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籲請信友們為中國天主教徒祈禱

blog_1432146477

教宗方濟各在要理講授之後問候在場信友們時,教宗提醒他們在5月24日主日,進教之佑聖母瞻禮當天,要為在中國的天主教徒祈禱。中國天主教徒非常熱忱地恭敬進教之佑聖母,在上海的佘山聖母聖殿内恭放著一座聖母高舉張開雙臂的聖子耶穌像,表達了聖母向世界展示耶穌對世人的仁愛。

教宗說:「讓我們祈求聖母瑪利亞幫助在中國的天主教徒在自己的同胞中始終做這愛與仁慈的可信見證人,並使他們在精神上與被立為教會磐石的伯多祿聯合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參加教宗公開接見活動的有來自中國的信友團體。

《向佘山聖母誦》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 思索自己的辭世對我們大有助益

blog_1432058890

5月19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表示,我們要在辭世的時刻將自己託付於天父。教宗在彌撒講道中解釋耶穌受難前的祈禱和保祿前往耶路撒冷以前在米肋托的辭別,並提到受迫害和被迫逃亡的人,諸如緬甸的羅興亞人以及伊拉克的基督徒和雅茲迪人。

當天彌撒的福音記載,耶穌向門徒們告別,返回天父的家,派給我們聖神;第一篇讀經記載,聖保祿前往耶路撒冷以前向厄弗所的長老們辭行,與他們含淚話別。教宗從這兩篇讀經展開他的彌撒講道,解釋「永別」對基督徒的意義。

教宗表示:「耶穌離別,保祿也離別,這幫助我們省思自己的離別。」我們的人生有為數眾多、大大小小的離別,有些「還夾雜了沉痛和淚水」。「我們現在想想那些可憐的緬甸羅興亞人。他們離開故土、逃離迫害的時候,對往後的境遇茫然不知。他們在船上度過好幾個月,當他們抵達某個城市時,那裡的居民提供給他們飲用水和食物,然後說:『你們走吧!』這是一種離別。此外,如今也有生離死別。想想基督徒和雅茲迪人的離別,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再返回故鄉,因為他們被驅逐離開自己的家園。」

教宗強調,人生中有大大小小的離別,有一種是「母親的離別。母親向即將出征的兒子道別,給他最後的擁抱,然後這位母親每天起床時都害怕有人來告訴她:『我們非常感謝令郎為祖國慷慨捐軀。』」另一種是「人人必經的最後離別,那時上主召叫我們前往彼岸。我在想的就是這個離別」。

這些人生重大的離別,包括最後的離別,絕非那種「回頭見」、「晚點見」或「再見」的離別,知道何時會回來。人生重大的離別是不知道何時及如何回來的離別。教宗指出,離別的主題也呈現在藝術作品和歌曲中。

教宗說:「我的腦海中浮現一首阿爾卑斯歌謠,一位軍隊長官辭別他的士兵,那是他的遺言。我想到重大的離別,我自己的重大離別,屆時我不該說『晚點見』、『等會兒見』或『再見』,而要說『永別了』。今天彌撒的兩篇讀經都提到『永別』。保祿將他的團體託付於天主,耶穌將祂還留在世上的門徒託付於天父,說:『他們不屬於世界,但求祢保護他們。』託付於天父,託付於天主:這是『永別』(addio)一詞的由來。我們在人生的重大離別和最後離別時說『永別了』」

教宗堅信,「藉著保祿與眾人跪在海灘上含淚道別,和耶穌為即將受難而憂傷,在心中流淚的這兩個畫面,我們可以想想自己的離別,這會對我們大有裨益。誰將是幫我闔上雙眼的人呢?我留下了什麼東西呢?保祿和耶穌兩人都在這兩篇讀經中做了良心省察說:『我做了這事,那事,還有別的事。』那麼,我究竟做了什麼事?想像我離世的那個時刻對我助益良多。沒有人知道那一刻將何時來到,但在那時候,『晚點見』、『回頭見』、『明天見』和『再見』都將成為『永別』。我是否準備好將我的親朋好友託付於天主,將我自己託付於天主呢?我是否準備好說出兒子信靠天父的話語呢?」

教宗建議眾人默觀當天彌撒兩篇讀經所記載的耶穌和保祿的離別,想想我們終有一天也必須說「永別」,必須說「我將我的靈魂託付於天主,將我的經歷和親友,將我的一切所有託付於天主」。教宗最後祈願「死亡且復活的主耶穌派給我們聖神,教我們學會永別的意義,並學會用所有力氣說出最後的一句話,『永別了』」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方濟各冊封四位女聖人

blog_1432047519

5月17日,教宗方濟各在耶穌升天節主持隆重彌撒,冊封四位聖女。他在彌撒中勉勵信眾存留在基督內,像葡萄樹的枝條那樣與基督結合在一起,結出豐碩的愛的果實。這四位新聖人分別是法國籍修女讓娜‧埃米莉‧德維爾納夫(Jeanne Émilie de Villeneuve),兩位巴勒斯坦籍修女瑪利亞‧阿方西娜‧加塔斯(Marie-Alphonsine Danil Ghattas)和十字架耶穌的瑪利亞(原名瑪利亞姆‧包溫蒂 Mariam Baouardy),以及那不勒斯修女瑪利亞‧克利斯蒂納·布蘭多(Maria Cristina Brando)。

在普世教會歡慶的這一日,教宗方濟各向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徒表示,聖人們的光輝榜樣在詢問我們眾人,要求我們做基督的見證人。參加禮儀的還有來自中東的2000多位基督徒、巴勒斯坦國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特瓦爾和以色列的代表團。彌撒結束時,教宗特別問候了以色列代表團。

聖伯多祿廣場沐浴在照亮世界每個角落的信德之光中。

教宗方濟各表示:「四位新聖人給我們指明了奔向天國的道路:存留在天主和祂的愛內,用言語和生活宣講耶穌的復活,見證我們之間的合一和對眾人的愛德。這些是今天四位被冊封為聖人的作為。」

教宗談到四位聖人的光輝見證,講解了自古以來與基督的關係、使徒教會的任務,以及宗徒們親眼目睹耶穌復活的絕妙經驗。

教宗說:「宗徒們親眼目睹的見證是我們信仰的基礎,事實上,每位基督的門徒都蒙召效法宗徒,做基督復活的見證人,尤其在人類忘記天主、迷失自我的現象極為嚴重的人性場所內。」

因此,基督徒蒙召存留在基督的愛內。 [Read more…]

2015/05/15 教會透視: 中國河北邯鄲教區舉辦天主教文物展覽會

blog_1431726376

最新內容:
1.國際明愛會第20屆全體大會
2.尼泊爾邊遠災區終於得到援助物資
3.河北邯鄲教區舉辦天主教文物展覽會

更多 … …

聖母進教之佑瞻禮前九日敬禮(5月15日至23日)

blog_1431725819

在聖母月中,讓我們一起認識聖母進教之佑瞻禮前九日敬禮。為使九日敬禮產生效果,聖若望鮑思高神父要求我們要有以下的心靈條件及做以下的神工。

心靈條件:
1. 全心信賴天主。
2. 所求的都是完全依賴在聖體內的耶穌 ── 恩寵,仁愛和福寵的泉源。和依賴聖母的大能,深信天主此刻願意在世上光榮她。
3. 但是,無論如何都加上「願祢的旨意奉行」和一切都為求恩的人的靈魂有益的這一個條件。

神工:
1. 做修和聖事和領聖體。
2. 支持傳教工作,特別是為造福青年的事工而捐獻金錢或個人的辛勞。
3. 加倍對耶穌聖體的信心和熱心恭敬進教之佑聖母。
4. 一連九日念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及向聖體念「願吾主至聖之體,常受讚美稱謝」(各三篇);再加念又聖母經及「瑪利亞進教之佑,為我等祈」(各三篇)。

聖母進教之佑的起源

1572 年,當土耳其企圖闖入歐洲時,義勇的十字軍依恃童貞聖母的助佑,於萊濱多海戰中,大破土耳其的艦隊,榮奏凱歌。教宗庇護五世為紀念這光榮的勝利,欽定了勝利之后聖母瞻禮。

後來,在 1682 年,至聖童貞又解救了維也納城的信友,擊退了土耳其軍隊。為了感謝聖母的洪恩,教宗依諾增爵十二世批准成立聖母進教之佑善會。最後在 1814 年 5 月24 日 ,教宗庇護七世排除了拿破崙強權的壓迫,結束長期的漂流生活,榮歸羅馬。為了感謝聖母的助佑,他欽定了 5 月 24 日為聖母進教之佑瞻禮,永作紀念,而他本人亦常以進教之佑的尊號來呼求聖母。

聖若望鮑思高神父更加竭力傳揚這個光榮而令人欣慰的稱呼,使聖母進教之佑這個稱呼發揚光大。他得到童貞聖母的啟導和助佑,創立了慈幼會,專為青年服務,目前這修會已擴展到全球各地。

一天晚上,鮑思高神父在夢中得聖母的指示,要在意大利的都靈華道角,建築一座天主為光榮聖母的大殿。從此,他極力傳揚「聖母進教之佑」的敬禮,成為聖母進教之佑的宗徒。

但是,當時鮑思高神父當時兩袖清風,連一塊錢的經費都沒有。當他跟建築師講解自己想像中的大殿時,建築師問他說:「錢呢?」

鮑思高神父說:「請你放心,聖母自己會想辦法的。」

最後,建築師硬著頭皮開始動工。鮑思高神父利用聖母進教之佑的降福和請人做聖母進教之佑九日敬禮,行了無數的奇蹟,醫好無數的病人,錢就滾滾而來;不到三年,1868年6月9日,這座輝煌壯麗的聖母進教之佑大殿落成了,聖母也付清了所有的費用。鮑思高神父說:「這大殿的每一塊磚頭,都是聖母賞賜的一個大恩典。」為了感謝聖母進教之佑,鮑思高神父也創立了 「聖母進教之佑孝女會」(簡稱 :「母佑會」),教育女青年。

進教之佑在中國佘山-佘山聖母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2007年《致中國教會信函》中也說:「在上海佘山聖母殿內, 人們非常熱誠地恭敬進教之佑聖母。」

佘山是離上海市約四十公里的一座小山。 佘山在成為教會所屬物之前,據說是佛教的進 香地,有一廟宇名「佘王廂」,佘山的名稱大概 就是由此來的。

1863年天主教購買得山地,建築房屋作傳 教士們療養休息之所,並建有一座臨時的小聖 堂。 1867年山頂添建了一座六角亭,亭內供有 聖母進教之佑聖像。

1868年上海代牧親臨佘山 舉行祝聖典禮,參禮的神父、教友約二、三千人。

1870年3月天津教難起,許多教士和教友 們被殺害。上海教會人心惶惶,代理主教耶穌 會谷振聲會士和全體司鐸許願於佘山聖母,倘 7 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將要在佘山建設一座 美麗的聖母大堂。 聖母俯聽了她孩子們的祈禱,仇教的巨浪 奇妙地平靜了下來,上海教區感激萬分,向聖 母還願,不論貧富教友,慷慨捐款建堂。

1871年5月24日舉行了奠基禮,1873年聖母月的首日郎主教舉行祝聖大禮。

從那年起每年五月教友紛紛來佘山朝聖。1924年6月12日,中華全國教會神長首 次大會閉幕日,宗座駐華代表剛恆毅主教與出 席會議的六十位神長在徐家匯大堂把中華全國 以壯嚴的典禮,奉獻給童貞聖母瑪利亞(見以下禱詞),幾天後 (6月18日) 剛恆毅主教和其他約二十位主教到佘山朝聖,再向聖母瑪利亞作了奉獻。 由於朝聖教友人數激增,聖堂就不足容納。

1925 年5月24 日在舊聖堂的原址再行奠 基禮由姚主教主持。新堂的容量較舊堂大一倍 餘,能容納三千多人。

1935 年11月16日舉行 開幕典禮由姚主教親臨主持。

1937 年八一三事件後,日本軍閥發動侵華 8 戰爭,那年11月9日上海佘山附近發生劇戰, 聖堂成了難民營,聖母奇蹟地保護了難民。 後來,日軍也曾一度封閉聖堂,但終於在 1945年8月15日日軍無條件投降了。

1941年正當我國艱苦抗戰的時候,教宗庇 護十二世為鼓勵我國教友對天上慈母的愛戴和 依靠,接納了主教們的請求,欽定諸寵中保為 中華之母后。教宗於1942年又特封佘山聖母堂 為宗座一等大聖殿。

1946年5月8日,羅馬教廷又加給佘山一 項特恩就是恩准上海主教惠濟良給佘山聖母舉行加冕大禮。

1947年5月18日,由惠濟良主 教主禮,于斌總主教襄禮,典禮完成後由教廷 駐華公使黎培里總主教帶領教眾舉行復獻典禮,朗誦奉獻中國於聖母誦。當日到場參禮的 主教、司鐸和教友約六萬人,盛況空前。

奉獻中國於聖母誦

吁!瑪利亞。
天主之母,亦為我等之母;
今將我等神形,我等能力,
我等生命,我等言行, 我等所有,
並中華全國人民,以孝愛之 真情,
全獻於爾至甘至愛之聖心。
求爾為眾司鐸,及諸傳教者之母,
使之皆以 恆心熱愛,廣揚天主聖教;
又求爾為教 友之母,使之皆日進於德,時見增廣;
並求爾為教外者之母,
使之皆能出離暗冥,而得信德之光。
懇求憐視中國億兆 人民,皆爾聖子聖血所贖,
賴爾大功之 轉求,賜之同歸耶穌聖心,
以得生命聖 德之源,而共成一牧一棧。
進教之佑,為我等祈!
瑪利亞聖寵之母,為我等祈!
在天中國之后,為我等祈!

向進教之佑聖母誦

(聖若望鮑思高親撰的經文)

聖母瑪利亞、大能的貞女;
您是教會顯赫、偉大的庇護,
您是天主子民神奇的助佑;
您嚴肅如陣容整齊的軍旅,
把世上所有謬理邪說都摧毀了。
在困難、戰鬥、痛苦中,
您保衛我們,克勝仇敵;
在臨終時,迎接我們的靈魂進入天國。
亞孟。

請為中國教會祈禱
《向佘山聖母誦》

來源: 慈幼會中華會省

選擇了更好的一份

blog image

特別喜歡星期天的下午,從教堂回家靜下來的時間…

因為很多年前,認識一家人,星期天的下午,是他們一家五口,聚在一起讀聖經、唱聖詠、靈修分享的歡樂時光。那時候,他們三個小朋友年紀還很小,幾歲多到十多歲,都圍著餐桌讀聖經。星期天不是節目多嗎? 答案更精彩: 「因為全家都非常喜歡這節目,其他的節目讀完聖經後可再安排!」

記起他們,就記起這幅圖畫,這段福音。

路加福音第十章41-42節主耶穌這樣回答忙碌的瑪爾大: 「瑪爾大, 瑪爾大! 妳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唯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

擁有自由的人生,是幸福;在自由中選擇更好的一份,是主的祝福。

談到讀聖經,讓聖言進入心中,你大概聽過「聖言誦禱」(Lectio Divina) ,就是一邊誦讀聖經一邊祈禱,從而實現與天主的親密交談。

教宗本篤十六世選擇榮休,以專務祈禱繼續終身服務教會。文質彬彬,儒雅謙厚的他,對「聖言誦禱」有這個訓導:「聖言誦禱」指的是長時間停留在一段聖經章節上,一遍一遍地誦讀,如神長們所說的『反芻』那樣,把其中的『汁液』都榨出來,使其滋養默想和默觀,像生命力一樣來灌溉我們的現實生活。聖言誦禱的條件是思想和心靈都受到聖神的光照,受到聖經本身的啟發,以虔誠的態度聆聽聖言。

聖神請降臨,讓聖言活在心!祝長週末有更好的選擇…在這短片裡你找到教宗方濟各嗎?

文: Madonna Lee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中文市場經理

馬尼拉總主教塔格萊樞機當選國際明愛會主席

blog_1431718366

國際明愛會從5月12日至17日在羅馬召開第20屆全體大會,選出菲律賓馬尼拉總主教路易斯‧安多尼‧塔格萊樞機(Luis Antonio Tagle)為新任主席,接替任期已滿的現任明愛會主席洪都拉斯籍奧斯卡‧馬拉迪亞加樞機(Óscar Andrés Rodríguez Maradiaga)。

國際明愛會的公告表示,塔格萊樞機當選後,透過電話連線向國際明愛會全體大會與會者說:「謝謝你們的信任。我能力有限,但有了你們大家和耶穌傾注在我們心中的愛,並因著世界上所有窮人之名,我接受這個選舉結果。讓我們一同鞏固窮人的教會,這樣我們的見證將能帶領我們走向一個體諒、正義、和真正自由與和平的世界。」

塔格萊樞機是首位來自亞洲的國際明愛會主席。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擔憂恐懼和缺少喜樂不是基督徒的態度

blog_1431717802

5月15日,教宗方濟各在彌撒中強調:擔憂恐懼、缺少喜樂的團體是生病的團體,它們不是基督徒團體。

「恐懼」和「喜樂」是教宗當天彌撒講道的兩個關鍵詞。

教宗說:「恐懼是對我們有害的態度,它令我們軟弱無力、縮頭藏尾又裹足不前。恐懼的人無所作為、無所適從,他只關心自己,避免任何壞事發生。恐懼把你帶入自私自利的利己主義,使你停滯不前。膽怯的基督徒不明白耶穌的訊息」。

教宗表示:「為此,耶穌對保祿說:『不要害怕,只管講。』恐懼不是基督徒的態度,我們可以說,恐懼的態度屬於被禁錮、不自由的靈魂,它沒有向前展望的自由、創造和行善的自由,總是說:『不行,有這個危險,有那個危險,還有別的危險。』這是一種惡習。恐懼對人有害。」

不要害怕意味著要祈求勇氣的恩寵,那派給我們的聖神的勇氣。教宗解釋:「膽小畏縮的團體總是確保自己的安危。他們說:『不行,我們不能做這件事,這個行不通,不可能成功。』入口處彷彿寫了『禁止進入』:一切都因恐懼而禁止。你進入這個團體時,會聞到汙穢的空氣,因為那是生病的團體。恐懼使一個團體生病,缺乏勇氣使一個團體生病。」

恐懼和「敬畏天主」截然不同。

教宗強調:「敬畏天主是神聖的,是朝拜天主的敬畏之情。敬畏天主是種美德,不會令人縮頭藏尾、軟弱無力或裹足不前,反倒叫人昂首闊步,朝著上主所賦予的使命向前邁進。」

當天彌撒講道中的另一個關鍵詞是「喜樂」。耶穌說:「你們的喜樂誰也不能從你們奪去。」

教宗強調:「在最悲傷痛苦的時刻,喜樂變成平安。相反地,痛苦時刻的娛樂變成漆黑陰暗。缺少喜樂的基督徒不是基督徒,老是活在憂傷中的基督徒不是基督徒。在磨難、病痛和艱難時刻喪失平安的基督徒,肯定有所欠缺。」

教宗表示:「基督徒的喜樂既不是單純的娛樂,也不是短暫的歡愉。基督徒的喜樂是一份恩典,是聖神賜下的恩典,是擁有一顆時時喜樂的心,因為主耶穌已經得勝為王,坐在天父的右邊,祂凝視著我,派遣我,賜給我祂的恩寵,使我成為天父的子女。那是基督徒的喜樂,基督徒活在這份喜樂中。」

教宗接著指出:「缺少喜樂的團體也是生病的團體。它或許是個逗人開心的團體,但它罹患了世俗的病,因為它缺乏耶穌基督的喜樂。當教會擔憂恐懼,當教會不領受聖神的喜樂,教會就會生病,團體就會生病,信友也會生病。」

最後,教宗祈禱說:「上主,求祢將我們舉向坐在天父右邊的基督,求祢提振我們的精神,消除我們的恐懼,賜與我們喜樂與平安。」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方濟各: 教練應教導青年體育的真正價值觀

blog_1431627057

5月14日,教宗方濟各致函以「教練—人性教育者」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勉勵與會者說:你們要教導青年體育的真正價值觀,而非過度激烈的競爭和較勁。本次在羅馬召開的研討會由宗座平信徒委員會教會與體育辦公室籌辦。

教宗表示:「青年能遇到一位優良的教練-教育家實屬天主的助佑,尤其在青春期和少年時期,在個性快速成長、尋找參考和效法榜樣的時期,而在有可能尾隨惡表、尋求假幸福的迷失期更顯得真切。」

教宗強調:「在生命的這段微妙時期,教練負有巨大的責任。他常常有更多的機會與年輕人度過較長的時間,他的態度和個性會深深地影響他們。教育者對青年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如何做人,如何言傳身教。因此,教練應該是正直、言行一致、明斷和公正的榜樣,也應該是熱愛生活、耐心、有能力去重視和善待每個人,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榜樣。教練還應該是信德的榜樣,因為信德幫助我們舉目注視天主,不把我們的任何活動極端化,包括業餘或競技性的體育活動,並且能夠保持正確的分寸和智慧,看到失敗與成功的相對性。此外,信德給予我們善待他人的眼光,讓我們克勝誘惑,避免過度激烈的競爭和較勁,讓我們理解人人享有尊嚴,包括那些資質較低和處於劣勢的人。」

教宗繼續寫道:「在營造關懷與包容氛圍上,教練可以提供十分寶貴的貢獻,如果他是一個在人性和靈性上平衡的人,就懂得保持體育的真正價值觀和它作為遊戲及社交活動的本性,防止體育運動在諸多利益,尤其是今天越來越具有侵略性的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失去本性。」

教宗在信函中還寫道:「教練與每位優良教育者一樣,應該受到堅實的教育。教育者接受培育十分必要,所以應當投入必要的資源,為教練提供專業、人性和靈性的培育。」

信函最後表示:「如果在每項體育運動中,在各個水平的體育運動中,從國際大賽到堂區聯賽,青年都能在他們教練身上遇到真正的生命與生活信仰的見證人,那該有多好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加拿大全國維護生命大遊行2015

blog_1431615411

在加拿大,每年也有過萬人去參加為保護在母胎中的嬰兒和出生後小孩的生命而舉行的全國維護生命遊行。單在去年,已有大約2萬3千人在位於渥太華的國會山莊外參與遊行。而本年度的維護生命遊行於今天5月14日舉行。

從1969年起,加拿大已有超過4百萬個未出生的嬰兒因墮胎而被殺害。在2015年,加國將有10萬個嬰兒面對同一個悲劇。墮胎是用納稅人的錢,但社會卻視而不見。這正是一個好機會,讓所有年齡層的人們都可以參與的民權運動。透過您的參與,向立法者反映墮胎的問題尚未解決。

活動詳情,請瀏覽www.campaignlifecoalition.com

請大家祈禱。

遊行實況: (Photo Taken by Deacon Pedro Guevara Mann)

11212136_10152743545476433_1083926340110285463_o [Read more…]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