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公開接見: 有權勢者應為公益服務

2016年2月24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告誡道,擁有權力和財富的人應該把它們用在為公益效勞上,而那些把權力和財富當作欺壓與剝削工具的人則應該有勇氣懺悔,改變自己的生活。教宗還說,天主遠勝過人類的骯髒遊戲,祂不會拒絕人的寬恕請求。

當天上午天氣晴朗,聖伯多祿廣場上聚集了大約3萬名朝聖者。教宗向他們解釋了世俗權力為公益效勞和為個人貪婪提供便利的區別,繼續以聖經事跡講解慈悲的意義。教宗說:「財富和權力如果本著公正和愛德的原則用於為窮人和大眾服務,就可成為促進公益的積極因素。但是,若它們在自私和專橫下被當作特權來使用,它們就會成為腐敗和死亡的工具」。

教宗為闡明上述論題,引述了《聖經》中關於作惡、暴力和悔改的典型故事。以色列王阿哈布看好了一座毗鄰王宮的葡萄園,但園主納波特卻拒絕讓出土地,因為在當時土地擁有權被視為「不能剝奪的」權利。國王的妻子依則貝耳為了滿足國王的「占有欲」,下令發動誣陷納波特的公眾運動,最終將納波特處死。這樣他的土地便統統歸了國王。

教宗感嘆道:「這不是一個過去的故事,也是一個發生在今天的故事,有權勢者為了擁有更多金錢而剝削窮人、壓榨百姓的故事。這是販賣人口、奴役勞工、貧苦人打黑工或拿最少工資而當權者斂財的故事。這是腐敗政客貪得無厭的故事!」

教宗繼續說:「然而,天主遠勝過罪惡,以及人類的骯髒遊戲。祂懷著慈悲之心派遣厄里亞先知去幫助阿哈布悔改。」國王阿哈布「面對他的罪惡,意識到自己犯了錯,於是謙卑地請求寬恕」。教宗有感而發地說:「今天的當權剝削者如果也能這樣做,該有多好啊!上主定會接納他的悔改。可是一個無辜者已被殺死,這一罪行必然會帶來後果。事實上,惡行必會留下它的痛苦痕跡,人類歷史必會因此而遭受創傷。然而,慈悲可以醫治創傷,可以改變歷史」。

教宗最後邀請我們注視基督,指出基督是真正的君王,祂把十字架當作御座;祂不行兇,卻給人帶來生命。「祂親近所有的人、尤其是最弱小者,以此戰勝罪惡導致的孤獨和死亡的命運。耶穌基督以祂的關懷與溫柔把罪人帶入恩寵與寬恕的空間。這就是天主的慈悲。」

教宗在問候波蘭信友時結合這一思想說,基督的榜樣促使我們作一次良心省察:「在慈悲禧年的四旬期行程中,讓我們作良心省察,自問我們的思考、評估和做事方式是否陷入誘惑,是否對他人濫用權力或利用特權。」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公開接見: 真正的正義在於寬恕

教宗方濟各2月3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談到正義與慈悲的關係,指出天主從不樂見罪人受罰,只盼他能得救,因為「天主的正義在於寬恕」。

為挽回一個有過之人,人類的正義要求予以譴責和懲罰,然而天主的正義則予以體諒和寬恕。世界上那些看似完全不能和好的事,按照天國的法律卻可實現,因為「天主的正義在於寬恕」。教宗說,司法人員以「報復」的方式,也就是以懲處有過之人的方式來伸張正義,但這條路「依然不能通往真正的正義,因為它無法戰勝惡,僅僅能阻止惡」。「真正的正義」乃是天主以「善」制惡的義德。正義並不經由法庭來實現,而是直接質問有過之人的良心,「邀請他悔改,幫助他明白自己正在作惡」。

教宗說,「這實在美好:在勸導下意識到自己的罪惡,進而敞開心靈,接納那為自己提供的寬恕。這是解決家庭內部矛盾的方式,在丈夫與妻子之間或者父母與子女之間,被傷害者仍然愛著施加傷害者,並希望挽救這彼此相連的關係。不願中斷連繫,斷絕關係」。

教宗坦承道:「當然,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因為這「需要遭受委屈的人願意寬恕那傷害自己的人,並為對方的得救與益處著想。只有這樣正義才能獲勝,因為有過之人若能覺悟自己的罪過並改過自新,惡將不復存在;而先前的罪人也將成為義人,因為他在寬恕和幫助下重新找到了善的正道。在這方面,寬恕和慈悲至關重要」。

「天主就是這樣對待罪人的」,祂不斷施予我們寬恕,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罪過,好使我們得享自由。教宗強調,「天主從不樂見我們受罰,只盼我們能得救。天主不願意任何人受到譴責!」教宗舉例說道,「你們中有人可能會問我:『可是神父,比拉多之死是否罪有應得?是天主的意願嗎?』」教宗答說:「『不!天主願意拯救比拉多,也包括猶達斯,以及所有的人!祂是慈悲之主,願意拯救每一個人!』問題在於人是否允許祂進入自己心中」。

教宗最後撇開講稿,情不自禁地說了一番肺腑之言。他對聆聽告解的神父勉勵道:「在告解廳裡,人人都渴望遇到一位父親:一位幫助我們改變生活的父親,一位激勵我們繼續前行的父親,一位以天主之名寬恕我們的父親。因此,擔任告解神師是一項非常、非常重大的責任,因為那些來到你面前的子女,只希望遇到一位父親。而你,坐在告解廳裡的神父,你在那裡正代表天父以祂的慈悲伸張正義」。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禧年特別公開接見: 活出慈悲,做慈悲的使徒

blog_1454337148

1月30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禧年首次週六特別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講解慈悲與使命的關係,強調天主慈悲地接納所有的人,基督徒應做傳遞基督喜樂的人。

教宗表示:「我們應不斷地感到需要天主的寬恕,因為當我們軟弱時,天主的臨在使我們變得強壯,使我們更加喜悅地活出信仰。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曾告訴我們,『倘若教會宣認並宣講天主的仁慈,帶領眾人更加接近慈悲的泉源,那麼教會便是度一種真實無偽的生活』(《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諭,13號)。因此,在慈悲與使命之間存在著一種密切聯繋。」

教宗指出:「身為基督徒我們有責任做福音的使徒。若我們聽到一個美好的消息,或經歷一個美好經驗,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感到需要與別人分享。我們内心會感到無法將這喜樂藏在心底,不說不快。因此,我們與主耶穌相遇的喜樂也是一樣。與主相遇並體驗到祂慈悲的喜樂後就必須把上主的慈悲傳揚出去。我們與耶穌真實相遇的具體標記,就是我們感受到也應讓別人知道的喜樂。這樣做並不是勸人改教,而是贈送一份禮物。我把那令我喜樂的恩典贈送給你!」

教宗強調:「與耶穌相遇相等於與祂的愛相遇,這愛改變我們,使我們有能力傳遞給別人我們所獲得的力量。藉著聖洗聖事,我們人人都成了身上帶著基督的人,傳遞“基督喜樂,基督慈悲的人。」

「我們從天父那裡領受的慈悲不是一個私人的慰藉,而是使我們成為讓別人也能蒙受同一恩賜的工具。在慈悲與使命之間存在一種美妙的循環。活出慈悲也就使我們成為慈悲的使徒;成為使徒我們便能在天主的慈悲中日益成長。」

最後,教宗勉勵信友們認真「做基督徒,專心致志地度信仰生活。只有這樣,福音才能觸動人心,使它接受愛的恩寵,蒙受天主偉大的慈悲。天主的慈悲接納所有的人。」

教宗在要理講授結束後,告訴參加接見活動的信友們一件令他難過的事,一位曾在聖瑪爾大之家服務的女士剛過世。

教宗說:「我想告訴你們,今天教宗有些悲傷,因為一位多年來幫了我們很大忙的太太昨天去世了。她的先生也在聖瑪爾大之家這裡工作,同我們在一起。這位太太名叫埃爾維拉。久病之後,上主召叫了她。今天我請你門做兩件慈悲善工:為亡者祈禱並安慰悲痛者。請你們為使埃爾維拉太太獲享永遠的安息和福樂誦念一遍《聖母經》,並祈求天主安慰她的先生及子女。」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 慈悲是互相寬恕,精心呵護苦難者

教宗方濟各1月27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授中表示:面對受壓迫者的苦難,在遭受暴力侵害、被貶為奴隸、被判處死刑之人的哀號面前,慈悲不能無動於衷。教宗也為家庭和睦發出呼籲,他表示禧年是「相互寬恕的良機」。

教宗首先指明,「在《聖經》中,天主的慈悲貫穿以色列子民的整個歷史」。教宗列舉《創世紀》中若瑟的事跡說,若瑟雖然被他的哥哥們賣到埃及,後來卻仍與他們重歸於好。他沒有把自己封閉在怨恨中,而是向修和敞開了心懷。

教宗說:「我想到許許多多一家人彼此疏遠、互不理睬的弟兄。這慈悲禧年是重歸親密、互相擁抱與寬恕的良機。忘卻那些不愉快的事吧!」

教宗接著說,實踐慈悲指的是擁有天主的心腸,因為天主「照顧窮人,垂允那些因失望而哀號的人」。「面對受壓迫者的苦難,在遭受暴力侵害、被貶為奴隸、被判處死刑之人的哀號面前,慈悲不能無動於衷。這些令人悲痛的現實殃及每一代人,包括我們自己,常使我們感到無能為力,陷入心硬的誘惑,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上。然而,天主『絕不冷漠無情』,祂永遠不會轉面不顧人類的苦難」。

在問候朝聖信友時,教宗還把這一思想與中東子民的悲慘處境聯繫起來。他向來自伊拉克和中東其它地區的朝聖者作出保證:「面對苦難、面對祂子民的哀號、面對不義與迫害,天主不會默不作聲;祂必將採取行動,賜下祂的慈悲、救恩與援助」。

聖經教導我們,天主向人類彰顯祂的慈悲時與人類建立了盟約。教宗談到梅瑟的形象說,他在天主的慈悲舉動下沒有被尼羅河水淹死,「成了這同一慈悲的媒介,讓生來自由的子民安然從紅海中走過」。

教宗說:「在這慈悲禧年中,我們也可以藉著關懷、安慰和促進合一的慈悲善工,從事這份做慈悲媒介的工作。有很多好事我們可以去做。天主的慈悲之舉始終以拯救為目的。這與那些總是以殺害為目的人的行動全然不同,例如那些製造戰爭的人」。

教宗最後總結道,如果我們接納與天主的盟約,允許祂來拯救我們,我們也可以成為像梅瑟那樣的人。「既然我們是天主的子女,我們就有機會獲得這份以良善與慈悲對待他人的遺產。讓我們向上主祈求,願我們在這慈悲禧年中也能做些慈悲善行;讓我們敞開心靈,藉著我們的慈悲善工使天主父留給我們的慈悲遺產惠及每一個人」。

教宗在接見活動中問候講阿拉伯語的朝聖者,特別是來自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的朝聖者。教宗說:「面對苦難、面對祂子民的哀號、面對不義與迫害,天主不會默不作聲;祂必將採取行動,賜下祂的慈悲、救恩和援助。天主耐心對待罪人,引領他悔改。天主尋找迷失的人,叫他回頭,因為天主『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二4)。願上主降福你們,保護你們免於罪惡。」

教宗在公開接見活動結束時,也問候了幾位馬戲團藝術家和工作者,並對他們的「令人滿意的表演」表示感謝。教宗即席說道:「你們是美的擁護者,你們締造美,而美對心靈大有裨益,它幫助我們靠近天主。可是,這美的演出背後需要付出多少時間來訓練啊!你們要繼續前進。謝謝!」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公開接見: 同一的聖洗聖事應促成基督徒合一

教宗方濟各1月20日上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這週適逢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教宗以基督徒合一為題,表示藉著聖洗聖事,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新教徒以「弟兄姐妹」的身份組成「聖潔的國民」,祝願基督徒合一旅程能幫助基督徒重新發現這種超越分裂的合一關係。

我們是真正的弟兄姐妹。在聖洗之水中,任何古老和根深蒂固的分裂都無法存活、無力反抗,因為洗禮是天主慈悲的聖事,這慈悲「不排除任何人」。

教宗引用梵二文獻《大公主義》法令中的話,談到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說:「對於那些藉聖洗聖事而得重生的人而言,聖洗聖事在他們中間形成聖事性的合一聯繫」(22號)。教宗還舉例談到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主教座堂中央的聖洗池。他說,該聖洗池可追溯至十二世紀拉脫維亞人接受福音的時代,「是一個信德根源的有力標記,得到拉托維亞所有基督徒的認可」,無論他屬於哪個基督宗派。

「當我們基督徒自稱彼此分享同一聖洗聖事時,我們也證實我們天主教徒、新教徒和東正教徒都分享著相同的經驗:蒙召走出無情和冷漠的黑暗,去會晤活著和充滿慈悲的天主。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其實都體驗過製造分裂、封閉和鄙視的自私。從聖洗聖事重新出發,意味著重新找到慈悲之泉、眾望之泉,因為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天主的慈悲之外。沒有任何人被排除在天主的慈悲之外!」

POPE-AUDIENCE-UNITY

教宗繼續說,「分享這慈悲恩寵,使我們基督徒建立彼此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在聖洗聖事恩寵下,我們因此可以真正地把對方視為弟兄姐妹」。教宗呼籲道:「我們基督徒可以竭盡所能宣講福音的大能,共同致力於身體和精神上的慈悲善工。這是我們新教徒、東正教徒和天主教徒為基督徒合一所作的具體見證」。

今年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的主題是:「蒙召去向萬民宣掦上主的德能」,選自《伯多祿前書》(參:二9)。教宗對此表示,聖伯多祿寫信給初期基督徒團體,「為叫他們明白聖洗聖事所賦予的恩典和所帶來的要求」。在這促進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我們也受邀重新發現這些恩典與要求,但我們要超越彼此的分裂,一同共事。」

教宗說:「我們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新教徒,一同組成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這表示我們肩負著共同的使命,那就是把我們所領受的慈悲傳遞給他人,從最貧困和被遺棄的人開始。在這祈禱週,讓我們祈禱,祈願我們眾基督門徒能找到一同合作的方式,把天父的慈悲帶到世界各個角落」。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CNS

教宗公開接見:瞻仰耶穌聖嬰 , 增進我們的信德

blog_1451505850

12月30日,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今年最後一次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講解了耶穌聖誕在慈悲禧年中的意義,強調為基督信仰而言,天主絕非無緣無故地成為嬰孩。基督的死亡與復活是祂愛人類的最高表達,但除了注視加爾瓦略山的十字架,我們也不可忘記白冷城。為增進信德,我們應常去瞻仰耶穌聖嬰。

教宗提到,在教會歷史上曾有許多聖人聖女特別恭敬耶穌聖嬰,里修的聖女小德肋撒就是以耶穌聖嬰作為她修道的名字。在基督的天主性及人性的位格中,有一段時期天主曾以嬰兒的面貌出現。這個事實為我們的信仰必有特殊意義,絕不可被忽略掉。

那麽,耶穌聖嬰對我們的信仰生活有何特殊意義呢?

教宗說:「我們其實對耶穌聖嬰知道得很少,但若關注兒童們的生活,我們便能從嬰孩耶穌那裡學到很多。這需要我們注視兒童,看他們在做什麽以及他們喜好什麽。我們又怎樣才能愛耶穌聖嬰呢?」

教宗舉例說:「首先必須知道每個兒童都渴望被置於中心,因為他需要感到受保護。」

教宗說:「我們也必須把耶穌置於生命的中心,曉得有責任保護祂,雖然這似乎有點自相矛盾。耶穌希望我們把祂抱在懷裡,渴望得到照顧並能定睛注視我們。此外,我們也應逗耶穌聖嬰微笑,向祂表達我們的愛和喜樂,因為祂已經在我們當中。祂的微笑是愛的標記,使我們感到自己確實被愛。」

另一方面,兒童也「喜愛玩耍」。

教宗指出:「讓兒童玩耍意味著要放下我們的思維邏輯而進入他的邏輯。若我們想要兒童玩耍,就需要懂得他喜愛什麽,而不是自私地讓他們做我們所喜愛的事。這為我們是一項訓誨。在耶穌面前,我們必須放棄對個人自由的訴求。尋求有個人的自由,這不正是問題的核心嗎?放棄對個人自由的訴求,就能接納真正的自由,曉得在我們面前的是誰並服事祂。」

最後,教宗談到謙卑,這是天主成為嬰孩最典型的特徵。

教宗表示:「耶穌正是以謙卑的面貌來到我們當中,向我們顯示富有仁愛與慈悲的天父的面容。因此,我們應緊緊地把耶穌聖嬰抱在懷中,為祂服務:祂是愛及祥和的泉源。今天,當我們回到家裡時,若能走近聖誕馬槽並親吻耶穌聖嬰說:『耶穌,我願意謙卑如同祢,謙卑如同天主』,那將會是一件美事!讓我們向祂祈求這恩寵。」 [Read more…]

教宗公開接見: 彼此尊重、和而不同是宗教交談的條件和宗旨

blog_1446059782

恭讀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對於今日一如往日,那深深激動人心的人生之謎,人們由各宗教期求答覆:人是什麼?人生的意義與目的何在?什麼是善?什麼是罪?痛苦的由來與目的是什麼?如何能獲得真幸福?什麼是死亡,以及死後的審判和報應?最後,還有那圍繞著我們的存在,無可名言的最終奧祕:我們由何而來?將往何處?

如果我們不願對依照天主肖像所造的人,以兄弟手足相待,那末我們便無法呼求萬民的天父。人類與其天父的關係,以及人類與其同胞弟兄的關係,密切相連,正如聖經所說:「誰不愛人,即不認識天主」(若一 4:8) 。 [Read more…]

教宗公開接見: 願每個家庭活出遵守諾言的榮譽

blog_1445458797

10月21日週三公開接見活動讀經:

恭讀聖詠第九十八篇

請眾向上主歌唱新歌,因為衪行了奇事。衪的右手和衪的聖臂,為衪獲得了勝利。上主已經宣佈了自己的救恩,將自己的正義已啟示給萬民。衪記起了自己的良善和忠誠,即向以色列家族廣施的寬仁。全球看見了我們天主的救恩。

上主的話

 

10月21日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時表示: 家庭的身份建立在許諾的基礎上;今天我們應該恢復對愛情忠貞的社會榮譽。

「父母對子女的許諾容不得輕率」。這是教宗方濟各在上週要理講授中強調的重點,在這週他繼續「許諾」主題,進一步反省了「婚姻許諾」的意義。教宗首先指出:「家庭身份建立在許諾的基礎上。可以說,家庭的存在有賴於男女相互作出的愛情與忠貞的許諾。這許諾意味著接納和教育子女的責任;但它也體現在照顧年邁父母、保護和照料家中弱小成員以及相互幫助上,從而塑造自己的品質,接納自己的限度」。

在今天,忠於婚姻生活似乎已經不再是一項榮譽;因為人們曲解了權利的意義,為滿足私欲而不擇手段,縱容任何關係,自由似乎也被升為一項不容置疑的原則。另一方面,婚姻關係和夫妻對共同利益的責任僅受到法律的約束。教宗說:「事實上,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的愛情出於他人對財富的垂涎,或被迫而為。愛情,包括友情在內,其魅力源自這樣的一個事實:建立關係卻不失去自由。愛是自由的,家庭的許諾是自由的,這是一種美。缺乏自由則不存在友誼;缺乏自由則不存在愛;缺乏自由則不存在婚姻」。

因此,自由和忠貞並不對立,反而相互扶持,不論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社會關係中都是如此。教宗繼續說,我們應該想想:「在全球溝通的文明中,出爾反爾在不同領域的氾濫、對不遵守諾言和背信棄義的放任自流,將帶來多大的損失!」

教宗說:「遵守諾言是人類真正的傑作!如果我們看到它的勇敢之美,我們會感到震撼,但如果我們鄙視它的勇敢堅毅,我們就會失去方向。如果我們達不到忠貞的心靈奧跡,任何愛情關係,甚至一切友誼、任何形式的愛、所有的公益福祉都不會達到我們的渴求與希望。遵守諾言,忠於許諾,是無法買賣的。这不能靠武力來強迫,但也不能不做出犧牲。」

最後,教宗發出呼籲,他說:「我們應當恢復對愛情忠貞的社會榮譽:恢復對愛情忠貞的社會榮譽!我們應該褒獎在日常生活中行奇跡的無數男女,唯有這樣才能確保他們所更新的家庭基礎,每個社會賴以生存的基礎。」

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教宗方濟各問候在場的波蘭朝聖者時,提到22日是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的紀念日,稱他是一位「家庭的教宗」。

教宗方濟各說:「在關注你們的家庭和所有家庭,尤其是那些在精神和物質上困窘的家庭時,願你們以他為善表。但願你們忠於宣發的愛的誓言和源自責任感的承諾和努力成為你們的力量。藉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代禱,願即將結束的世界主教會議更新整個教會的意識,增進婚姻不可拆散性和健康家庭不可否認的價值。這價值以男女雙方彼此的愛和神聖恩典為基礎。」

在問候青年、病患和新婚夫婦時,教宗也提到聖若望保祿二世。他說:「親愛的青年,願聖若望保祿二世的生命見證成為你們生命旅程的榜樣;親愛的病患,你們要以喜悅的心情背負痛苦的十字架,就如他教導我們的那樣;親愛的新婚夫婦,你們要懇求他的轉禱,好使你們的新家庭永不缺乏愛。」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教宗公開接見: 對孩子們的許諾容不得輕率

blog_1444852064

「我為最近在羅馬和梵蒂岡發生的醜聞請求寬恕」。教宗方濟各10月14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公開接見時以這句話開始他的要理講授。在要理講授中,教宗反省了父母在生育子女時對他們的子女作出的「許諾」,強調天主會看顧這些子女。

在開始要理講授前,教宗方濟各引用耶穌在《瑪竇福音》中強硬的話說:「惡表固然免不了要來,但立惡表的那人是有禍的。」(18:7)教宗然後「以教會的名義,為最近在羅馬和梵蒂岡發生的醜聞請求寬恕」。

在要理講授中,教宗談到家庭生活的一個特殊層面,「對子女的許諾」,並以敏銳和謹慎的態度把惡表與寬恕聯繫起來。這許諾不是為了讓孩子停止任性而給他們的糖果,也不是父母為使他們不哭鬧而想出的「小把戲」。教宗所謂的許諾是一個媽媽和一個爸爸在打算把他們的子女帶到世界時對他們的子女作出的許諾。這樣的許諾容不得輕率。

教宗說:「我們都說:孩子是生活的指望。我們也很容易感動地對青年人說,他們是我們的未來,這是真的。但我有時候問自己,我們是否以同樣的嚴肅態度對待他們的未來,對待孩子們和青年人的未來?我們應該常常省思的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對於我們在生育子女時對他們作出的許諾,我們保持著多大的忠誠度?」

教宗舉例說道:「我們所許諾的是接納與呵護、關懷與關切、信賴與希望,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愛』。愛是男人和女人對每個子女作出的許諾,從他們擁有生育子女的念頭時開始。孩子們來到世界,期待著這份許諾得到肯定:他們全身心地等待著,既信賴又無助。只要看看孩子們就可明白這點,無論他們屬於哪個種族,處在何種文化和生活條件!倘若期待落空,孩子們會被一種『醜聞』,一種難以承受的醜聞所傷害,且傷得很嚴重,因為他們不具備詮釋的能力。」

教宗繼續說:「的確,他們與生俱來對天主的信賴絕不該被傷害,尤其不該被我們(或多或少在無意識當中)打算以自己來替代天主的意圖所傷害。天主與幼小心靈之間的親密和神奇的關係絕對不該被侵犯。這是一種真實的關係,是天主所願意和受天主保護的關係。孩子一出生就做好了感受到被天主所愛的準備,他們為此做好了準備。當子女能夠感受到這愛是針對他們的那一刻,他們也就明白了存在一位愛小孩的天主。」

教宗最後指出:「你們做父母的,擁有天主給予兒童的這種愛的火花,你們是天主傳遞愛的工具,這實在是美好之極!我們只有用耶穌的目光注視孩子,才能明白捍衛家庭就是保護人類的意義!孩子們的觀點就是天主子的觀點。」 [Read more…]

教宗公開接見: 家庭精神為教會是一份憲章

blog_1444247559

2015年10月7日星期三上午,教宗方濟各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和要理講授。10月7日是教會紀念玫瑰聖母瑪利亞的日子。教宗方濟各在當天的公開接見活動中特別提到這個紀念日,並將全世界的家庭和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託付於玫瑰聖母。教宗還勉勵信徒向聖若望宗徒學習。他說:「你們要像聖若望那樣把聖母迎入你們家中,在你們的日常生活中為聖母留出空間,好讓她的母愛呵護成為安寧與力量的泉源。」

教宗的要理講授繼續以家庭為主題,這一次他反省了教會與家庭的關係,藉此陪伴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教宗強調教會與家庭的關係「不可被拆散」。教會的使命和世界的生存需要受到「家庭精神」的激勵;政治和經濟必須支持家庭。

教宗首先指出,家庭是每個國家和每個文化日常生活的主角。

「若仔細環顧今日男女的日常生活,便馬上看出到處都需要打一劑『家庭精神』的強心針。的確,人建立公民、經濟、司法、職業、國民關係的方式似乎非常有理性、重形式並安排妥當,卻也非常失去水分、枯燥、沒有個性特徵。這種建立關係的方式有時令人無法忍受。儘管它希望將所有人都包括在這些形態内,但實際上卻把越來越多的人遺棄在孤獨和被淘汰的境地。」

人與人的關係缺乏「人性」,而人性正是家庭使每個成員在不計較得失的愛中彼此扶持的基礎。

教宗表示:「家庭使每個成員感到需要彼此忠貞、誠懇相待、相互信賴、合作及尊重;家庭鼓勵人去建設一個適合人居住的世界,相信彼此能夠信賴,在困境中也如此;家庭教導人言出必行,尊重每個人並彼此擔待。我們人人都必須意識到,在對弱小、脆弱、受到傷害者,甚至在生活行為上最糟糕者的關注上,家庭的角色不可被取代。」

然而,家庭在社會中的重要性卻沒有受到重視。

教宗表示:「在當今社會的政治和經濟事務中沒有給予家庭應有的份量,家庭的貢獻沒有受到認可和支持。在一個與人類基本關係毫無牽連的官僚主義習氣下,不僅公共生活越來越受到阻撓,甚至社會和政治風氣也經常顯示出墮落的跡象,遠遠低於家庭教育的最低限度。這些跡象是:人受侵犯,遭粗俗對待及被漠視。在這種情況下,與之完全相反的技術至上論和違反道德的家庭觀便湊合在一起,而且彼此呼應。這實在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現象。」

在今天這個確切時刻,教會能識別出關於家庭和真正家庭精神的歷史使命,從認真改變自身生活來展開這項使命。

教宗表示:「可以這樣說,『家庭精神』為教會是一份憲章:基督信仰必須如此體現,必須如此做。我們可以說,今日家庭是伯多祿和教會使命的一個最重要的網。這網絕不是使人做俘虜!相反地,它把人從遭遺棄和冷漠,並能被淹死的惡水中解救出來。家庭很清楚什麽是感到自己是子女的尊嚴,而不是奴隸或陌生人,或只是一個身份證的號碼。」

在紀念玫瑰聖母瑪利亞的日子上,教宗也向青年、病人和夫婦作了一番鼓勵:「親愛的青年們,願存留在聖母心中的希望,激勵你們勇敢地面對生命的重大抉擇;可敬的病人們,願聖母站在十字架前的堅強,幫助你們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可愛的新婚夫婦們,願聖母在腹中接納耶穌的那份母愛溫柔,陪伴你們剛剛開啟的全新家庭生活。」

來源: 梵蒂岡電台

圖片: Catholic News Service

Secured By miniOrange