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9月下旬至11月的禮儀和活動日程

blog_1473185782

2016年9月6日,教宗禮儀處處長馬里尼蒙席(Guido Marini)公布了教宗方濟各今年9月下旬至11月的禮儀和活動日程。在這期間,教宗將進行兩次國際牧靈訪問並主持四項慈悲禧年慶典,以及慈悲禧年閉幕禮。

四項慈悲禧年慶典將分別在四個主日舉行:

9月25日,教宗將與要理教員共慶禧年;

10月9日,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彌撒,慶祝聖母慈悲禧年並於前一天下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守夜禮。

11月6日,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大殿與服刑人共慶禧年;

11月13日,教宗將與無定居者一起慶祝禧年。

最後兩個慶典是教宗與邊緣人士一起慶祝的禧年活動,他們是教宗從未忘記的最弱小者和被丟棄的人。

兩項國際牧靈訪問如下:

9月30日至10月2日,教宗將訪問高加索地區的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他於今年6月底已經訪問了該地區的亞美尼亞。

10月31日,教宗將前往瑞典倫德(Lund)主教座堂,參加信義會和天主教會聯合紀念宗教改革500週年活動,並在11月1日上午為瑞典天主教會團體主持感恩祭。

另外三項禮儀:

10月16日,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廣場冊封7位真福為聖人。

他們是:真福撒羅滿·勒克萊爾(Salomone Leclercq)神父、真福何塞‧桑切斯‧德爾里奧(José Sanchez Del Rio)、真福厄瑪奴耳·岡薩雷斯·加西亞(Manuel González García)主教、真福盧多維科·帕沃尼(Lodovico Pavoni)神父、真福阿方索·瑪利亞·富斯科(Alfonso Maria Fusco)神父、真福若瑟·加俾額爾·德爾羅撒利奧·布羅切洛(Giuseppe Gabriele del Rosario Brochero)神父,以及真福天主聖三的依撒伯爾(Elisabetta della Santissima Trinità)修女。

11月4日,教宗將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追思彌撒,紀念今年去世的樞機和主教。

11月20日(基督君王節),教宗將主持慈悲禧年閉幕禮,舉行大禮彌撒。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加爾各答德蘭修女的聖髑匣

blog_1473133919

在加爾各答德蘭修女封聖典禮上,一小塊沾有聖女鮮血的衣角裝在聖髑匣內供信友們瞻仰。這尊聖髑匣的設計傳達出德蘭修女一生愛主愛人的芳表。

德蘭修女是天主慈愛與溫柔的謙卑使者。她回應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的那聲:「我渴」(若19:28),照顧臨於弱小受苦者身上的主耶穌。德蘭修女在漫長的愛德事工中始終堅信,受苦者必能從她慈祥和藹的眼神中感受到耶穌的溫柔慈愛。德蘭修女隨時謹記耶穌教訓的話:「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

為此,德蘭修女封聖大典所使用的聖髑匣是用香柏木製成的十字架,正面以左藍右白的柔軟線條圍成愛心的形狀。右方的白色線條印著「我渴」這句話的燙金字,以德蘭修女的親筆字跡複製而成。聖髑匣的底座則是一片粗糙的鐵板。

十字架的形狀代表耶穌基督正是在十字架上呼喊:「我渴」。每一個病患和遭遺棄的人彷彿都在不停重複耶穌的這呼喊,因為他們同屬於耶穌的肢體,正如《格林多前書》所記載的:「若是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都一同受苦;若是一個肢體蒙受尊榮,所有的肢體都一同歡樂。」(格前12:26)

這尊聖髑匣以黎巴嫩的香柏木為材質。木材的選擇意義深遠,因為黎巴嫩的香柏樹象徵了尊貴、宏偉、崇高和壯麗。正因如此,厄則克耳先知藉此比喻默西亞和默西亞追隨者的使命(則17:22-24)。

聖髑匣正面左藍右白的線條象徵了德蘭修女身穿的會服。藍色線條分岔出三小條,也就是仁愛傳教女修會會服上的三條藍線。藍線的彎曲展現出德蘭修女總是俯身祈禱、默想、服務,時時刻刻仰賴天主的仁慈。白色線條上的「我渴」這句話是2千年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臨別贈言,也是1946年9月10日德蘭修女所領受的「第二次召叫」。耶穌的這聲呼喚徹底改變了新聖女的一生,激勵她竭力「滿足十字架上的耶穌對愛與靈魂的渴望」。

以燙金技術印上「我渴」二字具備雙重意義:這句話不僅是德蘭修女的座右銘,敦促她服務窮人中最貧窮的人,不求回報;更重要的是,這句話是天主聖言。

藍色與白色不僅是德蘭修女會服的顏色,也是聖母瑪利亞的代表色,表達出德蘭修女孝愛童貞聖母瑪利亞的心。德蘭修女將童貞聖母瑪利亞尊為仁愛傳教女修會的主保。她總是提醒同會修女,聖母瑪利亞是第一位仁愛的傳教士,務必效法聖母的榜樣。德蘭修女還透露,她服務窮人的秘訣就在於對耶穌的愛,她時常祈求聖母瑪利亞幫助自己保持這熾熱的愛火。

這尊聖髑匣底座的鐵板象徵了德蘭修女鍾愛的窮人。這片鐵板極為粗糙,呈現社會眼中的窮人形象,但他們卻是德蘭修女的心頭肉,是耶穌基督的肢體。對德蘭修女而言,服務窮人是一條珍貴道路,能通往與耶穌基督的圓滿共融。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主持德蘭修女封聖典禮

blog_1473133148

2016年9月4日主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大禮彌撒,冊封加爾各答德蘭修女為聖人。70位樞機、400位主教和1700多位司鐸與教宗共祭,1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友參禮。教宗稱讚德蘭修女藉著款待和維護人的生命,總是樂於服事眾人;她是窮人的母親和慷慨分施天主慈悲的人。

教宗指出:「德蘭修女努力維護人的生命,不停地表明『未出世嬰兒的生命最為脆弱、微小和貧乏』。德蘭修女俯身照顧那些虛弱、被遺棄在街頭等死的人,認出天主賦予他們的尊嚴;她告誡塵世的權勢者們,必須在他們所製造的貧窮面前承認自己的罪行。對德蘭修女而言,慈悲有如鹽,給她的每項善工添加味道;慈悲有如光,照亮那些處在黑暗中的人,他們甚至無力再為自己的貧窮和痛苦而哭泣。」

正在慶祝慈悲禧年的許多義工也在場參加了封聖大典,教宗特別勉勵他們效法德蘭修女的芳表。

教宗表示,德蘭修女的使命沿著城市的街道和存在的邊緣,今天繼續成為天主接近「窮人中最貧窮者」的有力見證。

「今天,我向全體義工界推薦這個女性和奉獻生活者的典範:願她成為你們的聖德模範!我想,或許我們稱呼德蘭修女為聖女德蘭有點困難:她的聖德是如此接近我們,如此地溫柔和豐盛,以致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繼續稱她為『德蘭修女』。願這位不知疲倦的慈悲善工者幫助我們日益懂得,愛是我們行為的唯一準則;愛不求回報、不受各種意識形態束縛;愛的對象是所有的人,不分語言、文化、種族或宗教。」

教宗號召信友們把祈禱和信仰化為實際行動。他說,那些服事弟兄的人就是愛天主的人,儘管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對他們而言,除了愛沒有別的選擇。

「然而,基督徒的生活並非只在需要幫助的時刻提供幫助。若是如此,這種幫助就成了某種大發人性同情心的即刻行善,由於缺乏根基故不會結出果實。相反地,主耶穌要求我們順從愛德的聖召。藉著這聖召,每個基督的門徒都能奉獻自己的生命來服事他人,每日在愛内成長。」

「我們每個人都應領悟到天主的召叫並承行祂的旨意。然而,為能毫不遲疑地承行天主的旨意,我們就應詢問自己,在我們生命中哪些是天主的旨意,哪些是天主喜愛的事。天主喜愛我們的每項慈悲善工,雖然從未有人見過天主,但我們在幫助弟兄時就能認出天主的面容(若1:18)。這樣,我們就觸摸到基督的骨肉。」

「義工們因著耶穌的愛而服事最弱小者和有需要者,他們既不期待感謝,也不要求報酬。他們捨棄這一切,因為他們發現了真正的愛。一如上主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刻俯身幫助我,我也應該去祂那裡並俯身幫助那些失去信仰,或者活著好似天主不存在的人,幫助沒有價值觀和理想的青年、陷入危機的家庭、病人和服刑人士,關懷難民和移民、弱小者和身心無自衛能力的人,關心無人照顧的未成年者和孤獨的年長者。」

最後,教宗要求信友們:「無論在哪裡,若有人伸出手來請我們幫忙,我們和教會就應去那裡幫助他們,給予他們希望。我們應永遠牢記,在我一蹶不振的時候,上主曾向我伸出了援手。」

教宗方濟各在當天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前的講話中特別感謝仁愛傳教女修會和男修會、義工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代表團。

德蘭修女確實是所有人的聖人,聖伯多祿廣場上聚集的不同信仰的人士明顯地讓人看出這點。聖德蘭修女曾說過:「從血緣上講,我是阿爾巴尼亞人;從公民身份上講,我是印度人。因著我的信仰,我是天主教修女;按我的聖召,我屬於全世界。至於我的心,我完全屬於耶穌的心!」

教宗問候並感謝所有在場的人。隨後,他的思緒轉到慈悲義工和工作者身上,把他們託付於德肋撒修女的護佑。教宗也請他們在德蘭修女身上學會「默觀和每天朝拜十字架上的耶穌,在需要幫助的兄弟姐妹身上認出耶穌,並服事祂」。

教宗特別提到那些在艱難和危險境況中為弟兄姐妹服務而獻出生命的人,尤其想到“眾多英勇獻身的修女。他說:「讓我們特別為兩天前在海地首都遇害的西班牙籍仁愛會修女依撒貝爾祈禱。海地是一個飽受煎熬的國家,我冀望那裡的暴行能夠結束,好讓所有人都獲享最大程度的安全。讓我們也記得其他的修女,她們最近在別的國家遭受暴力侵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接見世界各地慈悲工作者和義工

blog_1473047468

來自世界各地的4萬名慈悲工作者和義工在9月2日至4日於羅馬慶祝慈悲禧年活動。教宗方濟各在德蘭修女封聖前夕,於9月3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接見了這些義工。在講授要理時,教宗表示天主的慈悲從來不是一個好想法,而是讓人們,特別是讓窮人看到天主之愛的具體行動。

教宗方濟各懷著慈愛和感謝之情擁抱這些來自世界各地、屬於不同教會組織的義工。教宗稱他們是「慈悲匠人」,猶如慈悲禧年中的一顆鑽石,折射出那堅定信念的光輝。

教宗在講話前,首先聆聽了兩位義工的見證。一名義工之前在意大利銀行工作,他被誣告勒索和放高利貸而含冤入獄,與真正的黑幫老大關在一起,後來藉著為服刑人士服務而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另一位義工是仁愛傳教會的修女,她們的會祖德蘭修女於9月4日被冊封為聖人。

教宗說:「天主的愛不會在我們的生命和世界的歷史中逐漸消退。祂的愛始終年輕、活躍、朝氣蓬勃,以無與倫比的方式吸引人靠近。祂的愛是忠信的愛,即使我們背叛祂,祂也不會背叛我們。祂的愛是富饒的愛,總是不斷繁衍,超越我們的一切怠惰。因此,我們不要害怕,不要愧疚或算計,不要像慈善撒瑪黎雅人比喻中的肋未人和司祭那樣繞道而行,盡可能遠離他們眼前的這個垂死之人。」

教宗說:「我們不能為了不要看見各式各樣要求慈悲救助的貧苦,而避開目光或轉面不顧。這種轉面不顧,無視饑餓、疾病和被剝削者的行為,是嚴重的犯罪行為!這是一條現代的罪,今日的罪!我們基督徒不能允許這種行為。只因為已經祈禱或參與主日彌撒就心安理得地繞過受苦的人,不!這不符合教會和基督徒的身份。」

教宗繼續說:「我將不知疲倦地強調:天主的慈悲不是一個好想法,而是具體的行動;沒有具體行動談何慈悲;慈悲不是一帆風順。實際上,慈悲就是投身於存在惡、存在疾病、存在饑餓、存在許多人遭受剝削的境地。此外,人的慈悲若不能落實在日常生活的具體行動上,就算不上慈悲。你們要時刻準備團結互助,努力關心他人,勤於激發喜悅,致力於安慰他人。世界需要具體的標記,關懷的具體標記,尤其在冷漠誘惑面前;世界需要有人能用生命對抗那只關心自己而無視需要幫助的弟兄姐妹的自私主義。」

最後,教宗勉勵大家為社會的遺棄者祈禱,為幫助他們的人祈禱,也為那些看見苦難卻轉面不顧的人祈禱,因為有聲音在他們心中不停地說:「這與我何干,我才不在乎!」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會透視:蒙古喜迎首位本地司鐸

blog_1472878065

最新消息:

-認識這位新聖人德蘭修女

-教宗建立宗座促進全人發展部

-聖座國務卿表示要以關懷和祈禱來陪伴中國教會

-馬達欽主教發表一篇新的文章

-蒙古喜迎首位本地司鐸

德蘭修女的侄女講述姑姑在家庭中的生活

blog_1472845432

德蘭修女將於9月4日被冊封為聖人,全世界都在喜悅盼望她的封聖典禮。德蘭修女的形象超越了一切信仰和文化,象徵著對受苦者的施恩和服務。在此刻有一個人心情與眾不同,她就是德蘭修女唯一的侄女阿吉‧博亞吉烏(Agi Bojaxhiu)。博亞吉烏在年輕時便搬遷至西西里生活,現在已經70多歲。博亞吉烏於9月1日向梵蒂岡電台講述了她的姑姑在家庭生活中的非凡之處。

答:德蘭修女做多很多事,但不被人知。她做什麼都不張揚,在一切事上都是自動自發,不做作,即使是最辛苦的事。我見過她做一些非常沉重的體力活,例如洗床單,即使上了年紀。她還長期伺候病人,甚至是那些患了可怖疾病的人。德蘭修女做的事令人驚歎不已,處理傷口,幫助他人,成立修會,讓她的姐妹們延續她的工作、她的使命。我為她做的這些事感到欣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非常平凡的事。

問:她與家人在一起時也如此平凡嗎?

答:當然是了。她很熱情,並且給人一種平安的感覺。我與她多次交談,有時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和她說話時,就感覺與其他人不一樣。她給我一種平安的感覺,她的目光能看到我的內心。如果你注視她的眼睛,你就會覺得她看到了你的內在,你的心。在家裡時她很謹慎:比方說,他們的會規十分嚴厲,她很喜歡吃巧克力,但她從來不吃,因為這是一種奢侈的食物。她說:「因為我認識的大部分人都吃不起巧克力,所以我也不吃了。」後來,糖果也成了奢侈品,有人不斷地送給她糖果、巧克力等,她就把這些東西分給大家吃,自己什麼都不留。她一生中收到的禮物統統送給了其他人。她還把意大利裔美國人送給她的曼陀林,轉送給我。她就是這樣,非常特別,也很平凡。你跟她在一起,不會覺得不自在。

問:是凡而不俗嗎?

答:對,很恰當的表達。平凡中的非凡。她和誰都處得來,願意為每個人效勞,總能在合適的時間說合適的話,對我們也是如此。她是我姑姑,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姑姑;既是姑姑,又是德蘭修女,一種難以言喻的混合,一個非常特別的情感。

問:所有認識德蘭修女或與她僅有一面之緣的人,都對她的祈禱方式印象深刻。您對此有何記憶嗎?

答:她總是勉勵我祈禱,說一家人要一起祈禱。我們有時做得到,有時不行;她非常關注這一點,關注家庭。她常對我說:“你應該照顧好家庭,照顧好你的家:陪伴你的孩子,順從你的丈夫,料理家務,照顧你的丈夫,照顧你的孩子,關心他們,知道他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當你有空的時候,再去幫助他人”。她認為家庭是首要之務,認為家庭最重要。

問:德蘭修女不僅滿臉微笑,還十分和藹、快樂,甚至也會調侃……

答:是的,是的!大多數人認為德蘭修女總是那麼嚴肅、深沉,其實她很愛開玩笑,她說過一些談不上挖苦卻也有些捉弄人的話。我不得不說真話,她是具有幽默感的人。她可不是假裝虔誠,這樣說不知是否合適?

問:我想是吧!這不也是德蘭修女的女性特質嗎?

答:的確是的。例如,當她年輕的時候,當她還在阿爾巴尼亞的時候,她學過鋼琴。她喜歡彈鋼琴,喜歡組織同學去遊玩。她總是個組織者,從小就是,我父親也這麼說……。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聖座介紹德蘭修女封聖典禮

blog_1472844242

2016年9月2日中午,聖座新聞室召開記者會介紹加爾各答德蘭修女封聖典禮的相關事宜。當天在記者會上發言的有仁愛傳教女修會總會長瑪麗‧普雷馬‧皮里茨(Mary Prema Pierick)修女、仁愛傳教男修會總會長暨德蘭修女列品案申請人布賴恩‧科洛迪埃丘克(Brian Kolodiejchuk)神父,以及因德蘭修女的轉禱而奇跡般痊癒的馬西利奧‧阿達‧安德里諾(Marcilio Haddad Andrino)。

德蘭修女的封聖典禮將於9月4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隆重舉行。那將是一場精神的饗宴、慈悲的盛會,凝聚普世萬民,不分信仰和文化。聖座介紹封聖典禮的記者會座無虛席,許多記者視之為慈悲禧年的高潮活動。世界各地的電視公司將聯合實況播送本次封聖典禮,120多家媒體機構將密切報導相關消息。聖座新聞室主任伯克(Greg Burke)表示,雖然封聖典禮的入場券目前已發出了10萬張,但與會人數尚難預測。

仁愛傳教女修會總會長瑪麗‧普雷馬修女首先在記者會上發言。她於1980年結識德蘭修女,見證德蘭修女活出「生命即為喜樂」,全心愛主愛人。她強調,當同會修女感到挫敗時,德蘭修女的芳表總是不斷激勵她們。

瑪麗‧普雷馬修女說:「我認為德蘭修女的笑容是送給耶穌和我們眾人的最佳禮物,因為人們一看到她的笑容,就會忘卻內心的悲傷,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喜樂與希望,以及對上主的愛。仁愛傳教會的修女們今日蒙召將這笑容帶到世界的邊緣地區,謹記德蘭修女的名言:『我們是為被愛和愛人而受造的』。」

德蘭修女列品案申請人布賴恩神父解釋在慈悲禧年期間冊封德蘭修女為聖人的重要性,稱她是慈悲的標記。德蘭修女時常且定期辦告解,深知自己需要天主的慈悲溫柔。

德蘭修女「黑夜」的經歷最能說明她的慈悲。當她感受到內在的黑夜時,她坦然接受,甚至愛上了這黑夜,因為那是耶穌在世的黑夜與苦難的一小部分。黑夜的經歷敦促她不停仰賴天主的慈悲,隨時慈悲待人,成了眾人的聖女。

布賴恩神父說道:「正是因為德蘭修女分擔了耶穌的苦難,她明白上主以獨特的方式深愛自己。她常說:『天主愛我,也愛眾人,祂愛我們每一個人。』當今世代飽受暴力和心靈貧瘠的摧殘,德蘭修女則展現出我們的罪惡必能獲得寬恕,我們只要抓緊耶穌向我們伸出的慈悲之手,定能克勝我們的黑夜。」

來自巴西的馬西利奧‧阿達‧安德里諾作出了格外感人的見證。他的腦部曾經受到嚴重感染,長了致命的腫瘤。他的病情急遽惡化,醫生們並不樂觀。他的妻子在小聖堂內懇求德蘭修女的轉禱後,他便立刻痊癒,令人嘖嘖稱奇,科學完全無法予以解釋。

除此之外,他們家還發生了另一件奇事。儘管醫生們曾表明,馬西利奧康復後難以生育,但天主依然眷顧馬西利奧夫婦,賜下子女,讓他們享有為人父母的喜悅。馬西利奧在記者會上感謝天主的慈悲,也感謝德蘭修女的轉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加爾各答德蘭修女封聖典禮-中文及英文直播時間

blog_1472751535

誠邀您與我們一起來見證加爾各答德蘭修女封聖的歷史時刻,屆時本台的羅思家神父在梵蒂岡作現場英語旁述。

電視及網上直播時間

2016年9月4日

清晨4:30 (加東) / 1:30 (加西)

重播

早上 8:00 (加東) / 5:00 (加西)

晚上 8:30 (加東) / 5:30 (加西) [Read more…]

教宗方濟各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2016

2016年9月1日,聖座公布教宗方濟各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主題是:「慈悲對待我們的共同家園」。教宗方濟各於去年8月10日建立了這個世界祈禱日,今年是第二屆。教宗在文告中邀請世人聆聽大地的呼喊和窮人的呼聲,承認我們傷害受造界的罪行,並立志實行新的慈悲善工:「照料共同家園」。以下是本屆教宗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全文:

教宗方濟各照料受造界祈禱日文告

201691

《慈悲對待我們的共同家園》

(來源:  梵蒂岡電台)

聯合東正教的弟兄姐妹們,並在其它基督信仰教會和團體的支持下,天主教會今天舉行一年一度的「照料受造界祈禱日」。這個祈禱日旨在「為每位基督徒及各團體提供一個寶貴時機,藉此更新自己守護受造界的聖召,感謝天主將祂的奇妙化工託付給人類,並為保護受造界呼求祂的助佑,為人類傷害世界的罪行呼求祂的慈悲」【1】。

令人極為振奮的是,基督信仰教會和團體以及其它宗教都在關切地球的未來。近幾年來,宗教首領和組織發起眾多創舉,促使輿論更加關注不負責任地濫用地球資源所帶來的危險。我願意提到巴爾多祿茂(Bartolomeo)宗主教和他的前任迪米特里奧斯(Dimitrios)宗主教,他們長期不斷地指責那些損壞受造界的罪行,激發世人關注那導致環境惡化及其問題根源的道德和精神危機。

歐洲大公教會第3屆會議(2007年在錫比烏召開)為回應人們日益關注受造界的完整性,提議舉行一個為期五週的「受造界時期」,從9月1日(東正教紀念天主創造宇宙日)至10月4日(天主教會和某些其它西方傳統紀念亞西西聖方濟各日)。從那時起,這項受到世界基督教會理事會支持的創舉在世界各地啟發了眾多大公性質活動。

可喜的是,促進環境公義、關懷窮人以及負起社會責任的類似創舉正在全世界凝聚了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士,尤其是青年。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有信仰者和善心人士,我們都應團結一致,以慈悲對待大地,我們的共同家園;同時珍惜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使之成為人類分享和共融的場所。

一、大地在呼

藉著這份文告,我願意再次與每位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對話,談論窮人受痛苦和環境遭蹂躪的問題。天主賜予我們一個茂盛的花園,我們卻把它變成一片汙染的「廢墟、荒漠和穢土」(《願祢受讚頌》通諭,161號)。我們不可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生態系統的毀壞逆來順受或不聞不問,這些經常是我們不負責任和自私自利的行為所造成的。「因我們的行為,數以千計的物種再也無法以它們的存在來光榮天主,再也無法將它們的訊息傳給我們。我們無權這樣做。」(同上,33號)

地球不斷升溫,部分原因出自人類活動:2015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2016年可能還會更熱。這種現象導致乾旱、水災、火災,以及越來越嚴重的極端氣候事件。氣候變化也會造成令人心碎的被迫移民危機。世界上的窮人,雖然對氣候變化該負的責任最小,他們卻是最脆弱的群體,並且已深受其害。

整體生態觀清楚顯示,人類彼此相連並與整個受造界相連;若我們糟蹋大自然,我們也在虐待人類。不僅如此,每個受造物都具有其應受到尊重的固有内在價值。因此,讓我們同時聆聽「大地和窮人的呼喊」(同上,49號),設法仔細了解如何能作出恰當和及時的回應。

二、因為我們犯了

天主賜給我們大地,要我們耕種和看守(參閲:創二15),對大地持有尊重和均衡使用的態度。無論我們「過量」耕種大地,即短視和自私地濫加開採或者過少予以守護,便是犯罪。

親愛的巴爾多祿茂大公宗主教憑著勇氣,屢次先知性地揭露我們對受造界所犯的罪行:「人類摧毀天主造化中的生物多樣性;人類危害大地的完整性並助長氣候變化,掠奪大地的自然森林或摧毀它的濕地;人類汙染水源、土壤、空氣:這一切都是在犯罪」。事實上,「破壞大自然的罪行就是損害我們自己和違抗天主的罪行」【2】。

面對我們的家園正在發生的事,祈願慈悲禧年能喚起基督徒,尤其在懺悔聖事的扶助下,「内心徹底悔改」(《願祢受讚頌》通諭,217號)。在這禧年中,我們要學會尋求天主的慈悲,明認我們至今還不曾承認及告明的傷害受造界的罪行;我們要努力在生態皈依的道路上邁出具體的步伐,清楚意識到我們對自己、對近人、對受造界及對造物主應負的責任(參閲:同上,10、229號)。

三、良心省察及悔

在生態皈依的道路上前行,首先需要進行良心省察,學會「感恩和施予,承認世界是天主愛的恩賜,因而樂於自我犧牲並慷慨好施…。皈依也需要以愛心意識到,我們並未與其它受造物脫離關係,而是與它們組成一個絕妙的宇宙共融。身為信徒,我們並非從外,而是從內觀看世界,認出天父將我們與萬物相連的紐帶」(同上,220號)。

天父慈悲為懷、仁愛無量,總是等待祂的每位子女回頭。我們應轉向這位父親,承認我們傷害受造界、窮人和子孫後代的罪行。「由於我們每個人都在製造輕微的生態破壞」,因此必須承認「我們或多或少都對環境的紊亂及毀壞負有責任」【3】。這是在皈依道路上邁出的第一步。

在2000年大禧年中,我的前任聖若望保祿二世邀請天主教徒為過去和現在的宗教不容忍,以及對猶太人、婦女、原住民、移民、窮人和胎兒的不義行為請求寬恕。在今年慈悲特殊禧年中,我也邀請每個人這樣做。作為個人,我們的生活風格對某種被扭曲的幸福文化已習以為常,陷入於「無節制消費多於真正需要之欲望」(同上,123號);我們都身在這體系之中,「它不惜一切代價,強行利潤至上邏輯,不顧社會排斥現象或大自然的毀壞」【4】。因此,我們應懺悔我們正在傷害共同家園的罪行。

經過一番良心省察並決心悔改之後,我們便能告明我們傷害造物主、傷害受造界、傷害我們弟兄姐妹的罪過。「天主教教理讓我們看到,告解亭是一個相遇的場所,在那裡我們因真理而獲得自由」【5】。我們知道,「天主比我們的罪更大」【6】,比所有的罪都大,包括傷害宇宙萬物的罪。我們要告明己罪,因為我們願意改過自新。我們在聖事中領受的天主慈悲恩寵將幫助我們悔改。

四、改弦易

良心省察、懺悔和向富於慈悲的天父認罪促使我們決意改變生活。這個意志必須化為更加尊重受造界的具體態度與行為,例如謹慎使用塑料和紙張,不浪費水、食物和電能,將垃圾分類,細心對待其它生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拼車出行等等(參閲:《願祢受讚頌》通諭,211號)。我們不應以為這些極微薄的努力無濟於改善世界。這些努力「雖然有時看不到,卻在大地激起那總是不斷在散播的美善」(同上,212號),鼓勵人活出「一種先知性和默觀的生活方式,滿懷喜樂卻不沉迷於消費主義」(同上,222號)。

同樣地,決意改變生活也要求我們為建設自己的文化和社會作出貢獻。的確,「照料大自然是屬於共同和共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同上,228號)。經濟和政治、社會和文化,都不可被短淺目標和尋求即刻的經濟回報或選舉效益的思維所宰制。相反地,急需要將它們重新引向公益,包括可持續發展和照料受造界。

世界南北半球之間的「生態債務」便是一個具體情況(參閲:同上,51-52號)。償還這筆債務意味著需要關心較貧窮國家的環境,向它們提供金融資源和技術協助,幫助它們處理氣候變化所造成的後果並促進可持續發展。

保護共同家園需要一種不斷增長的政治共識。在這層意義上,令人欣慰的是,世界各國於2015年9月採納《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於同年12月通過了《巴黎氣候變化協議》,力求達到限制全球升溫這個需要付出努力卻極其重要的目標。現在,各國政府有責任遵守他們所作出的承諾;企業也應盡到自己的責任;而各國人民則應堅持要求當局落實這目標,甚至於提倡更遠大的目標。

因此,改弦易轍即在於「嚴格遵守保護受造界免遭各種傷害的原始誡命,無論是為我們自己還是為其他人的福祉」【7】。這個提問能幫助我們專注於目標上:「我們希望給子孫後代和正在成長的孩子留下一個怎樣的世界?」(《願祢受讚頌》通諭,160號)

五、新的慈悲善

「沒有任何事物能比一個慈悲舉動更令我們與天主結合;因為上主以祂的慈悲寬恕我們的罪過,也賜予我們恩寵好以祂的名實行慈悲善工」【8】。

我們可以改述聖雅各伯的話說,「沒有行為的愛德是死的…。隨著今日全球化世界的變遷,一些物質和精神上的貧窮也在增加:我們應讓愛德的想象力得以發揮,好能找到新的行動方式。這樣一來,慈悲之路將會變得越來越具體」【9】。

基督信仰生活包括實行傳統的七端形哀矜和七端神哀矜(身體和精神上的慈悲善工)【10】。「通常我們都會分別看待每一個慈悲善工,把它們與某一項事業相連起來:建立醫院照顧病人,開設食堂使飢餓者得飽飫,提供住處幫助流落街頭者,創辦學校教育有需要者,設立告解亭和靈修指導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建議和寬恕的人。然而,我們若從整體上看所有的慈悲善工,我們會發現其實施予慈悲的對象乃是人類的總體生活」【11】。

顯然,人類的總體生活也包括照料共同家園。因此,請允許我在傳統的十四端神形哀矜上加以補充,願照料共同家園也包括在慈悲善工之列。

精神上的慈悲善工要求我們在照料共同家園時,「以感恩之心默觀天主創造的世界」(《願祢受讚頌》通諭,214號),這樣「我們就會發現天主藉著每一個受造物向我們傳授祂的訓誨」(同上,85號)。身體上的慈悲善工則要求我們在照料共同家園時,「藉著日常生活中單純的舉動來打破暴力、剝削和自私的邏輯…,使慈悲在所有力求建設更美好世界的行動中彰顯出來」(同上,230-231號)。

六、結論:請大家祈

儘管我們有罪並要面對艱巨的挑戰,但我們絕不失去希望:「造物主沒有遺棄我們,從未放棄祂愛的計劃,也不後悔創造了我們…,因為祂已經與我們的大地緊密結合在一起,祂的愛不斷催促我們去尋找新途經」(同上,13、245號)。讓我們特別於9月1日,然後也在整個一年中獻上我們的祈禱:

「窮人的天主啊!求祢幫助我們解救這世上被遺棄和被遺忘的人,他們在祢眼中是如此的寶貴…。慈愛的天主啊!求祢指示我們在這世界的何處做祢的工具,愛世上的所有受造物。」(同上,246號)慈悲的天主啊!求祢讓我們蒙受祢的寬恕,並在我們整個共同家園中傳播祢的慈悲。願祢受讚頌!亞孟。

發自梵蒂岡

2016年9月1日

………………………………………..

【1】欽定「照料受造界祈禱日」信函,2015年8月6日。

【2】 在加利福尼亞聖芭芭拉的講話(1997年11月8日)。

【3】巴爾多祿茂一世,保護受造界祈禱日信函(2012年9月1日)。

【4】全球人民運動第二屆大會講話,2015年7月9日於玻利維亞聖克魯斯。

【5】司鐸慶祝禧年活動第三場避靜默想,2016年6月2日於聖保祿大殿。

【6】公開接見,2016年3月30日。

【7】巴爾多祿茂一世,保護受造界祈禱日信函(1997年9月1日)。

【8】司鐸慶祝禧年活動第一場避靜默想,2016年6月2日於聖若望拉特朗大殿。

【9】公開接見,2016年6月30日。

【10】形哀矜七端:饑者食之;渴者飲之;裸者衣之;收留旅人;照顧病人;探望囚者;埋葬亡者。神哀矜七端:解人疑惑;教導愚蒙;勸人悔改;安慰憂苦;恕人侮辱;忍耐磨難;為生者亡者祈求。

【11】司鐸慶祝禧年活動第三場避靜默想,2016年6月2日於聖保祿大殿。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不可歧視女性

ga0831

恭讀《瑪竇福音》

看,有一個患血漏十二年的女人,從後面走近,摸了衪的衣服繸頭,因為她心裏想:「只要我一摸衪的衣服,我就會好了。」耶穌轉過身來,看著她說:「女兒,放心吧! 你的信德救了妳。」從那時起,那女人就好了。

2016年8月31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談到耶穌與患血漏婦人的相遇,指出耶穌拯救被社會丟棄的人,釋放他們,重新賦予他們尊嚴。教宗提醒基督徒摒棄受到偏見影響的女性觀。教宗在問候朝聖者時,特別勉勵中東基督徒在黑暗考驗中仍然持守信德的火焰。

「只要我一摸祂的衣服,我就會好了」。(瑪9:21)這位患血漏的婦人信德非凡,相信耶穌定能救她。她是被社會丟棄的人,但耶穌賜予她健康,把她從社會和宗教的歧視中釋放出來。

教宗評論道:「福音事跡敦促我們反省女性通常是如何被看待和描繪的。我們大家,包括基督徒團體在内,都要警惕受到偏見和懷疑影響的女性觀,這種觀念損害她們不可侵犯的尊嚴。在這方面,恰恰是福音還原了真理,把人帶回一種自由的觀點。對於這位人人避而遠之的婦人,耶穌欽佩她的信德,並把她的望德轉化為救恩。在會晤她時,耶穌也為所有的人,為各地方、各世代的人開啟了自由與得救的道路。」

教宗方濟各表示:「患血漏的婦人戰戰兢兢,不願被人看見。耶穌與她目光相對時,並沒有責備她,反而以慈悲和溫柔接納她,願意與她進行單獨的交談,賜予她尊嚴。教宗強調,當我們覺得自己因所犯的罪而被丟棄時,耶穌也會如此對待我們。我們是罪人,無論罪大罪小都是罪人。今天,主耶穌對我們每個人說:『勇敢些,來吧!你不再是被遺棄者。我寬恕你,擁抱你。』這就是天主的慈悲。我們要勇敢地去尋找祂,求祂赦免我們的罪,然後繼續前行。所以勇敢些,就像這位婦人那樣。」

教宗接著說:「諸如癩病人、無家可歸者等覺得自己被丟棄的人,總是自慚形穢,並像這位患血漏的婦人那樣偷偷摸摸地做事。然而,耶穌把我們扶起來,賜予我們尊嚴。耶穌所恩賜的是全人的得救,祂使這位婦人的生活湧入天主的愛内,同時也恢復她的尊嚴。」

教宗說:「耶穌再次以祂慈悲滿溢的態度為教會指明該當如何去與每個人相遇,好讓每個人獲得身心的痊癒,恢復天主子女的尊嚴。」

最後,教宗在問候阿拉伯語朝聖者時,特別對來自伊拉克、約旦和中東的信友說:「當人的希望逐漸逝去,看似一切都沒有指望時,天主的希望之光將照耀那些在黑暗考驗中仍然持守信德火焰的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