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只有默觀十字架,才能在愛的奧跡中前行

九月十四日 十字聖架節 彌撒

恭讀聖若望福音 3:13-17

那時候,耶穌對尼苛德摩說:「沒有人上過天,除了那自天降下,而仍在天上的人子。正如梅瑟曾在曠野裡高舉了蛇,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使凡信的人,在他內獲得永生。」天主竟然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

暑期過後,2017年9月1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恢復了在聖瑪爾大之家主持的清晨彌撒。當天是光榮十字聖架慶日,教宗在講道中籲請信友小心提防在基督的十字架前常會出現的兩個精神上的誘惑:一個是沒有十字架的基督,只把基督看成一位精神上的導師;另一個誘惑是沒有基督的十字架,一種不懷希望的精神自虐狂狀況。

當天福音取自《若望福音》,耶穌表明自己也要被舉起來,使凡信祂的人在祂内得到永生。教宗藉此反省了由十字架構成的愛的奧跡,同時表示了解十字架並不總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默觀十字架,才能在這愛的奧跡中前行。耶穌向尼苛德摩解釋這奧跡時,用了「上升」和「降下」這兩個動詞。耶穌自天降下,為把我們所有人帶到天上。這是十字架的奧跡,一如聖保祿在解釋十字架的奧跡時所指出的,「耶穌謙抑自下,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2:8)。

教宗說:「這是耶穌的降下,屈尊就卑。為了愛,祂使自己空虛。為此,天主高高舉揚了祂,使祂上升。如果我們能夠了解這個完全的降下,我們才能明白這愛的奧跡為我們提供的救恩。然而,這並非易事,因為以偏概全的誘惑總是存在。蛇之前誘惑了厄娃,而在沙漠中蛇又傷害了以色列子民。幻想一個沒有十字架的基督或一個沒有基督的十字架的誘惑始終存在。」

教宗表明:「在這兩個誘惑中,第一個是沒有十字架的基督,只把將基督看成一位精神上的導師,他平安地帶你前行。沒有十字架的基督不是上主,頂多是個導師。這是其中的一個誘惑。當然,耶穌是善師,但是祂沒有十字架。是誰用這樣的圖像來迷惑你們呢?聖保祿對呈現這個沒有十字架的耶穌基督感到非常憤怒。另一個誘惑是沒有基督的十字架,這種誘惑只有痛苦,罪惡重重,沒有希望。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自虐狂。這種只有十字架而沒有基督的誘惑不能懷有希望。沒有基督的十字架將是一個悲劇的奧跡,外邦人的悲劇。」

教宗說:「十字架是愛的奧跡,十字架是忠誠的,是高尚的。今天,我們可以用幾分鐘的時間問問自己: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對我而言,是愛的奧跡嗎?我跟隨沒有十字架的基督,精神導師,能得到安慰和好的建議嗎?我是在跟隨沒有耶穌的十字架,這種精神的自虐狂,總是抱怨嗎?我是否完全投入到上主的謙卑、完全空虛和被舉揚的奧跡中呢?」

最後,教宗祈願上主賜予大家「不求理解,但求進入這愛的奧跡的恩寵,以身心靈來了解一些事物」。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擁抱綁架獲釋的多默神父

2017年9月13日上午,教宗方濟各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後,在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接見了前一天獲釋的印度籍慈幼會士多默‧烏仲納里爾神父(Thomas Uzhunnalil)。據《羅馬觀察報》報導,多默神父跪伏在教宗腳前,親吻他的雙足,教宗立即將他攙扶起來,親吻他的雙手。這場景令人為之動容。 [Read more…]

教宗以《重大原則》手諭修改《教會法典》第838條

2017年9月9日,教廷禮儀及聖事部公布了教宗方濟各《重大原則》(Magnum Principium)手諭。教宗以這道手諭修改了《教會法典》第838條關於在禮儀中使用通俗語言的規則,使現行的條文更明確地體現出聖座對審核禮儀經書翻譯的職權。

《手諭》首先解釋道,梵二大公會議重申,禮儀祈禱應能使子民理解,清楚易懂。這重大的原則要求主教們負起極大責任,在禮儀中使用通俗語言,並對禮儀經書的譯文予以審核及批准。

教會雖然意識到在禮儀中使用通俗語言所遇到的困難,但還是鼓勵所有信友都能參加實質上與羅馬禮儀一致的禮儀慶典。教會也清楚,通俗語言需要時間才能逐漸成為禮儀的語言,在滋養信德的風格優雅和觀念重要性上與拉丁禮儀同樣燦爛。

為達到這個目的,聖座頒布了許多禮儀規則、訓令、信函和指示。但必須謹記,對信徒而言,天主聖言是奧跡。「我們在言語上表達,尤其在誦讀《聖經》時,其實是天主在向人説話,是基督在《福音》中向祂的子民説話。」

《手諭》因此強調忠實於原文的重要性。「必須透過一個特定子民的語言忠實地向他們宣講。換句話說,教會意欲藉著拉丁語言向另一個民族宣講,這就需要禮儀經書的各種翻譯必須符合健康的教義。」

「在各主教團與負責推動神聖禮儀的聖座部門,即禮儀及聖事部之間極需要充滿彼此信任、相互監督和有創意的持續合作」,使教會法典現行的條文更明確地體現出聖座對審核禮儀經書翻譯的職權。

本著這個精神,教宗方濟各以《重大原則》手諭修改了教會法典第838條第2和第3項的内容。新的條目如下:

《教會法典》838 條

1 項 – 神聖禮儀的監督,只屬於教會權力,即屬於聖座,並按法律的規定,也屬於教區主教。

2 項 – (修改前) 聖座的權力是,編排普世教會的神聖禮儀,出版禮儀書,審查原著譯本,並督促禮儀規則在各地忠實遵守。

(修改後-暫譯) 編制普世教會的神聖禮儀,出版禮儀經書,複查主教團依法律規定批准的禮儀譯本,並注意禮儀規則在各地忠實遵守,皆屬聖座權下。

3 項 – (修改前)主教團,有權將禮儀書譯為本地文字,並在禮儀書規定的範圍內做恰當的適應,在聖座認可後,予以出版。

(修改後-暫譯)屬於主教團的權力是忠實地將禮儀經書譯成當地語言,並在禮儀書規定的範圍内作適當的變通,在聖座認可後,為他們所屬地區批准及出版發行這些禮儀經書。

4 項 – 教區主教在所轄教會內,並在其許可權內,有權發佈禮儀法規,明令遵行。

備註:修改內容有待正式中文官方翻譯

教會法典第838條新條文將於2017年年10月1日生效。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公開接見:回顧哥倫比亞牧靈訪問

恭讀聖詠集

我要聽天主上主說的話:衪向自己的聖者和子民,以及向衪回心轉意的人, 所說的話確是和平綸音。衪的救恩必接近敬畏衪的人,為使光榮在我們的地上久存。仁愛和忠信必彼此相迎,正義和和平必彼此相親。忠信從地下生出,正義由天上遠矚。

2017年9月13日,教宗方濟各在主持公開接見活動時表示:「藉著我的訪問,我願意降福哥倫比亞人民的修和努力,堅固他們的信德和望德,接受他們的見證;這見證對我的牧職和整個教會而言是一份財富。」教宗回顧了他剛剛結束的哥倫比亞牧靈訪問,強調本次訪問的格言「讓我們邁出第一步」具有重要意義,這個行程在天主的幫助下已經展開。

教宗首先全心感謝上主讓他對哥倫比亞的訪問得以成行,同時也感謝哥倫比亞總統、政府當局、主教,特別是哥倫比亞人民。教宗表示他被該國人民經歷諸多苦難後依然保持的喜悅態度深深感動。與此同時,這也是一次從哥倫比亞人民獲得見證的旅程,教宗稱讚:「他們是整個教會的財富。因此,這是一個具有希望的民族,因為的我欣喜地看到父母們把自己孩子們舉起來讓我降福,而且是懷著自豪的心情展示他們的孩子,仿佛在說:『這是我們的驕傲!這是我們的希望!』」

教宗說:「我在想,一個有能力懷著自豪的心情向人展示他們的孩子、把孩子視為希望的民族,必定前途遠大。這令我深感愉悅。」

教宗繼續說:「哥倫比亞是一個基督信仰根深蒂固的國家,如果說這使得悲劇的痛苦更為劇烈,那麼它也構成了和平的保證。雖然邪惡企圖分裂民族,但很顯然基督的愛比死亡更強大。」

教宗本次牧靈訪問的第一站是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成千上萬哥倫比亞青少年兒童聚集於波哥大的廣場迎接教宗。這些年輕人眼中散發出對和平的渴望,教宗願意藉著他的訪問把基督的祝福帶給他們。哥倫比亞的生命力也體現在該國大自然的富饒上。實際上,哥倫比亞是世界生物多樣性的第二大國家。在首都波哥大,教宗會晤了該國全體主教,以及拉丁美洲主教團領導委員會。

修和的主題是比亞維森西奧(Villavicencio)之行的焦點,也是本次牧靈訪問的高潮。9月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這裡主持彌撒,將阿勞卡主教哈拉米略(Jesús Emilio Jaramillo Monsalve)和拉米雷斯神父(Pedro Maria Ramírez Ramos)冊封為真福。教宗表明,建立和平的基礎正是這些因信仰而被殺的真正殉道者,以及許多為正義作證的人的鮮血。

教宗說:「聆聽他們的事跡,令我感動地甚至流下眼淚,但這是悲喜交集的淚水。在他們的聖髑面前,天主子民強烈感受到自己的身分,為諸多的受害者而悲痛,為天主的慈悲而喜悅。《聖詠》第85章31節寫道:『仁愛和真理將彼此相迎。』在比亞維森西奧舉行的全國修和大會就是這樣。參與者不僅有這場長達數十年戰爭的受害者、軍人和警員,還有從前的革命軍(Farc)遊擊隊員。因此,《聖詠》中的先知話語在許多見證者的事跡中成為現實。這些見證者以許多人的名義述說,從他們的創傷談起;藉著基督的恩寵他們向寬恕與修和敞開了心門。」

2017年9月9日,教宗方濟各抵達麥德林,在當地的機場主持彌撒,強調基督徒的生活是使徒生活,這是我們的聖召和使命。

教宗說:「當基督徒成為鹽、光和酵母時,使徒工作將結出豐碩果實,一如教宗在聖若瑟之家(Hogar San José)看到的,孤兒和貧困兒童在這裡找到了新家,獲得關愛。其它的碩果則是司鐸和修道聖召。教宗特別提及他與司鐸、奉獻生活者、修生及他們的親人難忘的會晤。」

最後一天9月10日主日,教宗抵達黑奴使徒聖伯多祿‧克拉韋(Pedro Claver)的城市卡塔赫納。此行的重點乃是「促進人性及人的基本權利」。教宗說:「聖伯多祿·克拉韋和聖瑪利亞·貝爾娜達·布特肋表明:『真正的革命道路,即福音而非意識形態的道路,把人和社會從昨天和今天的奴役中真正解放出來』。在這層意義上,本次訪問的格言『邁出第一步』意味著與曾經做了我們奴僕的主耶穌一起去觸摸受傷兄弟的肉體。」

9月14日是光榮十字聖架慶日。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問候在場的不同語言的信徒時提到這一慶日,他說:「你們要始終記住,基督藉著十字架戰勝了魔鬼,擊敗了死亡,賜予我們生命,恢復人們的希望。你們要懂得發現和接納耶穌十字架的愛和救贖的訊息。這個慶日提醒我們,成聖之路要通過十字架。在這前景下,需要注視每一個痛苦:疾病、不義、貧窮和失敗。十字架對我們而言,是淨化、生活和精神力量的源泉。讓我們與耶穌一起背起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十字架和困難,學習祂那種理解和接納天主旨意的能力。」

最後,教宗特別以耶穌的十字架問候青年、病患和新婚夫婦。他說:「親愛的青年,你們要加強你們與天主的對話,傳揚祂的光與和平。親愛的病患,你們要從主耶穌的十字架上找到安慰,祂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繼續祂的救贖工程。親愛的新婚夫婦,你們要努力與十字架上的基督保持恒久的關係,好使你們的愛越來越真誠、持久,並結出碩果。」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梵蒂岡連線:教宗方濟各哥倫比亞使徒之旅

本集的《梵蒂岡連線》跟您一起回顧教宗方濟各在哥倫比亞的牧靈訪問之旅。

2017年9月6日至10日,教宗方濟各進行了第20次的國際牧靈,他今次出訪的國家是哥倫比亞 。繼保祿六世教宗於1968年,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於1986年訪問哥倫比亞後,教宗方濟各是第三位到訪這個拉丁美洲國家的教宗。他此行的格言「讓我們邁出第一步」,標誌出該國在50餘年內戰後正在進行的和平進程。聖座強調,教宗此行是為宣講福音,沒有政治目的。

教宗在哥倫比亞回程機上記者會

2017年9月10日,教宗方濟各結束了在哥倫比亞為期4天的牧靈訪問,乘飛機返回梵蒂岡。他按照慣例在回程途中回答多位隨行記者的提問,內容涵蓋哥倫比亞和平進程、環境災難、美國移民政策,以及委內瑞拉危機。

哥倫比亞和平進程

根據機上記者會的禮節,最先提問的是剛受訪國家的記者,他詢問了教宗對哥倫比亞解除武裝後的看法。教宗表明,該國存在著能帶來希望的進展,並感謝民族解放軍(Eln)在他到訪期間停火。教宗感受到哥倫比亞渴望越過談判在這進程上向前邁進。這是一種自發的渴望,其中蘊含人民的力量;我們應當提供協助,表達關懷,為此祈禱,發揮同理心。

教宗接著被問及,在衝突中能否複製哥倫比亞的模式,邀請更多不同立場者參與談判。教宗指出哥倫比亞其實並非首例,但重要的是不僅要有聯合國、政治家和專業人士參加,若要推動一個和平進程,就要讓人民也參與其中,否則協議將會效果不彰。

環境災難

此刻有多個颶風正在摧毀中美洲的廣大地區。教宗強調,如此悲慘的情況要求每個人,包括執政者在內,都負起各自的道德責任。科學家非常了解氣候變化的問題,人們可以向他們諮詢。

美國移民政策

有位記者請教宗評論美國華府宣布廢除「追夢者」計劃一事;這計劃是前總統奧巴馬保護80萬名未成年非法移民的政策。教宗坦承自己不太清楚相關的法規,但他希望美國政府能重新考慮,說道:「我知道美國總統以維護生命者自居。他如果是一名優秀的維護生命者,必定明白家庭是生命的搖籃,應該保護家庭的合一。況且,青年一旦失去根基,毒品、成癮和自殺就成了可怕的出路。」

委內瑞拉危機

關於讓教宗牽腸掛肚的委內瑞拉困境,他說:「聖座已強烈且明確地表達立場。」最令教宗痛心的是該國的人道問題,他呼籲聯合國在這方面伸出援手。

教宗與記者們相談甚歡逾40分鐘後,飛機的晃動迫使他們結束談話。教宗最後談及哥倫比亞帶給他的感動:父母親們在他經過時舉起自己的兒女,好讓他看見並降福孩子,這點令他格外感動。這是未來與希望的記號;一個民族如果有能力生兒育女並讓人看到他們貴如珍寶,這就是個有希望、有未來的民族。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在卡塔赫納主持彌撒

2017年9月10日,教宗方濟各在哥倫比亞港口城市卡塔赫納(Cartagena)主持隆重彌撒時表示: 「如果哥倫比亞想要獲得穩定、持久的和平,就必須趕緊向公益、公平、正義、尊重人性及人的需求邁出一步」。

參禮信友共計五十萬人,其中包括卡塔赫納港的工人們。參禮者還瞻仰了兩位致力於關懷弱小者的聖人的聖髑,他們是聖伯多祿‧克拉韋(Pedro Claver)和聖瑪利亞·貝爾娜達·布特肋(Maria Bernarda Bütler)。

教宗方濟各在即將抵達卡塔赫納之前,從他乘坐的直升機上降福了聳立在加勒比海中的童貞聖母瑪利亞海灣之后雕像。這座雕像守護著整個卡塔赫納,當天在她周邊聚集著數不盡的船隻。

教宗在卡塔赫納主持的彌撒是他在該國牧靈訪問的最後一項重要活動。他在彌撒中再次呼籲「終止毒品貿易」。

教宗解釋道:「毒品貿易播種死亡與破壞,打破許多人的希望,摧毀眾多家庭。毒品是一種災禍,直接損害人的尊嚴,逐漸摧毀造物主為我們塑造的形象。我堅決譴責那些殺害這麼多生命的人、譴責那些肆無忌憚之人的行為。我們不能拿弟兄的生命當兒戲,也不能操縱他們的尊嚴。」

教宗因而呼籲:「邁出第一步,正如本次牧靈訪問格言所說的,同主基督一起去會晤他人,絕不要得了寬恕卻不寬恕他人,被愛卻不愛他人。我們只有努力解開暴力的癥結,才能為複雜的衝突理出頭緒。沒有一個人是不值得關心、愛護和寬恕的徹底墮落者。某一個人犯的罪也是對眾人的質問,而受害者蒙召首先採取行動,好使那些傷害自己的人不致喪亡。」

教宗繼續說:「哥倫比亞近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求和平,和平進程的歷史性主體是人和人的文化,而不是一個階層、一個分支、一個小組、一夥精英。因此,和平不是一項針對少數人或具有某種集體認同感的少數群體的項目,而是一種共同生活的協議。歷史的深刻創傷要求正義得到伸張,受害者可以知道真相,損壞應得到妥善賠償,態度要明確以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罪行。此外,和平尤其要求我們從根本上推動文化的改變:面對死亡和暴力的文化,我們要以生命與相遇的文化予以回應。」

教宗承認有些人會「堅持那破壞和睦與團體的罪惡」,但教宗更惦記「所有勇敢並不知疲倦地維護和保護人權及人性尊嚴,甚至為此失去生命的人」。最後,教宗籲請眾人:「異口同聲祈禱,好能贖回那些陷入錯誤的人,而不是叫他們毀滅。這是出於正義而不是復仇,意在恢復真理而不是將它忘記。」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在三鐘經祈禱中為委内瑞拉呼籲

2017年9月10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哥倫比亞卡塔赫納聖伯多祿·卡拉韋堂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祈禱活動時,特別惦念鄰近的委內瑞拉人民。

教宗表示:「親近這個可愛的國家的每一位子女,包括那些在哥倫比亞得到熱情款待的人。我從這個城市,人權的所在地,呼籲在政治生活中杜絕一切形式的暴力,找到解決嚴重危機的方案。目前的狀況影響到每一個人,尤其是社會上最貧窮和最弱勢的群體。」

教宗表明:「上主始終偏愛弱小者和謙卑的人,就如祂對瑪利亞·拉莫斯(Maria Ramos)所做的那樣。這位婦人發現了深受哥倫比亞人敬愛的奇金基拉聖母像。教宗也特別讚揚耶穌會士聖伯多祿·克拉韋,稱他向我們見證了愛德超越一切語言。聖人知道愛德和慈悲語言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語言。事實上,愛德有助於理解真理,而真理則要求愛德有所作為。這兩件事不能分開,總要並肩同行。」

教宗指出:「當聖人對奴隸感到厭惡時,因為這些可憐人的狀況確實令人噁心,他就親吻他們的傷口。」

教宗接著說:「這位聖人孤伶伶地死去,人們忘記了他。他患病,在自己的斗室裡度過了生命中最後4個年頭,被人遺棄。但是,天主沒有遺棄他,卻以另一種方式酬報他。聖克拉韋以非凡的方式見證了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弟兄姐妹應有的責任和關懷。」

誦念三鐘經後,教宗私下會見了哥倫比亞耶穌會團體的代表。這次會晤約30分鐘,教宗回答了同會弟兄們提出的幾個問題。

教宗與哥倫比亞無家可歸者和人口販賣受害者同在

哥倫比亞卡塔赫納城是教宗牧靈訪問哥倫比亞的最後一站。2017年9月10日上午,他在該城的首項活動是為露宿街頭者之家和塔里塔古木(Talitha Kum)機構降福第一塊基石。塔里塔古木是由度奉獻生活者組成的反人口販運國際網絡組織。

教宗受到在那裡等候的數百人的熱烈歡迎,其中有無家可歸者和塔里塔古木機構照顧的女童。教宗舉行祝福禮時,念道:「上主,慈悲的天主,願祢受讚頌。祢藉著祢的聖子給了我們一個令人讚嘆的愛德模範。藉著祂,祢熱切地叮囑我們實行愛的誡命:求祢使祢的這些僕人配得上蒙受祢的祝福,他們渴望慷慨地奉獻自己來幫助弟兄姐妹;求祢在迫切需要時,助佑他們忠誠地、完心全意地在他人身上服事你。因我們的主基督。亞孟。」

降福基石後,教宗前往洛倫薩太太的家。這位77歲的老太太50年來一直在社區食堂做義工。 [Read more…]

教宗接見哥倫比亞聖職人員

2017年9月9日週六,教宗方濟各在哥倫比亞第二大城麥德林(Medellín)牧靈訪問的最後一項活動是在馬卡雷納(Macarena)活動中心會晤司鐸、奉獻生活者、修生及他們的親人。會晤當中,一位司鐸、一位隱修會修女,以及一位司鐸的母親作了感人的見證。

教宗在講話中強調:「真正的聖召在於常與耶穌相結合。認識耶穌是每個人都能領受的最美好的禮物;對我們而言,遇到祂是我們一生中最好的事;藉著我們的言行讓人認識耶穌乃是我們的一大喜樂(《阿帕雷西達文件》29號)。」

教宗說:「你們許多人已經發現了這個在你們團體中生活的耶穌。一個具有使徒熱情感染力的團體能振奮人心,激發魅力。哪裡有生命、激情和把基督帶給眾人的意願,那裡就會萌生純真的聖召。友愛和熱情的團體生活能激發那種願意全然奉獻於天主和福音的渴望。」

在哥倫比亞充滿矛盾和自相殘殺的暴力中,聖召也在成長。

教宗指出:「天主也在這危機中繼續不斷地召叫人!天主改變事件的進程,召叫那些處於個人和團體歷史脆弱中的男人和女人。我們在這片複雜的土地上不要害怕!天主常行一連串的奇跡。但願麥德林任何一個團體,任何一個家庭都不缺乏聖召!」

教宗闡明:「聖召必須與耶穌相結合。若想追求名譽,尋找個人安逸和社會讚揚,為了『提高等級』,留戀物質利益,以致鑄成貪求收益的錯誤,這個特別奉獻的聖召就會消逝。在教會男女身上的墮落就這樣一點一點地開始,然後在他們心中扎根,最終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上遠離天主。」

「我們必須存留在耶穌内,與祂契合。這首先需要觸摸基督的人性,擁有耶穌的目光和情感,祂不是以法官,而是以慈善的撒瑪黎雅人的目光注視現實;祂認出與祂同行的子民的價值,甚至他們的創傷和罪過;祂在人的需要面前覺察到那無言的痛苦並為之動容,尤其是當他們處於不義、喪失尊嚴的貧窮、冷漠,或貪汙及暴力罪行的險惡時。」

「我們也必須藉著耶穌的舉止和言語,向近人表達愛及尋找遠方人;堅決譴責罪惡,柔和地宣講福音;喜樂及慷慨地奉獻和服事,尤其在對待弱小者上,並且極力抵拒認為一切都失敗了、隨波逐流或只成了不幸管理者的誘惑。」

教宗表示:「存留在耶穌内,我們也要瞻仰祂的天主性,這需要增進對基督的認識,正如聖奧斯定所言,我們無法愛一個我們不認識的人。因此認識耶穌首先要從認識聖經開始。誰若不認識聖經,就不認識耶穌。誰若不喜愛聖經,就不會愛耶穌。」

「其次是祈禱,將之作為我們生活和使徒服務的重要部分。祈禱使我們解脫世俗的負荷,教導我們喜樂地生活,遠離膚淺的選擇,學習做個自由的人。在祈禱中,你們要祈求、瞻仰、感恩、代禱,以及朝拜。我們應學會在靜默中朝拜。」

「此外,我們也應常記住我們眾人都是罪人。那些把自己打扮成一副聖像般面容的宗教人士、奉獻生活者、司鐸和修女是有禍的!我們眾人都是罪人。我們需要天主的寬恕和慈悲,好能每天重新站起來。」

最後,教宗勉勵在場的司鐸、奉獻生活者和修生要喜樂地生活:「天主的召叫不是奪去我們的喜樂的一付重軛。天主不希望我們沉浸在悲傷和勞累中,不希望我們失去一種能使我們的生活,甚至我們的辛勞變得愉快的靈修。我們具有感染力的喜樂必須成為天主之愛的首要見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