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會見匈牙利當局:貴國歷史教導我們美好、痛苦與接納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於4月28日在匈牙利展開他的第41次國際牧靈訪問,向該國民政當局、駐該國外交使團,以及公民社會代表發表了他此行的第一篇講話。教宗稱該國首都布達佩斯是「歷史之都、橋樑之都、聖人之都」。

歷史之都

聖父教宗開門見山地稱布達佩斯是「歷史之都」。該城市既有凱爾特和古羅馬的深厚淵源,也有現代的燦爛光輝。這座城市誕生於和平歲月,卻也經歷過殘暴衝突。

教宗說:「你們今年隆重慶祝布達佩斯建城150週年紀念。」1873年,布達、歐布達與佩斯這三個小城,結合成一座布達佩斯城。教宗指出,這座位於歐洲大陸中心的城市的誕生,邀請我們省思歐洲的一體化進程,匈牙利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二戰過後,歐洲與聯合國攜手努力締造國與國之間更緊密的聯繫,以避免進一步的衝突」。

值此歷史性時刻,少數鼓吹戰爭的聲音,壓過了大多數人提倡和平的呼聲。教宗表示,由於歐洲的歷史,歐洲發揮關鍵作用,「代表了人類的記憶」。因此,應當「復興歐洲的精神」,即:歐盟眾位創始人的願景。他們是高瞻遠矚的政治家,視野超過國家邊界和當前利益,他們所推出的外交形式能追求團結合一,而不加重分裂。

橋樑之都

布達佩斯作為橋樑之都,多瑙河兩岸的20個行政區藉由橋樑彼此相連。聖父教宗談到同樣藉著橋樑相連的歐洲多國,稱這「需要集結眾人之力,同時又不削弱任何一方的獨特性」。

教宗強調,歐洲的建設應當以人為中心。「歐洲各國組成一個大家庭,保護其中每個成員的成長和獨特性」,而非助長意識形態殖民和超國家主義。

橋樑促使各種不同的現況彼此相連,這是大公合一精神的一大元素。教宗指出,在匈牙利,「基督信仰不同教派和睦共處,秉持互敬互重、有建設性的精神彼此合作,沒有摩擦」。

聖人之都

布達佩斯也是一座聖人之都。教宗方濟各提到匈牙利首先奉教的國王聖斯德望,稱這位聖人在世的年代,「歐洲的基督徒完全共融」。「聖斯德望國王活出了真正的基督徒精神,指明『行愛德是通往至高福樂』」的道路。聖父教宗表示,聖斯德望國王這句話,不僅明確展現出基督徒身份,更表達出「對他人敞開的必要性」。

因此,匈牙利憲法承認:「我們尊重其他民族的自由和文化,並且應該努力與世界各民族合作。」此外,該國憲法也表明,在匈牙利生活的不同民族均為該國「政治界的成員」、是「組成國家的一份子」。匈牙利致力於「促進並捍衛」在該國境內生活的「不同民族的語言和文化」。

接著,教宗強調,「宣認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在信仰見證的伴隨下,蒙召作出見證,與眾人一同培養那受福音啟發的人文精神,並沿著兩大軌跡前行:承認我們都是天父鍾愛的兒女,以及如同兄弟姊妹那樣彼此相愛」。

在這方面,「聖斯德望國王將有關友愛的金玉良言傳給了他的兒子,告訴他,那些帶著不同語言和風俗而來的人,『使國家錦上添花』」。教宗指出,同樣地,「我們認為,基督臨在於我們許多絕望地逃離衝突、貧困和氣候變化的弟兄姊妹身上」。這個挑戰「尤其催促我們這些跟隨耶穌的人作出回應」,效法前人的榜樣,為福音作出見證。

教宗最後提到匈牙利許多不同信仰的正義之士,以及宣認基督信仰的先人。教宗說:「我渴望把我心愛的這個國家的未來託付給他們。願天主降福匈牙利人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專頁及收看直播

教宗在匈牙利拜會總統和總理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已於4月28日抵達布達佩斯,展開他在匈牙利為期三天的牧靈訪問。他的第一站是在該國總統府私下拜會總統諾瓦克(Katalin Novák)女士和總理奧爾班(Viktor Orbán)。

教宗於當天上午11時18分抵達匈牙利總統府,接受正式歡迎禮。在總統府前的廣場,現場奏起了梵蒂岡國歌和匈牙利國歌,然後教宗向總統、總理和官員問候致敬。

隨後,教宗與諾瓦克總統步入總統府,拍照留念,並在貴賓簿上留言。教宗先是與諾瓦克總統私下會談,交換禮物。談話結束後,總統女士向教宗介紹第一家庭的成員,之後陪伴教宗前往隔壁的廳室,也就是教宗與奧爾班總理舉行會晤的地方。

圖片:Vatican Media

圖片: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專頁及收看直播

教宗抵達布達佩斯展開在匈牙利使徒之旅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已抵達布達佩斯,開始在匈牙利的使徒之旅。教宗的專機於4月28日上午9點53分抵達布達佩斯國際機場,比預計的時間提前了幾分鐘。他於當天早上8點21分從羅馬達芬奇國際機場出發,展開他的第41次國際牧靈之旅。教宗按照慣例在飛機上問候了同行記者,他們來自10個國家、共計73位,其中有8位是匈牙利人。

教宗的專機降落在布達佩斯機場後,聖座駐匈牙利大使巴納克(Michael Banach)總主教和匈牙利駐聖座大使哈布斯堡-洛林(Eduard Habsburg-Lothringen)首先到機上問候了教宗。接著,教宗乘坐升降機從機艙下來後,柱著拐杖走到在場的人面前,匈牙利副總理和兩名身穿傳統服裝的兒童在登機樓梯下方迎接他。這兩名兒童向教宗獻上麵包和鹽,作為生命、祝福和祝願的象徵。教宗品嚐了一小塊用右手掰下來的麵包。在場的人中,也有數十個孩童,他們手中拿著梵蒂岡和匈牙利的小旗子。在前往貴賓廳前,雙方介紹了在場的代表團。在這簡短的會晤後,教宗前往總統府。

此前,教宗於2021年9月在布達佩斯短暫停留,為國際聖體大會舉行閉幕彌撒。現在,他再次回來訪問。教宗方濟各是第二位訪問匈牙利的教宗,之前,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曾於1991年和1996年兩度到訪這個國家。

匈牙利人為教宗方濟各的到來而歡欣鼓舞。匈牙利報紙的頭版頭條都在報導教宗的訪問,標題是,“哪裡有伯多祿,那裡就有教會”。廣播和電視新聞都以這歷史性的訪問作為頭條消息。在布達佩斯,人們對教宗方濟各懷有極大的感激之情,因為儘管最近他的健康出現了問題,但他依然如約而至,人們視之為和平的朝聖者、希望的攜帶者。這座城市在意義重大的一年迎接伯多祿的繼承人:布達佩斯這座城市的現代邊界實際上是在1873年標出的,今年恰好慶祝150年週年紀念。

4月28日清晨,教宗在前往羅馬達芬奇國際機場前,在他的寓所聖瑪爾大之家接見了聖伯多祿廣場附近的15位無家可歸者。聖座愛德部部長克拉耶夫斯基樞機陪伴他們前來。

4月26日,教宗前往羅馬市中心的聖母大殿,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前祈禱,將這次匈牙利之行託付於聖母瑪利亞。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專頁及收看直播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期第三周 星期五 福音反省

若6:52-59

那時,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人怎麼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們內,便沒有生命。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樣,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不像祖先吃了『瑪納』仍然死了;誰吃這食糧,必要生活直到永遠。」這些話是耶穌在葛法翁會堂教訓人時說的。

反省

《真材·實料》

今天耶穌在若望福音中所講論的「血」和「肉」,竟成了猶太人爭議的課題。這是愛的流露,神性的象徵和超性的意義,猶太人卻認定吃他的肉和喝他的血是人性的殘忍,神性的褻瀆、和傳統的不潔之意。人豈能茹毛飲血?這簡直不成體統!

耶穌卻把他的「食物」和「飲品」視作天上神糧,不但使人神、形結合,更是天人合一,因為這能使人分享天主的生命與恩𠖥,讓天主生活在我們內,我們生活在天主內。這個道理不但是人性化,更是神性化。原來猶太人歷史中的「瑪納」並非過時,而是超越時空,預嘗生活之糧可以使人延年益壽,青春常駐,心想事成,笑口常開直到永遠。

耶穌在聖經中,使用了phago- 吃(希臘文)是吃的字,但祂改用trogo- 「啃食」或「咀嚼」;同樣,耶穌使用sarx 一字,而不用soma一字,前者意思是包裹在骨頭外柔軟膨鬆的血肉,後者是表示「身體」之意。

所以,耶穌談論的,是真材實料,意即實際「咀嚼」祂聖經中的聖言,而吃食祂真正的血肉。

「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若6:55)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公教報:周守仁主教談訪問北京教區

2023年4月20日,周守仁主教與李山主教(右)在北堂共祭彌撒 (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3年4月28日,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發出有關「周守仁主教接受天主教香港教區週報訪問談訪問北京教區」的新聞公告及訪問圖輯。公告如下: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輔理主教夏志誠及副主教蔡惠民神父應天主教北京教區李山主教之邀請訪問北京教區,為期五天 (417 – 21) 的訪問行程已圓滿結束。

周主教於本周一(24日)接受教區週報《公教報》及《Sunday Examiner》訪問,題為《周守仁主教訪北京教區締造共議同行、互愛互補》。

周主教訪問北京教區
網上文字訪問請按以下連結:

中文:《公教報》訪問

英文:《Sunday Examiner》訪問

2023年4月17日,北京教區接待香港教區,給香港送上寫有「同道偕行」的墨寶。同道偕行(共議同行)是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本年會議的主題。(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2023年4月17日,在北堂舉行為可敬者利瑪竇神父宣福祈禱會。(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2023年4月19日,往利瑪竇墓園憑弔。(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按此閱覽更多相關資訊

駐匈牙利宗座大使談教宗訪問匈牙利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將於4月28日至30日牧靈訪問匈牙利。在訪問前夕,梵蒂岡新聞網採訪了駐匈牙利宗座大使巴納克(Michael Banach)總主教。

巴納克總主教首先談到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在匈牙利的兩次訪問和教宗方濟各兩次到訪該國。他說:「很多天主教徒很自豪的談論這些事,說這個國家如何款待兩位教宗的兩次來訪。為此,在匈牙利人民中有極大的興奮之情。」總主教指出:「與30年前相比,教宗方濟各今天訪問的這個國家毫無疑問的發生了改變。由於經濟改革,匈牙利更加發達。然而有一個不變的事實,那就是:迎接教宗的將是一個以信奉天主教為榮、與教宗共融的團體。」

自烏克蘭爆發戰爭後,匈牙利人民不斷幫助烏克蘭難民。巴納克總主教對此表示:「在匈牙利,教會在接納烏克蘭難民方面作出很大貢獻。明愛會、各教區人員都出現在邊境、火車站等所有地方,以便回應這些人的日常需求,從食物到毯子等。見證這一切固然很好,但我們不應感到驚訝,因為這是匈牙利教會的傳統。我想到匈牙利聖依撒伯爾、行愛德的偉大聖婦。接納、愛德一直在匈牙利人民心中。」

巴納克總主教也提到匈牙利和聖座的關係。他說:「我們談這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追溯到匈牙利第一位奉教的聖斯德望國王,他接受了基督信仰,把國家奉獻給聖母瑪利亞。自那一刻起,基督宗教的概念和思想進入匈牙利人民的血液中,也進入了包括憲法在內的許多法律文件中。」

巴納克總主教提到他的前任、從1930年到1945年擔任聖座駐匈牙利大使的羅塔(Angelo Rotta)總主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為營救許多猶太人作出巨大貢獻,被稱為『國際義人』。人們對他依然記憶鮮明,這是聖座和匈牙利之間的另一個連接。聖座和匈牙利恢復外交關係後,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兩次訪問該國,現在是教宗方濟各來訪,這些都證明了現存的良好外交關係。」

最後,巴納克總主教說:「匈牙利教會致力於保護受造界。天主教學校也在推廣《願祢受讚頌》通諭。」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專頁及收看直播

教宗前往聖母大殿祈禱,將在匈牙利的訪問託付於聖母

圖片:Vatican Media

教宗方濟各將於4月28日至30日訪問匈牙利。就如往常那樣,在開始國際牧靈訪問前,他都先到聖母大殿祈禱。4月26日上午,教宗前往聖母大殿,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像前祈禱,將他的匈牙利之旅託付於聖母。

本次訪問是教宗方濟各的第41次國際牧靈訪問。他自2013年就任教宗以來,這是他第106次前往聖母大殿,懇求羅馬人民救援之母的護佑。羅馬人民素來敬愛這幅聖母像,相傳這聖像是由聖史路加所繪。聖座新聞室的一份公告稱,4月26日上午,教宗獨自一人坐在輪椅上,在聖母像前停留片刻靜默祈禱,隨後返回梵蒂岡。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專頁及收看直播

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平信徒與會者也有投票權

圖片:synod.va

聖座新聞室於4月26日中午舉行了關於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第16屆常規會議記者會,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秘書長格雷奇(Mario Grech)樞機、總發言人霍勒利希(Jean-Claude Hollerich)樞機出席了記者會。

兩位樞機在記者會上宣布:2023年10月在梵蒂岡舉行的以「同道偕行」為主題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與會者的構成將發生變化,因為有相當數量的「非主教」成員也將參加會議。這些「非主教」與會者是司鐸、男女修會會士和男女平信徒,共計70名,其中50%為女性,皆由教宗親自任命。在總數為400多名的與會者中約有370名有投票權。

兩位樞機強調,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中平信徒成員具有投票權「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它既不改變大會的性質也不改變名稱。

這些新規定在當天給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大洲階段負責人的一封信函中作了傳達。該信函指出,新規定並未廢除現行的規範,早在2018年教宗方濟各在論述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結構的《主教共融》(Episcopalis Communio)宗座憲令中,就規定了「非主教」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中的臨在。在教宗期望「自下而上」的世界主教會議進程的背景中,這樣的規定是合法的。這些70名司鐸、男女修會會士和男女平信徒與會者來自代表天主子民的地方教會,因此他們在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上將不再是「旁聽者」。

樞機也提到本屆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的一個新意,即由國際男女修會總會長聯合會分別選出的5位修女和5位修士,代替了往屆世界主教會議的10位修會聖職人員代表。

最後,兩位樞機提到另外的一個新穎之處,世界主教代表會議全體大會將會有「專家」出席,但他們沒有投票權。他們是大會討論的不同主題方面的專家。也將會有來自其它基督宗教教會團體的兄弟代表出席大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進教之佑驛站:復活期第三周 星期四 福音反省

若 6:44-51

那時,耶穌對群眾說:「除非受那派遣我來的父所吸引,誰也不能到我這裡來;那來的,我要在末日使他復活。先知書上記載:他們都要蒙天主教誨。所以,凡是聽從父並接受祂教導的,都來到我這裡。沒有人見過父,惟有從天主而來的那位見過父。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信的人就有永恆的生命。我是生命的食糧。你們的祖先在曠野裡吃過瑪納,還是死了。這裡有從天降下的食糧,人吃了,便不會死。我就是這從天降下的、活生生的食糧,人吃了這食糧,將永遠活著。我要賜給人的食糧,就是我的肉,是為使世人得到生命而給的。」

反省

《生命之糧》

我們自問:每主日參加彌撒領受聖體,是否真正意識到耶穌在聖體中,賜給我們力量?或者,當教堂有明供聖體時,我們是否不意願留步敬拜祂,或是希望趕快離開呢?也許雖然我們腦袋中,知道耶穌真正臨在聖體中,但是心裡卻未曾反省過,並體會到這個道理。因為不理解,所以我們不愛,很難忍受默默的明供聖體,因為覺得浪費時間,也未能看見有何神益。如果發現自己還不夠愛聖體的話,也許今天就是去行動,找機會明供聖體,或在彌撒後更可以坐下靜默,和剛剛領到耶穌的聖體對話。愛和認識畢竟是透過多次相處而加深的。何況,如果我們真愛一個人的話,我們和他相處何必計較收穫呢?難道默默的陪伴,不也是最深的愛的表現嗎?在聖體中的耶穌默默陪伴、給予、支撐每一個人,期待有一天,我們會醒過來,且領悟什麼叫愛,從而被祂的愛感動而轉變。

可愛的主耶穌,祢如此愛我們,我們也渴望愛祢更多。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匈牙利青年翹首以待教宗的到訪

天主教匈牙利全國牧靈學院院長法布里(Kornél Fábry)神父 (圖片:Vatican Media)

「我們正在努力本著友愛和祈禱的精神更好地準備這次訪問。」這是天主教匈牙利全國牧靈學院院長法布里(Kornél Fábry)神父就教宗方濟各出訪該國,近日接受梵蒂岡新聞網的採訪所強調的,他曾擔任2021年9月在匈牙利舉行的第52屆國際聖體大會秘書長。他解釋說:「這次教宗的到訪不會像在國際聖體大會上那樣,他只會見主教和宗教領袖,而也要與神父、修生,以及堂區的教友會面。特別是要與年輕人在一個擁有一萬多個座位的體育場會面,把他的慈愛關懷送達殘障人士和難民。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烏克蘭人,去年有超過一百萬烏克蘭人來到匈牙利。」

在提到青年與教宗的會面,這位天主教匈牙利全國牧靈事務負責人解釋道:「申請來體育場與教宗會面的人數已經超過座位數,達到11,000人。申請者許多來自堂區,也有來自大學,而不僅來自天主教大學。教宗將與青年舉行兩次會晤:在體育場與青年會面,最後一天與文化界和大學的青年會面。很多青年願與教宗一起祈禱。」

教宗這次訪問匈牙利的徽標的中心元素是「橋」,它是布達佩斯的象徵。這橋樑讓人團結起來進行對話,是教宗方濟各向青年和年長者發出的邀請。法布里神父表示:「在我們的教會中,我們鼓勵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對話,例如在禮儀中。年輕人和老年人都能聽最現代通俗的歌曲。有一項牧靈的職責:就是促進年輕人和老年人之間的團結。在我之前服務的堂區,每次為家庭舉辦的節日慶祝,都包括祖父母在內。傾聽、接納他們很重要,他們是我們的表樣!在我們這個時代,網絡世界似乎與年長者很遙遠,我經常看到的是孫輩們教他們的祖父母如何使用聊天工具和互聯網。這很好,我們攜手並肩向前走。」

隨後,法布里神父特別談及匈牙利天主教會在衛生醫療方面的牧靈工作非常廣泛,他舉例說,在布達佩斯總教區,有神父負責幫助盲人參加禮儀。

最後,他說道:「我認為組織特殊具體活動非常重要。我想到的是專門為殘障人士舉行的彌撒,他們是教會的財富。教宗與這些(殘障)孩子們的會面非常重要,教宗將私下與(殘障)孩子們及他們的父母會面。他願花一些時間和他們在一起,並鼓勵他們。」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閱覽更多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