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的面容

Cross1

因聖經,認識這片土地這些名字 – 耶路撒冷 、納匝肋、約但河、橄欖山、革責瑪尼園…

來到這裡,面對歷史的浩瀚,感到吸收的超載與吃力。古有門徒今有朝聖者,來來去去,走過一回,載走了些什麼?

Magdala2

 

Magdala1

在一個下午到天晚,俯看加里肋亞海 …「如果此刻耶穌走過,會認出衪來嗎?」在聖殿的馬賽克,在教堂的十字架是不難的,但在衪生活的世界裡,我會否可認出衪來呢?

Sister

聖地有箇美的稱謂,叫「living stones」 – 活生生的石頭,是說在聖地奉獻的修道人,以生命複印昔日耶穌的工作,宣講、救濟、治癒,過著卑微窮困的日子,如昔日耶穌在葛法翁的行事。此行亦去了一些簡陋幽暗的小教堂,僻遠荒涼的護老院及修院等,貧窮是不閃縮的寫照,愛在簡陋暗啞中乍見,在那裡奉獻服務的人,幫助我認出耶穌來。這是聖地石頭,是活見證,與考古歷史並駕齊驅,與聖言成了血肉同行相隨,由黑暗中發掘出來,再見光明,古今同步。

TomElderly1

Shepherds1

來匆匆走過一回聖地,聖經裡這片土地這些名字,在心中復活起來,有人靈的面容與眼神,炯炯有神,教你怎不能不尊重生命,他的贖價是如此的高。

告別聖地,卻不是告別而是開始,以愛聖化因袮之名而存在的地方,以生命複印袮昔日的言行。

Emilie1

 

 

文: Madonna Lee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中文市場經理

 

圖: 鹽與光2016年慈悲禧年聖地朝聖之行

教宗主持聖枝主日彌撒:許多人不願對難民的命運負責

blog_1458593999

3月20日(聖枝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隆重彌撒,進入聖週。教宗向參與禮儀的7萬名信友表示,耶穌在祂的時代成了冷漠的受害者;今天,世界上的邊緣人士和難民也遭人冷漠以待,人們不願對他們的命運負責。

彌撒開始前,教宗先祝聖了信友們手中的棕櫚枝和橄欖枝,然後進行聖枝遊行。教宗以《路加福音》記述的吾主耶穌基督受難史,逐步展開他的彌撒講道。耶穌榮進耶路撒冷的時候,群眾興高采烈地迎接祂,大聲頌揚天主說:“因上主之名而來的君王,應受讚頌!”(路19:38)。

教宗説道:“正如進入耶路撒冷那樣,耶穌也渴望進入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生活。任何事物都阻擋不住我們為歡迎耶穌的熱情,任何東西都不能阻礙我們在祂身上尋找喜樂的泉源。那是永存及賜予和平的真正喜樂,因為唯有耶穌能拯救我們脫離罪、死亡、恐懼和憂傷的羈絆。”

聖週是耶穌逐步走向苦難的一段路程,而祂受屈辱的“深淵”似乎沒有盡頭。天主子“使自己空虛”,成為“人子”;祂“沒有罪”,卻“完全與我們罪人為伍”,為門徒們洗腳。耶穌以奴僕的身份自居,卻成了“愛我們到底”的標記。

“耶穌以祂的榜樣向我們表明,我們需要祂在我們面前彎下腰,向我們表達祂的愛。我們不能沒有祂的愛;若不先讓祂愛我們,不體驗祂出人意料的溫柔,不明認真正的愛在於具體的服務,我們就無法愛別人。”

從晚餐廳開始,耶穌便進入祂的苦難時辰。祂在心靈上受嘲弄,身體上遭受殘暴折磨,最後受到“不義的判決”。教宗從耶穌的苦難談到今日難民的嚴重悲劇,他說:“耶穌也親身感受到冷漠,因為沒有人願對祂的命運負責。我想到許多人,許多遭受排斥者、許多流亡者和許多難民,很多人都不願對他們的命運負責。”

教宗接著談到耶穌在貶抑自己的深淵中走到了最深處,被釘在十字架上,受人嘲笑,“體驗到被天父遺棄的奧秘”,但祂仍以全然的信賴將自己交託於天父,從未停止愛祂的近人和將祂置於死地的人。

“耶穌在貶抑自己的巔峰上,揭示了天主是慈悲的真面容。祂寬恕了釘死自己的人,向悔罪的右盜敞開天國之門,觸動百夫長的心靈。倘若惡的奧秘深似大海,天主的愛則無邊無際。天主的愛穿越耶穌,直達墓穴和陰府,承受並解救我們的一切苦難,在黑暗的地方帶來光明,死亡的地方帶來生命,仇視的地方帶來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菲律賓塔格萊樞機在馬尼拉監獄開啟慈悲禧年聖門

blog_1458584946

菲律賓馬尼拉總主教塔格萊樞機將於3月23日在馬尼拉監獄主持彌撒,開啟慈悲禧年的聖門,將慈悲的恩寵帶給在囚人士。據菲律賓主教團網站的消息,聖座駐菲律賓大使若瑟‧平托總主教(Giuseppe Pinto)也將出席活動。

馬尼拉總教區從事正義牧靈工作的德拉克魯茲(Bobby dela Cruz)神父指出慈悲禧年抵達監獄服刑人的重要性說:「我們意在表明我們在這慈悲禧年中與在囚人士同在,好使他們也能向他人傳播慈悲。」

塔格萊樞機在馬尼拉監獄開啟慈悲禧年的聖門,也是在回應教宗方濟各去年9月在有關頒賜大赦的信函所作的指示。教宗在信函中強調:「在囚人士可以在監獄的聖堂獲得大赦,他們每次懷著對天父的思念與祈禱跨過他們的牢房之門,都可以被視為跨越聖門的舉動,因為天主的慈悲能轉化人心,也能將坐牢轉化為自由的經驗。」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祝聖兩位新主教: 在主教牧職中服事比治理更為重要

3月19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祝聖兩位新主教,一位是駐南非、博茨瓦納、萊索托和納米比亞宗座大使伯多祿·布賴恩·威爾斯(Peter Bryan Wells)蒙席,另一位是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秘書長米格爾·安赫爾·阿尤索(Miguel Angel Ayuso Guixot)蒙席。教宗強調,主教應恆心祈禱,關心司鐸,注視每個人的眼睛,常保持服務精神。

當天是聖若瑟瞻禮,也是教宗方濟各開始牧職3週年紀念日,但教宗在彌撒講道中並未提及自己的牧職,而是苦口婆心地向兩位新主教概述了主教應盡的職責。他說:「『主教牧職』其實是一項服務,而非一項榮譽。依照耶穌的訓言,在主教的牧職中服事比治理更為重要。『你們中最大的,要成為最小的;為首領的,要成為服事人的』(路廿二26)。你們要做僕人,做眾人之僕,始終做僕人,為人服務。」

教宗指出,主教應在各種機會中宣講聖言,讓基督建設及領導祂的教會;應以寬宏大量和教會訓導來訓誨信眾。可是,主教若不祈禱,他便空有其名。「請你們切勿忘記,主教的首要之務是祈禱。這是宗徒之長伯多祿在揀選7位執事那一天表明的思想。主教的第二項任務是宣講聖言,其它的則隨之而來。但祈禱乃是主教的首要之務。若一個主教不祈禱,他將一事無成」。

教宗方濟各憑自己的實際牧靈經驗,告誡兩位新主教要杜絕沒時間與自己的司鐸和執事相處的負面情況,不惜任何代價。「若我們聽到一位司鐸說,他請求與自己的主教談話,主教的秘書卻對他說:『主教要做的事多著呢,3個月之内不會見你。』這多麽令人痛惜啊!主教的至親就是他的司鐸:司鐸是他的至親。倘若你不愛自己的至親,你也不會愛眾人」。

教宗表示,主教也應接近羊棧裡的每隻羊,「在每張紙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的存在,在你們收到的每封信背後,都存在著一個人。你們應認出那個人,對他有所了解」。「你們要接近窮人、無自衛能力和需要得到接納和幫助的人。你們要注視信友的眼睛;目不斜視,看著他們的眼睛,好能看到他們的内心。你們也應讓自己的信友能注視你們的心靈,無論他們是司鐸、執事或平信徒。」

教會透視:中國教會響應教宗在慈悲聖年號召舉辦朝聖活動

blog_1458531695

最新內容:
-真福德蘭修女將於2016年9月4日封聖
-聖座國務卿伯多祿•帕羅林樞機出訪馬其頓和保加利亞
-中國教會響應教宗在慈悲聖年號召舉辦朝聖活動

教宗方濟各派遣新慕道傳教團:「我的心與你們同行」

blog_1458334678

3月1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接見了新慕道團的7000名成員,為今年前往異國他鄉宣講福音的傳教團(Missio ad gentes)舉行派遣禮。教宗勉勵他們以教會子女的身份與教會團結合一、遠離世俗的光榮,尊重聖神在其它不同文化中播撒的「恩寵種子」。

今年有270個家庭組成56個傳教團前往世界各地宣講福音。其中前往亞洲的傳教團有14個,歐洲30個,非洲6個,大洋洲4個,美洲2個。每個「傳教團」有一位指導司鐸和三、四個家庭組成。教宗方濟各將「傳教十字架」一一授予跪在他面前的各傳教團指導司鐸,降福他們和他們身後的每個家庭,並對他們說:「我的心與你們同行」。

教宗對新慕道團的講話可歸納為三個關鍵詞:「合一、光榮和世界」。教宗首先警告他們說:「魔鬼會誘使我們相信自己比他人優秀,即使是最美好的神恩也會受到這樣的試探」。教宗說:「每個神恩都是天主為增進共融而賞賜的恩寵。然而,當我們自我封閉或愛慕虛榮時,當我們想要出風頭時,這神恩就會變質。因此,你們要保護好你們的神恩。我們該如何做呢?應該遵循謙卑和服從的合一大道。」

教宗強調:「共融極其重要,但我們首先要知道教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這些子女與她“肖似。我們經過聖洗聖事後,就不再是分離的個體,而成了處在共融中的男女,蒙召在世上做共融的匠人;因為耶穌不僅為我們建立了教會,也把我們建築為教會。教會對我們而言不是一個工具,我們本身就是教會。實際上,教會機構也是一項神恩,因為它根植於同一個泉源,即聖神。」

教宗然後談到第二個關鍵詞「光榮」。耶穌在受難前預言了祂在十字架上的「光榮」(若17:5)。教宗解釋說:「世俗的光榮表現在重要地位、名望、財富和成就上。相反地,天主的光榮彰顯在十字架上,它是愛。這是一種似非而是的光榮:沒有歡呼,沒有獲利,沒有掌聲。但唯有這樣的光榮能使福音碩果累累。同樣地,慈母教會只有效法天主的慈悲之愛,提供建議卻不強迫,才能繁榮興盛。宣講愛的人只有以愛的作風行事,才能獲得成功。」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若3:16)。教宗引用聖史若望的話,談到最後一個關鍵詞「世界」。教宗說:「天主憎惡世俗,卻熱愛祂所創造的世界,喜愛祂在世上的子女。天主並非在遠處愛他們,而是前去會晤他們。」

教宗勉勵這些離開故鄉、前往不同國家與文化的家庭說:「你們要把你們所遇到的世界視為一項恩典;了解他們的文化、語言和風土人情,尊重他們,認出聖神已經在他們中播撒的恩寵種子。你們切勿陷入生搬硬套的誘惑,而要宣講那最美、最偉大、最有吸引力、同時又是最必要的訊息(參閱:《福音的喜樂》35號)。」

最後,教宗以個人和教會的名義衷心感謝新慕道團家庭的慷慨,對他們說:「我陪伴和鼓勵你們。我雖然在這裡,但我的心與你們同行。」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府講道神師:天主教徒與新教徒應在合一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blog_1458334027

3月18日上午,教宗方濟各與教廷部門的神長們在梵蒂岡救主之母堂(Cappella Redemptoris Mater)聆聽了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為四旬期準備的第5次講道。神父當天默想梵二《大公主義法令》,強調天主教徒與新教徒應在合一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坎塔拉梅薩神父指出,在基督信仰世界準備慶祝宗教改革500週年之際,若善用這個機會,不停留在過去的束縛中,教會的整個前途就會充滿生命力。因為這樣一來,基督就會「打發祂的神和祂的奇恩臨在於各教會信徒,也包括那些我們以為離我們最遙遠的教會」。

「我們必須説服雙方的一些基督徒,戰爭已經結束,天主教徒與新教徒之間的宗教戰爭已經結束。我們大可做些其它的事,而不是彼此交戰!世界忘記了或從未認識它的救主,那世界之光,與我們同在的天主。祂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我們還在彼此論戰,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坎塔拉梅薩神父表示,我們已經克服了陳舊的對立,例如那造成西方教會分裂的「成義教義」。天主教徒和信義會教徒於1999年簽署了關於成義的聯合聲明,對這個教義達成共識。「成義不是靠我們的善功,而是藉著基督的恩寵;但沒有善工我們也不能得救。成義雖是無條件的,卻並非無所作為。我們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相信這一點,而且特利騰大公會議已經闡明了這個觀點」。

今天,在這個失去「罪的真正意識」的世界中,我們必須在信仰上有所飛躍。「人憑著相信基督而成義的真理該當在整個教會内宣講,而且應比以往更加大力宣講。不過,不應再與『善工』的思想針鋒相對,因為這是一個已經解決,也是過時的問題。」

「若要針對些什麽,就該針對現代世俗化世界的自負,那種以為憑著科學、技術或自己虛構的靈修就能自救的思潮。我堅信,若路德、加爾文及其他改革者今天還活著的話,他們必定會以這種方式來宣講白白因信成義的觀點。」

今天,除了教義上的大公運動外,也日益發展出相遇及和好的大公主義。如今這條以愛為基礎的合一道路已在我們面前敞開,「我們不能在教義上迅速前行,因為彼此間尚存有差異,需要在適當的場所耐心地解決。相反地,我們能在愛德中迅速前行,從現在起就應在圓滿合一的道路上前行」。

坎塔拉梅薩神父最後結論說,彼此相愛「並不表示我們彼此注視,而是一起朝同一個方向注視基督。若我們眾基督徒皈依基督,一起朝向他走去,我們就會彼此接近,甚至按照基督的要求,『與祂及與天父合而為一』(若17:21)」。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L’Osservatore Romano

基督得勝,基督為王,基督王權永無疆!

blog_1458330093
【在聖地橄欖山,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的路上拍下的情境。圖片:Rodney Leung】

在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我們在橄欖山上高舉棕櫚枝與基督一起榮進耶路撒冷。讓我們默想本主日在聖枝遊行禮儀中的讀經。

聖路加福音19:28-32,35-40

那時候,耶穌領頭前行,上耶路撒冷去。及至臨近貝特法革和伯達尼,在一座名叫橄欖山那裡,耶穌派遣兩個門徒,說:「你們往對面的村莊去;一進入村莊,就會看見一匹拴著的驢駒,從來沒有人騎過,把牠解開,牽來。如果有人問你們說:你們為什麼解開牠?你們就說:主要用牠。」被派的人去了,所遇見的,正如對他們所說過的一樣。他們於是把驢駒,牽到耶穌面前,把他們的外衣,搭在驢駒上,扶耶穌騎上去。前行時,人們把自己的外衣,舖在路上。當耶穌臨近橄欖山的下坡時,眾門徒為了所見過的一切奇能,都歡欣的大聲頌揚天主說:「奉上主之名而來的君王,應受讚頌!和平在天上,光榮於高天!」人群中有幾個法利塞人,對耶穌說:「師父,責斥你的門徒吧!」耶穌回答說:「我告訴你們:這些人若緘默不語,石頭也就要喊叫了!」

這天之後,耶穌會最後晚餐上建立的聖體聖事,其後面臨的就是一連串為了我們而所受的苦難……被出賣、被審判、辱罵、拷打、帶上茨冠、受十字架之苦……祈求天主賜予我們悔改之心,好能在聖週內作好準備,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與基督一起經歷苦難,迎接主耶穌的復活。

【在路上遇見的驢駒。圖片:Rodney Leung】 [Read more…]

線上苦路2016

特別鳴謝各工作人員:

監製: 邱智偉
編曲、鍵盤:  黃銘廷
視覺傳達:  劉永康、陳蕷絢、黃志豪
場地協調:  朱永庭
男聲演出:  張皓為
女聲演出:  黃乙白
大提琴:  王永誠
小提琴:  孟貞
單簧管:  林欣樺
長笛:  周家暐
二胡:  簡嘉汝
合唱:  大博爾青年團

blog_1458319660

台灣天主教網絡平台麥力去年首次舉辦的「線上苦路」,讓身處在不同地域的弟兄姊妹也能同步祈禱,進行苦路善工。2016年,他們再次舉行一場網路與耶穌的相遇旅程, 一段跨地域的共禱路途。

參與詳情:

日期: 2016年3月20日(聖枝主日)

時間: 晚上5時(台灣時間)

方法: 利用手機、電腦,登入 http://viadolorosaonline.org/ ,打開「線上苦路2016」區塊,即可參與。

如您身處台灣,歡迎到台北市南松山天主堂地庫現場參與。地址: [105] 台北市南京東路5段352號

感謝籌辦活動的工作人員所付出的努力!

點擊觀看「線上苦路」排練片段

blog_1458318189

官方網站

本篤十六世接受訪問:天主不會任由大多數的人沉淪

blog_1458242134

意大利《前途報》3月16日刊登了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接受耶穌會士神學家雅克‧塞爾韋(Jacques Servais)的一篇訪談,標題是:「信仰是什麽?本篤十六世的話語」。榮休教宗在訪談中論及成義、救恩和慈悲這幾個與當代人有關的重大信仰課題。

本篤十六世先從成義及信仰的核心問題談起:信仰是什麽,怎樣才能相信?他解釋道:

「信仰是人與天主的密切交往,同時它也與兄弟姐妹的團體有關。的確,與天主相遇使我們敞開心靈,告別自我封閉,加入教會的活躍團體。」

本篤十六世表示:「信仰不是人們省思出來的產物,也不是對人生進行深入探索。信仰團體不是自己創立的,不是將有共同思想的人集合在一起,為傳播他們的思想。教會不是自立的,她由天主所建立,並接受天主持續不斷的塑造。一個人加入教會,憑的不是官僚行為,而是聖事。」

榮休教宗指出:「當今時代的人往往不再以為自己需要在天主面前成義,反而認為天主應對世界上的一切不幸作出解釋,天主應當對這些事負責。儘管如此,一般來説,人們還是覺得天主不會任由大多數的人沉淪。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恩寵和寬恕的觀念依然存在。」

談到慈悲,榮休教宗說:「慈悲是時代的記號,天主慈悲的思想日益成為信仰的中心且佔主導地位,正如聖若望保祿二世和教宗方濟各所指出的那樣。今天的人在自信和對正義持有個人主張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一種深刻意識,那就是承認自己的創傷和在天主面前的渺小。在技術至上,乃至情感無足輕重的無情世界中,人們卻日益期待那白白恩賜的救贖之愛。」

關於救恩,本篤十六世提到:「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召開之後,教會已意識到天主不會任由所有未領洗的人沉淪。基督過去和現在都是為萬民而來到世界上,基督徒應在這個世界上建設祂的奧體,參與祂為萬民帶來救恩的使命。基督徒的使命並不表示他們持有一張進入永福的優惠票,卻意味著他們蒙召與基督一起建設一切。我們要與相逢的主基督一起走向他人,設法使他們認出天主藉著基督所行的大事。」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