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主顯節彌撒: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我們的自我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月6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主顯節隆重彌撒,紀念從東方來到白冷城的賢士們的旅途。教宗在彌撒講道的開端就把目光投向「一顆升起的星」,這顆星指向「前來照亮各民族、照亮人類黑暗」的耶穌。最重要的問題是:在哪裡可以找到耶穌?教宗解釋說:「按照賢士們的教導,我們可以看到“信仰不是來自我們的功績或理論推理,而是來自天主的恩賜。我們也明白了,與主耶穌相遇的第一個地方是:『不安的詢問』。」

教宗說:「一開始賢士就有提問者的不安。在對無限的渴望中,他們掃視天空,被明星的光芒所驚艷,這代表了對超性的張力,這種張力激勵著文明的旅程和我們心靈的不斷探索。事實上,那顆星恰恰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一個詢問:那誕生者在哪裡?(參閱:瑪二2)」

圓滿的生命在哪裡,那不會消逝的愛在哪裡?

教宗說:「當我們因天主的恩寵、為保持清醒而心中感到不安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當我們允許自己被質疑,不滿足於慣常的平靜,而投入每一天的挑戰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當我們不再留守於中性的空間,而決定踏入生活的不舒適時,信仰的旅程就開始了。這些不舒適包括人際關係、驚喜、意想不到的事、我們要推進的項目、要實現的夢想、需面對的恐懼、以及鑽心的苦楚。在這些時刻,那些無法抑制的詢問從我們的心中升起,促使我們尋找天主:我的幸福在哪裡?我嚮往的圓滿生活在哪裡?那永不消逝、不會減弱、甚至面對脆弱、失敗和背叛也不會崩潰的愛在哪裡?在我的危機和苦難中隱藏著哪些機遇?」

天主居住在我們不安的詢問中

教宗強調:「為了消除這些詢問,我們不乏心靈的鎮靜劑, 以及平息我們不安的替代品:從消費主義的產品到享樂的誘惑、從精彩的辯論到求福的偶像崇拜。這一切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不要想太多,順其自然,享受生活!我們總是設法把我們的心放在舒適的保險箱裡,但如果賢士們如此做了,就永遠不會遇到主耶穌。」

「因此,我們決不能害怕進入這種不安的詢問。」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正是這些不安引導我們走向耶穌。那麼,還有一個地方能讓我們遇到主耶穌。教宗解釋說,這種可能性就是旅途的風險。 事實上,賢士們並沒有停在那裡看天空,默觀明星的光芒,而是冒險踏上了一個無法事先提供安全道路和確定地圖的危險旅途。他們想知道誰是猶太人的君王,祂在哪裡出生,在哪裡可以找到。為此,他們詢問黑落德,而黑落德又召集了眾司祭長和民間的經師。賢士行走在旅途中:大多數描述他們動作的詞都是動詞。」

信仰在不斷走向天主的過程中成長

「信仰若缺乏持續的旅途和與主耶穌不斷的交談,也將無法成長。」教宗強調:「有一些關於天主的想法和一些使良心平安的祈禱是不夠的,還要成為跟隨耶穌及其福音的門徒:我們要牢記:如果信仰停止不前,它就不會成長;我們不能把信仰封閉於個人的虔敬,或把它關閉在教堂的圍牆內,而要把信仰帶出來,體現在生活中,不斷地走向天主、走向我們的兄弟姐妹。今天讓我們捫心自問:我是否走向生命的主,讓祂成為我生命的主人?耶穌,對我而言祢是誰?祢叫我去哪裡,祢對我的生活有什麼要求?祢邀請我為他人做出什麼選擇?」

一切的終點是讓自己被天主所擁抱

在詢問的不安和旅途的風險之後,教宗指出了與主相遇的第三個地方:朝拜的驚奇。教宗說:「在漫長的旅途和辛苦的尋找之後,賢士們進入屋內,『看見嬰兒和祂的母親瑪利亞,遂俯伏朝拜了祂』(同上:11節)。這是決定性的一點:我們的不安、我們的詢問、靈性的旅途和信仰的實踐,必須匯聚於對主耶穌的朝拜中。賢士們在那裡找到源頭的中心,因為一切都源自那裡,因為主耶穌在我們內激發了感受、反饋和行動。一切都源自那裡並在那裡臻至圓滿,因為一切的目的不是為了達到個人的目標和享有個人榮耀,而是為了與天主相遇,接受祂的愛,這為我們的希望提供了基礎,使我們擺脫罪惡,敞開心門去愛他人,使我們成為一個有能力建設更公平和更友愛世界的人。」

耶穌是光芒四射的晨星

「信仰是一個旅途,一個朝聖的過程,是一個出發和再出發的經歷。」教宗提到:「如果我們不把耶穌放在中心位置,不朝拜祂,推動牧靈工作就沒有意義。今天,主耶穌邀請我們向賢士們學習:像賢士那樣俯伏在地,在朝拜的驚奇中臣服於天主。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我們的自我;我們要朝拜天主,而不是那些用聲望和權力的魔力、用虛假新聞的魅力來誘惑我們的虛假偶像;我們要朝拜天主,好能不屈服於終將過去的事物和誘人卻空洞的邪惡邏輯。」

最後,教宗勉勵眾人:「敞開心扉迎接不安,祈求踏上旅途的勇氣,在朝拜中結束。我們不要害怕!這是賢士的道路,也是歷史上所有聖人的道路。」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榮休教宗殯葬禮儀後,教宗方濟各接見香港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

教宗方濟各於2023年元月6日下午3點半在聖瑪爾大之家私下接見了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

「那是個美好的會晤。他非常的溫暖熱情!」 九旬高齡的陳樞機在覲見教宗後,欣喜地告訴耶穌會的評論雜誌《美國》( America )。

陳樞機日前獲得香港法院的特別許可,短暫離開香港5天前往梵蒂岡參加榮休教宗本篤16世的殯葬彌撒。去年5月,陳樞機及其他5位人士因牽連為保護香港抗爭者的基金,遭到香港當局逮捕。

取回護照後的隔天,陳樞機主教在慈幼會張心銳神父 (Rev. Carlos Cheung) 的陪同下搭機前往羅馬。他們於元月5日清晨抵達,及時參與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殯葬彌撒。

殯葬彌撒的隔日,陳樞機私下覲見了教宗方濟各。根據《美國》雜誌(America)的報導,當天的會晤「顯示了香港的樞機主教和阿根廷的教宗在信仰和情誼上的聯繫比起多數人所理解的來得深厚,雖然他們在臨時性協議和其他議題上有不一致的見解。」

陳樞機告訴《美國》雜誌,教宗方濟各先在聖瑪爾大之家一樓的接待室熱情地接見他,彼此在友好的氛圍中交談了一陣子。基於對談話內容的尊重和保密性,陳樞機表示他可以自由分享的有兩大點。首先,他感謝教宗方濟各賜給香港「一位好主教」,即2021年晉牧的周守仁主教。他回憶說,教宗方濟各聽到這句話時打趣地說道:「他是一位耶穌會士!」

其次,陳樞機告訴教宗自己過去10多年來在香港監獄探望獄友的牧靈事工。他告訴教宗,在他們的請求下,這些年來他曾為多位獄友付洗。教宗方濟各聽聞後,對於年邁的樞機至今仍繼續這項牧靈事工感到「非常高興」。

隨後,教宗方濟各邀請陳樞機和張神父到教宗寓所的樓上,贈予他們書籍和玫瑰念珠。同時,教宗方濟各也向他們展示佘山聖母的一尊態像,那是他當選教宗時的贈禮。樞機遂向教宗說道:「我希望有一天你能拜訪佘山聖母大殿。」

陳樞機表示,在會晤的過程中,教宗的狀態良好、充滿幽默感,而且在他們離開時還堅持要陪同他們到大門口。教宗以開玩笑的口吻,如此解釋道:「我陪同你們,是為了以下的兩個理由:我要確保你們離開;其次,我要確保你們沒有帶走任何東西!」大家都笑了,教宗跟他們揮手告別。

在私下接見以前,陳樞機表示他獲准前往聖伯多祿大殿內的墓穴,並在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墳前祈禱。

本文摘譯自耶穌會評論雜誌《美國》 America 的報導

本文轉載自耶穌會中華省

Photo and article by America- The Jesuit Review.

教宗方濟各由於本篤十六世殯葬彌撒講道全文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3年1月5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上主持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殯葬彌撒,以下是在講道全文感謝天主教香港教區青年的新媒體平台《沸點》將提供中文翻譯。

「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你手中。」(路23:46) 這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的話;祂的最後一口氣,也總結其一生:持續不斷地將自己交托於天父的手中。天父的手滿懷寬恕與憐憫,醫治與慈悲,傅油與祝福,這讓主耶穌也願意把自己托付於眾兄弟姊妹的手。主耶穌總是向祂生命路途中所遇到的人和事開放自己,祂讓自己按照天父的意願而被塑造。祂肩負著福音所帶來的所有結果,即使那意味著,祂的雙手為此而被刺透。就如主對多默所說的:「看看我的手吧!」 (若 20:27),祂也對我們每一個人說:「看看我的手」。祂那被刺穿的手,時常都向我們張開,邀請我們去明認天主給予我們的愛,並且深信不疑。(參閱 若一4:16)。

「父啊!我把我的靈魂交托在你手中。」這是主耶穌悄然地從內心啟發我們的一個邀請和生命的計劃。就如一位陶匠(參閱 依 29:16),祂也希望塑造每一位牧者的心,直至肖似於主耶穌基督的心。以相似於祂的感恩敬禮,服務天主和祂的子民;這服務以感恩為始,單純地作為祝謝的禮品:「你屬於我……你也屬於他們」,主耶穌向牧者低語說:「你在我的手中受到保護。你在我的聖心中受到保護。存留在我的手中,也把你的雙手交給我。」因此,我們能夠看到天主的降臨和祂的親近,祂更已準備好,把自己交付於門徒脆弱的雙手,好讓他們以此餵養祂的子民,能與耶穌一起說:你們拿去吃、你們拿去飲,這就是我的身體,將為你們而犧牲。這是天主完全的「屈尊就卑」(與人同在)。

肖似於耶穌的虔敬奉獻,此奉獻在無可避免的挑戰和阻力中,靜默地塑造和精煉每位牧者。就如主耶穌一樣,牧者需要背負為羊群代禱的重擔、為子民傅油的勞累。特別在某些情況中,他們必須拚命掙扎才能夠持守美善,或當兄弟姊妹的尊嚴受到威脅之時。透過牧者的代禱,主耶穌靜靜地傾注溫柔之神,好能去理解,去接受,去希望,去冒險……縱然面對種種被誤解的可能。這一切能夠結出人所能看見、或非肉眼可見的種種碩果,以他的知識,和他知道可以全心信靠的那一位。這份信任來自祈禱和朝拜,因而能夠辨別什麼是牧者該作的事,並將他的心塑造,讓他的決定能符合於天父心意的最佳時間。「餵養代表著去愛,愛也代表準備好為此而受苦。愛,意味著要給予羊群真正的好,以天主的真理和聖言、並以天主的臨在去滋養」。

肖似主的敬禮,以聖神的安慰去維持;聖神總是走在牧者的使命之先。伴隨他,懷著熱忱宣揚福音的美善和喜樂。(參閱《你們歡喜踴躍吧》57章)一眾忠實見證的使徒,就如聖母瑪利亞一樣,他們站在十字架之下。在痛苦中,卻堅定、平靜地,並沒有施以還擊或威脅。在一種固執的堅持,但耐心的希望當中,相信上主一定會忠信於祂的應許;這應許曾經向我們的父親和先祖所許下的。(參閱 路1:54-55

堅定地持守著上主最後的說話,以及他一生的見證,我們也一樣,作為教會團體的一員,也願意跟隨主耶穌的腳步,把我們的兄弟(本篤)交托於天父的手。願仁慈的雙手都能夠找到明燈,以福音的油點燃,那是他的生命所見證過、及為此而見證的。

聖額我略一世的《牧民守則》尾段中,他促請一位朋友給予他靈修陪伴,他寫到:「在此世的風浪之中,我請求你,以你的祈禱作為浮木,因我所負擔的重量讓我沉下,而你雙手的功績,能助我上升。」在此,我們看到一位牧者所承擔的,是他難以單獨背負的重擔,因此,他需要眾人的祈禱和關愛去維持。天主忠信的子民在此相聚,也陪伴著他,並把這位曾作我們牧者的兄弟,將他的生命再次託付於上主。

就如來到耶穌墳墓的婦女,我們也帶著感恩的香料、希望的香油,希望再一次表達我們的愛意。我們希望以他同樣的智慧、溫柔、虔敬,以愛還愛。我們在此也希望呼喊:「父啊,我們把他的靈魂交托在你的手中。」

本篤,新郎忠信的朋友,當你親自聽到祂的聲音時,願你的喜樂能得到圓滿,從現在直至永遠!

中文翻譯:沸點 

按此閱讀英語全文

按此閱覽
榮休教宗的生平介紹及相關資訊

20萬人向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告別

圖片:Vatican Media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殯葬禮於1月5日上午9時30分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由教宗方濟各主持,約有10萬信友參加。聖座新聞室的公告稱,在本篤十六世教宗的葬禮中將有兩個官方代表團:一個是意大利代表團,由總統馬泰雷拉(Sergio Mattarell)帶領;另一個是由德國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和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帶領的代表團。公告指出,許多其他國家和政府首腦出席隆重葬禮。已有1100名記者登記報導此活動。

根據梵蒂岡警衛隊提供的數據,1月4日這一天,直到晚上7時,約有6萬人進入聖伯多祿大殿向本篤十六世告別。在2日和3日兩天中,已有13.5萬人瞻仰了本篤十六世的遺容。如此一來,1月2日至4日這三天中,共約有20萬人在榮休教宗的遺體前短暫停留並祈禱。

約有10萬信友參加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殯葬禮。圖片:Vatican Media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
榮休教宗的生平介紹及相關資訊

全球關注本篤十六世的殯葬禮

圖片:Vatican Media

「天主,祢按照祢上智的安排,召叫了祢的僕人本篤帶領教會,求祢賜給他在天上參與祢聖子永恆光榮的恩典。他曾以祢聖子在世代表的身份辛勤事奉。」

教宗方濟各將在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殯葬彌撒中,誦念這段集禱經。這台殯葬彌撒將於羅馬時間1月5日上午9時30分在聖伯多祿大殿前舉行。屆時,除了在祭台前的樞機團團長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以外,還將有120多位樞機、四百多名主教和將近四千名司鐸一起共祭。意大利羅馬省督府估計將有六萬多名信眾在場參禮。

德國和意大利都將派官方代表團出席拉青格教宗的葬禮。另外,眾多基督信仰教會也將有代表出席,例如:加采東都主教厄瑪奴耳將代表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會、俄羅斯正教對外教會關係部門主席安東尼總主教將代表該教會出席。歐洲、美洲和亞洲的眾多東正教會團體的主教也將前來參禮,世界基督教協會中央委員會主持人貝德福德(Heinrich Bedford-Strohm)主教也將到場。

(羅馬時間)

1月4日週三晚上7時以後,也就是在聖伯多祿大殿內瞻仰遺容的時段過後,榮休教宗的遺體將被安置在柏木製成的棺木內,並且依循傳統將其教宗牧職期間的勳章和錢幣,他作為慕尼黑教省總主教和羅馬主教的羊毛肩帶,以及封存在金屬圓筒盒內的拉青格教宗牧職簡史,一併放進棺木裡。

1月5日上午8時45分,本篤十六世教宗的遺體將被抬到聖伯多祿大殿前的台階上,全體信眾將同聲誦念《玫瑰經》,然後是殯葬彌撒。聖座新聞室主任布魯尼於1月3日週二向記者們解釋道,這次禮儀將遵循在位教宗葬禮的模式,添加若干獨特元素,稍作調整並且有所刪減。舉例來說,本次刪去了羅馬教區和東方教會於禮成時為在位教宗的祈禱詞,而且以西班牙語和英語誦讀的讀經將有所不同。五篇信友禱詞的第一篇將是以德語為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祈禱,接下來的四篇禱詞分別是用法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和意大利語誦讀。

在獻禮經中,雷樞機將祈禱說:「藉著這聖祭的力量,求祢眷顧祢的僕人本篤、祢立定為最高牧者來帶領祢羊群的僕人,使他得以在天國進入諸聖主教的行列。」

在領聖體後經,教宗方濟各將以整個教會和所有在場信友的名義,懇求上主說:「願祢的僕人本篤、忠信地在世上分施神聖奧秘的人,能在諸聖永遠的光榮中歌頌祢的慈悲。」

彌撒禮成時,教宗方濟各將主持最後告別禮。隨後,榮休教宗的棺木將被抬進聖伯多祿大殿內,準備安葬在梵蒂岡墓穴裡。在後續不對外公開的儀式中,將以繩帶封棺,並蓋上聖伯多祿大殿參議會、教宗府和禮儀處的封印。

這個柏木製成的棺木接著要放入更大的鋅棺木裡,然後把整個棺槨封住。之後,此棺槨要放在一個木箱中,安置在若望保祿二世教宗列真福品前的墓穴。

通過電視和網絡收看本次葬禮的人,將會看到本篤十六世在棺木中從大殿內被抬到大殿前的台階,一直到彌撒禮成、將棺木抬回大殿內的畫面,時長約有一小時45分鐘。目前登記報道本次活動的記者已有六百多人。

按此下載禮儀冊

約有13萬5千人已向本篤十六世告別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遺體已於1月2日安放在聖伯多祿大殿內供信眾瞻仰和告別。不同國籍的信徒繼續有序的排隊進入聖伯多祿大殿,為本篤十六世祈禱、向他致意,或者只是單純地看他一眼。1月3日這一天,有7萬多人從早上7時到晚上7時排隊向榮休教宗告別。 2日這一天,有6萬5千人。

同樣的,1月4日是最後一天,信徒可以從早上7時至晚上7時,進入聖伯多祿大殿向榮休教宗告別。

人們有序地從聖伯多祿大殿出來,許多人兩眼發亮,或許腦海中出現了本篤十六世臨終前說的最後一句話:「上主,我愛祢。」這句話陪伴了這位榮休教宗的一生,指引了他的司鐸、牧靈和教宗職務。

內心的哀傷沒有阻止人們前來向榮休教宗做最後的告別。在梵蒂岡電台-梵蒂岡新聞網收集的採訪中,有人感謝上主把本篤十六世賜給我們,也有人以朝聖的心情來到聖伯多祿大殿:有人從意大利米蘭、都靈、那不勒斯來到這裡,只為向榮休教宗說聲謝謝。另外,也不乏願意向本篤十六世懇求寬恕的人,在他任教宗時沒有完全理解他的訊息,後來從他的著作中重新發現了他的訊息。顯然,人們普遍認為,儘管現在本篤十六世回到了天父的家,但他的訓導將繼續給予我們很多的教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
榮休教宗的生平介紹及相關資訊

教宗公開接見:在信德中同行,脆弱使我們能夠溫柔

圖片:Vatican Media

2023年1月4日上午,教宗方濟各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有關靈性分辨的主題,這是此系列的最後一次講解。教宗當天對能幫助分辨的要素進行了探索,其中之一便是靈性陪伴。教宗引述《聖詠》的話,說:「祢的言語是我步履前的靈燈,是我路途上的光明」(119篇)。

教宗開門見山,進入主題說:「靈性陪伴的重要性首先在於幫助人認識自己,這是進行分辨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自己照鏡子並不是總能看到全部,另一個人能告訴我們自己可能看不到的真相。首先,這需要讓人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脆弱。」

「脆弱實際上是我們真正的財富,我們在脆弱中變得富有,它是我們眾人都必須學習尊重和接納的真正財富,因為當它獻給天主時,就使我們能夠溫柔、憐憫和去愛。要當心那些不感到自己脆弱的人:他們是冷酷、專橫傲慢的人。相反,謙卑的人承認自己的脆弱:他們較能理解別人。可以說,脆弱能使我們有人情味。耶穌在曠野受到三個試探,其中的第一個與飢餓有關,這不是巧合。這個試探設法竊走我們的脆弱,把它作為一種需要擺脫的不幸,一種成為天主的障礙。相反,脆弱是我們最珍貴的寶藏:事實上,天主為使我們肖似祂,願意徹底分擔我們的脆弱。」

教宗指出:「靈性陪伴提供的幫助能“揭露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及與上主的關係中甚至是嚴重的誤解。《福音》中有多少實例說明,對一些人來說,與耶穌的交談成了他們獲釋放和得救恩的經歷,例如撒瑪黎雅婦人、匝凱、罪婦、尼苛德摩,以及厄瑪烏的門徒。在另一個人面前講述我們的經歷或我們正在尋求幫助,讓自己內心清晰,將我們心中的許多想法說出來。有些想法經常喋喋不休,令我們不安。有多少次,在黑暗的時刻,這樣的想法在我們的腦海中湧現出來:『我全都錯了、我分文不值、沒有人理解我,我永遠不會成功,我注定要失敗』,我們經常會想到這些事。這些是虛假和有害的想法,而與他人的交談則有助於摘掉假面具,這樣我們就能感受到,上主愛的和尊重的就是我們這個樣子,我們也就能為了祂而行善。」

教宗強調:「陪伴者既不取代上主,也不替代受陪伴的人,而是走在他的身旁,鼓勵他審視自己的內心。唯有活出靈性上的子女和兄弟身分,唯有不單槍匹馬,而是融入一個團體,陪伴才能結出果實。正如治好癱子的福音記述那樣(參閱:谷二1-5),我們經常藉著別人的信德而得到扶助和痊癒;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承擔了這個義務,幫助一個兄弟或姐妹。缺乏子女和兄弟的關係,陪伴能產生不切合實際的期待、誤解和依賴,讓受陪伴的人處於孩童期。」

教宗表明:「童貞瑪利亞是分辨的導師。瑪利亞說話少,多聆聽並默存心中(參閱:路二19)。她總是指向耶穌,她的話你們要作祂吩咐的事(參閱:若二5),這是對所有基督徒的吩咐。」教宗說:「作耶穌所吩咐我們的一切。瑪利亞曉得上主向每個人的心靈說話,要求將這話轉變為行動和選擇。她比任何一個人都懂得這樣做,事實上,在耶穌一生中的重大時刻,尤其是祂死在十字架上的臨終時刻,都有瑪利亞的臨在。」

教宗最後強調:「分辨是一門藝術,我們能藉此學習在靈性上成長;分辨也是需要經常祈求的一份天主的恩典。上主鼓勵和扶持我們,在《福音》中我們常看到耶穌的這句話:不要害怕(路五10)。『不要害怕!』這也是上主對我們說的話。如果我們信賴祂的話,我們就能走好人生的這盤棋,就能幫助別人。正如《聖詠》所說,祂的聖言是我們步履前的靈燈,是我們路途上的光明。」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本篤十六世是個真知灼見又謙和有禮的偉大要理導師

Photo: CNS

2023年1月4日是本篤十六世的遺容供眾人瞻仰的最後一天。正當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潮湧入聖伯多祿大殿向榮休教宗致敬時,教宗方濟各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講授要理。

教宗說:「在開始講授本次的要理前,我希望我們大家與所有正在隔壁向本篤十六世致敬的人們同心合意,我的思緒要轉向他這位偉大的要理導師。他真知灼見、謙和有禮,他的思想不以自我為準則,而是奉教會為圭臬,因為他總是渴望陪伴我們去與耶穌相遇。耶穌、被釘十字架且死而復活的主、永生的上主,是本篤十六世牽著我們的手、引領我們走去的終向。願我們獲得助祐,在基督內重新發現信仰的喜樂和生活的希望。」

在講解完要理後,教宗方濟各在問候講德語的朝聖者時,重申「我們敬愛的已故本篤十六世」的話語:「信者永不孤獨!誰若相信天主是天父,就有許多弟兄姊妹。這幾天我們以獨特的方式體驗到這個信仰團體的普世性,且它不會隨著死亡而終結。」

在問候講意大利語的朝聖者時,教宗方濟各提到即將到來的主顯節:「願你們如同賢士那樣,懂得秉持開放的心靈尋求基督這個世界之光、人類救主。」教宗接著勉勵眾人「持之以恆地關懷飽受磨難的烏克蘭人民,與之團結一心,並為他們祈求和平之恩」。

教宗最後帶領在場眾人以拉丁語誦念《天主經》,頒賜宗座降福。緊接著,許多信友高呼本篤教宗的名號,呼喊聲在保祿六世大廳內迴盪著。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
榮休教宗的生平介紹及相關資訊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殯葬彌撒網上播放

《鹽與光傳媒》將播放「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殯葬彌撒」,彌撒會由教宗方濟各主禮,讓我們一起向榮休教宗作最後告別。

播放時間:

1月5日(星期四)

東岸 上午11:30|西岸 上午8:30

中港台澳 凌晨12:30(1月6日)

網上播放:slmedia.org/ch/live

按此下載禮儀冊

請大家為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靈魂安息祈禱!

望主賜伊等永光,
及永光照之,息止安所。
凡諸信者靈魂,
特別是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靈魂,
賴天主仁慈,息止安所。

按此收看及閱覽
榮休教宗相關節目與資訊

本篤十六世的精神遺囑

CNS photo/Reuters/ Vatican pool

我的精神遺囑

如果在我生命的這個晚期,回顧我所走過的數十年旅程,首先看到我有多少要感謝的理由。我首先感謝天主,一切美好恩典的賜予者:祂給了我生命,引領我度過各種困惑的時刻;每當我開始滑倒時,祂總是把我扶起來,總是讓我重新看到祂面容上的光。現在回想起來,我看到而且理解到,即使在這旅程中有黑暗和艱辛的路段,也是為了使我獲得救恩,而正是在這些時刻,祂全然引領了我。

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在一個艱難時期給了我生命,並作出重大的犧牲,以他們的愛為我準備了一個極美好的住所,他們又像一盞明燈,至今照亮著我的每一天。我父親清晰的信德教導我們這些子女去相信,在我獲取所有知識的路途中,他有如屹立不倒的路標;我母親深切的虔敬和極大的仁愛,乃是一份我對她永遠感激不盡的遺產。我的姐姐數十年無私地照顧我,給了我殷勤的關愛;我的哥哥以他清晰的判斷、旺盛的毅力和寧靜的心,一直為我鋪路;如果沒有他一直走在我前面和陪伴我,我則無法找到正確的道路。

我衷心感謝天主,祂一直在我身旁安排了許多朋友,男女都有;感謝在我旅程上各個階段的合作者;感謝天主賜給我的老師和學生。我懷著感激之情把他們都託付於祂的仁慈。我為在阿爾卑斯山脈巴伐利亞的美麗故鄉而感謝上主,我總是看到造物主的光輝在那裡閃耀。我感謝我故鄉的人民,因為在他們身上我一次又一次地體驗到信仰的美好。我祈求使我們的土地繼續成為一片信德的沃土,我懇求你們,親愛的同胞們:你們不要遠離信仰。最後,我感謝天主使我在旅程的各階段能夠體驗到一切美善,尤其是在羅馬和意大利的時期,那裡已經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對所有我曾以某些方式傷害過的人,我誠心請求寬恕。

我先前對我的同胞說過的話,現在我對所有在教會內託付於我的服務的人說:你們要在信德內站立穩定! 不要陷入混亂! 通常似乎科學,一方面是自然科學,另一方面是歷史研究(尤其是對聖經的注釋),能夠提供與天主教信仰相悖的無可辯駁的結果。我很早就經歷了自然科學的變革,並且能夠證實,與其相反的是,與信仰對立且貌似的確定性已經消逝,表明它不是科學,而是只在表面上與科學有關的哲學上的詮釋;另一方面,正如在與自然科學對話那樣,信仰也學會更好地理解其肯定範圍的局限,這是其獨特性。60年來,我一直陪伴神學的發展,尤其在聖經學方面,隨著接連而來的不同世代,我看到那些似乎不可動搖的論點一一崩潰,證明它們只是假說:自由主義的一代(哈那克、尤里奇等)、存在主義的一代(布爾特曼等),以及馬克思主義的一代。我看到而且還在看信仰的合理性是如何從那些假說的糾結中浮現而且不斷地浮現。耶穌基督是真正的道路、真理和生命,而教會,儘管有種種缺陷,也真的是祂的奧體。

最後,我謙卑地請求:你們要為我祈禱,如此,儘管我有一切罪過和欠缺,求上主接納我進入永恆的居所。對所有委託給我的人,我每日誠心地為他們祈禱。

教宗本篤十六世
2006年8月29日

按此閱讀英語全文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按此閱覽
榮休教宗的生平介紹及相關資訊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遺體已移放到聖伯多祿大殿供人瞻仰

Copyright:Vatican Media

【鹽與光傳媒資訊】2023年1月2日(星期一),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遺體已由教會之母隱修院移放到聖伯多祿大殿,並會在那裡安放三天供大眾瞻仰遺容。信徒們可以到場表達最後的敬意,並為已故的榮休教宗的靈魂安息祈禱。

榮休教宗的遺體身著傳統的紅色祭衣,戴上高冠(高冠象徵主教們的勇氣及鬥志,不怕艱苦,任勞任怨,帶著神父及教友,走向人間一切黑暗與罪惡),但沒有披肩(管轄權的象徵),通常不會用於榮休的主教。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遺體於羅馬時間星期一早上7時15分抵達聖伯多祿大殿,接著由聖伯多祿大殿總鐸甘貝蒂樞機主持的簡短儀式。其後,在上午9時正式開放供大眾瞻仰遺容及祈禱。在開放前已有大批信徒在大殿外排隊,等候向榮休教宗作最後告別。

瞻仰遺容時間

遺體將安放至1月4日(星期三),大殿會在星期一上午9 時至晚上 7 時,星期二和星期三的早上 7 時至晚上 7 時開放。

殯葬禮儀時間

1月5日(星期四),教宗方濟各將成為近代歷史上第一位以教宗身份主持其前任殯葬禮的教宗。殯葬彌撒定於當天羅馬時間上午9時30分舉行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根據已故榮休教宗的意願,葬禮將以這位「在上主葡萄園的謙卑工人」為標誌。

Copyright:Vatican Media

Copyright:Vatican Media

Copyright:Vatican Media

Copyright:Vatican Media

Copyright:Vatican Media

Copyright:Vatican Media

Copyright:Vatican Media

按此閱覽
榮休教宗的生平介紹及相關資訊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