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望保祿二世:天主慈悲的教宗

blog_1459536430

(圖片攝於2005年3月30日:教宗生前最後一次公開會面) [Read more…]

教宗方濟各的世界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愛的喜樂》即將公布

聖座新聞室將於4月8日上午公布及介紹教宗方濟各關於家庭之愛的世界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題為《愛的喜樂》(Amoris  laetitia)。這道勸諭是2014年和2015年在梵蒂岡召開兩次“家庭”世界主教會議的成果。屆時,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巴爾迪塞里(Lorenzo Baldisseri)樞機、維也納總主教順伯恩(Christoph Schönborn,)樞機、以及一對夫妻將出席介紹會。

來源梵蒂岡電台

教宗公開接見: 天主總是賦予罪人再站起來的尊嚴


2016年3月3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三萬多名信友參加。教宗在要理講授中勉勵眾人信任天主的寬恕,不要自責。天主將罪連根拔除,若我們希望得到寬恕,也應寬恕別人。

教宗當天以《聖詠》結束《舊約聖經》關於天主慈悲的要理講授。他表示,天主寬恕所有向祂祈求寬恕的人,從不厭煩。我們在跌倒後,應向祂伸出手來,求祂扶起我們,因為蒙受「天主寬恕的尊嚴」使得每個人在每次犯錯並懺悔後,都能重新站立起來。

教宗以達味王在《聖詠》第51篇中向天主認罪懺悔的祈禱為例,闡明天主的仁慈憐憫。達味王因犯了重罪而備受折磨,他占取了赫特人烏黎雅的妻子,並且借刀殺了烏黎雅。教宗表示,達味承認自己的罪,不以自己的窘迫為恥,卻信賴天主的慈悲。

「我們在一生中真正需要的就是得到寬恕,脫離邪惡及其死亡的後果。不幸的是,我們的生命屢次體驗這些處境。我們必須仰賴天主的慈悲。天主比我們的罪更大。我們不可忘記:天主比我們所能犯下的罪更大。」

教宗指出,這篇《聖詠》告訴我們,承認自己的過錯已經是在頌揚「天主的公義和聖善」。天主不僅使罪人立即感受到祂的慈愛,而且做得更多。天主的寬恕「並不遮掩罪,而是消滅罪,除淨罪。天主將罪連根拔除,不像洗衣店那樣,只清洗我們衣服上的汙漬。祂絕不這樣!天主連根拔除我們的罪,徹底除淨!」

一個人藉著天主的寬恕而脫胎換骨,成為「新的受造物,充滿聖神,欣喜萬分」。我們接受了天主恩寵,「甚至也能指點別人不再犯罪」。「一個兒童跌倒後,他會做什麽?他會伸出手來叫媽媽、爸爸把他扶起。」

「我們也應如此。你若因軟弱而跌倒犯罪,就應伸出手來:上主定會抓住你的手,幫助你站起來。這就是蒙受天主寬恕的尊嚴!天主的寬恕所賦予我們的尊嚴就是我們站立起來的尊嚴,使我們總是站立著,因為天主造了男人和女人是讓他們站起來」。

最後,教宗談到分享天主寬恕的重要性。他說,誰若得到天主的寬恕,就不能不同樣地對待自己周圍的人。「上主置於我們周圍的人,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堂區教友,他們都同我們一樣,都需要天主的慈悲。得到寬恕是件美事,但你若希望得到寬恕,你也必須寬恕人。你應寬恕人!」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效法聖母,信賴基督,常懷希望

blog_1459279929

3月28日(復活主日後的星期一),教宗方濟各在宗座大樓書房窗口帶領聖伯多祿廣場上的朝聖信友誦念了天皇后喜樂經。他在念經前的講話中勉勵信徒效法十字架旁的聖母瑪利亞,不被痛苦壓倒,而要信賴基督,常懷希望。

教宗邀請大家懷著驚訝和感激之情默想主耶穌復活的偉大奧跡。

教宗說:「基督復活了,我們可以用新的眼光和心靈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事,包括那些最糟糕的事。黑暗、失敗和罪惡的時刻可以發生改變,宣報一條新的道路。如果我們信賴基督,祂的恩寵將拯救我們!」

教宗繼續說:「當我們觸及苦難與軟弱的極限時,復活的基督將賜予我們重新起立的力量。站在十字架旁的聖母瑪利亞沒有被痛苦壓倒,卻因她的信德而更為堅強。在她身為母親的悲痛心靈中,始終燃燒著希望的火焰。因此,教宗邀請眾人向聖母祈禱,請她幫助我們全然接納復活的逾越宣報,並將這宣報具體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最後,教宗勉勵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信眾每天誦讀一段關於基督復活的福音章節。他說:「5分鐘時間,不必再多,就足以誦讀一段福音章節。你們要記住!」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會喜訊:加沙地帶基督徒青年獲發逾越節通行證

blog_1459260416

以色列當局在今年批准簽發加沙地帶基督徒申請前往耶路撒冷參加逾越節慶典的通行證,95%的申請獲得核准。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府3月22日在官網上證實,多年來的通行證問題已取得實質的進展,以往以色列當局總是駁回申請。

以色列軍方向來在聖誕節和逾越節期間嚴格控管埃雷茲的檢查哨站,必須憑當局核發的通行證才能通過。這項事務以前通常由東正教會辦理,今年是天主教會「首次直接」辦理。以往這些通行證的申請,尤其是35歲以下青年的申請總是被駁回,今年則有95%獲得核准。

耶路撒冷宗主教府表示,獲發為期45天的通行證的消息令加沙地帶的信友振奮欣喜,很多人立刻「驕傲地」將這份「珍貴文件」的照片上傳到社交網站。這個看似可笑的舉動,實則透露出加沙地帶基督徒團體,尤其是青年多年來所受的挫折、沮喪和絕望。對加沙地帶大部分的居民而言,這張通行證相當於他們「脫離監獄」的美夢成真。

耶路撒冷明愛會主任阿布沙里亞神父(Raed Abusahlia)曾形容加沙地帶是個「全世界最大的露天監獄」。那裡有60%的人口失業,80%的人口處於貧困,34%的基督徒家庭完全沒有收入來源。

加沙地帶唯一的天主教拉丁禮堂區聖家堂的本堂神父席爾瓦(Mario da Silva)強調,95%的通行證申請獲得核准一事極為重要,因為「大部分的青年都取得了這張通行證,他們中有些人已經至少8年沒有離開過加沙地帶」。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慈悲之門》第二集: 韓國首爾

(C) 2016 Gabriel Chow

慈悲禧年中,教宗方濟各邀請全世界所有教區去揀選一些教堂作為「慈悲朝聖地」, 而這些聖堂的門變為「慈悲之門」。教宗表示,當我們跨過慈悲之門時,便可以得到力量去接受天主的仁慈。

在這全新節目《慈悲之門》中,我會為大家介紹五大洲其中一些教區裡的慈悲朝聖地,講解其歷史及重要性,分享我拍攝的圖片。我希望藉著《慈悲之門》,在慈悲禧年中燃點起大家對朝聖的心火,鼓勵大家前往不同地方朝聖,增進靈修。

上一集與大家參觀了美國紐約市的禧年朝聖地,而第二集《慈悲之門》帶大家前往南韓首爾,為您介紹該市的禧年朝聖地。首爾總教區指定了四處禧年朝聖地,另外韓國軍中教區在首爾市內也指定了其主教座堂作為禧年朝聖地:

  1. 明洞聖堂(명동성당)
  2. 藥峴聖堂(약현성당)
  3. 沙南基殉教聖地(새남터성지)
  4. 切頭山殉教聖地(절두산순교성지)
  5. 國軍中央聖堂(국군중앙성당)

希望大家欣賞!影片設有繁體中文、簡體中文、韓文及英文字幕,電腦用者可在右下角選擇設定。另有英文旁述影片

 

以下是首爾市五個禧年朝聖地之位置:

第三集為大家介紹波蘭克拉科夫。如欲查詢各地教區之禧年朝聖地,請參閱 GCatholic 網站 之列表。

 

周佳播

教宗復活節文告: 基督徹底戰勝了邪惡,使每個人都能尋獲慈悲


3月27日復活主日上午10時,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了大禮彌撒,慶祝基督的復活。參禮的信友來自世界各地,人山人海,數百萬電視觀眾也通過全球聯播節目參與了這一盛況。今年復活節,廣場祭壇四周的花卉再次由聞名世界的荷蘭花農設計,為當天的節日氣氛錦上添花。彌撒結束後,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發表復活節文告並降福羅馬和普世。

教宗在復活節文告中提及世界上身心受苦的人、家庭暴行以及令整個民族受到嚴峻考驗的武裝衝突,指出唯有天主能以祂無限慈悲的愛填滿這些導致仇恨與死亡的深淵。在發表了復活節文告後,教宗向全世界的弟兄姐妹祝賀復活節:「願復活的宣報在基督之光的陪伴下,在你們心中、你們的家庭和社團內發出迴響。基督徹底戰勝了邪惡:祂是救恩之門,大大敞開,為使每個人都能尋獲慈悲。」

教宗方濟各2016年復活節文告全文:

「請讚頌上主,因祂寬仁,因為祂的仁慈永遠常存。」(詠一三六1)

親愛的弟兄姐妹,復活節快樂!

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的天主慈悲,為愛而死在十字架上,又為愛而復活了。因此今天我們要宣報:耶穌是主!

祂的復活圓滿應驗了聖詠的預言:天主的仁慈永遠長存,祂的愛常在,永恆不滅。我們可以全然信賴祂,感謝祂,因為祂為我們下降到陰府深處。

面對人類精神與道德上的深淵,面對那激發仇恨與死亡、使人空虛的空洞,唯有無限的慈悲才能拯救我們。唯有天主能以祂的愛填滿這些空洞,這些深淵,令我們不至沉沒,卻能繼續一同邁向自由與生命的福地。

這是復活的喜樂宣報:被釘死的耶穌不在這裡,祂復活了(參閱:瑪二十八5-6),祂給予我們令人安慰的肯定:死亡的深淵已被跨過,悲傷、哀嚎、苦楚也隨之被消除了(參閱:默二十一4)。主耶穌曾被自己的門徒遺棄,受到不公平的審判,不光彩地屈辱死去,現在祂讓我們繼承祂的不朽生命,恩賜我們祂溫柔和憐憫的目光去看待饑餓與口渴的人、陌生與被囚禁的人、邊緣與被排斥的人,以及壓迫和暴力的受害者。世界上到處都是身心痛苦的人,每天的新聞報導則充斥著家庭中經常發生的殘暴罪行,以及令整個民族苦不堪言的大規模武裝衝突。

復活的主基督給心愛的敘利亞指出希望的道路,這個國家被長期的衝突撕碎,目睹了一系列的毀滅、死亡、人權踐踏、以及和睦社會生活被瓦解的悲劇。讓我們將目前正在進行的對話託付於復活主的大能,好使大家能在善意與合作下收穫和平的果實,開始建設一個友愛、尊重每個公民尊嚴與權力的社會。願天使在滾開的墓門大石旁所宣告的生命訊息能克勝人們堅硬的心,並推動地中海與中東地區各民族、各文化間富有成效的會晤,特別在伊拉克、也門和利比亞。

願基督面容所彰顯的新人肖像能促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在聖地的和睦共處,也有助於人們本著耐心的意願與每日的努力,通過直接、坦誠談判來建立一個合理且持久的和平基礎。生命之主,求祢陪伴人們努力化解烏克蘭衝突的工作,使衝突獲得最終的解決,同時也啟發和支持人道救援的行動,包括釋放被拘留的人。

主耶穌,我們的和平(弗二14),祢的復活戰勝了邪惡與罪,求祢在這復活佳節激勵我們與恐怖暴力的受害者同在,這種盲目而殘酷的暴力在世界不同地方不斷令無辜者流血,例如最近在比利時、土耳其、尼日利亞、乍得、喀麥隆、科特迪瓦和伊拉克發生的事件。主耶穌,求祢使非洲希望的種子、和平的展望獲得好的結果;我尤其想到政治與社會局勢動盪的布隆迪、莫桑比克、剛果民主共和國及南蘇丹。

天主用愛的武器戰勝了自私與死亡;祂的聖子耶穌是為眾人敞開的慈悲之門。願祂的復活訊息日益光照處境艱困的委內瑞拉人民,以及所有掌握該國命運的人,使他們為公益效勞,開創與所有人對話及合作的空間。願他們在各處致力於促進相遇、正義、互相尊重的文化,這些是國民精神與物質幸福的唯一保障。

基督復活了,這個向全人類發出的生命的宣報,在世世代代回響著,它邀請我們不要忘記那些為尋找一個更美好的未來而奔波的男男女女;這些逃避戰爭、饑餓、窮困和社會不義的移民與難民越來越多,其中有許多是兒童。我們的這些弟兄姐妹在逃亡途中經常遇到死亡,或者被那些本應接納和幫助他們的人拒絕。願即將召開的世界人道主義峰會能不忽略以人和人性尊嚴為中心的原則,希望會議所制定的政策能協助並保護衝突和其它危機的受害者,尤其是那些最弱小者和所有因種族與宗教緣故遭受迫害的人。

在這光榮的日子,「普世大地充滿了如此燦爛的光輝」(參阅:《復活宣報詞》),儘管這大地被人類的貪婪剝削所蹂躪和侮辱,自然平衡遭到破壞。我尤其想到那些因氣候改變而遭殃的地區,氣候改變經常造成旱災和兇猛水災,引發世界各地的糧食危機。

我們的弟兄姐妹因信仰和忠於基督聖名而受迫害,面對著似乎讓許多人過得逍遙自在的邪惡,讓我們與他們一同再次聆聽上主的安慰話語:「你們不要害怕,我已戰勝了世界」(若十六33)。今天是這勝利光輝的日子,因為基督已用祂的復活摧毀了死亡,彰顯了不朽和永生(參閱:弟後一10)。「祂使我們從奴役過渡到自由,從悲傷過渡到喜樂,哀悼到慶祝、黑暗到光明、俘虜到釋放。為此,我們要在祂面前說:『阿肋路亞!』」(薩爾迪的梅利通主教逾越節講道詞)。

我要向社會中所有對生命失去希望和興趣的人,向那些孤獨和覺得體力逐漸衰退的老人,向那些覺得沒有前途的青年,向所有人再次重複復活主的話:「看,我已更新了一切……;我要把生命的水白白地賜給口渴的人喝」(默二十一5-6)。願耶穌這堅定人心的訊息能協助我們每個人懷著更大的勇氣再次啟程,修築與天主及弟兄重新和好的道路。

教宗2016年復活節問候詞:

親愛的弟兄姐妹,

我願意再次將我的復活節問候送給來自羅馬和各個國家的諸位,也送給那些通過電視、廣播和其它傳媒工具與此連線的人們。願基督復活的宣報在基督之光的陪伴下,在你們心中、你們的家庭和團體內發出迴響;耶穌的臨在帶來光明、慰藉、寬恕和安寧。基督徹底地戰勝了邪惡:祂是救恩之門,大大敞開,為使每個人都能尋獲慈悲。

我感謝你們在這慶節上懷著喜樂來到這裡。我特別感謝贈送花卉的人士,今年的花卉也來自荷蘭。

請你們將基督復活的喜樂帶給所有的人。請不要忘記為我祈禱。祝你們有個美好的復活節午餐,再見!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逾越節守夜禮:「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3月26日復活前夕晚上8點30分,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逾越節守夜禮。教宗首先在大殿前廊降福象徵大自然年年更新的新火並點燃復活蠟燭,然後進行燭光遊行,聆聽復活宣報,默想天主為祂的子民所做的一切奇事,慶祝基督的復活。

當天晚上有12位慕道者在教宗手中領受基督信仰入門聖事,他們來自意大利、阿爾巴尼亞、喀麥隆、韓國、印度和中國。韓國駐意大利大使李瑞宇伉儷是其中的兩位新教友,他們的代父和代母是韓國駐聖座大使金京錫伉儷。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強調,基督的復活是「我們望德的節慶」,因為天主的愛「絕不叫我們失望」。

教宗方濟各2016年逾越節守夜禮彌撒講道全文:

「伯多祿跑到墳墓那裡」(路廿四12)。伯多祿在奔跑時腦海和心中激蕩著什麼思緒呢?福音告訴我們,那十一人,包括伯多祿在內,不相信婦女們的見證,不相信她們的復活宣報,甚至「那些話在他們看來好像是無稽之談」(11節)。因此,伯多祿心中盤旋著疑惑和各種負面思想,為敬愛的老師死了而悲傷,又因自己在老師受難時三次否認祂而沮喪。

然而,有一個特殊的舉動表明他的轉變:伯多祿,在聽到婦女們的話而心生疑惑後,「卻站了起來」(12節)。他沒有靜坐在那裡沉思,不像其他人那樣把自己關在家裡。他沒有陷入那幾日的憂愁氣氛,不被自己的懷疑壓倒;他未受內疚侵蝕,不被恐懼和無益的閒話困住。他去尋找耶穌,不是他自己。他選擇相遇和信賴的道路,於是他站起身,跑向耶穌的墳墓,之後「滿懷驚訝」地從那裡回來(參閱:12節)。這是伯多祿「復活」的緣起,他的心靈就此複甦。他沒有沉浸在悲傷和陰暗中,反而為希望的聲音讓路;他讓天主的光進入自己心中,不將其掩熄。

那些一大早就出門去行慈悲善舉、帶著香料前往墓穴的婦女們,也擁有相同的經歷。她們雖然「感到害怕,遂把臉垂向地上」(5節),但她們深受天使的話感動:「你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5節)。

我們和伯多祿及婦女們一樣,無法在悲傷和失望中找到生命。我們且不要囚禁在自己內,而要為上主打開我們密閉的墓穴,我們每個人都熟悉這樣的墓穴,好讓耶穌能進來,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把怨恨的巨石、過去的包袱、軟弱與跌倒的重擔帶到祂跟前。祂願意前來拉著我們的手,把我們從憂苦中拽出來。今晚我們必須挪開的第一塊巨石,就是那使我們自我封閉的缺乏希望。願上主救我們脫離這可怕的陷阱,不做沒有希望的基督徒,生活中似乎主耶穌沒有復活,而我們的問題似乎就是生命的中心。

我們現在看得到,以後還會看到我們身邊和內心的問題。問題始終會存在,但這些問題今晚將被基督復活之光照亮,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將被「福音化」,將問題福音化。我們靈魂的目光不可被陰暗和恐懼吸引住,受其控制,卻要傾聽天使的話:主耶穌「不在這裡了,祂已復活了!」(6節);祂是我們最大的喜悅,始終在我們身邊,絕不叫我們失望。

這是望德的基礎,望德不是單純的樂觀,也不是一種心理狀態或自我鼓勵。基督徒的望德是天主賜予我們的恩典,我們若能走出自我,就能向天主開放。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參閱:羅五5)。護慰者聖神沒有打造一派祥和的氣氛,沒有用魔術棒消除罪惡,而是賦予真正的生命力量;生命不在於事事順利,而在於確信自己永遠被基督所愛、所寬恕;基督為我們戰勝了罪惡,戰勝了死亡,戰勝了恐懼。今天是我們望德的節慶、我們慶祝這堅定信念:任何事、任何人都不能使我們與天主的愛相隔絕(參閱:羅八39)。

主耶穌活著,祂願意人們在活人中尋找祂。每個人在與祂會晤後,都成了祂的使者,帶著復活的宣報在備受煎熬的心中、在難以尋得生命之光的人中,激發並重振希望。今天人們如此渴求希望。我們應忘記自己,做個希望的快樂僕人;我們應以生命和愛宣講基督的復活,否則我們將成為一個國際組織,雖會員眾多,制度良好,卻不能提供世界所渴求的希望。

我們如何能保持我們的希望呢?今夜的禮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策。它教導我們記住天主的作為。實際上,禮儀讀經向我們敘述了天主的忠信、以及祂愛我們的歷史。生活的天主聖言有能力將我們載入這部愛的歷史,滋養我們的希望,激活我們的喜悅。我們聽到的福音也在提醒我們:天使為激發婦女們的希望,對她們說:「你們應當記得[耶穌]是怎樣告訴妳們的」(6節)。我們要記住耶穌的言語,記住祂在我們生命中所做的一切。我們不要忘記耶穌的言語和作為,否則我們將失去希望,成為沒有希望的基督徒;相反地,我們要記住主耶穌,記住祂的良善,祂那令我們感動的生命之言;我們要牢記這些言語,將其化為己有,好能成為懂得辨識復活徵兆的清晨哨兵。

親愛的弟兄姐妹,基督復活了!我們因而有機會敞開自我,領受祂的望德恩典。讓我們擁抱希望,踏上征途吧!願我們對基督言行舉止的記憶成為閃耀之光,指引我們在信賴的道路上走向那永無止境的復活。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主持聖週五拜苦路: 任何事物都無法勝過天主之愛

2016年3月25日聖週五晚上9點15分,教宗方濟各在羅馬市區的鬥獸場主持拜苦路。今年苦路默想的主題為「天主是慈悲」,由意大利佩魯賈總主教瓜爾蒂耶羅·巴塞蒂(Gualtiero Bassetti)樞機撰寫。教宗在禮儀結束時誦念了一篇祈禱文,指出基督的十字架既是殘殺人的刑具,也是得勝的旗幟;世界有暴行,人類道德敗壞並自私,但也有善良的一面。

公拜苦路禮儀中,參禮的信友們手持蠟燭與教宗一起默想基督的苦難。在14處苦路中手持十字架的人士中,有教宗羅馬代理主教瓦利尼(Agostino Vallini)樞機、聖地方濟各會士、以及兩個意大利家庭和各國信友,他們來自中國、俄羅斯、巴拉圭、波斯尼亞、厄瓜多爾、烏干達、肯尼亞、墨西哥、中非、美國、玻利維亞和敘利亞。

教宗在結束祈禱中作出一連串的呼求,凝聚了今日人類的惡與善。他表明,耶穌被釘死的十字架是「天主之愛和人類不義的象徵,愛的最高祭獻和極端自私愚昧的圖像」。

「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被殺死的兄弟姐妹當中看到祢,他們被活活燒死,割喉宰殺,在兇殘的劍下被斬首,卻無人敢言。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只看條文不看精神,只談死亡不論生命的博學之士的行為上看到祢,這些人不僅不教導慈悲和生命,反而以處罰和死亡來威脅,給義人定罪。」

基督的十字架也在原教旨主義和恐怖主義行動中竪起來,那些行暴者褻瀆並利用天主之名,為聞所未聞的殘暴作辯解。我們在縱容戰爭的販賣武器、盜竊和貪腐行為上,看到了基督的十字架。我們也在摧毀「共同家園」的行為上,以及遭遺棄的老年人的孤獨、被社會丟棄的殘疾人的困窘中,認出了十字架。

教宗接著頌揚十字架是天主無邊大愛的標記,他祈禱說:「基督的十字架啊!今天我們仍在修女和度奉獻生活者的面容上看到祢,這些良善的撒瑪黎雅人放棄了一切,以福音精神默默地包紮著貧窮和不義的創傷。基督的十字架啊!我們今天仍在活出忠貞並使婚姻聖召結果實的家庭中看到祢。」

教宗表示,對那些「每日喜悅地活出信仰的純樸人」,那些「慷慨援助有需要者的義工」而言,他們所走的乃是基督復活之路。十字架表明「天主愛我們且愛到底」,因此我們應呼求十字架,從十字架看到「黎明的曙光比黑夜更加強而有力」,「惡的表面勝利定會在空墓前被一掃而光」,因為「沒有任何事物能勝過、遮蓋或削弱」天主之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主持聖週五救主受難紀念: 要與天主重歸於好

普世教會於3月25日聖週五紀念基督的苦難,教宗方濟各下午5點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救主受難紀念禮儀。教宗府講道神師坎塔拉梅薩(Raniero Cantalamessa)神父應教宗邀請在禮儀中講道,主題為:「你們要與天主重歸於好」。

坎塔拉梅薩神父從人與天主對立的關係談起,指出世俗之人具有私慾偏情,貪求享樂、權力、金錢,認為天主的誡命阻礙了他,阻止他做這個,不許他做那個。魔鬼起初就向我們的原祖亞當和厄娃灌輸錯誤思想,稱天主是人的對手;現代的一些思想家也曾表示「哪裡有天主,人就會滅亡」。

然而,在基督信仰中從未忽略過天主的慈悲。慈悲禧年是重新認識天主真面目的大好時機,因為天主不僅施予慈悲,祂本身就是慈悲。天主並未因人犯罪而改變祂愛人的本性,卻因人拒絕祂的愛而痛苦。天主施予慈悲,同時也伸張正義。天主以慈悲施行正義。

坎塔拉梅薩神父最後祈求天父因著聖子在十字架上帶給我們的救恩,從每個人、家庭及民族心中消除復仇的念頭,使我們在這慈悲禧年中喜愛慈悲,對教宗的邀請作出具體回應,體驗與天主和好的喜樂。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Secured By miniOr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