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南執事-復活期第六主日反省

Photo by Nowshad Arefin on Unsplash

復活期第六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全能的天主,在這歡欣的日子,求祢賜我們熱誠地慶祝主的復活,並幫助我們時常在生活中,反映出我們所紀念的逾越奧蹟。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聖神和我們決定,不再加給你們什麼重擔。)
恭讀宗徒大事錄 15:1-2,22-29

那時候,有從猶太下來的幾個人,教訓弟兄們說:「如果你們不按梅瑟的慣例,接受割損,不能得救。」保祿和巴爾納伯,遂同他們發生不少爭執和辯論。大家就指定保祿和巴爾納伯,與他們中的幾個人,上耶路撒冷,去見宗徒和長老,討論這問題。當時,宗徒和長老同全教會決定,從他們當中選幾個人,派他們同保祿和巴爾納伯,去安提約基雅。所派的,有號稱巴爾撒巴的猶達和息拉,是弟兄中的領導人物。他們帶去的信如下:「宗徒和眾長老弟兄,問候在安提約基雅、敘利亞和基里基雅,由外邦歸化的眾弟兄。我們聽說,有幾個從我們這裡去的,而並非我們所派去的人,講話擾亂你們,混亂了你們的心。我們取得同意後,決定揀選幾個人,派他們同我們可愛的巴爾納伯和保祿,到你們那裡去。他們兩人,為了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已付出了自己的性命。我們派猶達和息拉去,他們要親口報告同樣的事。因為聖神和我們決定,不再加給你們什麼重擔,除了這幾項重要的事:即不要吃祭過邪神的食物、血和窒死的牲畜,並戒避奸淫。如果你們戒絕了這一切,那就好了。祝你們安好!」

讀經二(天使將那從天上降下的聖城,指給我看。)
恭讀聖若望默示錄 21:10-14,22-23

天使使我神魂超拔,把我帶到一座又大又高的山上,將那從天上,由天主那裡降下的聖城耶路撒冷,指給我看。這聖城具有天主的光榮;城的光輝,好似極貴重的寶石,又像水晶那麼明亮的蒼玉。城牆高而且大,有十二座門;守門的有十二位天使。門上寫著以色列子民十二支派的名字。東面三門,北面三門,南面三門,西面三門。城牆有十二座基石,上面刻著羔羊的十二位宗徒的十二個名字。在城內,我沒有看見聖殿,因為上主全能的天主和羔羊,就是她的聖殿。那城也不需要太陽和月亮的光照,因為有天主的光榮照耀她;羔羊就是她的明燈。

福音(聖神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
恭讀聖若望福音 14:23-29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那裡,作我們的居所。那不愛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話。你們所聽到的話,並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來的父的話。我還與你們在一起的時候,給你們講論了這些事;但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祂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你們聽見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裡來。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裡去,因為父比我大。現在,在事發生前,我就告訴了你們,為使你們在事發生時,能夠相信。」

各位尊敬的主內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我們慶祝復活期第六主日,讓我們不要忘記天主的仁慈,因祂源源不絕地賜與我們不同的恩寵!藉著今天的感恩聖祭,讓我們接受主賜的平安和聽從聖神的勸喻!

人生中,營營役役,難免昨出不同的選擇,那麼如何在選擇的過程中享受那份平安與喜悅呢?原來祈禱真的有很大的幫助!

話說回來,上週末,原本答應跟兒子一家到渥太華欣賞美麗盛開的鬱金香,但突然接獲從多倫多而來的消息,有位好朋友入院做手術,更甚的,有位新執事因病而離世!祈禱後,心情平靜,於是我和太太決定前往慰問與弔辭.

人生變幻,有誰能料?今天的福音耶穌亦告知門徒們祂的去留,安慰他們不要心𥚃煩亂和膽怯!不但如此,祂還答應賜給他們平安:「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

門徒們接受到耶穌的平安嗎?也許不然!因為他們的心都在爭權奪利!同樣,基督也賜與我們祂的平安,我們感受到嗎?好可能我們也像宗徒們一樣「爭權奪利」更讓花花世界的迷惑,而失去平安?

偶爾聽到敎友的分享:「我每天參與彌撒和每天祈禱,為什麼我的內心還是忐忑不安呢?」

今天福音內耶穌邀請宗徒門接受聖神和祂的勸勉,同様耶穌也提醒我們聽從聖神的教訓!好可惜,大部分的我們,有心無力,沒有好好珍惜聖神賜與我們的果實,那份博愛,喜愉,平安,忍耐,善良,大方,忠誠,溫柔和自律的恩寵,卻而選擇跟隨魔鬼的引導,去破壞平安;讓家庭破碎,工作不安!

我們渴望重享天主的平安嗎?

其實天主在我們接受洗禮時早已將那份平安的恩寵放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洗心革面,從投天主的懷抱吧!真的,如果我們散發「愛和寬恕」的芬芳,那令人平安的氣息一定受人享往!如果我們傳遞「爭吵和暴力」的信息,那令人窒息的情懷一定影響我們的心安!

各位尊敬的朋友們,就像我先前所說;人生富於選擇!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兒女是位和平之子,讓我們教育他們吧!如果我們渴望家中瀰漫愛與安,讓我們實習尊重和相愛吧!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但天主聖神會補充我們的不足,求求祂吧!

我提醒自己和勸勉大家,我們一定要與天主修和和給人道歉,特別是要跟我們的家人和親戚朋友保持和諧!若要平安,不用擔心,求聖神給予勇氣,向主向人說聲「對不起」!從今以後,讓我們時刻品嘗和享受聖神的果實!如此看來,平安喜樂幸福的生活,不難遇上!

聖母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張汝南執事
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

2011年5月27日,張汝南執事在天主教滿地可總教區領受聖秩,成為終身執事。他曾服務於滿地可華人天主堂,現服務於滿地可其中一個最大的英語堂區-聖若望‧貝巴堂(St. John Brébeuf Parish)

聯絡: [email protected]

鹽+光今日焦點 2019年5月23日

是日教會焦點:

-教宗主持「國際明愛會第21屆全體大會」開幕彌撒

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國際明愛會第21 屆全體大會」開幕彌撒,他在講道中表示:「天主不住在我們成就的偉大事物中,而是住在那些與我們相遇的貧窮者的卑微之中。」詳盡內容

-兒童版青年教理5月24日出版

《兒童版青年教理,給孩子和父母的天主教教理》一書將於5月24日出版。這本書由聖保祿出版社發行,教宗方濟各撰寫序言,為孩子提供一條邁向初領聖體和堅振聖事的旅程,並為父母、教師和要理教員提供資訊和深入解說。詳盡內容

-溫尼伯烏克蘭禮天主教主教座堂聖像人頭被磨斷偷走

5月21日清晨,加拿大溫尼伯烏克蘭禮天主教聖弗拉基米爾聖奧爾加主教座堂外的聖弗拉基米爾(St. Vladimir )聖像人頭被人磨斷偷走。這聖像在1984年被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祝聖。聖弗拉基米爾對於烏克蘭天主教徒於公元988年接受基督宗教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詳盡內容

 

教宗:天主的平安賜予我們前行的勇氣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復活期第五周 星期二 彌撒

讀經一(保祿和巴爾納伯報告教會,天主偕同他們所行的一切。)
恭讀宗徒大事錄 14:19-28

有些猶太人從安提約基雅和依科尼雍來,挑唆群眾;群眾用石頭砸了保祿,以為他死了,就把他拉到城外。但門徒們一圍到他跟前,他就起來進了城,第二天同巴爾納伯起程往德爾貝去了。
他們向那城傳揚福音,使許多人成為門徒,以後回到呂斯特辣、依科尼雍和安提約基雅,到處堅固門徒的心,鼓勵他們堅持信仰,說我們必須經過許多困難,才能進入天主的國。二人在各教會給他們選立了長老,在祈禱禁食以後,把他們托付於他們所信仰的主。以後,他們又經過丕息狄雅來到旁非里雅,在培爾革宣講道理以後,下到阿塔肋雅,又從那裏乘船赴安提約基雅。他們原來是從那裏被托於天主的恩寵,作現在已完成的工作。他們一到,就聚集會眾,報告天主偕同他們所行的一切大事,和怎樣給外邦人打開了信德的門。二人就在那裏同門徒們住了不少時日。

福音(我將我的平安賞給你們。)
恭讀聖若望福音 14:27-31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上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裏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你們聽見了我給你們說過;我去;但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裏來。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裏去,因為父比我大。如今在事發生前,我就告訴了你們,為叫你們當事發生時能相信。我不再同你們多談了,因為世界的首領就要來到;他在我身上一無所能,但為叫世界知道我愛父,並且父怎樣命令我,我就照樣去行。」

2019年5月2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時强調,如果我們內心深處有上主的平安,生活中的艱難、考驗和困難都不能令我們感到不安。

當天的福音記述耶穌向門徒們告別時向他們作的許諾,祂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若14:27)。平安是天主賞賜的恩典,與世界所提供給人的不同。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反省道:「耶穌的平安是個恩賜,我們無法藉由人的方式,例如看醫生或服用鎮靜劑得到它。耶穌的平安與這些不同,這平安來自在我們內的聖神,它帶來堅強 。」

教宗表示:「耶穌的平安教導我們在生活中前行。它教導我們忍耐。忍耐意味著肩負起生活、苦難、工作,以及其它一切,卻不失去平安,並有勇氣向前走。只有在我們內的聖神賜予我們耶穌的平安時,我們才能明白這一點。若我們心中擁有『耶穌許諾的平安』,而不是來自世界或『銀行裡的錢』的平安,我們就能面對更糟糕的困難,繼續前行,而且這是通過内心微笑的能力而完成的。在這種平安中生活的人永遠不會失去幽默感,懂得嘲笑自己和他人,甚至嘲笑自己的影子,懂得嘲笑一切。這種幽默感非常接近天主的恩寵。在日常生活中有耶穌的平安,在困難中有耶穌的平安,擁有一點點的幽默感,能使我們生活的很好。願上主賜予我們這個源自聖神的平安,這是上主的平安,這平安幫助我們忍耐,肩負起生活中諸多困難。」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效法保祿宗徒,聆聽和順從天主的聲音

復活期第三周 星期五 彌撒

讀經一(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工具,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前。)
恭讀宗徒大事錄 9:1-20

那時,掃祿還是向主的門徒口吐恐嚇和凶殺之氣,遂去見大司祭,求他發文書給大馬士革各會堂,凡他搜查出信這道的人,不拘男女,都綁起來,解送到耶路撒冷。當他前行,快要臨近大馬士革的時候,忽然從天上有一道光,環射到他身上。他便跌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向他說:「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他答說:「主!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但是,你起來進城去,必有人告訴你當作什麼。」陪他同行的人站在那裏,說不出話來;只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什麼人。掃祿從地上起來,睜開他的眼,什麼也看不見了。人們牽著他的手,領他進了大馬士革。三天看不見,也不吃,也不喝。在大馬士革有個門徒,名叫阿納尼雅,主在異象中向他說:「阿納尼雅!」他答說:「主,我在這裏。」主向他說:「起來,往那條名叫「直街」的地方去,要在猶大家裏找一個名叫掃祿的塔爾索人;看,他正在祈禱。」 ── 掃祿此時在異象中看見一個名叫阿納尼雅的人進來給自己覆手,使他復明 ── 阿納尼雅卻答說:「關於這個人,我聽許多人說:他在耶路撒冷對你的聖徒作了許多壞事!他在這裏也有從大司祭取得的權柄,要捆綁一切呼號你名字的人。」主卻向他說:「你去吧!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國王和以色列子民前,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字該受多麼大的苦。」阿納尼雅就去了,進了那一家給他覆手說:「掃祿兄弟!在你來的路上,發顯給你的主耶穌打發我來,叫你看見,叫你充滿聖神。」立刻有像鱗甲一樣的東西,從他的眼中掉了下來,他便看見了,遂起來領了洗。進食以後,就有了力量。他同大馬土革的門徒住了幾天之後,即刻在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說他是天主子。

福音(我的肉是真的食物,我的血是真的飲料。)
恭讀聖若望福音 6:52-59

那時,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不像祖先吃了『瑪納』仍然死了;誰吃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這些話是耶穌在葛法翁會堂教訓人時說的。

2019年5月10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科托倫戈(Cottolengo)修會的修女們在慶祝入會50週年金慶的機會上特別前來梵蒂岡參加了這台彌撒,幾位在意大利服務的厄立特里亞神父也在場。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勉勵他們效法蒙召皈依的保祿,聆聽和順從天主的聲音。

在當天選讀的讀經一《宗徒大事錄》中敘述了塔爾索人掃祿的皈依經歷,他曾是個迫害基督徒的人,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聽到上主的召叫,改變了自己的生命。教宗稱:「掃祿的皈依在救恩史上翻開了新的一頁,表明這救恩也面向那些不是以色列人的異教徒、外邦人,簡言之,就是向教會的普世性敞開了大門。」

教宗說:「保祿雙目失明,留在大馬士革3天不吃不喝,直到上主打發阿納尼雅前來,使他恢復了視力,得以開啓皈依的旅程,在充滿了聖神後立即去宣講復活的耶穌。保祿是個堅強的人,愛天主,也熱愛法律的純正性,但他正直,即便他脾氣不好,卻言行一致。保祿首先是個言行一致的人,因為他向天主敞開心門。若說他迫害基督徒,因為他當時堅信那是天主的旨意。他對天主之家的純正性和天主的光榮充滿熱誠,向上主的聲音敞開心扉。他敢於冒風險,奮勇向前。此外,保祿也是個溫順的人,懂得順從而不固執。」

教宗表明:「保祿的性格或許執拗,但心靈卻不如此。他接納天主的提示,雖然憑著赤膽忠心搜捕和屠殺基督徒,但一聽到上主的聲音,就如同孩童那樣,由別人來引領。保祿不再提及他過去的那些信念,只等待上主的聲音:主,我該做什麽?他前往大馬士革去會晤另一個溫順的人,像孩童那樣聽他講道並接受了洗禮。」

教宗於是對在場的修女和司鐸們說:「今天,我願意透過你們感謝許多勇敢的男人和女人,他們冒著生命的風險奮勇向前,在教會的生活中尋找新道路。他們在尋找新道路!『可是,神父,這不是罪過嗎?』不,這不是罪過!我們要尋找新道路,這對衆人將會有益處!只要是上主的道路就要去尋找,而且要奮勇向前:在祈禱的深度、順從和聆聽天主聲音的深度上奮勇向前。透過這些在大事和小事上懂得奮鬥的人,教會内的真正改變正是如此進行。」

最後,教宗祈願:「基督徒應具有做大事和小事的特恩,懇請聖保祿宗徒幫助我們獲享順從上主聲音和向上主開放的恩寵;不怕成就大事,只要細心做好小事,就要奮勇向前。」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接見天主教聖經協會成員:讓聖言在世界的道路上奔跑

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

接見慶祝創建50週年的天主教聖經協會的成員,
指出聖言與生活彼此不可分離,
聖言是生活的,祂不讓我們安於現狀。

(梵蒂岡新聞網)天主教聖經協會(Federazione Biblica Cattolica)為了慶祝創建50週年,這幾天在羅馬舉行國際會議,以聖經與生活為省思的主題。全體與會者4月26日中午在該協會主席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樞機的率領下晉見了教宗方濟各。教宗勉勵他們,要為迎接和宣講生活的聖言而奔跑。

教宗首先指出,聖經與生活是彼此不可分離的一體,因為「天主的話是生活的」(希四12),永遠清新,並使實踐這話語的人青春常駐。教宗說:我們應當謹記,賦予生命者,聖神喜愛藉著《聖經》施展作為,這很重要。事實上,聖言將天主的氣息帶到世界,在人心中注入上主的溫暖。所有學術研究和出版物該當為此而服務。

教宗繼續表示,《聖經》研究是添火的木料,聖神則是火,是祂讓《聖經》在人心中燃起激情,將之轉化為生命。然而,《聖經》不像用來做學問的宗教書籍那樣來加以收藏,而是需要散播出去的生活聖言。為此,教宗強調宣講和講道該當分享聖神和天主聖言,因為聖言感動宣講者的心靈

每天有許多話語湧進我們的耳朵,傳遞消息並提供多種輸入信號;許多,也許太多的話語以致經常超過我們所能接收的能力。但我們不能放棄耶穌的話語,這是唯一永生的聖言,我們每天都需要祂

教宗祝願在教會内綻放一個全體天主子民熱愛天主聖言的新時代(《天主聖言》宗座勸諭72號),讓聖言「不斷成為教會各種行動的核心」(《福音的喜樂》宗徒勸諭174號)。

聖神渴望將我們塑造成‘宣講聖言的教會’:這個教會不是由自己發言或談論自己,而是將上主放在心中和唇舌上,每天汲取祂的聖言。相反地,誘惑總是讓我們宣講自己,談論我們的動態,但這樣無法向世界傳遞生命。

教宗描述聖言的特性如同一把利劍,可辨別人的思念和感覺,讓真理顯露出來(參閲:希四12)。聖言教導我們為宣講基督而棄絕自己。聖言使我們以逾越奧跡的方式生活:就是如同種子那樣,死了卻使生命成長;如同葡萄那樣透過壓搾機變成酒;如同橄欖那樣,在經過榨油機之後成為油。聖言就是這樣賦予生命,激發生命的恩典。聖言不讓我們安於現狀,卻促使我們不斷地去詢問。

教宗最後表示

一個聆聽聖言的教會絕不會渴望自身的安全,

她必會遠離「自負和凱旋主義」。

以聖言為食糧的教會是為宣講聖言而生活。

她不談論自己,而是走上世界的大街小巷,
這並非因為她喜愛世界的道路或它們容易走,而是因為它們是宣講的場所。

一個忠於聖言的教會能不遺餘力地進行‘初傳’的宣講,並不期待受到讚賞。

教宗主持復活主日彌撒:我們要傳揚復活主基督的馨香

CNS photo/Paul Haring

「主真的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阿肋路亞,阿肋路亞!」

2019年4月21日,教宗方濟各主持復活主日大禮彌撒時,一名執事隆重地詠唱了這段宣報詞。當天彌撒的祭台安置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的石階上,面向聚集在大廣場的7萬名信友。教宗的祭台四周花團錦簇,擺滿了荷蘭進獻的花卉。

這台彌撒雖然沒有教宗講道,卻蘊含了許多意義深遠的禮儀動作,諸如:教宗佇立在至聖救主的三折聖像畫前致敬,為聖母與聖嬰木雕塑像獻香,呼求天父的降福,並以靜默祈禱取代彌撒講道。教宗的一舉一動從容而莊嚴,以傳達信仰情操。西斯汀聖堂歌詠團的歌聲也激發全體信眾的熱切情感。

彌撒結束後,教宗乘專車繞場問候信友。聖伯多祿廣場與和解大道萬頭攢動,教宗所到之處均傳出信友歡喜踴躍的呼聲。隨後,教宗回到聖伯多祿大殿,於正午時分在中央陽台發表《復活節文告》。

當天所有禮儀結束之際,教宗說:「在逾越之光的啟發下,我們將復活主基督的馨香帶給我們孤獨、不幸和痛苦的弟兄姊妹,挪開冷漠的石頭。在這廣場上,花卉象徵著復活的喜樂。今年廣場上的花卉也是來自荷蘭,而聖伯多祿大殿裡的花卉則是從斯洛文尼亞而來。我們格外感謝捐贈這些美麗花卉的恩人!」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2019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CNS photo/Paul Haring

2019年4月20日晚,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教宗首先在大殿前廊降福新火並點燃復活蠟燭,然後進行燭光遊行,聆聽復活宣報,主持隆重彌撒。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多次引用福音中天使對婦女們的質問「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勉勵我們時刻認出那已經成為「活石」的上主,祈求祂挪開我們心頭的巨石,也就是「不信任、罪惡和恐懼」的墳墓之石。

當天晚上教宗為8位候洗者施行入門聖事,迎接他們加入教會。其中4位是意大利人,其他4位分別來自厄瓜多爾、阿爾巴尼亞、秘魯和印尼。

收看
2019年教宗復活前夕守夜禮中文直播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2019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婦女們帶著香料來到墓穴,但她們擔心可能空跑一趟,因為一塊巨石堵住了墓穴入口。婦女們的這趟旅程也是我們的旅程;與我們今晚重溫的救恩之旅相似。在這旅途中,在石頭面前,似乎一切都走向破滅:受造界之美與罪惡之悲劇相對;從奴役中獲得自由與背叛盟約相對;先知的許諾與子民可悲的冷漠相對。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教會歷史及我們每個人的歷史中,似乎我們所走過的路永遠無法抵達目的地。如此可能衍生出一個想法:希望落空乃是生命的黑暗法則。

今天,卻不然,我們發現自己不虛此行,我們的旅途並未在堵住墓穴的石頭前中斷。有一個聲音喚醒了婦女們,改變了歷史:“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路廿四5);為什麼覺得這一切都是徒勞的,沒有人能挪開你們的石頭呢?為什麼你們打算放棄努力,甘於失敗呢?復活節是挪開石頭的節日。天主挪開那足以粉碎希望和視野的堅硬石頭,也就是死亡、罪惡、恐懼、世俗的石頭。人類歷史不會止步於一塊墳墓前的石頭,因為今天發現了那“活石”(伯前二4)——復活的耶穌。我們作為教會建立在祂的基礎上,即使我們灰心喪志,受誘惑以我們的失敗來評斷一切,祂依然前來更新一切,扭轉我們的失望。今晚每個人都蒙召認出那挪開心頭大石的“活人”。我們首先自問:我們需要挪開的石頭是什麼?叫什麼名字?

對希望構成阻礙的常常是“不信任的石頭”。當我們產生事事不如意,甚至糟糕透頂的想法時,我們就會認命地相信死亡比生命更強大,變得玩世不恭、憤世嫉俗,帶著令人氣餒的負面情緒。漸漸地我們修築了一座不滿足的紀念碑,“埋葬希望的墓穴”。我们總是抱怨生活,把生活當作哀怨的附屬品,進入一種靈性的病態。這就會產生一種特殊的“墓穴心理”,凡事都會終結於墓穴,無望於活著走出去。且讓我們聽一聽關於復活的犀利質問:“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上主並沒有屈從。祂復活了,已經不在墓穴裡了;不要在永遠找不到祂的地方去尋找祂,祂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參閱:瑪廿二32)。我們不可葬送希望!

還有另一塊經常封鎖心門的石頭——“罪惡的石頭”。罪誘惑人,許諾給人容易獲得和現成的事物,許諾幸福和成就,但最終把人丟棄在孤獨與死亡之中。罪惡就是在死人中找活人,在曇花一現的事上尋求生命的意義。“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罪惡猶如堵在心口的石頭,不讓天主的光進入,你為什麼不下決心棄絕罪惡呢?你為何不把耶穌即真光,放在金錢、事業、傲慢和喜好的光芒之前呢?(參閱:若一9)你為何不對世俗的虛榮說,你活著不是為了它們,而是為了生命的上主?

讓我們回過來再看前往耶穌墓穴的婦女們。面對被挪開的石頭,她們感到震驚;福音記述,她們一看到停留在那裡的天使,就“害怕起來”,“把臉垂向地上”(路廿四5)。她們沒有勇氣舉目注視。我們也常常這樣,傾向於蜷縮在自己的限度中,躲藏在自己的恐懼中。這真奇怪,我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原因常常是在封閉和悲傷中我們是主角,在心靈的暗室獨處比起向天主開放更容易。然而,唯有祂使我們重新振作。有一位女詩人寫道:“我們從不知道自己有多高,直到被召喚挺身而立”(艾米莉·狄金森,We never know how high we are)。上主召喚我們站起來,在祂的聖言的扶持下站起來,舉目注視,相信我們被造是為了天國,而非塵世;是為了生命的崇高,而非死亡的卑賤。“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天主要求我們像祂那樣看待生命,祂總是把我們每個人視為一個美不勝收的個體。在罪惡中,祂看到了有待悔改的孩子;在死亡中,祂看到了有待復活的弟兄姐妹;在失望中,祂看到了有待安慰的心靈。因此,別害怕,上主愛你的整個生命,即使你害怕注視和親手觸摸生命。在復活節祂將向你展示祂多麼愛生命,愛到甚至完整地活出了生命,體驗悲痛、被遺棄、死亡並進入陰府,最終從陰府中勝利地走出來,並告訴你:“你並不孤獨,信賴我吧!”耶穌是把我們的死亡變為生命、把哀怨變為舞蹈的專家(參閱:詠三十12);藉著祂,我們也能完成逾越之舉,即從封閉轉向共融,從神枯轉向神慰,從恐懼轉向信賴。我們不要害怕地低著頭看地面,卻要注視復活的耶穌,祂的目光賦予我們希望,因為這目光告訴我們,我們永遠被愛,即使我們有可能搞砸一切,祂的愛永不改變。這是對生命絕不退讓的確信:祂的愛永遠不變。讓我們自問:在生活中我的目光落在哪裡?四下環顧墓穴,還是尋找那位活人?

“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天使們質問婦女們後,又補充道:“妳們應當記得祂還在加里肋亞時怎樣告訴過妳們的”(路廿四6)。這些婦女忘卻了希望,因為她們忘記了耶穌的話,以及祂在加里肋亞時的召喚。失去了對耶穌的鮮活記憶,她們只看到墓穴。信仰需要重回加里肋亞,重溫與耶穌的初愛、祂的召喚。“記得祂”確切地說,就是“全心歸向祂”。重新燃起與耶穌相愛的熱火至關重要,否則我們的信仰就會成為老古董,沒有復活的信德。但耶穌不是一個過去的人物,而是在今天活著的人;我們並非在歷史書中認識祂,而是在生活中與祂相遇。今天我們要牢記耶穌曾召叫了我們,記得祂曾戰勝了我們的黑暗、抗拒、罪惡,記得祂以聖言觸動了我們的心。

婦女們想起耶穌的話後,就離開了墓穴。復活節教導我們,信徒不要在墓穴那裡久留,因為他蒙召與那位活人相遇。讓我們自問:在生活中,我們走向何處?有時候,我們總是且僅僅關注我們自己的問題,因為問題不斷;我們尋求上主,只是為了求祂幫助。因此,引導我們的是我們的需求,而非耶穌。我們總是在死人中找活人。多少次,我們與上主相遇後又回到死人當中,內心不斷地翻起那些遺憾、悔恨、創傷和不滿,不允許復活的主改變我們。親愛的弟兄姐妹,讓我們把生命的中心留給生活的耶穌。讓我們祈求恩寵,以免被潮流所裹挾,被問題的海洋所淹沒;以免在罪惡的石頭、在不信任和恐懼的礁石上撞得粉碎。我們無論做什麼、在做任何事前,都要尋求祂。與祂一起,我們終將復活。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主持聖枝主日禮儀

CNS photo/Stefano Dal Pozzolo, pool

2019年4月1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聖枝主日禮儀,先在廣場的埃及方尖碑下祝聖了橄欖枝,然後隨著遊行的隊伍走到大殿前的石階上主持彌撒聖祭。4萬名信友參加了禮儀,而且許多在當天慶祝世青節“教區級”活動的青年也在場,使節日氣氛錦上添花。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首先指出,每年伴隨我們進入聖週的“雙重奧跡”是:為耶穌榮進耶路撒冷而“歡呼”,以及祂受到的“屈辱”和“窮兇極惡的呼喊”。因此,在聖枝禮儀中有兩個具有特徵的時刻:先是手持棕櫚枝和橄欖枝遊行,然後聆聽《路加福音》記述的耶穌基督受難史。因此,我們應在“聖神的啓迪”下參與禮儀,“以信德來陪伴我們的救主走祂的苦路,始終謹記祂的苦難的偉大教導乃是生命戰勝惡神的楷模”。

“耶穌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困難時刻和最陰險的誘惑,祂内心的安寧不是超脫,也不是無動於衷或超自然主義,而是信賴地將自己交付於天父和祂施予救恩、生命和慈悲的旨意;在所有的使命中,祂都經歷了‘做自己的事業’、選擇自己而不服從天父的誘惑。耶穌一開始就在荒野中戰鬥了40天,直到最後的苦難時刻,祂都是懷著信賴服從天父,擊退了誘惑。”

在進入耶路撒冷時,耶穌讓我們看到“謙卑的道路”,與魔鬼指示的“凱旋主義”道路截然相反。教宗解釋道,這凱旋主義是“有害的”,是“世界的首領”。

“凱旋主義設法透過走捷徑和虛假讓步來達到目的,並指望乘上勝利者的戰車。凱旋主義依靠行為和言語來謀生,但這些言行卻不經歷十字架的熔爐;它在與別人的交流中,總是認為他們是最壞、有瑕疵和失敗的人。凱旋主義的一種微妙表現是精神世俗化,這是最大的危險,威脅教會做出背信棄義的最大誘惑。耶穌以祂的苦難摧毀了凱旋主義。”

教宗繼續表示,上主樂於看到以色列的貧苦人和青年“高呼祂的名字、稱祂為君王和默西亞的熱情和喜慶”。謙卑並不是要“否認事實”,因為耶穌“確實”是默西亞,是君王。與此同時,祂的心思也“放在另一條路上”,放在“從天主的形體”下降到“僕人的形體”的“聖路”上,即那條“謙卑服從,‘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的道路。

“耶穌知道,為取得真正的凱旋就必須給天主騰出空間;為給天主騰出空間唯有一個方式:放棄一切,空虛自己。緘默、祈禱和謙卑。弟兄姐妹們,我們不可與十字架討價還價,要麽予以接受,要麽予以拒絕。耶穌以祂的謙卑願意為我們敞開信德之路,而且祂在這條道路上先我們而行。”

第一個“跟在耶穌後面”走上信德之路的是聖母瑪利亞,她是“首位門徒”。教宗說:“童貞聖母和諸位聖人為走信德和承行天主旨意的道路而蒙受了苦難。面對生命中的冷酷和痛苦事件,以信德回應能讓‘心靈付出艱難的代價’。這是信德的黑夜,但唯獨從這黑夜中出現了復活的曙光。”

聖母瑪利亞站立在十字架下再次想起天使向她宣告有關她聖子的喜訊:“祂的王權沒有終結”(路一33)。然而,聖母在哥耳哥達山上看到“這諾言被徹底否認:她的聖子有如強盜一般在十字架上奄奄一息”。

“就這樣,被耶穌的謙卑所摧毀的凱旋主義同樣也在聖母的心中被摧毀;耶穌和聖母都懂得緘默不語。在聖母瑪利亞的帶領下,無數的聖人聖女跟隨耶穌走上了謙卑和服從的道路。”

當天是在各教區舉行的世界青年節,教宗特別向青年提到“許多年輕的聖人聖女,特別是那些我們‘鄰家的’聖人”,“只有天主知道他們,有時祂喜歡讓我們感到驚喜”。

“親愛的青年們,你們不要羞於顯示對耶穌的熱愛,高呼祂活著,祂是你們的生命。同時,你們也不要害怕跟隨祂十字架的道路。若你們感到祂要求你們放棄自己,放下你們所有的安全感,完全信靠在天之父,那麽,你們就要歡欣雀躍吧!你們已經走上了天國的道路。”

教宗最後祈願,在等待“上主前來平息狂風暴雨”的時候,我們要“以在祈禱中默默無聞的見證”,找到“在我們心中所懷希望的理由”(伯前三15),好能在“許諾的記憶、十字架上的苦難,以及復活希望之間活出神聖的張力”。

來源: 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心神疲憊的人屈服於失敗

四旬期第五周 星期二 彌撒

集禱經

天主,求你恩賜我們常能遵行你的旨意;使我們在此世代,得見虔誠事奉你的子民,與日俱增。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凡是被咬的,一瞻仰火蛇,必得生存。)
恭讀戶籍紀 21:4-9

以色列人由曷爾山沿紅海的路起程出發,繞過厄東地;在路上人民已不耐煩,抱怨天主和梅瑟說:「你們為什麼領我們由埃及上來死在曠野?這裏沒有糧食,又沒有水,我們對這輕淡的食物已感厭惡。」上主遂打發火蛇到人民中來,咬死了許多以色列人。人民於是來到梅瑟前說:「我們犯了罪,抱怨了上主和你;請你轉求上主,給我們趕走這些蛇。」梅瑟遂為人民轉求。上主對梅瑟說:「你做一條火蛇,懸在木竿上;凡是被咬的,一瞻仰它,必得生存。」梅瑟遂做了一條銅蛇,懸在木竿上;那被蛇咬了的人,一瞻仰銅蛇,就保存了生命。

福音(當你們高舉人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是那一位。)
恭讀聖若望福音 8:21-30

那時,耶穌向法利塞人說:「我去了,你們要尋找我,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猶太人便說:「他說:我所去的地方,你們不能去;莫非他要自殺嗎?」耶穌向他們說:「你們是出於下,我卻是出於上;你們是出於這個世界,我卻不是出於這個世界。因此,我對你們說過:你們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的確,你們若不相信我就是那一位,你們必要死在你們的罪惡中。」於是,他們問耶穌說:「你到底是誰?」耶穌回答他們說:「難道從起初我沒有對你們講論過嗎?對你們我有許多事要說,要譴責;但是派遣我來者是真實的;我由他聽來的,我就講給世界聽。」他們不明白他是在給他們講論父。耶穌遂說:「當你們高舉了人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我由我自己不作什麼;我所講論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訓我的。派遣我來者與我在一起,他沒有留下我獨自一個,因為我常作他所喜悅的事。」當耶穌講論這些話時,許多人便信了他。

「有時候基督徒更喜歡失敗,為抱怨、不滿留下空間,為魔鬼提供撒種的肥沃土壤。」

2019年4月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反省了第一篇讀經中《戶籍紀》講述的「疲倦」:「在路上人民已不耐煩,逃避埃及奴役的熱情和希望,在經歷紅海、曠野之後,一點點地消耗殆盡,開始對梅瑟抱怨。」

教宗強調:「心神疲憊奪走了希望,疲憊是有選擇性的,它總是讓我們看到我們生活中不好的時刻,忘記我們所領受的美好事物。當我們在心神枯竭的狀態時,我們就會無法忍受這段旅程,開始在偶像崇拜、竊竊私語或諸多其它事物中尋求庇護。這是我們的典型做法。基督徒的這種心神疲憊也導致我們生活在不滿足中,持不滿足的態度。一切都不喜歡,一切都不順利……。」

教宗繼續說:「有些基督徒屈服於失敗,甚至害怕安慰,害怕希望,害怕上主的愛撫,度一種怨婦般的生活。這就是許多基督徒的生活。他們整天抱怨、批評、嚼舌根、事事不滿意。『在路上人民已不耐煩』。我們基督徒常常對這段旅程感到不耐煩。我們更喜歡依戀失敗,即心神的枯竭。這源自那原始地堂的古蛇,同樣的蛇曾誘惑厄娃。通過這一點我們看到內心躲藏的蛇,它總是在我們心神枯竭時叮咬著我們。那些喜歡失敗的人一生都在抱怨,對希望不耐煩,對耶穌的復活不耐煩。」

教宗最後總結道:「兄弟姐妹們,讓我們記住這句話:『在路上人民已不耐煩』。基督徒無法忍受這段旅程,無法忍受希望,無法忍受痊癒,無法忍受安慰。我們更喜歡依賴不滿、疲憊和失敗。願上主使我們免於這種疾病。」

教宗:要勇敢的向上主祈禱

四旬期第四周 星期四 彌撒

集禱經

仁慈的上主,願我們在四旬期所行的善功幫助我們痛改前非,勉力行善;求你恩賜我們誠心遵守你的誡命,愉快地準備逾越慶節的來臨。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求你撤銷要加於你百姓的災禍。)
恭讀出谷紀 32:7-14

上主訓示梅瑟說:「你下去!因為你從埃及國領出來的百姓敗壞了。他們很快就離開了我給他們指示的道路,為自己鑄了一個牛犢,朝拜它,向它祭獻並且說:以色列,這就是領你出埃及的天主。」上主又向梅瑟說:「我看這百姓,真是一個執拗的百姓!你且由我向他們發怒,消滅他們;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
梅瑟求上主他的天主息怒說:「上主,你為什麼要向你用大力,用強硬的手臂,由埃及國領出來的百姓發怒呢?為什麼要叫埃及人說:他是惡意領他們出來,要在山中殺死他們,由地面上絕滅他們呢?求你息怒,撤銷要加於你百姓的災禍。求你記念你的僕人亞巴郎、依撒格和以色列,你曾指著自己向他們起誓說:我要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繁星那樣多;我所許的那整個地方,必賜給你們的後裔,叫他們永遠佔有。」上主遂撤銷了要加於百姓的災禍。

福音(有一位控告你們的,就是你們所寄望的梅瑟。)
恭讀聖若望福音 5:31-47

那時,耶穌對猶太人說:「如果我為我自己作證,我的證據不足憑信;但另有一位為我作證,我知道他為我作的證足以憑信。你們曾派人到若翰那裏去,他就為真理作過證。其實我並不需要人的證據,我提及這事,只是為叫你們得救。若翰好比是一盞點著而發亮的燈,你們只一時高興享受他的光明。但我有比若翰更大的證據,即父所托付我要我完成的工程,就是我所行的這些工程,為我作證;證明是父派遣了我。派遣我來的父,親自為我作證;你們從未聽見過他的聲音,也從未看見過他的儀容,並且你們也沒有把他的話存留在心中,因為你們不相信他所派遣的那位。你們查考經典,因你們認為其中有永生,正是這些經典為我作證;但你們不願意到我這裏來,為獲得生命。
「我不求人的光榮;而且我認得你們,知道在你們內沒有天主的愛情。我因我父的名而來,你們卻不接納我;如果有人因自己的名而來,你們反而接納他。你們既然彼此尋求光榮,而不尋求出於唯一天主的光榮,你們怎麼能相信我呢?不要想我要在父面前控告你們;有一位控告你們的,就是你們所寄望的梅瑟。若是你們相信梅瑟,必會相信我,因為他是指著我而寫的。如果你們不相信他所寫的,怎麼會相信我的話呢?」

2019年4月4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時邀請信徒如此向上主祈禱:勇敢地祈禱,與上主面對面的祈禱。不是以不冷不熱的態度,而是全心全意的祈禱。

當天第一篇讀經,記載梅瑟求天主息怒,求祂撤銷要加於祂的百姓的災禍(出32:7-14)。為了讓人們瞭解代禱是什麽,教宗列舉了聖經中一些人物的事跡,諸如梅瑟、亞巴郎、撒慕爾的母親亞納和克納罕婦人。

教宗說:「如此祈禱需要很大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不冷不熱。有人對我們說,『要祈禱,因為我有這個問題,那個問題』。是的,我念兩遍《天主經》和《聖母經》,後來就忘了。祈禱不是這樣的,真正的祈禱是與主同在。當我要祈禱時,我必須懷著勇氣。我很喜歡一種表達方式,就是當人想要得到某些東西時所說的,『我盡一切所能去做』。或許我們會有疑惑:『我如此做,但是我如何知道上主在聆聽我呢?』我們有一定的保障,那就是耶穌。祂是偉大的代禱者。」

教宗說:「耶穌升天後,祂在天父前為我們代禱。就如祂在受難前,向伯多祿許諾,祂已為他祈求了,為叫他的信德不至喪失。耶穌此刻為我們祈禱。我們祈禱時,不論是想要有說服力,還是討價還價,不論是支支吾吾,還是與主爭論,祂都會把我們的祈禱帶到天父面前。耶穌不需要在天父前說話,祂向天父展示自己的傷口。天父看到祂傷口會賜予祂恩寵。當我們祈禱時,要想到耶穌與我們同在。耶穌是我們的勇氣、我們的保障,此刻祂在為我們轉求。」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