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今時今日,天主前來與我們相遇

教宗方濟各2月10日在週三公開接見中,以日常的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在大街小巷、在辦公室裡,在運輸工具上」,每時每刻都可以「持續與天主交談:祈禱的人有如戀愛的人,無論他身在何處,心中總是想著他的愛人」。

教宗指出,人類的智慧宛如「奧秘上敞開的門面」。「這奧秘沒有不安或焦躁的面貌:對基督的認識讓我們相信,儘管我們的肉眼、理智的目光什麼也看不見,但那裡卻有著無限的恩寵。基督徒的祈禱在人的內心裡傾注了無限的希望:我們旅途所觸及的任何經驗,都能因天主聖愛而化為善」。

教宗方濟各接著引用《天主教教理》,強調在天主聖神所賜的日常事件裡,在當下的每一個時刻,我們都能與主相遇:「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今天。」(2659號)教宗強調:「今天與天主相遇,與天主相遇的今天永遠長存。」「人們經常想著未來,卻錯過今天:他們活在幻想中,不懂得把握具體現實。今天是真實的、今天是具體的,今天就要祈禱。耶穌今天來與我們相遇,在這個我們正在經歷的今天。祈禱把今天化為恩寵,或是更好地說,祈禱使我們得以轉變:它平息怒火、支撐著愛、使喜樂倍增、注入寬恕的力量。在某個時刻,活著的似乎不再是我們,而是恩寵藉由祈禱在我們內生活並且運作」。

祈禱帶給我們勇氣,在生活中陪伴我們。因此,我們要為每件事、為每個人祈禱,甚至要為我們不認識的人,以及為我們的敵人祈禱。教宗闡明,「祈禱帶來豐沛的愛。我們尤其要為不開心的人祈禱,為在孤獨中哭泣的人、為還沒有感受到愛的敦促的絕望之人祈禱。祈禱能行奇跡;而窮人靠直覺明白,因著天主的恩寵,即使是在不穩定的處境中,基督徒的祈禱也能促使耶穌的憐憫臨在其中」。

耶穌沒有判斷世人,而是來拯救世人。教宗表明,「一直判斷他人、不斷譴責他人的人,過著糟糕又不愉快的生活。耶穌來,是為了救我們。請你敞開心扉,施以寬恕,認識他人的動機,理解他們;請你也親近他人,慈悲憐憫,心懷溫柔,就像耶穌那樣」。人人都是罪人,而天主卻愛了我們每一個人。「祂這樣愛了這世界,溫柔地愛它。我們將會發現,每一天、每件事都暗藏著天主奧秘的一小部分」。

教宗再次引用了《天主教教理》,說:「在每日每刻發生的事件中祈禱,是啟示的天國之秘密的一種:這些秘密啟示給『小孩子』,給基督的僕人,給真福中的窮苦人。祈求正義及和平之天國的來臨,以影響歷史的進行,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把祈禱帶入到每日各種平凡的情況中,也同樣重要。」(2660號)

教宗最後總結道,我們都很脆弱,卻深知祈禱是「我們最大的尊嚴」、是我們的力量。天主親近我們,祈禱能帶來奇跡。

教宗公開接見:缺少禮儀就沒有基督信仰,個人祈禱還不夠

圖片:Vatican Media

缺少禮儀,就是「沒有基督」的基督信仰,只講求內在的信仰,而禮儀、聖經和聖事乃是達致與基督相遇的「具體媒介」,基督「透過聖事的標記臨在於聖神內」。為此,基督徒不能只仰賴個人、自發性的祈禱,而不重視公開禮儀。因為禮儀正是使「整個基督信仰經驗扎下根基」的舉動。教宗方濟各2月3日上午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強調了上述概念。他指出,教會內曾出現過「實踐那只講求內在的基督信仰的誘惑,而不承認公開禮儀具備靈修方面的重要性」。

教宗闡明,曾經有人「假設宗教情操的純潔美善並不取決於外在儀式,反倒把儀式看作無用的負擔或者有害」;他批評的不是「特定的禮儀形式」或「某種慶祝方法,而是禮儀本身」。因此,教宗表示,「我們能在教會內找到某種不懂得適度融入禮儀時刻的靈修形式」。這麼一來,很多信友即使參加彌撒,「也是從其它敬禮型態的泉源,為他們汲取信仰和靈修生活的養分」。

教會在這條道路上走了很長的一段路,梵二文獻《禮儀》憲章簡述了這段旅程。教宗指出,《禮儀》憲章「全面又有系統地重申神聖禮儀對基督徒生活的重要性」。基督徒在禮儀中領悟到「耶穌基督不是個概念或情愫,而是活生生的人,祂的奧跡是個歷史事件」。

教宗闡明,基督徒藉由「具體媒介」來祈禱,諸如:聖經、聖事、禮儀和團體。對基督信仰生活來說,實際觸摸得到的層面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在耶穌基督內成了救恩之路」。因此,「基督信仰的靈修若不扎根於神聖奧秘的慶典內,這靈修就不存在」,一如《天主教教理》所言:「在教會聖事禮儀中,基督和聖神的使命就是宣布、實現和通傳救恩奧跡,而這使命在祈禱者心中仍在繼續。」(2655號)教宗進一步解釋說,「禮儀本身不只是自發性的祈禱,更是使整個基督信仰經驗扎下根基的舉動,祈禱也是如此。這是個事件、事實、臨在和相遇」。

基督「透過聖事的標記臨在於聖神內」。為此,我們基督徒必須「參與神聖奧秘」。教宗說:「缺少禮儀的基督信仰,等同於沒有基督的基督信仰。即使是在最困頓處境中的儀式,例如以前或現在某些基督徒在被囚禁的地方舉行的儀式,或者在教難時期躲在家裡舉行的儀式,基督也真實地臨在其中,並為祂的信徒奉獻自己。」

禮儀必須熱心地去慶祝,「不使儀式中沛降的恩寵消失,卻抵達每個參禮的人」。《天主教教理》解釋道:「在舉行禮儀慶典的當時或以後,祈禱將禮儀內在化並同化。」(2655號)教宗稱,「很多基督徒的祈禱並非來自禮儀,但所有祈禱,只要是基督徒的祈禱,都蘊含了禮儀,也就是耶穌基督聖事性的媒介」。

「每當我們舉行聖洗聖事,或者在感恩祭中祝聖餅酒,或者在給病人的身體傅以聖油」,基督就臨在其中。基督徒的祈禱「恰恰促成耶穌聖事性的臨在」。我們之外的事物便成了我們的一部分。為此,教宗強調,彌撒不能只用「望」的,彷彿我們只是觀眾,而不親身參與。彌撒始終是個慶典,它不僅由主禮司鐸來舉行,「更是由所有參禮信友一起歡慶」。彌撒的核心是基督,「祂是禮儀的主角」。

教宗最後總結道,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因著聖神的光照和威能,仿效耶穌的舉動和言語,如此展開他們的敬禮,進而使得他們的生活「成為在精神上獻給天主的祭品」。這是一種革新方法,因此「信仰生活必須成為對天主的敬禮,但這如果少了祈禱,特別是禮儀的祈禱,便無法實現」。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聖經》是天主與人相約的場所

「《聖經》話語的寫成不是為留在紙莎草紙、羊皮紙或紙張上,而是為得到祈禱者的領會,讓這些話語在自己心中萌芽。」教宗方濟各於1月27日依舊在宗座大樓的圖書館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以祈禱為核心的要理講授中强調了上述觀點。教宗解釋說,祈禱能以《聖經》的一個段落為起點。

「許多世紀以前的那段《聖經》也是為我寫的,讓我知道天主的話語。這段話是為我們每個人寫的。所有信徒會有這樣的經驗:已經聽了許多次的一段《聖經》,有一天突然向我説話,照亮我所生活的處境。但我應在那一天,在那裡與這句聖言會合。」

教宗繼續表示:「天主每天都來,在我們的土壤中撒下種子。種子是否發芽,則取決於我們、我們的心和我們是否樂於接納。聖奧斯定曾説:『上主來時,我感到畏懼。』這畏懼是擔心沒有發覺天主的到來。祈禱有如迎接聖言的再次降生成人,我們是『聖體龕』,天主聖言希望在其内得到款待和守護,好能探訪世界。但我們不能把《聖經》當作工具,利用《聖經》來肯定自己的哲學和倫理觀點,卻應盼望是一次會晤。」

教宗說:「當聽到基督徒誦讀《聖經》的章節時好似鸚鵡,我就有點厭煩。他們重複道,『是的,上主這樣說……』。但你在那段章節中是否與上主相遇?這不只是記憶問題:是心中的記憶問題,這記憶使你敞開心門,與上主相遇。是那句話、那個段落將你帶入與上主的相遇。」

教宗繼續表示:「因此,我們誦讀《聖經》是讓《聖經》來解讀我們。在這個或那個人物、這個或那個境遇中識別出自己,乃是一份恩寵。《聖經》不是為泛泛的人類而寫,而是為我們,為我、為你、為有血有肉的男女而寫成的,這些男女有名有姓,就像我和你一樣。充滿聖神的天主聖言一旦受到敞開心門的接納,就絕不會讓事情同從前一樣。某些事情會改變,這是天主聖言的恩寵和力量。」

教宗特別談到一種祈禱的方法,就是「聖言誦禱」:「它產生於隱修院内,如今也在堂區盛行。它先是用心誦讀《聖經》的一段經文,以聽從經文”的態度去理解其本身的含義。然後進入與所誦讀的話語交談,予以默想,詢問自己這些話對我說了什麽。最後還有一個默觀的時刻,言語和思想給愛讓位,好似情人有時只需在靜默中對視便足矣。」

「透過祈禱,天主聖言居住在我們内,我們也居住在祂内。聖言激發良好的建議並鼓舞行動;賜予我們力量和寧靜,即使我們處於危機,也賜給我們平安。在不順利和困惑的日子,祂使我們心中充滿信賴和愛,免遭魔鬼的攻擊。就這樣,天主聖言藉著以祈禱來接納祂的人而道成肉身。」

教宗最後指出:「聖言在基督徒生活中是多麽重要。在一些古老的著作中流露出一種直覺,基督徒這麽認同聖言,即使世界上所有的《聖經》都被燒了,透過在諸聖的生活中留下的印記,仍然能使『印板』保存下來 。因此,基督徒的生活應是聽從和創新。《聖經》是取之不盡的寶藏,上主讓我們藉著祈禱從中汲取的越來越多。」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要祈禱,讓合一勝過衝突

2020年1月2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的圖書館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以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為主題,講解了祈禱對達致合一的重要性。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談到基督徒「分裂的惡表」,指出魔鬼在人心中散播分裂與不和。魔鬼最强大的武器是致使家庭、朋友和基督徒團體分裂的流言蜚語。

「天主的方式則是另一種:祂接納我們,這麽愛我們,但祂愛的就是我們這個樣子,祂接納的就是我們這個樣子;祂接納我們的差異、接納我們罪人,總是推動我們合一。我們可以檢視並詢問自己,我們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在滋生衝突,還是為增進合一而奮鬥,以天主賜予我們的工具,即祈禱和愛為武器。」

提到耶穌在最後晚餐說的那句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十七21),教宗提醒到:「上主沒有命令門徒們合一,而是“為我們祈求天父,使我們都合而為一。這表明僅以我們的力量來實現合一是不夠的。合一首先是一個恩典,一份應以祈禱來懇求的恩寵。」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合一,因為我們就連自身内的合一都無能守護。聖保祿宗徒以他的經驗告訴我們,他願意行善,卻傾向於惡(參:羅七9)。」教宗指出:「在我們周遭存在的許多分裂根源是出自我們内部,包括人與人之間、在家庭和社會内、各民族之間,甚至在有信仰的人之間。」

梵二大公會議表示:「現代世界所患的不平衡,是與植根於人心的基本不平衡,緊相連接的。在人性內,存在著許多互相水火的因素……。於是,人在自身內,便感到分裂之苦,而社會上如此眾多與巨大的爭執,便造端於此 (《牧職憲章》10號)。」教宗因此指明:「分裂的解決之道並非與人對立,因為紛爭會製造另一個紛爭。真正的補救方法始於向天主祈求和平,和解與合一。」

教宗說:「合一只能是祈禱的結果。外交努力和學術對話並不夠,該當這樣做,但還不足矣。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為合一祈禱了嗎?』合一是耶穌的心願,但如果我們省察自己的祈禱意向,很可能發現我們很少為基督徒的合一祈禱,也許從來沒有。然而,世界的相信則有賴於合一;事實上,上主為我們彼此間的合一祈禱,是『為叫世界相信』(若十七21)。但是,唯獨我們的生活見證那促使衆人合一及彼此接近的愛,世界才能相信。」

教宗說:「在這嚴重困窘的時期更需要祈禱,讓合一勝過衝突。急需要將本位主義放在一邊,以便促進公益,因此,我們的善表極其重要。換言之,基督徒有必要繼續朝向圓滿、有形可見的合一道路行走。」

教宗最後點出今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的主題:「存留在我的愛內,你將會結出許多的果實」 (參:若十五5-9)。他强調:「共融的根基是基督的愛,這使我們超越偏見,在他人身上看到應時常愛戴的兄弟姐妹。」

「這樣我們就會發現,有自己傳統和自己歷史的其它教會團體的基督徒是天主賜下的恩典,是臨在於我們教區和堂區團體屬地内的恩典。我們要開始為他們祈禱,若有可能,也與他們一起祈禱。如此我們就能學會愛他們和尊重他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2021基督徒合一祈禱週資料及下載祈禱手冊

教宗公開接見:在困頓中也能讚頌天主,因為祂的愛永不減弱

「祈禱不只是懇求上主,也蘊含了讚頌的層面。」2021年1月13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闡述了這一點。在活動開始之際,在場眾人聆聽了《聖詠》第145篇的讚頌:「我的天主,君王,我要頌揚你,歌頌你的名,世世代代不止。」隨後,教宗從福音出發,省思了耶穌在生活和使命的艱難時刻對天父的讚頌(參閱:瑪十一)。

當時,洗者若翰在監獄中疑惑耶穌是不是默西亞;耶穌在各村行了許多奇跡,卻遇到敵意。教宗指出:「恰恰是在失望之際,《瑪竇福音》提及一個著實令人驚訝的事實:耶穌並未向天父抱怨,卻獻上了讚頌,因為祂向小孩子啟示了自己(參閱:瑪十一25)。耶穌為什麼獻上讚頌呢?」教宗指出:「首要原因是祂感到自己是至高者的兒子、是天地主宰的兒子。」

至於第二個原因,教宗說:「耶穌讚頌天父,因為天父特別垂顧弱小卑微的人。耶穌在村子裡宣講時,親身體驗到這一點:智慧和明達的人心存疑慮、自我封閉、有所盤算,但是小孩子卻向訊息敞開、予以接納。這必然是天主的旨意,耶穌為此歡欣鼓舞。我們也應該滿懷喜樂並讚頌天主,因為謙遜又單純的人接納福音。在世界的未來和教會的希望裡有著弱小卑微的人:他們不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好,他們知道自己的侷限和罪過,他們不願意掌控他人,卻在天父內承認人人互為弟兄姊妹。」

「耶穌的舉動有助於我們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自身的挫敗或黑暗的時刻。耶穌沒有祈求,卻讚頌天父。」教宗表示:「這似乎有所矛盾,但真理就在其中。那麼,讚頌對誰有益呢?」教宗回答道:「天父不必靠著讚頌來增進祂的偉大。」

「讚頌的祈禱對我們有益。教理定義說:『此種祈禱分享心地純潔者的福分,因他們在享見光榮的天主之前,已在信德中愛慕祂。』與常理不同的是,我們不僅該在生活幸福快樂時讚頌天主,更要在艱難時刻、黑暗時刻,在艱辛地走上坡路時這麼做。那也是讚頌的時辰。耶穌在黑暗中讚頌天父。願我們學會經由那段上坡路、那難走的小徑,那費勁的路程,抵達那能看見新景色的地方,擁有更遼闊的視野。」

接著,教宗提及聖方濟各和聖人在臨終前撰寫的《萬物頌》。這篇禱詞留給我們重要的教導。教宗指出:「聖方濟各沒有在喜樂幸福的時光裡,卻是在困頓中寫下這篇禱詞。當時,聖方濟各幾乎失明,感覺到他的心靈裡出現了孤獨的重擔,一種他之前從未體嘗過的滋味:從他開始宣講以來,世界沒有改變,依然有人飽受爭執的折磨,而且他覺察到死亡的步伐在一步步靠近。那或許是個失望透頂的時刻、是感受到自身挫敗的時候。然而,在那憂傷的一刻,聖方濟各仍在祈禱,他是怎麼祈禱的呢?『我主,願祢受讚頌……』他作出讚頌的祈禱。」

教宗最後總結道:「聖方濟各、諸位聖人聖女和主耶穌向我們展現出時時刻刻都能讚頌,因為天主是忠實的朋友。這是讚頌的基礎:天主是忠實的朋友,祂的愛永不減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在一切事上感謝天主,我們將能給世界帶來希望

圖片:Vatican Media

2020年12月3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的私人圖書館主持今年最後一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論述了謝恩的祈禱,指出「如果我們是感恩的人,世界也會變得更好」,即使我們只有些微的感恩,這足以在世界上傳遞希望。

教宗首先敘述了耶穌治癒癩病人的事跡。耶穌行走時遇見十個癩病人,他們向祂呼喊說:「師傅,耶穌,可憐我們罷!」(路十七13)。當時患了癩病的人不但身體上受苦,也遭到社會和宗教界的排斥。耶穌沒有避開他們,而是邀請他們去司祭們那裡檢驗(同上14)。依照法律,司祭們負責證明癩病人是否得到痊癒。

這十個人聽信耶穌的話,在去的時候便潔淨了。不過,他們當中只有一人在去司祭們那裡之前,先回來感謝耶穌,為獲得痊癒的恩寵讚美天主。耶穌看到他是個撒瑪黎雅人,是那個時代猶太人眼中的“異教徒”。耶穌於是感嘆道:「除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別人回來歸光榮於天主嗎?」(十七18)

教宗解釋說,這段福音的敘述將世界分成兩部分:感恩與不感恩的人;接納一切,將之視為禮物和恩寵的人與領取一切,將之看成是自己應得的人。《天主教教理》寫道:「任何事件、任何需求都可以成為感恩的奉獻」(2638號)。

因此,恩寵先於謝恩的祈禱,我們在學會思考前就已被念及到;我們在學會愛之前就已經蒙受了愛;我們在心中萌生渴望之前就已經被渴望。如果我們這樣看待生活,那麼‘感謝’就成為我們每日生活的主要旋律。

教宗指出,對基督徒來説,感恩聖事乃是表達感謝的最重要體現。如同所有信徒一樣,基督徒讚美天主賜下生命的恩典。我們活著首先是因為我們獲得了生命,我們每個人誕生在世上是因為有人對我們的生命有了渴望。在我們的生命中,不只一個人以感恩的目光注視著我們。他們往往是教育者、要理教員,以及擔任其它職務的人。他們在我們心中激起感恩之情。

基督徒與衆人分享的這份「感恩」之情,藉著與耶穌的相遇而向外擴散。四部《福音》證實,耶穌的轉化大能常在與祂相遇的人心中激起喜樂和讚美天主之情。十個獲痊癒的癩病人便是如此,他們因恢復健康而歡喜,因為他們便能走出被迫受隔離和被團體排斥的境遇。

在他們當中,有一個人更是喜上加喜,因為除了得到痊癒外,他也因與耶穌的相遇而喜悅。不僅脫離了病苦,現在也深信蒙受了愛。他發現了愛有如使世界得以存在的力量。但丁會説:愛能「移動太陽和其它的星辰」 《神曲-天堂篇》卅三145)。我們不再是到處漂泊的流浪者,我們有一個家,居住在基督内,並從這個「住所」默觀整個世界,看到它無限的美麗。

教宗最後勉勵基督徒切莫忽視感謝的恩典,如果我們是感恩的人,世界也會變得更好,即使我們只有些微的感恩,這足以在世界上傳遞希望。萬物彼此相連,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作用。聖保祿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幸福的道路:「你們要事事感謝,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 (得前五18)。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聖誕馬槽裡蘊藏著彼此親近的溫柔

圖片:Vatican Media

聖誕節是「天主聖愛化為血肉的節日」,天主在耶穌身上為我們降生成人:我們得以擺脫疫情帶來的悲觀心態,並默觀耶穌在馬槽中誕生的景象,「在我們內重新激發溫柔」。溫柔是耶穌聖嬰為我們展現的道路,即使傳染病毒的恐懼迫使我們保持距離,這份溫柔仍然使我們彼此親近、富有人情味。教宗方濟各於12月23日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傳達了這喜樂和勇氣的訊息,簡短省思了「更有意識地慶祝聖誕節」的主題。

教宗首先指出:「在平安夜的禮儀中,將要響起天使對牧羊人的宣報,也就是:『不要害怕!看!我給你們報告一個為全民族的大喜訊。今天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祂是主默西亞。』聖史路加記載,這事件的記號將是『一個嬰兒裹著襁褓,躺在馬槽裡』。我們如同牧羊人那樣,在精神上奔向白冷城,聖母瑪利亞在那裡的馬棚中誕育了耶穌聖嬰,因為在客棧中為他們沒有地方(參閱:路二7-12)。」

教宗強調:「耶穌誕生的日子成了普世歡騰的節日,就連不信的人也能覺察到這事件的魅力。然而,基督徒深知,耶穌誕生是個決定性的事件、是天主在世上點燃的永恆火焰,不能與曇花一現的事物相混淆。重要的是聖誕節不能縮減為單純情感上或消費性的節日,充斥著禮物和祝福,但缺乏基督信仰。」

為此,教宗呼籲眾人克制「某種世俗思想,它無法領會到我們信仰熾熱的核心」。簡單來說,就是聖史若望所說的:「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祂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若一14)

「聖誕節邀請我們反省歷史的悲慘情況,其中的世人因罪過而傷痕累累,不停地尋求真理、慈悲和救贖。聖誕節也引領我們省思天主的美善,祂藉著耶穌前來與我們相遇,向我們傳達救恩的真理並促使我們參與祂的友誼和生命。我們在聖誕節領受這份恩寵的禮物。這節日簡單純樸又富含人性,能使我們的心靈和理智擺脫今天因疫情而四處蔓延的悲觀主義。我們能克服那不安的迷失感,不因挫折和失敗而一蹶不振,卻能重新意識到謙卑又貧困的耶穌聖嬰、藏身於馬槽又手無寸鐵的耶穌聖嬰,正是為我們降生成人的天主。」

教宗由此提及梵二大公會議:「在關於教會在當代世界的憲章裡,一個著名的段落告訴我們,耶穌誕生的事件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因為藉由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奧跡,祂與我們每個人合而為一。《牧職憲章》寫道:『祂曾以人的雙手工作,以人的理智思想,以人的意志行事,並以人的心腸愛天主愛人。』(22號)這個事實賜給我們無比的喜樂和勇氣。」

「天主並非從高處俯視我們,祂沒有從我們身旁走過不管,祂並不厭惡我們的悲慘處境,祂絕非穿上一個表面的軀體,而是完全取了我們的人性和人的條件。除了罪以外,祂一樣也沒落下:一切的人性都蘊藏在祂內。祂承擔起我們的一切所是,跟我們一模一樣。」

隨後,教宗引用了聖奧斯定的《懺悔錄》,談及謙卑耶穌的「軟弱」:「這位教會聖師稱耶穌的軟弱是個教導,因為它為我們揭示了天主的愛。耶穌誕生的日子是天主聖愛化為血肉的節日,是藉著耶穌基督為我們降生成人的愛的節日。祂是人類的光明,在黑暗中照耀,為人類生命和整個歷史賦予意義。」

為了更有意識地準備善度聖誕節,教宗提出「一個人人都做得到的方法」:「在馬槽前安靜默觀片刻。」教宗鼓勵眾人重讀《美妙的記號》宗座牧函,其內容論及一個始於亞西西聖方濟各的傳統,即:製作聖誕馬槽。教宗方濟各表示:「依循聖方濟各的指導,默觀耶穌誕生的場景,我們多少會變成孩子那樣。」

教宗最後總結道:「讓我們在心中對天主願意降生於世的『美妙』方法再次感到驚喜。這將在我們內重新激發溫柔;而今天我們多麼需要溫柔!在疫情迫使我們保持距離的情況下,耶穌在馬槽中向我們展示溫柔之路,好能彼此親近、富有人情味。讓我們跟隨這條道路。聖誕快樂!」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為他人轉禱是擁有一顆與天主仁慈相一致的慈悲之心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在12月16日週三例行的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教宗強調基督徒祈禱的另外一個特徵,即:為所有的人轉禱,為別人向天主求恩。特別是為傷害自己的人祈禱,是擁有一顆與天主仁慈相一致的慈悲之心。

教宗首先表示:「祈禱的人從來也不會棄這個世界於不顧,如果在人的祈禱中不聚集人類的喜樂和悲傷、希望和焦慮,那麽,祈禱就會變成個人精神生活的『裝飾品』。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内在的精神世界,就是讓自己退回到一個時空内,專門對越天主。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逃避現實。」

教宗說:「在祈禱中,天主帶領我們、降福我們、犧牲自己、並把自己賜予我們,滿足我們每個人的飢渴。每位基督徒都蒙召在天主的手中變成食糧並與他人分享。因此,祈禱的男女尋求獨處與靜默,並不是為了不被打擾,而是更好地聆聽天主的聲音。有時,他們會遵循耶穌的建議,如同耶穌所做的一樣,離開紛擾的外在環境,進入到自己的内室(參閲瑪六6)。但是他們無論身處何地,總是敞開自己的心門,即:給那些不知如何祈禱的人敞開門;給那些根本不祈禱,但在内心深處隱藏著呐喊祈求的人敞開門;給那些犯了錯誤並且迷路的人敞開門……。無論誰都可以敲祈禱者的門,並且會在他或她内找到一個充滿同情的心。祈禱者為整個世界祈禱,把痛苦和罪過背負在自己的肩上。他們為所有人祈禱,他們就好像是天主在這世界安置的『天線』。」

於是,教宗引用《天主教教理》的話說:「轉求,為別人求恩,是一顆與天主仁慈相協調之心的特點。在教會時期,基督徒為別人的轉求分擔基督的轉求:這是諸聖共融的表達方式。(參閲《天主教教理》2635號)」

教宗接著講道:「人的心有祈禱的天性。那不愛弟兄姐妹的人不會認真地祈禱。在教會内,祈禱的人會比那些最系統性地研究這個世界的人更能体認他人的悲傷與喜樂。正因為如此,每一次祈禱都會有人類的經驗,因為,無論人犯任何錯誤,都不應該被拒絕或被抛棄。」

教宗說:「當信友在聖神的感動下,會為罪人祈禱,祈禱者不會選擇,也不會作懲罰的裁判,而是為所有的人祈禱。祈禱的人也為自己祈禱,在祈禱的時刻,他知道他自己與他人並沒有什麽不同。我們沒有比別人更好,我們都是弟兄姐妹,我們擁有脆弱、痛苦以及都是罪人的共同性。因此,我們可以向天主這樣祈禱:上主,沒有人在祢面前能成為義人(參閲詠一四三2),我們都是欠債者;在祢眼中沒有人是無辜的。上主,求祢憐憫我們。」

教宗強調指出:「教會全體成員負有轉禱的使命。尤其是那些承擔責任的人:父母、教育工作者、神職人員、團體的負責人,他們應該像亞巴郎和梅瑟一樣有時必須在天主面前『保護』那些托付於他們手中的人。事實上,就是以天主的眼睛和心靈、同情和慈悲來看護他們。」

最後,教宗總結說:「我們都是同一棵樹上的葉子,每一片落下的葉子都讓我們想起在祈禱中,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他人而懷有極大的關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基督徒的祈禱是返回父家的開端

教宗在12月9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教宗強調,任何人都不要羞於祈禱,即使是不相信天主的人。基督徒的祈禱是返回天父家園的開端。

教宗首先表示:「基督徒的祈禱充滿人性:它包括讚美和祈求。耶穌教導祂的門徒用《天主經》來祈禱,好使我們與天主建立兒女親密的關係中,向祂提出我們全部的懇求。我們懇求天主賜予我們最大的恩典:天主的名在世人中受顯揚,天主的國來臨,天主的旨意在人間實現。」教宗對此引用《天主教教理》解釋:「在求恩中存在著等級的差別:首先是天國,然後是為迎接天國和協助天國來臨所需的一切(參閱《天主教教理》2632號)。」

「在天主經中,我們也祈求最簡單、日常生活中的恩典,即日用的食糧,也就是為健康、家庭和工作祈禱;同樣,祈求在基督內生活所必需的聖體神糧;也祈求得到罪之赦,並使我們處於和平的關係之中;最後,祈求幫助我們免陷於誘惑並使我們擺脫一切邪惡。」

請求,懇求,這是非常人性的行動。教宗再次引用《天主教教理》的話說:「透過求恩,我們表達我們與天主的關係的意識:我們是受造物,非本源,也不是逆境主宰者,也不是最後的歸宿。身為基督徒,我們也意識到自己是罪人,遠離了我們的父。祈求已經是返回父家的開端。(參閱《天主教教理》2629號)」

教宗接著表示:「有時,我們認為什麼都不需要,有自己足矣,我們生活在最完全的自給自足中。但是,這種幻想遲早會消失。人性就是一個呼求,有時會變成呼號,並常被拒絕。『靈魂好似一塊乾旱枯竭的無水天地』(參閱《聖詠》六十三2)。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經歷著憂鬱、孤獨的時刻。《聖經》坦白地道出疾病、不正義、朋友的背棄或仇人的威脅這些人類處境。在這看似窮途末路的情況下,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呼號、祈禱『主啊,救我!』祈禱在黑暗的深處打開希望的曙光。」

教宗解釋呼號的祈禱說:「聖保祿這樣表示:『我們知道,直到如今,一切受造物都一同嘆息,同受產痛;不但是萬物,就是連我們這已蒙受聖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嘆息』。(參閲羅八22-24)」

隨後,教宗說:「如果我們感到需要祈禱,特別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我們不必感到害羞。的確是這樣,即使是在幸福美滿的時刻,我們也應該學習祈禱;感謝天主賜給我們的一切,不要將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或是應得的,一切都是恩典。不要扼殺發自我們内心的懇求,也許一個人不相信天主,但很難不相信祈禱:它就是存在的,它以呼求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必須面對這内心呼喊的聲音,它可能會沉寂很長時間,但終會有一天醒過來而呼號。」

天主會俯聼我們的祈禱,教宗說:「《聖經》無數次重復:天主俯聼那呼求他的人,天父願把祂的聖神賜給我們,聖神是祈禱的靈魂並能改變一切。」

最後,教宗鼓勵道:「祈禱是一個耐心和等待的行動。當基督徒祈禱時,死亡也會顫抖,每個祈禱的人有一個比死亡更強大的盟友,那就是復活的主,基督戰勝了死亡。一切事物終結的那一天將會來到,那時,死亡不再嘲弄我們的生命和幸福。」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如父如母,從未停止降福世界

圖片:Vatican Media

「天主宛如慈愛的父親和溫柔的母親那樣,從不停止愛護祂的兒女,即使兒女會犯錯誤」。

2020年12月2日,教宗方濟各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運用了這個圖像來闡述頌謝祝福的深層意義。頌謝祝福與天主對每個人的盼望和愛息息相關,即使有些人「無可救藥」也不例外。事實上,天主沒有等待我們皈依後再開始愛我們,祂總是先愛了我們,就算我們還處於罪惡中也是如此。因此,教宗籲請眾人效法天主,學著去祝福,而非詛咒。

教宗在當天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並把焦點放在頌謝祝福上:「在創世之初,天主便祝福了生命。《聖經》開門見山寫到,天主在創造天地萬物時,樣樣稱好,予以祝福。後來,人類誤入歧途,在世上散播惡和死亡。但是,任何事都不能抹滅天主在世上、在人類本性裡,在我們每個人內最初烙下的美善印記,也就是施以祝福的能力和領受祝福的事實。」

「天主恩賜的一大祝福、莫大恩典,就是耶穌基督。這份祝福使我們人人獲得救恩。誠如聖保祿宗徒所言:『祂在天上,在基督內,以各種屬神的祝福,祝福了我們。』(弗一3)」

教宗說:「沒有任何罪能完全抹煞基督臨在於我們每個人內的樣貌。沒有任何罪可以抹滅天主賜予我們的模樣。罪縱然會損壞我們身上的基督的樣貌,但由於天主的仁慈,罪不能把這基督的樣貌奪走。罪人可能會長期陷入自己的罪過中,可是天主有耐心等到最後,深知罪人終將敞開心扉、洗心革面。天主宛如慈愛的父親和溫柔的母親那樣,祂也像是個好母親,從不停止愛護祂的兒女,即使兒女會犯錯誤。」

教宗再次引用受刑人的母親在監獄外面排隊進去探監的場景。他說:「兒女比恥辱更為重要。天主對我們也是這樣:我們比我們會犯的所有罪過來得更加重要,因為祂既是父親,也是母親,祂是純粹的愛。天主時時刻刻降福我們,從不停止降福我們。」

「這個事實與希望緊密相連。世界的希望完全寄託於天主的祝福:祂一直希望我們幸福美滿」,祂總是先愛了我們。」

教宗接著提到耶穌與匝凱的相遇(參閱:路十九1-10),指出:「耶穌在遭排斥、被拒絕的人身上,看見了天父那份無法抹去的祝福。此外,耶穌甚至將自己與每個有需要的人視為一體。福音中多處提到耶穌動了憐憫的心,而且《瑪竇福音》第廿五章記載,耶穌闡明了每個人接受最後審判的標準(參閱:瑪廿五31-46)。」

「天主廣施祝福,因此人類也能以祝福來回應。」

教宗強調,「我們不能只頌謝那位祝福我們的天主,因為我們蒙召祝福在祂內的一切、普世萬民,祝福天主、弟兄姊妹和全世界。這是基督徒溫良的根基,是感到蒙祝福的能力,以及施以祝福的能力。如果人人都做到這一點,戰爭自然不會存在。這世界需要祝福,而我們能施以並領受祝福。天父愛我們,而我們只需要喜樂地頌謝祂,並且效法祂,不詛咒、卻祝福。」

教宗也勉勵眾人反省:「自己是否對詛咒習以為常,然後祈求上主賜予我們改變這個壞習慣的恩寵。願我們有一顆蒙受祝福的心,而蒙祝福的心不會口出惡言。」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