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情況穩定,血液檢查顯示略有改善

圖片:Vatican Media

2025年2月19日週三晚上,聖座新聞室在最新發布中指出,教宗方濟各的臨床狀況穩定,而今天他得以與最緊密的合作者會面,及接受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探望。

2025年2月19日週三晚上,聖座新聞室發布以下的最新消息:

教宗的臨床狀況穩定。經醫療人員評估的血液檢驗結果顯示,情況略有改善,尤其是炎症指數。

早餐後,教宗閱讀了報紙,然後與他最緊密的合作者一起進行工作。午餐前,他領受了聖體。下午,他接受了總理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探望,與她私下會面了20分鐘。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意大利總理到醫院探望教宗方濟各

圖片:Vatican Media (攝於2025年1月11日)

2025年2月19日星期三下午,教宗方濟各接待了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探望。

根據意大利政府在官方網頁上的聲明表示,總理代表政府和全國人民向教宗轉達了祝願,祝他早日康復。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表示:「我很高興看到他神志清醒,而且反應靈敏。我們像往常一樣開玩笑,他並未失去眾所周知的幽默感。」

今天早上,聖座新聞室表示,教宗渡過了一個 「安寧的夜晚」。此外,教宗也起身坐在扶手座椅上。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教宗方濟各昨晚安然入睡,今早起床吃早餐

圖片:Vatican Media

2025年2月19日上午,聖座新聞室在週三早上在記者會中分享道:「教宗渡過了一個安寧的夜晚,起床後吃了早餐。」此前,聖座新聞室在週二晚上聲明表示教宗感染雙側肺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中文翻譯:鹽與光傳媒

耶路撒冷教會的人道呼籲:捍衛加沙人民的尊嚴與存在

耶路撒冷教會的人道呼籲
捍衛加薩人民的尊嚴與存在

聖地耶路撒冷

2025年2月14日

按此下載英語文件

作為這片神聖土地上基督教信仰和良知的守護者,面對加沙持續不斷的苦難,我們悲痛地發出我們的聲音,並堅定地表達我們的決心。在全世界眼前所發生的毀滅,是一場深刻的道德與人道悲劇。成千上萬的無辜生命喪生,整個社區淪為一片廢墟,最脆弱的群體–兒童、老人和病人–忍受著無法想像的苦難。

在這種痛苦中,我們不得不對大規模流離失所的嚴重威脅發聲,這種不公正的行為正打擊著人類尊嚴的核心。加沙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祖先土地上的家庭,絕對不能被迫流亡,被剝奪所剩無幾的家園、傳統,以及留在這片構成其身份本質的土地上的權利。身為基督徒,我們不能對這樣的苦難無動於衷,因為福音驅叫我去維護每個人的尊嚴。天主聖言提醒我們 :「禍哉,那些制定不義的法例,記錄不義的斷案,為屈枉小民的案件,剝削我窮民的權利,攘奪寡婦和劫掠孤兒的人!」(依撒意亞 10:1-2)。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肯定並支持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陛下、埃及總統塞西等人的立場,他們堅定的原則立場始終清晰明確,毫無動搖,拒絕任何將加沙人民從他們的土地上連根拔起的企圖。他們不遺餘力地提供人道援助、呼籲世界的良知、堅持保護平民,充分展現了最高層次的領導責任。

本著同樣的精神,我們也呼籲釋放雙方所有的俘虜,讓他們能安全地與家人團聚。此外,我們也呼籲所有有信仰的人們、各國政府以及國際社會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制止這場災難。對於已經飽受苦難的人民,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他們背井離鄉。讓人類生命的神聖和保護手無寸鐵的人的道德義務超越破壞和絕望的力量。我們呼籲立即提供不受限制的人道援助,讓那些亟需援助的人獲得援助。現在放棄他們就等於放棄我們共同的人性。

當我們為哀傷的人,為受傷的人,為那些堅守在祖先土地上的人祈禱時,我們記住聖經的應許:「凡跌倒的,上主必要扶持,凡被壓抑的,使他們起立。」(聖詠集 145:14)。願仁慈的上主堅固受苦的人,軟化掌權者的心,帶來維護正義、維護人類尊嚴的和平,並保障所有人在屬於他們的土地上的存在。

-耶路撒冷的宗主教及各基督宗教領袖

來源:Latin Patriarchate of Jerusalem

教宗方濟各患上雙側肺炎,情況複雜但精神仍然良好

圖片:Vatican Media

2025年2月18日,星期二晚上,聖座新聞室給記者的訊息中,提供了教宗自週五因支氣管炎住院接受治療以來的最新健康狀況,該聲明提到:

「實驗室檢驗、胸部X光檢查以及教宗的臨床狀況繼續呈現複雜的情況。」

「教宗的多菌感染是在支氣管炎和哮喘性支氣管炎的背景下出現的,需要使用皮質類固醇和抗生素,這使得治療變得更加複雜。」

「梵蒂岡醫療團隊和傑梅利綜合診療基金會的醫務人員今天下午為教宗再次進行了胸部 CT 掃描,結果顯示出現了雙側肺炎,需要額外的藥物治療。」

新聞稿補充說:「儘管如此,教宗方濟各仍然精神良好。」

聲明最後指出,教宗已「領受了聖體,並在一整天中交替休息、祈禱和閱讀。他對此時所感受到的支持表示感謝,並懇請大家繼續為他祈禱。」

由於教宗需要延長住院時間,因此2月19日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會取消。雖然如此,教宗不願意失約於加沙天主堂團體,依然在羅馬時間2月17日晚上7時,致電關懷加沙本堂神父羅馬內利和所有躲在堂區避難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入院進行支氣管炎治療

圖片:Vatican Media

2025年2月14日,聖座新聞室發表聲明表示:「今天上午在幾場接見活動結束後,教宗方濟各前往入住傑梅利醫院,為支氣管炎進行一些必要的診斷檢查,並繼續在醫院環境裡接受藥物治療,初步檢驗顯示是呼吸道感染,他的臨床狀況穩定,有輕微發燒。」聖座新聞室主任也向記者表示:「教宗很平靜,精神很好,還閱讀報紙」。

教宗這幾天親口公開提到,健康問題使他無法讀要理講授、彌撒講道和其他既定的講稿。今天早上,原訂的行程並未更改,都在聖瑪爾大之家進行。這是教宗方濟各第四次在羅馬傑梅利醫院住院。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第十六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常務大會《最終文件》【中文】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2025年2月14日,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發布官方由原文意大利文翻譯成中文的「教宗方濟各第十六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常務大會 以共融、參與及使命來體現共議性的教會 《最終文件》」,歡迎大家下載。

按此下載《最終文件》

《最終文件》分為五部分:

  • 第一部分 ─ 共議精神的核心:聖神召叫我們轉變
  • 第二部分 ─ 同舟共濟:關係的轉變
  • 第三部分 ─ 撒網:進程的轉變
  • 第四部分 ─ 漁獲滿艙:聯繫的轉化
  • 第五部分 ─「我也同樣派遣你們」:培育一個傳教使徒的子民

教宗方濟各說明:

「自 2021 年 10 月起,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歷程中的不同時刻,我們聆聽聖神此時對教會所說的話。第十六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常務大會,在聆聽天主子民與牧者們的聲音,並匯集分辨出成果之後,發布了《最終文件》。在聖神的啟迪之下,整個教會蒙召去了解自己的經歷,並辨識出採取了哪些步驟去活出「共融」、實現「參與」並促進耶穌基督託付 給她的傳教「使命」。

共議性的途徑從各地方教會開始,然後歷經全國和大洲階段, 最後邁入 2023 年 10 月和 2024 年 10 月兩次會期舉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現在我們應珍惜這歷程並善用 10 月 26 日大會投票表決通過的《最終文件》的所有部分,藉此 在各地方教會及其教會群體中繼續進行。我批准並簽署了《最終文件》,且下令出版 該文件,使它成為大會中「我們」的一員,向聖潔且忠實的天主子民講話。

共議性的歷程已結束,為表示肯定這歷程所成就的價值,我現在把包含在《最終文件》 裡的指引傳遞給全體教會,以體現這些年來透過聆聽和分辨而成熟的成果,並作為教 會生活及福傳使命具有權威性的指南。」

教宗在文件中最後祈願:「我們將這次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的成果託付給聖母瑪利亞,她擁有真道之母(Odigitria)的輝煌稱號,她是顯示並指引道路者。她也是教會之母,在晚餐廳中幫助新成立的門徒團體敞開心扉,迎接全新的五旬節,願她教導我們成為同行的門徒和 傳教士,成為一個共議性的教會。」

意大利原文下載

英文下載

來源: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加爾各答的聖德蘭修女紀念日列入《羅馬禮儀通用日曆》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廷禮儀及聖事部以教宗的名義頒布法令,將加爾各答的聖德蘭修女(St. Teresa of Calcutta)的紀念日列入《羅馬禮儀通用日曆》中,作為自由紀念。這位聖女的紀念日訂於9月5日。

教宗決定將聖德蘭修女紀念日列入禮儀通用日曆中,以回應主教、男女會士和信徒團體的請求。在仔細考慮了聖德蘭修女的靈修對全世界的影響後,此舉的目的是要推崇她為希望的傑出見證人,尤其對於那些在生活中被遺棄者而言更是如此。

與該法令一起公布的一些拉丁文原文要添加到所有的教會年曆、彌撒慶典禮儀和時辰祈禱禮儀書,以及《羅馬殉道者名錄》中,並交由各地主教團翻譯、批准。在聖座禮儀及聖事部的確認後,相關的禮儀經文將依照現行法規公布(參閱:《重大原則》手諭)。

教宗方濟各於2016年9月4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大禮彌撒,冊封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為聖人。他在彌撒講道中稱修女是慷慨分施天主慈悲的人。

這位在最弱小者中的婢女是慈善撒瑪黎雅人的真實樣貌。教宗說,德蘭修女的使命沿著城市的街道和存在的邊緣,今天繼續成為天主「接近窮人中最貧窮者」的有力見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歡迎閱覽更多聖德蘭修女資訊

集禱經

天主,祢感召聖德蘭修女,回應你聖子在十字架上,對愛情及人靈的渴望,以卓越的仁愛,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藉聖德蘭修女的轉求,求祢幫助我們,在受苦的兄弟姊妹身上事奉基督。祂和祢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以希望的計劃改變生命

圖片:Vatican Media

2025年2月12日,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希望為主題的要理講授,談論基督誕生於白冷城和牧人朝拜聖嬰的事跡。如同上一週那樣,教宗再次把講稿交給聖座國務院的吉羅利(Pierluigi Giroli)神父來宣讀。他說:「由於我的支氣管發炎,我沒辦法繼續念下去。希望我下次做得到。」

天主以祂希望的計劃改變我們的生命

在要理講授中,教宗首先講述了天主子降生成人的歷史及社會背景,尤其是祂降臨在人們中間的方式,即「卑微」。

祂誕生在後院養動物的地方。在這卑微又簡陋中,教宗邀請大家看得更遠:「讓我們祈求上主使我們懂得在軟弱中看見耶穌聖嬰獨特的力量。天主子來是為了讓世界煥然一新,以祂對全人類充滿希望的計劃來改變我們的生命。」

教宗闡明,「天主子進入歷史,成為我們旅途的夥伴,在母胎內就展開了旅途」。那時候,聖母瑪利亞「從納匝肋到匝加利亞和依撒伯爾的家,然後在孕期已滿的時候,從納匝肋去白冷城進行登記」。

天主子謙遜地來到世界上

耶穌是「從天降下的食糧,以消除世界上的飢渴」(參閱:若六51)。祂在凱撒奧古斯都的時代誕生在白冷城,意即「麵包之家」。因此,祂生在一個「確實可以追溯到的時期」,以及「明確指示出來的地理環境」。

教宗方濟各引用本篤十六世的著作《耶穌的童年》,重申天主子來不是為了拆解「世界的架構」,而是要「從內部去光照它、重新創造它」。

「聖史路加如此為我們展現出,天主不是帶著冠冕堂皇的宣講來到世界上。祂不在喧鬧中彰顯自己,卻謙遜地展開旅途。這事件的首批見證人是誰?是幾個牧人:他們是文化涵養不深的人,由於持續跟動物接觸,身上的味道不好聞,他們生活在社會的邊緣。」

牧人領受耶穌誕生的喜訊

簡而言之,牧人獲選領受救世主誕生的喜訊,而天主向來讓祂的子民認識到自己是個牧者(參閱:創四十八15、四十九24;詠廿三1、八十2;依四十11)。

「這麼一來,牧人學會在一個卑微至極、留給動物的地方,眾人引頸期盼的默西亞誕生了,為他們誕生,為成為他們的救主、他們的牧者。這消息使他們的心扉向美妙之事敞開,向歌頌和報喜敞開。」

在天主前感到驚喜的能力

誠如在《美妙的景象》宗座牧函中所闡釋的,教宗重申:「牧羊人不像其他許多人,總為很多事情忙碌不已;牧羊人成為首批證人,看到最要緊的事:救贖的恩典。正是最謙卑和最貧窮的人,迎接了降生成人的天主。」(5號)因此,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如何簡樸地向天主敞開自己。

教宗最後總結道:「讓我們也祈求恩寵,好能同牧人一樣在天主前感到驚喜並高聲讚頌,守護祂託付給我們的一切:才華、神恩、我們的聖召,以及在我們周遭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為武裝部隊的禧年慶典主持彌撒

圖片:Vatican Media

「要勇敢地為我們天主父的聖愛作見證。」2025年2月9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為武裝部隊的禧年慶典主持彌撒,強調了這點。當天的福音講述了耶穌在革乃撒勒湖的行動(參閱:路五1-11),教宗從耶穌的三個舉動展開省思,即:看見、上船和坐下。

在看似失去一切時,天賜的希望堅忍不拔

教宗首先指出,耶穌帶著分辨的目光在人群中「看見」兩艘靠岸的船,以及漁夫們失望的表情。後者徹夜勞作,卻空手而歸。教宗強調,耶穌的眼神充滿憐憫,我們切莫忘記天主始終關懷我們、憐憫我們、溫柔善待我們。

其次,耶穌看見漁夫們灰心喪志,走上那艘屬於西滿的船,藉以進入西滿的生命,分享他的失落感和一無所獲。

這舉動意義深遠。教宗闡明,「耶穌不像我們常做的那樣坐在一旁,對事情的進展冷眼旁觀,然後忿忿不平地抱怨。相反地,祂採取行動,走到西滿身邊,在艱難時刻花時間與他同在,選擇登上他的生命之船」。

談到耶穌的第三個舉動,聖父教宗指出,耶穌一上船就坐下來教訓群眾。看見這些漁夫眼中的挫折感,「耶穌登上船去宣講福音,把光明帶進那失望的黑夜,講述在人生的奮鬥中也有天主的美善,並重申在看似失去一切的時候,希望依然堅忍不拔」。

每當天主進入我們人生的船,帶給我們天主聖愛的喜訊,持續陪伴並支持我們時,「生命開始更新、希望獲得新生、熱情重新點燃,我們可以再次往海裡撒網」。

軍警不可讓船沉下去

面對參加禧年活動的軍人和警察,教宗表示,他們肩負一項「涵蓋社會和政治許多面向的任務,即:保衛國家、維持安全、維護守法與正義」。

教宗鼓勵他們「登上船」,因著他們的制服、紀律、勇氣和誓言,不僅看到罪惡時要舉報,而且要「在暴風雨中登上船,為善、自由和正義效勞,努力不讓船沉沒」。

聖善的駐軍司鐸

接著,教宗談及駐軍司鐸的任務。「他們的工作不是要祝福不合常理的戰爭行動」。相反地,他們在軍警之間「有如基督的臨在,渴望與之同行,給予聆聽和關懷,鼓勵他們划向深處,在日常任務上予以支持」。

駐軍司鐸作為道德和靈性的支持,陪伴軍警踏出每一步,「幫助他們在福音的光照下履行使命,追求公眾利益」。

教宗最後向軍警表達感謝之情,叮囑他們保持警醒,並且勉勵他們「為我們天主父的聖愛作見證」。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