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首訪其領銜教堂-聖若翰洗者・喇沙堂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2023年10月22日,周守仁樞機在羅馬聖若翰喇沙(San Giovanni Battista de La Salle)堂主持感恩祭,正式接受他的領銜聖堂。彌撒前,聖座的一位禮儀官和聖若翰喇沙堂的本堂神父分別宣讀了教宗方濟各授予周樞機該領銜堂的諭令和寫給該堂區的信函。在場參禮的信友以熱烈的鼓掌歡迎樞機,並在彌撒中獻上充滿感恩和喜樂的聖歌。

十幾位司鐸與周樞機共祭,其中大多數是周樞機耶穌會的弟兄,其他幾位是在聖座供職的司鐸,以及該堂區的本堂神父。樞機以英語主持彌撒,他的講道及時被翻譯成意大利語。主日福音記述法利塞人用一個提問設法使耶穌陷入圈套,好能以此攻擊祂(參閱:瑪廿二15-21)。樞機指出,聖職人員,尤其是主教如今也必須提防陷阱問題。他們害怕接受不友善媒體的採訪,也包括一些天主教媒體。

「他們會奇招盡出地設下問題來讓我們陷入圈套,這樣就可選擇他們所願聽到的來加以放大、歪曲、闡述或乾脆說假話來取悅讀者,推進他們的議程。對他們來說,這只是用一種手段來達到他們所在意的目的,即不隱瞞真相和維護言論自由。然而,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教會長期的教導是,不可用不正當的手段來達到目的。否則,我們會覺得能隨意使用任何手段,包括不道德的手段來達到目的。」

當天也是教會的「普世傳教節」,樞機藉此機會表示,正在召開的以同道偕行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讓我們清楚認識到,所有基督徒都蒙召與教會一起行走,參與分辨並履行教會的使命。

「教會乃是全體天主子民,我們教會的使命不能只是由聖統來分辨和決定。我們的神聖義務是伸出雙手,陪伴及聆聽我們的弟兄姐妹,無論他們的地位和背景如何不同,無論他們是在我們的帳篷內還是帳篷外。」

樞機最後向他的領銜聖堂的信友們表明,一起行走,相互陪伴,這樣我們就能向這個嚴重分裂的世界見證在天主內共融與合一的美好。

聖若翰喇沙堂位於新羅馬的一個社區,屬現代風格,內部寬敞明亮,給人一種新穎、清爽的感覺。彌撒結束後,這座聖堂的本堂神父代表全體堂區信友贈送給周樞機一幅《羅馬人民救援之母》聖像。樞機則將一本介紹香港教區主教座堂的書贈送給他的領銜聖堂。最後,參加共祭的司鐸們在聖座的三份證書上簽名,表明這次接受領銜聖堂的程序圓滿完成。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敞開心扉說「亮」話:普世傳教節

普世傳教節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弟兄姊妹們,今天是普世傳教節。我們常說傳福音,我們傳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傳的是一個活生生的耶穌基督,在我們中間生活的耶穌基督。 雖然福音是以前發生的事,我們是藉著福音,是為了認識現在還活著的真真實實的耶穌基督。

信經中說,我信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假如看聖經我們會發現,其實這些門徒在耶穌被釘前並不完全的相信耶穌。 猶達斯不用說背叛了耶穌,伯多祿背叛了耶穌三次。 多默說除非我看見他手上的釘孔,否則我絕不信。 耶穌被釘死後,他們因為害怕躲在一間屋子裡,聖經中說門戶緊關著。 就是這樣的一群很現實,很真實的人,怎麼後來為了傳揚福音連死都不怕了呢?

  • 聖伯多祿宗為傳福音最後被倒釘在十字架上死。
  • 安德肋,斐理伯也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 長雅格伯被斬首殉教。 瑪竇傳被長槍刺死。
  • 小雅各伯被石頭砸死。
  • 聖猶達被砍頭,聖西滿被斬成兩段。
  • 聖多默宗徒最後去了,波斯,敘利亞,最後到了印度傳教最後殉道。

我查過,從以色列到印度直線的距離是4500多公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兩千年前,走4500公里傳福音是一個什麼樣心態,就是為了福音這個世界我完全不要了,我的生命可以完全不要了。所以,誰說他沒有看見復活的耶穌,我反而不相信。

門徒為什麼後來不再害怕死亡,就是因為他們真的見到了復活的耶穌,他們真的明白了,原來我真的不會死,他們明白了,原來耶穌說的是真的。 所以主內的兄弟姊妹們,我們傳福音傳的是什麼? 我們傳的是這位真真實實的復活了的耶穌基督。 我們渴望的是告訴別人我們真的可以有永恆的生命。

老實說,現在這個世界很不穩定,就是因為人們心裡缺少了一份確定性,一份對永生的確定性。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12年的普世傳教節文稿裡邊寫了這樣一段話「宣講基督的渴望促使我們閱讀歷史,以便了解人類的問題、願望和希望,這些問題、願望和希望必須 在基督的臨在內才能治癒、淨化和實現。基督的信息總是及時的,它進入了歷史的核心,可以回應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不安。」

的確,我們看到現在的世界越來越不安定,這些不安定就是因為一顆顆不安的心造成的。在這個不安的,充滿未知的世界裡,一顆害怕失去的心,會變成一顆掠奪的心。 一顆曾經被貶低的心,就會變成一顆瘋狂的驕傲的民族主義的心。 一顆曾經饑寒交迫的心,會變成貪婪的心。 一顆曾經受到冷漠的心,就會變成一顆報復的心。 一顆在恐懼中的心,會變成一顆殺人的心。 而這些一顆顆不安的心,只有也只能夠在耶穌聖心內才能夠被治癒。 現在或許我們才明白,為什麼耶穌聖心是一個被荊棘刺冠圍繞著的刺透的圖像。 就是因為,我們這顆受傷的心,破碎的心,不安的心,只有在耶穌的被刺透的聖心裡才能被治愈,才能感到安慰,才能覺得被感同身受,才能得到平安。 只有從耶穌聖心這個源頭,我們的產生惡念、邪淫、盜竊、兇殺、姦淫、貪吝、毒辣、詭詐、放蕩、嫉妒、誹謗、驕傲、愚妄的心才能變成一顆仁愛、喜樂、平安、忍耐、 良善、溫和、忠信、柔和、節制的心。

主內的兄弟姊妹,今天是普世傳教節,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被召叫去傳揚基督的福音,我們為什麼去傳福音?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說是為了「愛」。 他說:「愛德是一切福傳活動的靈魂。而愛曾經是並且仍然是傳教的推動力。」我們不能看著人間的痛苦而無動於衷,我們必須要做點什麼。 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告訴更多的人真的有一位復活了的耶穌基督,而且我們也會有永恆的生命。 設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認識基督,我是說真正地認識,那麼這個世界將會是多麼的美好。 最後應用一句聖經上的話送給大家,「傳佈福音者的腳步是多麼美麗呀!」

按此閱讀更多
《敞開心扉說「亮」話》反省文章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現擔任多倫多天主教聖曹桂英堂助理司鐸。

世界主教會議簡報(13):教會與窮人同在,對抗教權主義

圖片:Vatican Media

今晚在聖伯多祿廣場誦念《玫瑰經》的活動是本著世界主教會議的精神, “特別為和平祈禱”。聖座傳播部部長、世界主教會議信息委員會主席魯菲尼(Paolo Ruffini)在10月21日下午的簡報會上如此表示。

10月20日下午舉行了第15場大會,“來自戰爭或苦難地區,如中東、烏克蘭、亞馬遜的一些見證非常有力、感人、深刻”。21日上午,35個小組向教會會議秘書處遞交了關於《工作文件》B3部分的報告。

魯菲尼:與教宗的共融

魯菲尼表示,在大會發言中特別談到了“在權力與共同責任的關係中,決策關係的分辨問題”。會議指出,眾議精神“並不消除而是配合權力”,同時提到“權威是有必要的”,“不應害怕尋求交流或意見不一致”。大會指出,在對話中前行,依靠聖神,“祂將戰鬥的場所轉變為通行的場所”。

會議還指出,重要的是聆聽每個人。首先聆聽“那些認為自己不能被教會接納或被視為不屬於教會的人”,例如,“信奉其他宗教的移民”、窮人、受歧視的人、殘疾人,以及原住民。會上特別談到性少數群體的人,魯菲尼表示,在發言中提出接納的義務,以及“抵拒對他們施加任何形式的暴力”。會上提到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與教宗的共融”:不與伯多祿保持基本共融的人 ,是在“傷害基督的奧體,即教會”。魯菲尼最後指出,在這個陷入極化、仇外和戰爭的世界上,共融是所能傳達的最佳信息。

皮雷斯:數字時代的使命

信息委員會秘書皮雷斯(Sheila Pires)女士在簡報會上繼續說明,在會上討論的主題中,也提到女性和女性奉獻生活者的角色,尤其在決策時讓她們發聲的可能性。

皮雷斯解釋,教權主義再次成為反思的重點,提出的建議是,推行持續培育,藉此也面對侵犯問題。會議強調了建立打擊侵犯罪行的相應結構的必要性。眾人感謝教宗引入了新結構來面對侵犯罪行。會議指出,重要的是在各層面推動實施有關的舉措,保護所有人,包括成年人和兒童。

數字時代的使命是會上提出的另一個主題。在發言中指出,數字時代絕不是虛擬的,因為所涉及的是人的現實生活。信息委員會秘書總結說,大會發言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重申教會為窮人服務的使命,認識到上主日後對我們的審判是根據我們如何愛最卑微的人,而不是看我們積累了多少知識。

受邀者的分享

幾位世界主教會議的與會者應邀在簡報會上發言,秘魯萬卡約總主教、亞馬遜教會網絡主席巴雷托(Pedro Ricardo Barreto Jimeno)樞機講述了他的異中求同的經驗;德國埃森的主教奧弗貝克(Franz-Josef Overbeck)談了德國天主教會同道偕行的經驗:悔改及洗心革面。

法國格勒諾布爾教區主教埃切內(Jean-Marc Eychenne)在發言中分享了他在圖盧茲南部的經驗,稱那個邊緣地區是“法國的亞馬遜”;印度加爾默羅使徒修女會總會長、印度修道人協會主席尼爾馬利尼(Maria Nirmalini)修女強調,印度奉獻生活者在祈禱中陪伴她這次“美好的經驗和奇妙的旅程”,即世界主教會議。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敞開心扉說「亮」話:聖史路加

聖史路加
撰文:王新亮神父 (主徒會)

主內的兄弟姐妹,10月18日是聖史路加的慶日。聖史路加是《路加福音》和《宗徒大事錄》的作者。我們知道每部福音都有自己相對應的象征圖案來強調不同的意義。

《瑪竇福音》是人的圖像強調耶穌的人性。《馬爾谷福音》是獅子的圖像強調耶穌就得是萬王之王。《若望福音》是鷹的圖像代表著基督神性的深邃和奧祕。《路加福音》的圖像是牛。因為在舊約牛或牛犢是供祭祀的動物,它們是犧牲的象徵。所以,路加福音是要強調耶穌基督為了天主的正義救贖世人而甘願作出完全的犧牲。因此,聖路加在福音中也特別看重社會正義和窮人。

他記載了「拉匝祿與富人」的故事。他在山中聖訓強調「貧窮」的人是有福的,與瑪竇所強調「神貧」的人是不同的。他在聖母的「讚主曲」裡寫道(只有路加記錄了讚主曲),「祂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卻舉揚卑微貧困的人。祂曾使飢餓者飽享美物,反使那富有者空手而去」。

聖使路加特別關注聖母瑪利亞。只有在路加福音中,我們才能聽到聖母領報、聖母訪親、聖母獻耶穌於聖殿、耶穌在耶京走失的敘述,也只有在路加福音中,我們才能為「聖母經」的前半段找到聖經依據。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路加福音展示了天主對罪人的寬恕與仁慈(可能是他身為醫生的緣故)。只有在路加福音中,我們才能夠聽得到「蕩子回頭」的感人故事、聽得到罪婦以淚為耶穌洗腳的故事。在路加的描述中,耶穌總是將那願意尋求天主仁慈的罪人拉到自己的身旁。

所以,閱讀路加福音,我們看到的是愛護窮人、總是將天國的大門為所有人而開、對聖母瑪利亞的愛、對婦女的尊重、和為每一人帶來對天主仁慈的盼望。

按此收聽有聲聖經
《路加福音》【廣東話】

按此閱讀更多
《敞開心扉說「亮」話》反省文章

王新亮神父 (Fr. John Wang)簡介

王新亮神父於1990年10月2日,出生於天津市一教友家庭,並自幼領洗。2009年至2013年,在大學期間學習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直到2014年,王神父加入主徒會,並在2016年1月3日於新加坡宣發初願。其後,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於多倫多St. Philip’s Seminary修讀讀哲學,2018年9月於多倫多總教區St. Augustine’s Seminary修讀神學。2021年12月27日,於天主教多倫多總教區聖曹桂英堂宣發永願。2023年5月13日,於聖彌額爾主教座堂大殿晉鐸,現擔任多倫多天主教聖曹桂英堂助理司鐸。

 

世界主教會議新聞簡報(12):願軍火商恢復人情味

圖片:Vatican Media

權力在教會內就是「服務」,需要「光著腳行使」:這是世界主教會議第16屆常規大會第一會期第13場和第14場全體大會探討的議題。聖座傳播部部長、大會信息委員會主席魯菲尼(Paolo Ruffini)10月20日在第12場新聞簡報會上向記者們通報了相關內容。

權力不是操控,而是服務

大會與會者在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的會議期間,針對《工作文件》裡關於參與、責任和權力的主題發表見解。魯菲尼闡明,大會再次肯定了要努力「避免權威主義」,以及「權力不是操控,而是服務」。

大會上提出一個意義深遠的表達方式,即:權力需要「光著腳行使」。掌握權力的人「不該操控一切,卻要懂得授權」。主教「擁有最後的話語權,卻不是一言堂」。牧者有責任「為窮人服務」,聆聽「街上受苦者的呼喊」。

此外,主教們也必須為心靈的皈依發出呼籲,好使那些「助長第三次世界大戰、造成數百萬人痛苦煎熬的軍火商能夠恢復人情味」。

教會內的共同責任

「共同責任」是大會最常出現的詞彙,它意味著天主所賜的各種「恩典都參與其中、彼此調和」。在這方面,與會者們強調了重視不同角色、職能,尤其是平信徒使命的重要性。

另外,魯菲尼部長也澄清了關於世界主教會議與會者人數的疑問:現場與教宗一起開會的人員有365位。由於還有其他的與會方式,共計有464人參與,而正式的公告顯然沒有把這其中相差的一百多人算進去。

教會會議秘書處則在簡報會上表示,至今還沒在會議上發言的人,現在可以優先發表意見。信息委員會秘書皮雷斯(Sheila Pires)女士指出,也有與會者提出要當心教權主義,包括平信徒之間的教權主義,因為它會導致「濫用權力、良心虐待、經濟虐待和性虐待」。這些濫用和虐待造成「教會喪失信譽」,需要「監管機制」。若干與會者在大會上強調,同道偕行的精神「有助於預防濫用和虐待,因為這個進程與聆聽和對話有關」。

教會內必要的改革

談到改革,大會提到,為了提高金融機構、經濟領域的透明度,改革有其必要性;教會法也需要修訂,因為有些條文已經不合時宜。回到同道偕行的精神,大會表明了迫切需要加強現有的架構,如牧靈委員會,同時也要小心別走上「議會模式」的歪路。

至於在數字世界陪伴青年的議題,不少與會者表示深有同感,因為數字世界的確是一片福傳地,能在那裡接近偏遠地方的人。這關乎在這些青年現處的地方,也就是在各大社交網絡上,與他們相遇。

東京總主教談亞洲的同道偕行進程

亞洲主教團協會秘書長、日本主教團主席、東京總教區菊地功(Isao Kikuchi)總主教也出席了當天的新聞簡報會。他表明,對日本人來說,在小組中發言極其困難,因為他們傾向於保持沉默。因此,「這幾天進行的討論非常重要。我們在大洲階段大會中,就已經採納了小組討論的模式,圍著一張桌子發言。在亞洲籌辦的聚會讓我們為世界主教會議做了最佳準備。參加了五個討論小組,我得以充分體會到教會至一性中的多元,同時不忘其普世性」。

作為國際明愛會主席,菊地功總主教也談到了在該機構的服務。他指出,「在教會同道偕行的進程中,明愛會的每一個組織都至關重要。所有組織都擁有天主教的身份,與不同夥伴積極合作,而且在大公運動和宗教交談方面有其價值」。明愛會在世界各地的領導人和地方層級的工作人員,國籍各不相同,同道偕行的精神便在這一點上體現出來。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世界主教會議簡報(10):大會將發表致全體天主子民信函

圖片:Vatican Media

世界主教會議第16屆常規會議在其工作結束時,將為全體天主子民起草一封信函。這是信息委員會主席魯菲尼(Paolo Ruffini)10月18日下午在大會的每日簡報會上向媒體通報的。

魯菲尼介紹道,綜合報告委員會構思了一個向所有人講述的內容,向“盡可能多的人,尤其是向那些尚未接觸或還沒參與世界主教會議進程的人”,分享主教會議與會成員的經驗。魯菲尼解釋說,教會會議秘書處在教宗的同意下,將該提案交給大會投票,大會以絕大多數票通過:在346位選舉成員中,335人贊成,11人反對。

綜合報告

關於綜合報告,魯菲尼通報當天上午的第12次全體會議,會議開始討論《工作文件》(Instrumentum laboris)第四個時段關於參與,責任和權力的主題。世界主教會議總發言人霍勒利希(Jean-Claude Hollerich)樞機解釋道,具體負責的委員會已決定,其內文將相對較短,並為後續的進程服務。這將是一個基於大會經驗的過渡性文本,其中包含達成共識和缺乏一致意見的要點,以及那些需要與天主子民一同從教會法、神學和牧靈的角度去深入研究的、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此文的風格將是簡單明瞭,它既不是大會的最終文件,也不是下期大會的工作文件,只是用來伴隨世界主教會議的後續進程。

與教宗一起為移民、難民祈禱

隨後,信息委員會的秘書皮雷斯(Sheila Pires)女士報告說,19日下午在小組會議結束後,全體與會者受邀在聖伯多祿廣場為移民和難民祈禱,屆時有電視實況直播,教宗也將參與祈禱。

出席18日簡報會的嘉賓有:巴西瑪瑙斯總教區總主教斯特內爾(Leonardo Ulrich Steiner)樞機,拉脫維亞里加總主教斯坦科維奇(Zbigņev Stankevičs),菲律賓加洛坎教區維爾吉利奧(Pablo Virgilio David)以及本屆會議的最年輕與會者、來自美國懷俄明大學十九歲的大學生懷亞特(Wyatt)。在簡報會上,他們分別分享了他們各地方教會同道偕行的經驗。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世界主教會議進入第四個時段,探討權力、服務、分辨

Photo courtesy of Salt + Light Media

本屆世界主教會議正在接近尾聲,與會人員出現倦容,但總發言人霍勒利希樞機提醒道,「這不該成為我們工作減少努力的藉口,如同學校的最後一週那樣」。樞機邀請眾人繼續「滿腔熱血、全力以赴」推動「美好的」工作。世界主教會議於10月18日舉行第12場全體大會,霍勒利希樞機當天在會上說了這一席話。與會者由此開始省思《工作文件》中第四個時段的主題,即:參與、責任和權力。

在大會的這個時段,與會者將在小組裡討論五個議題,分別是:第一、更新權力的服務,其焦點是阻礙教會前行的教權主義;第二、進行「共同的分辨」,所要達成的共識不可造成兩極化,同時又要尊重權力;第三、實現「同道偕行」的架構和制度;第四、按照教宗所願的「健康的權力下放」,在地方教會之間建立「網絡」;第五、促進世界主教會議本身的架構,針對「非主教」人員參與的「實驗」情況進行評估。

這所有議題都「需要小心處理」,「因為它們觸及教會的具體生活,以及教會傳統成長的動態:錯誤的分辨或許會使之破碎或凍結。這兩種情況都會扼殺傳統的成長」。為了「幫助」省思,樞機建議請教拉丁禮和東方禮教會的神學家和教會法學家:「我們不要害怕向他們提問。」

談到世界主教會議的本次會期,霍勒利希樞機指出,這是應對如此議題的第一步,明年將會更深入研究。在為時一年的休會期間,與會者「要努力向各地教會傳達大會的工作成果」。

世界主教會議與會者回家後,肩負著「雙重任務」。他們一方面要廣傳第一會期的結果,邀請各地主教團、世界主教會議小組和媒體等人員參與其中。另一方面,他們要「蒐集地方教會的反饋」,為2024年世界主教會議做準備。換句話說,他們的任務是要協助天主子民更清楚地認識什麼是同道偕行的教會。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世界主教會議簡報(九):不是脫口秀,而是對教會如何在世界上行走的思考

Photo courtesy of Rodney Leung, Salt + Light Media

為響應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樞機的號召,世界主教會議的全體大會今天繼續為中東和平守齋祈禱,並繼續就各種議題進行討論和思考:從女性的角色到主教的牧職,從教友的貢獻到《教會法典》可能的修訂。

10月17日下午,信息委員會主席保祿·魯菲尼在聖座新聞室的每日簡報會上,彙報了世界主教會議與會者的工作。在他身邊有四位嘉賓:拉巴特總教區總主教洛佩斯(Cristobal Lopez Romero)、大洋洲天主教主教團聯合會主席暨布羅肯灣主教安多尼·蘭達佐(Anthony Randazzo)、雷內·瑞安(René Ryan)教授和尼日利亞年輕的耶穌會士阿格邦基安梅格·伊曼紐爾·奧羅巴托(Agbonkhianmeghe Emmanuel Orobator),他們都是國際上最知名的神學家。四人都是“第一次參加世界主教會議”;他們都表示,這次聆聽和學習的“經歷”讓他們感到快樂和充實。

修訂教會法

一如既往,在簡報會開始時,魯菲尼介紹了世界主教會議與會者們的進程,他們今天收到了教宗關於聖女小德肋撒的《是信賴》宗座勸諭。隨後,魯菲尼指出,從昨天到今天,他們討論了《工作文件》(Instrumentum laboris)B2模塊中關於“傳教中的共同責任”的主題。確切地說,”共同責任”一詞已被提議取代《教會法典》中的“合作”一詞,並要求對其進行“修訂”。關於這個問題,身為教會法學家的蘭達佐主教強調說:“這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個發展:如果教會的需要發生變化,事情就可以改,’可以根據某些團體的情況做出改變”。

女執事和女性的角色

關於改革問題,世界主教會議大會討論了開放女性執事職的可能性,首先澄清了“執事職的本質”。女性是一個中心主題,但肯定不是唯一或最主要的主題。正如迄今為止女性聖職問題並不佔主導地位一樣:瑞安教授稱之為“小眾問題”,因為它並不能反映當今女性的真正需求。“我認為人們過於關注這個問題,而當我們過於關注一個問題時,就會忘記全世界女性的需求。例如住房、食物、衣物,對自己孩子的未來的保障”。

平信徒、神父與主教

各小組的討論與個別人的發言,都集中於教區的重要性上,它不僅僅是一個服務中心,更是一個共融的場所。對於平信徒的職務,它們不僅僅是因為缺乏神父而設立的,也不應該被聖職化。作為一個受洗者的團體,我們離不開神父的服務。

當天上午的會議,同樣也關注了主教牧職。信息委員會的秘書皮雷斯(Sheila Pires)女士強調,主教是一個陪伴我們並表達愛和關心的父親形象。他必須促進宗教之間和大公團體之間的對話,管理財務、經濟和法律事務。正因為如此,基於“眾議風格”,主教應該得到合作夥伴和專家的幫助:“主教必須明白,教區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人,他不能獨自完成所有的事,他需要幫助”。

大會與媒體

在談到大會與信息的關係時,在場的一位記者強調,有些問題,首先是女性問題和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者(LGBT+)的接納問題,並不僅僅是記者們的杜撰,而是很多信仰的人關心的問題。許多信徒在世界主教會議進程的咨詢階段“投入”了時間和精力,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他們現在正在等待答案。關於這一點,魯菲尼明確表示,這些問題“正在被討論”。當然,世界主教會議不僅僅是“圓桌會議”,也不是“脫口秀”,而是“在圣神指引下的對話”。由此將生成“一份綜合報告,返回給天主子民,然後再舉行一次大會”。這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正如洛佩斯主教所說,需要“耐心和希望”。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公開接見:聖富高樹立了溫和福傳的榜樣

圖片:Vatican Media

「今天我要跟你們講述一個以耶穌和最貧困弟兄為其生活熱忱的人。」教宗方濟各10月18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眾如此說道。教宗口中的人物是聖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他為宣講福音的熱忱作了見證,對每一個人都態度溫和、尋求對話、親切關懷。他的生活以聖體聖事為核心,每天花很多時間朝拜聖體、靜默祈禱,感受到唯有臨在於聖體內的耶穌能使自己接近很多非基督徒的弟兄姊妹。

「我為耶穌失去了心」

當天要理講授的標題是「聖嘉祿・富高,在默默無聞的生活中跳躍的仁愛之心」。教宗指出,這位聖人年少時遠離天主,他皈依後如此形容自己,說:「我為納匝肋人耶穌失去了我的心。」

「嘉祿・富高弟兄這番話提醒了我們,福傳的第一步是心懷耶穌,是為祂『失去理智』。若不是這樣,我們就難以藉著生活顯揚祂。相反地,我們恐怕會談論自己、談我們的團體、談倫理道德,或者更糟糕地是,談一堆規矩,卻不談耶穌,不談祂的聖愛、祂的慈悲。」

為此,教宗鼓勵每個人自問:我的心是否以耶穌為中心,我是否多少為耶穌失去理智?

竭盡生命讓人認識耶穌

聖富高渴望深入認識耶穌,渴望效法祂。因此,這位聖人前往聖地生活,勤讀福音。聖富高越是認識耶穌,就越渴望讓其他人也認識耶穌。教宗說:「我們每個人認識耶穌越多,就會萌生想要讓人認識祂、想要分享這珍寶的心願。」

那麼,該怎麼做呢?教宗提出聖母往見表姐依撒伯爾的榜樣,即:「在靜默中,以芳表、以生活。」如同聖富高所寫的那樣,「我們的整個生命都應該為福音高聲呼喊」。

相信聖體聖事的力量

後來,聖富高決定搬到遙遠的地方,定居在撒哈拉沙漠的圖阿雷格人中間,為這些非基督徒帶去他的友誼,以及福音無聲又溫和的見證。聖人親近那臨在於聖體聖事內的耶穌,將一切託付給祂。

教宗表示,聖富高每天在聖體龕內的耶穌前靜默祈禱十幾個小時,「堅信福傳的力量即在於此,並感受到耶穌使自己接近很多遙遠的弟兄姊妹」。教宗由此問道:「我們是否相信聖體聖事的力量,是否相信我們走向他人、我們的服務即在於此,在朝拜聖體,在祂的起始與成全內?我認為我們失去了朝拜聖體的意識:我們必須予以恢復。」

「每個基督徒都是使徒」

此外,教宗也講述了聖富高靈修的另一個層面,也就是早在梵二大公會議前,這位聖人便相信「每個基督徒都是使徒」,傳揚福音是全體天主子民的責任。這與每一個愛慕耶穌的平信徒有關。教宗指出,「我們司鐸多麽需要這些信德深厚的平信徒在我們身邊,藉著他們的見證為我們指引道路」。

「聖富高對我們的時代來說是個先知性的人物,他通過溫和的使徒工作見證出宣講福音之美。他感到自己是『所有人的弟兄』,接納每一個人,向我們展現出溫柔的福傳力量。」

即使只是一個微笑,也很重要

耶穌的溫柔美善也能通過一個微笑傳達給人。教宗最後邀請每個人反省:「我們是否懷有基督徒的喜樂、基督徒的溫和、基督徒的溫柔、基督徒的憐憫和基督徒的關懷,並將這一切傳給人?」

教宗為加沙呼籲避免人道災難,欽定10月27日為和平祈禱

圖片:Vatican Media

今年10月27日週五是為和平祈禱、守齋和懺悔日。教宗方濟各18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宣布了這項消息,心中牽掛著聖地和世界其他戰地此刻的情況。

教宗念及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局勢。他說:「罹難人數增加,加沙處境陷入絕望。請竭盡所能避免人道主義災難。」

令教宗擔憂的是「衝突會擴大,而且很多戰線早已在世界上拉開」。教宗說:「請讓武器噤聲,聆聽窮人、百姓、孩童的和平呼聲。戰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撒播死亡和毀滅的種子。仇恨增長、報復加倍。戰爭抹滅未來。」

「弟兄姊妹們,拜託,讓我們繼續為世界和平祈禱,特別是在飽受磨難的烏克蘭。」現在人們不再談論烏克蘭,但是悲劇仍在蔓延。

接著,教宗勸勉信眾在衝突中只站在和平這一方,並為此全心祈禱和奉獻。為此,教宗決定欽定10月27日週五為祈禱守齋日,屆時傍晚6時將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活動。「基督宗教不同派別和其他宗教信仰的弟兄姊妹,以及心懷和平大業的人」,都受邀同心祈禱。

此外,教宗也呼籲所有地方教會也進行類似的祈禱活動。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