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悔改得付諸實行,學習行善,不能只說不做

四旬期第二周 星期二 彌

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書 1:10,16-20

索多瑪的統治者,請聽上主的話!哈摩辣的百姓,請聽天主的訓示:「你們應該洗滌,應該自潔,從我眼前革除你們的惡行,停止作孽,學習行善,尋求正義,責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現在你們來,讓我們互相辯論 ── 上主說:你們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雖紅得發紫,仍能變成羊毛一樣的皎潔。假使你們樂意服從,你們將享用地上的美物;假使你們拒絕和反抗,你們將為刀劍所吞滅。」這是上主親口說的。

福音:聖瑪竇福音 23:1-12

那時,耶穌對民眾和他的門徒講論說:「經師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講座上:凡他們對你們所說的,你們要行要守;但不要照他們的行為去做,因為他們只說不做。他們把沉重而難以負荷的擔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卻不肯用一個指頭動一下。他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叫人看;為此,他們把經匣放寬,衣繸加長;他們又喜愛筵席上的首位,會堂中的上座;喜愛人在街市上向他們致敬,稱他們為『辣彼』。至於你們,卻不要被稱為『辣彼』,因為你們的師傅只有一位,你們眾人都是兄弟;也不要在地上稱人為你們的父,因為你們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你們也不要被稱為導師,因為你們的導師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亞。你們中那最大的,該作你們的僕役。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2017年3月14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勉勵信眾在四旬期走悔改的道路:遠離罪惡、學習行善、接受上主的指引。教宗提醒說,悔改應落實在具體的事情上,不能只是說說而已。

當天選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的第一篇讀經教導我們遠離罪惡,學習行善。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犯錯,《聖經》其實也說:最聖善的人每天跌倒7次。關鍵在於我們不要習慣作惡,而要遠離那毒害心靈、使心靈狹隘的事物,並且學習行善。

教宗指出:「行善不易,但我們應該不斷學習行善。天主會教導我們,但我們要努力學習,要像小孩子那樣學!在生命的道路上,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我們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要學做一些事情,今天應當比昨天更好。遠離罪惡和學習行善是悔改的準則。悔改並非到仙女那裡,一揮魔法棒我們就能悔改,不是的!悔改是一段行程,一段遠離罪惡、學習行善的行程。」

「因此,我們需要有遠離惡罪的勇氣;我們應該謙卑,好能學會行善且把善行落實於具體的行動。例如:尋求正義,責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這些都是具體的事。我們應該從具體行動中學習行善,不能只是說說而已。我們在福音中聽到,耶穌因此斥責以色列子民的領導,因為他們只說不做,從不具體落實。如果沒有具體的行動,我們不可能悔改。」

「上主在第一篇讀經中繼續勉勵道:『快點,你們來,讓我們互相辯論』(依1:18)。『快點』這個詞真好,耶穌也對癱子、雅依洛的女兒、納因城寡婦的獨子這麼說。天主伸手扶起我們。祂是謙卑的,甚至對我們說:『你們來,我們互相辯論』。天主與我們同行,為幫助我們,為我們解惑,扶持我們。上主有能力行此奇蹟,即改變我們。這種改變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整段行程。」

教宗說:「上主呼籲我們悔改,遠離罪惡,學習行善。『快點,起來,到我這裡,讓我們互相討論,一同前行。』『可是,我犯了很多罪。』『你不要怕,你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這就是四旬期應當走的悔改之路。天主是一位會說話的父親,愛我們的父親,祂非常非常愛我們。祂陪伴我們走悔改之路,只要求我們謙卑。耶穌對子民的領導者說:『凡高舉自己的,必被眨抑;凡眨抑自己的,必被高舉』(瑪23:12)。」

最後,教宗再一次強調:「四旬期的悔改道路就是遠離罪惡,學習行善,起身與上主同行。如此一來,我們的罪將全部獲得赦免。 」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耶穌為使我們得罪赦,而替我們成了罪

四旬期第二主日

恭讀聖瑪竇福音 17:1-9

那時候,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耶穌的面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忽然,梅瑟和厄里亞,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伯多祿就開口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如果你願意,我就在這裡,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伯多祿還在說話的時候,忽然有一片光耀的雲彩,遮蔽了他們,並且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門徒聽了,就俯伏在地,非常害怕。於是,耶穌前來,撫摩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一看,見不到任何人,只有耶穌獨自一人。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非等人子從死者中復活,你們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2017年3月12日四旬期第二主日下午,教宗方濟各下午牧靈訪問了羅馬西北郊的聖女瑪達肋納嘉諾撒堂區,並為堂區信友主持了一台彌撒。當天的彌撒福音記述耶穌顯聖容的事跡。教宗在即席講道中,談了耶穌的兩個容貌,這兩個容貌看起來似乎並不調和。

第一個容貌是耶穌在大伯爾山顯示的容貌:發光猶如太陽,極其美麗。

耶穌的另一個容貌是祂受難時的容貌:憔悴、扭曲、受盡折磨和藐視,沾滿了被荊棘茨冠割傷而淌下的鮮血。

教宗說:「耶穌為了拯救我們而自謙自卑,替我們成了罪(格後5:21)。我們習慣於講論別人的罪。我們談論別人的罪,卻不說我們自己犯的罪,我們不能這樣做。我們要注視自己的罪,而耶穌替我們成了罪。這是走向復活的道路。」

教宗邀請信眾注視救主的兩個容貌,並默觀它們,好能在生活中得到鼓舞。

他說:「願救主鼓勵我們在生活道路上前行,鼓勵我們在基督徒生活道路上向前邁進,激勵我們為自己的罪懇求寬恕,並且不要再犯罪了。願基督尤其鼓勵我們持有信心,因為如果祂替我們成了罪,那是因為祂承擔了我們的罪。祂總是樂於寬恕我們,只要我們向祂祈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真正的齋戒是援助近人,不沽名釣譽

聖灰禮儀後 星期五 彌撒

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書 58:1-9

上主天主這樣說:你大聲呼喊,不要停止,提高你的喉嚨,有如號筒,向我的百姓宣佈他們的過犯,向雅各伯家指明他們的罪孽。他們固然天天尋找我,喜歡認識我的道路,好似一個行義而沒有背棄天主法令的民族,向我要求正義的措施,祈望天主與之接近:「為什麼我們守齋而你看不見,我們刻苦而你不理會呢?」看哪!你們在守齋日仍然苦心經營,勒索你們所有的工人。看哪!你們一面守齋,一面爭吵,打架,以惡拳打人;你們不必再如今天一樣守齋了,免得你們的嘈雜在高處可以聽到。難道這就是我所中意的齋戒嗎?難道這就是人們克己的日子嗎?難道低頭如同蘆葦,以苦衣和灰塵鋪床,你就稱為齋戒,稱為上主悅納的日子嗎?我所中意的齋戒,豈不是要人解除不義的鎖鏈,廢除軛上的繩索,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折斷所有的軛嗎?豈不是要人將食糧分給飢餓的人,將無地容身的貧窮人領到自己的屋裏,見到赤身露體的人給他衣穿,不要避開你的骨肉嗎?若這樣,你的光明將要射出,有如黎明,你的傷口將會迅速地復原;你的救援要走在你前面,上主的光榮要作你的後盾。那時,你如呼喊,上主必要俯允;你若哀求,他必答說:「我在這裏!」

福音:聖瑪竇福音 9:14-15

那時,若翰的門徒來到耶穌跟前說:「為什麼我們和法利塞人多次禁食,而你的門徒卻不禁食呢?」耶穌對他們說:「伴郎豈能當新郎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悲哀?但日子將要來到:當新郎從他們中被劫去時,那時他們就要禁食了。」

2017年3月3日(聖灰禮儀後星期五),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強調,真正的齋戒是援助近人。表面上虔誠,私底下卻從事骯髒生意,沽名釣譽,則是虛假的齋戒。

教宗解釋道:「當天彌撒選讀的經文談論守齋;也就是說,我們蒙召在四旬期懺悔,好能接近上主。《聖詠》表明,天主喜愛懺悔的心,那明認自己是罪人,自知是罪人的心。在取自《依撒意亞先知書》的第一篇讀經中,天主譴責偽善人虛假的虔誠:他們一面守齋,一面苦心經營自己的生意,壓迫工人,爭吵不休,以惡拳打人,作出許多不義之舉,從事骯髒的生意。然而,上主所要求的真正齋戒卻是關懷近人。」

「另一種是『虛偽』的齋戒,耶穌經常使用虛偽這個詞。這種齋戒是為了讓人看見自己,或自以為正直,卻在此期間作出許多不義之舉,一點也不正直,反倒剝削他人。『可是,我很慷慨,我將獻給教會一份厚重的獻儀。』『那麼,你告訴我,你付給你家庭幫傭的薪資是否合理呢?你付給你職員的薪資是否合法?或者,你依法支付,好使你的職員能夠養家活口?』」

教宗提及二戰後發生在耶穌會總會長雅魯培(Pedro Arrupe)神父身上的事件。當時雅魯培神父還在日本傳教,一名富商捐給他一筆用於福傳的善款,帶了一名攝影師和一名記者同行,但錢袋裡只裝了10美元。

教宗說:「當我們沒有合理地支付我們的職員時,我們就在做同樣的事。我們若透過我們的懺悔,我們祈禱、守齋和施捨的舉動賺取回扣,那就是虛榮,為叫人看見。那並不是真實的齋戒,而是虛偽的。為此,當耶穌說:『你們祈禱時,要在暗中祈禱;你們施捨時,不可吹號;幾時你們禁食,不要面帶愁容。』祂等於是說:『請你們行善時不要從這善行中賺取回扣,善行純粹是為天主而作。』」

在《依撒意亞先知書》中,上主教導偽善人何謂真正的齋戒。

教宗指明,這席話彷彿是為我們的時代而說,他引述經文說道:「『我所中意的齋戒,豈不是要人解除不義的鎖鏈,廢除軛上的繩索,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折斷所有的軛嗎?豈不是要人將食糧分給飢餓的人,將無地自容的貧窮人領到自己的屋裡,見到赤身露體的人給他衣穿,不要避開你的骨肉嗎?』讓我們思索這段經文,在心中反省我們是如何守齋、祈禱和施捨的?我們也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花了2百歐元吃一頓晚餐後,在回家途中看到一名飢餓的人,卻視而不見地繼續向前走,我們會作何感想。思考這一點將對我們有所助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天主為拯救我們而降生成為基督

聖灰禮儀後 星期四 彌

讀經一:申命紀 30:15-20

梅瑟向百姓說:「你看,我今天將生命與幸福,死亡與災禍,都擺在你面前,如果你遵行我今天吩咐你的、上主你天主的誡命:愛慕上主你的天主,履行他的道路,謹守他的誡命、法令和規定,你必能生活繁榮,上主你的天主在你要去佔領的地上,必要祝福你。但是,如果你心中叛離,不願聽從,被人引去敬拜事奉其他的神,我今天警告你們:你們必要滅亡;在你渡過約但河去佔領的土地上,決不能久存。我今天指著天地向你們作證:我已將生命與死亡,祝福與詛咒,都擺在你面前;你要選擇生命,為叫你和你的後裔得以生存;你應愛慕上主你的天主,聽從他的話,完全依賴他;因為這樣你才能生活,才能久存,才能住在上主向你的祖先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誓許要給他們的土地上。」

福音:聖路加福音 9:22-25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棄絕,並且要被殺,但第三天必要復活。」他又對眾人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緣故喪失自己的性命,這人必能救得性命。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喪失了自己,或賠上自己,為他有什麼益處呢?」

2017年3月2日(聖灰禮儀後星期四),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表示,四旬期是強烈邀請人們悔改的時期。唯一肯定的道路就是跟隨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十字架的絆腳石。

教宗在講道中就三個現實進行了反省:人、天主和行走。

「人」

人的現實是在善與惡之間作出選擇。

教宗說:「天主使我們自由,我們該作出選擇;但是,天主並不讓我們孤獨無助,祂透過誡命給我們指出一條好的道路。」

「天主」

第二個現實是天主的現實,天主降生成為基督的現實。

教宗說:「沒有基督就沒有天主,天主不降生成為基督就不是真天主。天主為我們、為拯救我們而降生成為基督。當我們遠離這個現實,遠離基督的十字架和上主傷痕的現實,以及遠離天主的愛、慈善和救恩時,我們就會走上一條把天主變為意識形態的道路,這道路使我們遠離天主。」

「行走」

第三個現實是行走的現實。

耶穌說:「誰若願意跟隨我,就該棄絕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教宗表示:「行走的現實是基督的現實,即跟隨基督,像祂那樣承行天父的意願,天天背著十字架,棄絕自己。我不是做我想做的事,而是做耶穌要我做的事:跟隨耶穌。耶穌說,在這條跟隨祂的道路上我們要喪失性命,好能獲得性命。這是一條持續喪失性命,放下我想做的事和安逸生活的道路。這是一條耶穌的道路,總是服務他人、朝拜天主。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最後,教宗總結道:「唯一肯定的道路就是跟隨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十字架的絆腳石。人、天主和行走這三個現實是基督徒的指南針,它不會讓我們走上錯路。」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我們要喜樂地跟隨上主,而非令我們悲傷的金錢

常年期第八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德訓篇 35:1-15

遵守法律,便等於獻的祭獻多;堅守誡命,便是奉獻和平祭。感恩等於奉獻上等麵粉,施捨等於讚美祭。遠離邪惡,就是悅樂上主;逃避不義,便是贖罪祭。不要空手到上主面前去;因為這一切,為了誡命,都應當執行。義人的獻儀,使祭壇豐盈;它的馨香上升到至高者面前。義人的祭品,必蒙悅納;上主常記得它,決不會忘記。你光榮上主要爽快,不要吝惜你手中所獻的初熟之果。在一切祭獻上,要喜形於色;奉獻什一之物時,也要高興。按照至高者所賜給你的,奉獻給他;依照你手中所得的,慷慨奉獻給他;因為報答世人的上主,必要七倍地報答你。你不要行賄賂,因為他決不會接受的;你不要依靠不義的祭品,因為上主是審判者,決不看情面。

福音:聖馬爾谷福音 10:28-31

那時候,伯多祿開口對耶穌說:「看,我們捨棄了一切,而跟隨了你。」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我,為了福音,而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或田地,沒有不在今時就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親、兒女、田地,連迫害也在內,並在來世獲得永生。但有許多在先的,要成為在後的;在後的,要成為在先的。」

2017年2月28日,教宗方濟各彌撒中講述當天的福音說:「天主對我們的圓滿自謙在十字架上達致高峰。我們要喜樂地跟隨把一切賜予我們的上主,而非令我們悲傷的金錢。」

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我們要麼事奉天主,要麼事奉金錢。四旬期將至,教會在這幾天選擇的彌撒讀經,讓我們反省天主和財富之間的關係。當天選讀的《馬爾谷福音》記述了耶穌與富貴少年的相遇。富貴少年想要跟隨上主,卻因為捨不得萬貫家財而跟隨了金錢。

耶穌的話令門徒們深感詫異:「富人進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駱駝穿過針孔,比富有的人進天主的國還容易。」伯多祿於是代表門徒們問耶穌:「是的,這個年輕人走了,可我們呢?我們為跟隨祢而捨棄了一切,我們能否得救呢?」

教宗指出:「耶穌的回答十分明確,祂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捨棄一切跟隨我的必將得到賞報。你們將獲得一切,天主將豐沛地賜下祂的恩典。你們將獲得一切。人為了我,為了福音,而捨棄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親、或父親、或兒女、或田地,沒有不在今時就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親、兒女、田地,並在來世獲得永生的』(谷10:29-30)。上主的賞賜絕無保留。當祂賞賜時,甚至全然奉獻自己,祂就是一切的恩典。」

在這段福音中有一句話值得我們深思:「沒有不在今時就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包括迫害在內。這要求我們進入另一種思考方式、另一種行動方式。耶穌全然奉獻自己,因為天主的圓滿是在十字架上自謙到死的圓滿。」

教宗說:「自謙的圓滿是天主的恩典。基督徒的作風就是尋求圓滿,接受自謙的圓滿,跟隨基督走這條路。這條路不易行,多坎坷。那麼,這條我捨棄一切好能獲得一切的道路有什麼的標記呢?我們在第一篇讀經中聽到,『你要眉歡眼笑地光榮上主。你要在一切祭獻上喜形於色,在奉獻什一之物時也要高興。按照至高者所賜給你的奉獻給祂;依照你手中所得的,喜樂地奉獻給祂』(德35:10-12)。眉歡眼笑,喜形於色,高興喜樂。我們走上這條捨棄一切、圓滿自謙的道路的標記,就是喜樂。」

「富貴少年面帶愁容,憂鬱地走了。他沒有能力接受這種自謙的圓滿,而聖人們,聖伯多祿卻接受了它。在考驗中,在困難面前,聖人們喜形於色,眉開眼笑,滿心喜悅。」

最後,教宗談到智利聖人阿爾韋托‧烏爾塔多(Alberto Hurtado)說:「他勞苦不斷,困難重重,為窮人服務。他的確是一個在智利踐行圓滿自謙道路的人。他施行愛德,救濟窮人,卻遭到迫害,受了許多苦。但他在苦難中、在自謙至死時,卻說:『我很高興,上主,我是幸福的』。願聖人教導我們走這條路,願他為我們求得恩寵,讓我們走上這條捨棄一切、自謙到死的坎坷之路,耶穌基督圓滿自謙的道路,並能常常說,尤其在困難面前:『我很高興,上主,我是幸福的』。」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我們應立即悔改,放棄雙重生活

二月二十三日 聖玻里加 彌撒

讀經一:德訓篇 5:1-10

我兒,你不要依恃財物,也不要說:為我的已經夠了。不要順從你的偏情和你的能力,去滿足你心中的慾望。不要說:誰能宰制我?因為上主必要報復。不要說:我犯了罪,遭受了什麼災殃?因為上主是富於含忍的。關於罪的赦免,應心懷恐懼之情,免得罪上加罪。不要說:他的仁慈寬大,我縱有許多罪過,必蒙赦免;因為憐憫和義怒皆系於他,他的憤怒將在罪人身上得以平息。歸向上主,不要遲緩,不要一天一天地拖延;因為,上主的義怒忽然降來,他要在報復的日期,將你消滅。不要依靠不義之財,因為在義怒的日子,它們毫無用處。

福音:馬爾谷福音 9:41-50

那時,耶穌對他的門徒們說:「誰若因你們屬於基督,而給你們一杯水喝,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決不會失掉他的賞報。誰若使這些信者中的一個小子跌倒,倒不如拿一塊驢拉的磨石,套在他的脖子上,投在海裏,為他更好。「倘若你的手使你跌倒,砍掉它!你殘廢進入生命,比有兩隻手而往地獄裏,到那不滅的火裏去更好。倘若你的腳使你跌倒,砍掉它!你瘸腿進入生命,比有雙腳投入地獄裏更好。倘若你的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你一隻眼進入天國,比有兩隻眼被投入地獄裏更好,那裏的蟲子不死,火也不滅。因為所有的人都要用火醃起來。鹽是好的;但鹽若成了不鹹的,你們可用什麼去調和它?在你們中間當有鹽,又該彼此和平相處。」

2017年2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勸勉道:「我們切莫度雙重生活,使小子們跌倒,因為惡表必將毀滅一切。」教宗還鼓勵眾人立即悔改。

當天彌撒的福音講述,耶穌告誡門徒寧可砍掉自己的手,剜出自己的眼,也「不可使小子們跌倒」(谷9:41-50)。

教宗解釋道:「這裡指的小子們是那些正直且信賴上主,單純相信上主的人。事實上,對上主而言,惡表等於是毀滅。」

教宗問道:「什麼是惡表呢?惡表是說一套,做一套;也就是雙重生活,表裡不一的生活。名不副實的生活是這樣的:我是個很虔誠的天主教徒,我經常參加彌撒,屬於這個善會、那個團體;但我的生活與基督信仰脫節,我沒有付給我的職員合理的工資,我剝削他人,從事骯髒的生意,我洗錢,過雙重生活。很多天主教徒都是如此,這種人使他人跌倒。」

「我們大家在社區或其它地方都時常聽到:『與其做那樣的天主教徒,不如當個無神論者。』那便是惡表。它使你毀滅,害你向下沉淪。這種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只要收看電視新聞或翻閱報紙即可得知。報紙上有很多惡表,甚至存在惡表的大型廣告。惡表毀滅一切。」

教宗舉例闡述道:「有一間大企業瀕臨破產,沒有付給職員工資,使得他們沒錢購買日常必需品,身為天主教徒的企業負責人卻前往中東的海灘度假。這件事雖然沒有見報,但已是人盡皆知。」教宗說:「這些都是惡表。」

「耶穌在福音中談論這些立惡表的人時,沒有使用『惡表』這個詞,但我們都明白。當你抵達天上時,你將敲門說:『上主,是我!是我啊!祢不記得嗎?我以前總是上教堂,與祢同在,我以前屬於那個善會,做了這件事。祢難道不記得我奉獻的所有獻儀了嗎?』『是的,我記得。我記得那些獻儀,全都是骯髒的,都是從窮人那裡偷來的。我不認識你。』耶穌將如此回答這些度雙重生活,立惡表的人。」

教宗指出:「雙重生活的起源是跟隨心中的慾望、罪宗,那些由原罪造成的創傷」。

當天彌撒的第一篇讀經鼓勵我們切莫滿足慾望,依恃財物,別說:「我的生活已經夠了。」(德5:1-10)

為此,教宗勉勵所有人立即悔改,自我反省:「我們是否過著某種雙重生活,外表正直,看似善良的信徒,好天主教徒,私底下卻是另一回事;我們是否過分自信,以為『上主最終必會寬恕我的一切,我可以繼續這種生活』;我們是否心想:『這件事不好,我要悔改,但不是今天,明天再說。』」

最後,教宗總結道:「讓我們從上主的聖言中汲取教訓,想想上主在這方面極其嚴格。惡表必將摧毀一切。」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願上主賜予我們神聖的羞恥感,以戰勝野心的誘惑

常年期第七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德訓篇 2:1-13

我兒,你前去服侍上主時,應預備你的心承受試探。使你的心居正不偏,堅忍不拔;「在災難中,不要慌張。與天主保持聯繫,總不要離棄他,好使你至死充滿幸福。凡降到你身上的,你都要接受;在各種困苦中,你要多多忍耐;因為金應在火裏鍛煉,天主所喜悅的人,也應在謙卑的火爐中鍛煉。你只管信賴天主,他必扶持你;你應修直你的道路,要仰望他。你們敬畏上主的,要等待他的仁慈;不要離開他,免得跌倒。你們敬畏上主的,要信賴他,你們的賞報,就不會落空。你們敬畏上主的,要希望幸福,及永遠的喜樂和救恩。請你們追念前代,看看有誰依賴了上主,而受了恥辱?有誰保持了對他的敬畏,而被遺棄?有誰呼求了他,而被他輕視?因為,上主富於慈惠寬仁;在患難中,赦免罪過,並施救恩。

福音:聖馬爾谷福音 9:30-37

那時候,耶穌和他的門徒起身,經過加里肋亞;耶穌卻不願叫人知道。因為那時耶穌教訓他的門徒,給他們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中,為人所殺;被殺以後,過了三天,他必要復活。」門徒卻不明白這些話,又害怕詢問他。他們來到葛法翁,進到家裏,耶穌問他們說:「你們在路上爭論了什麼?」他們都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耶穌坐下,叫過那十二人來,給他們說:「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遂領過一個小孩子來,放在門徒中間,抱起他來,給他們說:「誰若因我的名字,收留一個這樣的小孩,就是收留我;誰若收留我,並不是收留我,而是收留那派遣我來的。」

2017年2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祈求道:「願上主賜予我們懂得羞恥的恩寵,以面對野心的誘惑。每個人都會受到這種誘惑,教會團體也不例外。」

當天第一篇讀經記述,誰要服事上主,就應預備好承受試探。耶穌也曾受到試探,祂在曠野中三次受到魔鬼的試探。教宗表示,這是引誘我們不去履行使命的誘惑。

當天福音還提到另一個誘惑:門徒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最大,當耶穌問他們在路上爭論什麼時,他們都默不作聲。他們之所以緘口不言是因為他們對在路上討論的事感到羞恥。

教宗說:「門徒們是好人,願意跟隨耶穌,服事上主。可是他們不知道,服事上主的道路並不那麼容易走。此外,還有世俗的誘惑,虛榮的誘惑。這些也會在我們堂區、平信徒、神父和主教身上發生。我想要那個教區,那個堂區,因為它比較重要,可是上主在這裡,你應在這裡服務。」

誘惑帶來「說人閒話」和「攀高枝」的惡習。渴望自己能成為最重要的人,導致我們走上世俗的道路。

教宗因而勉勵道:「當我們處在這種情況時,我們要不斷向上主祈求懂得羞恥的恩寵。耶穌提醒門徒們說:『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

最後,教宗請信眾為教會、為我們所有人祈禱:「願上主賜予我們懂得羞恥的恩寵,這種神聖的羞恥感。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面臨誘惑時,我們應感到羞恥:『我怎能這樣想呢?當我看著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上主時,難道我希望利用上主往上爬嗎?』願上主賜予我們像孩子那樣純樸的恩寵,只懂得服事的道路。也許我能想像最後一個問題:『上主,我一生服事祢,我一生都是最末的一個,而現在怎樣?』上主會對我們說什麼呢?祂會說,告訴你自己:『我是一個無用的僕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祈禱是對抗仇恨的一劑良藥

2017年2月19日主下午,教宗方濟各前往羅馬東郊的耶穌聖心聖瑪利亞約瑟法(Santa Maria Josefa del Cuore di Gesù)堂區進行牧靈訪問,這是他第13次探訪羅馬堂區。教宗邀請信友們走成聖的道路,向天主祈求不存有怨恨和為仇人祈禱的恩寵。

教宗方濟各是探訪耶穌聖心聖瑪利亞約瑟法堂區的第二位伯多祿繼承人,他的前任聖若望保祿二世於15年前來到這裡為新落成的聖堂主持祝聖禮。彌撒之前,教宗方濟各會見了堂區青年、病人,以及堂區明愛會接濟的家庭,並聆聽幾位信友的告解。

這主日的讀經和福音的訊息都很獨特,為我們指明生命的綱領:「你們應該是聖的,因為我,上主,你們的天主是聖的」(肋19:2);「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5:48)。

那麽,我們該如何走成聖道路呢?耶穌說得很清楚:「你們一向聽説過:‘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我卻對你們說:不要抵抗惡人」(38-29節)。

教宗解釋道:「耶穌說不可復仇。『可是,他冒犯了我,我會跟他算這筆帳的!』這是基督徒說的話嗎?不是。『秋後算賬』不是一個基督徒的言語。不復仇,無怨恨。這是寬恕和不記冒犯之道。」

教宗表明:「大規模戰爭導致百姓和兒童遭到屠殺,這是多麽大的仇恨啊!但這仇恨與你心中的記恨是同樣的。前者是放大的仇恨,與後者本質上並無差別。我應有寬恕之心。這是成聖之路,它能消除戰爭。若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學會寬恕,就不會發生戰爭,就不會存在戰爭。戰爭正是由此開始,在苦惱、怨恨、復仇心願,以及秋後算賬中釀成。這種心態摧毀家庭、摧毀友誼、摧毀社區。」

天主寬宏大量,仁愛無比,祂是寬恕一切的仁慈天主。天主既然是慈悲的、聖的、成全的,我們也應是慈悲、聖善和成全的,如同天主那樣。這便是成聖。

教宗接著向信友們指明成聖的途徑,他說:「我建議你們從小事做起。我們大家都有仇人;我們都知道這個或那個人說我壞話:對此我們都清楚。我們眾人都知道這個或那個人記恨我。我們都知道有這樣的事,但我們就是要從小事做起。」

耶穌要求我們為仇人、為不義的人,以及為所有人祈禱。

教宗問道:「難道我們也為那些在戰爭中殘殺兒童的人祈禱嗎?這很難,很離譜。但我們必須學會這樣做,好使他們改邪歸正。難道我們也為那些最接近我們,記恨或傷害我們的人祈禱嗎?『神父,這很難,不是嗎?我真想掐他的脖子!』但你要祈禱!祈求上主轉變他的生命。」

「祈禱是對抗仇恨、對抗戰爭的一劑良藥,這些戰爭始於家庭,在社區和家庭中發起。我們只要想想為爭奪遺產的家庭糾紛便可見一斑:多少家庭因爭奪遺產而彼此摧毀,結下怨恨。」

祈禱強而有力,祈禱戰勝邪惡,祈禱帶來和平。耶穌說:「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

教宗因此總結道:「我們要祈求不存有怨恨的恩寵,為仇人和不喜歡我們的人祈禱的恩寵,以及和平的恩寵。我要求你們如此體驗:每天為一個人祈禱。『唉,這人不喜歡我,但上主,我為他而祈求祢。』每天一個。如此,我們就能得勝,就會走上這條成聖和成全的道路。」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願上主賜予我們恩寵,能哭著說戰爭結束了!

常年期第六周 星期四 彌撒

讀經一:創世紀 9:1-13

天主祝福諾厄和他的兒子們說:「你們要滋生繁殖,充滿大地。地上的各種野獸,天空的各種飛鳥,地上的各種爬蟲和水中的各種遊魚,都要對你們表示驚恐畏懼:這一切都已交在你們手中。凡有生命的動物,都可作你們的食物;我將這一切賜給你們,有如以前賜給你們蔬菜一樣;凡有生命,帶血的肉,你們不可吃;並且,我要追討害你們生命的血債:向一切野獸追討,向人,向為弟兄的人,追討人命。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要為人所流,因為人是照天主的肖像造的。你們要生育繁殖,在地上滋生繁衍。」天主對諾厄和他的兒子們說:「看,我現在與你們和你們未來的後裔立約,並與同你們在一起的一切生物:飛鳥、牲畜和一切地上野獸,即凡由方舟出來的一切地上生物立約。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以後決不再受洪水湮滅,再沒有洪水來毀滅大地。」天主說:「這是我在我與你們以及同你們在一起的一切生物之間,立約的永遠標記:我把虹霓放在雲間,作我與大地之間立約的標記。」

福音:馬爾谷福音 8:27-33

那時候,耶穌和他的門徒起身,往斐理伯的凱撒勒雅附近的村莊去;在路上問自已的門徒說:「人們說我是誰?」他們回答說:「是洗者若翰;也有些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些人說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穌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耶穌就嚴禁他們,不要向任何人談及他。耶穌便開始教訓他們:人子必須受許多苦,被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害;但三天以後必要復活。耶穌明明說了這話。伯多祿便拉他到一邊,開始諫責他。耶穌卻轉過身來,注視著自己的門徒,責斥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2017年2月16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指明,戰爭始於人心,為此我們都有責任守護和平。教宗也講述了孩童時聽到戰爭結束的一段經歷。

教宗從《創世紀》有關諾厄在洪水退後放出一隻鴿子的敘述為出發點,反省鴿子、彩虹與盟約這三個和平的景象。

鴿子和彩虹

教宗指出:「鴿子和彩虹是脆弱的,上主訂立的盟約強而有力,可是我們卻以軟弱接納它。天主與我們建立和平,但守護和平並非易事,這是每天的工作。我們內心仍有那顆種子,那個原罪,以及加因羡慕、嫉妒、貪婪和渴望主宰的陰魂,這使得我們製造戰爭。」

盟約

戰爭使彩虹和鴿子消逝,摧毀天主與人訂立的盟約。

教宗說:「當今世界確有鮮血,今天世界正處於戰爭中。很多弟兄姐妹死亡,他們是無辜的,因為強權者想要得到更多的土地和更大的權力,從販賣武器中獲得更高利潤。而上主的話很清楚:『我要追討害你們生命的血債,向一切野獸追討,向人,向為弟兄的人,追討人命』(創9:5)。在這裡,上主也向我們這些看似處於和平的人追討因戰爭而受苦的我們弟兄姐妹的血債。」

教宗問道:「我如何保護鴿子?怎麽做才能使彩虹始終是一個指引?我該做什麼才能使鮮血不再傾灑大地。我們每個人都對此負有責任。為和平祈禱不是走形式,為和平工作不是走形式。」

教宗沉痛地指出:「戰爭始於人心,從家裡、家庭和朋友之間開始,隨後蔓延到世界各地。當我內心感覺到有東西要摧毀和平時,我該當做什麼呢?」

「戰爭從這裡開始;同樣的,宣布戰爭也從這裡開始,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開始。『我該如何在我的內心深處、在我的家中守護和平呢?』我們要守護和平,不僅要守護,也要每天用自己的雙手去締造和平。這樣我們才能在全世界建設和平。」

教宗還講述了孩童時聽到戰爭結束的一段經歷。

他說:「我記得,一開始聽到的是消防隊的警報聲,隨後是在報紙上,在城市裡。這些無非是吸引人們對一件事、災難和其它事的關注。我接著聽到鄰居喊我母親說:『雷吉娜太太,快下來,快來,快來!』我媽媽有點害怕地走出去,問道:『發生什麼事了?』那婦人從院子另一邊哭著回答說:『戰爭結束了!』這兩位婦人抱在一起,痛苦喜樂一起湧來,戰爭結束了。」

最後,教宗總結道:「願上主賜予我們恩寵,讓我們能哭著說:『戰爭結束了』。『我心中的戰爭結束了,我家庭中的戰爭結束了,我街區的戰爭結束了,我工作地方的戰爭結束了,世界上的戰爭結束了。』這樣,鴿子、彩虹和盟約將更加強大。」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福音先驅的三個特徵-勇氣、祈禱和謙遜

二月十四日-聖濟利祿及聖默多狄紀念日

讀經一:創世紀 6:5-8;7:1-5,10

上主見人在地上的罪惡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無非是邪惡;上主遂後悔在地上造了人,心中很是悲痛。上主於是說:「我要將我所造的人,連人帶野獸、爬蟲和天空的飛鳥,都由地面上消滅,因為我後悔造了他們。」惟有諾厄在上主眼中蒙受恩愛。上主對諾厄說:「你和你全家進入方舟,因為在這一世代,我看只有你在我面前正義。由一切潔淨牲畜中,各取公母七對;由那些不潔淨的牲畜中,各取公母一對;由天空的飛鳥中,也各取公母七對;好在全地面上傳種。因為還有七天,我要在地上降雨四十天四十夜,消滅我在地面上所造的一切生物。」諾厄全照上主吩咐他的做了。七天一過,洪水就在地上氾濫。

福音:聖馬爾谷福音 8:14-21

那時候,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外,隨身沒有帶別的食物。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應當謹慎,提防法利塞人的酵母和黑落德的酵母。」他們彼此議論:他們沒有餅了。耶穌看出來了,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議論沒有餅了?你們還不明白,還不瞭解嗎?你們的心仍然遲鈍嗎?你們有眼看不見,有耳聽不見嗎?你們不記得:當我曾擘開五個餅給五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筐碎塊?」他們回答說:「十二筐。」「還有,七個餅給四千人的時候,你們收滿了幾籃碎塊?」他們回答說:「七籃。」於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還不瞭解嗎?」

2017年2月14日,當天是歐洲主保聖濟利祿和聖默多狄瞻禮,教宗方濟各以這兩位聖人為反省的課題。教宗在彌撒強調福音先驅的3個特徵:勇氣、祈禱和謙遜。聖濟利祿和聖默多狄是了不起的先驅、大無畏的兄弟,以及見證天主的人,他們的福傳事業促成歐洲更為強大。因此,教會需要像他們這樣的聖言的播種者、傳教士及真正的先驅。

「勇氣」

教宗首先解釋福音先驅的勇氣,即坦率。

教宗說:「天主聖言不可被當作一項建議,或一種良好的哲學思想和倫理道德來宣講。聖言與之完全不同;聖言需要我們坦率、有力地宣講,就如聖保祿所言,應讓聖言滲入我們的骨子裡。我們應坦率、有力、勇敢地宣講聖言。在精神上沒有勇氣及内心不愛戀耶穌的人總是說些有趣的事、道德的事、行善的事,或某件慈善事業,但他從不提及天主聖言。他的言論無法教育天主子民。唯有坦率,勇敢地宣講天主聖言,才能教育天主子民。」

「祈禱」

《路加福音》記述耶穌派遣72門徒出去傳教,祂對門徒們說:「莊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他的莊稼。」(路10:2)教宗藉此事蹟解釋福音先驅的第二個特徵:祈禱。

教宗說:「天主聖言的宣講必須透過祈禱。永遠如此!若沒有祈禱,你可舉辦一場美好的演講會,一次美好的講座:很好,這很好!但你所宣講的卻不是天主聖言。唯有藉著祈禱,我們才能發自内心地宣講天主聖言。」

教宗因此表示:「我們要祈禱,好讓上主陪伴這播種聖言的工作,好讓上主為種子澆水,使種子發芽,結出聖言的果實。我們要藉著祈禱來宣講天主聖言:這是那宣講天主聖言者的祈禱!」

「謙遜」

此外,《路加福音》也記述了耶穌對門徒們說的另一句話:「我派遣你們猶如羔羊往狼群中。」(路10:3)。教宗從這句話談到福音先驅的第三個特徵:謙遜。

他解釋道:「真正的宣講者知道自己軟弱,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他們曉得上主派遣他們『猶如羔羊到狼群中』。『可是,上主,它們會吃我不成?』『你去吧,這就是你的行程!』」

「金口聖若望的一個反省非常深刻,他說:『倘若你不是猶如羔羊,而是像狼那樣進入狼群,上主就不會保護你:你自己保護自己吧!』倘若宣講者自以為聰明,或負責傳揚天主聖言的人想耍滑頭,『唉,我能應付這些人!』如此,他就不會有好下場。他會利用天主聖言做交易,傾向於趨炎附勢。』

最後,教宗總結道:「那些幫助教會在世界上成長的偉大先驅都是勇敢、祈禱和謙遜的人。願聖濟利祿和聖默多狄幫助我們按照他們的這些準則去宣講天主聖言。」

來源:  梵蒂岡電台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