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教義部發布「有關接種若干新冠病毒疫苗的道德性」公告

「在新冠疫苗的研發和製作過程中,使用了來自於墮胎胚胎的細胞株。施打這樣的新冠疫苗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正值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當製作疫苗所使用的細胞是從墮胎中取得的時候,人們要明確意識到訴諸於這些疫苗並不意味著與墮胎的正式合作,便可以使用所有在臨床上承認它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教廷教義部在一份公告中如此表示。這份公告的簽署人為教義部部長拉達里亞(Luis Ladaria)樞機和秘書長莫蘭迪(Giacomo Morandi)總主教;教宗方濟各已於今年12月17日明示批准公告。

在教義部公布這份文件之際,許多國家正在準備實施疫苗接種運動。有鑒於針對這個議題的爭論,浮現出若干疑惑和問題,教義部藉由權威性的發言加以釐清。這份「有關接種若干新冠病毒疫苗的道德性」的公告,提及三個關於同一主題的意見:

-第一個是宗座生命科學院2005年的文件;

-第二個是聖座教義部2008年的《人性尊嚴》訓令;

-第三個是宗座生命科學院2017年的新公告。

教義部的用意不在於評價現有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屬於藥物研究人員和醫藥機構的職權範圍。該部門關注的是道德層面,因為某些疫苗在研發過程中使用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非自然流產的兩個胚胎中組織的細胞株。

《人性尊嚴》訓令

本篤十六世教宗所批准的《人性尊嚴》訓令 (《位格的尊嚴》)明確指示,「會有不同的責任程度」,因為「對使用不道德來源細胞株的組織而言,決定使用這類細胞株的人的責任,與對這個決定沒有機會發聲的人不相同」(35號)。因此,今天發表的公告引用了2008年的訓令,並指出基於種種原因,得不到任何「在倫理上無可指摘」的新冠疫苗,那麼接種那些使用了墮胎胚胎細胞株的疫苗,「在道德上就是可接受的」。

教義部表示,之所以授予許可,是因為我們正處於新冠病毒「蔓延等嚴峻的危險中,否則重症的因子就會無法控制」;而且對於接種疫苗的人來說,與墮胎之惡配合的關係「遙遠」,在道德方面「沒有強制要求」加以避免的義務。為此,聖座教義部澄清,人們應當謹記,在接種疫苗的情況下,「當製作疫苗所使用的細胞是從墮胎中取得的時候,人們要明確意識到訴諸於這些疫苗並不意味著與墮胎的正式合作,便可以使用所有在臨床上承認它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在特殊條件下使用這疫苗,不會使墮胎行為合法化

再者,教義部也表明,「在特殊條件下使用這類型的疫苗固然合情合理,但這本身並不會使得墮胎行為,包括間接墮胎的行為成為合法的,而是為訴諸於墮胎的行為提出相反的預設立場。這甚至也不該牽扯到在道德上准許使用墮胎胚胎的細胞株。事實上,這份公告是在呼籲醫藥公司和政府衛生部門製造、核准、分配並提供在道德上可接受的疫苗,而不造成良心問題。」

疫苗必須是自願接種

然而,教義部一方面指出,「疫苗接種就法規而言並非道德義務,所以它必須是自願接種」;另一方面,教義部也強調追求公眾福祉的責任。由於「沒有其它遏止疫情的方法,或者毫無預防傳染病的途徑」,這公眾福祉「能要求實行免疫接種,尤其是為了保護最弱小者和暴露於危險中的人」。至於那些出於良心原因、拒絕一切由墮胎胚胎細胞株製作而成的疫苗的人,他們必須採取措施,藉由其它預防途徑和適當舉措,以免成為傳播感染性因子的載體。這麼做,是為了避免「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人面臨任何健康風險」。

對最貧困的國家的道德義務

教義部最後強調,確保「最貧困的國家也能獲得平價、有效且在倫理上可接受的疫苗」乃是一項「道德義務」。這是因為得不到接種疫苗的機會,「恐怕會形成另一個歧視和不公義的理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位格的尊嚴》訓令
(35)

當研究者使用違反道德來源的「生物材料」,不管這些生物材料是來自他們的研究中心,或是由買賣取得,都會引發不同的情況。《生命的恩賜》訓令所制定的基本原則,在這些情況下必須要被遵守:「人類胚胎和胎兒的屍體,不論是否由於墮胎致死,都必須像其他人的屍體一樣受到尊重。尤其在未經證實死亡以及未經其父母或母親同意時,均不得切除肢體或解剖。此外,尤應確保道德需要,避免蓄意合謀墮胎,引起惡表。」

在這點上,由一些倫理委員會成員制定的「獨立原則」是不足為據的。根據這項原則,製造胚胎、冷凍胚胎和導致胚胎死亡的人,以及從事研究死亡胚胎的人,只要兩者區分清楚,僅使用來源違反道德的「生物材料」,是合符道德的。當有人說他不贊成其他人犯下不正義的罪,但同時卻接受自己使用他人用不正義方式得來的生物材料,「獨立原則」已經不足以避免這種矛盾的立場。當不道德的行為被規定衛生保健和科學研究的法律認可時,吾人有必要與這種系統罪惡的一面保持距離,以避免給人默認,或暗自接受這種嚴重不正義行為的印象。若表面上接受,也會在某些醫療界或政治界中助長冷漠的風氣,不然就是代表同意。

有時,有人提出反對聲音,指出上面所說的參與研究的善心人士要有責任主動反對所有在醫界違反道德的行為,這是過度擴張他們的倫理責任。但事實上,避免與罪惡醜事合作,這責任與他們每日的專業表現相關。這些表現必須有著正直的態度,極力反對嚴重不公義的法律,並為生命的價值作見證。這裡有必要提出,即便研究者和凡是參與人工生殖或墮胎者的行為之間沒有緊密的關連,或是與人工生殖中心沒有事先達成協議,人們都有責任拒絕使用「生物材料」。這種責任源自於在他們本身的研究領域中,絕對不能參與嚴重不正義但卻合法的情況中,同時也要清楚地肯定人類生命的價值。因此,上述的獨立原則雖有必要,但倫理上不足為據。

當然,一般狀況下,會有不同的責任程度。有時或許以道德上相稱的嚴重理由為使用「生物材料」辯護。例如孩子的健康有問題時,可能會允許父母使用由違反道德來源的細胞株所發展的疫苗,只是心裡必須明白,每個人有責任表達自己並不同意,同時也必須要求他們的醫療保健系統取得其他種類的疫苗。再者,對使用不道德來源細胞株的組織而言,決定使用這類細胞株的人的責任,與對這個決定沒有機會發聲的人不相同。

在當前這種急迫的背景下,需要為保護生命來喚起大眾的良心,要提醒醫療衛生界的人們:「他們的責任大大地加重了。其最深的激勵及最強的支持來自醫護界固有及無可爭議的倫理幅度,這倫理幅度也早已由古老但仍十分適切的『醫師誓言』所承認,這誓言要求每一位醫師承諾,絕對尊重人類的生命及生命的神聖。」

相關節目:

耶穌會總會長:新冠疫情危機時刻,我們也要「照顧」民主

CNS photo/Don Doll, S.J.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世界因而變得疏離,因為疫情非但沒有逐漸消退的跡象,反倒在許多地方愈加擴散。在這危急關頭,政治人物務必要心懷百姓的福祉。眾人應當同心協力保護弱小者,因為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之下,移民等弱勢群體很少有機會,或是根本沒機會保護自己。」

在普世教會慶祝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主保瞻禮之際,該修會總會長蘇薩(Arturo Sosa)神父接受梵蒂岡新聞網採訪,語重心長地表達了上述觀點。這位委內瑞拉籍的總會長宏觀地分析該修會的使命、聖依納爵靈修的基石,以及在新冠疫情的迫切現實情況下,耶穌會扮演的角色。

蘇薩神父表示:「在使命中,我們與受影響的民眾共患難,尤其感受到這次疫情造成的社會影響。我渴望多談談這個層面,因為疫情雖然無疑是衛生問題,假以時日或許能克服,但是在社會、經濟和政治層面的影響確實需要嚴肅以對。我們首先努力理解,在這種環境中,我們能如何繼續為最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我的腦海裡浮現了耶穌會南亞印度省會的工作。各省會竭盡所能送達糧食和藥物,慷慨熱心地分發給難以自食其力的人。因此,我們明白了,倘若無法照料別人,就照顧不好自己,反之亦然。」

在疫情的艱難時刻,耶穌會士想方設法陪伴眾人。

蘇薩神父指出:「這經驗肯定了在全球優先使徒工作中的分辨使命。我們所選擇的四大優先使命獲得教宗的批准;在全球疫情下,這些優先使命在心中告訴我們該做的事:看見天主能指引我們該如何前行,如何改變顯然不公義的社會架構,如何照料受造界,如何聆聽青年。青年乃是未來希望的種子。」

面對嚴峻的疫情,蘇薩神父表明:「如果我們不關心政治環境,民主恐怕會成為全球疫情的受害者之一。舉例而言,許多政府,包括所謂的民主政府,現在面臨一大誘惑,也就是採取威權主義的路線。眾所周知,耶穌會致力於陪伴移民。若干國家利用當前的疫情來改變移民政策,朝著限制移民經過或縮減接納移民的方向前進。我們要是想想讓世界變得更友愛、更公正的願望,就看得出這種改變是個嚴重的錯誤。此時此刻,再次歧視移民是個極其危險的舉動,或許是個我們不樂見的世界的記號。」

值此危難之際,在聖依納爵的眾多特質當中,關懷窮人無疑是個關鍵準則。

耶穌會總會長說:「我們如果無法透過窮人的目光,也就是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目光,就近觀察世界,必然會做出錯誤的抉擇。這是個非常明確的準則。倘若窮人無法受到照顧、沒有工作,世界就難以順暢運作。再者,這段時期凸顯的一個準則是照料共同的家園。大地要是受苦,我們就無法居住在其中。」

在會祖瞻禮的機會上,蘇薩神父重申:「依納爵靈修的核心在於個人深入地與耶穌基督相遇,與死而復活的那位相遇,從而建立與天主的親密關係,能隨時在一切事物上找到天主。正因為如此,與耶穌基督的相遇成了使人重獲自由的經驗,因為獲得那份內在自由,乃是接受聖神引領的條件。換句話說,就是全然隨時待命,一心承行天主的旨意,不依戀任何人、任何地方或任何機構。因此,與天主的親密關係意味著真正祈禱和服務的生活,以及真正的自由,樂於隨時投入該做的事。」

此外,省察也很重要。耶穌會總會長稱之為「在依納爵靈修中比較不為人知的特徵之一。省察有如一種感謝天主的方式:感謝天主在歷史中彰顯自己,讓人能接受聖神的引領」。在以分辨使命為基礎的生活中,聚精會神注意聖神的引領乃是一大要求。

談到耶穌會士與平信徒的合作,蘇薩神父提醒道:「依納爵在撰寫《神操》時,也是個平信徒;《神操》是平信徒的經驗。」

今天,耶穌會總會長的一大喜樂在於「看到依納爵的靈修在天主子民之間廣傳,越來越多的人能在這條道路上陪伴他人」。

蘇薩神父最後說道:「我們的確渴望在我們耶穌會士的工作中格外強調這個層面。我們願努力把這經驗盡量傳給更多的人。我認識十幾位平信徒擅長於《神操》,他們能夠陪伴他人並使生命得到改變,從而感謝上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新書作序:我們受到的感染應是愛而非病毒

CNS photo/Edgard Garrido, Reuters

「神學省思應激起一種新的希望和新的團結互助」。這是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書局新近出版的《共融與希望》(Comunione e speranza) 一書的序言中所表達的期望。

該書的出版人是宗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榮休主席卡斯帕(Walter Kasper)樞機和卡斯帕學院創始人德國的奧斯定(George Augustin)神父。

教宗在序言中談到人類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指出新冠病毒好似一場暴風雨,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同時它也改變了家庭生活、工作場所和公衆活動,造成了死亡和經濟困窘,以及人們無法參與感恩聖祭和聖事。這種悲慘處境揭露了人類的脆弱和不穩固,以及需要救贖,讓我們對生活中的許多確定性産生了質疑,對何為幸福和我們基督信仰的寶藏提出了詢問。

「在這暴風雨中,支撑我們衆人最深的根基在哪裡呢?哪些是真正重要和需要的事物呢?」

教宗表示:「這次疫情大流行正是一個警號,讓我們對此進行反省。這是考驗和選擇的一個時期,好讓我們將自己的生命重新引向天主,祂是我們的救援和我們的終向。」

教宗再次喚醒衆人「團結互助和服務」的意識,抵拒「全球性的不義和冷漠」。

教宗指出:「這次危急情况讓我們懂得我們是多麽有賴於別人的關懷,促使我們以新的方式服事身邊的人。全球性的不義該當撼動我們,讓我們醒悟並聆聽窮人和那已患重病的地球的呼聲。」

教宗繼續寫道:「今年的復活期正處於疫情爆發的階段,而那光照今日和未來、讓我們免於癱瘓處境的訊息正是源自基督的復活,這是生命戰勝死亡的訊息。基督的復活賜予我們希望、信賴和勇氣,堅固我們的團結互助和兄弟情誼。受病毒感染的危險該當讓我們認識到另一種『感染』,即心心相連的愛的感染。」

教宗再次感謝許多醫護人員和司鐸主動幫助別人和英勇的舉止,强調在那段時期「我們感受到了來自信德的力量」。

在序言的結尾,教宗談到信德。他提到許多基督徒都經歷了暫停公開舉行禮儀和透過媒體直播參與彌撒的時期,他們感受到「缺乏感恩祭典的痛苦」。教宗强調:「任何虛擬傳播都無法取代上主在感恩聖祭中的真實臨在。」在此,教宗也表達了對恢復正常禮儀生活的喜悅,「復活的上主臨在於祂的聖言和感恩祭典中,給予我們所需要的力量來應對危機過後的困境」。

最後,一如耶穌叮囑厄瑪烏門徒那樣,教宗懷著對未來充滿希望之情,向整個人類重複耶穌對門徒們說的那句話:「你們不要害怕,我已戰勝了死亡!」

宗教信徒回應教宗的邀請,5月14日為終止新冠疫情守齋祈禱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5月14日,全世界各宗教信徒將通過祈禱、守齋或行慈悲善功,祈求天主終止致命性的新冠病毒大流行。」

5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誦念天皇后喜樂經後,說:「因為祈禱是人類的普遍價值,我接受《人類兄弟情誼》高層委員會的提議:所有宗教信徒於5月14日心神團結一致,一同祈禱守齋並力行慈悲善功,祈求上主幫助人類克服新冠疫情。請記得,5月14日,所有不同宗教信徒,一同祈禱、守齋和行善功。」

從梵蒂岡新聞網向您展示的視頻畫面,您會看到世界各地深受全球大流行病毒影響的弟兄姐妹,讓我們聆聽他們充滿希望的心聲:

「祈禱是我們抗擊病毒的最大武器。」

「對這段時間我們會記得什麼?會記得那些使我們團結起來的事情。」

「讓我們共同祈禱,以能有教堂和家庭的感覺,一同戰勝新冠疫情大流行。」

「讓我們共同祈禱,好能去愛我們的鄰人。」

「我們要士氣高昂地面對新冠病毒。」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復活前夕守夜禮講道全文:在遙遙無期的死寂中,基督徒蒙召傳揚生命的讚歌

CNS photo/Stefano Dal Pozzolo, pool

中文旁白:

空蕩蕩的聖伯多祿大殿,寥寥無幾的參禮者,沒有聖洗聖事的復活前夕守夜禮:教宗方濟各今年4月11日在這個罕見至極的背景下,帶領天主子民紀念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奧跡。由於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世界許多國家限制了群聚活動,教會暫停公開禮儀,以防疫情擴散。看著感染和死亡人數節節攀升,世人有如處於漫漫長夜,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走出「墳墓」。守夜禮的復活宣報詞再次迴盪於耳邊,提振基督徒的信望愛三德。教宗在講道中讚賞許多人此時此刻的愛德見證,堅定眾人對復活主耶穌的信德,重燃有關新生命的望德。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2020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安息日既過」(瑪廿八1)婦女們前去墳墓那裡。這個神聖守夜禮的福音就這麼從「安息日」展開。它是逾越節三日慶典中我們最常忽略的一天,因為我們總是迫不及待地從聖週五的十字架奔向復活主日的「阿肋路亞」。然而,今年我們比以往更加察覺到聖週六、一個寂靜無聲的日子。我們察覺到那天婦女們的情感能反映出我們自己。她們跟我們一樣,親眼目睹一場迅雷不及掩耳的悲慘磨難,看見死亡並且心如槁木。伴隨著痛苦而來的是恐懼:她們也會落個跟師傅同樣的下場嗎?然後是對未來的恐懼,一切都得重新建設。受傷的記憶、窒息的希望。對她們來說,那是最黑暗的時刻,對我們也是如此。

然而,在這種處境中,婦女們並非毫無作為。她們既沒有屈服於埋怨痛哭的黑暗勢力,也沒有沉浸在悲觀中不能自已,更沒有逃離現實。安息日那天,她們做了一件簡單而特殊的事:在家裡為耶穌的遺體準備香料。她們沒有棄絕愛:在心靈的黑暗中,她們燃起慈悲。聖母瑪利亞在安息日那一天——也就是後來敬禮她的日子裡——祈禱、盼望著,在痛苦的挑戰中信賴上主。在那安息日的黑暗裡,在「一週的第一日,天快亮時」,在那將要改變歷史的一天,這些毫不知情的婦女在做準備。耶穌宛如撒在地裡的種子,即將讓新生命的苗芽在世界上成長茁壯;而婦女們懷著愛在祈禱,促使希望開花綻放。在我們當下的悲痛日子裡,多少人曾經並正在實踐那些婦女的作為,藉著關懷、憐愛和祈禱的小小舉動,撒播希望的苗芽!

破曉時分,婦女們前往墳墓。天使在那裡告訴她們:「妳們不要害怕!祂不在這裡,祂復活了。」(參閱:瑪廿八5-6)在墓穴前,她們聽見生命的話語……。隨後,她們遇見耶穌、希望的緣由、宣講的明證,祂對她們說:「不要害怕!」(瑪廿八10)「你們不要恐懼、不要害怕」:這就是「希望的宣講」。今天對我們也是如此。就在今天,在我們當前的黑夜裡,天主不斷對我們說這些話。

今晚,我們獲得一個無法剝奪的基本權利,即:希望的權利。它是新的希望、活的希望,源自於天主。它不是單純的樂觀主義,不是在特定處境中的拍拍肩膀或鼓勵一下,一笑而過。不,它是天賜的恩典,我們無法憑一己之力取得。「一切都會好轉」,我們這幾週堅毅地說這句話,緊緊抓著我們人性的美,由衷說出激勵人心的話。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恐懼的增長,再怎麼勇敢的希望都會消逝。耶穌的希望則截然不同,它在心中注入一股確信,堅信天主能使一切好轉,因為祂甚至能使生命從墓穴走出來。

墓穴這個地方,人一旦進去,就不再出來。但是,耶穌卻為我們走了出來,為我們復活了,祂把生命帶到死亡之地,在石頭封過的地方展開新的歷史。祂既然推開了墳墓入口的石塊,就能挪開堵塞心靈的石頭。為此,我們不可以認命屈服,不可以拿石塊來壓抑希望。我們能夠且應該盼望,因為天主是忠信的。祂從不讓我們孤獨無助,卻時時眷顧我們:親臨在我們的每個境遇、傷痛、焦慮和死亡中。祂的光芒照亮墳墓的黑暗:今天祂要抵達生命中最黑暗的角落。弟兄姊妹,即使你早已在心中埋葬了希望,也不要投降:天主更為強大。黑暗和死亡沒有最終的話語權。放心,有天主在,一切都不會喪失!

放心:這是在《福音》中耶穌經常說的詞。有一次,其他人用了這個詞,告訴一名有需要的人,說:「放心!起來!耶穌叫你呢!」(參閱:谷十49)是復活主耶穌扶起我們這些有需要的人。你若是在旅途中軟弱又脆弱,你如果失足跌倒,不要害怕,天主必會對你伸出援手,告訴你:「放心!」而你或許會像阿邦迪奧神父一樣,說:「放心的勇氣是人給不了的。」(參閱:《約婚夫婦》,第廿五章)你無法給,卻能領受,視之為一份恩典。只要在祈禱中敞開心扉,稍微挪開那塊堵住心門的石頭,讓耶穌的光芒透進來。只要邀請祂,說:「耶穌,請進入我的恐懼中,求祢也對我說:放心!」因著祢,上主,我們就算遭受磨難,也不會心神不寧。我們心中無論藏著什麼悲傷,我們都會感到必須盼望,因為藉著祢,十字架化為復活,因為在黑夜裡,祢與我們同在:祢是種種不確定性中的確信、悄無聲息中的聖言,任何事都不能奪走祢對我們的愛。

這是逾越奧跡的宣講、希望的宣講。它蘊含著第二部分,也就是「派遣」。耶穌說:「妳們去,報告我的兄弟,叫他們往加里肋亞去,他們要在那裡看見我。」(瑪廿八10)天使說:「祂在你們以先往加里肋亞去。」(瑪廿八7)上主先我們而行,祂總是先我們而行。得知祂走在我們前面,體嘗過我們的生命和死亡,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祂這麼做,是為了先我們一步抵達加里肋亞;那裡對祂和祂的門徒來說,是個回顧日常生活、家庭和工作的地方。耶穌渴望我們把希望帶到那裡去,帶到每天的生活中。而加里肋亞對門徒們來說,也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尤其是關於初次蒙召叫的記憶。回到加里肋亞,意味著想起自己蒙天主所愛、所召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加里肋亞。我們需要再次踏上旅途,牢記愛的白白召叫在我的加里肋亞那裡令我們得到生命、重獲新生。這始終是重新出發的起點,特別是在危機中、在磨難時刻。在我的加里肋亞的回憶裡。

此外,加里肋亞也是偏遠地區,遠離耶路撒冷。它不僅在地理位置上距離遙遠:在神聖性方面,加里肋亞也遠遠不及聖城。它是個各民族雜居的區域,百姓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它是「外方人的加里肋亞」(參閱:瑪四15)。耶穌派遣門徒到那裡,從那裡重新出發。這對我們有什麼意義?意義在於希望的宣講並不侷限在我們的神聖空間裡,卻要帶給所有的人。因為人人需要受到鼓舞,要是連我們這些親手摸過「生命的聖言」的人都不做這件事(壹若一1),那麼還有誰會做這件事?做個安慰他人、替人分擔壓力、鼓舞人心的基督徒,是多麼地美好:這樣就成了在死亡時期宣講生命的人!在每個加里肋亞、在我們所屬並屬於我們的世人居住的地方,由於人人互為弟兄姊妹,我們要帶去生命的讚歌!讓我們終結死亡的呼號,停止戰爭!願武器的生產和交易得以終止,因為我們需要的是糧食,不是槍枝。願墮胎不再發生,如此的行徑殺害無辜的生命。願擁有財物的人打開心胸,幫助生活必需品短缺的人不再兩手空空。

婦女們最後「抱住耶穌的腳」(瑪廿八9),那雙千里迢迢來與我們相會,甚至步入又走出墳墓的腳。她們擁抱的腳踐踏了死亡,開闢了希望的道路。復活主耶穌,我們這些尋找希望的朝聖者,今天緊抓著祢不放。我們轉身背向死亡,向祢敞開心門,因為祢是生命。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梵蒂岡加緊預防性措施

CNS photo/Paul Haring

2020年3月8日,聖座新聞室發表公告,表明為了配合意大利當局關於嚴控新冠肺炎蔓延的措施,梵蒂岡各部門採取了幾項應遵守的規定。這些部門包括:教廷各部門、其它機關或相關機構,以及梵蒂岡城國政府。

為達到預防性效果,措施中包括暫時關閉梵蒂岡博物館、文物局、教宗夏宮博物館,以及各宗座大殿的博物館,直到今年4月3日為止。

公告在此機會上重申,到目前為止梵蒂岡只有一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患者來到梵蒂岡衛生局的門診是為接受雇用前的體檢,與他有過近距離接觸的5人已經處在預防性隔離的狀態。

梵蒂岡城國衛生局副局長阿爾坎傑利(Andrea Arcangeli)向梵蒂岡新聞網澄清,這名被確診的患者「既不是梵蒂岡城國的居民,也不是梵蒂岡職員,他只是來到我們衛生局接受雇用前的體檢。隔天出現症狀後,他立即去了羅馬聖心大學醫學院(Policlinico Gemelli)就醫,並提供了前一天在梵蒂岡逗留的消息。我們收到聖心大學醫學院的消息後,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旨在保護曾與他近距離接觸過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梵蒂岡確診首例新冠肺炎

CNS photo/Junno Arocho Esteves

2020年3月6日,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向記者們發表聲明時說:「梵蒂岡門診的一名病人在3月5日被確診感染COVID-19新冠病毒,今天早上暫停梵蒂岡城國衛生局的診間服務,以便進行全面消毒。」

布魯尼明確表示:「儘管門診暫停服務,但是急救室仍持續運作。梵蒂岡衛生局已通知意大利衛生部門,同時啟動相關衛生程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請為全球新冠肺炎患者早日康復祈禱。
請為各國抗疫工作、特別是醫護人員祈禱。
聖羅格,為我等祈!

圖片:鹽與光傳媒

向免疫主保聖羅格誦

天主!您賜大能予您的忠僕聖羅格,
以十字聖號治癒患疫眾人,伏求因聖人的轉達,
藉您的仁慈,免我們猝死於疫癘,
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亞孟。

免疫主保大聖羅格!
賴你的轉禱,祈脫免我們於肉身的疫病,
尤其保護我們靈魂的疫症,
俾能吸取清新的空氣,培養純潔的心靈,
並助我們善用健康,甘忍病苦,
專務治理靈疾之方,
效你克苦度日,敬主愛人,
冀望將來偕你共享你所獲的榮福。
大聖羅格,請為我們祈禱,
並賜我們免罹疫癘之災。

請眾同禱:
我主天主,賴您仁慈,
請繼續護佑我民,
藉聖羅格之功,幸免身靈之疫,
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亞孟。

新冠病毒疫情蔓延,梵蒂岡推遲若干在密閉空間舉行的活動

CNS photo/Paul Haring

梵蒂岡

羅馬宗座傳信大學原訂於2020年2月25日下午舉辦新書發表會,介紹有關剛恆毅樞機的書籍,賓客雲集,包括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前任部長斐洛尼樞機及現任部長塔格萊樞機。然而,有鑒於新冠病毒疫情的警戒升級,這項活動將推遲舉行。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表示,這只是眾多同類型活動的其中一例。梵蒂岡「決定推遲原訂於未來幾天在密閉空間舉辦並且人潮眾多的活動」。這項決定並不涉及2月26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

除了這項決定以外,梵蒂岡也採取了其它衛生措施。首先便是設立醫護站,配置「一名護士和值班醫生,以便於當病患呈現新冠病毒症狀時,立即在衛生局的診間提供協助」。再者,梵蒂岡城國入城許可處均設置了「洗手設施」。

意大利主教團

意大利教會正在全力配合有關當局來遏止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意大利主教團為此發表公告,寫道:「面對新冠病毒的擴散、最初幾位患者病逝的消息,以及保護大眾健康、盡量控制感染風險的必要性,這幾天也為我們教會團體接連發出了多項有關的共同指南。作為意大利主教團領導團隊,我們通知眾人有義務全力配合國家和行政區的主管當局,以遏止傳染風險。」

意大利主教團指出,2月23日主日,教宗於巴里主持彌撒,在場眾人為新冠病毒疫情祈禱。同樣地,該國主教團神長也邀請全國信友每天為新冠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屬祈禱,為在第一線應對這緊急危難的醫護人員祈禱,為防治決策的負責人員祈禱。主教團寫道:「我們善盡本分來減少慌亂和恐懼。慌亂和恐懼會造成毫無益處的封閉心態。此刻,我們要找回實事求是、信賴和希望的緣由,好能攜手應對當前的困境。」

米蘭教區

米蘭教區規定,聖堂依然開門,可是不會舉辦任何聚會,並取消原訂的所有活動;葬禮和婚禮可以如期舉行,但是僅有近親能參加。米蘭明愛會主任瓜爾澤蒂(Luciano Gualzetti)表示,該機構努力「陪伴並保護工作人員、志工和最脆弱的人」。因此,他們努力提供原有的各項服務,但採取了一切預防措施。舉例來說,在窮人食堂,他們避免讓用餐者聚集在同一個房間;夜間接待中心仍然開放,以免無家可歸者露宿街頭、到處遊蕩;在聆聽中心方面,避免開放等候室,改為預約服務,竭力陪伴及關懷有需要的人。

意大利北部教區

意大利北部多個教區也提高警覺。威尼斯和帕維亞教區暫停彌撒,直到3月1日為止;都靈教區從2月24日至3月1日暫停彌撒以外的團體牧靈活動。皮亞琴察和摩德納教區則是幾乎全面暫停彌撒。

皮亞琴察教區主教安布羅西奧(Gianni Ambrosio)向病患表達關懷,並邀請眾人為他們祈禱。安布羅西奧主教對信眾說:「首先,不要害怕,不要驚慌失措。再者,要依靠病人之痊聖母瑪利亞,因為我們需要相信她的轉禱。祈禱的力量能協助我們度過難關。千萬別被擊垮。我要引用教宗的一句話:我們不能讓希望被奪走;我們格外需要祈禱,因為祈禱也能幫助我們不覺得孤獨或是遭到遺棄。」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