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2024年聖誕賀辭

圖片: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

聖誕節和新年是希望、愛、和平與夢想的時刻 !
+
天主教會將慶祝 2025 禧年

「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和我們偉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穌基督光榮的顯現。」 (弟鐸書 2:13) 

在我們現今的世界,希望似乎比以往更難獲得。隨著全球和地方經濟的復 蘇慢於預期,世界多處地區的戰爭哀號更趨強烈,地緣政治日益緊張,達致功能失調的心理健康問題增多、特別在青少年和長者組別,令人沮喪的關係貧窮,具破壞力的零和競爭,以及自然生態的黯淡前景。 

就是在這些令人沮喪和焦慮的現實當中,我們仍再次等待聖誕帶來的喜樂 和希望。明白聖誕節原意的人都知道,它不是世俗的商業慶節。聖誕是愛 的慶節,永遠愛著我們的天主派遣祂獨生子與我們一起走人世路,直接介 入我們人類的歷史之中。聖誕的救贖目標,是要向我們展示上主那無疆界的慈愛。 

上主的愛為祂與人之間帶來了寬恕與修和。因此,那些經驗過而又接受這 愛的人們,可以帶著明確的希望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失望。這不是隨意 的一種希望,而是在今生、以至今生以後,對上主堅懈不屈和永恆的愛的 希望。是的,天主的兒子,我們的厄瑪奴耳的到來,是要給世界這個保證、尤其是當希望看似漸趨渺茫的時候。 

天主教會將慶祝 2025 禧年。事實上,禧年是每 25 年慶祝一次。這次禧年 的主題是「希望的朝聖者」,因為「望德不使人蒙羞」(羅馬書 5:5)。 我們要記得人人都只是過客;沒有人能夠永遠地活在這世上。讓我們感到 安慰的是我們相信自己正在通往另一生命,將會在永恆中與我們慈愛的創 造主、我們所愛的人、以及那些愛我們的人團聚。 

聖誕節讓我們經驗到上主慈愛的應許。因此我們朝聖者可以懷著希望,以不同的步伐甚至不同的模式,與生命和愛的源頭一起邁步,走向永恆。 

因此,透過我們的意識中的這種愛與希望,可以把愛帶到不同的團體裡 去。我們要強化這希望,它不會讓我們愛的人、跟我們合不來的人、以至 為我們是陌生的人感到失望,尤其是那些在不同的社會邊緣掙扎、感到無 用和被遺棄的人。 

我們會想到那些在戰亂地方掙扎求存而承受著似是無盡折磨的人們、那些為尋求具尊嚴的未來的流離失所者和難民、那些期待新生活的在囚人士、那些因看不到穩定前景而不敢生兒育女的夫婦,那些看不到可信的理由讓他們勾劃出希望的未來的青年,那些孤獨和被遺棄的長者,那些在醫院內 感到寂寞的病人。 

禧年有一個別具意義的傳統,就是寬免那些永遠無法償還、或未能完全償還的債務,讓借債人有機會開展新生。我們相信所有人都在分享共同家園 裡的眾多資源,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學習公正和互相依存地生活,以提高整 體的生活質素,或最低限度要共存下去。這個「我們」必須包括構成共同 家園的其他生命。 

當我們能幫助疲弱的一方健康壯大起來,讓我們一起擁有更美好的現在和充滿希望的未來時,這便符合我們以至後代的最佳利益。公義不是透過報 復、而是藉著同理心,讓有關各方能攜手共建新的現實所達致的。這是否 太過天真、不切實際呢?不,才不是,這為我們共同的未來是必須的。 

我們要懷著希望去面對本地和全球的經濟、關係 —— 特別是那些受苦於 關係貧窮的人、政治穩定與和諧,以至生態環境的健康。為我們在香港這 個家生活的人來說,一定要鼎力支持香港。大家以慈愛相待,特別是對青 年、長者、移民和旅客,香港可望成為充滿希望、愛和生命的充滿活力之都! 

最後,聖誕節和新年是希望、愛、和平與夢想的時刻!沒有希望和夢想, 就沒有更美好的未來。尤其是為我們的年青人來說,我們需要與他們同行,為他們具創意的希望和夢想加添力量。 

祝大家和我們的共同家園有一個歡樂的聖誕和充滿希望的 2025 年。

+ 周守仁樞機

 

Christmas and the New Year are a time
for hope, love, peace, and dreams!

+
The Catholic Church to celebrate
the Ordinary Jubilee of the Year 2025!

“We await the blessed hope, the appearance of the glory of our great God  and saviour Jesus Christ.” (Titus 2:13) 

Hope seems harder to come by in our world today. With the slower-than expected recovery of global and local economies, there are growing war  cri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increasingly tense geopolitics, rising of dysfunctional mental health problems, particularly among the younger and  elderly populations, depressing relational poverty, devastating zero-sum competitions, and a darkening outlook of the natural ecology.  

Even within these depressive and anxiety-provoking realities, we await  once again the promise of joy and hope of Christmas. Those who  appreciate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Christmas should know that it is not a  secular commercial feast. It is a feast of love through the direct  intervention of the ever-loving God into our human history. This was made  possible by sending God’s only Son to journey with us. Its salvific objective is to show us the compassionate love of God that knows no bounds.  

This love of God brings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between God and  humanity. For those who have come to experience and accept this love  can, therefore, face challenges and disappointments in life with definite  

hope. Not just any hope, but a hope for the unyielding and eternal love of  God, both in this life and the life after. Yes, the coming of the Son of God,  our Emmanuel, is to give the world this assurance, especially when hope  seems ever dimmer.  

The Catholic Church is to celebrate the Ordinary Jubilee of the Year 2025.  The Ordinary Jubilee, in fact, occurs once every 25 years. The theme of this  Jubilee Year is “Pilgrims of Hope,” for “Hope does not disappoint” (Romans  5:5). We are reminded that everyone is only a sojourner; no one can live forever in this world. It is consoling when we believe that we are on our way  to another life, reuniting with our loving Creator in eternity, our beloved  ones, and those who loved us.  

Christmas allows us to experience this loving promise of God. Because of that, we can have hope, as fellow pilgrims, to journey together towards eternity with the Source of Life and Love, though at different paces and even in different modes. 

Therefore, with this love and hope in our consciousness, we can help  bringing love to our communities. We need to reinforce this hope that does  not disappoint those we love, those with whom we have di[iculties, and  those who are strangers to us, especially those who are struggling in the social margins, feeling unwanted and abandoned.  

We can think of those who are struggling in war zones with seemingly  endless torment, displaced persons and refugees looking for a dignified future, prisoners waiting for a new life, married couples who cannot see a  su[iciently stable future for childbearing, young people who fail to identify convincing reasons to envisage a hopeful future, the elderly who are lonely  and abandoned, and those who are sick and lonely in hospitals.  

The one meaningful tradition of a Jubilee Year is to forgive the debts of  those who will never be able to repay or repay fully, so that they can have a  chance to restart their lives anew. We believe all of us share many  resources of our Common Home, which means we need to learn to live justly and inter-dependentl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or  our mutual survival at the least. This “we” must include other life forms  constituting this Common Home.  

It is in our best interest, and that of future generations, when we can help  the weaker parties to become stronger so that together we can have a better present and a hope-filled future. Justice is better not sought through  vengeance but through empathy so that all the parties concerned can co construct a new reality hand-in-hand. Is this not too naïve and unrealistic?  No, it is not, but a must for our collective future. 

We certainly need to have hope in the economy, both locally and globally,  in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for those su[ering from relational poverty, in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and in the health of the ecology. For those  of us living in Hong Kong, which we call our home, it definitely needs our  utmost support. Together with lovingkindness to each other, especially towards young people, the elderly, migrants, and visitors, Hong Kong will  shine as a vibrant city filled with hope, love, and life! 

Finally, Christmas and the New Year are a time for hope, love, peace, and  dreams! Without hope and dreams, there will be no better future.  Especially for our young people, we need to walk alongside them and  empower their creative hopes and dreams. 

A joyous Christmas and a hope-filled 2025 to you all and our Common  Home!  

+ Cardinal Stephen Chow, S.J.

來源: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

教宗方濟各第八屆世界窮人日文告:窮人的祈禱直達天主 (德訓篇21:6)

圖片:evangelizatio.va

教宗方濟各
第8屆世界窮人日文告
常年期第33主日
2024年11月17日
窮人的祈禱直達天主(參閱:德廿一 6)

按此下載2024世界窮人日文告【中文】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1. 窮人的祈禱直達天主(參閱:德廿一 6)。今年是為迎接 2025 禧年的祈 禱年,在此為將於 11 月 17 日舉行的第 8 屆世界窮人日的準備時刻,聖經這句智慧箴言表達得再貼切不過了。基督徒所懷抱的希望也包含這樣的確信: 我們的祈禱能夠直達天主;但不是任何的祈禱,而是窮人的祈禱!讓我們反 思這句話,並從每日相遇的窮人的臉龐上、故事中,「讀到」這句話,使祈 禱能夠成為與他們共融的途徑,並分擔他們的痛苦。

2. 我們所提的《德訓篇》,並不廣為人知,然而它的主題豐富,特別是有關 人與天主和人與世界的關係,值得我們去探索、挖掘。該書的作者:班.息 辣(Ben Sira/息辣的兒子),是一位導師,耶路撒冷的一個經師,大約於 主曆前二世紀寫作。他是一位智者,其著作深植於以色列的傳統,講授關於 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工作、家庭、社會生活和年輕人的教育。他特別著重 與信仰天主和遵守法律有關的主題,回應了自由、邪惡和天主正義等難題, 這些問題至今仍與我們息息相關。在聖神的啟發之下,班.息辣試圖向眾人 指出應當遵循的道路,為能在天主和我們的弟兄姊妹面前過著明智且有尊嚴 的生活。

3. 這位聖經作者所關心和深入探討的主題之一,就是祈禱。他懷著極大的熱 情來表達自己的親身經歷。的確,若非每天立於天主面前、聆聽祂的話語, 否則任何關於祈禱的著作都會枯燥無味、乏善可陳。班.息辣宣稱自己自幼 便已尋求智慧:「當我年輕時,在出外旅行以前,我公開以祈禱來尋求智 慧。」(德五十一 18)

4. 在他的人生旅程中,他發現了天主啟示的一個基本真理,即窮人在天主心 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甚至面對他們的苦難,天主「迫不及待」地給予他們應 得的幫助。「謙卑人的祈禱,穿雲而上,不達到目的,決不甘休;不等至高 者見了,為義人申冤,執行正義,決不離開」(德卅五 21)。天主是一位 用心關懷子女的父親,了解孩子所受的痛苦;身為父親,肯定要照顧那些最 需要幫助的人:窮人、邊緣人、受苦的人和被遺忘的人。在天主心中,沒有 人被排除在外,在祂眼中,我們都是匱乏且亟需幫助的人。離開了天主,我 們一無所是,只得乞討度日。如果沒有天主的賜予,我們甚至沒有生命。然 而,我們常常自以為是生命的主人,又或好像是必須戰勝生命!世俗的眼光 要我們追求功名利祿,不擇手段地為成就自己,打破社會規範來累積財富。 這是多麼可悲的痴心妄想啊!幸福,是絕對不能靠踐踏他人的權利和尊嚴來 爭取的。

戰爭所引發的暴力,戳破了某些人的傲慢──他們自以為在人前是強者,但 在天主眼中卻是極為匱乏。多少人因為錯誤的軍事政策而陷入貧困!多少無 辜的受害者啊!對此現實,我們絕不能轉面不顧。主的門徒們知道,每一個 這樣的「最小兄弟」的面容都是天主子的肖像,勢必得到我們基督徒的支持 與愛德表現。「每個基督徒和每個信仰團體都蒙召成為天主的工具,為窮人 的脫貧和進步效力,讓他們能完全融入社會。這要求我們對窮人的呼喊要珍 而重之、細心留意,並幫助他們。」(《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187)

5. 在這全心全意祈禱的一年裡,我們要把窮人的祈禱轉化為我們自己的祈 禱,並與他們一起祈禱。這是我們必須接受的挑戰,也是需要培育的牧靈行 動。實際上,「窮人經歷到最嚴重的歧視是缺乏靈性上的關懷。絕大多數窮 人都對信仰特別開放;他們需要天主,我們不得不給他們提供天主的友情、 祝福、祂的話語、聖事慶典、成長之旅,以及信德上的成熟。偏愛窮人是我 們的基本抉擇,整體上必須將之轉變為宗教的關懷,務使窮人享有優惠和偏 愛。」(《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00)

這一切都需要一顆謙卑的心、一顆有勇氣成為乞丐的心──自認貧困和需要 求助於人的心。事實上,貧窮、謙卑和信任彼此之間,息息相關。真正的窮 人是謙卑的人,正如聖奧斯定主教所說:「窮人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富人則 必須戰勝他們的驕傲。因此,請聽我說:你要清貧,要有德性,要謙虛」 (《講道集》,14,4)。謙卑的人無可炫耀,也無可要求;他們知道不能 依靠自己,但堅信可以全然投靠天主的慈悲與憐憫,就像悔改的浪子一樣, 回家站在父親面前,接受他的擁抱(參閱:路十五 11~24)。無依無靠的窮 人從上主那裡汲取力量,並完全信賴祂。事實上,謙卑使人相信天主永遠不 會對我們棄之不顧,也不會對我們置之不理。

6. 我要對住在我們城市和我們團體中的窮人說:不要失去這份確信!天主關 心你們每一個人,並親近你們。祂沒有忘記你們,也不可能忘記你們。我們 都有過祈禱卻似乎沒有得到回應的經驗。有時,我們祈求擺脫使我們痛苦、 羞辱的煎熬,但天主似乎沒有聽到我們的哀禱。然而,天主的沉默並不表示 祂對我們的苦楚漠不關心;相反地,這其中蘊含了一個訊息,我們必須懷著 信賴的心去接受,讓自己完全降服於祂和祂的意志。《德訓篇》再次證明了 這一點:上主必迅速為窮人申冤(參閱:德廿一 6)。因此,從貧乏中能流 露最誠摯的希望之歌。讓我們記住「內心若被個人私益和顧慮所禁錮時,就 再沒有空間去顧及他人或容納窮人,就聽不到天主的聲音,感覺不到祂愛的 飴樂,行善的渴望也消退了。」(《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2)

7. 世界窮人日現已成為每個教會團體的固定日子,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牧靈 機會,因為它挑戰每位信友去聆聽窮人的祈禱,並意識到他們的存在和需 要。這是執行各項措施,具體幫助窮人的好時機,也是認識並支持那些熱情 投身於服務最困苦者的志工們的好機會。我們衷心感謝上主,感謝那些願意 聆聽並支持我們當中最貧困者的人。他們是司鐸、度奉獻生活者、平信徒, 透過他們的見證替天主回應投奔於祂的人的祈禱──每當有需要的人被接納 和擁抱時,天主就打破沉默。窮人仍然有許多東西教導我們,因為在現今高 舉財富、並經常在物質財貨的祭壇上犧牲人性尊嚴的文化裡,他們逆水行 舟,凸顯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因此,祈禱得藉由真正的愛德來證實,而愛德表現在人與人的相遇和親近。 如果祈禱沒有轉化為具體的行動,便是徒勞無功;事實上,「信德也是這 樣:若沒有行為,自身便是死的」(雅二 17)。然而,沒有祈禱的愛德行 動,恐怕很快就會淪為耗盡自身的慈善事業。「若是沒有每天忠實地祈禱, 我們的行動便是空泛的,失去了深刻的靈魂,變成僅僅是行動主義」(教宗本篤十六世,教理講授,2012 年 4 月 25 日)。我們必須謹慎,避免陷入這 種誘惑,並且藉由賦予生命的聖神所賜予的力量與堅毅,使我們始終保持警 醒。

8. 在這脈絡中,我們不妨回顧加爾各答的聖德蘭姆姆,一位為貧困者窮盡一 生的女性,為我們留下的美好見證。聖德蘭姆姆反覆說道,她從祈禱中汲取 力量和信德,來實踐為我們當中最弱小者服務的使命。1985 年 10 月 26 日 她在聯合國大會演講時,拿出手中隨身攜帶的玫瑰念珠給大家看,說:「我 不過是一個不斷祈禱的貧窮修女。在我向耶穌祈禱時,祂把祂的愛傾注在我 心中,我就把這份愛分送給沿路遇到的所有窮人。你們也要祈禱!你們祈 禱,就會察覺到身邊的窮人,也許就在所住公寓大樓的同一樓層,甚至也許 就在家裡,有人正等著你們的愛。祈禱,幫助你睜開雙眼,使你們的心中洋 溢著愛。」

在羅馬,我們怎能不想起聖本篤.若瑟.拉布雷( St. Benedict Joseph Labre,1748~1783),他的遺體安葬於蒙蒂聖母堂供人敬禮。這位從法國到 羅馬朝聖的聖人,曾被許多修院拒絕,在生命最後的歲月,與窮人為伍,成 為窮人中的窮人,每天在聖體前祈禱數小時,誦念玫瑰經和日課,閱讀《新 約》和《師主篇》。因無處容身,他只得像「天主的流浪者」一樣,常窩在 羅馬競技場廢墟的一角,使他的生活成為不間斷的祈禱,直達天主。

9. 在我們邁向聖年之際,我敦促每一個人都成為懷著希望的朝聖者,為更美 好的未來設定具體的目標,別忘了去體現「愛的瑣事」(《你們要歡喜踴 躍》宗座勸諭,145):停下來,靠近些,給近人一絲關懷,一抹微笑,一 個擁抱,一句安慰。這些舉動並非不假思索、自然而然,而是需要日復一日 地作出承諾,它們通常隱而不顯,悄無聲息,但可由祈禱獲得力量。在此 刻,武器的喧囂聲、許多無辜傷者的哭泣聲,以及無數戰爭受害者的沉默, 淹沒了希望之歌,讓我們轉向天主,懇求祂賜下和平。我們伸出雙手接受和 平這份珍貴的禮物,因為我們「缺乏」和平,同時承諾將和平重新融入我們 的日常生活。

10. 我們蒙召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為窮人的朋友,追隨耶穌的腳步──祂總是 與我們中間最弱小者精誠團結地在一起。曾在比利時巴訥(Banneux)顯現 的天主之母至聖童貞瑪利亞,給我們留下了不可或忘的訊息:「我是窮人之 母」,願她在我們塵世的旅程中支持我們。聖母瑪利亞因她的卑微受到天主的垂顧,以她的服從完成了大事;我們將我們的祈禱託付給她,相信我們的 祈禱將直達天主,必蒙垂聽。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 年 6 月 13 日,
帕多瓦的聖安多尼──窮人主保紀念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按此閱覽官方網頁

教宗方濟各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

教宗方濟各
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文告
2024728
「在我年老時,請不要拋棄我。」
(參閱:詠七一9

按此下載文告及祈禱文
PDF文件檔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天主絕不會拋棄祂的孩子們,絕對不會。即使我們老態龍鍾,白髮蒼蒼,失去社會上的地位,勞作能力下降,看來似乎一無是處,然而上主不以貌取人(參閱:撒上十六7),祂不藐視去揀選那些對許多人來說寂寂無名的人。上主不擯棄任何一塊石頭;事實上,「最古老的」基石是安放「新的」磐石的穩固基礎,以打造一座屬神的宏偉建築。(參閱:伯前二5

整部聖經所講述的,是上主信實的愛,這愛給我們提供了安慰的確證,即在我們生命的每個階段,無論處於什麼境遇,甚至我們多次背叛天主時,天主總是持續不斷地向我們廣施慈悲。聖詠集所記載的,是人在天主面前時心中所充滿的驚訝,儘管我們微不足道,祂仍然眷顧我們(參閱:詠一四四3~4),並向我們肯定祂在我們的母胎中塑造了每一個人(參閱:詠一三九13),即使在陰府,祂也不會遺棄我們(參閱:詠一六10)。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當我們年紀老邁,祂也會與我們親近;更重要的是,在聖經中,人的年歲增長,是天主祝福的標誌。

我們在聖詠集中,也看到對上主衷心地懇求:「在我年老時,求祢不要拋棄我」(詠七一9)。這句話語氣強硬又直白,讓我們想起耶穌在十字架上,萬分痛苦地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為什麼捨棄了我?」(瑪二七46

因此,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既肯定天主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與我們同在,但我們亦深怕遭人遺棄,特別是在年邁體衰、痛苦失落的時候,這並不矛盾。我們若觀察四周,我們便不難發現到,聖經的話語反映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現實狀況──「孤獨」常常是祖父母及長者們生活中淒涼的伴侶。當我還是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的時候,我經常探訪安養院,發現那裡根本沒什麼人來探訪,有些人已經好幾個月沒見到家人了。

造成鰥寡孤獨的原因很多:許多地方,尤其是在較貧窮的國家,老人獨居,是因為他們的子女被迫移民海外。我也想到了許多衝突的處境,有多少長者獨居是因為男性,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被徵召參戰;而女性,尤其是帶著幼童的婦女,為確保孩子的安全而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在飽受戰爭蹂躪的城市和鄉村,許多老人孑然一身;在荒廢和死亡陰影籠罩的地區,他們是生命的僅存跡象。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我們面臨一種當地文化所造成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懷疑老人使用巫術來消耗年輕人的生命力,因此對老人產生敵意。當年輕人早夭、患病或遭遇其他不幸時,就把罪責歸咎於某些老人。這是毫無根據的偏見,這種心態必須予以克服和弭平,基督信仰使我們擺脫這種荒誕無稽的謬說,但它仍然繼續加劇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世代衝突。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想想,現在長者「掠奪年輕人的未來」的這種指控比比皆是,即使在最先進和現代化的社會,也以其他的形式出現。例如,現在的人普遍認為長者加重了年輕人的社會福利負擔,從而消磨了社會發展的優勢,也就是剝奪了年輕人的資源。這是扭曲現實的認知,好像為了長者的生存,不得不把年輕人置於風險之中一樣;為了年輕人的發展,就得壓抑甚至犧牲長者的需要。世代之間的衝突是一種謬論,是衝突文化的毒果。操縱年輕的一代與長者對立,這種做法是無法令人接受的,因為事實的重點是「生命各階段的和諧,也就是說,事關了解並重視人類整體生命的實際參考點。」(《論老年的教理》,2022223日)

前述的聖詠集,與其在年老時不被遺棄的懇求,道出了籠罩著老年人生活的一個陰謀,這或許有些誇張,但如果我們理解到,長者的孤寂和被棄養的困境,不是偶然或不可避免的,而是政治、經濟、社會和個人決策的結果,不把每一個人類的無限尊嚴放在心頭——「無論身處何種環境、狀態或情境,依然享有這種尊嚴」(《人類無限尊嚴》宣言,1)。我們一旦忽略了每一個人的價值,就會根據他們所需的成本來論斷,於是就會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成本過高、難以支付。更糟糕的是,長者自己也常成為這種心態的受害者,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個負擔,該主動知難而退。

此外,如今許多男女,都尋求個人的成就,盡可能地在獨立自主及脫離與他人的生活。群體成員的身分式微,個人主義受到大力推崇:從「我們」轉變成「我」,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明顯的標誌之一。家庭──作為反對「我們可以自己拯救自己」此一觀念的第一個,也是最根本的論據──已成為個人主義文化的受害者之一。然而,我們一旦年老體衰,那種我們不需要任何人、任何社會聯繫,一樣可以獨自生活的個人主義幻覺,就會原形畢露。事實上,我們發現自己需要一切,但卻是在人生的某一時刻,我們獨自一人,不再有他人的幫助,也沒有人可以信靠時才發現。此一殘酷的事實,當許多人發現時,為時已晚。

當今社會孤獨和遺棄的現象逐漸發酵,其根源多重。某些情況是蓄意排斥的結果、一種可悲的「社會陰謀」;在其他情況下,則是悲劇性的個人決定。還有一些情況是長者自己屈服於現實,假裝這是他們的自由選擇。我們越來越無法「體驗兄弟情誼」(《眾位弟兄》通諭,33);甚至很難想像還有其他可能性。

在許多長者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盧德傳中所描述的那種逆來順受的感覺。這部書講述了年邁的納敖米的故事,她在丈夫和兒子去世後,鼓勵她的兩個媳婦敖爾帕和盧德,回到她們的本鄉和本家去(參閱:盧一8)。就像今天的許多長者一樣,納敖米害怕孤苦無依,但也想不出其他的辦法。身為一個寡婦,她知道自己在社會眼中輕如鴻毛;她認為自己是這兩位年輕女子的負擔,她們與她不同,她們還有很長的人生要走。因此,她認為自己最好讓位退到一邊去。於是,她告訴兩位年輕的媳婦離開她,去別的地方開創未來(參閱:盧一11~13)。她的話語反映了她那個時代僵化的社會、宗教習俗,那習俗顯然會決定她自己的命運。

然後,聖經的敘述向我們呈現了,對納敖米的話語、也對年老本身,兩種不同的反應。其中一個媳婦敖爾帕,很愛納敖米,親吻了她,並接受了這似乎是唯一可能的解決辦法,便走了。然而,另一個媳婦盧德並沒有離開納敖米的身邊,令她驚訝的是,盧德告訴她:「請妳別逼我離開妳」(盧一16)。盧德不害怕挑戰傳統習俗和固有的思維模式,並意識到婆婆需要她,她要勇敢地留在婆婆的身邊,這將展開兩人的新旅程。對所有習慣性地以為獨居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來說,盧德教導我們,回應「不要拋棄我」的請求時,可以說:「我不會拋棄你」。盧德毫不猶豫地顛覆了看似不可逆的局面:獨居不必然是唯一的選擇!一切並非偶然,留在老邁的納敖米身邊的盧德,是默西亞(參閱:瑪一5)──耶穌、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祖先,她將天主與人的親密感、親近感帶給所有人,無論是哪個年齡層、哪種生活狀態。

盧德的自由和勇氣,邀請我們踏上一條嶄新的途徑。讓我們步武她的芳蹤,與這位年輕的異邦女子和年長的納敖米一起出發,不要害怕改變我們的習慣,為我們的長者想像一個不同以往的未來。我們要向所有常是犧牲奉獻、在實踐中效法盧德榜樣的人表示感謝,他們照顧老人,或是每天親近那些無人探視的親戚或故人。盧德選擇與納敖米保持親密關係,並因此獲得美滿的婚姻、家庭和新家。事實總是如此:因著與長者保持密切聯繫,承認他們在家庭、社會和教會中的獨特角色,我們自己將會收到許多禮物、恩典與祝福!

值此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讓我們向祖父母和家庭中的長輩們獻上我們溫柔的愛,讓我們花點時間陪伴那些心灰意冷、對未來不抱希望的人。讓我們揚棄導致孤獨和遺棄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反而對勇敢說出「我不會拋棄你」,走上不同道路的一眾男女,敞開心胸和露出洋溢喜悅的面容。

我向你們所有人,親愛的祖父母們、年長的弟兄姊妹們,以及所有與你們親近的人,獻上誠摯地祝福,並為你們祈禱,也請你們不要忘記為我祈禱。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425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2024年
第四屆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祈禱文
2024 年 7 月 28 日

上主,信實的天主,
祢以祢的肖像創造了我們,
祢永遠都不會留下我們孑然一身,
而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祢都陪伴我們,
請不要拋棄我們,求祢照顧我們,
並再次賜給我們能力
去發現和承認我們是祢的子女。

請以祢的聖言更新我們的心,
並求祢不要允許我們被人棄之不顧。
願祢愛的聖神用祢的溫柔充滿我們,
並教導我們向那些
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人說:
「我不會拋棄你們。」

願我們因祢心愛聖子的幫助,
不會失去兄弟情誼的滋味,
並願我們不與孤獨的悲傷為伍。
請幫助我們以更新的希望展望未來,
使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
成為一個沒有人孤獨無助,
以及結出祢和平初果的日子。
阿們。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譯)

「祖父母和年長者日」參與者能獲全大赦

相關資訊

來源: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2024年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我永不忘掉你!」

圖片:marchforlife.ca

2024年
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主題
「我永不忘掉你!」

「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出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
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
看哪! 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掌上,你的城牆時常在我的眼前。」

依撒意亞先知書 49:15-16

“Can a mother forget the baby at her breast
and have no compassion on the child she has borne?
Though she may forget, I will not forget you!
See, I have engraved you on the palms of my hands;
your walls are ever before me.”

Isaiah 49:15-16

墮胎和安樂死在加拿大很常見。在這個極度被遺棄的時代,是時候想起近 3000年前上主透過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了。

祂的應許「我永不忘掉你」不僅提醒我們的天主對祂子民的持久忠信,也永遠召叫我們眾人成為每個人尊嚴的見證人。

2024年5月9日,我們將有數千名學生、家庭和加拿大各界人士一起聚集在渥太華國會山莊,參加2024年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讓我們一起提醒已當選的官員永遠不要忘記:

  • 在子宮裡的嬰孩、
  • 意外懷孕的母親、
  • 患有殘疾或精神疾病的人、
  • 或者需要照顧的老人──而不是「殺死」他們。

「我永不忘掉你」(依 49:15)提醒我們我們對彼此的責任,以及每個靈魂的「不可替代性」,這是上主按照祂的肖像所創造的。

大會的活動由5月5日至5月10日,當中除大遊行外,也有專題講座、青年論壇、祈禱聚會、感恩祭等等。每年也有過萬人前往渥太華參加維護生命大遊行。該活動是為每年在加拿大每年因墮胎而喪生的100,000名兒童發聲。目前,加拿大是唯一一個對未出生嬰兒的法律零保護的西方國家,這意味著在出生之前,無論出於那種原因或無任何原因,都允許墮胎。

資訊來源:marchforlife.ca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鹽與光》播放「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彌撒」

2024年5月9日,北美東岸上午10時,西岸上午7時,《鹽與光》將會在電視及網上播放「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彌撒」。歡迎收看及分享。按此收看

請大家為生命祈禱!

活動詳情
marchforlife.ca

為生命祈禱
(出自《生命的福音》通諭)

禱詞

聖母瑪利亞,
新天地的曙光,
眾生的母親,
我們把生命的原因託付給妳:

聖母瑪利亞,
請垂視眾多無法出生的嬰兒,
請垂視眾多的窮人,
他們的生活是那樣艱難,
請垂視眾多男女,
他們是殘酷暴力的受害者,
請垂視那些年長者及病人,
他們或因受漠視、或因錯誤的憐憫,
而失去生命。

請賜給凡相信妳聖子的人,
能以堅信和愛心,
向我們這時代的人,
宣講生命的福音。

請為他們祈求恩寵,
能接受那福音,
像接受一件常新的禮物;
能終其一生,
懷著感恩之心,
喜樂地頌揚這福音,
並有勇氣,
堅決地為福音作證,
好與所有善心人在一起,
建立真理與愛的文明,
以讚美和光榮天主-喜愛生命的造物主。

阿們。

按此收看有關「生命論理」的講解及影片

教會透視:墮胎的問題

教會透視:安樂死的問題

教會透視:解說最新修改《天主教教理》死刑條文文本

2024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聯合呼籲文

2024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
聯合呼籲文

愛主至致、愛鄰如己
(路加福音10:27)

耶穌不朽的「良善撒瑪利亞/撒瑪黎雅人」比喻,在今天彌漫著戰火、撕裂及衝突的世界,引發起很深的迴盪共鳴。我們坦白承認,面對周遭的苦難,我們常常像祭司/司祭和利未/肋未人一樣,在匆忙中忽略了周邊的痛苦及迫切匱乏。 我們得承認自己的偏見、冷漠和分裂仍然把我們與我們蒙召去愛的鄰舍/近人區隔開來。

今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的主題訊息,由布基納法索的兄姊弟妹們選擇了這段經文,作為他們走過目前幽暗驚懼的指引明燈。 當地伊斯蘭聖戰分子的襲擊造成了數以千計的死亡、過百萬人流離失所,超過兩成的國土落入激進分子的控制之下。在許多地區,公開的崇拜被迫停止,神父和牧師成為了被針對的目標。儘管面對恐懼和悲傷,布基納法索的教會仍然團結起來,為遭害者組織救援,並持續地呼籲和平、促進和解。在苦難之中,他們依然堅信上主透過信徒所流露出來的愛,必可勝過暴力。他們選取的這個比喻,呼喚我們在我城的各種挑戰中,同樣努力實踐愛鄰舍/近人的召命。

香港這個都市,從疫情、政治張力和經濟難關中復甦時,面對它獨有的挑戰。疫情打亂了原來的社群生活,把鄰舍/近人分隔開來,變得更加孤立,並揭示了社會中顯著的貧富差異。許多人仍遭受失業、財務壓力、長期病患或與摯愛分離的折磨。 長者、照顧者、特殊學習需要人士、精神病患者及其家人的需要,仍未得到足夠的關注 。

對於後疫情的香港基督徒而言,怎樣才算與社會上的邊緣社群憂戚與共?首先,我們要謙卑地認知,對有需要的鄰舍/近人達不到肖似基督的同情心,我們的缺失在那裡。此外,我們需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被經驗、文化、歷史、意識形態等差異所限,以致我們只把那些與我們近似的人看待為鄰舍/近人,而漠視陌生的、甚至敵對的他者呼聲。

良善的撒瑪利亞/撒瑪黎雅人感召我們謙卑地跨越局限,看到每一個人都是上主所造,滿有尊嚴且值得關愛,他兼容并蓄的同情心沒有疆界,只有兄姊弟妹。活出愛鄰舍/近人的召命需要作出犧牲;這意味著捨棄我們原有的計劃,為無助者發聲,並在分歧隔閡之處伸出和好之手。我們記得基督在十字架上張開的一雙手,把萬民之間敵對的高牆推倒了。

撒瑪利亞/撒瑪黎雅人的柔和剛勇,激勵我們在基督的癒合使命中團結起來,成為締造和平的群體,保護受壓者,徹底去愛那些被社會忽視的人。疫情暴露了我們社會在照護弱勢者方面的缺失,基督徒應以堅定團結的同情心,作為包紮治療傷痛的倡導先驅。

願這個比喻校正我們的目光,去像耶穌一樣看待我們身處的世界,星羅棋布的全都是是我們的鄰舍/近人。當我們跨越分歧,開放家園和教會,款待移民、難民、受傷和孤立的人時,我們就活出了基督那份徹底的愛;當基督徒以果敢的服侍和憐憫心聯合一起,就彰顯了上主國度在人間,並指向預示了萬民都來到祂寶座前敬拜的那一天。

讓我們合一向前,效法善良撒瑪利亞/撒瑪黎雅人的好榜樣,不分邊際沒有止境地去愛主和愛人,愛主至致、愛鄰如己。

天主教香港教區 正教會普世宗主教聖統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基督徒合一委員會 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教區 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

二零二四年一月

來源:天主教香港教區

請按此下載
《2024年基督徒合一運動祈禱週手册》
【天主教會】

 

2024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愛主至致、愛鄰如己」 (路加福音 10:27)

每年的1月18至25日是基督徒合一祈禱週,這是一個普世性的基督徒運動,以治療不同基督宗教教會間的分裂,促進各教會團體間的對話,及鼓勵所有基督信徒彰顯「一主、一信、一洗」的含義。此運動始於1800年代,是全球歷史最悠久,及最廣為奉行的合一活動。為期8天的祈禱週,於1908年由補贖修會的保祿雅各方濟‧華生神父(Fr. Paul James Francis Wattson, SA)發起,從1月18日按舊的禮儀曆,這日是建立聖伯多祿宗座慶日(現已改為2月22日) ,開始至1月25日聖保祿宗徒歸化慶日結束。

2024年聖經經文
路加福音 10:25-37

有一個法學士起來,試探耶穌說:「師傅,我應當做什麼,纔能獲得永生?」耶穌對他說:「法律上記載了什麼?你是怎樣讀的?」他答說:「你應當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你自己。」耶穌向他說:「你答應得對。你這樣做,必得生活。」但是,他願意顯示自己理直,又對耶穌說:「畢竟誰是我的近人?」耶穌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來,到耶里哥去,遭遇了強盜;他們剝去他的衣服,並加以擊傷,將他半死半活的丟下走了。正巧有一個司祭在那條路上下來,看了看他,便從旁邊走過去。又有一個肋未人,也是一樣;他到了他那裏,看了看,也從旁邊走過去。」但有一個撒瑪黎雅人,路過他那裏,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遂上前,在他的傷處注上油與酒,包紮好了,又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帶到客店裏,小心照料他。第二天,取出兩個銀錢交給店主說:請你小心看護他!不論餘外花費多少,等我回來時,必要補還你。你以為這三個人中,誰是那遭遇強盜者的近人呢?」那人答說:「是憐憫他的那人。」耶穌遂給他說:「你去,也照樣做罷!」

台灣基督徒合一祈禱活動

閱讀主題介紹
及祈禱週的八日聖經反省章節:

請按此下載
《2024年基督徒合一運動祈禱週手册》
【天主教會】

第一天 (18/1),路加福音10:25

有一個法學士起來,試探耶穌說:「師傅,我應當做什麼,纔能獲得永生?」

第二天 (19/1),路加福音10:27

他答說:「你應當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你自己。」

第三天 (20/1),路加福音10:29

「畢竟誰是我的近人?」

第四天 (21/1),路加福音10:31

有一個司祭在那條路上下來,看了看他,便從旁邊走過去。

第五天 (22/1),路加福音10:34

遂上前,在他的傷處注上油與酒,包紮好了。

第六天 (23/1),路加福音10:34

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帶到客店裏,小心照料他。

第七天 (24/1),路加福音10:36

你以為這三個人中,誰是那遭遇強盜者的近人呢?」

第八天 (25/1),路加福音10:37

耶穌遂給他說:「你去,也照樣做罷!」

來源:台灣地區主教團

按此閱覽加拿大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網頁

按此閱覽多倫多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活動

按圖收看多倫多基督徒合一祈禱活動直播

2024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聯合呼籲文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