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期六第主日
【我給你們的平安,不像世界所給的。
不要讓世事擾亂你們的心, 也不要膽怯。】
(若14:27)
今天耶穌在祂的臨別贈言中,
也因為耶穌很快就要離開門徒,所以耶穌特別賜給他們平安,
或許我們也曾經經驗過在公園或大自然中,在樹蔭下,乘著涼風,
不過耶穌的平安更勝過這種感覺。因為那種平安來自愛,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今天耶穌在祂的臨別贈言中,
也因為耶穌很快就要離開門徒,所以耶穌特別賜給他們平安,
或許我們也曾經經驗過在公園或大自然中,在樹蔭下,乘著涼風,
不過耶穌的平安更勝過這種感覺。因為那種平安來自愛,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各位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我們慶祝復活期第六主日。
有一位同學問我:「神父,你有沒有親眼看到耶穌?」我回答他:「
今天的福音,耶穌告訴我們雖然我們看不到祂,但是我們可以聽得到
現代人喜歡「看得見」,每樣事情都要「看得到」。以前收音機收音
我們知道天主透過「道」,一個「聖言」已成為人。祂說得出做得到
耶穌也說明,誰看不見而相信,更為有福。有時候,我們眼睛看到的
我們的信仰,天主教經常被稱為「書的宗教」,不單只是說圖畫,而
身邊的人。
各位兄弟姊妹,就讓我們多些聆聽天主聖言,默想天主聖言,把天主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今天的福音收錄了耶穌在離開門徒前的一段說話 – 臨別贈言 – 的其中一段。
耶穌給我們一新命令:彼此相愛。這個「彼此」
這份愛,不以我們的標準,而是以耶穌對我們,對世界的愛作基礎,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愛惜大自然,生態破壞減少,
當然,關愛自然需要我們犧牲一點方便或享受。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 以祢對世界的愛去學習愛,好使別人能從我們的言行中認識祢,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在今天福音的前幾節,即24至26節,
那麼所謂耶穌的羊,是怎樣的羊呢? 羊,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代表著和平、善良、美好、知仁、知義、
古人雖然未有接觸過天主,不過可能因為透過觀察等,
今日我們仍然可以在聖言中聽到耶穌的「聲音」,
讓我們祈禱:慈悲的天父,感謝祢使耶穌成為我們的善牧。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Church of the Primacy of Peter in TabghaIsrael, on the northwest shore of the Sea of Galilee. (Photo: Rodney Leung)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我們慶祝復活期第三主日。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兩個片段
本主日的讀經,羔羊甘心情願被宰殺,藉祂的犧牲,祂成為君王,也是我們的牧者。司祭也做了祭品,羔羊成了牧者。我們又如何成為牧者呢?我想跟大家分享三個要點:
在主愛內「捨得」
「若望的兒子西滿,你比他們更愛我嗎?」「愛」是唯一一條考試題目。伯多祿已不像耶穌受苦前那麼自信了,他回答說:「主,是的,?知道我愛?。」耶穌一連問了他三次,給他機會補償他三次不認師傅的罪。耶穌接納了他三次的聲明,把自己的羊群交託了給他,封他為「善牧第二」,並預言他會為祂捨生。善牧第一怎樣牧養祂的羊群,善牧第二也要一樣:捨棄自己的性命。
聆聽天主
讀經一、宗徒大事錄的片段描寫耶穌的預言怎樣漸漸應驗在伯多祿身上。他對大司祭說「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結果是:「他們鞭打了宗徒們……遂釋放了他們。他們喜喜歡歡地由公議會前出來,因為他們配為這名字受侮辱。」宗徒及教會團體不斷為復活的基督作證:以喜樂、愛德、神貧作見證;也多次在判官前隆重宣認耶穌,彷彿是要求為祂平反,不少也就因此分享了殉道的光榮。
忠信於主
伯多祿在為耶穌的名受侮辱時,也就是履行他牧者的首要責任。對天主的忠信也是現代教友最需要的見證。在天主的計劃裡,「牧者」和「羔羊」已奇妙地成了兩個不能分割的角色。如果我們捨不得放棄自己,要把自己放在中心,或把天主的羊當作屬於自己的羊,那將是一個嚴重的誤會!
讓我們一起祈求上主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好的牧者,不單止是神父、修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擔任中華會省秘書、傳教策勵委員、聖召策勵、會士持續培育專員及聖安多尼會院財務主任。
今天的福音記載了耶穌由最後晚餐,山園祈禱,被捕受審,
耶穌以大地的產物——麵餅和葡萄酒,作為自己的聖體聖血,
大自然,動物或植物也好,或許牠們都沒有為大自然奉獻的意識,
就像耶穌派遣門徒不要帶物資出外傳福音,
今天我們擁有很多,習慣了物質豐富的生活,
就像耶穌在受難過程中如何將自己交托給天主,
慈悲的天父,你為了給我們一個謙遜的榜樣,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The Raising of Lazarus, by Duccio, 1310–11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是四旬期第五主日,傳統也稱為「苦難主日」【根據傳統禮儀年曆(梵二前),復活節前最後兩星期(即新禮中嘅四旬期第五主日)就踏入「苦難期」(Passiontide),而第一主日係「基督苦難主日」,第二主日為「聖枝主日」】。聖
跟大家說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在她生日的時候,父親送給她一份禮物,這份禮物是一粒種子。小女孩很開心,
有時候我們會被自己的雙眼蒙蔽,有些事情我們看不到的,其實原來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去到拉匝祿的墓前,祂不怕黑暗和拉匝祿死後
其實,當耶穌來到的時候,拉匝祿的姐姐瑪爾大和瑪利亞都批評耶穌
回看現在的香港和這個世界,「耶穌,祢快點來拯救我們吧!我們有
當耶穌去到墳墓的時候,有一件事值得我們留意,「耶穌哭了」,甚至耶穌流淚了。這是一個很美麗的畫面,耶穌體會到我們的痛苦,祂
讓我們在四旬期和聖週中,能夠再次重新體會耶穌對我們最深的愛,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工作。
今天有一班經師和法利塞人,
耶穌充滿天主的智慧,祂第一件事先不是要急於下結論,
另外,耶穌同樣充滿仁愛。祂沒有定這位婦人的罪,
這個故事讓人想起路加福音6章41節:「怎麼,
慈悲的天父,祢充滿慈愛,喜歡寬恕多於懲罰。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今天的福音是很多基督徒都耳熟能詳,「浪子回頭」的比喻。有「
比喻中富爸爸的小兒子,在他的爸爸還在生的時候就要求分遺產。
其實這些金錢是屬於爸爸的,小兒子卻要分一杯羹。
不過,就像天主的慈愛 盡顯於富爸爸對小兒子的寬恕一樣。只要小兒子決心改過,
慈悲的天父,祢富於慈愛,祢從不計較我們的過犯,
來源:天主教關愛自然行動
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大家好!
本主日是四旬期第一主日,在香港的新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醫護人員不
今天的福音中,耶穌面對三個誘惑,對我們每一位也是重要的提醒。如何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在現在這個困難的時刻,我們要懂得仍然懷着對天主的愛,對天國的盼
第一、耶穌對魔鬼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會以職業和身份來作為做人的價值。例如我們
當然麵包是重要的,錢也是重要;不過,神貧,關心身邊的人更加重要
第二、耶穌回答魔鬼說:「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唯獨奉侍他。』」
我們的生活
第三、耶穌回答魔鬼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
我們要明白自己最終的身份不是自己的能力。耶穌教訓我們,提醒我們要回到最基本的身份,就是天主所愛的子女。
有些人退休後覺得自己失去價值,認為自己沒用了。不是這樣的,原
天主保佑!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其後,被委派往香港仔工業學校照顧寄宿生及備修生陪育工作。2021年在羅馬慈幼宗座大學畢業,攻讀教義神學,專研教會學。現在香港慈幼會會省辦事處工作。
Copyright © 2022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 ·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