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教會響應教宗的號召,與氣候變化抗爭


亞洲主教團協會8月18至19日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以氣候變化為題的研討會,東南亞各國教會派遣代表出席。緬甸仰光教區總主教波(Charles Maung Bo)樞機在開幕禮彌撒中強調,為應對目前世界性的氣候危機,需要「實際解決方案」。

波樞機邀請亞洲天主教會所有負責人士,要警惕「摧毀人類家庭和受造界」的邪惡,「攜手努力為環保奮鬥」,以此響應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的呼籲,照料共同家園。

波樞機提到近幾年使緬甸遭受打擊的眾多自然災害:2008年的納爾吉斯氣旋風暴 導致超過15萬人死亡,80萬人疏散;近幾個星期的水災殃及150多萬人。「窮人不知道何為『全球變暖』,卻因氣候改變在近十年來經常成為受害者」。樞機 最後表示:「我們處在人類歷史的十字路口,過去那些斷斷續續危害我們生態系統的因素,如今轉變成我們地球上的慢性疾病。」他呼籲眾人通力合作,意識到需要 達成這最終目標的迫切性。

泰國明愛會主席班宗·猜耶叻(Philip Banchong Chaiyara)主教同意波樞機的見解。他在研討會的發言中提到「為照料共同家園制定策略」人人有責,為保護受造界每個人都「扮演各自的角色」。亞洲主 教團協會氣候變化辦公室秘書長席爾瓦(Allwyn D’Silva)神父對今日社會日益意識到氣候問題的嚴重性表示讚賞,他強調「唯有眾人團結一致,才能面對氣候挑戰」。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米蘭世博會聖座展館已有60多萬人次參觀


米蘭世界博覽會開幕至今已有1100萬人次入場參觀,8月份的入場人次更是創下新高。聖座展館也吸引了大批人潮湧入,從米蘭世博會開幕至今已有60多萬人次參觀。

米蘭世博會聖座展館新聞室負責人馬尼(Filippo Magni)向梵蒂岡電台特派員表示:「自從米蘭世博會於5月1日開幕至今,已有60多萬人次的訪客前來參觀聖座展館, 8月份尤其人潮洶湧。由於8月盛夏酷熱,許多人外出度假,我們原先以為展館會有些冷清。但事實不然,8月的前15天已有超過10萬人次參觀了聖座展館,甚 至在8月的第2週每天都有大約1萬參觀人次,有時還會高達1萬1千人次。」

馬尼接著講述參觀者的反應說:「人們意興盎然地進入聖座展館一探究竟。從聖座展館的外觀很難猜出內部的展覽,而聖座展館內則簡單樸素,傳達出這次展 覽的兩個中心訊息,即『人生活不只靠餅』和『求祢今天賞給我們食糧』。參觀者沿著展館內的路線離開時,會在藝術層面感受到圍繞這兩個訊息的信仰經驗。」

在聖座展館的出口處,參觀者可自由索取小張的教宗方濟各圖像作為紀念,並可為教宗的愛德工作提供奉獻金,所奉獻的款項將用於約旦的敘利亞難民營。此 外,聖座展館的出口處也提供了四個語言版本的《願祢受讚頌》通諭供參觀者自行取閱,包括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英文和法文,參觀者可以為印刷成本自由奉獻。 這道通諭廣受歡迎,聖座展館目前已經分發了2千份。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三鐘經:感恩祭是耶穌為我們的全然自我奉獻

教宗方濟各8月16日主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表示,「在這世上與耶穌具體、真實的共融生活,已經讓我們從死亡過渡到生命」。

當天福音記述,耶穌稱自己是從天上降下的生活食糧。教宗方濟各問道:吃耶穌的肉、喝耶穌的血是什麼意思?它只是一個圖像、一個象徵呢,還是指某個真實的事物?教宗解釋說,在最後晚餐中,餅與酒的確成了耶穌的聖體、聖血。「耶穌把感恩祭留給我們只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可以與祂成為一體。實際上耶穌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內,我也住在他內』(若六56)。共融就是一種融入:我們吃祂的血肉,將變得和祂一樣。但這需要我們『心誠意潔』,需要我們持守信德」。

教宗指出,有時候我們會對彌撒產生這樣的異議:「彌撒有何用處?是否當我覺得有需要時才應該去參與彌撒,或者單獨祈禱更好呢?」。然而,感恩祭不是私下的祈禱,或者某種美好的精神體驗」。它不是單純紀念耶穌在最後晚餐中的所作所為。

教宗表示,「我們稱感恩祭為『紀念』是為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但實際上它是讓耶穌死亡與復活奧跡重現和臨在的行為:麵餅真的是祂賜予我們的祂的肉,葡萄酒真的是祂為我們傾流的祂的血。感恩祭就是耶穌為我們的全然自我奉獻」。

教宗繼續說:如果我們以信德參與感恩祭,感恩祭的共融將把我們的生命變為「一份獻給天主和弟兄的禮物」。「我們以『麵餅』為食糧,意思是與基督的心共鳴,相似祂的選擇、祂的思想、祂的態度;意思是充滿愛的活力,成為平安的人、寬恕的人、修和的人、團結互助的人」。

三鐘經後,教宗特別問候聚集都靈慶祝聖鮑思高神父冥誕二百週年的慈幼青年運動的青年。教宗鼓勵他們「每日活出福音的喜樂,點燃世人的希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三鐘經:我們的一生絕不是毫無意義的漂泊,而是有目標的朝聖旅程


教宗方濟各8月15日聖母升天節中午時分,在聖伯多祿廣場帶領信友們誦念三鐘經。兩年前他當選那年的這一天,他到岡道爾夫堡主持這項活動,去年2014年的這一天他又趕上在韓國訪問。因此,今年是他首次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母升天節的誦念三鍾經活動,而且他也是自1954年以來,首次於聖母升天節在聖伯多祿廣場誦念三鍾經的教宗。

教宗祈求天主之母聖母瑪利亞,「仁慈地注視我們,照亮我們的行程,為我們指出所要抵達的目標,並將耶穌顯示給我們」。

教宗指出,「聖母瑪利亞的崇高和她蒙受祝福的真正原因」在於她的信德。信德是「聖母瑪利亞整個歷史的核心」。

「聖母瑪利亞是有信德的人,偉大的信徒。她知道而且也說出重壓在人類歷史上蠻橫者的暴虐、富有者的自大、心高氣傲者的傲慢。雖然如此,瑪利亞相信且表明,天主不遺棄祂的子女,不使卑微貧困者孤立無助,卻仁慈並急切地救助他們,從高座上推下權勢者,驅散那些心高氣傲的人。」

教宗進一步表示,天主的仁慈是人類歷史的原動力。全能的天主在聖母瑪利亞身上所行的大事不僅關係到瑪利亞本人,也「深深地觸及我們,我們的人生旅程,提醒我們那等待著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天父的家」。

「聖母瑪利亞被提升天的事實告訴我們,我們的一生絕不是毫無意義的漂泊,而是一段朝聖旅程。在這旅程中,儘管不確定的因素和痛苦比比皆是,卻有一個可靠的終點:我們在天之父的家,祂熱切地期待著我們。」

教宗最後表示,天主為祂子民指出了安慰和希望的標記,這標記有一個面容和一個名字,即「天主之母發光的面容,萬福瑪利亞,滿被聖寵者的名字。她蒙受祝福,因為她相信了上主的話。她是偉大的信徒!作為教會的成員,我們注定要分享我們的母親聖母瑪利亞的光榮,感謝天主,這是因為我們也相信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祭獻,而且藉著聖洗聖事,我們加入了得救的行列」。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中國天津塘沽大爆炸,教宗方濟各為傷亡者祈禱

教宗方濟各8月15日聖母升天節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友們誦唸三鐘經後,立即為天津塘沽大爆炸的遇難者及受傷者祈禱。

教宗說:「我此刻掛念著中國北部天津的人民,那裡的工業區發生爆炸事故,造成為數眾多的遇難者、受傷者和巨大的損壞。我保證為亡者和所有因這場災難而受磨難的人祈禱:願上主賜予他們慰藉,支持那些努力舒緩他們痛苦的人。」

中國北方大港天津塘沽於8月12日發生爆炸事故,傷亡人數至今仍不斷攀升。事發地點為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政府已撤離方圓三公里以內的居民,以免受到化學物質的汙染。目前尚未釐清因爆炸而外洩的化學物質有哪些,連中國《新華社》也僅確認危險品中包含遇水易燃的氰化鈉。此刻當地的救援工作還在持續進行當中。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法國聖堂聖母升天節為中東基督徒同時長鳴鐘聲

法國天主教聖堂,尤其是弗雷瑞斯─土倫、加普─昂布蘭、巴約訥、阿維尼翁和阿雅克肖教區的聖堂,於8月15日聖母升天節正午同時長鳴鐘聲,展現對中東基督徒的友愛關懷。法國主教團網站表示,該國各城市的主教邀請信友們於同一時刻齊聚在聖堂前靜默祈禱,「表達他們對那些因信仰之名而遭受迫害的中東基督徒的關懷」。

巴約訥主教阿耶(Marc Aillet)強調,「在伊拉克,難民雖然領取了人道援助,但他們看到返回家園的機會越來越渺茫。這些難民一年前遭自稱『伊斯蘭國』的恐怖組織趕出自己的家園」。弗雷瑞斯─土倫主教雷伊(Dominique Rey)也對敘利亞基督徒表達了類似的擔憂。

阿維尼翁總主教卡特諾(Jean-Pierre Cattenoz)解釋,希望同時鳴鐘的舉動能成為「祈禱、信仰與和平的記號」。法國主教們選擇在8月15日聖母升天節同時長鳴鐘聲,是因為「諸事不順時,我們總是轉向童貞聖母瑪利亞、和平之后,中東基督徒非常恭敬孝愛她」。

卡特諾總主教指出,「祈禱能使圍牆倒下,這些圍牆又高又大,因為它們不只隔離萬民萬邦,也使團體內部分崩離析」。因此,這位總主教祈願天主之母「在人群間和世界上激發出愛的文明」。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2015/08/14 教會透視: 教宗方濟各欽定照料受造界祈禱日


最新內容:
– 教宗方濟各欽定照料受造界祈禱日,呼籲生態皈依
– Steubenville 青年大會在多倫多順利舉行
– 中國天主教第二屆管風琴聖樂合唱音樂會圓滿成功

禧年期間跨越聖伯多祿大殿聖門須上網登記,手續完全免費

Holy Door pictured in St. Peter's Basilica

教宗方濟各宣布的慈悲禧年將於今年12月8日聖母無染原罪始胎瞻禮開啟。在這禧年期間跨越聖伯多祿大殿的聖門必須先上禧年活動官方網站登記,手續完全免費。

羅馬朝聖局副局長安德烈亞塔(Liberio Andreatta)在這消息公布後,向梵蒂岡電台解釋,請朝聖者先上網登記再跨越聖伯多祿大殿聖門的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是要讓朝聖者能從容不迫地體驗跨聖門的經驗,如同信仰和祈禱的經驗那樣。第二個原因是要避免朝聖人潮陷入混亂,並使朝聖者能沿著規劃好的路線,輕鬆通過例行的安全檢查,而不遇到麻煩。」

朝聖者可以在禧年活動官網上登記自己前來聖伯多祿大殿朝聖的日期和時刻。羅馬朝聖局人員則將在羅馬機場、各大火車站和羅馬市中心設置接待中心,提供資訊,協助朝聖者辦理登記手續。

跨越聖伯多祿大殿聖門並無名額限制,登記手續完全免費。凡無法上網登記或臨時決定要跨越聖門的朝聖者,均可前往協和大道7號(Via della Conciliazione 7)的辦公室尋求協助。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聖座與東帝汶簽署雙邊協議,開啟歷史新篇章


在慶祝東帝汶共和國接受福音五百週年之際,聖座與東帝汶民主共和國8月14日在首都帝利簽署雙邊協議。代表聖座簽署的是聖座國務卿及教宗特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東帝汶方面則是阿勞若(Rui Maria Araujo)總理。

協議中提及聖座與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彼此發展及維繫的良好關係;天主教會為促進人 性發展效勞,昔日與今天在國家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確定並保障天主教會的法律地位;處理不同範圍的問題,其中包括教會婚姻、敬禮場所、天主教學校教育、在學 校教授宗教課、教會的慈善-愛德活動、在軍營、監獄和醫院的牧靈工作以及教產和稅務制度。

聖座與東帝汶的雙邊協議包括序言和26項條款,在雙方交換批准書之後立即生效。

帕羅林樞機在簽署協議的官方講話中強調:「今天在教會與東帝汶漫長的關係史上開 啟了新篇章。五百年以來,天主教會在東帝汶始終本著文化和人性幅度,不卑不亢地與人民同患難,倂肩維護基本權利,提升整個國家的精神、社會、文化及教育幅 度。雙方的這種獨特關係受到聖座極其讚賞,在東帝汶的憲法中也予以認可及肯定。」

東帝汶當局在簽署協議的當天晚上舉辦宴會,帕羅林樞機在這機會上進一步強調,剛剛簽署的協議表明教會和東帝汶願意使「信仰與文化」相融合。「歷史證明,一旦這融合被忽略或不去留意經營,信仰與文化就會彼此相悖,以致人的基本權利被相對化、被遺忘,甚至被否認。」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宿霧國際聖體大會:菲律賓希望與團結的標記


菲律賓馬尼拉總主教塔格萊樞機8月12日在介紹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的記者會上表示,本屆國際聖體大會是菲律賓「希望與團結」的標記。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將於2016年1月24日至31日在菲律賓宿霧舉行,主題為「基督在你們中,作了你們得光榮的希望」(哥一27)。

塔格萊樞機說:「國際聖體大會代表了天主教會,尤其是菲律賓天主教會在國際和區域層級促進共融的貢獻。」樞機指出,人們因「戰爭、衝突和恐怖主義」而喪失希望,但教會是「人類的希望」,因為「基督始終與我們同在」。「倘若沒有人關心你,基督時時與你在一起。若人們忽略你,基督刻刻與你同在。你若感到孤單,要知道這不是真的,因為耶穌始終與你同在。」為此,塔格萊樞機邀請所有菲律賓人為本屆大會的圓滿成功而攜手合作。

本篤十六世教宗曾於2012年6月在第50屆國際聖體大會閉幕彌撒上透過視頻訊息表示,在宿霧舉行的國際聖體大會旨在「增進對聖體的敬愛,提振傳教熱忱,並為菲律賓開教500週年慶祝活動揭開序幕」。菲律賓主教團對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也有同樣的期許。

宿霧坐落於菲律賓群島中部的中米沙鄢大區。1521年航海家麥哲倫抵達宿霧時,受到原住民酋長胡瑪邦(Humabon)的熱烈歡迎。這位酋長不久後領洗成為天主教徒,麥哲倫便贈送一尊耶穌聖嬰像給酋長作為紀念。直到今天,菲律賓天主教徒仍在每年1月的第3個主日慶祝耶穌聖嬰節,舉行盛大遊行活動紀念這個重要事件。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