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3月25日正共同誦念《天主經》;3月27日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

CNS photo/Vatican Media

一起誦念《天主經》

2020年3月25日
羅馬時間:中午12時
加拿大時間:(東岸)上午7時/(西岸)清晨4時
中港台時間:晚上7時

朝拜聖體及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

2020年3月27日
羅馬時間:晚上6時
加拿大時間:(東岸)下午1時/(西岸)上午10時
中港台時間:3月28日凌晨1時


 

2020年3月22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圖書館主持網絡直播的三鐘經祈禱活動。念經後,他邀請所有信徒,在人類因流行病威脅而震驚之際,一起同聲向上天祈禱。

教宗說:「我籲請教會的領袖和所有基督宗教團體領導人,隨同各宗派的基督信徒,在(羅馬時間)3月25日星期三正午時分向至高者、全能的天主同聲祈禱,一起誦念吾主耶穌教導我們的《天主經》。」

教宗接著表示:「當天也是教會慶祝聖母領報的節日,願上主聆聽祂所有門徒同心合意的祈禱,他們在準備慶祝復活基督的勝利。」

本著同樣的意向,教宗也宣布將於(羅馬時間)3月27日晚上6時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祈禱,同時邀請眾人透過傳播媒體在精神上參與這項祈福活動。

「我們將聆聽天主聖言,高聲向天主懇求,並朝拜聖體,我也將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在此機會上可獲得全大赦。我們要以普世的祈禱、慈悲和温柔應對全球流行病。讓我們團結一心,讓那些最孤獨和經歷考驗的人感受到我們的關懷。」

此外,教宗也表示:「我們要關懷醫生、醫療人員、護士以及義工。我們關懷當局,他們為了我們的益處必須採取強硬措施。我們也要關懷那些一直在努力維持秩序的警員和軍人,為了我們每個人的福祉,他們在履行政府要求他們所做的事。我們關懷所有人。」

在全人類面臨考驗的時刻,教宗的這些牧靈建議,以及過去兩週每日直播聖瑪爾大之家清晨彌撒,都在在地體現出教宗對於困境中的子民的關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請為新冠肺炎的病逝患者及其家屬祈禱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四旬期第四主日 彌撒

集禱經

全能永生的天主,求祢以屬神的喜樂,充滿祢的教會;恩賜生於此世的人,都能由上而重生,成為天國的子民。因祢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達味受傅為以色列王。)
恭讀撒慕爾紀上 16:1,6-7,10-13

那時候,上主對撒慕爾說:「把你的角盛滿油;我派你到白冷人葉瑟那裡,因為在他的兒子中,我已為我選定了一位君王。」撒慕爾等人一來到,看見厄里雅布,心裡想:這一定是站在上主面前的受傅者。但上主對撒慕爾說:「你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及他高大的身材;我拒絕要他。因為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卻看人心。」葉瑟就叫他的七個兒子,都來到撒慕爾面前。撒慕爾對葉瑟說:「上主沒有揀選這些人。」撒慕爾於是問葉瑟說:「孩子們都到齊了嗎?」葉瑟回答說:「還有一個最小的,他正在放羊。」撒慕爾對葉瑟說:「快派人帶他來,因為他不來,我們決不入席。」葉瑟於是派人把最小的兒子帶來;他是一個有血色,眉清目秀,外貌英俊的少年。上主說:「起來,給他傅油,就是這一位。」撒慕爾就拿起盛著油的角,在他兄弟們面前,給他傅了油。從那天起,上主的神便降臨於達味身上。

答唱詠 詠23:1-3, 3-4, 5, 6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祂使我臥在青綠的草場,又領我走近幽靜的水旁,還使我的心靈得到舒暢。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祂為了自己的名號,領我踏上了正義的坦途。縱使我應走過陰森的幽谷,我不怕凶險,因祢與我同在。祢的牧杖和短棒,是我的安慰和舒暢。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在我對頭面前,祢為我擺設了筵席;在我的頭上傅油,使我的杯爵滿溢。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在我一生歲月裡,幸福與慈愛常隨不離;我將住在上主的殿裡,直至悠遠的時日。
:上主是我的牧者,我實在一無所缺。

讀經二(從死者中起來吧!基督必要光照你!)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厄弗所人書 5:8-14

弟兄姊妹們:從前你們原是黑暗,但現在你們在主內卻是光明;生活自然要像光明之子一樣。光明所結的果實,就是各種良善、正義和誠實。你們要體察什麼是主所喜悅的事。不要參與黑暗無益的作為,反而要加以指摘,因為他們暗中所做的事,就是連提起,也是可恥的。一切事情,一經指摘,便在光明中,顯露出來;凡顯露出來的,成為了光明。所以說:「你這睡眠的,醒來吧!從死者中起來吧!基督必要光照你    !」

福音前歡呼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主說: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決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之光。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祢。

福音(瞎子去了,洗了,回來就看見了。)
恭讀聖若望福音 9:1-41

那時候,耶穌看見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耶穌的門徒就問耶穌說:「辣彼,誰犯了罪?是他,還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來瞎眼呢?」耶穌答覆說:「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趁著白天,我們應該做派遣我來者的工作;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工作了。當我在世界上的時候,我是世界的光。」耶穌說了這番話以後,便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對他說:「去,到史羅亞水池裡洗洗吧!」──史羅亞解說「被派遣的」──瞎子去了,洗了,回來就看見了。

於是,鄰居和那些經常見他討飯的人,就說:「這不是那曾坐在這裡討飯的人麼?」有的說:「就是這人,」有的說:「不,是另一個很相似他的人。」那人卻說:「就是我。」他們問他說:「你的眼睛究竟是怎樣開了的呢?」他答覆說:「名叫耶穌的那個人,和了些泥,抹在我的眼上,給我說:你往史羅亞去洗洗吧;我去了,洗了,就看見了。」他們又問他說:「那個人在那裡?」他說:「我不知道。」

他們便將那先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塞人那裡。耶穌和泥開了他眼睛的那天,正是安息日。於是,法利塞人又盤問他怎樣看見了。那人就向法利塞人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上,我洗了,就看見了。」法利塞人中有的說:「這人不是從天主來的,因為他不遵守安息日。」有的卻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奇蹟?」他們中間便發生了紛爭。於是,他們又問瞎子說:「對於那開了你眼睛的人,你說什麼呢?」瞎子說:「他是一位先知。」可是,猶太人不肯相信他原先是瞎子,而現在看見了,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麼?你們說他生來就瞎眼麼?怎麼他現在竟然看見了呢?」

他的父母答覆說:「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的兒子;他生來就瞎眼。現在他究竟怎麼看見了,我們卻不知道;或者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你們問他吧!他已經成年,會說自己的事了。」他的父母因為害怕猶太人,才這樣說,因為猶太人早已議決:誰若承認耶穌是默西亞,就必被逐出會堂。為此,他的父母說:他已經成年,你們問他吧!於是,法利塞人再把那先前瞎眼的人叫過來,向他說:「歸光榮於天主吧!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那人回答說:「他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曾經是個瞎子,現在我卻看見了。」法利塞人又問他說:「這人給你做了什麼?怎樣開了你的眼睛?」他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了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願意聽呢?莫非你們也願意做他的門徒麼?」法利塞人辱罵他說:「你去做他的門徒好了!我們是梅瑟的門徒。我們知道:天主曾給梅瑟說過話;至於這人,我們不知道他是從那裡來的。」那人回答說:「這真奇怪!你們不知道他是從那裡來的,他卻開了我的眼睛。我們都曉得天主不俯聽罪人,只俯聽那恭敬天主,並承行他旨意的人。自古以來從未聽說:有人開了胎生瞎子的眼睛。這人若不是由天主來的,他什麼也不能作。」法利塞人卻向他說:「你整個人都生於罪惡之中,竟來教訓我們?」便把他趕出去了。

耶穌聽說法利塞人把他趕了出去,後來遇見了他,就給他說:「你信人子麼?」那人便回答說:「主,是誰,好使我去信他呢?」耶穌對他說:「你已看見他了,和你講話的就是!」那人於是說:「主,我信。」就俯伏朝拜了耶穌。於是,耶穌說:「我是為了判別,才來到這世界上,叫那些看不見的,看得見;叫那些看得見的,反而成為瞎子。」有些和耶穌在一起的法利塞人,一聽了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是瞎子麼?」耶穌回答說:「你們如果是瞎子,就沒有罪了;但你們說:我們看得見,這樣,你們就有罪了。」

2020年3月22日,教宗方濟各於四旬期第四主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並透過直播的形式關懷在疫情中無法參禮的信友。彌撒開始之際,教宗首先為新冠肺炎的亡者祈禱。

教宗說:「這幾天,我們聽到許多人過世的消息:男男女女孤獨地離世,無法與他們的摯愛道別。讓我們追念他們,並為他們祈禱;同時也為無法陪伴摯愛走人生最後一程的家屬祈禱。我們特別為亡者及其親人獻上祈禱。」

在講道中,教宗談論了耶穌治癒胎生瞎子的事跡(參閱:若九1-41)。教宗先是引用聖奧斯定的名言:「我害怕天主經過。(Timeo Dominum transeuntem.)」教宗解釋這種恐懼感,說:「我害怕自己沒有察覺到耶穌,讓祂白白經過。顯然,在耶穌面前,心中真實的情感、真正的態度顯露出來。這是一份恩寵,因此聖奧斯定害怕耶穌經過時,沒能察覺到祂。」

接著,教宗回到當天的福音。他指出,耶穌經過瞎子身邊,治癒了他。這事件導致經師的反感,「人性最美好和最醜陋的部分一湧而出」。「瞎子的智慧令人讚嘆:他習慣在移動時伸出手,敏銳地警覺到危險,察覺到危險物品會害他滑倒。他的論述清晰明確,甚至語帶諷刺。」相反地,「經師通曉一切法律,墨守成規。他們不明白天主經過,而是僵固生硬、因循守舊,連耶穌都這麼說他們。倘若為了沿襲舊俗,不得不有失公允,他們也不認為這是個問題,因為按照習俗,這並非不正義。這種食古不化的態度導致他們處事不公。在耶穌面前,封閉的情緒表露無遺」。

為此,教宗勉勵眾人在家裡反覆誦讀《若望福音》第九章,好能理解耶穌經過時發生的事,也就是情緒的流瀉。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要領會聖奧斯定教導我們的:我害怕上主經過時,我沒能察覺到、沒能認出祂、沒能悔改。」

當天的清晨彌撒也在朝拜聖體和聖體降福中結束,教宗再次叮囑無法參禮的信友誦念祈禱文,妥善地神領聖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因新冠疫情無法出門的家庭祈禱

CNS photo/Paul Haring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六 彌撒

集禱經

天主,我們每年因善度四旬期,而得到喜悅;我們既生活在逾越奧跡當中,求你也恩賜我們藉這奧跡獲得圓滿的救恩。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
恭讀歐瑟亞先知書 6:1-6

上主這樣說:在我的子民遇到困苦時,他們必要尋找我:「來,我們回到上主那裏去,因為他撕碎了我們,也必要治愈;他打傷了我們,也必要包紥。兩天後他必使我們復生,第三天他必使我們興起,生活在他的慈顏下。讓我們認識上主,讓我們努力認識上主!他定要像曙光一樣出現,他要來到我們中間,有如秋雨,有如滋潤田地的春雨。」厄弗辣因,我可對你作什麼?猶大,我可對你作什麼?因為你們的仁愛有如早晨的浮雲,有如易於消逝的朝露。因此,我藉先知們砍伐了他們,以我口中的言語殺戮了他們;我的裁判出現有如光明:因為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喜歡人認識天主勝過全燔祭。

答唱詠 詠 51:3-4,18-19,20-21

: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
:天主,求你按照你的仁慈憐憫我,依你豐厚的慈愛,消滅我的罪惡。求你把我的過犯洗盡,求你把我的罪惡除淨。
: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
:因為你既然不喜悅祭獻,我獻全燔祭,你也不喜歡。天主,我的祭獻就是這痛悔的精神,天主,你不輕看痛悔和謙卑的赤心。
: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
:上主,求你以慈愛恩待熙雍,求你重修耶路撒冷城。那時,你必悅納合法之祭,犧牲和全燔祭獻。
: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

福音前歡呼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你們今天不要再那樣心頑,但要聽從上主的聲音。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福音(稅吏回到家裏,成了正義的;法利塞人卻不然。)
恭讀聖路加福音 18:9-14

那時,耶穌也向幾個自充為義人,而輕視他人的人,設了這個比喻:「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個是法利塞人,另一個是稅吏。那個法利塞人立著,心裏這樣祈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勒索、不義、奸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每周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自己的胸膛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我告訴你們:這人下去,到他家裏,成了正義的,而那個人卻不然。因為凡高舉自己的,必被貶抑;凡貶抑自己的,必被高舉。」

教宗方濟各3月21日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現場直播的清晨彌撒時,特別為那些因新冠疫情而無法出門的家庭祈禱。他說:「或許他們唯一的視野是自家的陽台。願家庭成員找到彼此良好溝通的方法,在家庭中建立愛的關係,一起克勝這段焦慮的時光。在這危機時刻,讓我們為家庭的和平及找到創意祈禱。」

教宗在講道中勉勵信徒謙卑地祈禱,不要自充為義人。他說:「我們聆聽的第一篇讀經取自《歐瑟亞先知書》,先知在前一天的章節中記述說:『以色列,歸向上主你的天主吧!』(十四2),而今天的讀經記述『來,我們回到上主那裏去』(六1)。天主子民懷著希望開始歸向上主,而尋找上主的方式之一就是祈禱。」

當天的福音取自《路加福音》(十八9-14),耶穌在福音中教導我們如何祈禱。

教宗說:「有兩個人到聖殿祈禱,其中一個是傲慢的人。他對天主說:『看,我多棒,如果祢需要什麽,跟我說,我來解決您的問題』。也許這人按照法律的規定行事,他說,‘我每週一兩次禁食,凡我所得的,都捐獻十分之一’,我很棒。」

教宗接著表示:「這讓我們聯想到另外兩個人,即蕩子比喻中的長子(參閱:路十五29-30)和幾天前在福音中聽到的那位沒有名字的富人(參閱:路十六19-21)。這位富人不關心別人的痛苦。長子和富人都自滿自,在金錢和權力上尋求安全。」

隨後,教宗回到當天的福音,提到在聖殿祈禱的稅吏:「這位稅吏沒有到祭台前,而是“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都不敢,只是垂著自己的胸膛說:『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這使我們想起蕩子比喻中的那位小兒子,他意識到自己所犯的罪,所做的錯事,也捶著自己的胸膛說,我要起身到我父親那裡去,並且要給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這就是謙卑。這個例子讓我們看到,上主教導我們如何以謙卑的態度祈禱和接近上主。」

教宗接著說道:「在洗者若翰慶日的禮儀讚歌中有一個美麗的圖像,即人們以赤裸的靈魂和雙足”前來約旦河接受洗禮。換句話說,在祈禱時,我們要毫無隱藏,不以自己的德性來修飾。我們在彌撒一開始念道,上主赦免各種罪過,但是祂需要我毫不隱藏的讓祂看到我的罪過。祈禱也是如此,我與祢,面對面地,以赤裸裸的靈魂,毫不隱瞞地祈禱。這是上主教給我們的祈禱。」

「相反地,當我們在上主面前或多或少以太過自信的態度祈禱時,我們就如同那位在聖殿中祈禱的法利塞人、長子或一無所缺的富人,落入傲慢之中。自謙自抑才是真正的道路。在法利塞人和稅吏的比喻中,唯一明白這一事實的是那位稅吏:『你是天主,我是罪人』。這是事實。我稱自己是罪人,不是用嘴巴說,而是用心來表達。我感到自己是罪人。」

教宗最後總結道:「願上主教導我們明白這一點,懂得以正確的態度開始祈禱。如果我們以自我辯護、自信的態度開始祈禱,那不是祈禱,而是在鏡子面前說話。相反地,當我們以真實的原貌祈禱,意識到‘我是罪人’時,這是讓上主注視我們、先前邁進的一大步。願耶穌教導我們這一點。」

教宗也以朝拜聖體和聖體降福的方式結束當天的彌撒禮儀,他邀請信徒妥善準備自己的心靈神領聖體。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請為醫護人員祈禱,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病患

圖片:Vatican Media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五 彌撒

集禱經

仁慈的天主,求你將你的恩寵,傾注在我們心中,使我們常能克勝人性的軟弱;並賴你的寬仁助佑,忠於福音的訓誨。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我們決不再對自己雙手的作品說:「你是我們的天主。」)
恭讀歐瑟亞先知書 14:2-10

上主這樣說:以色列!歸向上主你的天主吧!因為你跌倒了,是因了你的罪孽。準備你們的話,好在回來歸向上主時,對他說:「求你寬恕我們的一切罪過,使我們重獲幸福,叫我們好給你獻上我們嘴脣的佳果。亞述不能拯救我們,我們也不再騎坐埃及的馬;我們也決不再對我們雙手的作品說:『你是我們的天主。』因為孤兒只有在你那裏才得到憐恤。」我要治療他們的不忠,我要從心裏疼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已遠離了他們。我對以色列將如甘露;她將開花如百合,扎根如白楊;她的枝條必要茂盛,她的秀麗就如橄欖樹,她的芬芳就如黎巴嫩的馨香。他們必將歸來,坐在我的庇蔭下;他們必將繁殖有如五穀,滋生有如葡萄;她的聲譽將如黎巴嫩的美酒。厄弗辣因與偶像還有什麼關係?是我磨難了她,我也要福佑她;我如一棵翠綠的松樹,由於我,她才結出了果實。誰明智,就會明瞭;誰聰敏,就會領會,因為上主的道路是正直的;義人在上面暢行,惡人反在上面跌倒。

答唱詠 詠 81:6-8,8-9,10-11,14,17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你該聽從我的聲音。
:我聽到從未聽的諾言:我救他的肩脫離重擔,又使他的手放下筐籃。你在患難中呼號,我救拔了你。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你該聽從我的聲音。
:從雷鳴的雲彩中,我答應了你;在默黎巴的水邊,我試探了你。請聽,我的百姓,我要警告你!以色列!恨不得你能聽從我。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你該聽從我的聲音。
:在你中間不應有別的神,千萬不可崇拜外邦的神!我是上主,我是你的天主,是我由埃及國將你領出。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你該聽從我的聲音。
:如果我的百姓聽了我的命令,以色列人隨從我的道路而行,我要以麥子的精華養育選民,以石中的蜂蜜飽饗他們。
:我是上主,你的天主,你該聽從我的聲音。

福音前歡呼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主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福音(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應當愛他。)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12:28-34

那時候,有一個經師上前來,問耶穌說:「一切誡命中,那一條是第一條呢?」耶穌回答說:「第一條是:『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們當全心、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條是:『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再沒有別的誡命比這兩條更大的了。」那經師對耶穌說:「不錯,師傅說的實在對:他是唯一的,除他以外,再沒有別的:應以全心、全意、全力愛他,並愛近人如自己,遠超過一切全燔祭和犧牲。」耶穌見他回答的明智,便對他說:「你離天主的國不遠了。」從此,沒有人敢再問他。

教宗方濟各3月20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提及醫護人員的偉大工作,尤其是新冠疫情最嚴重地區的醫護人員。教宗說:「昨天,我接到了貝加莫地區一名司鐸的訊息,他懇請為貝加莫、特雷維格里奧、布雷西亞和克雷莫納的醫生祈禱,他們的工作已瀕臨極限。這些醫生冒著生命危險救助病人,搶救他人的性命。再者,讓我們也為當局祈禱,此刻他們的管理工作很不容易,他們往往忍受誤解之苦。但願醫生、醫院工作人員、護理志工,以及當局人士成為當下的支柱,扶持我們向前邁進,保護我們度過難關。讓我們為他們祈禱。」

在當天的讀經一裡,上主說:「以色列,歸向上主你的天主吧!」(參閱:歐十四2-10)教宗由此想到75年前意大利歌手卡洛‧布提(Carlo Buti)一首歌的歌詞:「回到你父親身邊吧!他會繼續給你唱搖籃曲。」教宗說:「天主是你的父親,而非判官。」這也令教宗想起《路加福音》中蕩子回頭的比喻,那名翹首盼望兒子回家的父親「遠遠就看見他的兒子」(參閱:路十五)。教宗鼓勵眾人說:「回到天父身邊吧!祂在等待著你。天父溫柔地對我們說話,尤其是在四旬期內。」

有些人或許深感羞愧,羞於回到天父身邊。然而,上主說:「我要治療他們的不忠。」(歐十四5)教宗表明:「天主的溫柔將治癒我們,醫治我們人生中的許多創傷、我們作的許多醜事。想想這點:回到天主身邊,等同於回到父親的擁抱。」天主許諾過:「你們的罪雖似朱紅,將變成雪一樣的潔白。」(參閱:依一18)為此,教宗疾呼:「天主能改變我們,祂能改變人心,但我們必須邁出第一步,即:回家。」換句話說,就是回到天父的身邊。

四旬期的重點始終在於心靈皈依。傳統上,基督徒在這段時期領受和好聖事,「讓天主使我們潔白如雪,讓祂來潔淨我們、擁抱我們」。有人會說:「現在我出不了家門,上哪兒去找神父辦告解呢?我渴望與上主修和,渴望祂的擁抱。可是,找不到司鐸,我能怎麼辦?」教宗鼓勵信友按照《天主教教理》的指導:如果你找不到司鐸來辦告解,就直接與天父交談,向祂告明實情,全心全意懇求寬恕、發痛悔,並且承諾事後會補辦告解,求主此刻施予寬恕之恩;如此一來,就能不藉司鐸之手,重回天主的恩寵中。

在彌撒尾聲,教宗再次勉勵信友神領聖體。這台彌撒在朝拜聖體及聖體降福中結束。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請信友為服刑人士祈禱,妥善神領聖體

三月十九日 聖母淨配 聖若瑟 彌撒

集禱經

全能的天主,你從開始就把救主基督及他的母親瑪利亞,託付給聖若瑟照顧。求你恩賜你的教會,在聖若瑟的護祐之下,忠實履行你聖子所託付的救世使命。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達味的御座賜給他。)
恭讀撒慕爾紀下 7:4-5,12-14,16

那時候,上主的話傳於納堂說:「你去告訴我的僕人達味,上主這樣說:當你的日子滿期與你祖先長眠時,我必在你以後興起一個後裔,即你所生的兒子;我必鞏固他的王權。是他要為我的名建立殿宇;我要鞏固他的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親,他要作我的兒子。你的家室和王權,在我面前永遠存在,你的王位也永遠堅定不移。」

答唱詠 詠 89:2-3,4-5,27,29

:他的後裔必定要永遠興隆。
:我要永永遠遠歌詠上主的恩寵,要世世代代親口稱揚你的忠誠。你原說過:「我的恩寵已永遠奠定!」就如你在天上確定了你的忠誠。
:他的後裔必定要永遠興隆。
:我同我揀選的人立了約契,同我的僕人達味起了盟誓,我直到永遠鞏固你的後裔,世世代代將你的寶座建立。
:他的後裔必定要永遠興隆。
:他要稱讚我說:『你是我的大父,是我救恩的磐石,是我的天主。』我同他永遠保持我的慈愛,我同他立的約,永不得破壞。
:他的後裔必定要永遠興隆。

讀經二(亞巴郎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而相信了。)
恭讀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 4:13,16-18,22

弟兄們:許給亞巴郎和他後裔的恩許,使他作世界的承繼者,並不是藉著法律,而是藉著因信德而獲得的正義。為此,一切都是由於信德,為的是一切都本著恩寵,使恩許為亞巴郎所有的一切後裔堅定不移,不僅為那屬於法律的後裔,而且也為那有亞巴郎信德的後裔,因為他是我們眾人的父親,正如經上所載:『我已立你為萬民之父』;亞巴郎是在他所信的天主面前,就是在叫死者復活,叫那不存在的成為存在的那位面前,作我們眾人的父親。他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而相信了,因此便成了萬民之父,正如向他所預許的:『你的後裔也要這樣多。』天主就以此算為他的正義。

福音前歡呼

:主耶穌,我們讚美光榮你。
:主耶穌,我們讚美光榮你。
:上主,居住在你的殿宇,常讚美你的,真是有福。
:主耶穌,我們讚美光榮你。

福音(若瑟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作了。)
恭讀聖瑪竇福音 1:16,18-21,24

雅各伯生若瑟,瑪利亞的丈夫,瑪利亞生耶穌,他稱為基督。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他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她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當他在思慮這事時,看,在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

普世教會於3月19日慶祝大聖若瑟瞻禮,今年的3月19日也是教宗方濟各就職7週年。當天清晨,教宗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彌撒,並在感恩祭開始之際,念及在新冠疫情緊急狀態下的服刑人士。

教宗說:「今天,讓我們為服刑的弟兄姊妹祈禱:他們備受煎熬,因為他們不知道監獄裡會發生怎樣的狀況,而且他們掛念著家人,擔憂家人的處境,家人是否生病或者缺東少西。今天讓我們關懷服刑人士,他們在這不穩定且痛苦的時刻備受煎熬。」

在當天禮儀選讀的福音中,大聖若瑟被稱為「義人」,也就是「有信仰的人」(參閱:瑪一16、18-21、24)。教宗闡明,「大聖若瑟不僅有信仰,而且活出這份信仰。他是個『義人』,蒙揀選來教導真人真天主的那一位:事實上,需要靠真人真天主,才能教養這麼一位真人真天主,但是由於不存在第二位真人真天主,所以上主揀選了一個『義人』、有信仰的人。他同時懂得做人,又能與天主交談,進入天主的奧秘。這就是大聖若瑟的生活」。

大聖若瑟絕非「做白日夢的人」,而是「進入天主的奧秘」。他盡忠職守,在工作上一絲不苟,分毫不差。這個義人「做事精確,同時又能進入他無法掌控的奧秘」。教宗表明,「這就是大聖若瑟的聖德所在」。

在大聖若瑟瞻禮當天,貝爾格里奧教宗省思今日教會的現況。他說:「我們的信友、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的男女,以及歷任教宗,能否進入天主的奧秘?或者,他們需要靠明確的規章來自我約束,以免陷入無法掌控的狀態?當教會失去這個進入奧秘的機會,她就喪失了朝拜天主的能力。唯有進入天主的奧秘,才能做到朝拜的祈禱。」

為此,教宗鼓勵眾人向上主祈求恩寵,好使教會能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並『具體』活出天主的奧秘。「教會若是做不到這一點,就會變成半吊子,只是個虔誠的善會,凡事依樣畫葫蘆,卻失去朝拜的真諦。進入奧秘並非做白日夢;準確地說,進入奧秘等同於朝拜。進入奧秘意味著今天就落實我們來日面見天主的作為,即:朝拜祂。」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不斷延燒,意大利和許多國家暫停公開彌撒,以降低感染風險。值此艱難時刻,教宗在彌撒結束前,籲請眾多無法現場參禮的信友「神領聖體」,並祈禱說:「吾主耶穌,我俯伏在祢腳前,向祢獻上我痛悔之心的懺悔。我的心陷入虛無的深淵,卻又沉浸於祢聖善的臨在。在祢愛的聖事裡,我朝拜祢;在我心獻給祢的簡陋居所內,我渴望領受祢。在等待聖事性共融的福樂之際,我願在精神上擁有祢。吾主耶穌,求祢來到我內,我也進入祢內。願祢的聖愛能燃燒我的整個生命,無論生死。我相信祢,我盼望祢,我愛祢。阿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身為羅馬主教,慈悲是我必須傳達的訊息

CNS photo/Vatican Media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瑪五7)

2020年3月18日,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圖書館裡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時,從這段福音經文出發,展開要裡講授。教宗表明,我們領受了天主的寬恕後,遂能給予寬恕。因此,自身的卑微不幸和義德不足,成了向天國、向天主的慈悲敞開心扉的良機。

「慈悲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若我們的信仰旅程並不通往慈悲,就是走錯路了,因為慈悲是每個靈修旅程真正且唯一的目的地,憐憫是愛德最甜美的果實」(參閱:《天主教教理》,1829號)。教宗回憶起,他就任後的第一次三鐘經祈禱活動便選擇以慈悲為主題。他說:「身為教宗,慈悲是我必須日復一日不斷傳達的訊息。慈悲是我們的福樂。天主的慈悲令我們獲得自由與福樂。我們的生活仰賴慈悲,它是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需要寬恕他人,因為我們需要獲得寬恕。」

「寬恕與被寬恕的相互性在《福音》中反覆出現,不只是在山中聖訓裡。」

教宗強調:「慈悲乃是天主的心腸。《路加福音》記載,耶穌說:『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六37)《雅各伯書》寫道:『憐憫必得勝審判。』(二13)我們也誦念《天主經》,祈禱說:『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教宗解釋道:「施予的寬恕與領受的寬恕,二者之間密不可分。然而,許多人難以寬恕他人。人受到的傷害有時嚴重到無法寬恕,寬恕宛如攀爬高山,極其費力。一個人會認為自己辦不到,做不到寬恕。而慈悲具有相互性,這一事實表明,我們需要轉換角度。然而,單憑一己之力,我們做不到這點:我們需要天主的恩寵,必須祈求這份恩寵。事實上,倘若真福八端的第五端許諾了找到慈悲,同時我們誦唸《天主經》,懇求寬恕罪過,那麼這意味著,從本質上來說,我們都身負罪債,必須找到慈悲。」

「人人都犯下罪過,得罪了寬宏大量的天主和弟兄姊妹。在扮演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兄弟、姊妹的角色上,我們或多或少有不稱職的時候,需要得到憐憫。眾所周知,就算我們沒有作惡,也總會在行善上有所疏漏。而我們的匱乏恰好成了寬恕的力量。每個人都要記得自己需要施予及領受寬恕,需要耐心。慈悲的秘訣即在於此:在寬恕中獲得寬恕。」

要理講授結束後,教宗提醒:「本週五、週六將舉行《24小時獻給上主》活動。這是四旬期的重要活動,好能祈禱並親近修和聖事。不幸地,由於新冠疫情造成的緊急狀態,在羅馬、意大利和其它國家,今年不能按照往年的形式舉行這項活動。」

在問候講意大利語的信友時,教宗提到,教會將於隔天慶祝大聖若瑟瞻禮。教宗鼓勵信友:「始終懷著信賴之情呼求大聖若瑟的轉禱,尤其是在艱難時刻;信友們要把自己的生活託付給這位偉大的聖人。」

此外,意大利主教們為了當前的醫療緊急危難,推動了全國祈禱時刻。為此,教宗呼籲說:「每個家庭、每個信友、每個教會團體,人人都要在明天晚上九時同心合意誦唸玫瑰經光明五端。我將從這裡陪伴你們。讓我們一起懇求聖母瑪利亞格外守護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家人,特別是病患和照顧病患的人,也就是:醫生、護士、志工。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從事這項服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因新冠病毒而去世的人祈禱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三 彌撒

集禱經

上主,求你恩賜我們藉著四旬期的鍛煉和聖言的滋養,能以聖善、淡泊的精神,全心事奉你,並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同心祈禱,團結一致。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你們要聽從法令,盡力遵行。)
恭讀申命紀 4:1,5-9

梅瑟對百姓說:以色列!現在你要聽我教訓你們的法令和規律,盡力遵行:這樣你們才能生活,才能進入佔領,上主你們祖先的天主賜給你們的地方。看,我授與你們法令和規律都是上主我的天主吩咐與我的,好叫你們在你們要去佔領的土地內,依照遵行。你們要謹守遵行,因為這樣,在萬民眼中,才能顯出你們的智慧和見識;他們一聽到這一切法令說:「這實在是一個有智慧,有見識的大民族!」有那個大民族的神這樣接近他們,如同上主我們的天主,在我們每次呼求他時,這樣親近我們呢?又有那個大民族,有這樣公正的法令和規律,如同我今天在你們面前,所頒布的這一切法律呢?你應謹慎,加意留心,不要忘了你親眼所見的奇事,終生日日不要讓這些事遠離你的心,並要將這一切傳於你的子子孫孫。

答唱詠 詠 147:12-13,15-16,19-20

:耶路撒冷,請你讚頌上主!
:耶路撒冷,請你讚頌上主!熙雍,請你讚頌你的天主!他鞏固了你城門的橫閂,祝福你的子女在你中間。
:耶路撒冷,請你讚頌上主!
:他向大地發出自己的語言,他的聖旨便立即迅速奔傳。他降雪像羊毛,他撒霜像塵宵。
:耶路撒冷,請你讚頌上主!
:他向雅各伯曉示了自己的言語,他向以色列啟示了自己的誡律。他從未如此恩待過其他任何民族,也沒有向他們宣示過自己的法律。
:耶路撒冷,請你讚頌上主!

福音前歡呼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上主,你的話就是神,就是生命,惟你有永生的話。
:基督、天主聖言,願光榮歸於你。

福音(誰若實行這些誡命,也這樣教訓人,這人在天國裏將稱為大的。)
恭讀聖瑪竇福音 5:17-19

那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即使天地過去了,一撇或一畫也決不會從法律上過去,必待一切完成。所以,誰若廢除這些誡命中最小的一條,也這樣教訓人,在天國裏,他將稱為最小的;但誰若實行,也這樣教訓人,這人在天國裏將稱為大的。」

2020年3月18日,教宗方濟各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網絡直播的彌撒,他在彌撒一開始特別念及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受苦的人,特別為失去性命的人祈禱。教宗說:「讓我們為亡者、那些因病毒而失去生命的人祈禱,尤其為近日去世的醫療人員祈禱,他們在服務病患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解釋當天的經文時說道:「我們的天主是親近祂的子民的天主,在這艱困時刻,祂要求我們彼此親近。今天選讀的兩篇經文都與法律有關,也就是天主要頒賜給我們的法律以及耶穌來是為成全法律(參閱:申四1,5-9;瑪五17-19)。但是其中有一點值得注意,即“天主頒賜法律的方式。梅瑟說:『有哪個大民族的神這樣接近他們,如同上主我們的天主,在我們每次呼求祂時,這樣親近我們呢?』(申四7)。天主以親近子民的態度賜予他們法律。我們從啟示中知道,天主以父親般的方式親近和陪伴祂的子民。」

教宗接著表示:「我們的天主是親近人的天主,祂與子民同行。在《出谷紀》中,天主以雲柱和火柱來保護子民,祂與子民同行。上主用自己的雙手在石板上寫下《十誡》,交給梅瑟,但是沒有離去,而是與子民同行,親近他們。」

「天主親近祂的子民,但是人的回應卻是遠離天主。」

教宗說:「《創世紀》中提到兩種遠離天主的態度。首先是亞當和他的妻子的態度:他們躲藏起來。他們躲離天主,因為他們犯了罪 ,感到害羞。換句話說,罪過使我們躲藏起來,不願意親近天主。另一種遠離天主的態度跟殺害弟兄有關(參閱創四9)。這兩種態度將天主的親近加以刪除,但是親近人的天主來到我們當中,居住在我們中間,成為人,成為我們中的一員。祂屈尊就卑為與我們同在、與我們同行,並援助我們。」

教宗表明:「天主接近我們,這一點在耶穌身上也體現出來。天主降生成人,與門徒們在一起直到被釘在十字架上。祂陪伴他們、教導他們,以愛糾正他們。這種親近也出現在兩位厄瑪烏的門徒身上,耶穌緩慢地走近他們,使他們明瞭生命和復活的真義。」

「我們的天主是親近人的天主,祂要求我們彼此親近,而不是互相遠離。在我們面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危機時刻,祂要求我們更多地體現出這種親近。為了擔心傳染,或許我們不能在肢體上有近距離的接近,但是我們可以藉由祈禱、或其他形式的幫助來喚醒我們彼此之間的親近。為什麽我們要彼此親近呢?因為我們的天主是親近人的天主,祂願意在我們的生命中陪伴我們。為此,我們不是孤獨自處的人,而是彼此的近人。」

教宗最後總結道:「讓我們向上主祈求彼此親近的恩寵,有哪個大民族的神這樣接近他們,如同上主我們的天主,在我們每次呼求祂時,這樣親近我們呢?」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孤單和內心恐懼的年長者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二 彌撒

集禱經

上主,求你廣施恩寵,使我們全心事奉你,時常獲得你的助佑。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但願我們能藉著懺悔的心和謙虛的精神蒙你悅納。)
恭讀達尼爾先知書 3:25,34-43

阿匝黎雅立在火燄中,開口這樣祈禱說:「上主,為了你的名,求你不要永遠拋棄我們,也不要廢除你的盟約;為了你的朋友亞巴郎,你的僕人依撒格和你的聖者以色列,求你不要使你的仁愛離開我們,因你曾向他們應許過,要使他們的後裔繁多,有如天上的星辰,海邊的沙粒。恩主啊!由於我們的罪過,我們比任何民族都渺小,我們今天在全世界上成了微賤的。目前我們沒有元首,沒有先知,沒有領袖,沒有全燔祭,沒有祭祀,沒有供物,沒有馨香祭,沒有地方可以給你奉獻初果,好蒙受你的仁愛。但願我們能藉著懺悔的心和謙虛的精神蒙你悅納,就如獻上公羊和公牛的全燔祭,又如獻上了萬隻肥羊;這樣也希望我們今天在你面前所行的祭獻,能當作滿全了我們對你應盡的義務,因為凡信賴你的,決不會蒙受羞辱。現在我們全心隨從你,敬畏你,尋求你的慈顏,望你不要使我們羞慚。但願你按照你的寬容和你無限的仁慈,善待我們,以你的奇能拯救我們!上主,願光榮歸於你的名!」

答唱詠 詠 25:4-5,6-7,8-9

:上主,求你念及你的仁慈和恩愛。
:上主,求你使我認識你的法度,並求你教訓我履行你的道路。還求你教訓我;引我進入真理之路,因你是救我的天主。
:上主,求你念及你的仁慈和恩愛。
:上主,求你憶及你的仁慈和恩愛,因為它們由亙古以來就常存在。我青春的罪愆和過犯,求你不要追念;上主,求你記念我,照你的仁慈和良善。
:上主,求你念及你的仁慈和恩愛。
:因為上主仁慈又正直,常領迷途者歸回正路,引導謙卑者遵守正義,教導善良者走入正途。
:上主,求你念及你的仁慈和恩愛。

福音前歡呼

:主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主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上主說:「至少現在,你們應全心歸向我,因為我是寬仁慈悲的。」
:主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福音(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裏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不寬恕你們。)
恭讀聖瑪竇福音 18:21-35

那時,伯多祿前來對耶穌說:「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該寬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嗎?」耶穌對他說:「我不對你說: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個七次。為此天國好比一個君王,要同他的僕人算賬。他開始算賬的時候,給他送來了一個欠他一萬「塔冷通」的,因他沒有可還的,主人就下令,要他把自己和妻子兒女,以及他所有的一切,都變賣來還債。那僕人就俯伏在地叩拜他說:主啊!容忍我吧!一切我都要還給你。那僕人的主人就動心把他釋放了,並且也赦免了他的債。但那僕人正出去時,遇見了一個欠他一百「德納」的同伴,他就抓住他,扼住他的喉嚨說:還你欠的債!他的同伴就俯伏在地哀求他說:容忍我吧!我必還給你。可是他不願意,且把他下在監裡,直到他還清了欠債。他的同伴見到所發生的事,非常悲憤,遂去把所發生的一切告訴了主人。於是主人把那僕人叫來,對他說:惡僕!因為你哀求了我,我赦免了你那一切的債;難道你不該憐憫你的同伴,如同我憐憫了你一樣嗎?他的主人大怒,遂把他交給刑役,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如果你們不各自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必要這樣對待你們。」

在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肆虐全球之際,聖父教宗的慈悲心懷始終牽掛著每一個人。在2020年3月17日聖瑪爾大之家的清晨彌撒中,教宗特別念及那些因疫情的限制、與摯愛親人保持距離的年長者。比起其他人,他們此刻內心更為痛苦。

教宗在彌撒開始的致候詞如此表示:「今天我希望大家為年長者祈禱,他們此刻以獨特的方式面對痛苦,內心承受著極大的孤獨,有時甚至充滿恐懼。讓我們祈求天主親近爺爺、奶奶和所有的年長者,賜給他們力量。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智慧和歷史,讓我們也在祈禱中與他們團結一心。」

當天選讀的福音內容是有關伯多祿問耶穌寬恕弟兄多少次的問題(參閱瑪十八21-35)。教宗首先肯定寬恕他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通常人生活在批評他人之中;相反地,天主的要求是寬宏大量,從心裡寬恕。

教宗對此解釋:「耶穌要求伯多祿寬恕他人直到七十個七次,意思是總是寬恕,永遠寬恕。寬恕並不容易,因為我們自私的心總是與憎恨、報復和怨恨聯繫在一起。我們都目睹被仇恨摧毀的家庭,這仇恨一代一代地相傳。在父母的棺材前,弟兄之間互不理睬,因為他們心中存留著舊怨。人們似乎對憎恨的依戀比對愛的依戀更為強烈,我們或許可以稱之為魔鬼的法寶。牠潛伏在我們的怨恨及憎恨中,助長它的發展,並維護它,目的是要摧毀一切。相反地,天主來不是為判人的罪,而是寬恕。」

教宗接著表示:「天主忘卻罪人的醜行,寬恕我們的罪過。祂只要求我們也這麼作,並學會寬恕。耶穌的慷慨教導我們,為進天國,我們必須寬恕。祂也會問我們『你去參與彌撒嗎?』但是,如果你去參與彌撒,還記得你的弟兄與你不和,先與他修和吧!不要一方面懷著愛來到我面前,另一方面卻以憎恨面對你的弟兄。愛要求一致。去寬恕,從心裡寬恕。」

教宗繼續解釋:「有些人總是在生活中批評別人,說別人的壞話,不斷詆毀同事、近人和親戚,他們或是因為別人對自己曾做過的事而耿耿於懷,或別人作了某件讓自己不喜歡的事而不願加以寬恕。寬恕是進入天國的條件。耶穌給我們講述的比喻很清楚,即是寬恕。當我們去告解時,先要問自己我寬恕了嗎?如果我沒有寬恕,我不能裝作要求寬恕,因為這樣我將不會被寬恕。請求寬恕就意味著要寬恕,二者互為一體,彼此不能分離。」

教宗最後祈禱說:「願上主幫助我們理解寬恕之道,垂下頭來,不作傲慢之人。寬恕吧!因為若我不寬恕,我將不會被寬恕。總是要寬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求天主在這艱難時期助祐家庭找到真情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四旬期第三周 星期一 彌撒

集禱經

上主,求你不斷憐憫、淨化、護衛你的教會,因為沒有你的照顧,教會就不能保持安定;望你時加恩佑,予以扶助。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讀經一(在以色列有許多痲瘋病人,他們中沒有一個得潔淨的,只有敘利亞的納阿曼。)
恭讀列王紀下 5:1-15

在那些日子,阿蘭王的軍長納阿曼在他的主上面前,是個很受尊重愛戴的人,因為上主曾藉他使阿蘭人獲得勝利;這人雖英勇有為,無奈患了癩病。阿蘭人先前曾結隊出外劫掠,從以色列地擄來一個少女,這少女做了服侍納阿曼妻子的婢女;她對自己的主母說:「哎!如果我的主人去見撒瑪黎雅的先知,他一定會治好他的癩病。」納阿曼去告訴他的主上說:「以色列地的少女曾如此如此說。」阿蘭王說:「你去!我也給以色列王寫一封信。」納阿曼於是帶了十「塔冷通」銀子,六千「協刻耳」金子和十套禮服去了。他給以色列王呈上信,信上說:「你收到這封信,就知道我打發我的臣僕納阿曼來見你,是要你醫好他的癩病。」以色列王一念了這信,就撕裂自己的衣服說:「難道我是天主,能使人死使人活嗎?這人竟然給我送這個人來,叫我醫好他的癩病!你們只要想一想,便可看出,他是找機會來與我為難。」天主的人厄里叟聽說以色列王撕裂了自己的衣服,便打發人去見君王說:「你為什麼撕裂了你的衣服?叫他來見我,他就會知道在以色列有先知。」納阿曼於是乘坐車馬來到厄里叟的屋門口,就停下了。厄里叟派了一個使者對他說:「你去,在約但河裡洗七次,你的肌肉就會復原,得到潔淨。」納阿曼生了氣,且走且說:「看,我原想他會出來見我,站在我面前,呼求上主他的天主的名,在患處揮動他的手,治好這癩病。大馬士革的阿巴納河和帕爾帕爾河,不比以色列所有的河水都好嗎?我不能在那裡洗得潔淨嗎?」他於是轉過車來,氣憤憤地走了。他的僕人們前來對他說:「我父!如果先知吩咐你作一件難事,你豈不是也要做嗎?何況他只對你說:你去洗洗,就潔淨了呢!」納阿曼便下去,按照天主的人的話,在約但河裡浸了七次;他的肌肉就復了原,如同嬰兒的肌肉一樣,完全潔淨了。納阿曼於是同他的全體隨員,再回到天主的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現在我確實知道:全世界只在以色列有天主。」

答唱詠 詠 42:2,3;43:3,4

:我的靈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時來,能把天主的儀容目睹?
:天主,我的靈魂渴慕你,真好像牝鹿渴慕溪水。
:我的靈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時來,能把天主的儀容目睹?
:我的靈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時來,能把天主的儀容目睹?
:我的靈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時來,能把天主的儀容目睹?
:求你發出你的光明和你的真道:引導我,帶我到你的聖山和居所。
:我的靈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時來,能把天主的儀容目睹?
:我就要走近天主的祭壇前,走近我最喜悅的天主面前。天主,我主!我向你彈琴頌讚。
:我的靈魂渴念天主,生活的天主,我何時來,能把天主的儀容目睹?

福音前歡呼

:主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主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我仰賴上主,我靈期待他的聖言;因為上主富於仁慈,他必定慷慨施予救援。
:主基督,願光榮和讚頌歸於你。

福音(像厄里亞和厄里叟一樣,耶穌受派遣而來﹐並非只為猶太人。)
恭讀聖路加福音 4:24-30

耶穌來到納匝肋,在會堂裡向人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我據實告訴你們:在厄里亞時代,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起了大饑荒,在以色列原有許多寡婦,厄里亞並沒有被派到她們中一個那裡去,而只到了漆冬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裡。在厄里叟先知時代,在以色列有許多癩病人,他們中沒有一個得潔淨的,只有敘利亞的納哈曼。」在會堂中聽見這話的人,都忿怒填胸,起來把他趕出城外,領他到了山崖上 ── 他們的城是建在山上的 ── 要把他推下去。他卻由他們中間過去走了。」

教宗方濟各本週也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清晨彌撒,並藉由網絡直播關懷在新冠病毒緊急危機下無法參禮的信友。2020年3月16日上午,教宗在彌撒開始之際,繼續為病人和家庭祈禱。

教宗說:「讓我們為病人祈禱。我想到關在家裡的家庭,孩子上不了學,或許父母親也不能出門;有些人在居家隔離。願上主助祐他們在這新的處境中,發現新的愛的表達方式。這是個在家庭裡發揮創意、重獲真情的好機會。讓我們為家庭祈禱,願此刻的家庭關係能始終結出有益的果實。」

當天禮儀的兩篇讀經分別講述了納阿曼醫治癩病過程中的氣憤(參閱:列下五1-15),以及民眾聽完耶穌宣講後的憤怒(參閱:路四24-30)。教宗指出,「憤怒是一種人性態度,卻不出於善神」。在這段福音章節裡,「納匝肋也有好人;但背後是什麼造成他們憤怒呢?在納匝肋甚至爆發了更糟糕的暴力事件。不論是納匝肋會堂裡的群眾,還是納阿曼,他們都認為,天主只會在獨特非凡的事上彰顯自己;天主不會在生活中平凡樸實的事上施展作為。他們對簡單樸實感到生氣、態度輕蔑」。

然而,我們的天主讓我們明白,祂始終在平凡無奇的事上施展作為,包括:在納匝肋的聖家裡、在日常工作和祈禱中。教宗表明,「相反地,世俗精神誘使我們走向虛榮、表面功夫,這兩者都會引發暴力。納阿曼是個有教養的人,卻當著先知的面摔門離開。這是暴力的舉動。納匝肋會堂裡的民眾開始熱血澎湃、忿怒填胸,並決定要殺害耶穌,把祂趕走,推下山崖,但他們對此毫無意識。憤怒是一種惡劣的誘惑,它會導致暴力」。

教宗由此想到日前在手機上看到的一個視頻:在居家隔離期間,有個年輕人想要出門,警衛把他攔下來,他就生氣地揍警衛一拳,鄙視地說:「你算什麼東西,膽敢阻擋老子外出?」教宗說:「憤怒是一種傲慢的態度,但這種傲慢極為貧乏,帶著醜惡的神貧,只抱持著高人一等的幻想。這是一種精神上的階級。更有甚者,很多時候,這種人需要透過憤怒來感受到自己是個人。」

基督徒之間也會發生類似的情況,神學家稱之為「法利塞人的絆腳石」。教宗解釋道:「有些人對天主的樸實、窮人的樸素和基督徒的純樸心生反感,說:『這不是天主。我們的神更有涵養,更睿智、更重要。天主不可能在這樸實的事上施展作為。』憤怒必會導致暴力,不論是肢體暴力,還是閒言碎語的暴力,後者的殺傷力跟前者一樣。」

教宗最後勉勵眾人省思這兩段經文:民眾在納匝肋會堂的憤怒,以及納阿曼的氣憤,「因為他們不懂我們天主的樸實」。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前往羅馬兩座教堂為疫情盡快結束祈禱

CNS photo/Vatican Media

2020年3月15日,四旬期第三主日,教宗方濟各走出梵蒂岡,先後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聖像前,以及曾保護羅馬脫離「大瘟疫」的木製十字架前殷切祈禱。教宗渴望強調他對受苦者的關懷,親自前去聖母大殿懇求聖母的特別護佑。

CNS photo/Vatican Media

CNS photo/Vatican Media

CNS photo/Vatican Media

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表示,3月15日下午4時許,教宗方濟各私下離開梵蒂岡,前往聖母大殿,向羅馬人民救援之母獻上祈禱,這幅聖像保存在那裡供人瞻仰。隨後,教宗在科爾索大道上進行了一小段徒步朝聖,抵達聖瑪策祿堂,那裡供奉著一尊顯過奇跡的十字架,1522年,信友舉揚這尊十字架,在羅馬城遊行,祈求羅馬「大瘟疫」得以終止。教宗在祈禱中,懇求這次衝擊意大利和全世界的流行病儘快結束,為病人祈求康復之恩,並且惦念這幾天的許多受害者,為他們的親友懇求天賜慰藉與安慰。教宗也在祈禱中念及醫護人員,以及所有在這段時期確保社會運作的勞工。

眾所周知,教宗格外敬禮羅馬人民救援之母:他不僅在重要的聖母瞻禮日,也在國際訪問前後,親自前往聖母大殿謝恩。593年,教宗額我略一世曾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聖像的伴隨下舉行遊行,以求瘟疫結束;1837年,額我略十六世也懇求羅馬人民救援之母轉禱,以期遏止霍亂。

在疫情延燒的此刻,教宗祈禱的第二站也是意義深遠:他前往羅馬市中心科爾索大道上的聖瑪策祿堂,那裡保存著一尊歷史悠久、廣受景仰的木製十字架。學者普遍認為它是羅馬最寫實的十字架;它的歷史可追溯至十五世紀,曾在火災中「歷劫餘生」,並拯救羅馬城擺脫瘟疫。聖若望保祿二世擁抱過這尊十字架,以它來標誌兩千年大禧年寬恕日的高峰。

相傳,這尊「至聖的十字苦像」顯過許多奇跡。首先,1519年5月23日火災那晚,以瑪策祿教宗為名的聖堂毀於祝融;隔天早上,整座建築物燒成灰燼,而這尊十字架卻在斷垣殘壁間絲毫未損,十字架下的小油燈仍在燃燒。這個景象令許多信友深感震撼,因而每週五晚上聚集祈禱。1519年10月8日,教宗良十世下令重建聖堂。

火災結束後,時隔三年,羅馬遭遇「大瘟疫」。百姓舉揚這尊十字苦架,不顧當局禁令上街遊行;事實上,當局的反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們擔心傳染擴散。這尊十字架沿著羅馬的大街小巷,朝著聖伯多祿大殿前進。遊行持續了整整16天之久,從1522年8月4日到20日為止。隨著遊行的推進,疫情逐漸出現緩和的跡象,因此每個社區試圖讓十字苦架停留越久越好。最後,當十字苦架返回聖堂時,瘟疫已全面結束。

此後,從1600年起,從聖瑪策祿堂到聖伯多祿大殿的遊行遂成了聖年期間一項傳統。這尊十字苦架背面刻著多任教宗的名號及聖年的時間。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