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追思已亡瞻禮彌撒,為戰爭下早逝的生命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11月2日上午10點,教宗方濟各前往羅馬城南的“陣亡將士公墓”主持追思已亡瞻禮彌撒。大約三百多位信友冒雨參與了教宗主持的彌撒。

教宗到達公墓時,受到意大利行政官員的歡迎,隨後坐輪椅到部分將士墓前獻花並默思祈禱。祈禱之後開始舉行彌撒。

在講道中,教宗省思了“記憶與望德”。關於記憶,教宗指出,“紀念我們的先人,他們度過一生,結束了塵世的生命;紀念很多與我們為善的人:在家庭裡,在朋友中……。也紀念那些雖然無法做很多善事、卻被天主所紀念和憐憫的人”。這就是上主無限慈悲的奧秘。

接著,教宗講到望德。教宗說:“今天的望德是一份有助於展望未來的記憶。”“我們走在前去相遇的旅途中,要去與上主和所有的人相遇。我們應該祈求上主賜給我們這望德的恩寵:望德絕不叫人失望;望德是每天推動我們前進的美德,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探尋出路。”望德絕不叫人失望。

隨後,教宗提到他眼前紀念的將士們,他們大多數都是在二十到三十歲之間陣亡的。教宗說:“這不禁讓我想起今天的戰爭。今天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許多青年人和不再青春的人⋯⋯世界各地的戰爭,也有的是離我們很近的戰爭,在歐洲內外:有多少人死亡啊!生命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毀掉了!”

“今天,我們懷念逝者,珍惜有關逝者的記憶,守護望德,祈求上主賜予和平,願人們不要再在戰爭中互相殘殺。太多無辜者喪生,太多士兵陣亡。但為什麼會這樣?戰爭永遠是失敗,絕沒有全然的勝利可言。是的,一方戰勝了另一方,但背後總要付出代價,這就是失敗。”

最後,教宗祈禱說:“讓我們為我們的亡者、為所有人向主祈禱:願上主接納每一個人。我們也祈求天主憐憫我們並賜給我們望德:望德使人前進,並讓我們在蒙主恩召時能夠與所有人共同走向上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頒布《促進神學》手諭:神學應能在今日世界闡釋福音

圖片:Vatican Media

「只有『走出去』的神學才能適應一個同道偕行、傳教及『走出去』的教會,才能先知性地闡釋現時,依照啟示認出未來的新路程。」根據這個願景,教宗方濟各在11月1日頒布《促進神學》(Ad theologiam promovendam)手諭,藉以修訂宗座神學研究院的章程。宗座神學研究院由教宗克雷孟十一世(Clemente XI)於1718年4月23日成立,其宗旨是「提供一種為教會和世界服務的神學」。

在隨後的年代裡,宗座神學研究院作為學者的機構,一直針對「尤其重大的神學議題進行探究及深化」。教宗方濟各認為:「如今該當修訂規範其活動的準則,使其更適應當代賦予神學的使命。在向世界和人類開放,面對世界的問題、創傷、挑戰及潛力的同時,神學省思必須為重新思考認識論和方法論留出空間,因此需要進行一項勇敢的文化革新。」

教宗指出:「需要從根本上有一種切合實際情況的神學,能夠在男人和女人日常生活的環境,在不同的地理、社會和文化環境中解讀和詮釋福音。神學必須在不同傳統和不同知識、不同基督信仰表達和不同宗教的對話與相遇的文化中得到發展,必須與所有人,信徒及非信徒公開地交流思想。」

教宗表明:「這是跨學科的方法,正如《真理的喜樂》宗座憲令所表明的,所有的知識都在天主啟示的智慧所提供的光明與生命的空間內。因此,神學必須善用其它知識發展出的新範疇,以獨創性和批評意識進入和傳播信仰的真理,以今日的言詞傳授耶穌的訓誨。」

「此外,神學作為智慧的學問,不應是抽象或意識形態式的,而應是靈性上的,跪著做研究,在朝拜和祈禱中釀成。神學也是一種民眾學問,必須仁慈地面向人類和受造界敞開的創傷。」在教宗看來,神學在其整體上必須具有「牧靈印記」,因此神學省思必須 「以各民族所處的不同環境和具體情況為起點,為福傳服務」。

宗座神學研究院院長斯塔利亞諾(Antonio Staglianò)主教表示,這是一項新使命,即在知識的各領域促進交流與對話,讓全體天主子民都曉得並參與神學研究,使子民的生活成為信、望、愛三德的生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敞開心扉說「亮」話:守規矩是為了「愛」

路加福音 14:1-6

安息日,耶穌進了一個法利塞人首領的家中吃飯;他們就留心觀察他。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症的人。耶穌對法學士及法利塞人說道:「安息日許不許治病?」他們都默然不語。耶穌遂扶著那人,治好他,叫他走了。然後向他們說:「你們中間,誰的兒子或牛掉在井裏,在安息日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來呢?」他們對這話無法答辯。──上主的話。

守規矩是為了「愛」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兄弟姐妹,我們有時為了守規矩而守規矩,卻忘記了守規矩的真正意義是為了「愛」。記得剛剛到修院的時候,一位神父向修士们介紹了很多修院的規矩。我原本對這些規矩是反感的,因為條條框框會限制人很多的自由。但當聽到神父講到最後一句話時,我的觀念徹底改變了。他說:「規矩是為了不侵犯別人,不打擾別人,是為了愛人。」所以,從此改變了我對規矩的看法。

在常年期第三十周星期五的福音中,耶穌想打破經師法利賽人對安息日的看法。人不是為了守安息日而守安息日。安息日原本是天主祝福的日子,是用來恭敬天主的日子,當然也是一個行愛德的日子。但是經師和法利賽人卻為了不打破守安息日這個外在的法律,而違反了守安息日所追求的精神就是愛天主,愛人。所以,耶穌在安息日治好了一個病人,為的是讓他們重新反省安息日的意義。主內的兄弟姐妹們,

這篇福音有什麼啟示呢?那就是,我們可能有很好的規律的信仰生活,比如每天來參加彌撒,念早晚課,每天念玫瑰經,慈悲串經,每個週五守齋,每個禮拜辦告解等等。但是要反省一下,這些好的習慣是不是變成了一種規矩。在做這些祈禱,善工的時候,是不是懷有愛主愛人的心呢?

譬如說,參加彌撒我是不是為了渴望見耶穌而來,是不是為了受苦的耶稣而來?念玫瑰經是不是懷著偉大的愛心為戰爭中的人,煉獄的靈魂,身邊痛苦的朋友等等而念經? 還是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祈禱?

在習慣性祈禱中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驕傲的誘惑。我們做了很多祈禱,會讓我們覺得比別人好,在其他人面前有優越感。譬如我經常守齋,每天做默想,參加彌撒,念玫瑰經會讓我覺得在信仰上比別人強。其實,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愛天主,愛人。 只要失去了愛心,任何方向都是錯的。

所以,今天讓我們反省一下,所做的一切是不是為了愛天主,和愛人?

按此閱讀更多
《敞開心扉說「亮」話》反省文章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現擔任多倫多天主教聖曹桂英堂助理司鐸。

北京教區李山主教將訪問香港教區

圖片提供:天主教香港教區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3年11月3日,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新聞發布表示,天主教北京教區李山主教應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之回訪邀請,將於1114日蒞臨香港教區訪問五天。李主教此行將會晤香港教區主教及訪問教區部門,促進雙方接觸與交流,以增進了解。

At the invitation of Cardinal Stephen Chow, S.J., Bishop of Hong Kong, Bishop Joseph Li Shan will pay a 5-day visit to the Diocese of Hong Kong from 14th November. During this reciprocal visit, Bishop Li will meet with the Bishop of the Diocese of Hong Kong and different diocesan offices to promote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wo dioceses.

來源:香港天主教社會傳播處

相關資訊:

公教報:周守仁主教談訪問北京教區

周主教訪問北京教區網上文字訪問

按此閱覽更多

維護家庭倫理價值Zoom網上祈禱會【2023年11月3日至11日】

圖片:天主教香港教區關注性多元文化專責小組

【鹽與光傳媒資訊】為守護來自天主啟示給人類的家庭核心價值,天主教香港教區關注性多元文化專責小組舉辦「維護家庭倫理價值 Zoom網上祈禱會 」,屆時會恭念慈悲串經,並由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釋經。此外,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亦大力響應,呼籲各信友同聲祈禱。網上祈禱會詳情如下:

「維護家庭倫理價值 Zoom網上祈禱會 」

日期:2023年11月3日至11日(一連九天)

中港台澳時間:晚上10時

東岸時間:
(11月3日至4日-夏令)早上10時
(11月5日至11日-冬令)早上9時

西岸時間:
(11月3日至4日-夏令)早上7時
(11月5日至11日-冬令)早上6時

按此登入參與:

us02web.zoom.us/j/86128087811?pwd=OWhhK2VQeDlORWpFOUd0YXliVUVEQT09

ID:86128087811
Passcode:651136

敞開心扉說「亮」話:只有耶穌的話,才能使我們走世俗,走出自我,才能使我們站直

聖路加福音 13:10-17

安息日,耶穌在一會堂裏施教。有一女人,病魔纏身已十八年了,傴僂著,完全不能直立。耶穌見了她,便叫她過來,對她說:「女人,你的病已消除了。」遂給她按手,她即刻就挺直起來,光榮天主。會堂長因氣惱耶穌在安息日治病,便對眾人說:「有六天應當工作,你們在這些日子裏可來治病,但不可在安息日這一天。」主回答他說:「假善人哪!你們每一個人在安息日,有不解下槽上的牛驢,牽去飲水的嗎?這個女人原是亞巴郎的女兒,她被撒殫纏住已經有十八年了,在安息日這一天,就不該解開她的束縛嗎?」當耶穌講這話時,所有敵對他的人,個個慚愧;所有民眾因他所行的種種輝煌事蹟,莫不歡喜。──上主的話。

只有耶穌的話,才能使我們走世俗,
走出自我,才能使我們站直。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兄弟姊妹,在常年期第三十周星期一的福音講耶穌治好了一位不能夠直立的女人。福音的原文說:「有一女人,病魔纏身已十八年了,傴僂著,完全不能直立。」聖額我略講:「因為每一個罪人,只思念地上的事,不尋求天上的事,所以 不能抬頭仰望。因為當他追求的是低級的慾望時,他就偏離了他的正直。」

其實,我們好多的痛苦都是由於我們太關注這個世俗,太關注自己造成的。我們的目光總是看向世俗,看向自己,走不出來,所以整個的精神都是向下墜的。這段福音是由路加福音1310-17節。其實就在這段福音之前,第9節到第6節,耶穌講了一個比喻,就是一棵無花果樹已經三年沒有結果子,所以主人想砍掉它的比喻。聖額我略講:「這個無花果樹就象征著這個女人。」為什麼要將這棵無花果樹和這個女人放在一起呢?他的解釋很有意思,他說「人是在第六天造的,在这第六天,主一切的工作都完成了。」意思就是,第六天這個世界的一切受造都已經完成了。但是六這個數字並不是完美的,因為天主在第七天休息。天主在第七天休息的意思是讓我們在第七天將目光看向天主,來讚美祂。而我們只關心第六天的事情,就是這個世界,這個世俗的事。無花果樹三年沒有結果子,三倍的六就是十八,這個女人病魔纏身已十八年,意思就是她總是將目光看向這個世界,這個世俗,從來沒看向天主,所以她是痛苦的,她不能直立。但是,靠她自己是不能走出這個痛苦的,她必須要聽到耶穌的話,才能站直。

所以,主內的兄弟姐妹們,這篇福音給我們什麼啟示呢?那就是當我們在生活中,發現我們的目光總是看向這個世俗,看向自己的時候我的家人,我的工作,我的孩子不來聖堂,我的學業,我的健康,什麼都是我、我、我的時候,我們要聰明一些,要知道,我們和這福音中的這個女人是一樣的狀態,很可怕。我們的理性必須要告訴自己,我走錯了。所以要趕快來到天主面前,求天主相幫,幫我們走出這個困境。因為只有耶穌的話,才能使我們走世俗,走出自我,才能使我們站直。

按此閱讀更多
《敞開心扉說「亮」話》反省文章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現擔任多倫多天主教聖曹桂英堂助理司鐸。

敞開心扉說「亮」話:愛天主,愛人如己

瑪竇福音 22:34-40

那時候,法利塞人聽說耶穌使撒杜塞人,閉口無言,就聚集在一起;他們中有一個法學士,去試探耶穌,問耶穌說:「師父,法律中,那條誡命是最大的?」耶穌對他說:「『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這是最大,也是第一條誡命。第二條與此相似:你應當愛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繫於這兩條誡命。」──上主的話。

愛天主,愛人如己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1997年,這一年德蘭修女去世了,隨著德蘭修女的去世,她的一些靈修筆記,和一些與她神師之間往來的書信被慢慢的公開出來。 原本這些靈修指導的書信是需要保密的,於是負責信件的人去了梵蒂岡找到了當時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問他的意見。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了解後說,為了整個教會的益處,允許將這些書信公開。 隨著書信慢慢的公開,人們從只關注德蘭修女的外在慈善工作,也慢慢地更多地將目光轉移到了她的靈修生活,人們才發現原來德蘭修女的靈修是如此之 深。你可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提到德蘭修女呢?

在在常年期第三十主日的福音中,耶穌說「全部律法和先知,都在於這兩條誡命」- 愛天主在萬有之上和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今天我們就試著從德蘭修女的角度去看什麼是愛天主和愛近人如你自己。其實對德蘭修女來說,如果我們要愛天主,愛近人,我們必須先進自己這顆破碎的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破碎的心,這顆破碎的心反應著最真實的我自己。 然而,對德蘭修女來說靈修無非就是走進自己破碎的心,走進自己的軟弱,創傷,痛苦,然後帶著自己這顆破碎的心,自己的軟弱,創傷,痛苦甚至是罪來與 主耶穌相遇。 但是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給這顆破碎的心外面帶了很多層的面具,以至於最後自己都看不清楚,這顆心到底是哪裡破碎了。

但是對於德蘭修女,有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們很容易接納自己這顆破碎的心,讓我們很容易將這些面具摘下,這個地方就是聖母無玷聖心。也就是將我們這顆破碎的心,放入聖母的無玷聖心中。什麼意思呢?簡單理解就是向聖母媽媽尋求心靈上的安慰。 聖母瑪利亞是我們天上的媽媽,我們在這位天上的母親面前什麼不可以講呢?不用任何的掩蓋。 可以對她傾訴任何委屈、不安、難過、軟弱、痛苦、抱怨甚至犯的罪。

教宗本篤十六世曾在2012年的聖母升天節講道中說到:「聖母的心和天主如此接近,以至於可以容下所有的受造物」,所以在聖母聖心內,我們破碎的 心,我們的軟弱也有了安息的地方,因為聖母媽媽接納我們的一切軟弱,並永遠是愛我們的。一個人能夠進入聖母聖心,絕不是因為他的堅強,成功,過人的能力,淵博的知識,很高的社會地位,花不完的錢,而恰恰是因為他破碎的心,他的 軟弱,創傷,痛苦,罪,是將自己變成小孩子才能進入聖母聖心。你是不是以為我離題了。不要緊,慢慢聽。

當德蘭修女走進聖母無玷聖心後,她很快的就進入第二顆心,也就是耶穌聖心。我們不知道德蘭修女這顆破碎的心是什麼? 但在她一次乘火車去避靜的路上,他看到了車窗外很多的窮人,之後她的內心經驗到劇烈的痛苦,並在內心深處聽到了十字架上的耶穌對她說,「我渴」 。 那一刻,德蘭修女深深感受到了耶穌聖心的痛苦。 她看到車外的窮人,每個人都帶著耶穌的面容,每個人都是耶穌基督。 那一刻,所有的窮人都成了德蘭修女的近人。從此,德蘭修女便踏上了服務窮人的路上,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愛天主,都是為了安慰這位十字架上的被遺棄的,渴望愛的耶穌。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每個德蘭修女會院(仁愛傳教女修會)的十字架旁,都寫著兩個字「我渴」。 這是在提醒修女們,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安慰這位受苦的耶穌基督,並且透過愛近人,也就是這些窮人來愛耶穌。這是德蘭修女的愛天主,愛近人。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誰是祢的近人?你的近人在哪裡?我很喜歡一句靈修大師的話,「在痛苦中,我發現了我的召叫。」所以,假如你有某種痛苦,不管是什麼痛苦。不要害怕,也不用逃避。你試一下帶著痛苦走進聖母聖心,然後走進耶穌聖心,慢慢的你會發想更多的近人,你的近人會越來越多,甚至最後你會發現其實原來每 個人都是你的近人,而那一刻,你也會明白如何愛天主,如何愛近人,如你自己。

按此閱讀更多
《敞開心扉說「亮」話》反省文章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現擔任多倫多天主教聖曹桂英堂助理司鐸。

教宗2023年11月祈禱意向:為教宗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舊稱祈禱福傳會(Apostleship of Prayer,或譯作「祈禱宗會」)是一個全球性的祈禱網絡,引領每一個人與復活的基督建立深刻信賴的個人關係,幫助人在其生命中找到希望與意義。祈禱福傳會成立於1844年,讓年輕人即使在求學時期也要以種種方式作福傳的工作。這些方式包括祈禱以及透過聖體聖事與耶穌基督結合,把每天的生活奉獻給天主。

每月教宗都囑禱一個總意向和一個福傳意向。讓我們每天早上念「每天奉獻禱詞」,為教宗和其他信眾的意向祈禱。

2023年11月意向

意向:請為教宗祈禱

願他在聖神的助佑下,陪伴託付給他的羊群,履行其使命。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每天奉獻禱詞(Daily Offering Prayer)

新版

仁慈的天父,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工作、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願這奉獻,聯合你的聖子耶穌聖心,為救贖世界,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願在聖神內,偕同教會之母-聖母瑪利亞,為祢的聖愛作證,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阿們。

God, our Father, I offer you my da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thoughts, words, actions, joys, and sufferings in union with the Heart of Jesus, who continues to offer himself in the Eucharist for the salvation of the world. May the Holy Spirit, who guided Jesus, be my guide and my strength today so that I may witness to your love. With Mary, the Mother of our Lord and the Church, I pray for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for the prayer intentions proposed by the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舊版

耶穌,我依靠瑪利亞無玷聖心,將我今日祈禱、事工、喜樂、憂苦,連同世上的彌撒祭獻,全獻給祢,為所有祢聖心的意向:靈魂的救贖、罪過的補贖、基督徒的合一,以及我們主教和所有祈禱福傳會員的意向,和本月教宗所囑禱的意向。阿們。

O Jesus, through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I offer You my prayers, works, joys, and sufferings of this day in union with the Holy Sacrifice of the Mass throughout the world. I offer them for all the intentions of Your Sacred Heart: the salvation of souls, reparation for sin, and the reunion of all Christians. I offer them for the intentions of our bishops and of all Apostles of Prayer, and in particular for those recommended by our Holy Father this month. Amen.

更多影片: thepopevideo.org

世界主教會議《綜合報告》發布會:教會正為每個人創造空間

圖片:Vatican Media

以同道偕行(共議同行)為主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度過了最後一天緊湊的會議日程後,10月28日晚上在聖座新聞室舉行《綜合報告》發布會。教會會議秘書長格雷奇樞機和本屆大會總發言人霍勒利希樞機分享了他們在這四週會議期間的經驗,以及大會至今取得的成果。

格雷奇樞機:人人為他人創造空間

教會會議秘書長首先表達了他的感激之情。他對記者們說:「謝謝你們的耐心,以及你們這個月陪伴的方式。對我來說,作為一場賺得了許多空間的世界主教會議,它將永誌難忘。」

這是個慷慨分享、用心聆聽的經驗。格雷奇樞機指出:「我觀察到,大部分的人創造了空間,讓他人能進入自己的內心。」樞機強調了互相聆聽的層面,並表示有一名與會主教對他說:「我看見冰正在融化。」樞機也注意到:「在會議桌上,這冰也在人們之間慢慢地融化。」

準確來說,在會議期間,教會「為每個人創造出了空間,沒有人被排斥在外。這是因為我們正在活出福音」。人人都感受到教會大家庭的接納。再者,教會也為聖神騰出了空間,一如教宗從一開始就叮囑的那樣。樞機為此深感喜悅,並祝願眾人繼續沿著這條路前行,創造更多的空間。

霍勒利希樞機:世界主教會議有助於活出耶穌門徒的身份

本屆世界主教會議總發言人霍勒利希樞機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到一件有意思的事:大會開幕時,會議成員應邀參加了退省,「幾名主教對此略有微詞」。樞機說:「後來事情有所改變,因為分享經驗的方式深深打動了人們。」

霍勒利希樞機指出,這些經驗確實有助於我們大家一起活出耶穌門徒的身份。「我相信,人們回家時必將滿懷希望。」

尊重每個人的步伐:這是同道偕行的精神

針對司鐸守獨身制等「還沒有定論的」議題的投票結果,幾名記者作了提問。對此,格雷奇樞機解釋道,有些議題缺乏全面的共識,另一些議題還有一段路要走。這位秘書長說:「這並不讓我感到意外。」

至於有關同性戀者等議題還需要更多時間來討論的理由,霍勒利希樞機與格雷奇樞機兩人異口同聲表示,《報告》的每一個段落都已經通過。格雷奇樞機尤其指出,會場的氣氛格外和諧。「我們是一家人,必須尊重每一個人的步伐。我們並肩共進。這是同道偕行的概念。」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方濟各:愛天主愛近人是一切的根本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10月29日上午10點,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為世界主教會議第16屆常規會議第一會期主持閉幕彌撒,大約5千人參禮。這次會議於10月4日開啟,為期4週,樞機、主教、司鐸、男女平信徒、男女會士、專家及其他基督信仰教會的代表們圍繞著同道偕行的主題進行了討論。

更加同道偕行和致力於傳教的教會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表示,在這段時期我們得以“發現兄弟友愛的美好”,我們“彼此聆聽”。更重要的是,“憑藉我們豐富多采的經歷和敏銳性,我們聆聽了聖神”。

“今天我們還看不到這個進程的全部成果,但憑著遠見,我們能展望在我們面前敞開的視野:上主將引領我們、幫助我們成為更有同道偕行精神和傳教使命的教會。她朝拜天主、為當代的男女服務,且走出去將福音慰藉人心的喜樂帶給所有人。”

天主居首位

除了宣講,也需要接納、朝拜及愛天主和愛人。教宗在反思中引用馬蒂尼樞機和金口聖若望的思想,指出“愛”是首要誡命、“啟發人的根源”。“不是我們的策略、不是人性的算計、不是塵世的風尚”,更不是偶像崇拜,它們看似提供生命,卻要求以生命作為交易。教宗表明,“以整個生命愛天主和愛人如己”,這是“一切開始及重新開始的根本和基礎”。

偶像崇拜使人為奴

那麼,如何將愛化為行動呢?首先是朝拜,這是對天主“無償和出人意料”的愛的第一個回應。朝拜意味著承認天主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在朝拜天主的同時,我們就會發現自己是自由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在《聖經》中,將愛上主與對抗各種偶像崇拜聯繫在一起。教宗說:“朝拜天主的人拒絕偶像,因為天主使他自由,偶像則使他為奴。偶像欺騙我們,從未兌現所承諾的事,因為它們是出於人手的作品。”(參閱:詠一百一十五,4)

教宗告誡道,“我們必須始終對抗偶像崇拜;那些世俗的偶像崇拜往往來自個人虛榮心,如貪求成就、不惜一切代價地自我肯定、對金錢的貪婪,我們不要忘記,魔鬼是從錢袋裡進入的,還有升遷的誘惑;但也有那些喬裝成靈修的偶像崇拜:我的宗教思想、我的牧靈才能……”。

教宗說,“我們要保持警惕,不將我們自己,而是將天主置於中心”。這就需要返回聖體龕前“朝拜”天主。“教會應是朝拜的團體:在每個教區、每個堂區、每個團體中都應朝拜上主!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祈求耶穌,而不是我們自己”。

對世界的呼喊充耳不聞算不得真正的信仰體驗

教宗指出,踐行愛的另一個舉動乃是“服務”,即愛天主和愛近人。“若對世界的呼喊充耳不聞,就不會有真正的信仰體驗。若不關懷近人,就不會愛天主,這樣恐怕會成為法利塞人”。教宗說:“我們可能確實有許多改革教會的好主意,但我們要牢記:朝拜天主、以祂的愛去愛我們的兄弟姐妹,這才是重大而持久的改革。”

為卑微的人服務

教宗希望,教會為眾人服務,尤其是戰爭的受害者、移民、窮人及弱勢人群。“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願意將另一個酵母帶給世界,就是福音的酵母:天主居於首位,與祂在一起的是那些祂所鍾愛的人,窮人和弱勢人群”。

一個為眾人服務、為最卑微的人服務的教會:這就是我們該當夢想的教會。教宗強調,這個教會“接納、服務、愛,以及寬恕”。總之,這是一個更有同道偕行精神和傳教使命的教會。教宗在此感謝所有參加這次世界主教會議的成員,勉勵他們繼續“一起行走、聆聽和對話”。他最後祝願眾人“在朝拜天主和服事近人中,一起成長”。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