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集我們會去到教宗方濟各在南美洲三國之行的第三站,也是最後一站 – 巴拉圭。巴拉圭原為印地安人瓜拉尼族定居之地,1525年由葡萄牙人發現,1537年西班牙殖民團體首建亞松森市。5年後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也前往該地傳教並教授當地人農牧及手工藝。18世紀,巴拉圭地區成為南美洲最大的人口集中地區。巴拉圭是教宗訪問三國中人口最小的國家,有670萬人口,天主教徒佔630萬。國內有1個總教區、11個教區和2個宗座代牧區。
《教宗方濟各南美使徒之旅》- 玻利維亞篇
教宗逗留厄瓜多爾兩日後,隨即往另一個國家去,南美洲宗徒之旅的第二站 – 玻利維亞。玻利維亞是南美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國家。教宗探訪了兩個城市,拉巴斯和聖克魯斯。雖然玻利維亞的法定首都為蘇克雷,但實際上的政府所在地為拉巴斯。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公尺,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實際首都。讓我們一起回顧教宗在南美洲的牧靈訪問。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方濟各南美使徒之旅》- 厄瓜多爾篇
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7月5日至13日前往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巴拉圭這3個南美洲
教宗三鐘經: 藉著耶穌 , 天主的愛憐成了血肉
7月19日主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三鐘經祈禱活動時表示: 藉著耶穌對我們的憐憫,天主的愛憐成了血肉。雖然羅馬天氣炎熱,但仍有無數朝聖信徒參加了活動,教宗贊許他們十分勇敢。教宗也談到他剛剛結束的拉丁美洲之旅。
主日福音記述,耶穌對眾多尋找祂的群眾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教宗指出這幅深具啟發性的福音圖像中的三個動詞:「『看見、動了憐憫的心、教訓』。這些是耶穌善牧的動詞,尤其是前兩個。在耶穌的態度中,看見和動了憐憫的心總是形影相隨。」
教宗說:「事實上,耶穌的目光不是社會學家和攝影記者的目光,因為祂始終用心靈的眼睛觀察。看見和動了憐憫的心這兩個動詞,體現了耶穌是一位善牧。祂的憐憫也不僅是人的情感,而是默西亞的感動;藉著這份感動,天主的愛憐成了血肉。由於這份感動,耶穌渴望用祂的聖言食糧來滋養群眾。」
談到他最近結束的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的牧靈訪問,教宗說他曾祈求耶穌善牧的聖神在旅途中指引他。教宗感謝這三個國家的人民、聖職人員和政府當局,感謝他們熱情洋溢的款待、並為圓滿完成本次訪問所給予的熱忱與合作。
教宗說:「我與這些弟兄姐妹一同讚美了上主,因為上主在那塊土地上行走的天主子民中行了奇跡,因為信德曾經啟發且現在仍在啟發他們的生活和文化。我們也為這些國家所富有的美麗大自然讚美上主。拉丁美洲飽含巨大的人性和靈性潛力,守護著根深蒂固的基督徒價值觀,但也有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問題。為了協助他們解決問題,天主教會致力於動員當地團體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力量,與社會各成員合作。」
教宗繼續說:「面對宣講福音所必須應對的巨大挑戰,我勉勵他們從主基督那裡汲取恩寵;這恩寵能拯救他們,賜予他們作基督徒見證和發展福傳事業的力量,好使當地人民獨特的宗教情愫永遠是忠於福音的見證。」
最後,教宗呼求聖母瑪利亞說:「全拉丁美洲以『我們的瓜達盧佩聖母』尊稱他們的主保,我將這次令人難忘的使徒之旅的成果,託付於這位童貞聖母瑪利亞的轉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兩張都是祢的面
一張像祢苦像的哀痛,一張像祢聖顏的慈容,兩者都是祢的肖像,兩者相遇上,帶來了希望。
整整一個星期,七個整天的緊密行程,第九次的國際牧靈訪問,第二次回到你出生的南美洲,再一次且無數次你走在貧民窋、醫院、監獄…
你勸勉青年人求主賜一顆自由的心、
對病童你稱他們是真正的鬥士、
對服刑者你親身輸送重新的力量、
對當權者你說出人性要戰勝不公義、
對悲傷的婦女及母親,你說她們如聖母瑪利亞,
在摧毀的國度裡重建生命,在絕望中仍信有希望。
你說你是朝聖者,以客人身份來分享福音的喜樂。
藉著你走過這一程,我們學習,學習不幸弟兄姊妹身上懷有的高貴信仰,他們配稱是祢的肖像。
一日的終結,在反思中感恩;一個旅程的完結,也可在整頓中思索。
如果可以再重來一次,我會怎樣學習去活出希望…
今晚9時鹽與光英文製作,率先送上“ Pope Francis in the Americas: A Review ” 。
下星期一至三,連續三晚,鹽與光中文節目將播放三集教宗南美牧靈篇,回顧他走過: 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巴拉圭,留下的啟示與祝福。
「希望」不是一張睹運的彩票,對白白蒙召選的你我他,是一個信實的盟約:
「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 (默示錄21:4) 」
文: Madonna Lee
鹽與光天主教傳媒機構中文市場經理
圖: Catholic News Service
以生命影響生命的教宗方濟各
回想起2013年3月27日,那天是教宗方濟各在他當選後的首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表達了兩個中心思想:
1. 走出舒適的信仰生活,為生活在信仰邊遠地區的人提供幫助。
2. 學習耶穌,以人群為自己的家。
教宗要我們認真的去跟隨耶穌,去學習耶穌走出自我,與他人相遇。他提醒福音的邏輯是要我們走向信仰生活的邊遠地區,走近我們的弟兄姐妹,尤其是那些遙遠的、被遺忘的、需要被了解、安慰、和幫助的人。教宗說:「耶穌沒有一個家,祂的家就是人群,是我們,祂的使命是向眾人打開天主的門,成為天主愛的臨在。」
教宗方濟各不斷地鼓勵我們「走出去」與他人相遇,讓我們走近他人,將信仰的光和喜樂帶給他們。78歲的他,當選至今,更以身作則走遍多個地區作牧靈訪問,如巴西、聖地、南韓、阿爾巴尼亞、法國、土耳其、斯里蘭卡、菲律賓、波黑-薩拉熱窩、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巴拉圭等等。每一次的訪問中,他也以生命影響生命,將福音的喜樂帶到他人身上,同樣,他也在「最小的」身上看到主耶穌的臨在。
教宗如何用生命影響生命? 我們可以分別從南美三國總統的分享中作反思。 [Read more…]
教宗詮釋鑲裝在鐮刀與斧頭的耶穌苦像
教宗在抵達玻利維亞後,前往總統府禮貌拜訪總統莫拉萊斯。雙方循例交換禮物。莫拉萊斯送給教宗的其中一件禮物是鑲裝在鐮刀與斧頭,象徵共產主義鬥爭的耶穌苦像。這尊基督苦像由35年前被暗殺的耶穌會士路易斯•埃斯皮納爾(Luis Espinal)神父繪製。關於這個問題,教宗在返回羅馬的機上記者會時表示:
「埃斯皮納爾在80年代被殺。在那個時代,解放神學具有不同的傾向,其中一種傾向便是馬克思的現實主義分析,而埃斯皮納爾神父的正是屬於這種。埃斯皮納爾對馬克思的現實主義分析非常癡迷,在神學研究中也使用了馬克思主義。這件作品由此得來。埃斯皮納爾的詩作也有那種抗議的意味,但那是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是一個特殊的人,極具人性天賦,在善意中抗爭。從這樣的角度詮釋,我可以理解這件作品。對我而言,這不是一種冒犯。但我應該作出解釋,並告訴你們,免得出現不正確的看法。現在這件禮物就在我身邊,我將把它帶回去。」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方濟各: 年輕的拉丁美洲給古老的歐洲上了一堂課
在7月份教宗方濟各暫停週三公開活動,除主日三鐘經祈禱之外。8月5日起,教宗的週三要理講授活動將恢復正常。這幾天,教宗方濟各在拉丁美洲牧靈訪問中發表的講話繼續在全世界範圍內激起評論與反響。除此之外,教宗在返回羅馬途中與隨行記者的問答,更涉及一些引人深思的議題。
古老的歐洲丟失了年輕的價值,而拉丁美洲卻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新意。
教宗在回答隨行記者的最後一個提問時表示:「拉丁美洲教會擁有巨大財富,這是一個年輕的教會,這很重要。年輕教會給人沁人心脾、親切輕鬆的感覺。此外,拉丁美洲教會擁有富饒的神學與研究。我願意鼓勵這個年輕教會,相信她能為我們提供很多幫助。拉丁美洲人民和教會為我們、為歐洲上了一堂課;歐洲人口出生率的下滑令人擔憂,並且缺乏幫助多子女家庭的政治意願。拉丁美洲教會的財富在於教會的活力。這是一筆財富,這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教會,這一點很重要。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不要害怕教會的朝氣和新意。」
今年九月教宗將前往古巴和美國進行訪問。對記者提出關於教宗在兩國緩和中所承擔的調停作用,教宗答說:「古巴和美國的和解不在於調停,而在於兩國的良好意願,功勞屬於它們,是它們做了這一切。我們幾乎什麼也沒有做,只是盡了微薄之力。此刻我所關注的是哥倫比亚的和平進程,希望這一進程能繼續前行。在這層意義上,我們始終願意提供幫助,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
一位美國記者問到古巴在與華盛頓的冷戰結束後,有哪些東西是有待賺取和丟棄的。
教宗對此表示:「相遇、友誼與合作是有待賺取的,而且美國和古巴都將是受益者。尊重人權和宗教自由的問題不僅涉及古巴,也涉及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包括歐洲在內。」
有一位記者將目光聚集在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莫拉萊斯(Evo Morales)送給教宗的富有爭議的禮物上「鑲裝在鐮刀與斧頭,象徵共產主義鬥爭的耶穌苦像」。這尊基督苦像由35年前被暗殺的耶穌會士路易斯•埃斯皮納爾(Luis Espinal)神父繪製。
關於這個問題,教宗表示:「埃斯皮納爾在80年代被殺。在那個時代,解放神學具有不同的傾向,其中一種傾向便是馬克思的現實主義分析,而埃斯皮納爾神父的正是屬於這種。埃斯皮納爾對馬克思的現實主義分析非常癡迷,在神學研究中也使用了馬克思主義。這件作品由此得來。埃斯皮納爾的詩作也有那種抗議的意味,但那是他的生活,他的思想。他是一個特殊的人,極具人性天賦,在善意中抗爭。從這樣的角度詮釋,我可以理解這件作品。對我而言,這不是一種冒犯。但我應該作出解釋,並告訴你們,免得出現不正確的看法。現在這件禮物就在我身邊,我將把它帶回去。」
教宗還接受了一位記者對他提出的十分禮貌的批評。這位記者說教宗關於窮人和富人談得很多,對中層階級卻談得很少。
教宗答道:「您說得有道理,我應該反省反省。世界變得極端化,中層階級變得越來越小,貧富差異十分巨大,這是事實,或許這正是我忽視中層階級的原因。我為什麼總是談窮人呢?因為窮人是福音的核心,我總是談有關貧窮的福音,即使貧窮是社會問題。關於中層階級我曾發表過一些看法,但只是順帶一提。他們是淳樸的人,平常的人,是勞動者,他們是一份巨大的價值。」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news.com
教宗方濟各在回程中給途經的國家元首發賀電
7月12日,教宗方濟各結束了拉丁美洲三國牧靈訪問,於羅馬時間7月13日下午1時30分抵達羅馬強皮諾機場。在回程中,教宗再次發賀電給他的座機所經國家的元首。教宗在發給巴拉圭總統卡特斯(Manuel Cartes Jara)的電報中,向親愛的巴拉圭人民表達感謝與關懷。
在發給玻利維亞總統埃沃·莫拉萊斯(Evo Morales)的電報中,教宗向玻利維亞人表達關懷之情,並對他們的熱情款待表示感謝。教宗也祝願玻利維亞「和睦共處、和平穩定」。
在發給意大利總統塞爾焦·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的電報中,教宗保證會特別為意大利人民的「益處、祥和與昌盛祈禱」。
來源: 梵蒂岡電台
教宗與青年聚會: 求耶穌恩賜一顆自由之心
7月12日傍晚,教宗方濟各在亞松森灣的濱河公園與巴拉圭青年歡聚一堂,以這項活動結束了他在拉丁美洲的牧靈訪問。教宗教導青年要擁有一顆不被現世的欺騙所奴役的自由之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有能力擁抱和寬恕他人。
面對無數青年人的興高采烈,教宗把預先準備好的講稿放在一邊,完全即興講話。教宗與青年的會晤以歌聲和舞蹈開場,之後有兩位青年作了見證:名叫利茲(Liz)的女孩講述了她多年來照顧病重祖母和母親的事跡。另一名男孩曼努埃爾(Manuel)見證了他所經歷的窮困與被遺棄的悲劇。
教宗強調,自由是天主的恩典,但要懂得接納自由,擁有一顆自由的心,不被剝削、缺乏生計、吸毒成癮和悲傷所制約。
教宗勉勵青年這樣祈禱:「主耶穌,請賜我一顆自由之心,不被現世的種種欺騙所奴役,不被安逸與虛幻所奴役,不被所謂的『美好生活』所奴役,不被罪惡所奴役,不被隨心所欲的虛假自由所奴役。」
教宗談到與病重祖母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的女孩里茲的事跡。這位年輕人說自己剛開始並沒有做好準備,但之後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她找到了繼續前行的力量。
教宗表示:「利茲的經歷告訴我們,不必像般雀比拉多那樣推卸責任。利茲或許可以將母親和祖母送到收容所,自己過年輕人的日子,但她卻懷著愛履行了天主十誡的第四誡:孝敬父母。這是至高無上的關懷、至高無上的愛。」
教宗也談到曼努埃爾的故事。這名男孩講述了他所經歷的悲慘童年,暴力與剝削把他推上了吸毒的懸崖。後來,他與耶穌的相遇拯救了他。
教宗表示:「絕望迫使許多青年走向犯罪,因此我們應該對這些青年說,我們是他們的近人,願意以愛幫助他們。」
最後,聖父邀請青年與他一同祈禱說:「耶穌,我為那些不知道祢是他們的力量,而害怕生活,害怕幸福,害怕夢想的男女青年祈禱。耶穌,求祢教導我們擁有夢想,夢想偉大的事、美好的事,也包括那些看似平常的事,它們能拓寬心靈。主耶穌,求祢賜予我們力量,賜予我們一顆自由的心,賜予我們望德,賜予我們愛,並教導我們做服務的人。」
教宗在書面講稿中表示:「友誼是一個人、一個青年可以擁有和提供的最珍貴的禮物之一。基督徒最大的秘密之一就是在友誼中紮根,做耶穌的朋友。」
教宗還說:「魔鬼許下很多諾言卻絲毫不兌現,是個吹牛大王;耶穌則為我們展示另一條道路:為我們指出生命與真理的道路。」
教宗繼續說:「幸福,真正的幸福,充滿心靈的幸福,不在於我們身上和腳上所穿的名貴衣服及鞋子,不在於某個名牌。真正的幸福在於自己的同情心,在於學習與哭泣的人同泣,與悲傷的人同在,伸手幫忙或給予擁抱。」
最後,教宗寫道:「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人、有能力擁抱和寬恕的人是有福的。」
來源: 梵蒂岡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