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意大利聖安多尼聖髑到訪加拿大展出行程

圖片:Rodney Leung

【鹽與光電視】2019年6月8日至16日,聖安多尼一級聖髑將與方濟會會士再度從意大利帕多瓦的聖安多尼大殿一起到訪美國、加拿大及澳洲。這次在帕多瓦的聖安多尼大殿服務的方濟會會士Paolo Floretta神父會陪同聖髑到訪加拿大多倫多。

全新英語聖安多尼專頁

聖髑在多倫多展出行程如下:

密西沙加(Mississauga)

日期:6月8日(星期六)及6月9日(主日)

地點:St. Christopher’s Parish, 1171 Clarkson Road North, Mississauga, Ontario

英語彌撒時間:

星期六-下午5時(英語)

恭敬時間:下午3時開始

主日-早上8時30分、10時、中午12時

恭敬時間:全日

韋比(Whitby)

日期:6月11日(星期二)

地點:Holy Family Parish 91 Ribblesdale Dr. Whitby, Ontario

英語彌撒時間:

早上9時及下午7時

恭敬時間:全日

多倫多(Toronto)

日期:6月13日(星期四)

地點:The Franciscan Church of St. Bonaventure 1300 Leslie Street (south of Lawrence Avenue East) Toronto, Ontario

英語彌撒時間:

早上9時及下午7時

恭敬時間:全日

怡陶碧谷(Etobicoke)

日期:6月15日(星期六)及6月16日(主日)

地點:All Saints Parish 1415 Royal York Rd. Etobicoke, Ontario

英語彌撒時間:

星期六-下午5時

恭敬時間:下午3時開始

主日-早上8時(意大利文)、9時30分、11時30分

恭敬時間:全日

相關資訊

www.santantonio.org

各地方的展出行程

意大利聖安多尼聖髑到訪美、加、澳 (2018)

聖佘肋神父一級聖髑4月11日及17日到訪多倫多華人堂區

【鹽與光電視訊】方濟會士聖佘肋神父(St. Junipero Serra)一級聖髑將於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上午8時及下午7時彌撒到訪位於多倫多萬錦市的華人堂區天主教聖曹桂英堂(St.Agnes Kouying Tsao Catholic Church, 2130 Rodick Road,Markham)及4月17日(聖周三)下午7時守聖時及下午8時彌撒到訪位於多倫多萬錦市的華人堂區中華殉道聖人堂(Chinese Martyrs Catholic Church, 2755 Denison St, Markham, ON L3S 2J3)。這一級聖髑是在上一次(即1945年)開放聖人墳墓時,從聖人的腳趾上取下並給予國際培聖會的骨塊。聖佘肋神父是一位福傳偉人,也是國際培聖會的主保聖人。

聖佘肋神父一級聖髑4月份瞻仰地點及時間:

4月7日(主日) – St. Justin Martyr Parish, Unionville 下午7時彌撒

4月8日(星期一) – St. Luke’s Parish, Thornhill 下午7時彌撒及敬禮

4月10日(星期三) – St. Patrick’s Parish, Markham 上午8時30分及下午7時彌撒

4月11日(星期四) – 天主教聖曹桂英堂(St.Agnes Kouying Tsao Catholic Church) 上午8時及下午7時彌撒

4月13日(星期六) – St. Thomas the Apostle Parish, Markham 下午5時彌撒

4月14日(聖枝主日) – St. Thomas the Apostle Parish, Markham 上午9時、10時30分及中午12時彌撒

4月17日(聖周三) – 中華殉道聖人堂(Chinese Martyrs Catholic Church) 下午7時守聖時及下午8時彌撒

查詢詳情:[email protected]

國際培聖會於1935年在美國成立,旨在促進司鐸聖召、支持鐸職及推動聖召。目前發展至全球47個國家,擁有約20,000名會員。國際培聖會的顧問是加拿大多倫多總教區總主教哥連士樞機(Cardinal Thomas Collins)。
加拿大培聖會的其中一個活動是「聖爵之旅」(Travelling Chalice),每週探訪不同家庭去鼓勵家人和堂區教友為司鐸及獻身生活聖召祈禱。聖爵會放置在每個家庭的可見位置,並每週將其從一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擺放。另外還有守聖時、聖召九日敬禮、探訪從輔祭職走到聖奧斯定神學院的修生。此外,為鼓勵輔祭,他們也舉行「主教的輔祭頒獎禮」及為推廣聖召而去為即將成為司鐸的候任司鐸舉行晚宴,當中有超過2,400名神職人員、高中生和平信徒參與。

CNS/Nancy Wiechec

關於聖佘肋神父(St. Junipero Serra),他在1713年生於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馬約爾卡,1731年誓發修會聖願,成為方濟各會士。佘肋神父完成學業後,在大學教授哲學和神學。後來,他與一直跟隨他的弟子帕洛(Francesco Palòu)啟程前往美洲傳教,在1750年抵達墨西哥城的聖費爾南多公學。
在接受了向印第安人傳教的培訓後,佘肋神父與帕洛一起前往塞拉戈達,並在同年的6月16日抵達哈爾潘。印第安人總督教塞拉神父當地語言,讓他能用他們的語言向他們傳教。佘肋神父把常用經文和要理翻譯成當地印第安人語言,傳教的同時也教導他們如何工作。佘肋神父在哈爾潘的聖地亞哥建築了一間巴洛克式的教堂。

1758年至1767年,佘肋神父被調到聖費爾南德公學,在那裡擔任初學導師,同時也是墨西哥許多傳教站的講道神師。

1767年,耶穌會士從西班牙人的佔領區被驅逐出境,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的傳教工作於是交給了方濟各會士。佘肋神父被任命為長上,與其他14位同會會士於1768年抵達下加利福尼亞州,並在那裡成立了首個傳教站-聖迭戈傳教站。後來他們來到上加利福尼亞州(Alta California)傳教,先後在那裡成立了4個傳教站。佘肋神父還親自指揮重建被印第安人毀壞的聖迭戈傳教站,並成立了另外3個傳教站。

教宗克萊孟十四世(Pope Clement XIV)授予他施行堅振聖事的特權,期限為10年。在這期間,他為所視察的傳教站的5309名信徒施行了堅振聖事。佘肋神父於1782年在加州范朵拉成立最後一個傳教站-聖文篤拉傳教站,之後他與弟子帕洛退隱到蒙特雷聖嘉祿傳教站。

1784年8月28日,佘肋神父在加州濱海卡梅爾蒙特雷縣聖嘉祿傳教站去世,並安葬在那裡。

福傳偉人佘肋神父從1767年至1784年在加利福尼亞行走了約9900公里,前後成立了9個傳教站,這些傳教站都以方濟會聖人命名。加州多個城市的名字,如三藩市、洛杉磯等都源自他的傳教站的名稱。

佘肋神父被稱為印第安人之父,被譽為國家英雄。1931年3月1日,他的雕像被安置在華盛頓國會大廳內,被視為加州的代表人物。

1988年12月25日,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冊封塞拉神父為真福。

2015年9月23日,教宗方濟各在華盛頓「始胎無染原罪聖母」國家朝聖地冊封佘肋神父為聖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為聖召祈禱

主耶穌!世人的善牧!
你降臨世上,是為尋找亡羊,使他們得救。
你又曾召宗徒作漁人的漁夫。
我們懇求你,召選那些熱忱慷慨的青年作地上的鹽,世界的光,
實行福音全德的願望,奉獻自己,共同努力,
建設你的奧體教會,及拯救世人;
求你也賞賜那些已蒙召者以明智、忍耐和剛毅,
在世間顯揚你的光榮,拓展你的神國,
領導你付托給他們的靈魂,得到永遠的生命。
亞孟。

「聖髑」什麼?

「聖髑」指聖人的遺體 (例如遺骨、毛髮、指甲等)或聖人的遺物(例如聖人生前曾穿著過的衣料等物或常觸及的物件)。
敬禮聖髑的目的是表達聖人追隨耶穌所行的一切:遭受的一切苦難和一切光榮天主的事蹟,並沒有被遺忘,反為天主所紀念在祂的聖愛之內,並且結合於耶穌基督的苦難和光榮、一次又一次的在感恩聖事中與耶穌基督一同受舉揚。天主教也有一種名為敬禮聖髑的紀念儀式。教會於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時重新強調對聖賢者的遺骸作出敬禮。聖人的遺物包括其遺體、或其中一部份,以及他們在世時所用過的物品。他們都是基督奧體的一部份,也是「聖神的宮殿」(格前6:19)。所以我們進行敬禮聖髑時,應著重紀念及學習聖人的德行,反省他們的生活榜樣和德行與我們的關係。(來源:香港教區教理委員會)

聖髑的等級

「聖髑」分三個等級:

一級聖髑是指聖人的身體(如:血、骨、毛髮),通常會安放在祭台上的一個小方格內或祭台下;

二級聖髑是指聖人生前穿過的衣服或用過的物件;

三級聖髑是指接觸過一級聖髑的物件。

聖五傷畢奧一級聖髑9月到訪多倫多

為紀念聖五傷畢奧神父(Fr. Pio of Pietrelcina)逝世50週年, 聖畢奧神父基金會(Saint Pio Foundation)籌辦了聖五傷畢奧神父到訪美洲之旅。從2018年3月起至11月,聖畢奧神父的一級聖髑會到訪超過30個地區,當中包括墨西哥及加拿大。

以下是聖畢奧聖髑到訪多倫多的資料:

日期:9月18(二)及19日(三)
時間:早上8時30分至下午7時
地點:多倫多總教區聖斐理伯內利堂(St. Philip Neri Parish),2100 Jane St, North York, ON M3M 1A1

《恭迎聖五傷畢奧神父聖髑感恩祭》

主禮: 多倫多總教區輔理主教John A. Boissonneau
日期:9月18日(二)
時間:下午7時30分
地點:多倫多總教區聖斐理伯內利堂(St. Philip Neri Parish),2100 Jane St, North York, ON M3M 1A1

聖髑到訪其他各地行程一覽

聖畢奧神父一級聖髑簡介

來源:聖畢奧神父基金會(Saint Pio Foundation)

聖畢奧的手套

聖畢奧的傷口結痂

帶有聖畢奧血蹟的棉紗布

聖畢奧的一束頭髮

聖畢奧穿著的斗篷

聖畢奧在去世前幾小時用上而沾滿他汗水的手帕

聖畢奧神父生平

1887年5月25日,這位亞西西聖方濟的傑出追隨者(畢奧神父)誕生在班那凡多省(Benevento)的皮耶垂西那村(Pietrelcina)。父親是Grazio Forgione,母親名為Maria Giuseppa De Nunzio。他出生後第二天領洗,取名為方濟。十二歲時領受堅振聖事,並初領至聖聖體。

1903年1月6日,十六歲的方濟進入嘉布遣方濟會位於Morcone的初學院,1月22日穿上方濟會的會衣,取名為畢奧修士。初學結束後,宣發暫願,而於1907年1月22日宣發終身願。

1910年8月10日,畢奧修士在Benevento總教區主教堂晉鐸。之後,因為健康的原因,他一直住在家中,直到1916年。當年9月他被派去San Giovanni Rotondo的修道院,在那裡生活直到去世。

由於充滿了對天主的愛與對眾人的愛,畢奥神父終其一生圓滿地忠於聖召,辛勤地為使人得救而工作。這一切完全符合他的特殊使命,他的整個生命的特殊標記是:為信友提供神修指導,幫助懺悔者領受和好聖事,與舉行感恩禮儀。他使徒工作的頂峰在於舉行彌撒聖祭,所有參與的信友都見證了他高超圓滿的神修。

他也獻身社會慈善工作, 1956年5月5日成立「受苦者的安慰之家」(Casa Sollievo della Sofferenza)基金會,致力於解除許多家庭的病痛和苦難。

對畢奧神父而言,信仰就是生命。他所願意與執行的事,都在信仰的光照下完成。他總是勤勉不懈地祈禱,不論白天或黑夜,大部份的時間都用於與主交談。他總是說:「在書籍中我們尋找天主,在祈禱中我們發現祂。祈禱就是開啟天主的心的鑰匙。」信仰帶領他,使他能夠完全接受天主奧妙的旨意。

他總是沈浸於超凡的境界中,他不但是個充滿希望、完全信賴主的人,同時也以言語和榜樣將這些美德傳遞給所有來訪的人。

天主的愛充滿著他,滿足他所有的渴望。仁愛鼓舞著他每日生活:愛天主並幫助他人愛天主。他最大的關心是在基督的愛內成長,並引領衆人如此做。

他歡迎每一個到他跟前的人,藉此展示對鄰人圓滿的愛。五十多年來,無數的人前來向他求助、領受和好聖事、尋求輔導與安慰。他幾乎被群眾包圍,他們在教堂、祭衣房、以及修道院尋找他。而他奉獻自己給每一個人,振奮他們的信仰,散發天主的恩寵,帶給他們光明。然而,他更特別把自己交給貧窮、苦難、與病痛者,在他們身上看見基督的肖像。

他在天主的光照中操練明智、行動與輔導的美德,成為傑出的典範。他所關心的是主的榮耀及眾人靈魂的益處。他以正直、坦白、和極大的尊重對待每一個人。在他內顯示出剛毅的美德。他很年輕時就已明白,他的道路將是十字架的苦路,當下就以勇氣和無窮的愛接受了。多年來,他經歷了心靈的苦痛,並以令人讚嘆的平靜態度接受了聖傷帶來的痛楚。

當教會對他展開調查並限制他的聖職職務時,他以極度的謙遜及順服接受了一切。面對不公正的控訴及毁謗,他保持沈默,永遠相信天主、長上們、以及自己良心的判斷。

他習慣於遭受羞辱,為了獲得節制的美德,好能符合方濟會士的特質。他的態度與生命的道路上總是溫和有節制。

他加入奉獻生活時,便非常明白自己所做的承諾,一生以英勇慷慨的態度遵守自己所誓發的聖願。在一切事物上完全服從長上的命令,即使有時是相當惱人的事物。他的服從在意願上是超乎平常的,範圍是普遍的,執行是徹底的。在貧窮精神上,他的生活是完全無私的,放棄世上的物質、舒適、及個人榮耀。他以極大的愛遵守貞節的美德。在任何場合、面對所有的人他的擧止總是恰到好處。

他誠摯地自認為是無用的,不堪當接受天主的恩寵,充滿著軟弱及品德上的瑕疵,然而同時卻充滿著神聖的愛與祝福。處身於如此眾多環繞著他的讚美,他總是說:「我只想做一個祈禱的小弟兄。」

畢奧神父從年輕的時候健康情況就一直不佳,在其生命最後的幾年,健康更是快速衰退。1968年9月23日死亡姊妹將準備妥當而安詳的他帶走了,享年 81歲。無數的人聚集在一起參加他的葬礼。

1971年 2月20日,他死後三年左右,教宗保祿六世在對嘉布遣修會的神長演說中提到畢奧神父:「他享有如此盛名,全世界的人都圍繞著他!為什麼呢?也許因為他是哲學家?因為他是智者?因為他能提供資源?因為他謙遜地舉行彌撒聖祭,從早到晚不懈的聽告解?因為 ─ 真的不容易說清楚 ─ 他帶著吾主基督的傷痕。他是一個祈禱與受苦的人。」

在他還活著的時後,由於他的美德、祈禱的精神、為了眾人靈魂的得救,全然的犧牲與奉獻自己,就已經享有聖人的美名。在他死後的數年,在教會、世界各地、各民各族中,他神聖的美名與奇蹟快速地增加。

天主如此顯示給教會,祂願意在地上光榮祂的忠僕。嘉布遣會很快地便開始依據教會法典所規定的步驟,為畢奧神父申請列入真福品及封聖的程序。聖座在審查案件之後,於1982年11月29日根據 “Sanctitas Clarior” 所列的標準宣告案件「沒有阻礙」(nihil obstat)。 Manfredonia的總主教因此公告了列品申請,並展開正式調查程序(1983到1990)。1990年12月7日教廷宣聖聖部宣告了案件在法律上的有效性。當列品案件被成立後,遂展開慣常的討論,確認這位「天主忠僕」是否已達「英豪程度」(Heroic Degree)。1997年6月13日神學顧問們舉行了專案會議,也給予了正面的評斷。1997年10月21日的正式審核會議中,提出列品申請的主教Andrea Maria Erba of Velletri‑Segni與樞機以及主教們承認畢奧神父在神學、德行上均達到了英豪程度。1997年12月18日,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正式宣告他實現了英豪般的美德。

1999年5月2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聖伯多祿廣場隆重地擧行彌撒,以宗徒的權威宣告,將這位「可敬的天主忠僕」畢奧神父列為真福,並明訂9月23日為特別尊敬他的日子。接著,在2002年2月28日,正式宣告冊封畢奧神父為聖人。

來源: 天主教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

懇請聖畢奧神父轉求的祈禱文

滿被聖寵,最摯愛的聖畢奧神父,您蒙揀選獲賜明顯的 苦架聖傷達五十年之久,藉以光榮苦架上的耶穌。您效法我們的主耶穌,藉著將您許多神恩與人分享,來展現您的大愛—特別是您為人代禱轉求的神恩。

因著您與上主深刻的情誼,祂回應您的請求,並賜福給 那些您祈求祝福的人,此刻我願將個人的祈禱,加入到每天來尋求您幫助,並求您轉求的禱文當中,他們都希望獲得醫治慰藉,屬世及屬靈上的祝福,並求得身心靈的平安。

求您以慈悲的愛心,祝福我及我所愛的人,並為我特別的意向轉求……(請說出祈禱意向)

聖畢奧神父,請以您的大愛持續與我們同禱,並為我們祈禱。亞孟。

領聖體後經
《上主,請住在我內》
聖畢奧神父著

上主,請住在我內,祢的臨在是如此必要,讓我不要忘記祢。祢了解我多麼容易棄捨祢。 上主,請住在我內,因我軟弱,需要祢的力量,讓我不致經常跌倒。

上主,請住在我內,沒有祢我便失去意義與希望。

上主,請住在我內,因為祢是我的光,沒有祢我身處黑暗。

上主,請住在我內,將祢的旨意顯示給我。

上主,請住在我內,我便能聆聽祢的聲音而跟隨祢。

上主,請住在我內,我渴望更深的愛祢,永遠與祢常相左右。

上主,請住在我內,如果祢要我永遠效忠於祢。

上主,請住在我內,我的靈魂雖然如此貧乏,我仍渴望在我靈內有塊屬於祢的慰藉之處,可將祢的愛情留駐。

耶穌,請住在我內,時辰已晚,時日將盡,生命漸耗盡;死亡,審判,永恆之約的腳步已逼近。復甦我的力 量已刻不容緩,讓我不致在途中流連踟躕,所以我需要祢。時辰已晚,死亡漸近。我懼怕黑暗,誘惑,神枯,十字架與傷悲。

噢,耶穌,在這流放之夜,我多麼需要祢!

耶穌,請住在我內,因在此生命黑暗期,危痍四周環繞,我需要祢。就像在擘餅時門徒認出了祢,請幫助我 認出祢,讓聖體聖事成為驅散黑暗的光,成為支持我的力量,內心唯一的喜樂。

上主,請住在我內,因在我死亡時刻,我定要與祢同在,如果無法領受聖體,至少能領受祢的恩慈與愛情。

耶穌,請住在我內。我不祈求神慰,因我不配得,我僅僅祈求有祢臨在的恩寵。是的!這是我對祢的祈求!

上主,請住在我內,我單單只尋求祢,祢的愛情,祢的 恩典,祢的旨意,祢的心,祢的聖神,因為我愛祢,我不求別的賞報,只希望能有強烈活潑的愛德,以便越來越深的愛祢。

親愛的耶穌,懇求祢的允諾,在我有生之日能全心愛祢,為使我能更完美的愛祢,直到永恆的時日。

亞孟。

來源: 西雅圖天主教華人團體

「聖髑」指聖人的遺體 (例如遺骨、毛髮、指甲等)或聖人的遺物(例如聖人生前曾穿著過的衣料等物或常觸及的物件)。

敬禮聖髑的目的是表達聖人追隨耶穌所行的一切:遭受的一切苦難和一切光榮天主的事蹟,並沒有被遺忘,反為天主所紀念在祂的聖愛之內,並且結合於耶穌基督的苦難和光榮、一次又一次的在感恩聖事中與耶穌基督一同受舉揚。天主教也有一種名為敬禮聖髑的紀念儀式。教會於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時重新強調對聖賢者的遺骸作出敬禮。聖人的遺物包括其遺體、或其中一部份,以及他們在世時所用過的物品。他們都是基督奧體的一部份,也是「聖神的宮殿」(格前6:19)。所以我們進行敬禮聖髑時,應著重紀念及學習聖人的德行,反省他們的生活榜樣和德行與我們的關係。

來源:香港教區教理委員會

聖髑的等級

「聖髑」分三個等級:

一級聖髑是指聖人的身體(如:血、骨、毛髮),通常會安放在祭台上的一個小方格內或祭台下;

二級聖髑是指聖人生前穿過的衣服或用過的物件;

三級聖髑是指接觸過一級聖髑的物件。

教會透視:中華殉道聖人聖髑出遊

2017年7月8 日早上,多倫多中華殉道聖人堂為慶祝聖堂30週年堂慶,特別舉行了中華殉道聖人敬禮彌撒及聖髑降福暨聖人聖髑及畫像巡遊。當天慶典由來自台灣高雄教區劉振忠總主教主禮,台中教區蘇耀文主教、主任司鐸鄧建衛神父、海外華人牧傳處榮休主任彭保祿神父及其他7位分別在北美、香港和台灣服務的神父共祭,基督活力運動的成員詠唱聖樂,在場參與的還有道明會的修女及約300名教友。本台為您帶來當天的片段,彭保祿神父講道及繪畫中華殉道聖人畫像的畫家劉婉婷女士的專訪。

加爾各答德蘭修女的聖髑匣

blog_1473133919

在加爾各答德蘭修女封聖典禮上,一小塊沾有聖女鮮血的衣角裝在聖髑匣內供信友們瞻仰。這尊聖髑匣的設計傳達出德蘭修女一生愛主愛人的芳表。

德蘭修女是天主慈愛與溫柔的謙卑使者。她回應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的那聲:「我渴」(若19:28),照顧臨於弱小受苦者身上的主耶穌。德蘭修女在漫長的愛德事工中始終堅信,受苦者必能從她慈祥和藹的眼神中感受到耶穌的溫柔慈愛。德蘭修女隨時謹記耶穌教訓的話:「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

為此,德蘭修女封聖大典所使用的聖髑匣是用香柏木製成的十字架,正面以左藍右白的柔軟線條圍成愛心的形狀。右方的白色線條印著「我渴」這句話的燙金字,以德蘭修女的親筆字跡複製而成。聖髑匣的底座則是一片粗糙的鐵板。

十字架的形狀代表耶穌基督正是在十字架上呼喊:「我渴」。每一個病患和遭遺棄的人彷彿都在不停重複耶穌的這呼喊,因為他們同屬於耶穌的肢體,正如《格林多前書》所記載的:「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都一同歡樂。」(格前12:26)

這尊聖髑匣以黎巴嫩的香柏木為材質。木材的選擇意義深遠,因為黎巴嫩的香柏樹象徵了尊貴、宏偉、崇高和壯麗。正因如此,厄則克耳先知藉此比喻默西亞和默西亞追隨者的使命(則17:22-24)。

聖髑匣正面左藍右白的線條象徵了德蘭修女身穿的會服。藍色線條分岔出三小條,也就是仁愛傳教女修會會服上的三條藍線。藍線的彎曲展現出德蘭修女總是俯身祈禱、默想、服務,時時刻刻仰賴天主的仁慈。白色線條上的「我渴」這句話是2千年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臨別贈言,也是1946年9月10日德蘭修女所領受的「第二次召叫」。耶穌的這聲呼喚徹底改變了新聖女的一生,激勵她竭力「滿足十字架上的耶穌對愛與靈魂的渴望」。

以燙金技術印上「我渴」二字具備雙重意義:這句話不僅是德蘭修女的座右銘,敦促她服務窮人中最貧窮的人,不求回報;更重要的是,這句話是天主聖言。

藍色與白色不僅是德蘭修女會服的顏色,也是聖母瑪利亞的代表色,表達出德蘭修女孝愛童貞聖母瑪利亞的心。德蘭修女將童貞聖母瑪利亞尊為仁愛傳教女修會的主保。她總是提醒同會修女,聖母瑪利亞是第一位仁愛的傳教士,務必效法聖母的榜樣。德蘭修女還透露,她服務窮人的秘訣就在於對耶穌的愛,她時常祈求聖母瑪利亞幫助自己保持這熾熱的愛火。

這尊聖髑匣底座的鐵板象徵了德蘭修女鍾愛的窮人。這片鐵板極為粗糙,呈現社會眼中的窮人形象,但他們卻是德蘭修女的心頭肉,是耶穌基督的肢體。對德蘭修女而言,服務窮人是一條珍貴道路,能通往與耶穌基督的圓滿共融。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