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邀請大家在教宗將烏俄兩國奉獻給聖母前作九日敬禮

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邀請所有加拿大信徒
與教宗方濟各一起為烏克蘭的和平祈禱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2年3月25日(星期五),教宗方濟各將於羅馬時間下午5時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懺悔禮儀期間,將俄羅斯和烏克蘭奉獻給聖母無玷聖心。教宗方濟各希望通過一項特殊的禮儀行動,將烏克蘭和俄羅斯人民托付於天主之母瑪利亞的保護之下。這一舉動得到了烏克蘭天主教主教們以及俄羅斯主教們的好評。

為響應教宗方濟各將烏克蘭和俄羅斯奉獻給聖母無玷聖心的決定,烏克蘭東方禮天主教領袖從 2022年3月17日開始九日敬禮。他們希望來自世界各地的所有天主教徒都能參與其中。 鑑於這呼籲,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一起與教宗共融,邀請加國信徒和所有願意參加的人,用以下祈禱作九日敬禮:

God of реасе and justice,
we pray for the реорlе of Ukraine today.

We pray for реaсе and the laying down of weapons.

We pray for аll those who fear for tomorrow,
that your Spirit of comfort would draw near to them.

We pray for those with power over war or реасе,
for wisdom, discernment and compassion to guide their decisions.

Above аll, we pray for аll your precious children, at-risk and in fear,
that you would hold and protect them.

We pray in the name of Jesus, the Prince of Реасе.

Amen.

(中文翻譯:鹽與光)

和平和正義的天主,
我們今天為烏克蘭祈禱。

我們祈求和平和放下武器。

我們為所有為懼怕明天的人祈禱,
讓祢的安慰之神親近他們。

我們為那些有能力
控制戰爭或和平的人祈禱,

求賜以智慧、懂得辨別和憐憫之心
來導引他們的決定。

最重要的是,
我們為祢所有處於危險和恐懼中的
寶貴孩子們祈禱,

祈願祢會懷抱和護佑他們。

我們因和平的君王,
主耶穌基督之名向祢祈求。

亞孟。

烏克蘭東方禮天主教愛民頓教區、天主教卡加利教區、卡加利聖公會教區、天主教愛民頓總教區、愛民頓聖公會教區、阿薩巴斯卡聖公會教區、天主教聖保祿教區、加拿大福音派路德會、加拿大烏克蘭正教教會將於2022年3月18日(星期五)舉行烏克蘭和平祈禱日。為此,大會已準備了特殊的聖道禮儀。 我們鼓勵和歡迎其他團體進行類似的舉措。

來源: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CCCB

相關資訊

進教之佑驛站:四旬期第二週 星期五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瑪21:33-43、45-46

那時,耶穌給群眾講比喻說:「有一個家主培植了一個葡萄園,四周圍上籬笆,園內挖了一個榨酒池,建了一座守望台,然後租給農戶,就往遠方去了。收果子的時節臨近了,他就派他的僕人們到農戶那裡,收取他的果子。但那些農戶抓住他的僕人,打傷一個,殺死一個,扔石頭砸死另一個。他再派其他的僕人去,人數比以前更多,農戶還是照樣對待他們。此後,他派自己的兒子到他們那裡,心裡想:『他們是會尊敬我兒子的。』可是農戶們一見那是兒子,就彼此說:『這就是繼承人!來,我們殺了他,佔有他的產業吧。』於是他們抓住他,趕他出葡萄園外殺了。這樣,當葡萄園主來到時,要怎麼對付那些農戶呢?」(…)所以,我告訴你們:必要從你們那裡把天主的國奪去,轉交給能結果實的外族。」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聽到祂這些比喻,明白祂是指著他們說的。他們就想逮捕祂,卻又顧忌群眾,因為群眾都認為祂是先知。

反省

《繼承人》

瑪竇福音記述的是揉合了新舊約的啟示,把舊約的「作夢人」若瑟拼合,更將二子的比喻和園戶的比喻放在一起,為描寫準備光榮的天國來臨時,有人會繼往開來,為主的產業承傳和傳承下去,但也有人是忘恩負義和恩將仇報的。

榨酒池和守望台是巴肋斯坦當時的傳統條款,可以租借葡萄園給園戶官理,當時的產業管理人是指以色列民的司祭、經師和長老們;僕人乃指以前的先知、先賢和先哲們;最後的兒子指的就是耶穌獨生子。外邦人是指教外人士。

這個比喻簡而易明,就是教會的縮影,它明顯地指出若然我們不承認主和他的一切產業,還是歷史不斷地重演,結果不但沒有做好傳宗接代的責任,也沒有在教外人中,作真正的見證和福傳工作。原來,準備光榮的天國來臨還是路漫漫而修遠兮!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3:16)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聖座國務卿為烏克蘭和平主持彌撒

圖片:Vatican Media

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3月16日傍晚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為烏克蘭和平主持彌撒,各國駐教廷外交使團成員也參禮。耶穌的山中聖訓再次在大殿內響起:「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瑪五9)帕羅林樞機由此展開講道,強調和平「是天主的特色」。

樞機說:「我們今晚聚在這裡,懇求天主賜給烏克蘭和平,求祂助祐每個善心男女成為和平的工匠。」

聖座國務卿引用教宗方濟各3月6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關於烏克蘭悲慘處境的講話,指出:「這不僅是軍事行動,也是製造死亡、摧毀和不幸的戰爭。這衝突的確只能靠祈禱與和平來得勝。」

帕羅林樞機表明:「如果我們聚在這裡祈求和平,是因為我們相信祈禱絕非無濟於事,相信即使在人看來絕望至極的處境,祈禱也能發揮作用,特別是能改變心靈和意念,如同在《厄則克耳先知書》中上主所說的:『我還要賜給你們一顆新心,在你們五內放上一種新的精神,從你們的肉身內取去鐵石的心,給你們換上一顆血肉的心。』(卅六26)」

為此,國務卿敦促眾人:「接受天主聖言的光照,承認天主的光榮經由十字架而來,但人的光榮卻是汲汲營營於世俗成就及權勢。」針對光榮的雙重概念,樞機解釋道:「整個世界的歷史恐怕會陷入危險:有一種光榮縱然外表相反,卻帶來死亡、空洞、虛無;另一種光榮看似挫敗、喪失,實則導向復活與生命。經由十字架,才能抵達光明、光榮。」

接著,聖座國務卿在講道中提出質問每個人內心的省思:「弟兄姊妹,你們難道不認為,假若我們真正落實耶穌的訓誨,世上的一切衝突就會逐漸消失嗎?你們難道不認為,假若我們稍微多聽一些吾主的邀請,武器就能噤聲,甚至根本不必製造武器嗎?天主的偉大實際上在於服務:天主教導我們的平安,其實是由各種關係締造而成,而非奴役他人、你爭我奪。我們在這些構成平安的關係中互相扶持、彼此照顧、重獲自由、一起成長。」

「天主的光榮不帶來壓迫,而且恰恰相反。祂的光榮確實讓世界再次充滿美善,賦予生命並締造和平。」此外,聖座國務卿也在講道中引用了聖教宗若望廿三世《和平於世》通諭,指明締造和平的四大要素分別是:對真理的尊重、邁向正義的張力、不使用暴力的友愛,以及排除各種強迫的自由。

和平是上主的嗣業。帕羅林樞機闡明,主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對宗徒們和我們大家說:「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給你們的,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也不要膽怯。」(若十四27)樞機指出:「因此,耶穌的門徒絕不喪失希望。」

在講道的結尾,樞機表示為烏克蘭的現況感到痛徹心扉,並重申教宗方濟各的話:願武器噤聲!天主與締造和平的人同在,而不站在施暴者那邊。樞機為全世界懇切祈禱,說:「主耶穌、和平君王,求祢垂顧祢的兒女,他們向祢呼喊著:求祢幫助我們締造和平,保祐我們不口出惡言、不說出謊話。」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相關資訊

3月17日-聖博德紀念日

聖博德(St. Patrick),亞瑪總主教,他是愛爾蘭的主保聖人。他生於三八九年,相傳他祖籍是羅馬,世居英倫三島。據聖人自述,他在十六歲以前,過著世俗的生活,從未想到獻身事主。

四零三年,聖人年約十四、五歲,被海盜擄到愛爾蘭為奴整整六年。聖人侍奉異教主人,飽受艱苦,可是就在這段時期內,博德的聖德大有進步。他出外牧羊時,在大自然的曠野中日夜祈禱,神火炎炎,一心念主;有時風吹雨打,四肢凍僵,他仍如老僧入定,端坐不動。

六年後,他在睡夢中得到啟示即將重獲自由,就私自從主人家中逃出,步行兩百里路,遇見一條漁船,聖人懇求船員准許他搭船回鄉。

航行三日後,眾人捨舟登陸,又走了一個月的陸路,糧食用盡,船主對博德說:「你這基督信徒,你不是常說你的天主是全能全善的。如今我們糧食已盡,眼看就要餓死。你何不代我們求求你的天主呢?」

博德答道:「你們一心依靠天主,一心祈求天主吧,你們不要擔憂。從今天起,糧食的恐慌就可解除。」果然,他們前行途中,遇見一群野豬,便宰殺了幾頭,飽餐了一頓。而且從這一天起,一路上糧食不缺,安抵目的地。這些外教的船員也異口同聲歌頌上主的洪恩。

博德回到故鄉後,決心重返愛爾蘭,把信德真光傳給身處黑暗中的異教徒。聖人在開始執行這個偉大的傳教計畫前,先在法國攻讀神學,領受了鐸品。經過十餘年的準備工作,博德受聖日曼諾斯祝聖為主教,由宗座正式委派,到愛爾蘭傳教。

當時愛爾蘭人信奉異教,對天主教道理,一無所知。聖人給他們耐心講解,並顯發神蹟,以證明聖教確是真神所創立。此時愛爾蘭王蘇格耳雖未皈依真教,但他的朝臣中,領洗入教的為數不少。一般平民也對博德的講道深感興趣,紛紛棄邪歸正,異教的僧徒,對聖人恨之入骨,一再唆使人暗殺他,每次均賴主特佑,化險為夷。有一次,聖博德自行駕馬車出外,趕車的坐在後座,途中,趕車的自願代替主人駕馭,突然暴徒從道旁竄出,誤認趕車的是聖人,拔劍猛刺,趕車的當場斃命。聖人幸虧在後座,才安然脫險歸來。

博德為了愛爾蘭民族的勸化工作,風塵僕僕,不辭辛苦;到處建造教堂,創立修院,以培植神職人才。他的工作獲得了很大的收穫,被勸化的異教徒,不計其數。愛爾蘭整個民族,最終依賴聖人的努力,全部皈依了天主教。

聖人成功的主要方法,是一切依靠上主的安排。他常說:「我已將一切託付在天主手中。」誠如達味聖王所謂:「一切事都托上主照顧,上主一定會支持你。」

博德於四六一年安然逝世。聖人去世時,愛爾蘭已獲得「聖人島」的美稱。

來源:我靈讚頌主

天主,你曾揀選了聖博德主教,
向愛爾蘭民眾宣揚了你的光榮;
求你使所有基督徒,賴聖人的功德與代禱,
也能不斷向世人宣講你的奇妙救恩。
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亞孟。

聖博德,為我等祈。

《聖博德護甲誦

《聖博德護甲誦》(St. Patrick’s Breastplate or the Lorica),又稱《鹿鳴頌》(The Deer’s Cry),是早期愛爾蘭基督徒在晨禱中,用作祈求免受邪惡力量傷害的禱文。按照傳統,聖人於公元433年為祈求天主的庇護而作了這篇有名的禱詞 ; 後來他果然成功地勸服愛爾蘭王萊奧蓋爾 (King Leoghaire) 和他的臣民,皈依了基督信仰。

聖博德紀念日是三月十七日,誦念這篇宣信式的禱文很合乎四旬期內扺拒邪惡的精神。在家庭中,這篇誦禱不但合適個人使用,也適宜由夫婦偕同子女一起誦念發信德,抵抗那巡遊如同咆哮獅子的仇敵魔鬼 (參伯前5:8-9)。事實上它能振奮人心、令鬥志高昂,激發人無懼逆境的勇氣! 這禱文極為適合由父親帶領誦念,不但給子女立好榜樣,也可培養親子情。


由香港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提供

來源:我靈讚頌主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進教之佑驛站:四旬期第二週 星期四 福音反省

圖片:鹽與光傳媒

路16:19-31

「有一個富家人,身穿紫紅袍及細麻衣,天天奢華地宴樂。另有一個乞丐,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躺臥在他的大門前。他指望藉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飢,但只有狗來舐他的瘡痍。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裏。那個富家人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陰間,在痛苦中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郎及他懷抱中的拉匝祿,便喊叫說:父親亞巴郎! 可憐我罷! 請打發拉匝祿用他的指頭尖,蘸點水來涼潤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燄中極甚慘苦。亞巴郎說:孩子,你應記得你活著的時候,已享盡了你的福,而拉匝祿同樣也受盡了苦。現在,他在這裏受安慰,而你應受苦了。除此之外,在我們與你們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深淵,致使人即便願意,從這邊到你們那邊去也不能,從那邊到我們這邊來也不能。那人說: 父親! 那麼就請你打發拉匝祿到我父家去,因為我有五個兄弟,叫他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巴郎說:他們自有梅瑟及先知,聽從他們好了。他說: 不,父親亞巴郎! 倘若有人從者中到了他們那裏,他們必會悔改。亞巴郎給他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必不信服。」

反省

《讀聖言 求永生》

耶穌給了我們一個最好的禮物:天主聖言。當富家人在世時享受榮華富貴,卻未施予拉匝祿應有的幫助。自己在陰間受苦,卻見拉匝祿安息於亞巴郎的懷中,最後才想起了自己的近人,不願他們同他一起在此受苦,便希望亞巴郎派遣拉匝祿,去顯示神蹟使他們悔改。然而,亞巴郎卻說他們只要真心聽從梅瑟及先知的話-天主聖言-便能得救。這也就是說,信從聖言就是使人悔改的根本。聖言就是主耶穌自身,祂一生的舉動和言行,就是天人之間的溝通。讓我們珍惜,並信從聖言,將聖言生活出來,也讓聖言成為生命的依靠和救贖。

親愛的耶穌,請讓我們的身心靈依靠聖言而生活。亞孟。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撰文:進教之佑驛站 / 陳鴻基神父

按此閱讀更多
《進教之佑驛站》反省文章

教宗方濟各與俄羅斯正教宗主教基利爾進行視象通話

圖片:Vatican Media

【鹽與光傳媒資訊】在2022年3月16日(周三)聖座新聞室發布的聲明中,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證實,教宗方濟各與全俄羅斯正教宗主教基利爾(Patriarch Kirill)在下午時份進行了視象通話。在通話中,雙方的陪同者分別是宗座促進基督徒合一委員會主席科赫(Kurt Koch)樞機、莫斯科宗主教府對外關係部門負責人希拉里翁(Hilarion)總主教。

烏克蘭戰爭

聲明說,他們的談話集中在「烏克蘭的戰爭以及基督徒和他們的牧人在盡一切努力確保和平方面的作用。」教宗方濟各感謝宗主教召開這次會議,其目的是希望指出,作為人民的牧者,一條通往和平的道路,去為和平的恩賜和停火祈禱。

教宗與宗主教一致說:「教會不得使用政治語言,而應使用耶穌的話語。」

教宗方濟各補充說:「我們都是相信同一天主、天主聖三、天主聖母的神聖子民的牧羊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努力幫助和平,幫助受苦的人,去尋求和平的方式,來停止戰火。」

布魯尼還表示,教宗和宗主教強調了正在進行的談判進程的特殊重要性,因為根據教宗的說法,「為戰爭付出代價的是人民;受到轟炸而死的是俄羅斯士兵和平民。」

幫助受苦的人的責任

聲明繼續引用教宗方濟各的話:「作為牧者,我們有責任親近並幫助所有遭受戰爭折磨的人。」

「曾經有一段時間,甚至在我們的教會中,人們都在談論一場聖戰或一場正義的戰爭。今天我們不能說這樣的話。基督徒對和平重要性的意識已經開展。」

教宗方濟各和宗主教基里爾同意「教會被召叫去為堅固和平與正義而作出貢獻」。

教宗方濟各在結束視象通話時,感嘆戰爭的代價。

「戰爭總是不公義的,因為付出代價的是上主的子民。在被殺害的兒童和婦女,以及所有戰爭受害者面前,我們的心不得不哭泣。戰爭永遠不是出路。讓我們合一的聖神要求我們以牧羊人的身份來幫助遭受戰爭之苦的人民。」

早於8年前在頓巴斯爆發的危機已經成了教宗方濟各和基里爾宗主教關注的問題。他們於2016年2月12日在古巴簽署的聯合聲明中表示:

「我們譴責在烏克蘭的衝突,它已經給愛好和平的居民造成許多喪亡和無數的傷害,將社會推入嚴重的經濟和人道危機。我們邀請衝突各方保持謹慎、社會團結和促進建設和平的行動。我們邀請我們在烏克蘭的教會為達致社會和諧而努力,避免參與衝突,以及不支持衝突的進一步發展。」

聲明中還表示:

「我們勉勵衆基督徒和所有相信天主的人熱切祈求世界的造物主,求祂保護祂的受造界免遭摧毀,不允許有新的世界大戰。為使和平持久且可靠,需要付出特定的努力,重新發現使我們相連的共同價值觀,這些價值是建立在吾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基礎上。」

正教會與天主教

正教會是什麼?正教會跟天主教有什麼分別?俄羅斯正教會為何那麼重要?什麼促使這會面能夠進行?聯合聲明的內容是什麼?烏克蘭天主教與正教會的關係又如何?本台《教會透視》專訪中,為您一一詳盡解答。請大家細心欣賞。

按此重溫
教會透視特別專訪: 正教會與天主教

相關資訊

為幫助您了解「加拿大原住民羅馬代表團」的資料

Photo by Chris Robert on Unsplash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2年3月28日至4月1日期間,一個包括加拿大原住民領袖、年長者和寄宿學校倖存者的代表團將在羅馬與教宗方濟各會面,討論天主教會參與加拿大寄宿學校,以及對原住民社區的持久影響。

這是治癒與和解過程中的重要一步,這過程需要整個加拿大天主教會的參與,而不僅僅是那些直接負責或直接受到影響的人。作為有愛德的公民和福音的見證人,加拿大天主教徒有責任了解並意識到天主教參與了對加拿大原住民那不公義的行為,以及教會為治愈、賠償與和解所做的工作,並了解我們教會的不足之處也很重要。

當我們一起為在這個旅程中的重要時刻做準備時,許多人會對寄宿學校和教會的參與有所疑問。在您開始探究這些問題時,這裡有一些資料可幫助您。

什麼是「寄宿學校」?關於它對原住民和他們社區的影響, 我們又有了解多少?

這篇文章很好,簡單介紹加拿大寄宿學校的歷史。 您也可以在「國家真相與和解中心」的網站上閱讀有關寄宿學校的訊息。

如需更全面的理解,請閱讀來自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A Knock on the Door: The Essential History of Residential Schools (「敲門聲:寄宿學校的基本歷史」)。 這本書是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最終報告的摘要,易於閱讀。如果您想更深入地研究並閱讀報告本身,可以購買免費下載以PDF格式文件檔

如果您選擇收聽 podcasts,加拿大歷史博物館(Historica Canada)製作,由分3部份的系列節目《寄宿學校》

了解寄宿學校對原住民和社區的影響的最佳方式是聆聽他們的故事。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寄宿學校倖存者感到有能力分享真相。 The Legacy of Hope Foundation (希望遺產基金會) 對倖存者進行了一系列精彩的採訪節目。未經編輯和過濾,每個節目半小時或更長時間,但是非常值得觀看和收聽。或者您只需在互聯網搜索引擎(如 Google、Yahoo 或 DuckDuckGo)中輸入“residential school survivor stories” (寄宿學校倖存者故事),您就可以閱覽大量文章和影片。

同樣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寄宿學校系統的破壞性影響不僅限於倖存者,還包括他們的家庭和社區。 為了更好地了解寄宿學校的深遠影響,請閱讀加拿大原住民社區所經歷的代際創傷

天主教會如何及為何參與寄宿學校?

儘管寄宿學校系統是政府倡議的,但學校本身並不是由政府管理的。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將工作外判給那些已經在教育領域建立起來,並且通常已經在原住民社區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教會。

關於教會在寄宿學校中所扮演角色的簡明、平衡且可讀性強的說明(包括了解啟發那些來到那里工作的人背後的心態),請閱讀 TRC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 報告中的 “The Role of the Churches” (教會的角色)  “They Came for the Children” (他們為孩子而來)(第 13-16 頁)。

印地安有139間官方認可的寄宿學校。 其中64間由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區或修會管理。該網站列出了所有由教會所管理的學校,它還包括一個非常有用的彩色地圖供您下載。類似的地圖和列表也可以在這裡下載

寄宿學校在哪裡?

可閱覽這地圖,但不要止於此。為了加深您的理解,也可看看這張地圖,它顯示了世界各地原住民的傳統領土以及條約所涵蓋的土地。

可以在那裡了解更多關於在前寄宿學校遺址上發現的無標記墳墓的資訊?

許多人對2021年5月宣佈在前坎盧普斯印第安寄宿學校遺址上發現了200多座無標記的墳墓感到震驚。許多人也在尋找答案,以便他們能夠理解為什麼那裡會有這些墳墓,以及從它們中如何描繪出寄宿學校的運作。

BC Catholic 的這篇文章通過與專家交談,很好地闡述了一些歷史,並將墳墓的位置圖放於文中:人類學家 Scott Hamilton 博士,其報告“Where are the Children buried?”(孩子們被埋葬在哪裡?)被 TRC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使用作為其調查的一部分。如果您想更深入地研究這個主題,您可以先閱讀Scott Hamilton博士的報告和 TRC 最終報告中的相應部分。

真相與和解委員會(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是什麼?

國家真相與和解中心提供此網頁,您可以在其中了解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其職責、開展的工作,以及工作的成果。

一般來說,國家真相與和解中心(NCTR)網站是了解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工作以及正在進行的教育、治癒與和解工作的寶貴資源。

天主教會對「原住民的權利」有何教導?

雖然沒有關於原住民權利的具體文件,但在天主教教理中就天主教社會訓導的範疇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廣泛的框架,我們可以在其中理解這個特定問題。

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CCCB)的這份文件是一個很好的資料,因為它特別關注加拿大原住民的權利。 它還談到了教會訓導與《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按此下載中文版】之間的關係。它有一個非常有用的附錄,列出了與《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中列出的權利相應的教宗講話和教會文件。

有關原住民權利的問題不僅與加拿大有關,而且與世界上許多經歷過殖民化的地區有關。 因此,這不僅僅是一個地方問題,而是與整個教會相關的問題,因此超越我們自己的框架去尋找更多資源會有所幫助。

1994年,澳洲天主教社會正義委員會 (ACSJC) 出版了《天主教人權傳統和原住民權利》。 這是一份極好的文件,匯集了天主教社會訓導的核心原則和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明確聲明,以及澳洲亞天主教會的發展,闡明了我們作為天主教徒應該如何理解原住民的權利。 雖然它長達20頁,及將近有二十年的歷史,但它為公眾提供了最清晰、最全面的討論。

每個人都應該閱讀它。至少,它將有助於闡明天主教對人權的理解與任何世俗的理解有何根本不同。

如果您想更深入地研究教會關於原住民權利的教會歷史,您可閱讀由耶穌會會士Michael Stogre神父著作的 “That the World May Believe: The Development of Papal Social Thought on Aboriginal Rights”

加拿大天主教會為與原住民和解做了哪些工作?

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CCCB)是包括該國所有主教在內的主教團,其歷史可追溯至1943年成立,與原住民合作並倡導他們的權利。這包括早在1991年,為許多天主教教區和修會在寄宿學校系統中發生的破壞原住民文化和侵犯行為,以及作為寄宿學校系統的一部分所起的作用而道歉。請按此閱覽CCCB參與原住民權利的時間表以及多項相關的道歉的連結。

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CCCB)自1998年以來,加拿大主教得到了加拿大天主教原住民委員會的協助,這是一個由主教和原住民組成的特別委任的團體,就原住民的需求,以及如何促進治癒與和解的關係向主教們提供建議。

加拿大天主教主教團(CCCB)也是 Our Lady of Guadalupe Circle (瓜達盧佩聖母聯盟) 的創始者之一,這是一個由原住民、主教、神職人員、平信徒運動和獻身生活團體組成的天主教聯盟,致力於更新和促進天主教會與加拿大原住民之間的關係。它於2016年成立,旨在促進對話、理解和參與真相與和解的進程。

您可按此閱讀更多關於加拿大教會的倡議,以加深對原住民需求和經歷的認識和理解,以及促進治癒與和解的關係。

然而,這些都是國家層面的舉措,只是觸及教區和地方層面正在開展的工作的表面。請瀏覽您所屬教區的網站,了解更多關於您所在地區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們又能夠做什麼呢?

請瀏覽 Catholics for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天主教尋求真理與和解) 的網站。 他們根據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94項行動呼籲制定了支持真相與和解的行動列表。 通過閱讀列表,您可找到至少一項適合參與的行動,並請填寫表格對您希望履行的行動作出承諾。

 

按此閱覽英語原文
Understanding the Indigenous delegation to Rome:
Some helpful resources

 

英語原文作者: Kristina Glicksman (鹽與光傳媒)

中文翻譯: Rodney Leung (鹽與光傳媒)

 

 

閱覽更多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年長者的智慧是墮落惡習的屏障

圖片:vatican.va

2022年3月16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反省關於老年的主題。教宗闡明,對無憂無慮的青春而言,老年是一種資源。老年的智慧能看穿一味追求享受卻内心空虛的生活的騙局,更加關注使我們更有人情味的思想和情感。

在要理講授前誦讀的《創世紀》章節中,提及「上主見人在地上的罪惡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無非是邪惡;上主遂後悔在地上造了人」(六5-6)。教宗對此表示:「這段敘述令人震驚,乃至天主到了心中悲痛、決意消滅人類的地步。這個意念甚至與祂的慈悲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真的實現,以後就不再有墮落、暴力和不義的受害者了。」

教宗緊接著提出兩個問題:「對我們這些在邪惡面前無能為力,或被災難的預言家們嚇到、認為未曾出世會更好的人來説,有時不也是這樣的情況嗎?我們是否也該相信近期的某些理論,贊同人類是我們地球生命的進化禍害呢?」

教宗指出:「的確,我們處在令人感到困惑的相反的壓力下。一方面,我們對青春永在持樂觀主義,認為技術的卓越發展繪製出機器比人更有能力和更聰明的未來,它們將會治療我們的病痛並想出最佳的方案,讓我們不死。另一方面,我們的想象似乎越來越集中在將我們滅絕的大災難的描述上,就是可能會發生的原子戰爭。」

「『那個日子之後』,如果我們,即時日和人類仍然存留,一切都將會從零開始。摧毀一切,以便重新開始。我當然不願使發展進步的議題變得平庸,但似乎洪水滅世的象徵正在我們的無意識中贏得地盤。」

「在《聖經》的敘述中,使人類免於墮落和摧毀的是諾厄,他在衆人中是最年長者,是個義人。」教宗問道:「老年將會拯救世界嗎?我想知道:這話怎麽說?我們所論的僅是到了最終的悲劇時仍舊幸存,還是超越死亡的生命?」

耶穌論到諾厄的日子說:「那時,人們吃喝婚嫁,直到消滅了所有人的洪水來到的時刻。」教宗評論道:「吃喝婚嫁是一種正常生活的行為,如何是墮落呢?其實,耶穌所指的是,當人只限於享受生活,就會失去對墮落的感覺,活在逍遙自在中。這是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實例。當你去做一件事,事情進行得緩慢,完成那個程序有些遲緩,我們經常會聽到:『如果你給我小費,我就加速這個進程。』多少次是這樣啊!『給我點什麽,我就會更向前進一步。』我們衆人都清楚這種做法。」

教宗强調:「墮落已經進入正常生活的型態,如此完全喪失了意識和價值。生活中的物品被消費和享受,而不擔心生活的精神品質,不照料共同家園的自然環境。操縱一切,不關心許多人所遭受的凌辱和沮喪,也不擔心毒害團體的邪惡。只要正常化生活能充滿『康樂』,我們就不願思索使正義和愛變得空洞的事物。『我很好! 我為何要思考問題,去想戰爭、人類的不幸、多少貧窮,以及多少邪惡啊?』」

教宗表明:「墮落源自於只顧自己的無憂無慮,遮蔽我們的良知,使我們不知不覺地成了同謀。正是老年人能够看穿”這種痴迷於享樂而內心空虛的正常化生活的騙局。敲響警鐘、發出警報的將是我們:『你們要當心,這是墮落,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這是年長者的智慧:今天為抵制墮落大有需要。新世代期待我們這些老年人、我們年長者先知性的話語,這話語能在這墮落、對墮落事物習以為常的世界外,向新願景敞開大門。」

教宗方濟各指明老年的意義,一種屬於老年的召叫,即成為抵制墮落的預示者,以自己的寶貴經驗為每個年輕人指明正確的道路。「天主選擇老年的特恩來照料這處於危險世代的未來,以諾厄這個結果實的老年典範為榜樣。通過建造能讓人和動物栖身的款待的方舟,他履行了天主的吩咐,重複創造的溫柔和慷慨的舉動。因此,我們年長者必須關懷年輕人,關懷處於危險中的兒童。」

最後,教宗向一切有一定年齡的人發出呼籲。他說:「你們應留意:你有責任在所生活的環境指責人類的墮落,這種相對主義、完全是相對的生活方式在大行其道,仿佛一切都合法。我們要向前邁進。這個世界需要向前邁進的强健的年輕人,也需要明智的老年人。我們要向上主祈求這智慧的恩寵。」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烏克蘭每一秒有一個孩子因戰爭而成為難民

圖片:infoans.org

【鹽與光傳媒資訊】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稱,目前已有近 300萬名烏克蘭難民。140萬名難民是未成年人,其中許多人在沒有家人陪同的情況下離開該國。

此外,聯合國估計至少有185萬名的在烏克蘭國內流離失所者,另有1265萬直接受戰爭影響的人也面臨著極度寒冷的氣溫。據邊防人員報告,約有185萬名人已進入波蘭。在接待方面,匈牙利、斯洛伐克、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緊隨其後。

圖片:infoans.org

據《慈幼會通訊社ANS》報導,烏克蘭戰爭開始至今已超過兩星期,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慈幼會進教之佑準會省為捍衛孩子們被戰爭侵犯的生命高聲疾呼。以下是他們的公開譴責,以及對國際支持與和平的呼籲:

對於俄羅斯軍隊入侵了烏克蘭,沒有人可以隱瞞或保持沉默,並且在十五天的戰爭中,他們不僅對平民殘忍,而且還故意殺害兒童。他們用導彈轟炸婦產醫院、幼兒園和學校。這無非是摧毀烏克蘭民族、摧毀其未來的意識表現。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至少約80名兒童被殺害、許多孩童受傷。數以千計的孩童為了逃離轟炸而被迫躲進了廢棄和破舊的地下室,連續幾天忍受著寒冷、沒有光、水和食物。數以千計的人,包括兒童和青少年,他們因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命的抗爭而身心受創。

在看到這些侵略者襲擊並侵犯無辜生命的悲慘時刻,我們慈幼會會士和慈幼家庭不能保持沉默。我們必須大聲疾呼,向整個文明世界講述這些野蠻和可怕的行為。聽聽因轟炸而死去的孩子們的聲音吧!除了我們大家,誰來保護他們,誰會被派往陪伴他們?我們不應該害怕說真話。全世界和各世界領袖必須了解這些恐怖事件。

讓我們團結起來去保護兒童,不僅在祈禱中,而且在具體行動中。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幫助。當團結一起時,我們的力量會更大!我們呼籲為孩子們和成千上萬已痛失所有的人祈禱。天主,在這些悲慘的時刻,請與我們同在。唯獨與祢一起,我們才會感到安全!

來源:慈幼會通訊社ANS

中文翻譯:Rodney Leung (鹽與光傳媒)

相關資訊

 

被俄羅斯砲火摧毀及破壞的烏克蘭教堂

圖片:twitter/@WPorycki

「即使你們摧毀了我們所有的主教座堂和教堂,
也不會摧毀我們的信仰,
我們對烏克蘭、上主和人的信念。」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022年3月3日)

【鹽與光傳媒資訊】連日來,俄羅斯的砲火和炸彈不僅摧毀了烏克蘭的房屋和公共建築,還摧毀了許多宗教場所。當地報導指出,目前為止在烏克蘭至少六個地區,至少有28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遭破壞,當中受影響的地區包括:基輔、頓涅茨克、日托米爾、盧甘斯克、哈爾科夫和切爾尼戈夫。其中絕大多數的建築是正教會的教堂。

以下是一些人們在網絡社交平台上發布的照片和訊息:

維亞佐夫卡(日托米爾地區)— 聖母誕生教堂

教堂建於1862年,於2022年3月7日被俄羅斯炮火摧毀。莫斯科宗主教區烏克蘭正教會宣布,只有教堂鐘樓在砲擊中無損。

扎沃里奇(基輔地區)— 聖喬治教堂

莫斯科宗主教區的烏克蘭正教會宣布,在基輔附近,建於1873年的聖喬治教堂於2022年3月7日被燒毀。 Petro Kotyuk神父表示,俄羅斯佔領者故意砲擊教堂建築,並進一步向躲藏在附近的平民開火。

哈爾科夫 – 聖母安息主教座堂

該教堂建於1770年。一枚導彈於2022年3月2日晚上擊中了這座為難民提供避難的教堂。幸運的是,爆炸中沒有人受傷。這座屬於莫斯科宗主教區烏克蘭正教的教堂也曾在1930年被共產黨褻瀆、摧毀及控制,其後在2009年恢復宗教用途。

博布里克(基輔地區)— 耶穌升天教堂

Jan Shevchenko 神父表示:「感謝天主,沒有人受傷。此時,堂區教友和孩子們正在附近的一棟樓房裡享用茶點。孩子們被嚇到,並跌倒在地上哭泣。」

馬林(日托米爾地區)— 聖臉教堂(韋羅尼加的布巾)

早前,俄軍已對該鎮的砲擊已經持續了好幾天。 3月8日晚上,有五名居民喪生。

請大家為烏克蘭人民祈禱。
請大家為和平祈禱。

相關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