卡(Francesco Paolo Tronca)參加了禮儀。

教宗強調:「成聖和有福是同一條途徑。這是耶穌走過的路,誰若與祂同行,就進入永生。聖人們比我們先來到天鄉,他們陪伴、鼓勵我們在塵世的朝聖旅途上前行,以期得享真福。這是一條難以理解的逆流而上的旅程,但上主告訴我們,走上這條路的人是有福的,他早晚會成為有福的人。」

教宗的彌撒講道以耶穌教導的真福為反省依據(瑪5:1-12)。

教宗解釋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的心裡沒有雜念,不受世俗事物的束縛,只期待天主的國。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從來沒有感受過悲傷或痛苦的人,絕不會體驗到安慰。相反地,那些能夠哀慟,能在心中感受到自己及別人生活痛苦的人,才是有福的。他們會是有福的人!因為天主父溫柔的手將安慰、愛撫他們。」

倘若我們經常沒有耐心,急躁不安,滿腹怨言並奢望過高,福音教導我們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如同媽媽和爸爸對待惹他們生氣的子女那樣溫良。在這條路上我們已經有了一位模範。

教宗說:「耶穌走過這條路:祂還在嬰孩時就承受了迫害和流亡;長大成人後,祂遭受誹謗、暗算及誣告,這一切祂都溫和地承受了。祂為愛我們而承受了這一切,直到被釘在十字架上。為別人和自己饑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他們要得飽飫,因為他們已準備好迎接唯有天主才能給予的正義。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懂得寬恕。不判斷身邊的人和事,只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教宗告誡說:「每個人都需要寬恕,承認自己是罪人並不是走走形式,而是真心實意之舉。若我們懂得寬恕別人並為自己請求寬恕,我們就是有福的人。」

最後,教宗指出,天主打發自己的聖子來到世界上做促進人類和平的種子,而聖人們就是耐心締造和平的人,是在天之父的真正子女。那些製造不和或總是尋找機會行騙的人並不幸福。我們要以諸聖為典範,向上主祈求做單純及謙卑的人的恩寵,懂得哀慟,祈求做溫良的人的恩寵,為促進正義與和平而奮鬥,尤其是接納天主寬恕,成為天主慈悲的工具。」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 天主的寬恕不是法院的判決

blog_1446234699

10月30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強調,一個稱職的司鐸懂得「對人民的生活感同身受,為人服務」。天主以慈父的身份寬恕人,而非如同法院工作人員那樣。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特別強調天主的憐憫,解釋說:「天主懷著一顆憐憫的心,祂憐憫我們每一個人,憐憫全人類。祂派遣自己的聖子來治癒、恢復和更新人類。我們都很熟悉福音中蕩子的比喻,蕩子的父親一看見他的兒子回家,就動了憐憫的心;這父親就是寬恕人的天主的形象。」

教宗指出:「天主的憐憫並非同情。我可以同情一隻垂死的狗,但天主的憐憫是另一回事。天主的憐憫是懷著慈父的心腸,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此,天主派遣了祂的聖子。」

「耶穌治癒群眾,但祂不是個醫生。不是的!祂治癒群眾的事跡是個記號,是天主慈悲的記號,是為拯救人類,為了將迷失的羊領回羊棧,將丟失的錢放回原主的錢包。天主懷著一顆憐憫的心,祂將自己的慈父心腸放在我們心中,放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當天主寬恕時,祂以慈父的身份寬恕,而非如同法院工作人員那樣,宣讀判決書說:『因罪證不足,我宣判你無罪。』天主發自內心寬恕我們,祂寬恕是因為祂進入了這個人的心中。」

教宗表示:「耶穌被派遣來傳報喜訊,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天父派遣耶穌來與我們每個人同在,救我們免於罪惡。這正是司鐸的作為:對人民的生活感同身受,為人服務,因為司鐸是司祭,如同耶穌是司祭那樣。我們多少次批評那些對自己修會所發生的事漠不關心、無動於衷的司鐸。他不是一名稱職的司鐸!稱職的司鐸事事關心。稱職的司鐸關切人所遇到的一切困難。」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 天主只愛我們 , 我們因這愛而大獲全勝

blog_1446150206

10月2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講道中強調,天主只愛我們,不定我們的罪;愛是天主的軟弱,我們因著祂的愛而大獲全勝。

在第一篇讀經中,聖保祿宗徒闡明基督徒獲勝的原因在於「若是天主偕同我們,誰能反對我們呢?若天主拯救我們,誰能定我們的罪呢?」

教宗說:「基督徒似乎把這份得勝的把握,這份恩典當作一份產業。基督徒幾乎能得意洋洋地說:現在我們成了冠軍!然而,此處卻另有含義:我們成了冠軍不是因為我們手中有這份恩典,而是因著另一件事,因為任何事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即是與我們的主基督耶穌之內的愛相隔絕(羅8:39)。這件事使我們獲勝。」

教宗解釋說:「戰勝仇敵及罪惡的不是我們。不是的!我們與天主的愛是這麽緊密相連,任何人、任何權勢、任何事都不能使我們與這愛相隔絕。聖保祿在恩典中看到施予恩典的那一位:祂賜予的是再創造的恩典,在基督耶穌内重生的恩典。聖保祿宗徒看到了天主的愛,一種難以言喻的愛。」

教宗說:「每個男人和女人都有可能拒絕這份恩典,而更喜愛自誇、自大及罪惡。但恩典依然存在。這恩典是天主的愛,祂是不能離棄我們的天主。天主的軟弱就在於此。我們都說:『天主是全能的,一切都能做到!』祂只有一件事做不到,那就是離棄我們。福音中耶穌痛哭耶路撒冷的場景使我們對這愛有許些了解。耶穌哭了!耶穌為耶路撒冷哭泣,這哭泣是天主無能為力的全盤反映:天主不能不愛,不能棄我們於不顧。」

耶穌為耶路撒冷哭泣,這座城市殺死了那些向它宣講救恩的先知。天主向耶路撒冷,也向我們眾人說:「我多少次願意聚集你的子女,一如母雞在它翅翼下聚集自己的雛雞,可是你們偏不願意。」(路13:34)

教宗表示:「這是一幅溫柔的圖像。天主說:『我多少次願意讓你們感受到這溫柔,這愛,如同母雞聚集自己的雛雞那樣,可是你們拒絕了。』聖保祿明白天主的愛,因此他能夠說,他深信無論是死亡,是生活,是天使,是掌權者,是現存的或將來的事物,是有權能者,是崇高或深遠的勢力,或其它任何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羅8:38-39)」

教宗強調:「天主不能不愛我們!這是我們的保障。我可以拒絕祂的愛,可以如同右盜那樣一生拒絕天主的愛,直到他生命結束的前一刻。然而,愛正是在那一刻等待著他。最壞的人、最惡劣的褻瀆者都能得到天主父親般的愛及溫柔的對待。正如聖保祿所說,以及福音和耶穌說的那樣,天主愛我們『如同母雞聚集自己的雛雞』,全能的天主造物主一切都能做到,但天主哭了!在耶穌為耶路撒冷的哭泣中,在祂的淚水中凝聚了天主全部的愛。每當我遠離天主,天主就為我哭泣;天主為我們每一個人哭泣;天主也為那些做了許多壞事,對人類造成極大傷害的惡人哭泣。祂等待著他們,不定他們的罪,卻為他們哭泣。為什麽呢?因為天主總是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 彼此尊重、和而不同是宗教交談的條件和宗旨

blog_1446059782

恭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對於今日一如往日,那深深激動人心的人生之謎,人們由各宗教期求答覆:人是什麼?人生的意義與目的何在?什麼是善?什麼是罪?痛苦的由來與目的是什麼?如何能獲得真幸福?什麼是死亡,以及死後的審判和報應?最後,還有那圍繞著我們的存在,無可名言的最終奧祕:我們由何而來?將往何處?

如果我們不願對依照天主肖像所造的人,以兄弟手足相待,那末我們便無法呼求萬民的天父。人類與其天父的關係,以及人類與其同胞弟兄的關係,密切相連,正如聖經所說:「誰不愛人,即不認識天主」(若一 4:8) 。 [Read more…]

教宗方濟各明年5月牧靈訪問意大利米蘭

blog_1446040358

10月27日上午,意大利米蘭總主教斯科拉樞機在黎巴嫩天主教馬龍尼禮宗主教拉伊樞機會見米蘭聖職人員時宣布,教宗方濟各將於明年2016年5月7日牧靈訪問倫巴第行政區首府。

斯科拉樞機說:「教宗牧靈訪問米蘭是他關懷和重視米蘭教會的標記。伯多祿繼承人選擇在慈悲禧年中進行牧靈訪問是為表明教會的關懷。教會在真理和愛德中關懷每一個人,不分年齡大小,族譜和文化。這種關懷的陪伴表達出剛剛結束的世界主教會議的意義。」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波蘭與德國主教互換修和信函50週年

blog_1445977409

波蘭和德國10月底一同舉辦慶祝活動,紀念這兩個國家的主教50年前互換修和信函之舉。這一系列宗教和文化上的慶祝活動以10月26日在梵蒂岡條頓墓園舉行的修和彌撒為高峰。教宗方濟各特此機會致函活動主辦單位,期勉世人效法波蘭和德國主教當年立下的修和表率。這封信函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署名。

50年前,波蘭主教團寫給德國主教們一封信函,題名為《我們寬恕並請求寬恕》,德國主教們予以積極的回應。

教宗方濟各表示:「波蘭神長們在梵二大公會議的最後一場會議上所作出的勇敢舉動,為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種種悲慘事件後的修和進程,開啟了一條艱辛卻富有成效的道路。」

教宗方濟各如此強調了波蘭主教們那封信函的重要性,起草信函的波蘭主教也包括後來繼任為教宗的若望保祿二世。50年前的那封信函,為戰爭恐怖歲月後的波蘭和德國在兩國關係史上翻開新的一章。教宗指出:「這樣的舉動至今依然可以做為所有處於衝突艱難局勢的國家社會的典範和表率」。

適逢波蘭與德國主教們交換修和信函的50週年,波蘭和德國駐聖座大使館在宗座文化委員會主席拉瓦西樞機的贊助下,舉行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包括在梵蒂岡條頓墓園的修和彌撒及一場討論會。這台修和彌撒聖祭由教義部部長米勒樞機主禮,共祭的神長們有波蘭籍里爾科樞機、格羅霍萊夫斯基樞機、其他9位波蘭主教和眾多神父,以及歐洲主教團委員會秘書長庫尼亞蒙席。波蘭、德國及其它許多國家駐聖座的大使都參加了這項禮儀。

來源: 梵蒂岡電台

世界主教會議: 教宗強調福音是教會新而永久的活水泉源

blog_1445889098

教宗方濟各授權發表世界主教會議第14屆常會的《結束報告》。與會神長們10月24日在世界主教會議第18次大會上對這份文件的94條進行了表決,全部以超過三分之二的贊同票通過。教宗方濟各在投票前發表了講話,強調教會不僅不棄絕人,反而宣講天主的慈悲;教會反對意欲將福音教條化,使之變成投向他人的死石頭。

在這總結大會上,教宗回顧了本屆世界主教會議幾個意義重大的時刻。他說:「我們沒有為家庭的困境和疑難找到全面的解決方案,但將解決之道置於信仰的光照下,毫無畏懼,不以鴕鳥心態來面對。本屆世界主教會議號召人人明白家庭制度和具有不可拆散性的男女婚姻的重要性,使之成為社會和人類生活的重要基礎。」

教宗指出:「世界主教會議證實了天主教會的活力。教會不怕喚醒麻木的良知,不怕弄髒自己的手而熱烈及開誠佈公地討論家庭問題。這意味著我們向眾人表明,福音仍是教會新而永久的活水泉源,絕非是意欲使之『教條化』,向別人投擲的死石頭。這也意味著打開封閉的心,這種心態經常使人躲在教會訓導的背後,或在善意的掩飾下坐在梅瑟的座位上來審判處在困境的人和受傷的家庭,有時還以優越的姿態和淺薄的見識對待他人。」

世界主教會議確認,教會是神貧的人和尋求寬恕的罪人的教會,不只是義人和聖者的教會,義人和聖者反而應覺得自己是窮人和罪人。

教宗表示:「這意味著本屆世界主教會議設法克服各種別有用心或讓人看不到前景的有關教義的詮釋,好能維護及推廣天主子女的自由,傳播基督信仰新意的美善。這美善有時被腐朽言詞的污垢遮蓋住,或無法使人聼懂。」

教宗強調:「在本屆世界主教會議的行程中,自由表達的不同觀點使交談得以充實及活躍,使人看到教會的生動樣貌。這個教會不使用『預先包裝好的模式』,而是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仰泉源汲取活水來灌溉枯竭的心靈。」

越過教會訓導明確規定的教義問題,各大洲的神長們根據自己的文化背景提出了他們所關心的議題,例如本位化。教宗指出:「本位化並不削弱真價值,卻表達了它們的真正力量及真實性,使它們不改變自己卻能適應環境,甚至平和及漸進地改進各種文化。」

教宗繼而表示:「我們看到,在富饒的差異面前我們的挑戰仍然是同樣的:向今日的人宣講福音,維護家庭,使家庭不受各種意識形態和個人主義的侵害。我們沒有陷入相對主義的危險,也未醜化他人,而是設法完全並勇敢地接受天主的仁愛和慈悲,以便在教會蒙召度慈悲特別禧年的背景下開好本屆世界主教會議。天主勝過我們人性的數算,祂不求別的,只『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弟前2:4)。」

「世界主教會議的經驗也使我們更好地了解到,教義的真正維護者所維護的不是條文而是精神;不是觀念而是人;不是規矩而是天主無償的愛及寬恕。這並不意味著降低規矩、法律及天主誡命的重要性,而是頌揚真天主的偉大。天主對我們的賞報不是按照我們的功勞和行為,而是唯獨依照祂的慈悲及無限慷慨。」(參:羅3:21-30;詠129;路11:37-54)

最後,教宗邀請我們「克勝長兄和嫉妒的工人的持續誘惑(參:路15:25-32;瑪20:1-16)。這表明我們更加應該注重法律和誡命是為人而設立的,而不是人為法律和誡命而生活(參:谷2:27)。因此教會的首要義務不是譴責或棄絕人,而是宣講天主的慈悲,呼喚人皈依,引領人類獲得上主的救恩(參:若12:44-50)。」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