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心扉說「亮」話:注視十字架上的耶穌

瑪竇福音 25:31-46

耶穌向他的門徒說:「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神一同降來時,那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在左邊。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那時,義人回答他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饑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你患病,或在監裡而來探望過你?君王便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然後他又對那些在左邊的說:可咒罵的,離開我,到那給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裡去吧!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的;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沒有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沒有給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監裡,你們沒有來探望我。那時,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幾時見了你饑餓,或口渴,或作客,或赤身露體,或有病,或坐監,而我們沒有給你效勞?那時,君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沒有給這些最小中的一個做的,便是沒有給我做。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永生。」

注視十字架上的耶穌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當年我的老師在羅馬讀書時,有一次在伯多祿廣場偶遇拉辛格樞機(後來的教宗本篤十六世)。 拉辛格樞機自己提著工作包,很難想像一位如此重要的人物,連提包都是自己。 然後,我的老師上前和這位樞機打招呼交談片刻。我老師是個神父,他後來分享和拉辛格樞機聊天的感覺是,樞機是如此的謙卑以至於使他感到身份互換了,我老師像個樞機,而樞機自己卻像一個普通神父。聊天的時候,樞機是整個人臨在,身、心、靈的臨在注意別人的講話。前幾個禮拜,我將這個故事分享給了我們的修士。其中一個修士講了一句話,我覺得很對。他說,拉辛格樞機之所以是如此的整個人身、心、靈的臨在注意別人的講話,是因為他在每一個人身上都看到了臨在的耶穌基督。

如果我們的生命和耶穌的生命有一個深刻的關係的話,我們也會很容易在每個人身上認出基督。我們總說和耶穌有一個深刻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意思?很難講明白。有一張前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掛畫,在小聖堂外面。聖若望保祿二世手扶著十字苦像,閉著眼,和十字架上的耶穌一起經驗著各種痛苦的。這就是和耶穌深刻的關係。除非我們有這種經驗,我們不能說我們認識耶穌。除非我們和耶穌有這種深刻的關係,我們才能在別人身上認出耶穌基督,尤其在受苦的人身上,因為耶穌基督確實和每一個人一起受苦。

耶穌說:「凡你們給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給我做了。 我餓了,我渴了,我作客,我赤身露體,我患病,我在監裡,你是否認出耶穌了呢?」

主內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善用這個四旬期,常常將目光注視十字架上的耶穌,尤其帶著我們的痛苦去默想耶穌的苦難。讓我們與耶穌建立一個深刻的關係,為的是我們也能在別人的身上認出他,並且去服事他。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現擔任多倫多天主教聖曹桂英堂助理司鐸。

張心銳神父主日福音分享-四旬期第三主日

主日福音分享
四旬期第三主日

十字架
撰文:張心銳神父
影片提供:慈幼會中華會省社會傳播辦公室

一天,小明做了一個夢,夢中他到了一個地方,在那裡橫著許多十字架–各種形狀不同, 大小不同的 十字架。有一個小十字架形狀最美麗,上面鑲嵌著寶石和黃金。他一看見就說,『這一個,背著一定舒適。』所以他就把它拿起來,不料他身體虛弱,竟在這個十字架下面震顫了。寶石和黃金果然美麗,可是它們太重了,他背不動。後來,他又看見一可愛的十字架,彫刻的木架上,盤著美麗的玫瑰花。他想:這一定容易背了。她就將它舉起來,不料玫瑰花下面,有許多尖銳的刺,刺痛了他的皮肉。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一個一個試著,發見每一個十字架,都不容易背。最後,他看見一個樸素的十字架,上面沒有寶石,也沒有彫刻,只寫著幾句親愛的話。他拿起來,覺得這是許多中間最容易背的一個。她向它仔細一看,在陽光下,她認得這原來是他自己的舊十字架。這個舊十字架竟是許多十字架中間最好最輕的一個。

很多時候,我們對信仰都有很主觀的看法,品評不同的十字架。不過,十字架的信仰都有客觀的原則。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今日的福音,耶穌就是展現自己是一個有原則,重視真理的人。有時候,這些原則被視為不識時勢,不識轉彎,政治立場不正確。祂會憤怒,甚至會取條鞭趕走商人。所以,天主不只是講寬恕,而是也保護弱小的、為真理受迫害,甚至會嚴厲地譴責有權威的人。

第一點,我們的信仰是進入末世,所以不難發現耶穌的價值是與世界不同,有時甚至相反。耶穌這樣做,引起經師的反應,決定要將祂置於死地,不過祂說:「你們拆毀這聖殿,在三天內我重建它。」當然耶穌所指的聖殿不是指建築物,而是指祂的身體。在十字架三日之後,祂會復活。現在社會的氣紛,我們都覺得很大壓力,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在死而復活的主之內,我們可以找到力量。就算我們覺得前路無望,只要我們善盡基督徒的本份,行善避惡,堅持真理,仍然會見到復活節的光。

第二點,我們想在耶穌身上找到甚麼?聖保祿很坦白地對我們說:「是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為了天主的光榮不惜犧性自己的性命。我相信現在很多人都在受苦,這正是耶穌所面對的現實,不過祂在聖三的共融中,知道父與祂一起走這苦路,聖神會透過教會延續祂的使命。所以,我們不要灰心,我們好像耶穌一樣,與聖三的共融內,走這條苦路。好像聖雷鳴道、龔品梅樞機、聖高比神父,願意為信仰見證犠牲,仿效他們為信仰奉獻。

最後,讓我們多認識中國教會的殉道者,在四旬期學習他們的榜樣,對堅固我們的信仰有很大的幫助。在苦路中,與主共死共活。

張心銳神父(慈幼會), 在1983年4月24日生於澳門,自小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就讀九龍鄧鏡波學校,在中學三年級時,與友人劉偉傑(現已是澳門教區神父),一起萌生當神父的念頭,最後一起在1997年加入慈幼會在香港的維豪備修院,回應聖召。他深受慈幼會士的影響,決心踏上成為聖若望鮑思高的神子,獻身服務於教會,特別是服務青年。張心銳神父於2014年6月21日,青年主保聖類斯公撒格的紀念日,領受執事聖職,並於2015年6月20日在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晉鐸,由當時的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襄禮。

教宗叮囑青年:你們切莫得過且過,選擇天主使你們幸福

圖片:facebook.com/worldyouthday

教宗方濟各於2020年11月22日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感恩祭,並主持了世青節十字架的交接儀式。他依照當天的福音强調,耶穌將祂的愛在十字架上賜予我們之前,向我們表達了祂最後的心願,告訴我們,凡我們對祂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祂做的。這些最小的兄弟就是飢餓和口渴的人、作客的人、赤身露體的人、患病的人和坐監的人(參閲:瑪廿五37-40)。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首先提出兩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我是否幫助無法回報我的人?我是否成為一個窮人的朋友?」然後他給出耶穌的答案:「耶穌對你說,我在那裡,我在你想不到、甚至你不願看到的地方等著你,窮人就在那裡。」

教宗提到聖瑪爾定的形像:「他年輕當兵時還未領洗,有一天看到一個窮人向人們請求幫助,但沒有得到,因為所有人都從他身邊走過去。聖瑪爾定看到其他人沒有心生憐憫,便明白那個窮人是留給自己的。他身上什麽都沒帶,只有一件披風,於是就割成兩半,將一半給了那窮人。後來他做了個夢,夢見耶穌身上穿著他送給窮人的那一半披風。」教宗解釋說:「他作這個夢,因為他活出了這個夢境,儘管他自己並不知道,就如今天福音中的義人們那樣。」

教宗勉勵今日的青年也要有夢境。他說:「我們受造不是為夢想度假或度週末,而是去實現天主在這個世界的計劃。祂讓我們能為擁抱生命的美好而夢想。慈悲善工是生命最美好的舉動,如果你夢想真正的光榮,並非曇花一現的塵世光榮,而是天主的光榮,這就是當走到道路。因為慈悲善工比任何其它事務都更能光榮天主。」

接著,教宗問道:「從何處做起才能實現偉大的夢想呢?」

然後他給出答案:「從重大的選擇做起。福音説得很清楚:在最後審判的時刻,上主是根據我們的選擇而作出判決。祂把綿羊和山羊分開,然而是善是惡則取決於我們。祂只是取出我們選擇的最終結果,將它呈現出來並予以尊重。因此,生命是作出强烈、果斷及永恆選擇的時期。平庸的選擇帶來平庸的一生,高尚的選擇使生命變得高尚。」

「事實上,我們成為我們所選擇的人,無論是善或是惡。如果我們選擇偷竊,我們就成了盜賊;如果我們選擇只顧自己,我們就成了自私的人;如果我們選擇仇恨,我們就成為憤怒的人;如果我們選擇在手機前消磨時間,我們就成了上癮的人。但是,如果我們選擇天主,我們蒙受的愛就會日益增加;如果我們選擇愛,我們就成為幸福的人。」

教宗繼續表示:「選擇的美妙在於愛。生命之主希望我們滿溢生命,賦予我們生命的秘訣:『唯有奉獻生命,才能擁有生命』。然而,有些阻礙使我們的選擇變得艱難,它們常是畏懼、沒有安全感,以及找不出答案的為什麽。」教宗對此明確指出:「愛要求我們走得遠, 不要懸在生命的為什麽上,只等從天上掉下答案。因此,愛推動我們從『為什麽』過渡到『為了誰』,從我活著為什麽,到我為誰而活著,從為什麽我遇到這樣的情況,到我能為誰行善。」

此外,教宗也提到許多其它的阻礙:「例如消費的狂熱和一味追求娛樂,以及固執於要求自己的權利,卻忘記提供幫助的責任。概括而論,對愛的極大幻想似乎是將愛當作一時衝動的事,而愛首先則是恩典、選擇和犧牲。」

教宗囑咐青年們在選擇時切莫讓自己受到認可的馴服,切莫被消費的機制所麻醉。

最後,教宗給青年們提出一項建議,使他們能訓練自己選擇善。他說:「我們内心常出現兩個不同的詢問。一個是:『我願意做什麽?』但聖神建議我們的則是另一個詢問:『什麽事對你有益處?』我願意做什麽或什麽事對我有益處?這是我們每天要作出的選擇。從這内心的探尋能作出平庸的選擇或生命的選擇。我們要仰望耶穌,祈求祂讓我們有勇氣作出對我們有益處的選擇,好能在愛的道路上跟隨祂,找到喜樂。」

教宗方濟各主持彌撒之後,親切問候了在場和透過媒體參加禮儀的信友們。他特別問候了在場的巴拿馬和葡萄牙代表團的青年們,這些青年在彌撒結束後立即舉行了十字架和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的交接儀式,這兩件是世青節的象徵物。教宗說:「在2023年走向里斯本的朝聖旅程上,這是邁出的重要一步。」

此外,教宗宣布,從明年起教區級世青節將改在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舉行。教宗說:「在我們準備下屆跨洲際的世青節之際,我也願意提到在地方教會舉行的慶祝。世青節的建立已有35年,在聽取了各項建議和主管青年牧靈工作的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的意見後,我決定從明年起將世青節教區級的慶祝改在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不再於聖枝主日舉行。」

教宗解釋這項決定說:「世青節慶祝的中心依然是人類救主耶穌基督的奧跡,正如世青節的創始人和主保聖若望保祿二世始終强調的那樣。」

教宗又説:「親愛的青年們,你們要以自己的生命高呼基督萬歲,基督為王!如果你們沉默不語,石頭就要呼喊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鹽與光直播】世青節十字架於11月22日傳遞給葡萄牙青年

圖片:https://panama2019.pa

鹽與光電視及網上直播(英語)
教宗主持世青節十字架交接儀式
日期:2020年11月22日(主日)
加拿大時間:中午12時 (東岸) / 早上8時 (西岸)
中港台時間:凌晨1時 (11月23日)
按此收看網上直播
按此收看Facebook直播

下屆普世青年節將於2023年在葡萄牙舉行。原應在聖枝主日進行的世青節象徵物:十字架和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的交接儀式因新冠疫情的緣故推遲至11月22日舉行。聖座新聞室的公告稱,交接儀式將在教宗方濟各於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基督普世君王節彌撒結束時進行。屆時,上屆世青節主辦國巴拿馬的青年要將這兩件象徵物交給下屆主辦國葡萄牙的青年。

教宗於今年4月5日聖枝主日在梵蒂岡主持誦念三鐘經活動時這樣宣布道:「今年青年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慶祝教區層級的世青節,原定於今天巴拿馬青年將世青節十字架交給里斯本青年,這含有深意的舉動推遲至11月22日基督普世君王節舉行。」同時,教宗也敦促青年:「在這艱難時期,培養和見證我們眾人所需要的希望、慷慨和團結互助。」

因此,在11月22日的彌撒聖祭結束時,葡萄牙青年將從巴拿馬青年代表團手中接過十字架和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多年來,世青節象徵物一直陪伴著國際層級的世青節的籌備工作。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出席交接儀式的雙方青年代表團的人數受到限制。

宗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在世青節象徵物交接的機會上發表了一份公告。公告稱,傳統上,交接儀式是於教宗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枝主日彌撒結束時進行,而今年,因新冠疫情和應對疫情的限制性措施的緣故,這儀式未能在當天舉行。世青節象徵物交接儀式的傳統始於1984年,在救贖禧年結束時,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把禧年十字架,即今天眾所周知的世青節十字架委託於青年。從那時起,這十字架成了每一屆國際層級的世青節的核心。聖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的公告還指出,2003年,教宗也把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交託於青年,陪伴世青節十字架一起在世界各地巡遊。

儘管世青節象徵物交接儀式推遲舉行,里斯本為2023年世界青年節的準備工作已經啟動。下屆世青節的主題為“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參閱:路一39)。世青節籌辦單位在世青節創始人聖若望保祿二世當選日10月16日當天介紹了下屆世青節的徽標。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梵蒂岡主受難日禮儀:隱形的「毒蛇」咬傷世人,我們要瞻仰被高舉的天主子

CNS photo/Vatican Media

「基督的十字架改變了人類痛苦與磨難的意義。天主子親自承擔了苦難,使之徹底得到救贖。」藉由這救贖的真光,我們得以在當前悲慘的疫情中看到兩個正面效果:一是打破人類無所不能的錯覺,二是增進團結互助的情操。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神父4月10日聖週五在主受難日禮儀中如此闡述了基督聖死與復活的現實意義。當天傍晚6點,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的宗座祭台主持了這項禮儀,並由教宗府講道神師負責禮儀講道。

在這禮儀中,眾人特別為當前疫情時期心神憂慮的人祈禱。教宗祈求說:「全能永生的天主、受苦者的避難所,求祢垂憐祢兒女在這疫情中遭受的磨難,減輕患者的病痛,給照顧他們的人施以力量,接納亡者獲享安息,並在這段混亂不安的時期,助祐人人尋獲祢的慈悲。」

坎塔拉梅薩神父的講道也與當下的疫情緊密相連。他首先指出,耶穌的聖死帶來種種正面效果:「使信祂的人成義,與天主和好,並對永生充滿望德」(參閱:羅五1-5)。「基督的十字架改變了人類痛苦與磨難的意義。天主子親自承擔了苦難,使之徹底得到救贖。因著基督的十字聖架,苦難成了人類的某種『普世救恩的聖事』」。

教宗府講道神師接著引領眾人超越新冠疫情造成的悲慘處境,進而省思其正面效果。他表示,「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使我們猛然警覺到人類一直面臨的莫大危險」,即:人類無所不能的錯覺。「只要一個渺小至極的病毒,就能提醒我們人終將一死,而且軍事威力和科技不足以拯救我們」。誠如《聖詠》所言:「人在富貴中,不深思遠慮,將與牲畜無異,都要死去。」(四十九21)

面對當前苦難,世人或許會問:「天主在哪裡?祢為什麼放任我們受苦?」然而,天主說過:「我對你們所懷的計劃,是和平而不是災禍的計劃。」(耶廿九11)坎塔拉梅薩神父表示,「上主曾在拉匝祿死亡的那天落淚,今日祂也為人類遭受的災難痛哭。天主有如每個為人父母者那樣痛苦煎熬。我們有朝一日發現這點時,必將為我們曾在生活中對上主的種種指控感到羞愧。天主與我們同悲共苦,為使我們跨越這苦難」。

眼前的醫療衛生危機帶來的另一個正面效果是「團結互助的情操」。教宗府講道神師強調,「在我們的記憶中,各國人民從未感到如此團結、這般平等」,並且擱置爭議。「病毒不認識國界。轉眼之間,它打破所有的藩籬和區別,包括種族、宗教、富貴和權勢之分。疫情過後,我們不該走回頭路」,錯失這個良機。「我們不能讓椎心之痛、許多人的死亡,以及醫護人員的英勇奮鬥徒勞無功」。

此刻是個實現依撒意亞先知預言的時機:把刀劍鑄成鋤頭、槍矛製成鐮刀;民族和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也不再學習戰鬥。(參閱:二4)坎塔拉梅薩神父呼籲停止軍備競賽,邀請青年為此竭力發出呼聲。他祈願耗費在軍事上的龐大資源,能用於解決燃眉之急,諸如醫療、衛生、糧食、根除貧窮和守護受造界等問題。

此外,天主聖言教導我們,我們的首要之務是呼求天主的救援(參閱:詠四十四24-27;谷四38)。天主必將俯聽我們的祈禱,施以恩寵,因為耶穌親口說:「你們求,必要給你們。」(瑪七7)再者,以色列子民被毒蛇咬傷後,梅瑟替子民向天主求情,天主遂吩咐梅瑟製作一條銅蛇,讓瞻仰銅蛇的人得以生存(參閱:戶廿一4-9)。在聖週五的這一天,人子也「照樣被舉起來,使凡信的人,在祂內得永生」(參閱:若三14-15)。而此時此刻,「我們也被隱形的毒『蛇』咬傷」,坎塔拉梅薩神父鼓勵我們仰望「那為我們被高舉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並為自己和全人類朝拜祂」。「凡是懷著信德瞻仰祂的人,必不會丟失生命;如果死亡,也將是為了進入永生。」

耶穌從死者中復活,我們也將會如此。教宗府講道神師最後表示,「我們將走出目前宛如墳墓的家,但不是為了像拉匝祿那樣恢復原本的生活,而是為了跟耶穌一樣獲得新生命。那將是個更加友愛、更富有人情味、更符合基督信仰的生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會透視:中國河南商丘教區天主教南堂十字架被強拆

最新內容:
-教宗方濟各當選5週年
-教宗本篤十六世指出與教宗方濟各牧職的內在連續性
-教宗公開接見講解天主經
-中國河南商丘教區天主教南堂十字架被強拆
-河北黎明之家善度四旬期
-中國地方教會積極回應教宗舉行奉獻24小時給天主活動
-台灣高雄教區「墾丁天主教中心」落成

教會透視:新疆伊寧市天主堂十字架被強拆

最新內容:
-教宗與樞機諮議會舉行第23次會議
-教宗探訪羅馬聖哲拉旭一世堂
-耶路撒冷聖墓大殿於2月28日再次開放
-加拿大安省天主教會舉行「呼喚良心」主日簽名運動
-新疆伊寧市天主堂十字架被強拆
-山西太原教區2018年「青年年」隆重開幕
-2018北美華人使徒大會將於5月舉行
-澳門教區「生命禮讚」話劇

教宗三鐘經:不要害怕十字架,只有愛才能給予生命意義和幸福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恭讀聖瑪竇福音 16:21-27

那時候,耶穌開始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手中,受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伯多祿便拉耶穌到一邊,諫責耶穌說:「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耶穌轉身對伯多祿說:「撒旦,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人縱然賺得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或者,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將來,人子要在他父的光榮中,同他的天使降來,那時,他要按照每人的行為,予以賞報。」

2017年9月3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勉勵信眾不要害怕十字架。這是一個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十字架,而不是沒有耶穌的十字架。耶穌為了愛天主和弟兄姐妹而受苦,所以結出復活的果實。

教宗說:「若我們消耗自己的才華、精力和時間只為了救贖、保護和實現自我,事實上帶來的就是迷失自己,一個悲傷和毫無作為的生命。相反的,如果我們為上主而活,以愛作為我們生活的基礎,如同耶穌那樣,我們就能體嚐真正的喜樂。我們的生活將不是不結果實的,而是多產的。」

教宗表示:「天主在基督內創造的人性中所銘刻的金科玉律就是:『只有愛才能給予生命意義和幸福。』主日福音取自《瑪竇福音》,聖史瑪竇敘述伯多祿一聽到耶穌說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許多苦,並將被殺害,但第三天要復活,就諫責耶穌不可讓這事臨到祂身上。」

耶穌斥責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瑪16:21-27)。

教宗解釋道:「伯多祿宗徒從耶穌要在其上建立祂的團體的堅固磐石,變成了絆腳石,阻礙默西亞路途的絆腳石。耶穌知道伯多祿和其他門徒還有好長的路要走,才能成為自己的宗徒。」

耶穌為跟隨祂的人指出了應走的道路,就是那條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祂的道路。

教宗說:「即使今天也時常會有誘惑,誘惑人跟隨不背十字架的耶穌,並且還想指導天主正確的道路。然而,耶穌提醒我們,祂的道路是愛的道路;若沒有自我犧牲,就沒有真愛。我們蒙召不陷入現世的觀點,卻更清楚地意識到,我們基督徒必須努力逆流而上、向上攀登。」

「耶穌道出了一種永遠有效的偉大智慧,挑戰那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和行為舉止: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我們在舉行彌撒聖祭時重新活出十字架的奧跡,完成救主犧牲祭獻的紀念。天主子藉此完全喪失自己,以便從天父那裡再次獲得自己,並且重新找到我們每個迷失的人。」

最後,教宗總結道:「我們每次參與彌撒,被釘在十字架和復活的基督的愛就成了我們的食物和飲料,好使我們能在每天的道路上、在具體服務弟兄姐妹中跟隨祂。」

此外,教宗也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向近日南亞洪水和美國哈維颶風災民表達關懷說道:「我向仍在遭受洪水後果之苦的南亞人民再次表示我的精神關懷,同時也向受到颶風和暴雨襲擊的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居民表達我的同悲共苦之情;這一切造成許多人罹難,成千上萬人流離失所,以及龐大的物質損失。我懇求憂者之慰至聖聖母瑪利亞為我們這些受到嚴峻考驗的弟兄姐妹求得上主的安慰之恩。」

南亞的洪水重創尼泊爾、孟加拉和印度。據聯合國統計,近1600萬名兒童及其家庭急需救援物資,因為洪水導致許多人傷亡。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旬以來,南亞已有至少1288人死亡,4500多萬人的生活受到影響。

哈維颶風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造成50人死亡,上千棟民房淹水。特朗普總統要求國會通過78億美元的賑災款,作為重建災區的初步資金。美國於9月3日舉行全國為哈維颶風罹難者祈禱日。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會透視: 溫州再有強拆十字架事件

blog_1454703046

最新內容:

-教宗方濟各向全球華人拜年

-教廷公布中國將有慈悲傳教士

-溫州再有強拆十字架事件

2015/09/11教會透視: 中國浙江省強拆教堂十字架新舉動

blog_1442037982

最新內容:
– 多倫多總教區為難民展開「希望計劃」
– 聖女葛萊蒂的聖髑將在美國巡遊
– 中國浙江省強拆教堂十字架新舉動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