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期待教宗到訪

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6日至10日訪問哥倫比亞,展開他上任以來的第20次國際牧靈訪問。繼保祿六世教宗於1968年,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1986年到訪這個國家後,教宗方濟各將是第三位擁抱哥倫比亞的伯多祿繼承人。

去年10月2日,教宗方濟各結束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的牧靈訪問,在返回羅馬途中回答隨機記者是否會訪問哥倫比亞的提問時說:「只要那裡一切都『裝上鐵甲』,我會願意前行。」教宗的意思是,只要哥倫比亞的和平進程得以穩固,不至於向後倒退,他將會訪問這個國家。

如今距離那次談話尚不到一年的時間,教宗已準備出發,前往波哥大(Bogotá)、比亞維森西奧(Villavicencio)、麥德林(Medellín)和卡塔赫納(Cartagena)。教宗此行的格言「讓我們邁出第一步」,指的正是在這個深受50多年戰爭痛苦的國家進行的修和進程。

哥倫比亞的國名取自發現美洲大陸的哥倫布,正式名稱為哥倫比亞共和國。該國總人口為4800萬,其中94%是天主教徒。迎接教宗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由比亞維森西奧教區烏爾比納(Oscar Urbina Ortega)總主教領導的該國主教團幾個月前就以各種集會、討論、要理講授,以及宗教禮儀準備迎接教宗的到訪。

在波哥大的街道上雖然仍可見到城市内社會困窘和矛盾的一面,但到處都張貼了以教宗畫像為背景的海報和壁畫,尤其突顯了他的微笑和剛毅的神情。

從機場通往市區的26號公路幾乎已完成疏散交通的工作。教宗抵達波哥大機場後將乘座車從這條公路前往聖座使館,接受沿途7萬人的夾道歡迎。

哥倫比亞是一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波哥大政府軍與革命軍的交戰導致了至少26萬人死亡,6萬人被驅散,以及700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這些只是推算的數據,因為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確切的數據。該國另一個正在與政府談判的民族解放軍(Eln)已經表明在教宗訪問期間會停火。這裡的人民稱教宗為「和平的倡導者」。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訪問哥倫比亞:當地主教稱青年面臨毒品買賣的危機

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9日週六牧靈哥倫比亞的麥德林(Medellín)。該城是安提奧基亞省(Antioquia)的首府,繼首都波哥大之後該國人口第二多的城市。當天上午,教宗將在麥德林機場主持彌撒,午後前往聖若瑟之家(Hogar San José)探望該機構收容的孤兒和貧困兒童,並在馬卡雷納(La Macarena)體育館接見司鐸、修女、度奉獻生活的男女、修生,以及他們的家人。

對麥德林而言,這是一段特殊的時期。近些年來這裡成了毒品販賣的據點,導致許多兇殺案和罪案,當地教會也未能倖免於難。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曾於1986年7月訪問麥德林,教宗方濟各又將看到一個怎樣的城市呢?梵蒂岡電台特派員9月5日採訪了麥德林總教區輔理主教暨哥倫比亞主教團秘書長阿爾瓦雷斯·博特羅(Elkin Fernando Álvarez Botero)。他說:

答:教宗將看到一個迥然不同的麥德林。距離若望保祿二世來訪已經過了31年,城市發展很快,即使歷經多次暴力衝突,尤其在90年代。這對城市發展造成了影響。現在我們可以說,城市處在更新與修和之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問:今天依然存在哪些創傷呢?

答:毒品販賣依然存在。現在我們稱它為“小買賣”,因為毒品交易的數量較小,黑幫青年試圖控制城市社區內的毒品販賣。這是當前的巨大創傷。

問:教會如何應對這一創傷呢?

答:教會主要通過堂區行動來應對這一創傷。堂區社會牧靈工作進入暴力多發社區,實現某種改變,發起尋求和平的進程,特別針對青年人。牧靈工作的主要對象是那些在這一境況中面臨更大風險的青年。教會特別致力於促進對話,為這些社區的青年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問:您能否舉一個這種對話的例子?

答:舉例而言,在某些堂區,本堂神父會召集處於衝突中的青年,勸勉他們展開對話,而不再使用暴力。在這方面我們有了多次經驗,為相互仇恨已久的衝突雙方提供相遇的機會。教會正是在促進這樣的對話。

問:打擊毒品貿易也引發了兇殺和罪案,近年來甚至也造成教會流血犧牲。今年7月又有一年輕神父被殺。

答:是的,悲劇發生在安提奧基亞省(Antioquia)。我們不知道細節,只知道這是暴力的結果;或許是遊擊隊所為,但我們不清楚殺害年輕神父的作案動機。他是一位很好的神父,在青年牧靈工作上十分突出。

問:教宗將在麥德林會晤司鐸、會士、修生。在這個背景下,他們需要怎樣的訊息?

答:在主教團的層面上,我們為教宗訪問的每個城市設定了一個主題。在麥德林的主題是:「基督徒生活就是使徒工作」。教宗將在麥德林鼓勵所有人活出聖洗聖事,尤其會向司鐸和會士說:這裡是司鐸和修道聖召歷史悠久的地區,但這種孕育司鐸和修道聖召的基督徒生活也需要一種更新。我們期待教宗方濟各對我們說說這些鼓勵與更新的話。這裡肯定還會誕生新的聖召,但現在數量有所減少,因此我們需要再次回應天主的召叫。

問:教宗方濟各將訪問聖若瑟之家(Hogar San José)。這是一個什麼地方?

答:在麥德林總教區,我們開展了多項救助兒童的善工;這些孩子們面臨危險處境,家境貧寒。聖若瑟之家旨在教導和培育這些缺乏完整意義的家或家庭的兒童。聖若瑟之家收養了200名3到15歲的兒童,孩子們在這裡接受基督信仰和人文的培育,然後上大學。這是直屬麥德林總教區的善工。

問:這也是天主教會對抗暴力、毒品販賣和犯罪的具體證明。

答:我們的目的正是把這些孩子從暴力深淵中拉出來,把他們引入一種愛與安慰的氛圍,為他們提供全面發展和向善的條件。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和平進程是哥倫比亞走上新旅程的明確標記

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6日至10日牧靈訪問哥倫比亞,帶去和平、寬恕與修和的福音訊息。哥倫比亞經過長年内戰後,政府與遊擊隊最終於2016年6月達成停火協議。不過,這項協議在同年10月2日的公投中遭到否決。在多方的努力下,雙方才在一個多月後簽署新的和平協議,並獲得國會最終通過。

意大利摩德納(Modena)大學當代歷史教授拉貝拉(Gianni La Bella)曾受聖艾智德團體之託,陪伴了哥倫比亞和平談判的各個階段。在教宗這次牧靈訪問之前,他向梵蒂岡電台簡單地介紹了哥倫比亞政府與遊擊隊對話的歷史。

拉貝拉教授說:「60年前哥倫比亞革命軍(Farc)和民族解放軍(Eln)發起了對抗政府的遊擊戰爭。這場戰爭成了當代最長的衝突之一。其間,哥倫比亞歷屆總統都為停止這場戰爭作出努力。從70年代起,每位共和國總統上任之後便立即尋求與兩支遊擊隊展開對話,但並非總能成功。因此,這是一段歷經許多年的艱辛對話的歷史。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總統最終達到了這個全哥倫比亞社會渴望多年的目標。儘管困難重重,和平進程在今天是一件具體真實的事,也是哥倫比亞走上新旅程的明確標記。」

「然而,桑托斯總統卻因這項協議在國内受到反對,前總統烏里韋(Álvaro Uribe)指控他把國家廉價出售給了革命軍。教宗方濟各在決定這次訪問日期之前就特別表明,只有給和平協議裝上鐵甲後,他才會來到哥倫比亞。」

和平協議中列出了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如今在具體落實方面我們走到了哪一步?拉貝拉教授答道:「我們必須提出兩個十分重要的考量。首先,哥倫比亞的戰爭歷時將近60年,在國家造成一種仇恨和怨恨的氣氛已有很長時間。今天,我們必須在這個前提下起步。和平協議是一項政治和外交協議,但也勾畫出一個新哥倫比亞的司法面貌。」

「現在,和平必須進入每個哥倫比亞人的生活中,同時也必須成為國家社會和政治生活的完整部分。我不認為桑托斯總統把國家出賣給了革命軍。我認為,這協議引起的最大反應和最大熱點是所謂的過渡司法。不幸的是,新聞機搆對其作出錯誤的描繪,好像這些遊擊隊員不受處罰似的。」

拉貝拉教授最後解釋道:「和平協議從嚴格的法律角度,甚至從政治角度來看都標出了一個重要的轉折,也體現了訴諸正義而不單是純粹的處罰。顯然,這體現一個重要和新的目標,必須向哥倫比亞人民解釋清楚。」

「有些革命軍的隊員對包括國際社會列出的不可饒恕的罪行並沒有責任,他們沒有作出這樣的事,例如對婦女施暴、不徵詢未成年人的同意而強迫他們加入遊擊隊。相反地,那些將被認為對這些罪行負有責任,或被識別出應負這些責任的人,將受到一個專門法庭的審理。一旦罪名成立,他們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向哥倫比亞發表視頻訊息

2017年9月4月,教宗方濟各在前往哥倫比亞牧靈訪問之前向該國人民發表視頻訊息,說道:「我將以希望與和平朝聖者的身分,來與你們一起慶祝我們在主耶穌內的信德,並向你們學習你們的愛德,以及你們追求和平與和諧的堅忍。」教宗此次牧靈訪問將從9月6日週三開始,到9月10日主日結束。

教宗首先表達感激之情說:「我誠摯問候和感謝總統先生及主教團主教們邀請我到哥倫比亞訪問。我也感謝你們每一個在自己的家鄉和內心接納我的人。我知道,你們為準備這次會晤付出了辛勞,做了許多工作。我感謝所有為這次訪問能圓滿實現而給予合作且仍在提供合作的人。」

談到本次牧靈訪問的格言「讓我們邁出第一步」,教宗勉勵哥倫比亞人建設橋樑,建立友愛之情,並展開新的和平進程。實際上,哥倫比亞政府與革命軍(Farc)的和平談判今年6月才剛剛結束。在此之前,長達50餘年的內戰造成了超過26萬人死亡,6萬人失蹤,7千人淪為無家可歸者和難民。

教宗在視頻訊息中繼續說:「哥倫比亞追求和平,並為實現和平而付出長久努力。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穩定、持久的和平,好使我們能以弟兄姐妹相稱相待,而不是敵人。和平提醒我們,我們都是同一天父的子女;祂愛我們,安慰我們。」

教宗讚賞哥倫比亞人懷著「決心和毅力努力使該國成為倡導和諧與友愛、福音被人熟知和受人喜愛的場所」。教宗也籲請該國天主教會不僅促進「與上主、與弟兄姐妹的修和,也要促進與自然環境的修和,因為環境也是天主的受造物,而我們卻在野蠻地剝削它」。

最後,教宗在視頻訊息說道:「親愛的哥倫比亞弟兄姐妹,我渴望懷著喜悅的心情和對上主的感恩與你們共度這幾天。我親切問候你們,祈求上主降福你們,保護你們的國家,賜予她和平。我祈求我們的聖母瑪利亞照料你們。請你們不要忘了為我祈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為朝韓和平祈禱

2017年9月2月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接見了韓國宗教領袖理事會(Korean Council of Religious Leaders)的成員。這些韓國主要宗教的領導人近日在羅馬參加跨宗教朝聖活動。教宗向他們表示:「宗教領袖應該是和平的倡導者,播種對未來的希望;這樣的未來將聆聽許多呼籲摒棄戰爭,號召個人與團體、人民與國家之間更加和諧的呐喊。」

教宗回顧2014年他與韓國宗教領袖的會晤,並感謝韓國主教團主席暨光州總主教金喜中(Kim Hee-Joong)在當前朝鮮半島局勢因朝鮮發射導彈而異常緊張之際主張和平,尋求透過對話而非武力解決問題。

教宗就宗教交談的使命發表講話。

他說:「這條路雖然有時不易前行,但天主教會從不知倦地向前邁進,特別在梵二以後。對教宗而言,這是一項愉悅天主、擁抱和平的任務。」

因此,教宗籲請宗教領袖們促進修和的進程。

教宗說:「我們蒙召做和平的倡導者,實現一種非暴力的風格,和平的風格,言談有別於恐懼的敘述,舉止反對仇恨的辯術。」

教宗繼續說:「為使我們的對話富有成果,我們必須保持開放和尊重。實際上,相互尊重既是跨宗教對話的前提,也是其目的。我們要尊重生命權、人身安全和基本自由,例如:良心、宗教、思想和言論的自由。它們是建設和平的基礎,我們每個人都蒙召為此祈禱並付諸行動。」

教宗指出:「世界正注視我們,要求我們關於某些重大議題作出共同的回應,例如:守護人的神聖尊嚴,消除貧窮,拒絕暴力,特別是玷污天主聖名並褻瀆人類宗教的暴力,反對腐敗,以及化解家庭、經濟、生態和希望的危機。因此,我們必須挽起袖子起來行動,但不必大聲張揚,因為這是一條需要堅持不懈的漫長道路,需要播種對未來的希望,藉以幫助人類更具有人性。」

最後,教宗表示:「我不停地祈求天主將和平與兄弟和解之恩賜予心愛的朝韓半島人民。」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聖座國務卿:教宗為了新的修和之路訪問哥倫比亞

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6日至11日牧靈訪問哥倫比亞,進行他的第20次國際訪問,格言是「讓我們邁出第一步」。哥倫比亞政府與革命軍(Farc)在50年的浴血衝突後,去年於古巴哈瓦那簽署了一份和平協議;9個月後,聖座便宣布教宗此行,旨在肯定這個新的全國修和之路。

教宗在哥倫比亞各地的活動均有不同的主題:在波哥大(Bogotá)是「和平的匠人與生命的推動者」;在比亞維森西奧(Villavicencio)強調修和;在麥德林(Medellín)著重於「基督徒聖召和使徒工作」;在卡塔赫納(Cartagena)的重點是「人的尊嚴與人權」。

2017年9月1日,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向梵蒂岡電台講述了教宗此行的重大意義。他說:「教宗對哥倫比亞的訪問主要具備牧靈特色,如同教宗在其它國家的所有訪問那樣。因此,教宗此行的目的和用意在於堅固及鼓勵弟兄們的信德,給他們的愛德注入活力,激勵他們活出基督徒的望德。」

「再者,教宗此行自然處於哥倫比亞國家生活中一個極其特殊的時刻,因為該國在50年的暴力衝突後,展開了和平進程。這點使得教宗此行格外重要,教宗身為普世教會的牧者和精神領袖,願意支持並鼓勵這個進程,好使哥倫比亞人民能在許多哀傷、毀滅、苦難後認出一個新的和平與和諧現實。」

帕羅林樞機指出,光是簽署和平協議仍有所不足,還要予以落實:「這是一段必須每天實踐的旅程,必須讓所有人完全參與其中,尤其是人們的心靈和思想。我相信,教會此刻的重大使命是促進修和;倘若沒有哥倫比亞人民內部修和的舉措,和平就不是一個存在、活潑又有效的現實。這修和的主要條件當然是給予和接受寬恕的能力」。

談到哥倫比亞教會今日的生活,帕羅林樞機讚許她是一個「活躍又慷慨的教會」。該國教會「經歷了衝突和暴力的環境,並受到部分衝擊,但她沒有膽怯、驚恐或害怕,反倒持續陪伴信友們。正是因為教會的臨在,信友們感受到鼓舞和支持,並保持希望」。哥倫比亞教會「認真努力捍衛並促進人的尊嚴和人權」,其主要管道是諸多愛德善工和團結舉措。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訪問哥倫比亞:在卡塔赫納關注人的尊嚴

2017年9月1日,聖座新聞室在記者會上指出,教宗於9月6日下午抵達該國首都波哥大後,9月7日將展開正式訪問活動,拜會國家當局;9月8日主持全國修和祈禱大會,藉以支持哥倫比亞內戰50餘年後展開的修和進程。教宗接續兩天在麥德林(Medellín)和卡塔赫納(Cartagena)的注重點則分別是基督徒的使徒工作,以及人的尊嚴。

教宗將於9月9日週六前往麥德林,哥倫比亞的人口第二大城,並在當地的機場主持彌撒;若望保祿二世教宗也曾於1986年7月在那裡主持彌撒。教宗方濟各還將前往聖若瑟之家(Hogar San José)探望該機構收容的孤兒和貧困兒童,並在馬卡雷納(La Macarena)體育館接見司鐸、修女、度奉獻生活的男女、修生及其家屬。

9月10日主日,教宗將前往哥倫比亞北部卡塔赫納。該國政府和革命軍(Farc)2016年9月正是在這座加勒比海大城簽署了和平協議,為50餘年的內戰劃下句點。此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也曾於1986年7月到訪卡塔赫納,緬懷在那裡奉獻近40年的聖伯多祿‧克拉韋(Pedro Claver),表揚他說:「這位使徒一生都在捍衛那些遭受卑劣剝削、被當作奴隸買賣的受害者。」

教宗方濟各將在卡塔赫納為「塔里塔古木」(Talitha Qum)機構的露宿街頭者之家舉行奠基祝福禮,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教宗將專程前往聖伯多祿‧克拉韋朝聖地,向這位西班牙耶穌會士致敬,主持彌撒,然後從這座城市告別哥倫比亞,返回羅馬錢皮諾機場。

在整個哥倫比亞牧靈訪問中,教宗將以西班牙語發表12篇講話。教宗相當熟悉這個美洲國家,因為他從1970年代起便先後以司鐸和主教的身分多次前往該國,參加拉丁美洲主教團委員會(Celam)的會議。

聖座新聞室主任伯克(Greg Burke)表明,教宗此行既沒有規劃與哥倫比亞革命軍、民族解放軍(Eln)或反對派成員的會晤,也沒有安排與委內瑞拉主教的會談;儘管教宗這幾個月總是牽掛著委內瑞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聖座新聞室介紹教宗的哥倫比亞牧靈訪問

2017年9月1日,聖座新聞室召開記者會介紹教宗方濟各的第20次國際牧靈訪問。教宗將於9月6日至10日訪問哥倫比亞,並於11日返回羅馬。聖座新聞室主任伯克(Greg Burke)首先聲明,教宗此行是為宣講福音,沒有政治目的:「福音召叫人們走向和平、寬恕與修和。教宗帶去的福音訊息在此刻特別重要。」

繼保祿六世教宗於1968年,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1986年訪問哥倫比亞後,教宗方濟各將是第三位擁抱這個拉丁美洲國家的教宗。他此行的格言「讓我們邁出第一步」,標誌出該國在50餘年內戰後正在進行的和平進程。

教宗將到訪波哥大(Bogotá)、比亞維森西奧(Villavicencio)、麥德林(Medellín)和卡塔赫納(Cartagena)這四座城市。當地教會各自選擇了一個主題,分別是:

「和平的匠人與生命的推動者」;

「與天主和好、與哥倫比亞人和好、與大自然和好」;

「基督徒生活就是使徒工作」;

「人的尊嚴與人權」。

教宗將於9月6日(週三)下午抵達哥倫比亞波哥大機場,接受歡迎禮,然後乘教宗專車前往聖座駐哥倫比亞大使館,接受70萬人的夾道歡迎。

9月7日(週四),教宗將展開正式行程,拜會政府當局和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總統,前往主教座堂瞻仰該國主保奇金基拉(Chiquinquirá)聖母畫像,降福信友,接見該國主教和拉丁美洲主教團(Celam)領導委員會。他將於下午在西蒙‧玻利瓦爾(Simon Bolivar)公園主持彌撒,傍晚在聖座大使館前問候聚集在那裡的兒童、年長者和殘疾人。

9月8日(週五),教宗將前往波哥大南部的比亞維森西奧。他將於上午主持彌撒,冊封兩位哥倫比亞殉道真福,阿勞卡主教哈拉米略(Jesús Emilio Jaramillo Monsalve)和拉米雷斯(Pedro Maria Ramírez Ramos)神父;慰問今年4月莫科阿(Mocoa)嚴重泥石流的10位倖存者;下午參加全國修和祈禱大會。

關於這個修和大會的形式,聖座新聞室主任解釋道:「這是一個修和祈禱大會,而不只是場邀請眾人齊聚一堂的聚會而已。教宗希望這個祈禱大會是在禮儀的背景下舉行,恭讀天主聖言,既有人們的見證,也有教宗的講道。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強調祈禱和禮儀。」

參加這個祈禱大會的將有哥倫比亞內戰的受害者和前游擊隊員。

伯克指出:「這些前游擊隊員早已非常融入社會,他們是很久以前就已放下武器的戰士,而非昨天或一個月前才如此。其他的前游擊隊員依然駐留在安全的保護區。他們兩者截然不同。」

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秘書長暨比亞維森西奧榮休總主教魯伊斯(José Octavio Ruiz Arenas)介紹該國內戰的受害者說:「教會正在大力促進修和,堅信我們需要特別捍衛受害者,因為他們經常在這種情況下被人遺忘。這是政府與革命軍(Farc)的和平條約中最為人詬病的一點。我們都知道不少家庭飽受煎熬;舉例而言:丈夫或兒女遭到綁架後,家人接獲支付巨額贖金的要求,可是他們付錢後,送回來的卻是當事人被撕票的屍體。很多人被迫離鄉背井,放棄家產。因此,教會堅持伸張正義的方法雖多,但真相和補償是必要的,因為這樣做才能帶來寬恕。」

在全國修和祈禱大會結束後,教宗將前往亞馬孫雨林的門戶,象徵性地栽種一棵樹苗,作為與受造界修和的標記。當晚,教宗將返回位於波哥大的聖座大使館,在那裡等候教宗的將是內戰受害者、士兵、警察和前游擊隊員。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三鐘經:不要害怕十字架,只有愛才能給予生命意義和幸福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恭讀聖瑪竇福音 16:21-27

那時候,耶穌開始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手中,受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伯多祿便拉耶穌到一邊,諫責耶穌說:「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耶穌轉身對伯多祿說:「撒旦,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人縱然賺得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或者,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將來,人子要在他父的光榮中,同他的天使降來,那時,他要按照每人的行為,予以賞報。」

2017年9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勉勵信眾不要害怕十字架。這是一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十字架,而不是沒有耶穌的十字架。耶穌為了愛天主和弟兄姐妹而受苦,所以結出復活的果實。

教宗說:「若我們消耗自己的才華、精力和時間只為了救贖、保護和實現自我,事實上帶來的就是迷失自己,一個悲傷和毫無作為的生命。相反的,如果我們為上主而活,以愛作為我們生活的基礎,如同耶穌那樣,我們就能體嚐真正的喜樂。我們的生活將不是不結果實的,而是多產的。」

教宗表示:「天主在基督內創造的人性中所銘刻的金科玉律就是:『只有愛才能給予生命意義和幸福。』主日福音取自《瑪竇福音》,聖史瑪竇敘述伯多祿一聽到耶穌說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許多苦,並將被殺害,但第三天要復活,就諫責耶穌不可讓這事臨到祂身上。」

耶穌斥責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瑪16:21-27)。

教宗解釋道:「伯多祿宗徒從耶穌要在其上建立祂的團體的堅固磐石,變成了絆腳石,阻礙默西亞路途的絆腳石。耶穌知道伯多祿和其他門徒還有好長的路要走,才能成為自己的宗徒。」

耶穌為跟隨祂的人指出了應走的道路,就是那條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的道路。

教宗說:「即使今天也時常會有誘惑,誘惑人跟隨不背十字架的耶穌,並且還想指導天主正確的道路。然而,耶穌提醒我們,祂的道路是愛的道路;若沒有自我犧牲,就沒有真愛。我們蒙召不陷入現世的觀點,卻更清楚地意識到,我們基督徒必須努力逆流而上、向上攀登。」

「耶穌道出了一種永遠有效的偉大智慧,挑戰那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和行為舉止: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我們在舉行彌撒聖祭時重新活出十字架的奧跡,完成救主犧牲祭獻的紀念。天主子藉此完全喪失自己,以便從天父那裡再次獲得自己,並且重新找到我們每個迷失的人。」

最後,教宗總結道:「我們每次參與彌撒,被釘在十字架和復活的基督的愛就成了我們的食物和飲料,好使我們能在每天的道路上、在具體服務弟兄姐妹中跟隨祂。」

此外,教宗也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向近日南亞洪水和美國哈維颶風災民表達關懷說道:「我向仍在遭受洪水後果之苦的南亞人民再次表示我的精神關懷,同時也向受到颶風和暴雨襲擊的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居民表達我的同悲共苦之情;這一切造成許多人罹難,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以及龐大的物質損失。我懇求憂者之慰至聖聖母瑪利亞為我們這些受到嚴峻考驗的弟兄姐妹求得上主的安慰之恩。」

南亞的洪水重創尼泊爾、孟加拉和印度。據聯合國統計,近1600萬名兒童及其家庭急需救援物資,因為洪水導致許多人傷亡。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旬以來,南亞已有至少1288人死亡,4500多萬人的生活受到影響。

哈維颶風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造成50人死亡,上千棟民房淹水。特朗普總統要求國會通過78億美元的賑災款,作為重建災區的初步資金。美國於9月3日舉行全國為哈維颶風罹難者祈禱日。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和巴爾多祿茂宗主教發表聯合公告

今年9月1日是第三屆照料受造界世界祈禱日。教宗方濟各與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Bartolomeo I)當天發表一份聯合公告表明:「人的尊嚴與繁榮取決於人是否照料整個受造界」。教宗和宗主教特別呼籲權貴者一同負起責任,應對當前的生態危機。

公告寫道:「在起初天主指定人作為自然環境的守護者,把大地當作禮物和遺產交托人管理。我們因此都對大地負有責任,直到『終結』的时候,那時天上和地上的一切都將歸於基督。人的尊嚴與繁榮取決於人是否照料整個受造界。」

教宗方濟各和巴爾多祿茂宗主教憂心地表示:「今日世界呈現一種非常不同的情況:破壞世界微妙與平衡的生態系統的趨勢、操縱和控制地球有限資源的永不满足的欲望、從市場獲得無限利潤的貪婪,模糊了我們做天主合作者的聖召。我們不再關心對大自然的維護,甚至對它專橫跋扈,認為它不再是共有的恩典,而是私人財產。」

教宗和宗主教繼續寫道:「人的環境與自然的環境一同不斷惡化,最脆弱的人為此付出更高昂的代價。氣候變化首先影響全球各個角落生活貧苦的人。守護受造界的急迫呼籲和挑戰是一項針對全人類的邀請,要求人類努力實現可持續和整體的發展。」

因此,這兩位宗教領袖同聲邀請:「所有善心人士在今天9月1日為環境祈禱,為受造界這一美妙恩典而感謝天主,並為了後代子孫的益處而努力守護和保存受造界。除了祈禱之外,我們還應當改變我們與世界相處的方式,擁抱簡樸而友愛的生活風尚。」

文告最後也向在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領域佔顯貴地位的人發出緊急呼籲,要求他們負起責任,聆聽大地的呐喊和邊緣群體的需要,尤其要支持全球的共識,使受造界的創傷得到治癒。面對生態危機和氣候變化的挑戰,我們確實應當作出異口同聲的集體回應,把互助團結和服務作為首要之務。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